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11K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多篇

《少有人走的路》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在這本書裏心理醫生斯科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5篇_讀《少有人走的路》有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一)

與《撒下好運的種子》一樣,《少有人走的路》同樣屬於心理輔導方面的書籍,出自美國傑出的心理醫生作家斯科特·派克之手。斯科特的傑出不僅在於他的智慧,更在於他的誠懇和勇氣。因為通過本書,他第一次説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説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面對了人們從為不敢面對的問題。

今天竟然用整整一天的時間浸泡其中,絕不是心血來潮找書打發時間,只覺得,自己的心智還很不成熟,精神還過於膚淺,自身太需要這方面的滋養與潤澤。

作者認為,人生苦難重重,唯有自律方能消除人生的痛苦,而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是實現自律的四大原則。

推遲滿足感,意味着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承擔責任,告訴我們敢於面對,主動選擇和決定,付出更多的愛,才可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與能力;尊重事實,告之我們敢於接受外界的質疑和挑戰,不讓自己生活在封閉的系統裏;保持平衡,意味着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

如果將這四種原則持之以恆地實踐,任何人都能夠使精神、心理和靈魂達到更高的層次。

對此觀點,本人感同身受,特別是“尊重事實”這一原則,好似讓我看到了身邊諸多沒有尊重事實而被困擾或束縛的人和事。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裏;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是啊,任何人來到世界,沒有偉大與卑微、高貴與貧賤之分,上帝也沒有給誰繪製過地圖,但我們在不同的時期,必須給自己繪製不同的地圖,才會擁有準確的人生航向,愉快的人生旅程。為此,顯然要付出代價。

很多人,因為得意於自己的經驗與資歷,從未有過繪製地圖的意識與做法,純憑感覺做事,遇到麻煩,不是積極面對,而是拒絕新的資訊,甚至指責新的資訊混淆是非,因此,常常埋怨人生的道路總是荊棘密佈,障礙重重,好似上帝不公,時時被命運捉摸。

當然,有一部分人,曾有過藍圖,對自我成長有過規劃,但時這境遷,也不更新。原有的地圖日漸窄小、模糊、粗略,對世界觀的認識狹隘而偏激。對於新的信息與資訊,不是難於對付,就是漠不關心,因此,生活中,常處於恐懼與無奈狀態,碰壁也成了尋常之事。

極少數的幸運者,勤於努力,從未放棄過自己的追求與夢想,不斷地更新和調整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不斷地修訂自己的地圖,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不會漠然,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與驚喜。還會發出如此的感歎:我們貧窮時,世界是一種樣子,我們富有了,世界又是另一種樣子;社會在前進,我們唯有尊重事實,不停地修訂地圖,方可讓心靈獲得成長,讓心智走向成熟。

我以為,給自己繪製前行的地圖——是每個人必做的功課。

《自律》部分,只是《少有人走的路》的第一個篇章,就讓我獲得瞭如此厚重的饋贈,相信其它三部分同樣精彩。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二)

我們國小教師最容易見證的就是一個孩子的成長,但是有多少成人真正成長為心智成熟之人呢?在假期期間,我遲遲未動筆的原因來自於我整個假期期間讀的這本書——《少有人走的路》。

在偶然上貓撲論壇,看到一個關乎自我成長的帖子,帖子中推薦了這本《少有人走的路》。上網搜索了下,這本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近 20 年,盛名不衰,好奇心的驅動下我輾轉買上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 M · 斯科特 · 派克 , 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歸根結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書中對我們平時有感覺,但卻神祕的情感做出了詳盡深刻的剖析,不僅有説理還有案例,讓人看了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為什麼要自律?揭開愛的神祕性,如何做才是真正的愛?成長與宗教有什麼關聯?

我是一名女性,毫無疑問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愛的話題。在此書中關於愛有這樣一段論述:“古往今來,關於愛,有過各種荒謬的認識。最常見的誤解,就是把男女戀愛,尤其是把墜入情網當成是愛,或者説,墜入情網起碼是愛的體現。”看到這句話,我不禁疑惑:難道不是嗎?難道我誤解了 20 多年?我想可能很多人都和我有相同的認知。看了後我才明白:每個人從孩提時代最初發育開始就會衍生出“自我界限”,這種自我界限能讓自己產生安全感,並且有利於自身心理髮展。但是永遠活在“自我界限”中,只會給人帶來孤寂,不快樂。但大部分人還是渴望擺脱寂寞,衝出自我界限的牢籠。墜入情網,似乎能夠使之實現“逃亡”,擺脱孤獨和寂寞;墜入情網,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奔潰,是我們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我們突然衝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決堤的洪流,聲勢浩大地湧向所愛的人,於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難以言喻的狂喜之感。

