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81K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精品多篇)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一

近期,我拜讀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思緒良多,書中的故事久久迴盪在腦海中,此處與大家分享些感受。

路遙先生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平鋪直敍了《平凡的世界》,但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場難以忘卻的洗禮。書中講述的是在黃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都在黃土上耕地的農民,他們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生活在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哥哥孫少安為了能讓家裏過得好一點,年僅13歲就隨父親到田裏幹活,起早貪黑,18歲的時候靠着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生產隊長,並且能夠被眾人信服,他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穩重和成熟,是整個家庭的依靠。弟弟孫少平喜愛讀書,在書中領略了遠方,便更加憧憬外面的世界,物質上的缺乏並沒有阻止他尋找精神上的滿足,在高中畢業後,毅然離開家去奮鬥,他成為了攬工漢、煤礦工人,在這期間,他遭受過嘲諷,也獲得過幫助,但唯一不變的是,他一直在讀書,一直在奮鬥。

本書的背景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轉變的時期,但作為當代人再去讀這本書,依然能夠從中看到自己,看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在艱苦歲月裏孫少平都在想盡辦法讀書,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何其幸運,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開闊眼界,充實自己,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在任何時代,奮鬥都是經久不息的話題,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路遙先生在書中寫到:“只有永不遏制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麗的凋謝!”人活着,就要隨時準備經受磨難,克服磨難,才能走向自己的未來!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二

路遙傾盡畢生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他帶着特有的黃土氣息,從陝北高原向我們走來。他關注黃土、關注淳樸善良的勞動人民,但也正是在這樣平凡的世界裏,他創造了不凡的奇蹟。我深知整部小説的重點不在於對女性角色的刻畫,但我依舊固執的認為:正是不同女性角色的邊緣化、輔助化,才使得整部小説更加有血有肉。因此,我選擇從女性的角度來窺視路遙以及那段“平凡”的農村歷史歲月。

田潤葉,一個知書達理、端莊賢淑的公派教師。她和孫少安是原本倆個相愛的人,但卻因家庭貧富懸殊的差別,把倆個相愛的人隔在了不同的世界裏,他們是不得已才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歸宿。然而,對於潤葉來説,她的熱情、她的勇敢都來自對少安的那份深愛。可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少安選擇了放棄和逃避。無奈之下,潤葉只能選擇李向前,然而沒有感情的婚禮對於潤葉來説如同葬禮。是的,愛情的破碎讓她成為一個歇斯底里的魔鬼,她開始折磨自己的同時,也折磨着她的親人。善良的破碎究其原因,是我們在感歎人生悲哀與辛酸的同時,也應在思考着,新中國的人民難道不應該自主嗎?追求自己的幸福難道有錯嗎?為什麼悲劇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的上演。潤葉的破碎,我想正是某種程度上對一個時代的控訴吧。

賀秀蓮,一個集中國傳統婦女美德與一身的人物。她大膽追求自己的所愛,她認定孫少安是她一生的依靠,她寧可不要彩禮錢,也心甘情願的跟隨少安。這在當時也算是女中的豪傑、以及農村罕見的創舉吧。正是這樣的描寫讓秀蓮的形象彷彿高於了一般的農村婦女。她既會悉心照顧少安家老小,任勞任怨,體現了她中國傳統女性美。她也會在少安創業失敗後對他不離不棄,成為丈夫精神上的支柱。為幫助丈夫走出低谷,她因勞累過度而患肺癌。這樣一個善良美好的姑娘就這樣破碎了,離開了。是生不逢時的社會條件導致了秀蓮命運的悲劇。但同時也正因為有秀蓮這樣的角色輔助,讓孫少安的平凡生活也增添了幾抹不尋常的色彩,從而使少安的人物形象也顯得更加豐滿,真實可感。

