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鹿原小説讀後感(精選5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26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2篇《白鹿原小説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白鹿原小説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白鹿原小説讀後感(精選52篇)

篇一:白鹿原小説讀後感

10多年前我是懷着激動的心情拜讀的陳忠實先生的大作《白鹿原》,看完後我認為那是中國1949年以來最好的小説了。這麼多年過去我依然這樣認為,每每回味起來都感覺蕩氣迴腸。

幾個月以前就傳出根據這部小説改編的同名電影要在九月十三日上映,我心裏充滿期待,一直數着日子生怕耽誤了。一波三折後我終於在昨天(首映日)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別提多氣了,感覺這部電影騷氣熏天,充滿尿味!

陳忠實先生的小説《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全書濃縮着深沉的民族歷史內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和厚重的史詩風格。

陳先生用大師的手筆,創作出了一部人物眾多,故事嚴謹,跨越了幾個時代,驚天地泣鬼神的鴻篇鉅著。本來有這麼好的故事,電影應該拍的差不到哪裏去,可是該片的編導竟然拍出這麼操蛋的電影,作為電影觀眾的我只能剩下生氣的份了。

篇二:《白鹿原》小説讀後感

用了十幾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小説,有滿足感,也有厚重歷史感和震撼真實感,再現了當年一段真實的歷史!也理解了巴爾扎克説的一句話:“小説是一個民族的祕史”……

《白鹿原》這部小説,看似描寫白鹿原上,白家、鹿家上演的三代人之間的恩怨之爭,其實我看到最多的卻是歷史,人是歷史的組成部分,不可能超越歷史環境,其實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物的命運似乎已經確定好了,只是微調,像由一隻看不見的手控制着,每個人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你所有的努力和抗爭,最多是可以換換角色罷了。

兩個家族,兩種理念,無所謂對錯、無所謂好壞,過程蕩氣迴腸,結果輕描淡寫,以致可以忽略結果,是名譽的爭鬥,是權力的爭鬥,最後的結果都不重要,都轉化為一種精神較量,無論輸贏,我們書寫完歷史,又都悄悄的離開歷史。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努力,一個家族的成長離不開精神,一個時代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社會賦予了你成長的空間,你可以無限的接近,卻無法超越,一旦你想超越,等待你的肯定是災難,在大環境面前,一個人顯得太渺小了,任何藐視環境的人,最後一定是犧牲者,勿容置疑。

太超前,屬於探路的先驅,太落後,屬於障礙的平庸人,只要你出生在一個環境,你就是確定好的,是時代選擇了你,不要試圖去改變整個時代,相信你一個人是無力迴天的,但是你可以引發更多人去努力,歷史總是向前走的',就像車輪,一旦開始前進,任何力量都不可能讓他停下來,只會加速或者延緩某一個時刻的到來。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説:“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白家、鹿家的歷史其實就是當時年代最好的代表,透過兩家的起起伏伏,也可以看出當時年代的起起伏伏,歷史不能一帆風順的進行,也不可能永遠的倒退,也不可能超越任何一代人,都是一代一代的發展,早晚有一天會交如你的手中,千萬不要辜負了這個時代賦予你的任務,賦予你難得的機會,大好時光,好好的幹一場。

遵守承諾,問心無愧,頂天立地的是白嘉軒;

忍辱負重,有仇必報,好色貪權的是鹿子霖;

敢於反抗,敢説敢闖,大徹大悟的是黑娃;

追求理想,反抗社會,敢於捨棄的是鹿兆鵬;

自我放棄,追求自足,時代悲情的是田小娥;

智慧正直,受人敬仰,一生楷模的是朱先生;

遵守父命,勤懇肯幹,守家護業的是白孝武

心狠手辣,見風使舵,內心陰險的是白孝文

……

人物鮮活,真實,這是一部因為電影而火的一部矛盾文學獎作品,值得一讀。

尊重這段歷史!

篇三:小説《白鹿原》讀後感

小説《白鹿原》讀後感

中學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作文,特別是讀後感一類的文章。本來就不喜歡讀書,還非要憋着寫出幾千字的讀後感。往往是碼出幾個字就要從頭把字數一遍,最得意的不是寫出佳句,而是又想出一個可以拼湊更多字數的廢話。

後來才發現,有些書的讀後感,並不需要老師強迫,而是發自內心的想寫出來的東西。白鹿原就是這樣一本書。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在書籍網站分類推薦上,看了些簡評覺得還有點熱度。同學説他看過該書,很好看。再問具體內容,大概是講述一個稱作白鹿原的地方,住着白家和鹿家兩户大户人家。白家兒子接連死了6房媳婦。故事確實是以白嘉軒接連死了老婆的故事開頭的,一個看似荒誕的故事,牢牢的抓住了我的注意。隨着這個荒誕的故事展開的卻是一幅關中平原農村鮮活的畫卷。畫卷中可以看到一個個樸實勤勞的農民,他們充滿對祖宗和土地的崇敬,恪守祖先流傳下來的種種封建禮教。他們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在這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勤勞的人可以收穫更多的糧食,並且用節約積攢下來錢去購置更多的土地。而那些不守道德,偷懶耍滑,吃喝嫖賭的行為,則會受到全族人嚴厲的懲罰。你可以嘲笑他們的種種看似愚昧無知的規矩、行為,但是無權蔑視他們堅守的這份信仰。

隨着故事情節的波動有些紛亂,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態隨着白鹿兩家的主線而展開,在中國大地上描寫的這一小塊兒地方折射着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歲月的風霜雨雪,風和日麗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這片古老的平原,精靈的白鹿躍動着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説,不管經歷多少坎坷風雨,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地滾動前進,這是歲月藴含的冷酷而堅實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的較量推動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為了生活而爭,為了臉面而爭。當然書中並無直接而露骨地描寫兩大家族的鬥爭,而是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最終以鹿家慘敗結局。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他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以一個威嚴族長的身份立信於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我覺得性格變化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白孝文,一個是黑娃。白孝文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這也多虧他鹿三叔的話語刺激的作用。他從原來的唯命是從,規規矩矩,優柔寡斷的性格中走出來,變得桀驁不馴,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謂一波三折,先是小時的膽小羞怯,後又勇猛剽悍,最後又歸於知書達禮,學為好人。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了某人某種性格,而某人憑着某種性格來重新塑造環境。《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羣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

然而20世紀的中國,要堅守這份信仰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接一個的革命讓這些農民們無所適從。他們聽不懂那些稀奇古怪的標語,卻逃不掉無情戰火和猛於虎的苛捐雜税。每個革命家都説要解救勞苦大眾,而每個革命家都在破壞着勞苦大眾平淡的生活。在革命的熱潮中,你可以看到父子反目,妻離子散,兄弟相殘。曾經無比神聖的族約和祠堂在革命者的鋼槍下就像一個破舊的茅廁一樣被摧毀。沒有人再需要那些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革命者需要的就是打到一切,而不管這打倒的是精華還是糟粕。於是,聖人朱先生無奈的離去了,他讀了一輩子書,他以深厚的學問和德行影響了無數人,他被神化到能算出自己死亡甚至死亡之後的遭遇。但是他仍然算不出這篇土地的希望在何處。沒有人能夠算出來。

小的時候,我常常從電視上看到貧農們在趕走土豪劣紳,獲得解放之後的歡天喜地和幸福生活,對此我深信不疑。今天,當我親眼看見京城地鐵上的行乞者,看到寒冷的冬天,清晨5點在工地旁邊喝着清湯,啃着饅頭,準備開工的農民工。我徹底的茫然了。

白嘉軒一輩子不想當官發財,不想飛黃騰達。他只想好好的把地種好,把娃教好,挺直腰板做人。他惟一做過的虧心事就是瞞着白鹿的事情,從鹿家換來了那埋葬祖先的坡地。他以為白鹿能保佑他們白家。但是沒有。白鹿註定只能是農民的一個夢。

篇四:小説《白鹿原》讀後感800字

一直想看《白鹿原》,結果拿到手上其實並沒有一口氣看完,中間斷斷續續不過是翻幾頁,然後放到一邊,就這樣漫不經心的,竟然也看了有三分之一。

當我看到看到田小娥死的時候,後面已經沒有想看下去的慾望了。之後便是匆匆的一眼一頁,囫圇吞棗翻

完了整部書。其實之前在翻評論的時候,忘記是劇評還是書評了,有人説:長工還是幹不過老闆的兒子。深以為然。但整部劇中,我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個人:田小娥和冷秋月。

田小娥不必多説,很多讀者都把自己的感動和淚水奉獻給了她。一個生活在封建時代的小腳女人,身邊的人從來都沒有把她當人看過,縱然有反抗的意識和慾望,但是卻對抗不過命運。我看到有人講,從她大膽引誘黑娃偷情的那一刻,她的身上就被悲劇色彩籠罩了。但我認為,她最大的錯,是不該出生在那個年代。不知道從哪個朝代開始,對女性束縛的冰冷枷鎖越來越沉重,如果説裹腳是對女性生理上的殘害,那三綱五常、女德等就是心理上的迫害。田小娥在文章中是一個容器,一個丫鬟,一個時代犧牲品。

接着是冷秋月。在看到劇版的時候,我就對她感到深深的悲哀(書中一筆帶過,着重筆墨在她被性慾支配隨後瘋了)。她是從傳統思想中走出來的封建女性,和鹿兆鵬先進思想並不相容,又是父母訂的娃娃親,本質上就站在了鹿兆鵬的對面。她和田小娥其實是兩個極端,小鵝是放縱,她是壓抑。在那個時代,冷秋月無疑是最佳的結婚人選,她只想守着自己的丈夫生個大胖小子,然後給老人養老送終。如果鹿兆鵬沒有收到新學的影響,也許他們會成為幸福的一對,冷秋月如願做一位賢妻良母。劇中新婚之夜兩人雞同鴨講,甚至鹿兆鵬回村裏當校長的時候也有和她談談的希冀,但仍然得不到迴響。在書中,她是被冷先生下了藥的,至此走上人生的盡頭。一朵花,還沒綻放,就被掐死在了襁褓中。

就是這樣兩個可以稱得上是相對立的女人卻不約而同的走上絕路,淪為了時代的犧牲品。在現當代作家中,成為犧牲品的悲劇女性形象不在少數,例如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張愛玲筆下的曹七巧……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女性悲劇命運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呢?(宴青山)

篇五:小説《白鹿原》讀後感800字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在<<白鹿原>>的扉頁上,作者陳忠實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這句話。

近50萬字的長篇小説<<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展示了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生沽: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祕的序曲預示着不祥。

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己,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巧取風水地,惡使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囯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己。

這次我所看到的<<白鹿原>>是修訂本,是按照茅盾文學獎評委員會的意見修訂旳,一些與情節和人物性格刻畫沒有多少關係的、較直露的性行為的描寫被刪掉了,政治上旳可能引起誤讀的地方或者刪除、或者加上了傾向性的鮮明的文字,這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每個人都要向生活妥協,從來沒有例外,畢競茅盾文學獎在當今文學界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作者此舉也無可厚非。在我看來,通過修改和刪除部分只是多餘的枝杈,並未傷及主幹和筋骨,不能撼動<<白鹿原>>在中囯當代文學的地位。

眾所周知,路遙、賈平凹、高建羣、陳忠實等不少陝西作家的拼博姿態一向為文壇所讚歎,他們大多出身於三秦鄉下農家,飽嘗人間酸辛,都有着艱苦、坎坷的文學奮鬥生涯,而且能安於寂寞和清貧,始終不渝地追求文學的目標。他們的作品要麼厚重雄渾、古老蒼凉,要麼詩情畫意、哲理個性,不論是對農村生活命運的透視,還是對歷史與現實生活的開掘,在當今文壇均可稱為獨樹一幟。

<<白鹿原>>,無疑是一部渭河平原50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

十多年前,我初讀<<白鹿原>>,看到的是“祕史”熱鬧的表象,而如今人近中年,過盡千帆,看到的則是百年家囯的變遷,再過幾十年,我到老年時,大概看到的是更多的人生蒼涼和無奈吧!

篇六:小説《白鹿原》讀後感800字

合上書本,《白鹿原》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種種事蹟,在腦海中久久回味,揮之不去 。

《白鹿原》以白鹿原上的白鹿村為背景,講述了原上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三代人之間的恩怨糾葛。以兩個家族從興盛到沒落的故事為側面,展現了一個民族的生活史,在清政府覆滅後中國革命鬥爭此起彼伏的大背景下,描寫農村生活和革命活動,引發人們對人生,對信念,對命運的深思。

小説書寫了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算計,有報復,有反抗,有打壓。白鹿兩家自父輩便交好,各自在原上過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平日裏就算偶有矛盾,也無傷大雅。然而戰爭的到來給這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帶來了無盡災難,各種土匪、軍隊、政黨人士來了又來,走了又走,饑荒、瘟疫也接踵而至。對此,有的人安分守己;有的人趁火打劫;有的人一腔熱血,投身革命浪潮。可最終,都沒逃過悲慘的命運。

書中不管是白嘉軒和鹿子霖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明爭暗鬥的情節,還是黑娃和田小娥之間不懼世俗眼光心繫彼此的感情,亦或是鹿兆鵬、鹿兆海和白靈三個人為了各自的信念,即使站在不同的立場,也要貫徹信念投身於革命浪潮的精神,都令人深深臣服,回味良久。

除了小説情節上的設計環環相扣,人物形象鮮明外,該作的另一個亮點就是,開篇並沒有明確點出時代背景,而是先以主人公白嘉軒的悲慘遭遇和白鹿精靈的傳説引起讀者的興趣,在吸引讀者一步步讀下去的過程中慢慢揭露當時的時代背景。

據設定,當時辛亥革命後的中國不僅是制度上,還是思想上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與中國農村長久以來的封建觀念起了強烈衝突。基於這種背景下,擁有先進思想的白靈因自己想要去城裏讀書遭到擁有頑固思想的父親的反對而與父親爆發了衝突,之後白靈不顧父親反對去了城裏讀書。由此看來,正是設定引發了人物間衝突從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最讓人感歎命運無常的,便是鹿兆海和白靈的戀情了。關於鹿兆海和白靈,當時北伐戰爭蓄勢待發,所有人都看好國共合作,海靈二人也決定入黨。但意外的是,兩人入了不同的黨。回想起國共兩黨最終的結局,不難看出這兩人的最終結局不會是美滿的,果不其然,白靈因和兆海的政見、立場不同而關係破裂,白靈與同是共產黨員的鹿兆鵬相戀,最終死於一次清查活動,兆海也在一次剿共行動中送命。命運的捉弄讓這兩個相戀的年輕人都沒能屬於彼此,沒實現自己的抱負就慘死在敵人手中。不禁令人心寒。從某種意義上説,該書的設定也暗示了書中大多數人物的命運。

縱觀全書,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用讓人感到親切的口吻,為我們講述了書中人物的情感糾葛和命運輪迴,更是透過書本反映了當時社會變遷帶給人們的苦難。厄運、暴亂、災荒、瘟疫,這些在當時社會隨處可見的現象通過文章被無情地揭露出來,展現了一幅浩大的歷史畫卷。更是通過對人物的刻畫,折射出人性的複雜和陰暗。

“只盼着落一場透雨……”

這是朱先生作為一個文人最深切的期盼,希望這場雨能淨化人們的心靈,洗去污穢。因為人心,往往難以參透。

篇七:小説《白鹿原》讀後感800字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順着扉頁上這句巴爾扎克的名言,進入一個家族恩怨興衰的林林總總。跨越幾個時代,白鹿原城頭王旗幾經易主,然而撂下書,腦子裏並不是那些顯赫的年代,而是一個一個呼之欲出的人物令人唏噓喟歎,尤其是這個美麗的笨女人——田小娥。

田小娥是書中為數不多女性角色之一,不得不説,也是小説裏塑造最精彩的角色,沒有之一,從數不清的角色脱身成為電影版的主人公就可見一斑。為什麼要寫田小娥這個人物,陳忠實説“官辦的縣誌不惜工本記載貞婦烈女的代號和事例,民間歷久不衰傳播的卻是蕩婦淫娃的故事……這個民族的麪皮和內心的分裂由來已久。” 她的一生,姿色上佳、追求真愛、偷情被抓、淪為破鞋、慘死土窯、化身厲鬼。

郭舉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這四個男人,每一個都被小娥當做一根稻草緊緊抓住,稍微給了點甜頭就成了貧賤女子亂世的依靠,然後又被撇開。黑娃和白孝文雖都真心對她,在關鍵時刻仍離她而去。與其像傳統書評裏批判她的浪蕩,批判封建社會的無情,在我腦海中,她只是一個外鄉來的、封建社會中女人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可憐的美麗笨女人。

篇八:白鹿原小説讀後感700字

“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這是小説“白鹿原”中白孝文的一段內心獨白。

小説所描寫的那個白孝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評價,總説紛紜,褒貶不一,但是他的這一段話:“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忘不了還在那個是非顛倒的瘋狂年代裏,我就有過這樣最痛苦最絕望最難熬的一刻,“羣眾專政的鐵拳”把我這個小小平民“打倒在地”,那可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啊!“莫須有”的罪名,有理無處講,有冤無處訴;“朋友”反目,親人隔斷,叫天天不應,入地地無門......我也曾有過想結束生命的閃電一刻。然而最終還是咬着牙挺過來了。結果終於等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等來了雲開日出,又開始了一個新的征程,雖然説不上創造了一個新的輝煌,但也不再是暗淡無光。如果那時心一軟,去了也就去了,又有誰會給你鳴冤叫屈,平反昭雪呢!不明不白地斷送了自己的一生,還給親人們留下永遠的傷痛。當然也就沒有如今的一切啦!

