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22K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精彩多篇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一

這次寒假有幸拜讀了白巖鬆的《白説》。説實話,裏面的章節很多,有很多的內容我感覺我還是沒能完全讀懂,我想我何時完全讀懂了這本書,我才算是昇華了吧。我想,其中有些章節我是看得很透徹的,下面我就這幾個我印象深刻的地方談談我的感受吧。

第一個地方是“能面對平淡就是不平淡”。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的內心為之一震,這解決了困惑我已久的難題。我想教師這個職業每天的生活是相對平淡的,和職場每天充滿着挑戰有着極大的不同。有的內容也許會重複很多次的教,教得久了有時候自己也會迷茫。而生活也是每天兩點一線,家和學校。日子久了,總覺得需要點味道。甚至會想我需要的真的是這樣的生活嗎?有的題目為什麼講了N遍學生還是不會。是否這樣的生活還要過很多年。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在平淡的生活中生活着才是最真實的。白巖鬆説:老公在看電視,夫人在織毛衣,孩子在寫作業,一晚上沒多少話,到點兒熱水泡腳,洗洗睡了。這樣的狀態是四五十歲人的最幸福的狀態。真實的人生不會每天充滿浪漫,每天充滿挑戰。工作崗位也是一樣的,大多數時候是在默默做一些平淡的小事。這種平淡就是接受平淡,就是接受生活的真相。教師崗位也是如此,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是平淡中顯珍貴,也許對我們而言是極易掌握得知識,但對不同的孩子們而言卻吸收程度不同。我們雖然在每天重複着教書,但我們也同時在育人,這樣的工作看似平淡但又及其不平淡。梅西和C羅之所以有今天的江湖地位,是因為每天忍受着極其枯燥的生活。不停訓練,不抽煙,不喝酒,早睡早起。.。.。.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活得認真。

第二個地方是“講故事的技術核心”。白巖鬆説:“做一個十分鐘的節目,就要按照十分鐘的體量做採訪,如果過度開採,做成分鐘節目的採訪量了,後期就很難再做減法。可是一個二十分鐘的節目,採回來的素材只能支撐五分鐘,剩下的十五分鐘怎麼辦?注水嗎?所以幹我們這行的,永遠要思考一個“奶粉和水”的問題:全是奶粉,太濃;全是水,就是假冒偽劣。什麼情況下最好喝?得調配合適的比例。”他説的這段話感覺就在説我們教育界的事情,我們每一堂課應該上多少新課,每節課分配給我們老師是多少時間,我們準備的內容是多少,分配給學生的時間是多少,這些説的不就是奶粉和水的調和比例嗎?所以做新聞的人,只有對版面和節目時長有充分的瞭解,才會有“節奏”上的把握。除了常規因素,還有很多非常規因素。比如,三分鐘的節目,理論上能容納九百字的內容。可是當你真的老老實實寫出九百字,最後會發現時長超了,九百字要三分半鐘才能播完。為什麼?文字轉換成語言的時候,還會無形中添加很多非文字因素。所以仔細算下來,三分鐘的節目只能容納大約八百字。現在隨着推特、微博的普及,全世界新聞的平均字數是七百字,還有繼續減少的趨勢。所以如果只停留在表面是不可能知道這麼多的,這是長期訓練的結果。而我們教師如何能夠準確地把握課堂的節奏呢?現在想想是不是同樣的道理啊!

第三個地方是“大成若缺”。白巖鬆寫道: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蔣丞稷實現了短道游泳的兩個重大突破,全是第四名,算是“鐵牌”吧。但那已是亞洲男子離游泳領獎台最近的一次。記者採訪他,問他有沒有遺憾,蔣丞稷的回答太棒了,他説“缺陷也是一種美”。是的,缺陷也是一種美,缺陷是完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凡事都追求極致,這個極致存在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就是遵循着一條曲折、循環、不斷向前的路徑。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我們格外需要在這個過程中讓內心得到舒緩和解壓,迴歸到正常的日子當中。現實社會中,有很多孩子從小就沒有擁有這種思想,所以才會造成抑鬱症的增多以及學生跳樓事件的產生。無論是作為老師也好,還是作為家長,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們從小認清生活的本質,那就是人生本來就不會達到極致完美的狀態的。我們所有人都要接受這種狀態,並且要善於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也即是説從小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然後認清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個問題接着一個問題,而我們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解決問題,這就構成了我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個人的一些感悟。在我現在的年齡還未能讀懂書的全部,我想我會再過幾年再次細品這本書,到那時的感悟想必與現在會略有些區別吧。特別真實的一本書,特別敢説和直説的白巖鬆,他讓我從各個角度看到了人生百態。《白説》下次再會啦!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二