墜入情網,是情感和心靈的退化現象,是一種幻覺。與心愛的人結合在一起,跟童年時與父母相伴的記憶彼此呼應,這種感覺就和一個兩歲大的幼兒,自認為能稱霸世界一樣不可理喻。現實會擊碎一切。

影片《泰坦尼克號》中, Rose 和 Jack 因為陰差陽錯相識,彼此吸引, Rose 跟隨 Jack 在下等艙盡情舞蹈,跨出甲板上在船頭感受海風,並與之墜入愛河。 Rose 和 Jack 之所以互相吸引,是源於他們的不同,生活背景、經歷、環境,這些不同讓 Rose 看到了與眾不同的 Jack, 在她內心本身就隱含着冒險的因子,想要離經叛道,想要在她的那個生活圈子與眾不同。他們打破了自我界限,觸角互相融合,被吸引,產生衝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泰坦尼克號遭遇海難,這場海難讓這份感情得到永恆。

試想一下,如果船沒有遇到海難,他們的感情還能維持下去嗎?可能彼此生活環境、成長背景、思考方式都會成為這段感情發展的桎梏,最後無疾而終。真正的愛,一定要痛苦地打破自我界限,讓自己的觸角不斷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會歸於消失,而我們的心智就會成熟。愛能不斷釋放,自我與世界的區別也越來越模糊,最終我們與外在世界融為一體。這種愛會更加穩定和持久,也使我們更為滿足和愜意。

誠如對愛的認識,每一種人生體驗都會在挫折、痛苦中得到昇華,只有承受這種種生命之痛,心智才會得以成長,找到真正的自我。靜下心來,細心體會才能真正感受生命的厚重。最後以泰戈爾的一首詩作為結尾:

在山中

寂靜湧起

以探測山峯自己的高度

在湖裏

運動靜止

以靜觀湖水自己的深度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三)

這本《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是自己內心感覺彷徨無助的時候看的,我想這本書,它給予我最多的是勇氣,它告訴我人生苦難重重,人生錯綜複雜,人生悲喜參半,它告訴我應以勇氣,以責任感,直面屬於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人生問題,而不是逃避他。只有直面自己的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才能超越自己,自己的心智才有可能慢慢的變得越來越成熟。

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在這本書裏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他第一次説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説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在現今社會,很多人一遇到難題,就雙手一攤:“這不是我的問題。”是他們果真技不如人,還是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説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不管現在如何變化,我們都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逃避挑戰是人類的本能,但不意味着它是恰當的態度,不意味着我們無法作出改變。我們必須超越自然。和原始人相比,現代人已經發生諸多的變化,這説明我們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違背與生俱來的本性,發展第二天性。人之為人,或許就在於我們可以超越本性,乃至改變本性,嘗試去做不合本性的事情吧?

斯科特激勵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不要逃避。直面問題,我們的心智就會逐漸成熟;逃避問題,心靈就會永遠停滯不前。所有逃避者,都是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們的人生之旅都是從直面問題開始的。

接受挑戰,才可以愛來真正的安慰……我們只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我們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裏疾病的根源。”

幾乎人人都會出現心理問題,或者説我們的心靈總會面對天性的弱點。比如只顧當下,比如懶惰。然而讓人覺得釋懷的是,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都面對着如此的命運。

然而想要成長為一個心靈健全的人,就絕對不可以去選擇逃避,但是懶惰,抱怨,藉口,卻總是與我們如影隨形。我們時不時的還要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所以我們總是在和我們的弱點抗爭,並且時有輸贏。

人生的問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它,如果能以堅毅果敢的勇氣面對它,百折不撓的精神去解決它,那麼問題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説將不在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筆非常難得的精神財富。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所學校能教給你的。你的問題只有你自己能解決,除了你自己誰也幫不了你。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但是要做到戰勝恐懼,克服懶惰,就必須要學會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會解決任何問題。

每天都規劃好自己要幹什麼,每天把自己要學的東西,要完成的進度都記在本子上,每天都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計劃來進行學習,生活,工作,運動。我想這就是自律,通過自律,培養出自我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面對麻煩時,能夠以堅毅果敢的態度去選擇,去面對。

自律的原動力是愛,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所説的愛,並不是過去自己認為的狹義的男女之戀情。而是一種大愛。一種即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的愛。自己越是愛自己,便越是愛他人。

內心沒有愛的人,心靈裏是一定沒有能量的。

派克醫生給愛下的定義是:愛是一種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愛能幫助他人進步,也能幫助自己更加成熟。

愛是什麼呢?我覺得他使人有了信念,催發人生理想,甘願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一個懂愛的人,一個有愛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自愛,自律,自立,自信,自強的人。

因為心裏有愛,《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一次又一次的和鯊魚展開殊死的搏鬥。

因為心裏有愛,《黑客帝國》中的尼奧,明知有死無生,面對着強大無法戰勝的史密斯,説出那句“My choice”。

因為心裏有愛,《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能夠忍受長達兩年被“姐妹幫”毆打,而不屈意志,保持尊嚴,歷經將近20年,在長度約有3個足球場那麼長的臭氣熏天的下水管道中,逃出昇天。

因為心裏有愛,紅軍長征二萬五,等等,這樣子的例子不勝枚舉。

然而這條心智成熟的道路又是多麼艱難,我們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種種侷限?