現在的人們再也“無幸”接受像我們這輩人這樣“殘酷的洗禮”。可是“痛苦和絕望的難熬一刻”還會時不時地降臨到一些人的身上:工作不順利、生意失敗、老闆欠薪、大學聯考落榜、婚姻破裂,還有失戀、父母不理解等等、等等。也會讓一些人從心底裏感到難熬和絕望,誤以為這就是結束生命的那一刻。如果真的心一軟(應該是心一硬)雙眼一閉,就這麼走了,那真的是“一切就都完了”!有的人即使沒有走,可他的心死了,整天個無精打采,一蹶不振。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這樣活着和死了又有什麼區別,活脱脱變成一個行屍走肉,還如何去“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呢?

為什麼為了這麼一點點小事就不能好好地活着呢?活着多好!好好地活着更好!你連死都不怕,還害怕那一點點小小的挫折嗎?!什麼都是能熬過去掙過去的!一定要活得好好的,對自己好好的,對他人好好的,對世界好好的!

一位偉人説過:“勝利往往就在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只要咬牙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必將迎來燦爛的朝陽。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人就得頂住壓力,把背影留在身後,向着太陽勇往直前!

篇九:白鹿原小説讀後感700字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人活一世為的是什麼?常常找不到確切的答案。

《白鹿原》裏,很多人的行為讓人無法理解,可又覺得讓人無可奈何。鹿三逃過了白腿烏鴉兵,逃過了饑荒,逃過了瘟疫,最後卻沒有逃過田小娥在他腦海裏所形成的折磨。鹿三的死,田小娥的錯嗎?她被當成發泄和泡棗的工具,所以勾引黑娃,那是她內心的一種反抗方式。好不容易可以和黑娃在一起了,黑娃因為參與“農協”逃走了,留下田小娥一人。

為了生存,她向鹿子霖屈服了。田小娥來到原上後,沒有做什麼真正傷天害理的事情,即使是和白孝文,那也是有情感在的,她只是那個時代和背景下的犧牲品。怪黑娃嗎?若是黑娃在郭舉人那老老實實地做活,成為第二個鹿三也不是不無可能。只是黑娃終究也是普通人,他有着普通人的經不住誘惑,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他把田小娥帶回原上的時候,也是真心待她的。黑娃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遇上了大拇指,成為了“土匪骨幹”。

後來輾轉回到了原上,做了幾件正義的事情,算是洗心革面,重新讀書,重新做人,終究還是沒能有個好下場。是鹿三的錯嗎?他這一生在白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沒做過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可是還是沒能逃過心裏的掙扎,一刀結果了自己的兒媳婦。這是他偷偷做的,也因為是偷偷做的,在鹿三心裏,這見不得光。所以接下來的歲月,他飽受煎熬。對白嘉軒最深刻的印象,也就是黑娃評價的“腰板太直太硬了”。白嘉軒在他父親去世前是一個樣,在他父親去世後轉眼就長大了成熟了。他除了耍心機和鹿子霖“換地”這件事情上,一生坦蕩。他是最清醒,最正直,最寬容,也是最善良的一個人了。

白嘉軒孝順父母,父親去世後對母親順從,也是和顏悦色;他善待妻子,在子女身上也注重品德的培養和教育。他對長工鹿三也是很親厚。在白孝文和田小娥的事情暴露之後,若是白嘉軒加以引導,可能白孝文就不會墮落成這樣。只是白嘉軒把品行端得過高,對自己兒子的過錯難以容忍,這對白孝文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規規矩矩,正正經經的白孝文,很快走上了自暴自棄自甘墮落的道路。這麼一個要強的人,這麼一個腰桿子又硬又直的白嘉軒,就因為黑娃的一句話,被土匪打斷了腰,再直不起身子。他佝僂着,像一條狗,可是他的精神和品德依然頂天立地。

鹿子霖是真小人,他大部分時間是酒桌上和靠下半生思考的動物。為了打擊白嘉軒,他想出一條毒計,毀了白孝文,這是對白嘉軒最好的叫囂和報復。白孝文在眾目睽睽之下受了懲罰,可是在此之前他有諸多顧忌,並沒有和田小娥有了實處,在被眾人唾棄之後,他終於拋開了心中的阻礙,和田小娥真正地發生了關係。沒有鹿子霖的下套,白孝文可能會成為第二個白嘉軒吧,一切都是命運使然。鹿兆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可是他作為丈夫實在失職,讓自己的妻子守活寡,即使不是自己挑選的,卻也沒有處理好這層關係。

他更談不上孝順,常常把自己的家人推到水深火熱的境地。興許很多讀者會説這是鹿子霖活該,可是這是兩碼事,作為兒子,他實在不該。他和白靈的感情發乎自然,順理成章,兩人的這份信仰也着實讓人敬佩,這種精神,不是常人隨隨便便能夠擁有的。除了朱先生,《白鹿原》裏面的人物,多多少少能在周圍的人身上找到縮影。

這本書太過真實,又太過玄幻。人活一生,所謂何事?多是為自己,為自己的私心,為自己的慾念。只是撇開這些私心和慾念,還有寬容和傳承。對他人和自己私心和慾念的寬容,對僅剩不多的正義和愛的傳承。

篇十:白鹿原小説讀後感700字

這是一部寫實著作,記錄了鹿原這片土地從清末到國內內亂間的變遷,在百姓的生活中刻畫革命的歷史走勢。他在原上領起的一陣革命的浪潮,捲起了同伴,打翻了以田總鄉約為首的國民政府,浪花抽得他們鼻青臉腫。但這浪興盛了一會,就匆忙退了,露出了海灘上的同伴,赤裸裸的,遭到田總鄉約的迫害。

這是一部道德指南,描繪白鹿兩大家族的是非恩怨。白家由於世襲族長,從很遙遠的年代就培養了嚴格的家教,代代相承。無論是從親待長工鹿三,還是接納曾經害過自己的黑娃,亦或是忍受被拆房的恥辱,白嘉軒真的做到了族長應有的風範。而鹿家,由勺勺客發家的家族,在鹿子霖身上完全是富貴人家道德的反面教材,他追名逐利,躲在同黨的庇護下耀武揚威;他勾心鬥角,對族長懷恨在心,多次出手相辱;他好女色,道德淪喪,有染村中多名稍有姿色的婦女,更有甚者,爬上了黑娃的媳婦小娥的牀。兩個家庭教育迥乎不同的家族,一步步走向結局。

這是一部愛情小説,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男女之情,之事。鹿兆鵬受到新思潮的啟蒙,拒絕家族安排的婚姻,不顧父親幾次三番的勸導,始終不曾與媳婦在同一個屋檐下過夜。在革命的艱難道路上,他最終與白靈同志兩情相悦。

這是一部充滿奇異色彩的書,由於目睹一株奇異的通體發白的植物,白嘉軒撒謊換得鹿家的一片地,也換得後世的昌達;飽讀詩書也洞悉人事的朱先生屢次對他人的求解一語言中,他臨終時也是化了雪白的白鹿消逝;而被害的小娥,鬼魂附身於鹿三,在白鹿原招來一場疫病。

因為在讀書的同一時間裏,我在反思自己負面的心理狀態,所以書中給我印象特別深的就是白嘉軒的品德與為人。白腿烏鴉兵讓他敲鑼召集村民繳納糧食時,他拒敲;被黑娃報復打折腰後,他不屈地坐在小車上參加隆重的慶典;器重的兒子被鹿子霖設計陷害以致犯錯誤,他狠下心處置;被拆房時,忍辱負重,等他日捲土重來;面對小娥鬼魂的威脅,絕不妥協。

一直以來,我都在與心中的那個魔鬼鬥爭,深深地體會到良好的家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麼重要,想要靠後天的努力來糾正,真的不易。

一本好的書不單能對人有所指導,也能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比如,我就特別想控訴小娥,她不是一個秀才的女兒嗎,怎麼如此不守婦道?第一次婚姻不幸,她私通黑娃,我可以理解。但是黑娃走後,她竟與鹿子霖同牀共枕,還聽他教唆去勾引白家長子。真是個人盡可夫的人!

篇十一:白鹿原小説讀後感700字

選擇書時,我選擇了《白鹿原》這本書,選擇這本書的還有一個原因,是曾經觀看了《白鹿原》這部電影。我想在這本書裏尋找更深層次的故事,想了解生活在那個時代百姓的理想和價值觀。

經過閲讀,我被故事裏曲折動人的故事所打動,也為主人公白嘉軒的命運所牽掛。陳忠實的作品非常寫實,這部小説跨越的時間很長,不過重點描述的是解放前這一段時間。作者陳忠實用細膩的筆觸揭開了我們所不熟悉的那個年代的百姓面貌,那是一種骨子裏面含有精神力量的紮實老百姓,當然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但是無一例外的是有着最原始思想的那代人,永遠都保留有道德這種最有價值的觀念,當那種推翻舊制度的思想風潮衝擊白鹿原上那種最古老原始的思想的時候,很不難的看出,那種新舊思想在一起碰撞所帶來的人性與制度的變化,一種有着被世俗認為是最落後的思想完全被新的一種思想強壓着,被糟蹋着,可笑的是到了最後,能夠維持着原上那片淨土的依舊是那老祖輩留下來的道德。

整個故事,主人公白嘉軒是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子,是現實社會的頂樑柱,一生腰桿子挺得筆直,尤其是遇到困難時,他是眾人的主心骨。他是個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這樣的人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當然也會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暗算。他需要承擔太多太多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堅強地痛苦地活着。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霸氣,是後天學也學不來的。身為族長,白嘉軒充分顯示了一個族長應有的身份,一個族長應有的氣度,以及一個族長應有的權威、高傲、冷靜、固執。

白嘉軒的一生都很坎坷,經歷了很多磨難,但他依然一步一步挺過來了。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勇敢的面對。思想會在煎熬中不斷的壯大。我覺得現在的人更容易被利益驅使,隨波逐流,因此我們要時刻的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時刻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卑不亢。

《白鹿原》是一部偉大的小説,而真正偉大的東西往往能夠滌盪人的心魂,充實人的心靈。它能夠給人內心一份安穩與寧靜,以一份超然的歷史觀和豁達認真的生命觀來思考和看待我們人生。書中有很多人沉沉浮浮,猶如現實生活中在時代的車輪面前,有的人被碾得粉碎,有的人卻登上了舞台,更有人爬到了頂峯。人要做命運的強者,即便一個人被疾病和貧窮纏身,仍應不失去希望。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悟命運,學會生活,使生命放出光彩。

篇十二:小説白鹿原讀後感1000字

《白鹿原》這本書給人厚重的歷史感,從辛亥革命前,一直寫到wenge。雖然作品的時間跨度很大,涉及到許多人和事,然而,主要人物也就朱先生、白家軒、白靈、白孝文、鹿三、黑娃、鹿子麟、鹿兆鵬、鹿兆海、冷先生、小蛾、大拇指、嶽維山、田福賢這麼十幾個。這些人物的命運,被作者安排在三條矛盾的線索上發展。一是窮人與富人之間的矛盾;二是政黨之間的矛盾;三是情慾與道德之間的矛盾。

就像台灣作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這篇文章裏面的一句話:“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裏面樹木的“不確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而人的“不確定”是指生活是變化無常的,可能會遇到一些坎坷、曲折、磨難,甚至是不幸。在不確定中生活,經得起風風雨雨的考驗的人,才能成為堅強、有作為的人。

主人公白慕軒像桃花心木一樣,是個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子,是現實社會的頂樑柱,一生腰桿子挺得筆直,尤其是遇到困難時,他是眾人的主心骨。他是個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這樣的人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當然也會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暗算。他需要承擔太多太多的來至四面八方的壓力,堅強地痛苦地活着,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霸氣,是後天學也學不來的。

一個人很難管得了自己,更難管得了他人,那怕是自己的兒女。白慕軒有子白孝文有女白靈靈,鹿子霖有子鹿兆鵬,鹿三有子黑娃。哪一個父母不想子女按照自己為他們設計的生活軌跡成長做人呢,可又有幾個能如願的呢。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幾份是自己所能把握得住的!好人蒙冤,壞人得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問心無愧的生活在世界上,得到的失去的都由着它去。

朱先生是好人,是聖人,讀書明禮,活得還算瀟灑,儘管他的內心深處比旁人活得要累得多。白慕軒是好人,是正直的人,同樣活得也很累。他們是令人尊敬的人。其他的人真的很難定性,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生活中的人就是如此難辨難説。

像鹿三,在他應該成為好人的時候卻成了壞人,是土匪,是全族人的叛徒。在他應該成為壞人的時候卻成了好人,旁人的思想得跟着轉變過來。在他已經成為好人的時候卻又被當作壞人給槍斃了,使他又留下許多冤情,讓他死不明白。

總而言之,全面地讀,往深處讀,讀出了人生的沉重,讀出了世界的複雜,對我最有啟發的是“聖人”朱先生,淡薄名利,不追崇時尚,超然於世。是的,讀書明禮,古聖人的大量言語就是人生在黑暗中引路的明燈,這就是我在這本書中最深的感悟。(李建輝)

篇十三:小説白鹿原讀後感1000字

《白鹿原》的作者是陳忠實,1942年生於西安灞橋區西蔣村。1982年調陝西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至今,現任陝西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長篇小説《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主要內容:《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祕的序曲預示着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對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怨怨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慄。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顫的真實感。 第一次看《白鹿原》,感覺還是剛畢業的時候,一個同事看後説很好看,那時在鄉下很無聊,也沒事,就拿過來看了起來。當時覺得確實還不錯,很好看,至於具體講些什麼東西到現在基本上忘光了。前段時間又拿起這本書看,細細看,又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因此具體多了,翻開了第一頁,直到最後一頁。還是認為確實是一本好書。《白鹿原》有歷史感,淳樸厚實,富有血性和張力。現在來説説我讀了此書後的兩點感受。一、死亡白鹿原裏的死亡應該來説是很自然和平靜的。白嘉軒的老婆們死了一大片,描寫很平淡,沒有辦法,人命就是太賤,在那個年代。他老子的死是費了一點筆墨的,雖然是暴死,卻也暴了幾回才終於完成暴死的事實,旁邊的人都沒有顯的很驚慌和恐怖,就當一個人的大限要到了,就一會兒有點難受和驚慌,過後就很平靜的接受,理所當然的接受。我以為黑娃會很快死去,誰知道他怎麼都不死,就到了解放後就被處死了,他走向死的過程有點令人費解。白靈死了,曾經以為她不會死的,她死得好,完全暴露出共產黨曾經枉殺同志草荐人命的一段灰色歷史,值得。田福賢的死責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他死得讓人痛快和拍掌。鹿兆海的死責反應出濃重的悲劇色彩,令人惋惜和悲痛,對製造這些悲劇的國民黨則是令人無形的憤怒,一個好好的熱血青年就這樣死了,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青年這樣的死去!悲哀。小娥的被殺則反映出人性的矛盾,這個女人不能被那樣的年代接受嗎?她註定會引起男人的貪婪和憤怒,她只是個弱女人,有女人的需要,這麼多男人看上她,這麼多男人,包括女人看不慣她,她的死實在是符合因果,令人深思令人反省。鹿子麟死得最難看和無恥,她媳婦死是書裏最恐怖的死。死就死吧,既然已經到了死的時候,重要的是活的時候活得有意義。二、迷信中國的封建社會太長了,因而產生大量的迷信,中國農村則更甚。白鹿原自然屬於中國農村,這裏面有很多這方面的筆墨。從白鹿原傳説的產生來看,一開始就被迷信籠罩,只是比較的隱藏和特別而已,這使我們反倒輕易的就接受了迷信的説法和觀念。也許我們讀者本身也相信這個,總感覺是似有似無,進而就認為“寧願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白鹿似乎主宰了白和鹿兩個大户的命運和興衰,文章幾次寫到白嘉軒做夢夢到白鹿,佔有鹿責興,失去鹿責衰,這是鹿給人的暗示。文章裏白家一遷墳墓就變的人丁興旺,後來家裏的人也比較的有出息。這是迷信。作者只是描寫了農村裏的一個事實而已。最後,象徵白鹿的白靈死了,死時白嘉軒又夢到了白鹿,莫非作者藉此白鹿之死隱祕的反對封建迷信?還有,小娥死後白鹿原出現的異相,以及白鹿原人修塔鎮邪,莫非又是作者利用迷信間接表達對小娥之死的憤怒和同情?總之,在那個年代,迷信是農村生活的組成部分,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篇十四:小説白鹿原讀後感1000字

一部好的小説,不僅僅僅是故事情節的離奇動人,也不僅僅僅在於語言的華麗,也不僅僅僅在於對歷史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好的小説應當是以上因素的集合。它能讓人愛不釋手,一氣和呵成地讀下來。陳忠實的《白鹿原》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小説中的人物性格鮮明,個性獨特,一開篇便牢牢地抓住了人的精神。圍繞着主人公白嘉軒,展開了一幅近代傳統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故事,純樸的人生觀所展現出的關中風情畫卷。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白嘉軒的父母、他的長工、品德不端的大財主鹿子霖、醫術高超重義守信的鄉醫冷先生,以及他們的子女。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家庭鬥爭、政治鬥爭,清末統治者及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對農民的統治,以及國民黨、共產黨內戰時期農民的艱難生活等等讓人回味無窮。讓人心神寧靜的純樸的民風、穩定的生活也是葬送在了那些革命的鬥爭中。