讀到這個標題,有沒有覺得白巖鬆這部作品中其實都是“大道理”的感覺。字還是那些字,大道理還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巖鬆手裏就是另一種感覺。

當下我們被太多的成功學包圍,我們這個時期的人,都太過去熱衷成功學,從而導致了一種畸形的判斷標準。只有成功,別人才會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會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們都想去成功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會沮喪、就會消沉、意志就會削弱、自信心就會喪失。這樣的標準要不得。

人從出生開始,就是一條單行線,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贏得了全世界,你也贏不了死亡的這個結果。面對死亡這麼大的一個失敗,你該怎麼辦?

成功固然好,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能夠得到什麼。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就像一個純淨的玻璃球,有一點磨損,在別人眼裏就會失去光彩奪目的本來。高處不勝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來就會摔的越狠。如果我們經歷過挫折經歷過失敗,再次摔下來的時候,疼痛感就會大大減弱。

一個人有一個不成功的一生是失敗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歷過挫折和失敗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三

白巖鬆,同齡人,卻很尊敬,把他當做新聞業界的良心的標尺,有他在,有他的節目在,新聞的希望就在。他的《你幸福了嗎?》《痛並快樂着》,我都細細讀過,每次都有深深的共鳴。《白説》是他的演講集,彷彿是隨他一起見證歷史,那些感悟,沒有華麗,沒有尖鋭,沒有取悦,只是一如既往的感性和理性。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身在這裏,還沒走,守土有責;到點兒就撞鐘,守時,可謂敬業;更重要的是,還得把日常工作撞成自己與別人的信仰。“

一直以來,人們對”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一種誤解,好像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其實正是幹好本職工作的體現。按時按點按要求把每天的鐘撞好,就是圓滿完成了你的本職工作,不怕鐘聲擾了誰的好夢,不嫌重複動作的單調乏味,不慕前台講經的風光。莊嚴響亮的鐘聲自有其神聖的昭示,就是你的。工作成果。把撞鐘看做是平凡,總想着成名成家接受萬人膜拜,才是沒有根基的急於求成的功利思想,社會需要的是在各個崗位上安心、負責、不打折扣撞鐘的“和尚“。

”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謠言傳遍天下,闢謠寂靜無聲。相當一大部分人在圍觀解悶。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總是遙遙無期。人到中年,已有權保持沉默,然而沉默,是件更有風險的事吧?自己的聲音為別的人生和我們的社會,起一點小小的作用。“

一直贊同白巖鬆的觀點,媒體人的責任就是把事實完整呈現,不是隻給大眾看某一面,要讓事實去説話,不是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做好惡、對錯的選擇。媒體人的責任還有及時地發聲,不必清高地不與之爭論,把輿論陣地自覺地讓位,而普通民眾沒有條件去獲知真相,只能去猜測,或者乾脆誰的都不信,視所謂的新聞為一縷輕煙掠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重提此話,撞好你的鐘,哪一天你不想撞了,就離開,讓位於別人,無可指責,別守着鍾,編着鐘不響的理由,又不讓別人來撞。

“幸福需要三個層面的因素,物質、情感、精神。物質是基礎,可以依靠自己去創造,情感卻不僅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關,和身邊每個人有關。幸福和國家也有關係,比如一個廉潔、高效的行政系統,民主和自由的社會環境。”

