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建築風水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建築風水論文【多篇】

建築風水論文 篇一

中國古代風水説被歷代君王和平民所推崇,風水學又稱為“玄學”,其實是一門綜合性的理論。古代人們在選址和營造建築時非常注重風水,有些時候成為建築規劃和設計的指導性依據。在徽州大到設州治府邑、通商大鎮,小至街頭路角、營宅造園、門向灶台、墓葬墳冢,無處不留下風水意識的痕跡。現今保留下來的地方誌和族譜對此均有記載,迄今仍有諸多風水的遺存和故事。程朱理學的倡導者朱熹所推崇的一套風水論,被徽州人奉為經典。他認為,風水的靈魂是地氣,地氣充實,則風水佳。被朱熹推為理學開山的周敦頤,以“太極圖”為框架,論述了儒家一系列重要學説。理學注重禮義,尤重喪禮。出於禮制目的而倡導的喪禮,客觀上促進了風水的盛行和發展。朱熹與夫人劉氏合葬於建陽九頓峯下的龍歸後塘,相傳是朱子生前與蔡元定所卜。徽州號稱“程朱闕里”,“為朱子桑梓之邦,則宜讀朱子之書,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以鄒魯之風自持,而以鄒魯之風傳子若孫也”。朱熹在徽州的影響不容置疑,徽州人自然相信風水論,形成了風水習俗。在現代人看來,如果可以排除神祕的風水術迷信成分,用科學的眼光辯證地對待風水,從美化建築環境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的角度去考量和研究,那麼追求所謂的“風水寶地”也是可行的,是人們所向往的。受傳統人文思想和風水意識的影響,一種古建築風格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會受當地人文思想、社會經濟、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還與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分不開。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古代,“風水術”便成了解決建築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有效途徑。因此,“風水術”對徽州古建築的佈局和結構影響很大,使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基本特徵。

二、徽州建築與自然環境的經營佈局

徽州建築善於利用適當空間營造園林,這是徽州建築的佈局原則,其選址依山傍水,因地制宜,自然生長;村落的大小分合,房舍位置的前後錯落等都因環境的各種自然條件而變化,是人工與自然的有機結合,具有鮮明的鄉土特徵。外部環境是建築或建築羣存在的前提,外部環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改造的。營造好外部環境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建築(羣)與自然相互協作關係,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點。徽州建築的迷人之處就在於那種“天人合一”的意境,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建築選址的慎重。徽州地處山區,可用於建築和生活的平地極其珍貴,故造就了徽州人“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的營造理念。徽州人對於土地的珍惜尤為突出,建造房屋儘量不佔用平地,因為平地是農業耕種的最佳用地,所以徽州人對房屋的朝向及周邊環境的選擇尤為慎重。再加上徽州人重風水的理念,故徽州村落看似不經意點綴在自然環境中,卻在許多至今還保留的建築羣中直觀地感受到一種和諧。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黟縣“西遞村”以及黟縣的“南屏村”為代表。二是營造宜人的小氣候和人文環境。徽州村居祖先在營造小氣候方面非常擅長,他們根據村落的獨特方位和山區氣候條件,將村落佈局為扁平形狀,充分利用天井的通風、降温優點在房屋周邊營造水系保持空氣濕潤温和,提升舒適性。徽州人們十分珍惜和利用房外的空間,往往在住宅前面、旁邊建花園,造果園、菜園,除了能夠美化居住環境,還有利於節省土地。他們利用有利的空間建魚池、栽盆景等,使居住之處處處可以利用,處處可以見景。營造優美環境在徽州隨處可見,以安徽黟縣“西遞”“宏村”為典型代表。三是善於營造良好的水環境。水作為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生活資源,其重要性可以和空氣相提並論,居住區的水資源的好與壞,利用水資源的妥與否直接影響到人的生活質量。徽州水資源較為豐富,但可利用的水資源卻時常考驗當地人的智慧,而徽州人對於水的利用卻是得心應手。首先,徽州人會利用天然的水系。例如,在選址建村的時候,水系是首要條件;其次,徽州人會利用天然水系結合人工開發,讓水可以零距離地和人們接觸。水可以飲用、灌溉、防火甚至可以製造景觀。對水的利用在徽州隨處可見好的範例,其中黟縣“宏村”的水系利用可謂讓現代人都歎為觀止。

