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5W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意大利小説名家的獨白劇,講述一位誕生於海上的音樂奇才,精采不凡且富爭議的一生。他以出生年代“1900”為名,成長於往返太平洋間,任風浪翻騰的蒸氣船上。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供大家參考。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1

《海上鋼琴師》,一部教科書級別的經典影片。如果要向別人推薦此生必看電影,母庸質疑,它一定會被列入名單之上。該影片首映於1998年。近日,其在我國各大影院上映,反響良好。多虧這次4K修復版的引進,觀眾終於能在大銀幕上重温這部經典電影。

影片由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裏主演。《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封神傑作。豆瓣評分達9.2分之高。沒有看過的觀眾可不要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海上鋼琴師》中國區紀念版海報,由黃海操刀設計,靈感來自於電影中的經典一幕:“時隔多年,依然清楚記得,棧橋上的1900,選擇放棄、扔出帽子、揮別紐約的一幕。”

影片以宏大的時間線勾勒出一個時代的滄桑變幻,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199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90。1990慢慢長大,有着無師自通的非凡的鋼琴天賦的他,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

爵士樂鼻祖傑尼聽説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自歎不如,黯然離去。可惜,這一切的事情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隨着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這部影片堪稱是藝術創作者的終極浪漫,每一幀畫面都是藝術。全片音樂和故事內核完美結合,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其中最精彩的是鬥琴片段,全程高能。當1900彈奏着激昂的曲子,突然在玻璃窗上看見女孩的面容時,連曲子都不知不覺變得温柔的一幕令人心悸。

也許大部分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的直觀感受便是:孤獨。擁有着一顆孤獨而又自由的靈魂的1990獨居於他的海上烏托邦。影片最後,殉身於大海的1990真正詮釋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真意。或許我們不需要為1990的孤獨而傷神扼腕,1990只是忠於自我,他堅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園,這種孤獨反倒成就了他生命的豐盈。

不得不説,《海上鋼琴師》連台詞都極為經典。“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寧願一生孤獨,我不願隨波逐流。”“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銷魂的船長,但是可以讓夢想起航。”

經典永不過時。好電影,什麼時候看都不算太晚。快和你的小夥伴在電影院約起來吧!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2

昨天我去電影院看了《海上鋼琴師》,這是我第二次看。我第一次看是在高一暑假,那個時候看這部電影感覺特別壓抑,為1900不走出弗吉尼亞號感到遺憾,很希望他能走出那個遊輪,開啟新的人生。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現在看這部電影又有一些新的感受和體會。我知道像豆瓣和知乎等平台有很多為1900發聲或者反對他的哲學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則是反對他的哲學的。我認為在這件事上沒有誰對誰錯,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而導演恰好達到了他的目的: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人們的思考和議論,成為傳頌的經典。而悲劇往往比喜劇更能達到這一目的。

當1900下船站在那個舷梯上,望向城市的高樓時,他畏懼了,他害怕了,他後退了。那是他從未踏足的生活,那是未知的世界,哪怕那裏有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也不敢邁出那一步。

有人可能會説“這是他堅守他的內心,堅守他最後的聖土的表現”。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這是他怯懦的表現。他習慣了船上的生活,習慣了鋼琴的生活,不敢去開啟新的生活。這跟《肖申克的救贖》裏面監獄的老頭類似,那個老頭出獄後因為不適應外面的生活最後就自殺了。在監獄裏他是圖書館的管理員,有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和自己的工作,在監獄外他則什麼都不是。

魯迅先生説,“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留言家看見宮闈祕事”。看《海上鋼琴師》,我看到的是一個才華出眾的鋼琴師,然而他卻作繭自縛,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整部電影的曲子多達21首,有的曲子挺好聽的,有的曲子則聽起來沒有那麼順耳。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一、1900看到那個女孩時彈奏的playinglove,即本文文首的曲子。二、1900和黑人鋼琴家pk的第二首,這首曲子讓我微微有所觸動,那位黑人鋼琴家彷彿彈的就是他的人生。三、1900和黑人鋼琴家pk的第三首,他彈得超快,不過我覺得除了炫技,我實在沒有感受到太多美感,節奏感倒是有一點。説到曲子,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班得瑞輕音樂和其它的有些曲子倒是很好聽,可能以後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介紹一下我覺得好聽的一些曲子。