我想如何做到,也只有靠我們自己去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書上也説了,沒有任何一位先哲會拉着你的手向前走。一切或許只能靠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經歷的人生歷程,都有自己應該面對的人生選擇。

少有人走的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會來走!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四)

21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但有許多人心智不成熟。如果説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一温一飽問題,那麼這天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我認為任何人都該讀一讀《少有人走的路》,在M.斯科特。派克的淡淡敍説中感受這本暢銷20餘年的心理書的真正魅力。

一、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

“自律”被作者分為幾大類,但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一個實例引發的思考。一個女財務分析師因經常拖延工作而去向心理醫生求助,但他們始終找不到原因,直到作者無意當中的一個問題解開謎底“你喜歡吃蛋糕嗎?”因為這位分析師喜歡將工作像吃蛋糕先吃奶油一樣,先完成容易的再去完成困難的事,導致她整體速度極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注意,先苦後甜固然比先甜後苦更有利,但人們止不住先嚐甜頭的用功,往往事倍功半。這種習慣如果不在童年時養成,長大便無法改善。所以導致拖拉,中國的許多學生會產生這種行為,往往是因為貪圖一時安逸而造成的。

二、家庭教育成就孩子一生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們至關重要,家是人們的第一所學習,也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生活的發展趨勢。有許多父母習慣用嚴厲的體罰教訓孩子,本質上不上教育,而是發泄怨氣和不滿。這樣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問題少年。所以,父母應當學會關愛孩子,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能對症下藥地解決孩子的疑惑。讓孩子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當然忙於工作無心照顧孩子的家長也會使孩子不懂自律,無法無天。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只有孩子在童年時能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長大後內心才會擁有安全感。

三、必不可少第認真傾聽

在我們六年級之前,常會拉着父母不斷地説話,沒完沒了,滔滔不絕,往往父母會不理睬或假裝傾聽,實際忙自己的事以及有選取性第傾聽。但應對青春期的孩子,這些方法明顯不適宜。因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有個人思想便更加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傾聽。用心傾聽,是一種愛的行為,能從孩子口齒不清,語句不通中品味更偉大的不同,從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發掘不平凡之處,將個人想法放在一旁,儘可能低體會説話者的感受,使彼此得到自我完善、

為什麼人人都愛逃避問題?是因為我們心智還未成熟,本書作者點明瞭一個人們從來不敢説的,也不願承認的話:幾乎人們都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是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但我們不能逃避它們,而就應勇敢滴應對自己的問題,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五)

春節放假值班,閒下來閲讀了我的生日書,《少有人走的路》是由著名的心理學醫生斯科特派克寫的一部關於揭示人心智的心理學著作。

大多數人都存在心理健康缺陷,因為他們都有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總是不去應對問題和痛苦,抱怨上天的不公、自己的不幸,甚至用各種極端的方式去麻醉自己,讓自己不去想,營造一個與現實脱節的完美的虛幻空間,這無異於作繭自縛。“惟有痛苦才會帶來教益”,應對問題我們不能因害怕痛苦而選取逃避,而是就應迎難而上,直至將其戰勝為止。

書中第一篇談到了“自律”,人生苦難重重,我們的人生就是不斷的應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唯有自律才是解決問題的首要方案。所謂自律,就是以用心的主動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職責、尊重現實、持續平衡。對於推遲滿足感,我們不要貪圖暫時的安逸和一時成績的滿足,要時刻持續清醒的頭腦,工作時要先難後易,徹底剋制自己拖沓的工作毛病,延長自己的滿足感;而對於承擔職責,我們對待問題要有承擔職責的勇氣,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自己的信心;對於尊重事實,20_對於各個行業都是一個嚴冬,我們要認清這個事實,結合我們自己的特點,找到20_年屬於我們的機會;最後就是持續平衡,一味的自律,就會變成壓抑和束縛,我們要用一種平衡的自律方式去應對問題,張弛有度,建立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

20_作為公司的“變革年”,我們更要加強自身的“自律”意識。20_年的航運市場好比一座獨木橋,我們沒有退路,唯有奮起跨過。俗話説“狹路相逢,勇者勝”,20_要亮出我們的中谷精神。

Tags:讀後感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