白嘉軒是一位中國傳統農民的代表。他熱愛勞動,他最能體驗勞動的樂趣。在勞動時,他渾身的骨節都在咯咯作響。他僱的長工鹿三,似乎是無產階級所認為的那種剝削壓迫關係,而在故事中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卻是那麼融洽。竟勝似一家人一樣,絕對的尊重,絕對的平等,最後竟成了生死之交。白嘉軒的家風十分嚴謹。他父親也是一個正統的農民,對白嘉軒管教十分嚴格。白嘉軒在家境日漸敗落的狀況下,就是靠着堅定的信念,靠着自己的艱辛勞動,一步步地將家境扭轉過來。白喜軒對後代的管教也同樣是十分嚴厲。然而,人們在應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時,免不了要被本性中惡的一面所屈服。他的大兒子白孝義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子承父位,原打算要接過父親的族長位置。這時,邪-惡的代表鹿子霖便利用美色勾引孝義,以敗壞白家的名聲。孝義被一個色相十足不守貞節的壞女人田小娥所迷惑。白嘉軒為了嚴正家風,親自主持家法,在全族人面前對孝義進行懲罰。從此,孝義墮落了下來。鹿子霖乘機把白孝義的家產給侵吞。最後孝義被-逼沿街乞討,險些餓死街頭。似乎是邪-惡佔了上風.然而在緊急關頭,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孝義本性中的善的一面又電光火石般出現。他戒掉了大煙,從頭幹起,最後竟成了一縣之長。

白嘉軒也有失敗之處。他的小女兒白靈從小就比較嬌慣,最後被共產黨所吸引,為共產黨鬧革命。拿磚頭將正在作報告的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子砸扁。能夠説是一個堅定的布爾什維克。而當她既將從西安投奔革命聖地延安時,卻被共產黨懷疑為特務,被活埋。多麼可悲的下常這雖對白嘉軒打擊很大,但最後他卻成了革命烈士的家屬。在隨後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還是起到了保護傘的作用。

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不信神,他們所信奉的是祖宗,信奉的是公理。他們所生活的白鹿原雖説有白和鹿兩姓,但他們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祖宗。他們共同舉行對祖宗的祭祀活動。這兩姓可説是矛盾的統一體。鹿姓的代表人物鹿子霖便是一個反面代表。》鹿子霖父親在世時,對兒子的惡行便放縱、指使。這就決定了鹿子霖的邪-惡本性。但鹿子霖並不是壞得十惡不赦,他只是幹些吃、喝、嫖、賭勾當。比起土匪還要善得多。他利用職權霸佔了黑娃的妻子小娥,又唆使小娥勾引白孝義。故事的結局體現了因果報應的道理。他的兒子不聽他的管教,不與新娶的媳婦同房,參加共產黨後給家裏帶來無窮災難。最後,他受這個共產黨兒子的連累被拉上刑場陪同槍斃的死刑犯。被嚇成精神病,凍死在野外。

故事中的人物各具特點、各具性格,又各具命運。一個個活靈活現地立於紙上。令人深思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舊時的大知識分子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另一個是不守貞潔的女人田小娥。朱先生是孔孟思想的代表。每日吟誦聖賢書便是他的最大樂趣。他與正統的封建知識分子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後,看到時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鄉開辦白鹿書院,研究修身之法,編纂縣誌,一度時期曾招生傳道。他在故事中是一個大智大悟者,甚至具有了通神的本領,能夠未卜先知。他的一些預見屢屢應驗。最主要的是他對時局的預測。在白嘉軒的長工鹿三死後,他不讓僱傭了一輩子長工的白嘉軒再僱長工,結果在共產黨奪取天下後,他因為解放前三年沒有僱工而沒有被評為地主。朱先生不為名所誘,不為利所動。他是一個極受人尊重的文人。無論是軍閥土匪、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對他尊重萬分。而在他死後幾十年的webhuadageming,他卻被混蛋紅衞兵給掘了墳,燒燬了屍骨。他的命運不就是現代版的孔子和孟子嗎這也算是新派小説中不多見的對六十年代中國社會的一點批判!

篇十五:白鹿原小説讀後感1000字

許多年前,還是學生時期,在現當代文學優秀作品名單上第一次看到陳忠實的《白鹿原》時,就有一種想一睹為快的衝動。不過,聽別人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是“現代版的《金瓶梅》”時,我就對它望而卻步了。作為一個上大學都未談過戀愛,只知道學習的“品學兼優”生,我不敢讓這種類似於禁書的書污染我純潔的心靈。

今年一月份,我看了《白鹿原》這部電影,這部衝破了重重障礙最終得以公映,並拿下了柏林電影節最佳攝影銀熊獎,和美國中美電影節最佳電影金天使大獎的電影,以期望通過電影對這部作品有所瞭解。然而,看完後我入贅雲端,對此大失所望:就這麼一部不知所云的電影竟也能獲大獎?這部電影的跳躍性太大,且刪減了很多,老公就建議我看原著。於是,就這樣,我走進了小説《白鹿原》的世界。

從1月30日到2月23日,25天時間,斷斷續續地,我終於把這部長達近50萬字的小説讀完了。讀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它不是現代版的《金瓶梅》,而是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它以白鹿原為縮影,描述了軍閥混戰、辛亥革命、國共合作、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新中國成立的社會變革。小説主要描寫了白鹿原上白鹿村中白鹿兩大家族的暗自博弈及盛衰變化,其中穿插着白鹿的神話傳説及陝西關中平原的風俗人情。其中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景物描寫細緻傳神、情節跌宕起伏。讀完後,我如鯁在喉,為主人公多舛的命運及不公平的結局。

白嘉軒,白鹿村德高望重的老族長。他身上既有莊家汗的勤勞樸實,又有族長的正氣威嚴,既有智者的敏鋭聰慧,又有仁者的寬厚仁德。他是山西平原農民優秀品質的集中體現。他一生中唯一愧對於心的一件事是設計換去了鹿子霖的寶地,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

鹿子霖,白鹿村鹿姓家族的代表人。幾分聰明、幾分世故、幾分庸俗、幾分諂媚、幾分放蕩、幾分算計。他是個十足的官迷,又是個酒色之徒。沒有官職,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酒色,他體會不到人生的快樂。他最大的失敗是膽小如鼠,致使最後落了個悽慘的下場。

朱先生,白嘉軒的姐夫,白鹿書院的教書先生,被人稱為“聖人”的大學者。他能掐會算,猶如諸葛亮再世。他培養出了無數英俊豪傑;他對妻弟的適時點撥總能使白嘉軒命運轉換、峯迴路轉;他淡泊名利,卻又心繫百姓;他編寫縣誌、鞠躬盡瘁。為使自己的冰潔之軀不受污濁世界的侮辱,他在白鹿書院遭劫難之前,以仙風道骨般的身軀,駕鶴西去。他是白鹿原神話中造福一方的白鹿的化身。

冷先生,白鹿鎮中醫堂的掌櫃,白嘉軒和鹿子霖的兒女親家,白嘉軒的莫逆之交。他醫術高明,冷言冷語下是一顆醫者的仁義之心。他用自己半輩子的積蓄去撘救他的女婿鹿兆鵬。他洞察世事、明理達義,自成一套為人處世之道。

鹿兆鵬,鹿子霖的大兒子。優秀的共產黨領導人,它是白鹿原最先接受新思想的人羣之一,是第一個領導白鹿原鬧革命的人。他出生入死,革命幾十年,在白鹿原上颳起一場“風攪雪”式的運動,最終使白鹿原獲得瞭解放。

黑娃,學名鹿兆謙,白嘉軒的張工鹿三的大兒子,鹿兆鵬兒時的玩伴,終生的摯友。他一生起起伏伏,歷盡人間滄桑。他不好讀書,外出熬活時拐回來了一個老秀才的小妾田小娥。父親勃然大怒,與他斷絕關係,然後把他逐出家門。他是白鹿原上衝破封建禮教自由戀愛的第一人。“農協”失敗後,他落草為寇,成為土匪“二拇指”(老二)。後被國民黨縣保安團招安,成為保安團三營長。後來在鹿兆鵬的策劃下,成功起義。解放後,卻被人算計,沉冤而死。黑娃是個傳奇人物,他前半生瞎混人生:拐人妾、當土匪,為了田小娥,對白嘉軒恩將仇報,打折了他的腰。進保安團娶了個秀才女兒後,拜朱先生為師,學作好人,被朱先生稱為他最好的學生。這正應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女子富於感化性,能將壞的男子變好,而且可以融化男子的性情人格。”不料,在迎來新中國的成立,也迎來自己的光明大道時,卻被暗算致死。當我讀到他被處死的情節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他憤憤不平,甚至希望作家能改寫結局。

白孝文,白嘉軒的長子。繼白嘉軒之後白鹿村的新族長。本是體面榮光的一個人,卻被鹿子霖用田小娥做誘餌把他拉下水。她與田小娥的私情被曝光後,被白嘉軒逐出家門。他不顧家中妻兒,賣地賣房,所得錢財全部與田小娥揮霍一空。就在他苟延殘喘,奄奄一息時,一次乞討賒飯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搖身一變,成為縣領導的文書手,後又成為縣保安團一營長。從此,敗家子浪子回頭,終於衣錦還鄉。在解放前的起義過程中,他對頂頭上司殘忍無情;起義後獨攬功勞;解放後官至縣長卻容不下副縣長黑娃,最終,以兩條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黑娃。種種行為體現了他的工於算計、心狠手辣。我雖然很討厭他,卻也明白這就是政治中的“無毒不丈夫”。

鹿兆海,鹿子霖的小兒子,國民黨軍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抗敵,不料卻在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下,在圍攻紅軍中被紅軍擊斃。作為一名忠膽勇將,沒有死在抗擊倭寇的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槍下,他的死亡尷尬而又悲哀。他曾與白嘉軒的小女兒白靈私定終身,雖無緣與她結為夫妻,卻對她情深意重。他是一個錚錚好男兒。

白孝武,白嘉軒的二兒子,繼白孝文之後白鹿村的新族長。他的身上具備族長的基本素質,但在大事面前,卻亂了方寸。白孝義,白嘉軒的小兒子,雖無大才,卻是個幹莊稼的好把式。白嘉軒的三個兒子各有所長,卻都不及白嘉軒優秀。

白靈,白嘉軒的小女兒,優秀的共產黨員。她聰慧、漂亮,接受新思潮後拋棄封建婚姻,致使有家難歸。她曾與鹿兆海私定終身,卻因政見不同而相互疏遠。後來與鹿兆鵬假扮夫妻,執行任務,卻日久生情、假戲真做、終成夫妻,並生有一子。她在黨內肅反運動中被迫害致死。白靈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

田小娥,白鹿村人眼中的婊子、賤人。作為別人的妾,她勾引黑娃,後隨黑娃來到白鹿村。黑娃鬧“農協”失敗逃走後,她被鹿子霖誘姦。然後又聽從鹿子霖的教唆,把白孝文拉下水,從此與白孝文過着醉生夢死的生活。最終,她的生命終結於公爹鹿三的梭鏢下。田小娥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如果説和黑娃的結合屬於衝破封建禮教追求真愛而值得稱讚的話,那她與鹿子霖和白孝文的交往卻是自輕自賤,令人唾棄。她與白孝文的關係,即使放在現在,也是不符合道德規範的。田小娥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人。

這部小説中確實有較多性愛的細節描寫,這也許就是它被稱為“現代版《金瓶梅》”的原因吧。其實任何小説中都有情愛甚至性愛的描寫,這也無可厚非,人們對它的評價不能以偏概全。我認為,它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是一部值得一讀的作品。

篇十六:白鹿原小説讀後感1000字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在原稿的前頁,陳忠實先生引用了巴爾扎克的話來揭示了本作品的要義——一本記錄和描繪白鹿原故事的小説。這是一個關於白鹿原的故事,白鹿原位於西安,南依秦嶺終南山,北臨灞河,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自有許多文化內涵與民族品格。這一部作品展現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農村畫卷,橫跨了大約半個世紀,給予後來者小説角度理解中華民族風俗文化的方式。

陳忠實先生自己在創造手記中寫道深受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影響,的確本作品有許多魔幻現實主義的體現。

故事的開篇是主人公白嘉軒連娶六房女人,六房女人相繼去世,死法各有不同而又大同小異,每個死去女人的鬼魂都能被後來的女人看見。白嘉軒本來是一個家底深厚的農家,可女人的相繼死亡付出了太多代價,傳言説白嘉軒“命硬”,而女人的聘禮越來越高,給這個家底深厚的農家帶來了衝擊。在“無後為大”的壓力下,即使敗光了家產,白家人以及白家的朋友繼續幫助白嘉軒娶妻傳宗接代。

有次白嘉軒在野外幹農活,白鹿躍現在被白雪覆蓋的田野,白嘉軒因此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從而改變了女人相繼死去的命運,這塊風水寶地蔭庇了白嘉軒的家族,讓白嘉軒的人生就此反轉,大致是一路高歌猛進。

而作為“聖人”的朱先生,可謂具備神機妙算、書生風采的特質,神算小到東家的牛丟了去哪裏找、今年種什麼農作物能作為參考,大到對社會事象和日常俗事有獨到理解,能預料到死後被人掘墓,墓磚顯字震懾;而書生風采則是獨自一人勸説清兵總督退兵,耄耋之軀親赴抗日前線。最後去世之際,驚現白鹿,給讀者一個猜想:難道朱先生即是白鹿?而白鹿作為白鹿原的“精靈”,所以朱先生從裏到外趨近完美,真是一個神人也。

還有就是命運多舛的田小娥,一生都在尋找愛和依靠。從一個作為泡棗工具,義無反顧地跟着黑娃;黑娃鬧了革命,離開了白鹿村,就跟了在白鹿村有點權勢的鹿子霖;受到鹿子霖蠱惑害了白孝文卻又愛上了這個不會幹壞事的老實人。她的一生為了愛都義無反顧,卻缺乏了道德底線,後世的作品《被嫌棄的松子》有點田小娥的影子,不知日本的作家是否看了《白鹿原》。田小娥後來被黑娃的大——鹿三打死化成了鬼魂,帶來了一場瘟疫,白鹿村死了大半,鹿三也被鬼魂附身人傻了一半。

在這些神奇的景象和故事之間穿插了許多愛恨情仇,黑娃與田小娥的愛情,白嘉軒以及鹿子霖權勢之爭,白孝文從人生谷底又回到巔峯做了縣長,白鹿村國共兩黨之爭帶來的一系列反應等都將小説內容變得豐滿,讓這部富有魔幻主義的作品又生動又神奇,當然這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特點,一如《百年孤獨》中下了整整三年的雨,引人入勝而又不失小説根本。

《白鹿原》帶給我最深的感受可能來自於白孝文,作為白嘉軒的長子本來位於人上(最少在白鹿村是這樣),後來沾染了田小娥一度墮落到了谷底,丟了族長的位置、賣房子、賣田產,自己的女人不管不顧後來餓死,一度在饑荒中以為他就此死去。後來,他去搶飯,活了下來,他謀了個保安營長差事最終做了縣長。小説中是這麼描述的——”活着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

《白鹿原》真是一本民族祕史,我只説了些感觸最深的觀後感,還有許多人物、事蹟以及社會的風貌都沒有理解透徹,“一千個人都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是一本很好的小説,自然不是一時半刻能領悟透徹的。祝願每個人保持希望,一如白孝文,只要不是生命結束一刻,人生就還有希望。

篇十七:小説白鹿原讀後感800字

夕陽塗金了長滿麥茬的原,不覺一絲風院裏的椿樹上晾着舊衣,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為何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色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

白鹿原之所以叫白鹿原,是因為這兒的人對掃除黑暗污垢後的白露的敬仰,介紹了當時時代的背景,以及人和人之間情感的複雜的變化。

想走進這原,讓那繽紛的情感拖住我的腳步,看看那白家辛勤耕作、兢兢業業,看那鹿家底層商販放目達耳通,看那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黝黑皮膚之下又是深沉壯闊,那個充滿溝壑的土地。

然而,未被白鹿拯救過的白鹿原是多麼的不堪入目啊!有權的官府腐敗不堪,罪惡的罌粟肆意氾濫,女性尊嚴如狗屎一般,任人踐踏的一片荒原。

作者塑造了一個狡詐上面的田福賢,塑造了一羣強不知以為知的村民,更塑

造了一位精神領袖——白嘉軒。作為白鹿村的族長,他有着命中無有莫強求、安守本分的傳統操守不為虎作倀,不像鹿子霖般鑽牛角尖,他一生剛正不阿,為讓自己功名永垂,並不斷得以續,不僅把白家立家立身的綱領行於形,而且要把自家之本傳給子輩,白嘉軒身上露了太多太多的傳統文化優秀因素,是多少勤懇中國農民的寫照。

落後封建的思想麻痺着人們的精神,腐敗官員束縛着人們的權利。這兒的黑暗何時才可以被破滅?人們朝思暮想的白鹿何時回來?