每一個正常的人都追求物質、情感、精神,只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因着這樣那樣的因素,弱化了某一項。衣食無憂的時候,情感、精神和物質三足鼎立,但大多時候,以為這些都是私人的事情,”我生活條件好,我有人疼有人愛,我玩茶藝玩插畫“,只是這樣的幸福不要離開你的小天地,外出辦事被搶白你會委屈,遇到”碰瓷“你會恐懼,遭受不公你會失望,強迫接受價值觀你會厭煩……社會環境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無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有改變的權利,至少可以不同流合污,至少可以發發聲音。

”隨着年歲的增長,你不再會被標語口號牽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瀾。你的人生閲歷更加深厚,內心感受也更加複雜,反而是無詞的音樂,更能擊中你百轉千回的衝動和慾望、思索和感慨。“

每次看到大寫的標語,聽到空洞的口號,我都會皺眉,如果跟進的是具體的行動還好,就怕是民眾莫名其妙的東西,就像寫標語的人在自娛自樂。漢語的凝練被稀釋,寡而無味,言之無物,就像行動與語言,越是沒有實際效果的行動,越是洋洋灑灑的總結宣傳。看到一篇好文章,聽到一次好講座,激動半天,同樣的漢字,被不同人編排就有不同的感覺,因為好的文字揉進了思想、感情,走了心,走了腦。最近喜歡聽一些舊的世界名曲,以為自己老了,跟不上時代了,答案原來在白巖鬆的這一席話裏。

”信仰是什麼?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知道什麼是最好的,要去追求它;“畏”,知道什麼是最差的,是底線,不能突破它。“

常説信仰缺失,其實是基本的人性,基本的良心缺失,信仰沒有那麼高大上,就是日常言行的標尺。小時候大人告誡我們:”不能衝着人潑水,不能隔牆潑水,潑水要低點,否則神靈要怪罪。“這些規矩形成了習慣,長大了,知道不是神靈怪罪,是尊重別人,為別人着想,不是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的小習慣會折射到大的行為上,就是”底線“。凡人可能做不到如何”敬“而追隨,但起碼可以做到”畏“而拒之。

”為説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

如今,主持人紛紛跳槽,其中一些給人正能量的新聞人的辭職挺讓人惋惜,郎永淳、趙普……有思想有見識有水準有職業操守的新聞人真是不算多,尤其是央視,需要這些熒屏和生活形象都正能量滿滿的人,不知道他們離去後會不會再出現又一個趙普?真擔心下一個聽到的消息是白巖鬆離開央視。白巖松針對別人的詢問,説了上面這句話,相信他,正如趙普的微博:”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都不錯,但核心是價值觀留人。“希望不要聽到白巖鬆離職的消息,希望一直聽到他的”聲音“,他的《白説》並不白説,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很多,在民眾中。

”捍衞常識,建設理性,尋找信仰。“

這也是一種價值觀吧,很正常,很簡單,卻又很複雜,未來還需要白巖鬆這樣的一羣新聞人堅守,為了希望,為了努力向好。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四

《白説》之所以能在近期暢銷書榜單中佔有一席之地,除了題目比較搞怪,以及作者仍然擁有一定的人氣指數這樣的因素之外,近日頻頻爆出的央視播音員、主持人“勇敢出走”的故事,顯然也是“功不可沒”的幕後推手。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在各大電商推出的圖書促銷活動中,白巖鬆的新書《白説》始終佔據着十分顯眼的位置。從《痛並快樂着》開始,這差不多已經是人過中年的“白大哥”出版的第十本書了。説是新書,其實內容並不新鮮:書裏所收的大多是最近五年以來作者在各種場合的講演文字記錄,從大學到政府部門,從媒體沙龍、文化論壇到公益講座,甚至連看似頗為專業的醫療改革研討會也將其列為主講嘉賓,讓這位央視名嘴過夠了一把嘴癮,最後還不忘攢起來做成書,圖的就是再賺取一回眼球。

