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W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1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教授,帶着他的十四歲兒子克里斯騎着摩托車走上了橫跨美國的旅途。在途中他不斷地與心靈對話,似乎有兩個人在同一身體內不斷地碰撞,反思,途中生活幾乎都是白描的手法,沒有什麼修辭,就連兩個人的對話都是看起來乏味無趣,卻在他個人的思考上、描寫的細節上有禪修般的記錄。

書中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他倆的旅途,一條是裴德洛對“良質”的研究。該書的前部分讀起來給我感覺像一種無所事事的遊蕩,又像各懷心事的人們在一起走,於此而言,讀起來是十分無聊的。但是讀的過程中又不得不讓人思考:他們在追求什麼?波西格跟他兒子這種無聊的相處是為什麼?他的兒子總是跟他有一層看不見的隔閡,而他對於兒子,也不是有什麼話都説出口的。

一直讀到這裏:過了一會兒,他哭着問我:“你為什麼離開我們?”什麼時候?“在醫院的時候!”沒有辦法,警察把我帶走。“難道他們不讓你出來嗎?”不讓我出來。“那麼,你為什麼不開門?”什麼門?“那扇玻璃門!”……那扇玻璃門我打不開,他們不讓我打開它。我必須照着他們的話做。“我以為你不想見我們。”克里斯説,他把頭低了下來。他眼中出現了這些年來一直存在的恐懼。現在我看到那扇門了,它是在一座醫院裏。我才讀懂了,作者波西格就是那個精神分裂的裴德洛,他在發作的時候,他的兒子感到害怕。

在波西格夢中,他正在試圖殺掉那個在陰影裏的人,結果發現自己的手正掐在兒子的脖子上。這一次對話,我讀出了波西格在精神分裂發作時,他兒子對他的擔心,而他通過兒子對此事的恐懼,才意識到那一個狀態下的自己是多麼的嚇人。他跟兒子説,可能要兒子自己回家了。

讀到此處,我的內心突然覺得很有感觸。本是並肩而行的父子,因為父親自己的原因,他選擇了獨自一人面對自己的問題,讓兒子自己前行。天下父母,誰願意如此呢?誰又不是隻能陪自己的孩子走一段人生之路呢?不能再陪自己摯愛的孩子再走下去,離開時必然對孩子充滿着擔心,可是又不得不面對一些選擇。

很多人把這本書定位為哲學書,裏面充斥着對自己內心進行剖析的人生哲學。可我更願意把這本書當做一本旅行書,一篇長長的,充滿智慧的遊記,一條長長的人生之路。

在旅途中,對每一次摩托車維修上的細節,作者細緻地追求一種叫做“良質”的東西,初讀本書,我也不知道良質指的是什麼。但是再讀下來,我想,那就是“卓越”吧。追求卓越,拒絕馬馬虎虎,或者説拒絕平庸,這是一種思維層次上的轉變。我們普通人在一般情況下是追求普通的舒適圈,因為那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的,可是追求卓越,那要用很大的犧牲,花費很多的精力才能換來。而我認為人生要務之一就是追求思維層次上的提高這個説法是非常正確的。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後感2

下午在火車上繼續拿起《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不要被書名誤導,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開始讀起來很吃力,讀了幾頁之後,內心是浮躁的,我強忍着內心的躁動開始重讀,這一次竟然能走進作者的心境了,那些文字似乎開始熟悉和清晰起來,就好像作者在一個圍爐前給我講一些旅遊的奇聞異事,對於一些想法好像也找到了一個導師來給你一些宏觀的指導,宏觀已經足夠。

最近在狂讀歷史,地理,最近又迷上了哲學,這麼一段時間以來的一個收穫就是沒有任何總結的學習都是沒有無效的,就如同我最近學習歷史和地理內容一樣,我只是隱隱記得一些信息,但是完全沒法把這些信息串聯起來,我想複習,但是擺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些零散的信息,我可拿出一堆書來甚至給出一個書單,但是他們就好比一個凌亂的書架一樣擺在我面前,我幾乎無從下手,但是感覺它們確實在。

學習的一個要訣也在與此,光有學習的過程是不夠的,學習的結果也要要重視,我們可以對形式隨意一些,但是大腦需要把這些知識沉澱下來,固化到我們的認知系統裏面。

就如同我在多年以前看《幸福來敲門》,只是印象中感覺生活艱辛不易,但是多年後重温的時候,其實情節我已經基本忘記了。

所以學習的過程裏面我們其實有很多的目標,最後多到好像沒有目標,只要有時間就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們沒有想清楚,於是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其實不重要,不重要的事情其實才是關鍵,久而久之,回想這個過程,多少是會有些進步,但是展望前程,卻有些茫然,因為到底該走那一條路,這個沒有人告訴我們。

這是一本寫於1968年的書,距今已經有近50年的時間,這個時間差距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年齡,但是幾十年後讀來卻依然受用,我想這就是思想讀物的一大亮點了。讀後感哲學,禪,道,似乎是我們思想中揮之不去的一個未知地帶,我們想搞明白,但是似乎卻難以下手,很多看似簡單到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在書裏都有一個重新的視角來解讀,而這也是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大好機會。

有兩個問題在反問自己:

1.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當初為什麼要出發,這可能是對我每天寫文的一個反問,我有時候在想,但是對於定位和內容我卻沒法給出一個很確切的定位。

2.到達目的地不如在旅途中,如果我們達到了目的地,隨着而來的必然會是空虛的感覺,所以我必須調整自己,馬上適應下一個目標,同時決定該寫些什麼,做點什麼。

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寄希望於站在巨人的肩上,讓自己少走一些路,但是我們都會帶有一絲僥倖心理,那就是不勞而獲,至少在技術領域裏面這不是通用而又常犯的錯誤。

而從成長的角度來説,那就是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在各個方面要成長,都是一個修煉的歷程,我們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其實就和我們對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