白鹿終會來臨,精靈的白鹿躍動着人們記憶中久違的傳説。革命女戰士,白靈在革命道路上救死扶傷,義無反顧,她在死人堆裏的牆角挖坑埋屍,奮力高喊着:“誰阻擋國民革命,就把他踏倒!”她逃走抵抗包辦婚姻,大步邁向自由民主,大聲痛徹殘害革命青年的畢,敢説敢做的她如同一隻白鷺,堅強不屈的與黑暗作鬥爭。

同樣,朱先生最為通透,正氣凜然,有着孔明的神機妙算,又有顏回的安貧樂道,被稱為“聖人”的朱先生也在用盡己所能的力量對抗黑暗。

神話般的筆墨將朱先生繪寫成離園的白鹿,將慘遭破害的白靈在夢境中描述成白露生人臉的精靈。

魚不能離水,雁不能離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白鹿就是如他們一樣為他們掃除黑暗帶來美好。不管經歷了多少風雨坎坷,幸好白鹿原有他們,舊中國有他們,讓生活的輪子依然不分晝夜的滾面前進,讓歲月藴含堅實渾厚的力量,白鹿原終有天會成為真正的白鹿原。

篇十八:白鹿原小説讀後感1000字

《白鹿原》面世後確實出現了好評如潮,暢銷不衰,一時“洛陽紙貴”的盛況,卻也一直有不同的爭論、批評乃至粗暴的壓制。然而,牡丹終究是牡丹。儘管它本身還存在某些不足,但那些非科學的批評、壓制,卻無損於牡丹的價值、華貴和富麗。它先是榮獲陝西第二屆“雙五”文學獎最佳作品獎和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後來,略加修訂的《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榮獲中國長篇小説的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它的作者終於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台。 《白鹿原》確如海外評論者樑亮所説,“肯定是大陸當代最好的小説之一,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説並不遜色。”( 《從〈白鹿原〉和〈廢都〉看大陸文學》,載《交流》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那麼,我們説《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是當代中國作家羣中的大家之一,也就不算誇張了———他畢竟以自己震驚中外文壇的非同凡響的佳作而達到了一般作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短篇的王蒙和馮冀才也應該無與爭峯。 關於死的話題(長篇小説《白鹿原》讀後感)近期讀小説,我感到陳忠實的長篇小説《白鹿原》是最好的一部小説。這部最早出版於一九九三年的小説,我也是很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了,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不能不説這一個遺憾!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説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説,比如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祕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從小説的閲讀中,我還感到小説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

小説中的黑娃,大號叫鹿兆謙的。其父鹿三一直是白嘉軒家的長工,而且是極其幸福的長工,他一直到死也是幸福着的。而黑娃卻具有一種反叛的性格,他不聽老子的勸告,自己跳出白鹿原,到渭南一清末武舉人家做了長工,並因此與武舉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相好上了。倆口子回到白鹿原後,其真相被揭露後,黑娃與田小娥住進了一口窯洞裏,開始他們的生活。大革命時,鬧農協,鹿兆鵬鼓動黑娃出來革命。革命失敗了,黑娃進了習旅開始當兵。習旅暴動失敗後,黑娃開始了土匪生涯。我本以為黑娃當土匪,應該要死在這條道上,不想黑娃沒死。在土匪頭目大拇指死後,作為二拇指的黑娃領着百十號土匪接受了縣保安團的招安,當了第三營也就是炮營的營長。黑娃招呼的緊,炮營的兵不但要炮,還要求佩槍,這都得到了滿足,這也説明黑娃對招安後的一種心理,那是懷着深深的戒意的。本想,接受招安的土匪沒有好下場,黑娃該死了。誰想黑娃還沒有死,營長當的好好的。而且,他還拜朱先生為師,暴戾之氣盡褪,簡直脱胎換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就出現了,黑娃讓手下的兵把自己綁在大炮筒上五天五夜戒掉了大煙,娶了知書達禮的小姐為妻,回到白鹿原拜了祖宗牌位,屬於洗心革面,浪子回頭的那一種。最最不該死的時候,是黑娃聽從鹿兆鵬的勸告,策動了臨解放前的起義,黑娃是策劃起義的主要人物之一,對革命有了一定貢獻,還當上了革命政權的副縣長。然而,大難從此開始,白孝文作為縣長變成了革命功臣,而黑娃卻忽然之間變成了反革命,被捕坐監槍斃,還是和國民黨的縣長及總鄉約田福賢一起被槍斃掉。這真是黑娃該死的時候沒有死,不該死的時候卻死了。 作為田小娥,從武舉人的小老婆變成黑娃的老婆以後,我覺得最初田小娥也是想與黑娃一起安份守已地過日子的,誰知黑娃革命了。革命的黑娃不在家了,當土匪的黑娃也不回來了,這又給鹿子霖創造了條件。鹿子霖每月到田小娥住的窯洞去兩次,與田小娥廝混,不想姦情差點兒敗露!雖然有一個替死鬼兒,鹿子霖躲過了這一劫。但是,鹿子霖卻咽不下這口窩囊氣兒,他設計了讓田小娥勾引白孝文,要出一口惡氣,也讓作為族長的白嘉軒丟盡臉面。這計策果然成功,白孝文與田小娥也好上了。由此發生的是:白孝文在祠堂接受處罰,白嘉軒與兒子白孝文分家,白孝文由此開始的迅速墮落,讓鹿子霖充分地滿足了報復白嘉軒的心理。而此時田小娥的壽限也到頭了,作為公公的鹿三,看到自己的主子白嘉軒一家由於被不肖兒黑娃娶的媳婦田小娥攪和成這樣,竟被深深地激怒了,他摸黑進了田小娥住的窯洞,用磨得飛快的梭槍頭,一槍紮在了田小娥的後背心上。田小娥臨死前一回頭和一聲驚叫:“大呀!”其生命也由此定格。其後,白鹿原發生了一場温疫,死了好多人,白嘉軒的媳婦仙草同樣是死於那場温疫;而鹿三從殺死兒媳後,精神竟變得恍恍惚惚,似乎田小娥的鬼魂附身了,從此人也變得有時清醒有時糊塗。這一切彷彿都和田小娥的死和她的陰魂始終不散,一直在作祟有關係。於是,白鹿原的人在那座田小娥居住過的窯洞上造了一座六層的塔,以鎮田小娥的陰魂,不讓其出來害白鹿原的人們。 小説中鹿兆海和白靈的死,很具有一種悲劇色彩。鹿兆海蔘加了革命軍,上了軍官學校,加入了國民黨,並且他一直深愛着白靈。中條山阻擊戰中,他殺死了四十五名鬼子。

而且,他按照朱先生的請求,每殺死一個鬼子,就割下一綹頭髮束好,放入一個鐵罐中。可是鹿兆海呢!悲就悲在沒有死在抗日前線,卻死在圍剿紅軍的戰鬥中。死後,靈柩回鄉,師裏卻説鹿兆海——鹿團長是抗日犧牲的。白鹿原舉行的安葬儀式隆重之至!白靈在西安上學,她與鹿兆海一直相愛,卻由於黨派之爭,倆人不能相愛!白靈在西安加入了共產黨,作為知識青年,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中。而又由於革命工作的需要,她與鹿兆海的大哥——鹿兆鵬假扮夫妻在西安城裏做起了地下工作。因為革命道路的一致性,倆人終於相愛成了真正的夫妻。後來,白靈因為在一次領導學生運動中,她一磚頭砸到了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樑上,由此身份暴露被迫轉入紅軍的根據地。在根據地,白靈滿腔革命熱情地工作,可是由於一名西安來根據地的學生叛變投敵,一場紅色恐怖在根據地開始了。抓內奸抓特務,一大批革命同志被牽連。白靈也未能倖免於難,她也是作為“特務”被監禁,最後被活埋。真是,沒有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卻死在革命者自己的手裏。解放後,白靈也是被作為革命烈士對待的,家裏也掛上了革命烈士的牌牌。白嘉軒問起白靈的死因時,幾位幹部囁囁嚅嚅地無法回答。奇的是,白靈的死的那晚,白嘉軒做一個夢,夢見了白鹿也夢見了白靈。這使得白嘉軒一大早冒着風雪,跑了好遠的路,來到朱先生住的地方——白鹿書院,要求朱先生解夢。奇的是,白嘉軒的大姐也是做了一個同樣的夢。朱先生心道,白靈出大禍事了。可是朱先生沒有説出來,只是寬慰他們姐弟倆! 朱先生的死則披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讀之令人驚歎!朱先生在送完給八位同仁的縣誌後,當晚寫下了一份遺囑:不濛濛臉紙,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親友報喪,不接待任何弔孝者,不用磚箍墓,總而言之,不要鋪張,不要喧嚷,儘早入土。朱先生還向其妻交待和描述了自己設計墓室的想法:不用磚,只用未經烘燒的磚坯砌墓室;墓室裏盤壘一個土炕,把他一生寫下的十部專著捆成枕頭,還有他雕刻的一塊磚頭,不準任何人撕開包裏的牛皮紙,連紙一起篏到墓室的暗室小洞口。 朱先生死後,就是按照朱先生的安排,辦的後事。更奇的是,幾十年後,一羣臂纏紅色袖章的中學生打着紅旗,衝進白鹿書院破“四舊”時鬧騰了一陣了。不久,書院住進來,滋水縣的一派造反隊,並在此發生了一場武鬥,死了許多男女。之後又過了七八年,時間在批林批孔的年代,又有一羣紅衞兵打着紅旗從白鹿原走下原坡,一直走到坡根下開始扒朱先生的墓。四五十人男女學生從早晨挖到傍晚,終於挖開了朱先生的墓。墓室裏除了朱先生的遺骨外,只搜出一塊經過燒製和打磨的磚頭,經老師辨認,一面上刻着六個字:天作孽 猶可違;另一面也是刻着六個字:人作孽 不可活!一學生憤怒地抓起磚頭一摔,那磚頭沒有折斷卻分開成了兩層,裏面同樣刻着一行字:折騰到何日為止!這讓學生和圍觀的村民全都驚呼起來……

《白鹿原》當中,寫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近期讀小説,可以這樣講,我讀《白鹿原》所受到的感觸最深了,從中悟出的道理也多,關於小説中死的話題,只是自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篇十九:白鹿原小説讀後感1000字

看完《白鹿原》,沉思了好幾天。她是一部小説,也是一段歷史,書中人物的命運都契合着歷史的脈搏。 白嘉軒是一個典型的封建遺老,維護倫理道德,懲罰傷風敗俗。作為族長他看似一身正氣,卻又有虛偽和自私。他用不正當的手段,換來了鹿子林的風水寶地,對自己的兒子孝文,絕情狠心。

鹿子林,一個鄉村的土財主,他身上集中了人性中所有的弱點,狡猾、愛財、好色,既有可恨之處,又是可憐之人。如果説這兩位主人公是社會變遷的被動跟隨者,那麼他們的後代就是社會變遷的參與者。

小説中的人物,政治角色決定着他們命運。這些人物命運的每一次變化,都有當時社會政治的烙印。所以,小説描寫這些人物,等於記錄了那段歷史。 小説作者留給我們很多想象空間,裏面三個近乎完美的人物:朱先生,鹿兆海,白靈,他們的命運都很悽慘。白靈雖忠誠革命,但被指為叛徒,慘遭活埋;鹿兆海抗日功臣,斬殺43個日本鬼子,卻死得不明不白;朱先生雖得善終,也沒脱了拋骨揚墳。小説作者嘗試着進入一些敏感地帶,精神可嘉。

作者做到了同時代的作家沒有做的,也做到了自己所儘可能做的。 《白鹿原》這部書不僅是當代的經典,必然也會載入歷史文化史冊。

篇二十:白鹿原小説讀後感1000字

《白鹿原》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一部舉足輕重的大部頭。歷史也終將證明陳忠實老先生的優秀與偉大。此書可以説將和我國的《紅樓夢》一樣被後人永遠提起。這部本也是被陳老先自己稱為,死後可以用來做頭忱,一起進棺材的書。有人説它是中國的《百年孤獨》,我認為並不為過。作者通過黃士高原上一個普通農村的全景描寫,展現給世人一個從清末到新中國這段歷史時期的全景中國。

構思宏偉,文筆老辣,地方風情濃郁,人物形象鮮明,民族文化飽滿,歷史事件真實,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語言特色別具一格。讀時讓人慾罷不能,讀後讓人時兒欣喜若狂,時兒低頭沉思。智者讀出朱先生的堅持與孤獨,白嘉軒的傳統與正直。平庸者也可讀出鹿子霖的奸滑與舊社會的罪惡。我等普羅大眾也可看見田小娥的風騷,黑娃的少年熱血,兆海的義氣風發,兆鵬的為崇高信仰獻青春,和白靈從一個普通美麗女子,到為革命獻身的豪情。故事一唱三歎,讓人流淚心疼,也讓人不忘那一段中國歷史。總之《白鹿原》不光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知,更是子孫後代的精神食糧。

篇二十一:小説白鹿原讀後感800字

最近在一位朋友的推薦下,讀了《白鹿原》,深為曲折動人的故事所打動,也為主人公白嘉軒的命運所牽掛。陳忠實的作品非常寫實,也非常具有藝術的品質,像白嘉軒和鹿子霖,同樣的出生,同樣的年齡,同樣的經歷風雲變幻,卻似兩條平行的鐵軌,相視相望,似乎近在咫尺,卻永遠進不了同一個世界。

主人公白嘉軒是一個錚錚鐵骨的硬漢子,是現實社會的頂樑柱,一生腰桿子挺得筆直,尤其是遇到困難時,他是眾人的主心骨。他是個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這樣的人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當然也會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暗算。他需要承擔太多太多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堅強地痛苦地活着。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霸氣,是後天學也學不來的 。 身為族長, 白嘉軒充分顯示了一個族長應有的身份,一個族長應有的氣度,以及一個族長應有的權威、高傲、冷靜、固執。 面對黑娃領回的媳婦,他冷若冰霜,拒之祠堂門外;面對女兒跳躍的青春,他綁上繩子鎖上房門;面對熙熙攘攘的新式學堂,他毅然決然,讓兒子休學務農。他是一塊磁鐵,浸透了千年的紅鏽;他是一塊石頭,承襲了千年的風霜。他的生活和閲歷,決定了在這片土地上傳承了千年的“道”在他心目中的不二地位。在他看來,革命和風潮不過是百無聊賴的人不甘寂寞而設的遊戲,在他看來,生活是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舊約,在他看來,世界是四平八穩巋然不動的巨磐,自己不動,便沒有什麼能使其變得糟糕,在他看來,人事最大的厄運來自於不滿,來自於不守本分。他住在一個靜止的國度裏,也希望用靜止來主宰宇宙 。 但世界終究是在變化。國共合作,農協當權,田福賢復辟 ,白狼出沒,白鹿原上紛紛擾擾的變故讓白嘉軒達而復貧,貧而復貴,然而,他的內心卻沒有受到絲毫的損傷。農協把祠堂砸碎砸爛了,他泰然處之。風浪稍平之後,又召集起能工巧匠,修復鄉約碑文,石碑參差不齊,碑文殘缺不全。白嘉軒大大方方的把它補綴起來,召集全族人再作祭奠。然而,他終究還是個農民,他身上又不可避免的融入某些世俗的特徵。調換土地時的狡黠,與鹿子霖暗中較勁兒的執拗,拒絕改變一切的保守,又讓他同白鹿原的其他人一樣,枯澀,厚重。或許,他也有人心不古的感慨,也有世事無常的惆悵,也有昨是今非的無奈,但他心裏,還是固守着幾千年來的傳統。

鹿家,鹿子霖,把所有偽君子的醜態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狹隘的心胸和貪財好色的弱點使他在白嘉軒面前甘拜下風。就是這樣的暴發户在鄉里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的地產令人垂涎,他的風流韻事成為笑柄,可是他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白嘉軒那樣的境界。他的大兒子兆鵬是個傳奇人物。他的機敏和睿智、勇敢果斷都是一名優秀的黨員所具備的。弟弟兆海,可悲地扮演着人偶的角色。選擇國民黨,作為殺人工具與共產黨自相殘殺。這羣熱血青年不怕付出,只是懷疑自己的犧牲是否有意義。他們並沒有傻到不分敵友,然而服從命令的軍人卻無法主宰自己,他們多想自己刀下的人頭是鬼子們的。白嘉軒的女兒白靈,是我十分佩服的人物。她擁有用不完的鬥志和激情,我被她那單純的信念和奉獻的精神感動。她也會懼怕被裝進麻袋填井活埋,她也會在拋磚頭後擔心被槍斃,可是她把每個任務都完成的乾脆漂亮。從那個拒絕纏足的任性女孩,到一名優秀的動產黨員,再沒有比一個“光榮烈士”的稱號更適合她那不羈的性格了。儘管我為她的年輕早逝感到惋惜,為她甚至沒有一個本該屬於她的安定生活感到遺憾,但是我由衷地佩服她,可以拋棄自己的一切,投身到自己的信念中。她猶如那個跳躍在白鹿原上的白鹿精靈,保佑着原上的人們。

朱先生,是個偉大的儒士、先知。他學識淵博卻並不頑固守舊,面對動盪的社會,他不單擁有滿腔報國熱情,還會正確配合,選擇應走的道路。其中不免夾雜對他“神通廣大”的盲目崇拜,沒想到這樣一個閉塞的原上還如此藏龍卧虎。

冷先生是除朱先生以外的、白鹿原上的一個較為人尊重的、有文化的鄉間紳士。他姓冷,面冷,話也冷,就連做事,也透着一個“冷”字。作為白鹿原上一位唯一的醫生,他醫好了不驕,醫不好也不慚愧,總是一副順其自然、理所應當的樣子。其實,冷先生的“冷”中透着精明和世故,至少他懂得拿錢鋪路。與朱先生比較,冷先生不過是一個世故先生而已。

其次還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可愛卻被冤死的小娥,改邪歸正的黑娃,還有兆鵬的媳婦,這個傳統觀念下的犧牲品……其中一些封建的想法和禁忌現在讀來甚至有些難以置信,然而那鬼魂附身,建塔鎮妖等故事很是帶勁,想到曾經在那片白鹿原上發生過如許多光怪陸離,驚心動魄的事情,也有過繁榮的景象,而後世事變遷,社會進步了,那個世界也不復存在。

小説的前半部分比較吸引人,我在半月之內讀完了全書。到了寫國共兩黨的鬥爭部分沒有前面的故事精彩。這就是我最近半月來讀《白鹿原》一文的一些感受。

篇二十二:小説白鹿原的讀後感1000字

季節雖已立冬,天氣卻美好得如同“小陽春”。第二次參加書友羣在無錫東林書院舉辦的讀書分享會,這次邀請了江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高俠女士和大家一起分享陳忠實的作品《白鹿原》。

這本書我看的是電子版,因為參見讀書會大家都要分享讀後感,所以特意從Kindle上購買了這本書來看。如果不是本次讀書會指定要一起閲讀並分享這本書的話,我自己是不會主動去選擇這類書來看的。主要原因是我覺得不管從素材到年代自己都缺乏代入感,所以可能難以融入該作品;還有可能我生性比較積極樂觀吧,相對來説我更喜歡看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積極向上的勵志文學作品。