不管你是支持還是反對1900的哲學,我們的生活仍在繼續。我的建議是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多見識外面的世界和厲害的人物,多感受生活和學習,調整好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這樣才能最終有所成就。不然的話,像1900一樣,只侷限在自己的世界裏,最後只有“死路一條”。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3

這是一部觸動心靈的電影,這是個讓人愛亦不甘恨亦不忍的天縱奇才。他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 一九零零。

從他被親生父母遺棄在三角鋼琴上的那一刻,從他被水手丹尼收養的那一天,就註定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就必定一生漂泊。區區七尺之軀,短短几年光陰,居然能經天緯地,馳騁樂壇,不得不讓人對他五體投地。他才華橫溢,可以瞬間譜寫經典樂章;他幽默風趣,令失聲痛哭的朋友破涕為笑;他更浪漫多情,在顛簸的船艙中與鋼琴共舞一曲,優美如斯。我為他深深着迷。

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個天之驕子,他的人生既沒有扣人心絃的跌宕起伏,亦無驚世的璀璨輝煌,簡單四字——細水長流,即可概括全部。他藉籍無名,每天為富人窮人彈琴伴奏。那場與爵士之父意料之外確又情理之中的較量驚豔全場。

然而是命運的安排,抑或它與我們開的又一個不懷好意的玩笑?是上帝的寵兒,抑或世界的棄兒?

不被祝福地降生,是缺少證明的流民,是不被任何一個國家承認的驅逐者。他的誕生與死亡於世間沒有任何影響。他在這喧鬧的人世不會留下任何一個音符,他在這個片廣博的土地不會留下一絲足跡。因此他拒絕出唱片,他的音樂與本人無法分割。如果這個世界無法接受他,他同樣拋棄整個世界。但是即便如此,這個認知仍是他心中放不下忘不掉的傷痛。雖然他拒絕下船,但卻渴望俯仰於天地之間,他有着一顆崇尚自由的靈魂。然而心底的魔牀監禁了他的思想,束縛了他的肢體,無時無刻地折磨着他。但值得欣慰的是,擁有一位相知的知己是他最大的幸福。於是他痛並快樂着。

導演兼編劇GiuseppeTornatore不是一位樂於煽情的藝術家。對於一九零零姍姍來遲的初戀並沒有故意渲染。愛情的腳步翩然而至:作曲時,一位美麗的女士出現在一九零零的視野中,於是情竇初開,一見鍾情,做盡戀愛中小夥子會做的。姑娘對他亦有好感。然有情人不一定終成眷屬,姑娘到站了。臨走前留下家庭住址讓一九零零去找她。一九零零模糊地答應着。愛情能讓世間最懦弱的人變勇敢。戀愛的激情喚起人們打破桎梏的勇氣。姑娘走後沒多久,一九零零決定下船。但就在我們萬分期待中,這位被萬物無限眷戀的男主角卻突然停在了樓梯中央,在半空中茫然地望着眼前的城市,用力得彷彿這一生一次就夠了,然後將禮帽甩進海里,毫不猶豫地回頭。

相信看完電影的朋友都無法忘卻一九零零辛酸苦楚的眼神,那裏溢滿憂傷。既然如此決絕為何流露出如此讓人心疼的目光?既然如此厭惡陸地又為何總是透過窗口目送每個乘客離去,久久不語?

“鋼琴有八十八個琴鍵,我可以很好地控制它,奏出完美的音樂。但當我站在那個城市面前,我看不到它的盡頭。每個街區都有上千條街,每條街都有上千個十字路口。我不知道要怎麼選擇。誰來告訴我該怎麼選擇?”

原來不是不想,而是不會嗎?