田曉霞,一個出身於幹部家庭的年輕姑娘,不同於農村家庭,她從小就在父親的教導下關心國家大事,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小説安排曉霞和少平成為同學,並通過講故事的情節安排讓倆個人的關係進一步密切化。正是在曉霞的引導下,少平走出低谷,開始重新審視他的生活和理想。少平曾被她獨立的思想和不同於常人的社會見解而折服,少平説“每次和她交談都使自己的頭腦多開了一扇窗。”在曉霞的幫助和引導下,才成就了孫少平不屈服於現實,勇於奮鬥的性格特點。由此可見,女性角色在小説中起着不可抹殺的重要作用,是一條無形的發展線索。其次,這樣一個熱情、勇敢的新女性選擇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屬於她的那份愛情童話。但悲劇性色彩就在於,路遙安排她在一次搶險中犧牲了。又是一個破碎的結局,但其中又包含着多少辛酸與苦楚。

不同的女性卻有着相同的悲劇性命運,破碎的生活,破碎的命運,讓我在同情她們的同時又用心去思考着路遙這樣安排的原因。雖是以淳樸民風為主題,但從創作背景來看不難發現,在那個時代的大歷史背景下,任何一個普通的人有着這樣的命運,似乎又在情理之中。透過她們的遭遇,體現出傳統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抑和迫害,也可看出路遙在那段特殊的年代裏也處於徘徊迷茫的狀態。由此可見,小説中的不同類型的女性在幫忙輔助男性主人公成長的同時,也映射了那個時代的人物普遍命運。

後記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但目前我只讀完了第一部,只想從另一個角度解讀路遙和《平凡的世界》,所以我選擇了從女性角度切入。

俗語有云“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要使作文的選材真正做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確實比較困難,因人與人的生活狀態,情感結構大致一致,實際經歷的事情也相似,似乎生活都差不多。但也有一句話,叫“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當一個人的思想加到那些不是新鮮事的事件上時,這件(些)事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新鮮事,因為它是你自己的。基於此,這裏給出能讓所選材料變得更加新穎獨特的兩種方法。

1、從第三、第四構思中選材

在真正的寫作中,面對一個作文題,審題完成後,開始構思,往往有一個思維過程。也就是説,會有很多想法。寫作中有句常用的話叫“拋棄第一構思”。之所以強調拋棄第一構思,是因如上所説,人們的思維結構有一些相似性,尤其對於中學生而言,生活經歷也都大致相似,常規材料是“你有我有大家有”,因此第一第二想法往往相似,很難做到新穎獨特。

因此,真正寫作時,可以試着拋開第一第二構思,從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構思中選擇材料。比如在寫母愛的時候,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構思是母親每天給自己做飯,第二個構思是母親下雨給自己送傘,這兩個構思就屬於大眾構思,很多人都寫過,再寫會顯得俗濫。但是一些作者再想想,可能就想到一些較新穎的材料,如一篇作文寫母愛,即是寫母親化名為自己的一個網友跟自己聊天,談心,以幫女兒解開心結,這樣的材料就會顯得比較新。

2、從作文題的反義角度選材

所謂從作文題的反義角度取材,即審題過後,看看是否能夠()從作文題的反義角度選取材料。如一個作文題《尊重》,從正面取材一般都會選取正面描述人與人之間如何互相尊重的材料,此時單從選材的角度看,材料就不會很新。如果能夠從“尊重”的反義(如“輕視”、“鄙視”、“譏諷”等)角度選材,從材料方面就會脱穎而出。比如可以寫自己作為成績差的學生,曾經下定決心努力學習趕上其他同學,但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漠視和嘲諷摧毀了我的信心。作者在文章結尾呼籲“尊重差生人格”、“尊重差生的進取精神”。這樣的文章在一大堆正面描寫“尊重”的文章中就容易脱穎而出,因為作者從新的角度觀照了“尊重”這個問題。使得選材非常新穎。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篇三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裏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説,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

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裏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説:“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

因為有愛,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