這本書中過多的渲染了封建宗族制度的權威,作者對女性人物的塑造描寫和命運的安排傳達出對女性的輕視,讓作為二十世紀、具有獨立意識的我看了覺得沒法理解和認同。書中命運最好的女性就是朱先生的妻子朱三娘了,我想這大約也是作者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吧?不過她也只是封建社會主義男權制度下的一個附屬品而已,本人並沒有什麼建樹。

書中我最喜歡的三個角色,一個是朱先生,一個是百靈,還有一個是黑娃。這三個人物個性都非常鮮明,朱先生博學多才、德高望重,但是太過神化了。百靈聰明伶俐,敢於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在那個時代是比較超前的了,然而“木秀於林”,終歸還是吃虧在不諳世事、太過天真。黑娃算是個真豪傑,敢愛敢恨,可惜的是耿直終究敵不過虛偽和姦詐。至於書中其他主角,鹿兆鵬完全是一個事業型男,對婚姻和家庭極度不負責任,所以我對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主角白嘉軒我覺得太過自以為是,他自以為代表着公平和正義,其實終究也不過是小家子氣的格局有些不識時務,所以經不起時代洪流的衝擊,註定在那個大時代下是個被拋棄的落伍者。

雖然我看完這本小説覺得並不是特別欣賞,(抱歉我看書一向不注重什麼獎項和評論,只重視自己最真實的感覺,我的原則是讀書自由而無用,寫作隨心而不功利),不過我覺得這本小説的可取之處還是有兩點:一是文中的故事都並非作者親身經歷,作者僅憑對文獻資料的查閲,通過對幾個主要人物的精心塑造並將他們的故事串聯在一起,就勾畫出一幅恢宏的時代畫卷,這種能力令人讚歎。二是作為集體記憶,書中描述了從清末民初到新中國成立近50年的歷史,記錄了那個時代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豐富了民族和國家記憶,值得推崇。

我覺得這本小説的不足之處在於,故事主要人物結局讓人扼腕歎息,導致結局以低潮收尾,讓人不太滿意。“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相對來説,我還是更欣賞這種境界吧。

篇二十三:小説白鹿原的讀後感1000字

這本書是陳忠實的散文集,像《白鹿原》一樣,這次是以散文的體裁來書寫他的白鹿原,有反映白鹿原上的風土人情, 也有對往事的回憶。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第四章,關於求學的那部分,因為我與他有相似的經歷,故而比較能夠感同身受。

本書三十三篇散文,無一不洋溢着濃厚的鄉土氣息和人文情懷,在閲讀的同時,一邊領略着不一樣的關中氣息,一邊在他文字的敍述下,於腦海中搭建着它的形象。

讀他這本散文,使我想到:如果讓我寫生我養我的故鄉,我能寫些什麼?定然是望洋興歎,無法以文字去一一敍述。即使我對它是那麼熟悉。

如果對於寫作學習來説,我會傾向於學習他對景物的描寫。好的景物描寫,是能襯托人物的心理活動的。

篇二十四:小説白鹿原的讀後感1000字

寒假期間讀了陳先生的《白鹿原》這本小説,那些故事在我心裏過了一遍之後流下很多感歎,我就是那些小説中懵懂無知,在生活中拼命游泳想上岸的一個,在黑暗裏東打西撞的一個,所以我沒有辦法來洞悉那些人斑駁的生活,隱藏積澱的人性,在文化和歷史中來看待那些鮮活的生命,我的語言太過貧乏,我只能在跟他們一樣的迷宮裏打轉,渴望找到出口,卻總是徒勞失敗。我跟他們一樣可悲可歎,可是我今天就是想為他們寫些什麼了。生活卑微,生命如芥的他們在今天恰恰成了我們這些貧弱的空虛的沒有方向感的生靈的榜樣和祖先。他們雖然最終無法逃脱悲劇,但活得真實,生存對他們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並且在生存中也左右突圍,在亂世和黑暗中尋找着人生的真諦和解放的出口。

首先,最讓我欣賞的是白嘉軒。他完完全全是個傳統文化的代表。以前的我總是淺薄地認為像孔夫子那些人的思想都是陳腐,對於今天的人來講都是垃圾,我們應該去創造屬於自己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和神話,樹立全新的有生命力的價值觀,可是當我看到那樣一個沉溺在農耕生活裏,堅持着自己精神家園的人時我還是被震撼了。他是一個地主,卻不是我們觀念裏的那種。他只是有很多的土地,是祖上留下來的家業,是靠着祖祖輩輩用血汗換來的,那個木匣子就是證明。所以白家代代恪守着“耕讀持家”的信條。他從來不是以一個地主的身份自居,而是跟長工鹿三一起耕種,一起操持農活,從來不鄙視那些窮人,相反,總是接濟那些窮人們。他想守住的就是他的土地,用那些土地來維持世世代代人的生存,其他的事情對於他來講都是多餘的,也都是瞎折騰,並且對於做官,也是淡然,甚至鄙視。他作為族長,不是以官自居,而是把自己當成了引導村子裏的人有秩序,有章法,自然正常的生活,他希望人們都能安安生生在這裏自耕自織,生老病死。

每當遇到戰亂災荒的時候,他總是表現很鎮靜,倔強而固執地帶領着家人耕種,從不讓他的兒女去做不相干的事情。同樣他也是個頑固的封建遺老,承傳了父輩們的規矩後,又來教育着自己的後代。然和,白鹿原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平和封閉的樂園了,人們的安靜祥和的生活也開始出現了動盪,外界的風暴一次次衝擊着白鹿原,衝擊着人們古老的生活。政治風暴和戰爭風雲已經在白鹿原這個地方想地震一樣開始了破壞。人們開始一次次的戰爭中判斷着時局,盲目而衝動地選擇着不同的黨派,有的做了土匪,但都是為了生存,為在在這些顧名思義的戰爭中維護自己的生存。先是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後是軍閥混戰,後是國共合作,然後是抗日,然後是國共爭奪天下,然後是統一天下的共產黨肅反運動,這樣的政治風雲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裏展開。正如朱先

生所説:白鹿村的戲樓成了鏊子,翻來覆去,各個黨派,各種勢力,此起彼伏,相互壓制。白嘉軒的腰卻在任何時候都挺得那麼直,就像那隻充滿生命力的白鹿,他成了朱先生的代言人和追隨者。但他沒有朱先生的憤世嫉俗和先見之明,他很保守,刻板,嚴格,頑固,即使對自己的兒女也總是狠下心來。如果不遵守鄉約,違背了族規,那是絕不手下留情的。他的嚴厲正直,不徇私,不貪婪,讓很多的人都很信服。很多的人都説白嘉軒這個人沒有人情味,沒有變通思變的思想,不敢嘗試和接受的新的東西,總是拿一些迂腐的東西來讓自己的後代走自己的道路。所以白靈和白孝文才走向另一面,也都是他逼迫的結果。至於白孝武還是繼承了他的秉性,成了第二個白嘉軒。

然而這個人身上還是有很多缺點。在他嚴肅不可侵犯的儀表之後掩藏着他的私慾和自私。他很有心機,在強大的隱忍後面是大的計謀,總是採取以退為進。從來不評價村子裏發生的任何事請,總是在調節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他跟鹿子霖一直在較勁。他偷偷買來了埋着白鹿精靈的兩畝天地;他用義舉來抬高和鞏固他在村子裏的威望,總是在鹿子霖給了他一拳之後,不急不躁,慢慢思謀,然後把這一拳再還給他。在被那種頑固的封建思想禁錮的內心中,只有族規,家規,對那些違反了鄉約和族規的人毫不留情面,即使是自己的兒女也不例外。他的心跟腰一樣是不可折斷的。在旁人的眼中他成了冷漠無情,刻板殘酷,不懂變通的人。但是恰恰是這樣的人在白鹿村建立起了威望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凡是那些背叛了鄉約的族人,最後都又回到了祀堂裏,回到了這片斑駁的土地上,比如孝文,黑娃,鹿子霖。

再者給我觸動很大的就是田小娥了。她是一個敢於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蔑視傳統和道德的充滿了生命力的人。在她的身上完全是一種天生的自然的原始的存在觀念。她的出身,我們無法得知,但是她開始就是作為別人的小妾出場的,是郭財主的玩物和尤物,完全沒有支配自己命運的權利和自由,自己的身份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質疑。當黑娃出現的時候,她就大膽地抓住了黑娃,利用自己的身體做賭注,她希望黑娃能夠帶她走,她也希望自己能夠過上正常的人的生活,得到人的尊嚴。她不怕受苦,不怕貧窮,完全是有着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的女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她是缺乏自我解放意識的,完全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男人的身上。

她跟着黑娃,受到了族上的人歧視和排斥也跟着黑娃,黑娃代表着她對生活的全部意義,她有男人了,有家了,有了自己的名分。儘管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但是她得到了一個傳統的女人最想得到的東西。當黑娃離她而去的不再回來的時候,她重新被拋入了孤苦無依的境地。她的美色招來了很多無賴好色之徒的騷擾。當鹿子霖黑夜闖進她的窯洞的時候,她驚慌了,可是在鹿子霖的威脅和引誘下還是順從了,她不想出賣自己的身體,可是她為了生存,為了活着,只能這樣,否則她就只有死去了。最後勾引孝文,陷害孝文,也是用了自己的身體。難道她真的就像被人評論的就是一個寡恥的女人嗎?

試想如果她沒有做小妾,如果黑娃沒有拋棄她,鹿子霖沒有去招惹威脅她,孝文沒有就範,小娥會是這樣一個沒有自尊到處留情出賣肉體的的女人嗎?可是她為什麼能生活地那樣無懼無畏,坦然自得呢?為什麼她能在眾人的鄙視和謾罵中還津津有味地生活着呢?當孝文真的對她好的時候,她表現的卻是妻子般的温柔和體貼,這是她又一次重新開始人生的希望。可是孝文還是離開了。看到孝文落魄的樣子,鹿三把所有的罪過都歸結到了小娥的身上,在一個晚上竟然把小娥殺死了。小娥死都散發的惡臭,引起的瘟疫,鬼混附體都不是在告訴人們小娥的死是冤枉的嗎?小娥不管是活着還是死了,都不屈服,都在反抗着,爭取着屬於自己的尊嚴,但是最終還是被控制住了,被代表着封建禮教和傳統文化的白嘉軒給鎮壓住了,壓子了塔下面。

可是我們依然感覺小娥的魂魄在塔下面反抗,吶喊,是不是有一天她會衝出塔外,重新復活呢?她的生存是本能的,是不受任何思想左右的,不受正統思想浸泡的自由生命的象徵。在讀完白鹿原之後我感覺那樣一個鮮活的不屈的美麗的生命在散發着悲劇的力量和魅力。這是對於那個象徵封建思想傳統文化的白鹿原的一個反叛和挑戰,是對眾人尊崇的白嘉軒的否定和批判。

同時,在小娥和白嘉軒兩個人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歷史中男女命運的巨大不同甚至是對立。白嘉軒娶了七了老婆,但是最後按照慣例當上了族長。白嘉軒可以原諒黑娃,原諒孝文,原諒鹿子霖,但是就是對小娥卻那樣無情。

篇二十五:小説白鹿原的讀後感1000字

寒假裏讀了《白鹿原》一書,頗有感觸,下面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

早在幾年前有朋友推薦我讀一讀《白鹿原》,可當時迫於升學壓力,沒能實現。不過大衣的寒假這個機會我可沒錯過,利用這段時間讀了此書,感觸頗深。

書中有一些被人們不恥的有關“性”的描寫。我本人認為,這並不能説明作者低俗,而恰恰體現了作者對待生活的誠實態度,對於自己思想毫不避諱的頭名。文學與下流有着明顯的區別,如果某些人以這種態度審視文學,那麼它才是最低俗的。

最令我深思的要算主人公白嘉軒。白嘉軒在作品中始終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播種性格,收穫命運”。當我一次次品味這句話時,總能得到一次深似一次的啟示。或許命運只是一個個偶然的機緣,但縱然完全相同的際遇,在不同的人,總能幻化出相異的結局。

像白嘉軒和鹿子霖,同樣出身,同樣的年齡,同樣歷經風雲變換,去似兩條平行直線,相視相望,似乎近在咫尺,去永遠進不了同一個世界。

白嘉軒面對黑娃帶回的媳婦小娥冷若冰霜;面對女兒跳躍的青春眉頭緊皺。他是一塊磁鐵,浸透千年的紅鏽;它是一塊石頭,承襲千年的風霜。

但世界總是在變化,國共合作,農協當權,田福賢復辟,白狼出沒,白鹿原上紛紛擾擾的變故讓白嘉軒達而復貧,貧而復貴,但內心沒有絲毫傷痛。

農協把祠堂砸碎砸爛了,他泰然處之。風浪稍平之後,又召集起能工巧匠,修復鄉約碑文,石碑參差不齊,碑文殘缺不全,白嘉軒召集全族人做祭奠,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家族在它眼中,永恆而永恆。

白嘉軒也許是封建制度的衞道者,但它同樣是個“改革專家”,制相約,身體力行,懲亂治惡,是謂天地氣運。

他跪地求人,解鄉鄰之困,救尷尬之眾。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他又都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只要是在“道”允許的範圍之內,他願意付出自己的仁、義、情、愛,成就別人的幸福。對鹿三,對失地寡婦,對村民,白嘉軒是一個巍巍長者,是一個謙謙君子。然而,他只是“封建”這塊貧瘠土地上的一個行將沒落的殉道者。他同樣是個智者,對別人有意無意的拉攏,一再拒絕;亂世中既不聯此,亦不附彼;他不當官,不入匪,只鄉情清靜靜的做他的族長。在思想深處,他討厭雜亂塵世,渴望簡單、安寧、古樸的日子。

這樣,白嘉軒便有了一種飄然出塵的味道。然而,他終究還是個農民,他身上不可避免地融入某些世俗的特徵。也就有人持另一種態度,認為白嘉軒是一個偽君子,偽善使他的仁、義都成了假仁假義。這些可以從與鹿子霖調換土地,暗中較勁兒看出。但我們要想一想,這世上有哪會有向佛一樣的真人。其實,他還是個農民,保守、枯澀、厚重。像原上的大多數一樣。

白嘉軒以他獨特的性格走完了他的一生。

書中朱先生也是一個鮮活的人物,但也是最令我感到茅盾的一個人。同時,不可否認的事,對朱先生的描寫的確帶有“神話”色彩,這可能是作品的牽強之處吧。

朱先生是白鹿原上地位最特殊的人,學問自然沒得説,可封建那時肯定的。他雖不是什麼“官”,什麼“長”,可卻受所有人擁護。他隻身勸退30萬軍隊,以及一次又一次對未來社會的預言,證明它已近乎聖人。可他謙遜、固執的性格也為他本人添彩不少。本書對其他人物刻畫也相當成功,如白孝文,鹿兆鵬,白靈,白孝武,黑娃等。凸現了那個動盪年代不安的農村社會和農民的生活,以其獨到的筆風和思路為大家描繪了渭河平原幾十年的變遷,可謂驚世之作,並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書中人物盡顯那個年代的典型農民及地主的形象。既真實似觸手可及又不感誇大。《白鹿原》也是在作者的天命之年完成的,這也説明作者用其多年的積累為我們換取了一部優秀的小説,不僅充實我們的生活,更讓我們得到啟示,從中學到一些東西,這才是真正的讀書的意義,也似作者最大的願望。

以上是我的拙見,不一定符合眾多人的看法,不過就我的水平也就這些,以後還會再多讀一些作品,增強自己的鑑賞能力,同時豐富自己的一些情感和知識,為今後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熟悉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他們的土地吧”,作者這樣描寫書中主人公,其實他何嘗不是如此呢。從作者形象可以看出:蒼勁的臉體現了一個秦嶺山下,渭河流域原上一條真正的漢子。他熱愛這片土地,字裏行間浸透了他對這裏的人民無限眷戀的情感。

祝福這裏的人民,他們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好兒子;祝福中國文壇,它是這方厚天熱土上的一頭白鹿。

篇二十六:小説《白鹿原》的讀書筆記

看過陳忠實的《白鹿原》後,小説中的人物一直在腦海裏輪番登場,讓人琢磨回味。

這部小説沒有前言,也沒有後序,閲讀之前我找不到任何文字做閲讀的指引。書的題記就是一句話: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

-----巴爾扎克

小説看似是白,鹿兩個家族從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夕盡半個世紀的矛盾糾葛,但感覺它不僅僅寫兩個家族,而是有很多隱喻和對歷史的思考和個人判斷。

小説的題目有多重含義。既是地名;也是白,鹿兩大家族姓氏的濃縮;同時還隱含了一個精靈般的美麗傳説。

小説人物眾多,以白鹿兩家為支點,架起了一個密網般看似錯綜複雜卻又不混亂的人物框架。感覺作者在人物設計方面花費了不少心血, 這加強了小説的完整性,也使小説顯得更加豐滿而又更具歷史感。但是由於人物過於眾多,所以感覺對很多人物刻畫並不深刻飽滿,即便對最主要人物白嘉軒的刻畫也是如此。

小説的結構並不複雜,主要圍繞兩大家族及關聯家族在風雲突變的各個歷史階段的不同表現展開。感覺小説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做引子,而是把眾多人物用眾多事件錯綜地連接在一起,同時又不時加雜進一些思考和隱喻。可以説正是這些高於事件和人物的精神力量,吸引着讀者持續閲讀下去。

小説雖然以作者最熟悉的陝西農村為背景,但在語言上並沒有刻意追求方言的痕跡。語言的表達自然生動,完全為人物服務。小説裏對陝西農村自然風光的描述惜墨如金,或許也影射出作者更多感悟於農村生活的寒苦而非浪漫。這部小説幾乎沒有絲毫浪漫情懷的痕跡,即便有,也僅僅侷限於男女的歡愉之中。