如今名人出書易如反掌,而想當年開此風氣之先的,正是包括作者在內的一眾央視名主播,如今自然更有理由當仁不讓,至於質量參差不齊,大概也是早已在人們意料之中的。不過説實在的,剛開始讀這書時,還真被它吸引過一陣。雖然明知作者在大學演講,聽者主要是衝着其“成功人士”的光環而去,不過讀了這部分演講內容,我琢磨着,換作是我,在上大學的年紀,估計也會覺得花時間去聽一場這樣的講座還算值得。比如他説到,年輕人要敢於“做點無用的事兒”,“不僅要懂得如何成功,還要懂得如何有尊嚴地失敗”,“每一次失敗都開啟了一種更好人生的可能”,還反覆提及閲讀與音樂的“治癒力”。諸如此類的話題,雖説和更有意思的學術講座不可同日而語,但至少證明此書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也證明白巖鬆此人在投聽者所好上的確下過一些工夫,歸結起來這還是要拜其本職工作所賜。

眾所周知,央視著名主持人出走非自今日始。前幾年黃健翔、崔永元、李詠、柴靜等人的離職,就震動程度而言,絕不亞於如今張泉靈、郎永淳的告別。只不過,之前的數人雖已離職,但其新東家不是別的媒體,就是中國傳媒大學,仍然身處廣義的傳媒圈中,並未跨界。而此番張、郎二人的離去,則是徹底告別這個行業,轉戰投資領域和互聯網醫療行業,對比之前央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似乎令人感覺過於“穿越”。而在此二者之中,郎永淳的出走更為出人意料,因為他創造了一個歷史:《新聞聯播》欄目有史以來第一位主動選擇離職的主播。在此之前,這檔“第一傳聲筒”欄目的主播,要麼是退休或病亡的,要麼是退居二線的或被下崗的,哪裏會有人捧着這個據説工資高達二十六萬的金飯碗不要,而去投身一家如時間黑洞一般的初創公司呢?但據説,郎永淳的出走,主因是妻子生病,孩子在美上學,僅靠郎一人的工資入不敷出。也許這僅僅是傳聞,不過此前他們夫婦合著的家庭抗癌日記出版,似乎為這一説法提供了某種背書,畢竟公開私人記錄,無論對於家庭還是個人都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何況是郎永淳這樣的公眾人物——如今看來,除了經濟原因,為跳槽做準備可能也是郎永淳夫婦決定出版此書時的另一層考慮。

如此之多的央視主播選擇離開,以至於白巖鬆説他在出席一些場合時總在被周圍的人暗示“你怎麼還不走?”這聽起來似乎令被問者哭笑不得的疑問,也許正凸顯出了白巖鬆所在的這家頭牌媒體的逐漸式微。的確,二十六萬的高薪難得,但也並非舍此無處得;央視的工作穩定、聲名在外,可也並非人人都留戀。

“走有走的理由,留有留的理由,”這是白巖鬆面對“你為何不走?”的疑問給出的回答。如果説這樣的回答不夠坦誠,那麼可以説,事實上任何處於作者這樣位置的人,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應該都很難做到真正的真誠與坦率,因為説到底,在任何時代,決定一個人的言説姿態和內容的,正是他身處的那個位置。在《白説》這本書的後半段,出現了《打造一副讓世界喜歡的面孔》這類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甚至情不自禁將自己想象成政府幕僚的敗筆——對於一位本應將社會公眾作為第一受眾人羣的新聞評論者而言,這類“瞎操心”的表述應該越少越好。一個人為了新聞評論的需要對社會或政府説長道短是一回事,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全知全能的“謀士”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當一個傳媒人企圖“越位”,事情卻完全可能早已不在他的掌控中。很可能,他此時所説的一切,都將淪為不折不扣的“白説”。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五

第一次聽説白巖鬆是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推薦我們去讀一些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和關注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人的言論,自那時起,我就開始關注白巖鬆了。

白巖鬆,央視主持人,1968年8月 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主持《新聞週刊》、《感動中國》、《新聞1+1》等節目,以其“輕鬆、快樂、富有趣味”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喜歡。

1993年,白巖鬆參與創辦《東方時空》,並推出了《東方之子》等欄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迴歸、三峽大壩截流等節目直播。1999年參加了澳門迴歸直播、國慶五十週年慶典轉播。2003年新聞頻道創建,他開始主持《中國週刊》(後更名為《新聞週刊》)。