三、徽州建築的外部形態特徵

徽州建築多朝向東南,以利於納陽採光,但無固定模式,主要根據具體環境靈活變通,以天井、馬頭牆、斗拱、三雕等部件構成有機統一的外部造型。徽州馬頭牆高低錯落,起伏跌宕,有“五嶽朝天”之稱,牆頂線條流暢,手法簡練,形式多樣,韻律感很強,與周邊環境、天際線等和諧相融。粉牆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築的主色調,大面積的白色粉牆可以充分反射陽光,底層無窗,樓上小窗以增強安全感,寬街窄巷,明暗對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堅實而裝飾華美的對外門樓,又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徵。

四、徽州建築的內部結構特徵

徽州建築主體平面佈局多為對稱式,其順序排列大致可從庭院開始,出於風水的考慮,庭院的門一般不會和大門成一條直線。進入室內左右有偏房,一般是儲存功能為主,也可能是二樓樓梯的入口所在。然後就是房屋的中心—天井,天井功能眾多,通風、採光是其最主要的功能。由於徽州建築大多窗户很少且很小,所以內天井可以創造一個室內明亮的庭院,成為室內居家的中心位置。天井中佈置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為居室增加了景緻、生機與美感。天井過後是明堂,明堂是徽州建築最莊重的地方,是一家議事、會客、展示的空間,一般會設八仙桌、太師椅、案几等傢俱。天井左右是迴廊,與前廳明堂構成合院,是徽州建築內部結構特有的形式。明堂左右兩旁是廂房,主要功能是主人居住空間。明堂兩邊向後就是內室。主要是家庭人員起居場所,裏面會設廚房和餐廳,一般客人是不會進入內室的,內室一般是女主人活動的場所。如果由多個天井相連則可組成多進建築羣,充分體現空間處理的智慧。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評判徽州古建築的風水意識和人文思想,我們或許會認為有着當時年代的侷限性,但我們用歷史的眼光和辯證的思想來看待徽州古建築,不可否認徽州古建築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精神結合的典範,為中國古建築積聚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建築風水論文 篇二

風水是一門獨特的中國文化分支,在數千年的文明歷程中,風水一直是中國人追求理想生存環境的代名詞。對於風水,《辭海》的定義是:“風水,也叫堪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在數千年的文明歷程中,風水一直是中國人追求理想生存環境的代名詞。在傳統建築的建造中,大到城鎮選址、景觀營造,小到建築佈局、室內佈置,無不以風水理論作為指導,瞭解風水理論對我們認識傳統建築、理解中國古代規劃和營造有着重要意義。

風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認為人與自然處於同一個有機整體。風水思想的基本原則是主張人與自然和諧,要求人類居住的建築空間與自然環境相互協調。風水的這種整體有機自然觀,不僅造就了中國傳統建築和城市景觀的獨特風格,而且得到近現代建築和城市設計思想的認同、篩選乃至昇華。

近年來, 風水在我國南方發達地區日益盛行。風水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成為了學界的熱點。對於風水文化的解讀,也多了很多理性的成分。風水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單單把它理解為迷信,是不客觀的。至於把風水當作集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環境景觀學、生態建築學、氣象學和人體信息學合一的綜合性科學,也是不理性的。

中國的建築史,很大程度上就是風水史。風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被很好的傳承和發揚了下來。從西安半坡發現的6000 年前的氏族村落,到清朝的頤和園,無不滲透風水觀念。把風水理性的應用於景觀設計,是當前景觀設計界的研究熱點。風水應用於景觀設計應該遵循幾個原則:第一是系統原則。系統思想早在中國古代就產生了,歷代都城選址都綜合考慮系統要素,要求地處中心、交通便利、易守難攻、地域開闊。二是因地制宜原則。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人應主動地適應環境。所以中國古代的建築形制在北方是窯洞, 在南方是幹闌式吊腳樓,在中原是土石房屋。因地制宜,可以節省建築開支、保護生態環境,達到我國傳統哲學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三是負陰抱陽原則。因為中國處於北半球,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照射到房間,所以房屋宜朝南。在現存的古代建築中, 如故宮、麗江古城、蘇州園林也有很明顯的體現。理性的應用好風水文化,摒棄其中的糟粕迷信成分,對當前我國城市規劃有着積極的意義。