作者不時賦予白嘉軒哲人式的思考與內醒,雖然筆墨不多,但從未間斷,最終表達了人物更深一步的思想內涵和小説影射的哲理。作者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不斷地豐滿這個人物:作者先賦予白嘉軒筆直的腰幹,最後又讓他終日在誇張的大羅鍋狀態下生活。賦予他冷靜鋒利的眼眉,又最終讓他失去鋭利的所在。這些反襯頗具獨到之處,感覺作者無比偏愛這個角色。相信作者通過白嘉軒也同時表露了自己對人生對歷史的思考和反觀。

這部小説除了白嘉軒外,還有幾個人物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先生,白的二姐夫,讀書人。他是小説裏一個極大的閃光點,一個預言家,一位真正的哲人。作者在他身上用了眾多筆墨,而且賦予這個人物更高的境界和智慧。其率8叟抗日的未果舉動令人思考知識分子鬧革命的侷限性。

鹿三,白的長工,正面人物。他性格鮮明,淳樸善良,洋溢着傳統的生命內涵。作者最後賦予他鬼魅纏身的奇怪舉止和對他生命力終點的描述增加了這個人物的生動性。

黑娃,鹿三的長子。一個不斷變化且成長的人物,應該説最終是一個悲劇人物。作者賦予人物很多的變數後,最終讓人物成長為一位自覺脱掉匪氣而素以布衣長袍裹身的人。但黑娃生命的結局卻更多影射歷史的悲劇。

冷先生,白次子的岳父,鹿長子的岳父,郎中,藥店掌門人。他曾擔任着白鹿兩家的折中角色,但最終無法控制局面。他冷靜明查,是個深藏不露的人。

仙草,白的第七任妻子。最主要的女性主人公之一。傳統女性,善良堅韌。她死於怪病,卻展現出坦蕩清醒的生命力,也是讓白對生命思考昇華的角色。

鹿子霖,鹿家祖掌門人。但我覺得這個人物的刻畫不是很成功,對這個人物我沒有更多的回味。

田小蛾,黑娃的妻子,與鹿子霖和白家長子白孝文多有瓜葛。悲劇人物,是故事變遷和發展的轉折點。

白嘉軒的後代白孝文,白孝武,白靈,白孝義以及鹿子霖的後代鹿兆鵬,鹿兆海及兆鵬的髮妻悲劇性的一生,白家的白靈與鹿家的兩位後人的感情糾葛,也增加了小説的戲劇性,但對人物刻畫都不是太深入,更多揭示當時國共兩黨內戰的複雜性與混亂狀態。

土匪頭子大拇指,幾個走馬觀花的縣長,總鄉長等等人物都不一一細説。

我自認結尾的設計非常好,簡單又富有想象力。當白鹿兩家領軍人物的生命力到了暮年時期,他們都變得單純起來,似乎重新回到了生命的起點。已經瘋癲的鹿子霖舉着一顆鮮靈靈兒的羊奶奶草對木朽垂垂的白嘉軒説:

“給你吃,你吃吧,咱倆最好!”

最後還想再贅述幾句。作者通篇中幾乎不間斷地描寫無數次男女之事。這讓我發問:陝西的作家是否都有此怪癖?亦或只是作者設計的一個圈套,從這點上看,讀者不得不以被動的閲讀心態面對作者設下的溝溝坎坎。

作為一個女讀者,我侷限性地認為:無論這部小説包含了怎樣複雜的歷史背景,我依然認為這是一部寫人的小説。

據説《白鹿原》問世之際,曾引起當代文壇一時轟動,褒貶紛爭。但無論怎樣,這部小説在當代文學史的地位似乎無法取代。

篇二十七:小説《白鹿原》的讀書筆記

由於《白鹿原》這部電影,我才去看《白鹿原》這本書,因而知道了作者是陳忠實老先生,就如同因為看了《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我便知道了有嚴歌岑這位文學巨匠。

一部長達50萬字的長篇小説,講述了由清末民初到建國初期,在關中平原的“白鹿村”,一個白鹿兩姓祖孫三代的恩恩怨怨,紛紛擾擾。其中幾次大的事件無不摧殘在着關中大地,考驗着原上人民對生的強烈慾望,對活的莫大追求。傳説的二伏天降流火,鬧交農,饑饉,瘟疫,似狂風暴雨,似豺狼虎豹,沖刷着,啃食着關中每一寸土地,每一口人,接着又恢復了,還是迴歸到以前怎麼過,現在就怎麼過的光景。但人們多了憂愁,多了汗水,多了失去親人的那種悲痛。50年後,新中國成立了,但已物是人非,人去樓空。

小説前面大致的説了文中主人公白嘉軒六娶六喪,這極大引起了我接着往下讀的慾望,我想這就是作為一本成功、可讀性高的小説應該具備的條件,先不談文中內容,結構以及要表達的思想,因為沒看之前,這些都是屁話。就談開頭,沒引人入勝這個功底,對小説而言,真不能勾起讀者的續讀慾望。

白嘉軒是一個勇於正大光明的做事,幾乎不暗地裏做事。

針對田小娥被殺,批評了鹿三不應該暗地把田小娥給殺死了,要像我一樣正大光明。

自己也承認暗地做的事就是那一次,因為鹿子霖的那塊劣地白鹿顯靈,用自己的好地換了鹿子霖的劣地,遷了祖墳,祈禱六娶六喪的悲情不在上演。

田小娥,就是一悲劇人物,生錯了時代,其實她一點也不浪蕩,沒法為了生活,和幾個男人周旋,結果悲慘收場。

鹿子霖一個急功近利之人,臉面薄,在官場也是此起彼伏,最後也是悲慘收場。

白孝文也一臉面薄,為了挽回臉面,翻身之後買回了之前被子霖買去的宅子,拾回面子。

由於田小娥,他吸食白麪,最終窮困潦倒,逐出白家,在三叔鹿三的勸誡下,重獲新生,獲得白父的原諒。

黑娃鹿兆謙,個人感覺,變化最大,從一膽小怕事到彪悍勇猛,從一農民到土匪,最後成為一知書達禮的好人,但最後還是因為認定-份子被槍斃而悲劇收場。

白靈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一個人,不為其父思想而所動,典型的一個高舉馬克思主義大旗的人,在抓內奸抓特務運動中被誤認特務處以活埋而悲劇收場。

鹿兆海一對愛情執着的人,非靈不娶,但由於國黨身份,草草收場,卻沒如願以償,最後在圍剿紅軍中戰死。

鹿兆鵬一趁火打劫,用武漢話説: “就是他撿了簍子。

”奪走了兄弟的喜愛之人,因為他的共黨身份而成就了他的愛情。

相對於白嘉軒的第七個妻子吳仙草而言,這些人的死,作者的描寫極具震撼力,驚心動魄,而吳仙草死的那麼普通,那麼鎮靜。

前段時間網上還把《活着》跟《白鹿原》對比起來了,的確大致上都是悲慘收場,物是人非。

白鹿兩家,恩怨紛爭不時上演,你讓我下不了台,我也要讓你下不了台。國共兩黨,那時共黨還未正名,是一個還未被百姓所擁戴的地下黨。國黨卻屢次剝削老百姓,失人心,慢慢地共黨就得到了人心,隊伍壯大起來。

一副農村老百姓的生活畫卷,一副白鹿村興衰的歷史長卷躍然紙上,感受到人們對生活的眾多無奈,感受着那段兩黨紛爭的“窩裏鬥”歷史,讓人意味深長。

讀罷,有種意猶未盡之感,於是寫下這篇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讀後感。模仿高曉鬆寫的《如喪》,我們終於讀得可以寫寫讀後感了。

篇二十八:白鹿原讀後感

我以前看過這本書但忘記了很多,這次又重新看一遍,我非常喜歡看接地氣的書,此書就是描寫原上普普通通的人,特別是對男女之間的關係描寫得很生動,我沒有感覺不好意思就像人們吃飯一樣的平常,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作者筆下的各種各樣的人物,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怎麼就從女權演變成男權,眾所周知這雖然與男女的身體構造體能~~有關,但這其中不乏女人自己瞧不起自己有關呢?

我始終疑惑為什麼女人自己都要重男輕女呢?縱觀我的母輩為什麼要輕賤自己,還要連身邊的至親至愛一起輕賤呢?是幾千年的文化底藴所致還是言傳身教不得而知。

不僅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這樣,社會婦女地位不能提高與女性自身有百分百的關係,女人一邊口口聲聲討伐要提高地位,一邊所作所為又是~~,我就不明白了,真想跳進老祖宗的腦袋裏一探究竟,其實還是自己自輕自賤導致問題根本,這男尊女卑的格局何止白鹿原~~。

篇二十九:白鹿原讀後感

在這部小説裏,喜歡的有兩個人。

白嘉軒或許是這部小説中從始至終唯一一個正直,有氣魄的人。就像他自己説的,此生見不得人的就是換了鹿子霖的地,在我看來就是對待孝義的事上做法很不妥。但是無論是安穩年代還是動亂時代都不曾違背良心,做出其他惡事。在那樣一個年代裏,能夠始終保持着善良的本心就已經很好了。有些人説白嘉軒過於封建迂腐,但是他時刻牢記白家祖訓,踏踏實實種地過日子,不像鹿子霖,挖空心思算計別人。

再一個就是黑娃,在小説開始時,他並不討喜。但是在犯了錯,經歷了世事後,最終改過自新,學為好人,可惜作者卻給了他這樣一個結局。而精於算計的白孝文卻活的風生水起。不過,在那樣一個背景下,本就有很多被冤枉而慘死的人,就像黑娃和白靈,他們只是不為人知的一小部分罷了。

篇三十:白鹿原讀後感

趁着病中打點滴的空,終於讀完了《白鹿原》上那一撮撮鮮活的生命。許是年齡閲歷的增長,現在讀起來和當年貓在書店一角讀時的感受大不相同,心境也有了變化,畢竟,離初次翻開時間隔已近九年。九年前,反覆讀了四遍《平凡的世界》,讀到世界塌了下來,如今,倒沒有勇氣再翻開了。回頭想想,從離開故鄉那一片黃土以來,似乎離故土越來越遠。讀《白鹿原》的時候,心裏總迴響着那些冬日裏奶奶坐在熱炕上和姑姑們拉家常的時光,奶奶是個講故事的好手,這似乎是貧瘠的黃土地上許多女人共同的特點。不同的是,奶奶的故事裏總是悲天憫人的多,品頭論足的少。説了些閒話,回到小説本身,倒不敢説個三言兩語。嗯,就這樣吧。

篇三十一:白鹿原讀後感

繼《平凡的世界》後,又一本人類發展進程的史詩。

故事發生在白鹿原,這個經歷世事飄搖卻穩紮在人們心裏的風水寶地。以白鹿兩家為主線展開,交代了前世,敍述了未來。

白嘉軒是典型的保守派,是白鹿村祖訓的代言人,固執又重面子,讀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那太硬太直的腰桿子背後到底頂住了什麼。

鹿子霖是全書我認為又可恨又可悲的人。黑娃在的時候我不認為田小娥是個放浪的女人,是鹿子霖一步步的引導了她,當然也不是什麼好人,在我為她憤恨不平的時候,他主動的去勾引了白孝文,下一個悲哀的人。白孝文年少時承擔着未來繼承人的壓力,力圖刻畫出第二個白嘉軒,最終卻活成了狗,我以為他終究變成了一個好人,他掙回了面子回到了族譜,卻坑了黑娃。

白靈的戲份不多,我覺得就是個剛毅的女學生模樣,為了黨放棄了家人我覺得有點悲哀,最終被自己人陷害而被活埋我更是覺得不值,不僅反思內憂比外患更來的可怕。

着重想説一下黑娃,但是話到嘴邊你又無法説明他到底怎麼樣。只是覺得他其實是積極的。

其實白鹿原上的人,你很難去評價出個好壞,一切都是時代的悲哀而已。

篇三十二:白鹿原讀後感

#讀書#白鹿原,那幾頁被看舊了的書。

如果是國中時候遇到這書,想必一定會像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樣只有那幾頁不可描述的頁碼被反覆翻看。

還好那會沒看。

這書基本上是讓我一口氣看完的,因為中間停了兩次,一次是鵬靈的潛伏,一次是小娥作妖兒。這兩段,我看睡了。

其他的,乾淨,利落,時間線前後跳躍,人物不分大小最後都給了交代。好書!

第一次讓我叫好是白靈死,鮮活的一個女娃子形象剛出來,一句“直到公元一九五○年共和國成立後,兩位共產黨的幹部走進院子,把一塊“革命烈士”的黃地紅字的銅牌釘到他家的門框上,他才哆嗦着花白鬍須的嘴巴喃喃地説:“真個死了?!是我把娃咒死了哇!”劃線,備註“牛逼”結的利落,宛如吹毛斷髮,齊刷刷不留一絲牽連。以至於後面再有關於白靈的段落我都覺得多餘。

後面還有很多情節讓我動容,就不一一贅述了,開始以為老白是主線,看到最後才知道,原來朱先生才是。一部縣誌貫穿始終,

喜歡白孝文,膩歪鹿兆鵬,最愛小娥。

速度補了一集電視劇,覺得演員和編劇都有點用力過猛。

最後西北的孩子,你們能給我語音幾句話麼,電視劇裏這北京腔兒的西北口音聽着彆扭。

好書!

篇三十三:白鹿原讀後感

白鹿原這書,我從一開始的讀不懂,到有興趣讀,讀到一半感覺快堅持不下去,到最後一章一章讀完,看到結局我真的是在反思,白鹿兩家的爭鬥上升到國共兩黨的爭鬥,讓我覺得這樣的對比在合適不過了,白嘉軒屬於為民請命的類型,歸為共,鹿子霖屬於狡猾的資產階級,歸為國,用這兩家的明爭暗鬥,拉開歷史大戲,真的是精彩,小人物裏看到大格局。

我意外白孝文從當初的文弱教書先生變成最後子彈穿過別人腦袋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披着羊皮的狼。憐憫黑娃有血有肉的浪子回頭了卻落得吃槍子的下場。歎息鹿兆海痴心一片換不回白靈的一顆共產黨紅心最終分道揚鑣。不平田小娥只是想追求屬於自己的平凡生活為何落得慘死別人刀下連亡靈都還被當作邪氣鎮壓的下場。鹿三一代忠僕卻被混蛋的封建思想束縛了自己,也束縛了黑娃,最終被反噬了生命。鹿子霖,是我最意外的結局,最後死的連畜生都不如,真的是悲哀……

這麼多鮮活的人物,看到最後真的是讓我驚訝於那個時代,變革的社會變革的人性,我們現在的人到底是多幸福能活在現在這個時代,還在為柴米油鹽,工作掙錢感到枯燥,感到疲憊嘛?根本沒有那個資格!

篇三十四:白鹿原讀後感

鹿兆鵬的結果是什麼?鹿子霖一輩子昧着良心作孽作惡,看到同類壞人田福賢等人的下場嚇得變成瘋子,有靈性的靈魂被抽走,生不如死,屈辱孤獨地死去,這結果真叫人拍手稱快。而跟鹿子霖一類人的白孝文最後卻妥妥地當了縣長,有點讓人不能接受,更能讓人接受的還是鹿兆鵬來當這個縣長,即能滿足人們對於好人有好報和他為革命奮鬥一輩子應享受這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的願望之外,又能滿足人們對於白鹿原的勞動人民能夠擺脱一直以來受清廷政府和民國政府腐敗官員壓榨的局面,從而有一個好領導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殷盼。然而鹿兆鵬卻疑似為革命捐軀或者有其他的不明下落了。

不禁讓人產生遐想,總希望他一切安好!或許他們的結果大概是作者想傳達讀者一種前人作孽,後人遭殃,前人積福,澤蔭後人的因果報應的思想吧。小説描寫的人性陰暗面的種種不堪,恰恰映襯出白嘉軒、朱先生等人的精神更加珍貴,使得豁達大度,嫉惡如仇,低調樸實,有責任感和有可為有可不為等等這些精神品質熠熠生輝,而白嘉軒以及朱先生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正是我們應當從文中汲取的精神營養!

篇三十五:白鹿原讀後感

有人稱這本書為中國現實主義小説的巔峯之作,有人説它是最偉大的小説,由於我的認知水平有限,我只是覺得這是一本近代中國農村人民生活面貌的百科全書。讀它,試圖進入那個對我來説遙遠又陌生的世界,一個個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真實而又飽滿。

故事圍繞白鹿兩家的興衰和社會的鉅變,講述了前後四代人的生活和奮鬥歷程,其中情節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再加上語言的輕鬆戲謔,讀時很是暢快。

由於實在繁雜,分條寫:

白家,白稼軒是一族之長。他性格正直樸實。相對於思想落後的農村,他的先進的思想和豁達的氣度實屬難能可貴。他把原上的人們管理得井然有序。尤其是饑荒和瘟疫,都能堅持下來。然而他並不是完人,在對待女兒和兒媳的事情上,那不可避免的落後保守的思想又禁錮他,是他犯了愚蠢的錯誤。

我甚至設想,假如沒有革命,沒有列強爭奪這片膏腴之地,沒有“人民當家作主”的思想進入這裏,會是什麼樣。如果村村都像白鹿原這樣秩序井然,和諧和睦,開明的族長和完善的鄉約,不是很好嗎?試看革命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先是共產黨被當成“白狼”搞破壞,然後是國民黨徵收賦税。百姓根本無從得知即將面臨的生活,他們關心的不是姓“國”還是“共”,只要有飯吃,處理好娃子的成家大事,他們別無他慮。

倘若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無知,那就讓他們保持這樣的狀態有什麼不好呢?