在他三十多年的生命中,從來沒有人教導他應該怎樣選擇。曾經有一個叫做丹尼的老傢伙告訴他,媽媽是一匹賽馬,買對了你就贏了,但他還來不及説要怎樣才能買對那匹馬時就永遠地離開了一九零零;曾經他的童年只是孤獨地在渡輪昏暗的一角中度過,趴在窗邊看着温暖的海水,睜着他那雙蔚藍的眼睛深深地看着,進行與大海的交流,雖然那總是他的獨角戲;曾經有無數個夜晚他蜷曲着輾轉難眠……

渡船的壽命有限,人的生命亦有盡頭。孩提時的一九零零和着哇哇的啼哭聲降生於維珍尼亞號,離去時亦在滿足中與它一起粉身碎骨。滿足嗎?為什麼?有人説:“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還有人説:“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愛你卻不能在一起。”我無法揣測出一九零零究竟是懷着哪種心情離開人世的,也許兩者兼而有之吧!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4

昨日一來就看到朋友推薦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鋼琴師》。實話説,我平時不大看電影,外國的更是不輕易碰觸,因為感覺他們總喜歡把諸如災難,暴力,詭異這些東西在視聽上大肆渲染罷了,沒什麼看頭,相較之下,我還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輕柔和緩,温情浪漫的東西,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

只因《海上鋼琴師》是她推薦的,隨即尋找打開,直接進入畫面,二十分鐘後,我在心裏笑着説:這傢伙,你怎麼知道我會喜歡,居然不早告訴!是啊,展現在面前的,絕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長的史詩,它不是看完之後的唏噓歎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擊靈魂的......

影片全部的情節是在一艘弗吉尼亞號的海船上一一展開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剷煤工在高等艙的餐廳裏發現,被取了個長長的名字,因為當時是新世紀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剷煤工順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裏,於是,他就叫1900了。從此後,1900在船上度過了他的一生,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弗吉尼亞號。

八歲時,船上的人們無意間聽到一段奇妙的音樂,一個天才鋼琴家誕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從來沒有章法,就如他的內心世界一樣,根本不存在什麼規則,標準之類的東西,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媽媽”,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樂,他演奏的簡直是仙樂。別人無法進入他的世界,而他卻可以“看”到遙遠的城市,看到那裏的大霧,松濤,甚至行走着的人們的表情,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樣純潔,乾淨。別人也曾勸他下船,甚至也有愛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終究沒有與這些相融。因為他的音樂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來,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傳遞着他內心的安靜,清明和潔淨,這是一個何等的境界,這是一個何等的嚮往。當時無論是下等的工人,黑人,還是貴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嚮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覺的形式出現的美國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樂也正契合了這樣一種嚮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讀為一種靈魂的訴求。

塵世間的人們,每每被俗務俗事所困所纏,常常逃不出自己編織的種種藩籬,然而,這些東西與一個博大的胸懷,與天地之寬廣比起來算的了什麼。許多的人,許多的我們身邊我們周圍普普通通的人,他們往往有着特別的人格魅力,他們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內心書寫者人生,他們樸素恬淡,但他們,富有。就像1900一樣,戰爭也好,誘惑也罷,似乎與他都沒有任何關係,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寧,這就夠了。

海上鋼琴師的觀後感作文5

藝術是有生命的,這句話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的“三部曲”之一。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電影是由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所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裏,音樂的運用很能夠打動觀眾,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那個帶有悲劇和傳奇色彩的1900。

在劇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準備下船,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郵輪弗吉尼亞號。在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獨有一個人,他對大海,有着始終如一的鐘情。對名利,他從來沒有動過心。對音樂,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説“拿鋼琴來説,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鍵盤上,奏出無限的音樂。

我喜歡,我應付得來。走過跳板,前面有無數的鍵盤。事實如此,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麼奏得出音樂?那是上帝的鋼琴,我彈奏不來。”他説:“只是街道,已經好幾千條。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

太多選擇,我無所適從。漫無止鏡,茫茫無際,思前想後,那樣的日子怎麼過?”有時候,我們在塵世中感到痛苦,並不是因為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而痛苦,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捨棄而痛苦。有太多的選擇,就會有很多的雜念,這些往往會讓我們忘記了我們最初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在1900的心中,他只愛大海,只愛雙手在琴鍵上飛舞。音樂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樂陪伴着大海,他的靈魂就找到了棲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護着大海,熱愛着音樂。他最好地詮釋了自由來自內心,真正的熱愛是細水長流的堅守,是堅如磐石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