風水的實質,實際上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與自然相平衡、相協調,保護自然,使建築物和自然相融合。風水理論關於建築選址的基本原則之一,叫做“相形取勝”,即選用山川地貌、地形地勢等自然景觀方面的優勝之地。《陽宅十書》中寫道:“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擇優選址,講究“穴位’,風水論穴,是一種比喻。所謂“蓋猶人身之穴,取義至精”;“穴者,山水相交,陰陽融凝,情之所鍾處也”。按照這一原則,風水中關於聚落選址的最佳格局,即:“負陰抱陽背山面水’。具有這樣相對較為封閉的空間,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小氣候,背山可以阻擋冬季北向的寒風,面水可迎來南向的季風,朝有良好的日照,緩坡避免淹澇之災和保持水土。中國古代在建立城市的時候,把周圍的山川形勝看得比規矩準繩還要重要。《管子・乘馬篇》中説到:“凡立國者,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按照這一原則所選擇的建築基址,有利於形成優越的小氣候和良性的生態循環。在這樣一個自然環境中安家落户,必然有利於人的生存與健康。所以在居住區的選址上,我們可以充分借鑑風水的選址方法。

大自然姿態萬千,並非都是佳境。風水的主要目的,一是挑選出吉祥的地址,一是把兇相的地形改善成吉詳的地形――例如把不吉詳的水塘埋掉,在其上造林,控制洪水和潮濕的沼澤地,使陽光得以充分照射,或為便於交通而修築道路。雖然這些改變,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兇吉,但是後來重點漸漸的轉移,而更多地從改進景觀的角度出發了。為了使環境能夠平衡,給人以較好的景觀感受。

在當前社會,建造人居環境最常採用的辦法是先把基地推平,在平地上設計景觀,然後開湖移樹,將環境重新建立起來。這種辦法的好處是可以隨心所欲的設計景觀,但是同時也出現兩個問題:一是造價較高,二是不易和周圍的環境協調。比如推平的基地邊緣就容易產生較大高差,影響景觀效果。而如果借鑑風水的處理方法,將可以利用的地形和樹木保留,將不利的環境適當的重新設計改造,這不但能節約很多造價,還能取的和周圍環境的共生協調。面對不理想的地形,風水不一味放棄,也不完全“順應”自然,認為“以地氣之興,雖由天定,亦可人為”,即在“順天”的同時對地形進行積極處理,合理的佈局,使之趨於理想模式。

近年來,隨着各方專家的深入探討,山水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深入和提高,我國許多城市紛紛提出了建設花園城市山水城市園林城市等生態城市目標,我國城市建築選址大多注重與山水環境的融匯,如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桂林的“城市山林自鬱葱”,山林水網與城市密切結合,使山水城渾然一體。這些實際經驗無一例外的告訴我們,風水理論所突出的關於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對於我國城市化建設有着相當大的參考意義。從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到雅典、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山水城市、生態城市、城市經營等理念,隨着城市規劃事業的不斷髮展,優秀的規劃理念也在不斷完善和成熟。親和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創造開放靈活的空間。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原態,是我國城市規劃建設中的優良傳統。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建造同自然和、表達自己獨特風格的城市,是歷來規劃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風水理論歷來都是有爭議的,從其發展過程看,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凝聚着強烈的傳統文化色彩。它應當被看作一種文化觀念來研究對待。風水理論對於城市規劃產生的影響,積極成份占主導地位。在處理城市規劃與自然要素的關係方面,它用全新的理論方法為我們提供理論支撐。我們應當重視這份文化遺產,對它進行科學研究和剖析。