其次,我想到共產黨走過的艱難道路。是什麼使那些地下黨員在暗無天日的兢兢業業的工作中鑑定自己的信念呢?七年級看,選擇“國”和“共”只是一念之差,兩黨合作時親如兄弟,一旦翻臉,等待力量薄弱的共產黨員的便是殘酷的屠殺。當白靈和鹿兆海在猜硬幣企圖改變對方誌向的時候,有什麼可以暗示哪個對,哪個錯?顯然愛情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信念,這是何等的強烈的感召力!

鹿家,鹿子霖,把所有偽君子的醜態發揮的淋漓盡致。他狹隘的心胸和貪財好色的弱點使他在白稼軒面前甘拜下風。就是這樣的暴發户在鄉里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的地產令人垂涎,他的風流韻事成為笑柄,可是他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白稼軒那樣的境界。

他的大兒子兆鵬是個傳奇人物。他的機敏和睿智、勇敢果斷都是一名優秀的黨員所具備的。他光明磊落,是那個動亂的年代典型的英雄。

弟弟兆海,可悲地扮演着人偶的角色。選擇國民黨,作為殺人工具與共產黨自相殘殺。這羣熱血青年不怕付出,只是懷疑自己的犧牲是否有意義。他們並沒有傻到不分敵友,然而服從命令的軍人卻無法主宰自己,他們多想自己刀下的人頭是鬼子們的,可是某人的獨裁導致了無數人的悲劇。

白稼軒的女兒白靈,是我十分佩服的人物。她擁有用不完的鬥志和激情,我被她那單純的信念和奉獻的精神感動。

她也會懼怕被裝進麻袋填井活埋,她也會在拋磚頭後擔心被槍斃,可是她把每個任務都完成的乾脆漂亮。從那個拒絕纏足的任性女孩,到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再沒有比一個“光榮烈士”的稱號更適合她那不羈的性格了。儘管我為她年輕早逝感到惋惜,為她甚至沒有一個本該屬於她的安定生活感到遺憾,但是我由衷地佩服她,可以拋棄自己的一切,投身到自己的信念中。她猶如那個跳躍在白鹿原上的白鹿精靈,保佑着原上的人們。

朱先生,是個偉大的儒士、先知。他學識淵博卻並不頑固守舊,面對動盪的社會,他不單擁有滿腔報國熱情,還會正確配合,選擇應走的道路。其中不免夾雜對他“神通廣大”的盲目崇拜,沒想到這樣一個閉塞的原上還如此藏龍卧虎。

其次還有一些令我影響深刻的人物形象,可愛卻被冤死的小娥,改邪歸正的黑娃,還有兆鵬的媳婦,這個傳統觀念下的犧牲品……其中一些封建的想法和禁忌現在讀來甚至有些難以置信,然而那鬼魂附身,建塔鎮妖等故事很是帶勁,想到曾經在那片白鹿原上發生過如許多光怪陸離,驚心動魄的事情,也有過繁榮的景象,而後世事變遷,社會進步了,那個世界也不復存在。

很遺憾這樣卷帙浩繁的著作想要説清些什麼對我來説很難,總有些意猶未盡,然而真正的樂趣在那閲讀中的遐想。或許某天,人們在閲讀它的時候,也同我一樣,想象這曾經存在過的“桃花源”,也會喜愛這片原上熱情的人們和那些奇妙的故事。

篇三十六:白鹿原讀後感

只有經歷過才會懂的,會習慣不曾習慣的習慣。你永遠不知道你能承受什麼也不會明白你為什麼會承受着自認為承認不了的事,卻還依舊活的人模人樣。

讀完此書,明白了那時祖母的腳為什麼那麼小,每人一天吃七顆豆子是一件多麼奢望的事,吃完飯為什麼要舔碗,連掉一個饃饃渣都會被罵等。

男子剪髮女子不在纏足,男耕女織。什麼事都信神,其實有一段時間我竟羨慕那時的生活。整個白鹿原和諧相處,鄉約句句深入人心,一幅大同社會的現象,只要大家有一口飯吃每家人都能團團圓圓這或許就是最大的幸福。

書的結束並沒有對鹿兆鵬到底是死是活做過多的介紹,讓我不禁開始想象。好人應該是有好報的,但如果壞人改錯了依舊可以做好人,我們何不去寬容他曾經所犯的錯呢,黑娃最終還是被定着一些不着實的罪名去除死,讓我覺得有點難過,至少在我個人認為他的一生不該如此結束。

我討厭國民黨活埋共產黨,佩服朱先生一生清名留一世,敬畏白嘉軒的處世方式…………一切的一切隨着我讀完它開始我想應該會慢慢沉澱,總之我感謝此書帶給我的一切感受。

篇三十七:白鹿原讀後感

冷先生説白嘉軒,從不曾聽見有人在他背後説什麼,而相鄰村民都贊他是好人,當權者也幾次找他,説他德高望重,他自己也和鹿三説,自己沒有幹過怕人説的事,黑娃説,“他的腰挺得太直了”,而後他的腰也終於是彎了。或許是剛開始就是彎的之後在一點點掰直。假裝買地換了鹿子霖出白鹿的地之後,事情一件接着件發生,他做了越來越多的好事,越來越具有威信,他瞧不上鹿子霖,説他“那式子”,但五十步笑百步,何其可笑,白孝義要是知道,自己孩子不是親生,還是自己父親一手安排的會是什麼樣?白孝文在遇見小娥之後,白嘉軒的那些劣性就完全在他身上體現出來。最後看到白嘉軒那麼輕易的就起義,那麼輕易就殺了張團長,心裏特別恐慌,突然就想起,百靈想要扇他一耳光的念頭。

相較對於白家父子倆的厭惡,對於鹿子霖只有可憐可歎了。

黑娃是悲劇性的人物,鹿兆鵬一語成戳“小心鄉黨”,實在可悲。朱先生説,黑娃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弟子,讀書只是為了修身的人。喜歡他,喜歡他的“真”,真情,真性。

篇三十八:《白鹿原》讀後感

哎呀呀…終於看完了。

我奇怪的是,這部小説以前為什麼沒看過呢。不過細想,也再正常不過。本來也沒看過多少小説。近期想起來看,純粹是偶然看到這部電視劇,煲劇完了就好奇到底原著如何,之間有多少差別。

拋開作品本身,把影視和原著結合起來欣賞這種形式,是一個挺有趣的經歷。

電視劇宣傳時説保持了80%以上原著情節,還是有點折扣的,不過可能個人標準不太一樣。有些情節重要有些情節無關緊要,個人理解不一。

總體來説,電影還是美好些,不及原著冷酷。比如增加了白靈和鹿兆鵬的情感戲。比如把白嘉軒的形象塑造得更完美。比如把鹿兆鵬的形象也塑造得更加高大。尤其是幾個重要人物的結局,如鹿子霖。

看原著時的情感高潮是來自朱先生對於後來幾十年世事的預測,也該是全篇的點睛之筆,然而劇中去掉了。同樣去掉的,還有白靈的死因(或者説太過隱晦),鹿兆海的死因,對黑娃的處決等等。刪減這些,就少掉了很多內涵。每個人存於世間,有三個層面的影響,個人性格和氣質,社會大小環境,以及以萬物為芻狗的天地。

如果以表現原著作品整體效果來看,電視劇整體還是很不錯的,演員對各個角色的把握也都蠻準確。至於少掉的那部分內涵,我們可以理解為他們的側重點不同罷。

篇三十九:《白鹿原》讀後感

不愧是一部“民族的史詩”。書中的故事重複了千年,直到今天都還在發生着。如今的時代雖然已比當初進步太多,但是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父子衝突,黨派爭奪,兄弟情義,夫妻關係還是一樣的上演。

本書不卑不亢,看不出有什麼歌功頌德,也不見有什麼諷刺批判,更多的是將原上的故事像畫卷一樣展開,作品成了,怎麼理解那就是讀者的事了。

人物也絲毫不臉譜化,即便是朱先生這樣的絕世才學,也未將其神話,自始至終還是在時代的框架下,只是比平凡人多幾分智慧罷了。你可以説鹿兆鵬、白靈為了革命犧牲一切,也可以説他們是六親不認不肖子孫。你可以説鹿三老實本分,也可以説他是殺人兇手。

每個人的命運都逃不過他的性格。鹿子霖機關算盡,最終的命運又何等淒涼。冷先生想攀上原上兩户大姓,大女兒最終命運何其悽慘。黑娃耿直爽快,最後卻被“兄弟”一槍崩了。

書裏的語言用現在的話説是“接地氣”,莊稼人説莊稼人的話,雖偶有粗鄙之言,但卻將人物刻畫的極為成功。是市井小人還是道貌岸然一看便知。

讀罷此書,心中充滿悲涼。想起話劇版裏面特有的角色“人羣”,再聯想到書中的白鹿村民。他們易煽動,好熱鬧,愚昧無知,心安理得過着日子,最後被黨國像麥子收割。既可恨又可憐。説是人羣,倒不如説是羊羣。

這些人羣,這些故事只存在於那個時代嗎?

你説呢?

篇四十:《白鹿原》讀後感

最初讀此書是因為想看劇之前把原著讀了,剛開始幾章並沒有吸引我,然而為了知道結局,我還是堅持往後看,慢慢地我發現很有意思,於是又是愛不釋手,即使到了考試周,仍然沒有放棄。

當我看到鹿兆海犧牲了的時候,心裏特別不是滋味,鹿兆海這樣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也是會使人喜歡的,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自己的信仰,他有他一生摯愛,他英勇頑強,總之,很喜歡他。同時,對於白靈,覺得她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令人嚮往的,她有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她敢愛敢恨,她不拘一格,然而她的結局卻始料未及也扼腕歎息,原來她沒有被敵人填井,卻被自己人活埋,到底是怎樣的錯誤指導造成了這樣的悲劇,我無從得知……書中最喜愛是鹿兆謙,一個當過土匪,一個曾經狂野的漢子,他有情有義,不會因為他人説什麼而放棄田小娥,不會因為有更好的前程而背棄曾經救火自己的人,當讀到黑娃為娶妻把自己綁起來戒煙時,當讀到黑娃輾轉多年重新學習時,真真覺得這是好男兒一個,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然而並沒有,於是乎,結局讓人有些難以接受,那個有情有義的黑娃被害,被白孝文殺害,也許故事到了這裏還沒有結束,多年以後,鹿兆鵬回到原上,為黑娃洗刷冤屈,為黑娃獻上革命英雄的勛章……

篇四十一:《白鹿原》讀後感

一年前買的書,直到前幾天看了一兩集電視劇才重新拿起來看的。

真的,很多東西都是在不經意間得到的,如果不是去別人家偶然看到電視劇的話,不知道自己何時才會看這本的。由此想來,又有多少值得我們觀看的東西在我們不經意的念頭之下遺漏了呢?

讀來更多的是鄉里鄉親人物的畫像的,真實而具體,那些大事小事的經歷也許我們都能有相似的感受的,而我們卻又在這樣平淡卻不失激昂的事件之中切實體會到了歷史無情的進程以及人不斷的反抗。

書中的人物都有鮮明的特點,給了我那麼多的感受,單獨説卻又很難講他們的經歷多我所造成的衝擊説清楚的。

讀來,讓我最深的感觸就是時間的無情與人的可變的。誤入歧途,浪子回頭的戲碼其實更多的是對自己生活軌跡的調整,不過路平不平,以及他人喜好或厭惡而已。不管你在風光抑或是再落魄,人生都只是一生而已,都將是一剖黃土罷了。而我們對於整個家族,整個國家,整個社會來説,都只是牛車上的一根車軸而已,我們好或不好,對於整個牛車前進的路線來説其實改變都不大的,總有人會替代自己的位置的。所以呀,自私點的,少理會別人的,各人都有各人的過活法,人生已經這麼短了,再留下一堆遺憾,再活在別人的評價之中,那活着究竟有什麼意思。

人生一場,也就是圖個有意思罷了。

篇四十二:《白鹿原》小説觀後感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説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説,比如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祕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説,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我感到小説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白鹿原》當中,寫小説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裏,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

“紅軍”並不像電視裏演得那樣。接受了許多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我才發現很多事並不能盡信書,太多的真相掩藏在短短的幾行鉛字背後,就像人死後一塊石碑就概括了他的一生,其實當中有多少故事,是非對錯,又怎能斷言得如此輕易。從書上可以看到,紅軍可並沒有共產黨給我們灌輸的那樣偉大。革命尚未成功,白靈反而被自己人給咬了,她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將白靈活埋,這犧牲真是犧牲的冤枉!好沒意義!

最初覺得,書中反映了在那個年代,人們愚昧無知的迷信着。封建文化腐朽和泯滅了他們的人性。可是後來,我又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又覺得,經過不斷的洗腦,無神論的灌輸,現在社會的人已經無所畏懼。無所畏懼的一個結果是信仰的缺失,另一個結果是,我們已經不怕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做了壞事和自己是否會遭報應沒有必然聯繫。過去的人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雖然沒有精密嚴格的法律體系,人們也本本分分的憑良心生活做事。

也許,封建主義也有其可取的地方,並非是一無是處。畢竟封建主義通知我們影響我們的時間最長,它的存在必然有它合理的地方。一棍子把它打死未免有些走極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任何走極端的行為都是不對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會比較合理吧。

書中還有一點讓我欣賞的地方:書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甚至可以説,白鹿村每個人都絕非善類,正值如白嘉軒也會幹出偷換風水寶地,借人生子這種事。每個人都有陰暗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更多的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人物的複雜性由此而出,人物的形象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

總之,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不過,書中的一句原話倒是很貼切: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書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誦讀。這是真理。真真切切。

《白鹿原》小説觀後感

篇四十三:《白鹿原》讀後感

全書都是荒誕過分。一直以為白嘉軒是白鹿,結果在後面發現他只是一個正直有聰明的農民,尤其在自己兒媳婦生不出孩子,萌生出要休掉兒媳婦的做法上。這個一直以來,作為白鹿原的族長,代表着白鹿原精神的人也有無法消除的封建思想。

再看看白鹿原這幾個青壯年,作為白鹿原的後代,白靈和鹿兆鵬參加共產黨,後來白靈在知道鹿兆鵬有妻子以及鹿兆鵬知道自己的弟弟非白靈不娶的情況下,還是在一起了。鹿兆鵬這個人,敢於挑戰不公平,但是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不負責任的人。不敢反抗自己的父親,致使自己的妻子發瘋。黑娃從土匪到一求正道結果卻替他人做了嫁衣。白子文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卑鄙小人。只有老實本分的孝武以及忠肝義膽的鹿兆海以及黑娃才算得上人。

白鹿原上的白鹿大概是朱先生吧。一個集孔子和諸葛亮唯一身的學者。一直在白嘉軒身邊提點他,助他穩住白鹿原,最終,他伴隨着白鹿離開。

這是一本看完之後你會對很多角色都喜歡不起來的書。每個人的缺點都這麼可怕。這本書結局並不討喜,嘴臉最醜惡的人沒有應有的報應,踩着兄弟的屍體,成功上位。不負責任的人被委以重任。那些正直無私的人卻都死的死傷的傷……

這樣的書,不想再讀第二遍。因為太悲傷,也太過分。

篇四十四:《白鹿原》讀後感

讀完白鹿原已經是上個月的事了,心想着要寫一篇感想,卻拖拖拉拉了這麼久。能讓我在閲讀中思考的書,我認為便是一本不錯的書。白鹿原就是這麼一本書。

那天在談論到這本書,朋友説,陳忠實就是一個農民,他講故事也跳不出他農民思維的框架,儘管他在竭盡全力書寫一部史詩。那麼,有哪一部書才是中文書中的史詩呢?朋友推薦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個我還真沒看過,有時間得拜讀下。

而《白鹿原》,朋友給出的評價是,敍事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書寫一個家族的歷史時,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便藉助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來彌補。確實,書在一開始便有幾分民間神怪傳説的意味,而寫着寫着便逐漸回覆到真實生活,而當寫到田小娥死後的種種怪異又開始運用這些神鬼的意象。常有人講《白鹿原》與《百年孤獨》相比,頗有幾分嫌棄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譏諷。但《白鹿原》成為近代一部頗具名氣的小説也不是沒有原因,其中,必定是因為它寫出了多數人心中的歷史。或許,這也是作者心中的歷史,真實的故事,不僅僅是那些發生過的人和事,還有飄蕩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些傳説,已經與土地融為一體。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任由時間的沖刷,任由無知的人們廝殺,最終物與事皆面目全非,只有那片土地依舊在。

也有人説,這部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在其中尋到自己的立場。的確,這本書並沒有對近代中國政治的各個派別做喜惡分明的描寫,若非要説,也許就是對儒家學説的尊崇,但更像是一種對民間智慧的崇敬。白嘉軒就是這片土地的化身,那些關於他的傳説,還有他的堅毅樸實又有狡詐,都是這片土地的具象。當朝代更迭,白嘉軒就算被打彎了腰,但依然守候在家園,守衞着他終身為之操勞的土地,還有他樸素的信仰。

聯想起最近看的書,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也是因為看了白鹿原,心裏生出想了解土地與農民的想法之後去看的書。讓土地貧瘠的或許不再是四季變幻,而是人為的強行改造。這片土地上沒有那位腰挺得特別直的白嘉軒,時代任意地改變着村莊的面貌,再多的愛與思念也改變不了它日益衰弱的事實。土地,它再被賦予多少擬人的神聖意味,他也沒有人的意志。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再卑微再愚昧,事實上也仍是土地命運的主宰者(不只是那些受苦的耕田的人們,還有那些統治他們的人)。主宰者是願意相信這片土地的永恆,願意守護着,還是在命運的變遷中背棄使命,只求一個生存。

從書中跳出來時,想了很多東西。當回到書中,又想起一開始討論的“農民思維”問題。這並沒有錯,但一個人的思維維度,就決定了書的高度。但我們並沒有比作者高明多少,所以我在這書中找到了我可以思考良久的觀點。又想,是土地山川值得敬畏,還是人值得敬畏?假若相信前者,我們的思考便有了底線,假若相信後者,我們便有了改變一切的勇氣。只選其一的話,或許,只有時間才能回答。

篇四十五:《白鹿原》讀後感

斷斷續續讀完了20年版的《白鹿原》,雖意猶未盡,卻沒到直達內心的程度,究其原因我想是因我缺乏文學素養,讀不懂書中的人性。全書中的人物每個拿出來似乎都無法用好壞對錯來評價。淫蕩又可憐的田小娥,可恨又可悲的鹿子霖…雖然人物的多面可以塑造人物的真實性,但我對文章中的是非觀還是有些模糊:鹿子霖,他狡猾、自大,見風使舵,居心叵測,但是否最終一定要落得精神失常,生理失禁的地步才算對此人物的圓滿設計?反觀白嘉軒,他設計換了鹿家長有白鹿的地,因女兒是共黨便死生不相見,因長子有辱門風就不顧其死活,這究竟是凸顯了他的正派,還是説明了他的不近人情?