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擔任2004和2008年兩屆奧運火炬手。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後多次榮獲“優秀播音員主持”獎,並於2009年榮獲“話語主持羣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

2015年6月19日下午3時許,中央電視台《新聞1+1》欄目官方微博“新聞一加一”發佈消息稱, “根據頻道播出安排,6月19日-6月26日《新聞1+1》節目暫停播出。”2015年6月20日晚,央視《新聞週刊》官方微博“央視新聞週刊”發佈消息稱,6月19日-6月26日央視《新聞1+1》節目暫停播出。

《白説》是白巖鬆2015年的作品。

這幾年,央視主持人相繼離職,白巖鬆還依然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用節目發聲。對於説話這件事,白巖鬆新書《白説》封面上有段話:“我沒開微博,也沒用微信。只能確定這本書裏所有的話,都是我説的。” 他表示,儘管“説話不是件好玩的事兒”,“話多是件危險的事。然而,沉默更加危險!”他依然嚮往“説出一個更好點兒的未來”,就算“説了白説”,可是“不説,白不説”。

在新書《白説》後記中,白巖鬆對此書的總結説:“這是一本自傳嗎?不會有人這樣問。 可我還是想搶着回答:好像是。因為在整理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一路上與人聊天的話語,其實比寫在紙上的履歷更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在內心裏走過的路。”

對於中國時政和改革,白巖鬆也直言不諱,他説“中國結束了捱打的時代、捱餓的時代,正在進入一個捱罵的時代。”“眼下這個時代的不夠公平,是通往更高層次的公平的必經之途。”

對於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和中國軟實力,白巖鬆在書中説:“中國人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美國所有的美好,都被這個望遠鏡給放大了,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我猜他們拿反了。”“日本外交部曾想把‘哆啦A夢’選作‘國民大使’,中國也有這樣的大使嗎?”

關注白巖鬆,我將繼續下去。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六

提起白巖鬆,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央視新聞頻道著名主持人,資深媒體人。前些日子憑藉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解説,又火了一把,當了回網絡紅人,被網友戲稱為一本正經地説段子。一本正經,那是央視特色,尤其是説新聞的,不正襟危坐好像都對不起這份職業;但説段子,那可就不大容易了,得挖空心思、突顯主題,又得接地氣、有笑料,説白了就是讓人心甘情願地被撩,這可就是個技術活了。當今最火的段子手薛之謙曾自曝寫一個段子要花上六七個小時,這還是自己悶頭在家搞創作只為搏你一樂。要是真正想做好一檔直播節目呢?那背後所花費的時間、耗費的精力可能要成數倍累計了。讀這本《白説》時便已體會一二。

《白説》與其説是白巖鬆的一本自述,不如説他是在以新聞人的角度與你聊天、話家常,態度誠懇,言語平實,容易接受又發人深思。用簡單的語言訴説並不簡單的事是一種本領,而能撼動人心則更需要智慧。顯然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積月累的付出與努力。就拿白巖松本人來説,一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白巖鬆愛讀書,這從他的經歷中看得出,從小泡在圖書館,以書為友共度了幾十年,在全家去搞“歷史”的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從事“新聞”行業,多年後才猛然發現,其實搞“新聞”的人才最狠,其他人都在“挖”歷史,而自己卻是在“做”歷史。二要有獨特的思維見解。白巖鬆曾説“一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不可替代性來自哪裏?同一條新聞,怎麼報道能抓人眼球,入木三分?同一件事情,怎麼做能彰顯特色,體現價值?這就要從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思維方式上做文章。三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古語説,實踐出真知,此話不假。理論再好,不去實踐,也只是空中樓閣、秀花枕頭。唯有在困難中磨礪,在挫折中奮起,在失敗中頓悟才能淌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血路。四要有一流的口才表達。正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有了前面知識、思想、閲歷的積澱,現在需要的就是一點“口才”的東風,借新聞人之口表述事實,還原真相,至於對錯,交於觀眾評説。人們常用少説多做來警醒自己,但少説不等於不説,合理的訴求、善意的提醒、正確的引導都需要平等地溝通、有效地表達、深入地交流。而媒體人要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報道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更好一點。