風水對於城市規劃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了城市整體規劃觀念。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規劃的核心內容從選址到規劃實施到環境佈置,雖然我們一般都按照科學的方式去進行,但是其中也必然包含有風水裏面的相關哲學內涵,比如背山面水;第二,“法天象地”的思想對於城市以及城市內建築的佈局都有很大的啟示,尤其對於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城市的創造很多方面都模仿天地萬物;第三,雖然城市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全球環境問題爆發後提出來的一種適應社會自然需求的理念,但是古代的風水學所包含的哲學思想就體現了這一點,因此,風水思想對於生態城市的構建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在當今科學化水平提高的城市規劃設計中,城市規劃的內容已不僅僅侷限於城市本身的發展,而是要綜合地方自然與人文要素地方精神與民間文化,達到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的。尋求天人合一,達成人與居住環境的共惠共榮,正是風水理論運用於現代城市規劃建設中所倡導的。在保證上述因素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的前提下,尋求適宜人居的城市發展規模,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式,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亢亮,亢羽。風水與建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 俞孔堅。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3. 馮建速、王其亨。關於風水理論的探索與研究。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2.

4. 王復昆。風水理論的傳統哲學框架。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2.

5. 徐蘇斌。風水説中的心理場因素。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2.

6. 蓋光。中國古代風水理論的生態化與人居環境美。管子學刊,2005.

7. 汪溟。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與園林景觀。武漢:中南林學院。

8. 李蔚。中國傳統建築環境自然觀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長沙:湖南大學。

9. 凱文・林奇。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10. 劉崎。淺析居住區外環境設計的幾個問題與對策。山西建築。

建築風水論文 篇三

袁匡任先生,祖籍深圳寶安,易經建築風水大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文學碩士、美國加利福尼亞美洲大學工商管理博士(DBA, CAU, U.S.A ) (DIP , ED, C.U HK) (MA, BA ) 、香港大學SPACE易經建築風水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研究所客座教授、廣州郵電學院講座教授、風水生態旅遊商業地產投資策劃師、香港風水文化研究院院長、惠州市惠城區瀝林鎮8號工業園企業董事長、山東省壽光國際商貿城有限公司董事總策劃師、中國風水第一村江西興國縣三僚風水AAA旅遊景區設計師。

易經建築風水學,專指相地之術,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擁有歷史悠久的發展歷程,伴隨着帝皇之族傳入尋常百姓家。在香港風水文化研究院院長、美國加利福尼亞美洲大學工商管理博士、易經建築風水學袁匡任博士看來,風水不僅是一門集眾家所長的自然學科,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一種國寶,值得弘揚。在此基礎之上,他在八十年代首創香港大學專業學院周易風水學先河,以“匡正風水文化旺民生,任定乾坤生態富中華”之精神,推動以科學觀、道德倫理觀去分析風水學之真正原理,桃李繽紛、造福民眾!

風水是一門綜合性學科,

也是一件“國寶”

袁匡任教授,雖擁有易經建築風水大師、香港大學SPACE易經建築風水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研究所客座教授、香港風水文化研究院院長等種種閃亮的頭銜,令人心生敬佩,但與他會面交談之時,很明顯地感覺到,他並沒有一些所謂的“大師”的神祕感,相反,親切隨和,文質彬彬,且帶着一股書生氣。在他看來,進入風水界,成為在香港首個開設風水學課程的人,是因為發揚易經建築文化的時代意義和價值是很重要的。

自13歲起,還是少年的袁匡任教授,就對風水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跟隨高州府樑道大師學習風水地學、風水祕籍,周遊名山大川,屬江西楊公華山龍門道派風水傳人。1988年,他皈依香港青松觀,道號羅峯,潛修佛道之學,自立門户,開設道堂,教研儒學道佛家周易風水學合人,亦在同年成為香港第一位將風水學納入大學專修課程之人,以滿足社會各階層之需,傳承這屬於“國寶”之列的風水學。