在白孝文的墮落過程中,這個父親是否有推波助瀾的嫌疑?這與得知鹿兆鵬是共黨便覺顏面掃地的鹿子霖有多大差別?白鹿原中鹿兆鵬是原上共黨的關鍵人物,他對革命的貢獻未直接表明,但顯然舉足輕重,遺憾的是這個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為了革命,他從來意識不到自己是個兒子,是個丈夫,像是冷血的革命機器,與那個對黑娃友好,對白靈熱情的有血肉的青年彷彿是割裂的,讓我深感費解。

《白鹿原》以國共鬥爭為線索,推動着故事的發展,但從文章內容上看,我黨之所以取得勝利,只是因為國民黨後期比之更黑暗,我理解勝利過程中的種.種曲折,卻不明白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書中的價值觀卻是抬高保守的朱先生、白嘉軒、冷先生類人物,反應給讀者的只是共黨中冒失極端的黑娃、革命思想不成熟的鹿兆鵬,以及共黨一次次的錯誤決定,甚至還要帶上文化革命。文章不一定要凸顯主流價值觀,但至少要讓人看得到希望,這樣的《白鹿原》雖然真實,但將之放置當今社會,卻未必是年輕人的精神食糧。

篇四十六:《白鹿原》讀後感

這本書比我未讀時想象的要精彩的多。

我被裏面形形色色的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折服。曾看到過一句話:“由一個作家構造出來的人物,實際上已經不屬於這個作家,而屬於人物自己,他在後續章節的言行舉止不是作者挖空心思的創造,而僅僅是作者跟在人物身後的記錄。”此書達到了這種境界,不管是一輩子剛剛正正寬宏大度的白嘉軒,還是一輩子投機取巧愛算計的鹿子霖,還有其他人物,他們選擇的每個下一步,身為讀者的我們都可以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因為這些人物那麼鮮活、樸素、真實,彷彿能看透他們的一生。

其次是書中通過一個小小白鹿原而展現的氣勢恢宏的民族血淚史。沒有着重描寫毀天滅地的日本侵略者,沒有腥風血雨血肉橫飛的戰場描寫,更沒有開國偉人們改天換日的壯舉,僅僅是原上幾個舊得不能再舊的遺民,幾個小小的地下共產黨員,幾個姓國的芝麻官,但我從中卻讀出了許多以前不瞭解的歷史,而且是從書裏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的角度看到的,才感覺,原來我一直以為背的很熟的歷史書上講清楚的過去,其實並沒有那麼清楚,原來那個許多書裏都提到的文革時期,比我想象的要殘忍一萬倍……

再然後是我對人的命運轉換的一種感慨,曾瀕臨死亡的白孝文,還有曾十惡不赦的黑娃,最後的結局都那麼出人意料,感覺其實這些也不一定只出現在戲劇裏,其實現實也是比比皆是。

最好的書是天然形成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寫書時一定非常認真非常用心的在寫,真的很精彩!

篇四十七:《白鹿原》讀後感

記得從5月份就開始讀《白鹿原》,零零散散讀了一個月,初期感覺很神話,有白鹿,有神仙,主要是有爆料兒,呵呵,其實吸引力就在這呢,陳忠實老先生喜歡描述牀事,而且筆下的詞彙很不委婉,形容的比較通俗易懂,比較白話,這點我也喜歡,或許男讀者都喜歡,也或許陳老先生就用這個吸引着男性讀者,或許也同時吸引着女性讀者,只不過我無法驗證這是否對女性讀者有吸引力。

伴隨着白嘉軒娶的七個妻子,或者文中提到誰結婚,陳老先生從不放過,或多或少,從雜從簡,咱都描述兩句,為勤奮堅持讀下去的那些觀眾們來點掌聲,不過不能不提陳老師不足的地方就是,當然是我的主觀觀點:老師,您描述的花樣忒少啦,80以後的觀眾看着都膩歪了。不過其實也可以原諒,你説讓80以後的同學來改遍這部小説,他們肯定會把牀事描述的淋漓盡致,分為各種階段來敍述,使讀者回味不絕,從此濕去。但陳老畢竟是陳老,白鹿原畢竟還是白鹿原,小説的主線是這幾十年,這幾十年顯然是怎麼活下去的。而不是怎麼日過來的。(注意,日是陳老用的詞彙,在描述兆鵬媳婦兒也就是冷先生他閨女的時候粗線,而不是我用不敬的詞彙。)

我從5月份開始讀,好像讀到6月下旬,工作開始沒時間了,然後就在上禮拜回唐山後,我繼續讀了下來,目前還剩兩章沒看,我想留着,因為我讀小説的過程中總是想把書看的快一點,而讀到結尾的時候,我有吝惜的想把這本書讀的慢一點,或許你也一樣,因為你也是人。説實話讀這本書我沒學到什麼東西,但是我應該像陳老學習,陳老作為一個作家,他敢描寫牀事,甚至用一些下流的語言,對我來説這就是他的成功,而不是那些整天想着把文中提到的髒詞如何美化美化在美化的衣冠作家,他陳老敢寫,因為他敢寫實,這羣下里巴人就是這些詞兒的代表,只是思想不落後而已。

這本書獲獎,我也很有疑問,是因為文中多線人物人生描述的好,還是跟陳老提的這些房事有關呢,你看現在國產電影哪個沒點鏡頭,陳老會不會在幾十年前就想到了呢?

論書中的人物,其實真是沒學到什麼,如果説平凡世界給我帶來的是不要認慫、穆斯林葬禮帶來的是善待愛情,那麼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就是《白鹿原》是陳忠實寫的。

可能是它離我生活的年代太久遠了,離我生活的地方太遙遠了!

附言:假裝我説如果一個衣冠楚楚的成功人士或者博學多才的成功學士,敢於面對憤怒的時候罵出WCNM,那麼他才是一個君子,他才脱離了世俗,因為這句話就是他心裏所想!

篇四十八:《白鹿原》讀後感

《白鹿原》寫了本世界前五十年關中農民命運的流變。小説以白、鹿兩個家族的升遷沉浮為主線,以封建秩序的破壞和裂變為主要情節,以兩家幾位青年男女的灼熱愛情為興奮點,在白鹿書院關學遺士朱先生的理學光源照耀下,映現出兩個農民家族“耕讀傳家”“學為好人的家風難以為繼的斷代史。”這部“辛亥反正”“跑白郎”“劉振華事件”“民國十八年大旱”等等。在這一學列的歷史轉折點上,以百嘉罡為代表的白家和以鹿子霖為代表的鹿家,或齬齟,或親合,在時代的風潮面前,人們和他們代表的人文觀念和經濟形態無不成了歷史的小品。

可以説,這是一部宗法形態學的故事性小説。小説在傳統現實主義的鳥窩裏孵出了中國活本小説的新種。敍述語言攜帶着秦腔唱詞的韻味,具體描寫上擯棄了現實主義慣有的對人物和環境的那種沉悶的瑣碎的宂長的表態描寫,在情節主潮的湧流中推出人物並展示其性格特徵和在故事架上的構件位置。陳忠襯拋開了導向性的主觀介入,同時又深知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從而在閲讀心理上切近了當代讀者。所以我以為,在仍然固持現實主義義鳥巢的一些當代作家中,陳忠實尊重讀者的寫作精神尤為可貴。

巴爾扎克説:“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但對《白鹿原》”來説,它撕開了我們民族惶對世人的難言之隱:人口繁殖的祕史。幾千年來,中民民族在自身丁口的繁衍壯大上,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與有效的實踐模式,外域人面對這個密碼,破譯起來無異於解讀天國神話。然而在《白鹿原》中,陳上實極其形象地揭示了一個宗族繁衍的事實和過程。老族長白嘉軒不屈不撓的生育實踐成為小説開卷幾章的閲讀熱點。小説開篇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裏娶過七房女人。”後來,縝密的情節告訴我們,受過良好的書院教育並嚴守儒家道德規範的白嘉軒,一房又一房地要女人不是出於玩弄,也不是因為喜新厭舊,而純粹是為了繁育後代。為此,宗族上下可以説是操碎了心。白嘉軒的老父白秉德臨死前仍淳淳教導兒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及至垂死之際,留下的最後的遺言還是“過了四房娶五房……哪怕賣牛賣馬賣地賣房賣光賣淨……”也要繼續娶女人生兒子,可以説繁衍人丁在這個宗法家族裏是“唯此為大”,以至後來,白嘉軒的老母親親自出馬對孫子媳婦進行技術性的指導,規定“十天稀一回。”由此,可否這樣認為:繁殖的理論基礎是孔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繁殖的核心力量是派學龐大的封建家庭;維護繁殖的文化秩序和避免人丁吞併的傳統作風是“耕讀傳家”。在這一點上,陳忠實觸摸到了宗法制度農民經濟的真實肢體並揭示了一個民族成為人口大國的祕史;也在這一點上陳忠實達到的思想高度不在拉美作家之下。所以,“性”在《白鹿原》中,不僅僅是閲讀上的興奮點,而且是牽動民族祕幕的金索。

此外,《白鹿原》還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真實地寫了幾個“死皮賴臉”的形像,以白鹿原上的傳統眼光來看,這幾個人身上都有毛病,然而小説情節的推進,向讀者證明正是這些“毛病”才促使他們衝破羅網奮起革命。由此,可以説《白鹿原》的故事欣翻了一個政派黨的金玉聖胎還其血污衣胞的最初真實。讀後感·《白鹿原》全景式地展現了一方地域的歷史,包括宗族史,道德史,人文史,突破了幾十年來中國作家寫歷史只寫革命史的侷限。換一件説法,就是寫了幾代地主的耕讀史,他們讀經行仁,也憫惜長工;他們躬耕畢畝,又勤儉持家,這幾個勞動致富,勤儉致富的地主形象打破了中國小説幾十年來寫地主都是殘暴兇惡的頑固模式,從而豐富了當代文學的人物畫廊。

當然,《白鹿原》也存在着明顯的缺陷,白鹿書院和關學諸子及其理這後遺,實際上是產生白鹿原人物和故事的大文化背景,對此陳忠實未作精心營構,我認是本書的一人缺憾。幾處寫到朱先生的學士生涯及對後生的薰陶,陳忠實皆筆觸慌亂就連學人吟詩對句也俗不可耐,從而削弱了“耕讀傳家”的內在骨殖,使本應更為厚重的思想負載流失了初始基石。作者:風戈

篇四十九:《白鹿原》讀後感

2020年2月15日:2020春節疫情期間在家讀完了三本書陳忠實的《白鹿原》,毛姆的《面紗》以及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最近開始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不得不説這幾本都是很不錯的好書,推薦大家。每本書開始讀的時候都會覺得堅持讀完可能有點困難,但真正進入情節之後就會發現讀書的感覺真的挺好,當你進入一本書不管是做完飯,還是洗完衣物亦或是睡覺之前都可以拿起正在讀的書安靜的看會,因為已經進入情節繼續讀下去就很簡單,讀書可以讓在家待着的日子過得很充實。

讀完陳忠實的《白鹿原》有一些觸動,真是一本鉅作呢,所以想來交一篇作業,哈哈。我自知不是寫東西的料,大家只能將就着看了。

首先不得不説這是一篇大氣磅礴的鉅作,就像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樣感覺都可以用偉大樸實的鉅作來形容。《平凡的世界》是很多年前看的,印象裏面就是覺得這是一部個很純淨的故事,而《白鹿原》確是雅俗共賞的,裏面常有一些很污的描寫,不管是田小娥與三個男人的故事還是鹿子霖最後屎尿在褲管裏結成黃蠟都讓人不忍細讀,但所有這些都不妨礙或者更加為《白鹿原》增添了一些深刻的東西。

《白鹿原》描述了從清末到民國到抗日再到建國一個長時間跨度的關中平原上普通百姓的故事,以白鹿兩家家族作風對子孫的影響,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展開細細道來,如同精彩的畫卷在眼前展開。

看書與追劇的不同之處在於你的想象不受編劇和美術的限制,看劇大多數時候只被精彩的情節所吸引,不能像看書那樣領悟一些細小的情節和人物。

比如那個時代一個木匠想要出師可能要花四五年的時間,前兩年只是給師傅家劈柴燒飯幹粗活,等師傅真覺得你是自己人了才會開始教你手藝,但通常也會留一手的,因為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其實不需要很多的木匠,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再比如主人白嘉軒再怎麼一心一意的待自己長工的兒子黑娃,可在黑娃心底深處始終反感主人的腰板挺的太直了,因為身為下人也有自己的自尊,任何人都不想被可憐被施捨,都希望做主人。

所有這些心理的想法看書那才是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基本上我看過書的我就非常不願意去看劇,因為它一定無法達到我們的期望。

白嘉軒作為族長,一向以寬厚仁義待人,他正直,以身作則,從不做虧心事,甚至做到了以德報怨。但為什麼我卻從中看到了狹隘和頑固。

因為白家家風是耕讀持家,世代無心仕途。他的目光也從未跳出過這片平原。從他的三個兒子白孝文,白孝武和白孝義身上就能看到這一點。三個兒子的共同點就是從小接受嚴格的管束,或者説是被禮教綁架,做事循規蹈矩從不敢越雷池。

大兒子白孝文被設計引誘誤入歧途,誤入歧途之後的表現更能看出強壓之下培養出來的性格缺陷。他被田小娥引誘之後不被父親接受更不能被自己接受,自甘墮落成了無聲的反抗。白嘉軒曾全力培養試圖把這個大兒子培養成另外一個自己來擔當族長的大任,而白孝文卻選擇了賣房賣地拋妻棄子以自己父親最不齒的態度來反抗。

而當他再抓到一點點機會的時候又極盡卑鄙用盡手段的往上爬。白孝文在小説時間線的結尾好像是個勝利者,但是這樣的人放在現在社會不管是官場還是商場應該都是社會的毒瘤吧。

作為白家對立面的鹿家,也是原上的大家族,但當家人鹿子霖確是十足一個自私自利,貪財好色的小人,但他一心仕途,總想光宗耀祖,鹿家的兩個兒子不得不説是時代使命的接棒者,是真正的青年才俊。

難道是鹿子霖在孩子教育方面高於白嘉軒嗎,其實並沒有,鹿家的家訓一直是希望子孫能夠有人出人頭地,代代過着優越的生活,所以只要會讀書鹿子霖應該不會反對。幸運的鹿家兩個兒子鹿兆鵬和鹿兆海都是會讀書的吧,而且早早的去了城裏讀書,開闊眼界,能夠接收到最新潮的教育理念。

同一類人的白靈也是一樣,因為走出了白鹿原而開始了自己無悔的一生。鹿兆鵬姓共鹿兆海姓國,有對錯嗎?我想沒有,他們都投身於自己的理想。

想來遠離故土也許才是更好的選擇。

篇五十:《白鹿原》讀後感

《白鹿原》讀後感100字

《白鹿原》讀後感...好久沒有看小説了,但今天還是終於把小説《白鹿原》看完了,我是無意中看到一條新聞而決定看一下這本書的,新聞説根據小説《...

篇五十一:《白鹿原》讀後感

好長時間沒有閲讀小説書了,當下放下手中的事,捧讀一本引人入勝的《白鹿原》,久久回想和感悟。

小説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在《白鹿原》的扉頁上,作者陳忠實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這句話。

只有靜下心來認真閲讀細細品味,才覺得作者的用心寫作好比一塊口香糖嚼在嘴裏越嚼越有味,恨不得一口氣看完這本書。

這篇小説發生在陝西省藍田縣西藴藏着濃郁的關中風情。反映的是中國文化,反映農村人的心理素養,尤其存在着半個時期漫長曆史,沉澱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組成白、鹿兩大家族。通過故事人物的描述,如此真實、透明、寫得實事求是。

白、鹿兩大家族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生存繁衍。隨着時代的變遷,兩大家族以及周圍所發生的各種變化而改變不同的命運。

一書主人白嘉軒是個典型淳樸、善良、地道的莊稼漢,是個循規蹈矩的保守派,是兩大家族的代表族長。他雖然文化不高,但明白事理,受過封建思想的洗禮,有擔當、有責任感。自己沒有文化如果遇到最積極不能解決的事,則請教有文化有見識的人作參謀。白老漢尊重有文化的人,要求自己的子女從小讀書,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之理。我喜歡老實巴交的白嘉軒。

討厭書中的鹿子霖,一個趁人之危、陰險狡詐、詭計多端的小人。害人害己,埋下的因果最終還是要還的。讀完此書,回味無窮,最大的體會就是善有善報。白、鹿兩家的命運結局截然不同,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篇五十二:《白鹿原》讀後感

《白鹿原》這本書折射出了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恪守着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性格變化最大的白孝文,在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黑娃的性格由膽小到勇猛,再到最後的知書達禮。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性格,性格可以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羣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説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