此外,還是想説下關於閲讀的事。《白説》裏白巖鬆提到了成長道路上影響他最大的三本書。一是少年時期讀的《朦朧詩選》。通過那些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字表達,與詩歌碰撞共鳴,開啟了心靈之門。二是青年時期讀的《曾國藩》。通過與別人的對話,讀別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對話,豐富自己的人生。三是壯年時期讀的《道德經》。讓人到中年的他豁然開朗,內心更加平靜。對於我自己,近年來也有兩本書幫助頗大。一本是幾年前在豆瓣上偶然遇見的meiya的《慢慢來,一切都還來得及》。讓那時正處於迷茫混沌中的我理清了方向,重拾了信心。也讓我明白,只要你願意啟程,不論30、40,都不算晚,都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讓人生多些精彩記憶。另一本是今年年初微博網友推薦的梭羅的《瓦爾登湖》。每當焦躁不安、情緒難抑之時,都會想起許多年前寧靜美麗的瓦爾登湖畔,那個盡情享受天地靈氣,與大自然擁抱共舞的身影,當你把自己置身其中,心靈也就不自覺得到淨化,內心自然而然迴歸平靜。

最後,就引用《白説》裏這段話來做個結尾吧。想來,閲讀的作用大抵也應如此:它幫你打開世界,帶你走出自己狹窄的空間;它與你的情緒產生共鳴,陪伴你度過一段時光,讓你品味出無用為大用的樂趣;它帶你面對內心,面對人性,面對生命;它還可以提供智慧、撫慰和解決之道,在你行走艱難時,為無門之處開門,讓無光之處有光。

願我們都能用書籍之光照亮人生之路,讓我們在未來閃亮登場。

白巖鬆白説的讀後感 篇七

讀了白巖鬆的白説,讓我對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小時候吃不飽肚子,誰能給兩個包子就是幸福的,就像有句古話説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就是在最需要水的時候,一滴水就能讓人記住一輩子,有水就是幸福的。終於有一天絕大多數人飽了,但是才發現慾望更強了,想擁有的東西更多了,所以不餓了,卻有了更多的麻煩。

現階段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不幸福,不滿足現狀,看了這本書,才發現幸福需要三個層面的因素,物質、情感和精神,物質是基礎,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沒有物質基礎,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因為基礎不牢靠,地動山搖。所以吃飽、穿暖了,對一個人的幸福太重要。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所以物質是基礎,情感和精神生活的缺少,依然不會幸福。正如花錢可以買來房子,卻買不來家的温馨,花錢可以買的開書籍,卻買不來文化。當有一天你再次回到母校或者童年玩耍過地方時,會不會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很多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會不由得湧上心頭,那一刻你肯定是幸福的。回想起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會不由得喜上心頭,因為在那個玩具匱乏的年代,我們那些簡單而玩過千遍的遊戲是有感情,有精神的。

每次回去神木,我總是不由得想去吃一碗老街上的雜醬麪,那是我七歲的時候,第一次吃過那麼香的飯,直到今日,無法忘懷,雖然在怎麼吃也找不回那個時候的那種感覺了,但還是會大口大口的吃完,最後在倒一碗麪湯才會滿足。讓我有時會感慨,所謂想老家了,也許就是想吃老街上的雜醬麪而已。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佔5%,剩下的90%都是平淡的,能不能把這90%過得不那麼平淡,是我們一生去琢磨的。有時候我們會去問別人,你過的幸福嗎?一百個有一百個回答,但總之離不開物質和精神這兩個方面。我認為沒有標準答案,誰説的都對。

百米比賽會有一條固定的終點線,即使你跑的再慢,十幾秒、二十幾秒總能撞線,但是幸福沒有終點線,有的人剛跑不久接近幸福,有的人跑了很久還是沒到。我們喜歡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過程,也許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過程。

黃金沒有百分之百的黃金,最多有99%、99.9%,幸福也許就像百分之百的黃金一樣,沒有絕對的到達,但可以無限靠近。

人生路上總會有坎坷和挫折,希望我身邊的人都可以走出低谷,將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滋有味,向着幸福無限靠攏,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