“風水學,其表現形式是以周易卦象、宗教哲學、天星地理、傳統建築、羅盤分金,而其涵是一門集物理學、水文地質學、環境設計學、建築工程學、室內裝飾工程、城市規劃、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磁場方位學和人體生命信息學學科的綜合科學。”經過多年的研究與驗證,作為教授風水學二十多年的學術派,袁匡任教授更是篤定風水學對人們的身體健康、事業發展、財運官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過他認為,“風水學是將傳統文化,科學地重新闡述,應該還其真正科學的真理。眾所周知,每種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有‘相地之術’之稱的風水學,主要是研究山川河流,地質地貌,山脈走向,水土關係以及各種化學元素,更多地與《建築生態學》、《環境學》等相通,根植於科學,適合社會的生產生活需要。”以我國的首都北京為例,就是一個典型的風水城市,它以故宮為中心,修建左右非常對稱的城市建築羣,歷經元、明、清三朝,歷時幾百年不倒。

2004年,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發佈了《2004年健康住宅技術要點》,明確指出:“住宅風水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對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它既含有科學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風水理論,正確理解住宅風水與現代居住理念的一致與矛盾,有利於吸取其精華,摒棄其糟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關注居住與自然及環境的整體關係,豐富健康住宅的生態、文化和心理內涵。”這一理念,正與袁匡任教授的建築風水學不謀而合。

在建築風水學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得袁匡任教授多次受國內、香港著名企業之邀,參與眾多重大建設項目的風水評估,比如香港新界鐵路、香港青馬大橋、深圳南山華僑城新浩城、東莞長安王老吉生產建設廠房用地、東莞利豐城市廣場等,經他參與的項目,當下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受邀前往世界各地華僑風水名穴看風水。

另外,袁匡任教授的多個研究成果,亦在香港的各大報刊雜誌上頻頻發表,比如説《從風水看兩岸和平統一》、《推背圖預測――中國一定》、《香港西北鐵路風水與民生》、《香港立法局之風水對政制影響》等,還出版了《商業建築之風水生態》一書。

在採訪過程中,袁匡任教授一直強調,風水是一種傳統文化,是科學,並非迷信。他解釋道,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人心浮躁,金錢至上,導致一些不良的社會人士以風水為幌子,宣揚迷信,將風水引入到迷信的路上。對此,袁匡任教授十分擔憂,他亦呼籲政府能加以監管,規範風水行業,以正風水學之名!此外,他還期望一些大的房企亦能好好地學習建築風水學,出優品、精品。

正走向更大舞台的

易經建築風水學

在2013年11月25日至28日,在人民大會堂將迎來一場受人矚目的研討會——中國第二屆文化藝術交流與文化產業國際研討會。這無疑是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又一積極響應。

此次研討會邀請的領導有: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生、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先生、前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先生以及國務院副總理、文化產業局局長等。邀請的嘉賓都是國內外文化領導權威部門和有建樹的專家、學者,將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政策、法律法規進行詮釋報告,並對文化產業重要性研究課題進行專題報告。目前,部分獲邀的權威人士有: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副主任高書生先生、國家發改委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齊勇鋒先生、理論局原副局長,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頤武先生、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峯先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德順先生、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仲呈祥先生、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張國祚先生、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郭建寧先生、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先生、副部長孫志軍先生、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副院長蔡耀權先生等,其中,原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人文及法律學院、中國易經建築學教授(1988-2010年)袁匡任先生,亦獲邀參與此次研討會,並將進行以題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的論文演講。

在該論文中,袁匡任教授將詳細闡述其多年的心血之作,將在整個研討會上帶來一場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碰撞:

其一,現代中國建築地理龍脈圖

該張圖的解碼為:首先,以五行八卦、九宮飛星印在中國版圖上,以原來易經的元素來分析,形成中國地理建築龍脈的新概念;其次,以古代陰陽兩儀的S圖形,哈爾濱為起點,順着北京、山東、上海、福州、廣東到廣西,終點落在雲南,成為新的龍脈概念,連貫了中國大東北經濟圈、黃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通過雲南和廣西,連接東南亞9+2東盟經濟合作路線圖;再者,井田型的中心樞紐以武漢為中心,向東延伸江浙,向西延伸到新疆和,向北延伸到北京和內蒙,向南延伸到深圳和南寧,從古代農業地理學的井田製作制度,演變到現在的高鐵高速縱橫的輻射龍脈圖;特別是第四點,中國傳統是一條巨龍,龍頭在廣東、福建和浙江,龍心是北京,龍尾在新疆和,龍爪在黑龍江和廣西、雲南;巨龍的眼睛是台灣島和海南島。從龍鳳呈祥的地理龍脈來看,香港和澳門是一對鳳眼,所以香港和澳門帶動了巨龍的經濟起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呈現中國地形像龍鳳呈祥的地形佈局,是中國地理學的龍鳳相配的環境生態學。

還有很重要的第五點,香港代表了上億的海外同胞和僑胞建設祖國的橋樑,孫中山説華僑是革命之母,現在華僑是改革開放之母,那麼香港就代表了華僑的首都,就可以叫做僑都,所以通過香港這個僑都引進了海外華僑的人才、資金和科學,大量的管理人才、金融精英迴歸祖國建設現代化的中國,貢獻了很多力量,使中國巨龍再次騰飛,在復興中華民族文化的大道上,讓經濟起飛、社會進步、科學發展並進入小康社會

其二:儒、道、佛、易經建築文化與經濟結合之正能量

首先,該圖以易經文化劃分中國九大經濟分區,形成天然資源、文化經濟、工業農業、國防教育的最早、最原始的基本圖;其次,兩個易經道教太極陰陽S圖,形成了我國佛教符號“卍”,即中國古代龍脈理念,用現在的高鐵高速的科學成就,即新的建築龍脈地理經濟學;另者,延伸到南亞、中東的新絲綢之路,以及貫穿俄國、蒙古、朝鮮和韓國等地的大東北經濟路線,配合國家政策,以及全球共融的理念,很好地詮釋了建築文化與經濟結合的正面推動力量。

其三: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對接的易經解碼,這又是袁匡任教授的另一研究亮點,他對該圖精確地解釋道,從周易九宮飛星圖的原始理念,天宮一號代表周文王九宮八卦圖中1號坎卦,屬天空和水,神舟九號則屬大地的9號離卦,屬火。水火結合為既濟卦,天地結合為乾坤卦,為泰卦,天地陰陽結合產生萬物,生生不息,再加上三位航天員,正是易經哲學的核心最高境界,發揮最高能量的人與天地的自然結合,亦是航天科學與易經哲學的結合,從而在不斷的文化承傳、發揚和創新中,代代流傳。

其四:中國現代銅錢建築地理龍脈圖

該圖的解碼,袁匡任博士闡述,銅錢經濟學是古代天圓地方的易經風水學天地人結合的賺錢經濟學,要求做人做事圓滿,能前能後,可進可退,而在當代社會的解碼則是,不但向前看,要發展,內心更在方正,追求仁義道德。當下,我國的經濟起飛,有井字型的四條大高速高鐵龍脈形成一個大銅錢、大元寶,以武漢為軸心,四周是北京、哈爾濱、上海、南京、香港、澳門、台灣、成都、西安、烏市,形成現在的中國銅錢經濟地理學,不但帶動經濟和地方建設,還帶動教育、農業、工業、國防等共同發展中國社會特色的地球村!

建築風水論文 篇四

重新讀解中國風水學應是站在科學的合理性心理學、倫理學、建築學、景觀學、地質學、星象學、水文地質地理學、宗教民俗文化經濟學宏觀角度出發的,因地制宜,怎麼合理就怎麼設計。

1.1從選址建築設計風水學解析

原則一:依山傍水原則。對生活環境追求安全、穩定、可靠是人類尋求生存基本的願望。因背有山有靠山,面有“S”型河水環繞,有水源滋養。這種有山有水(而且要好山好水)較適合生存,所以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的選擇。自古以來人類往往容易彙集這種地理環境生存,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的源泉,依山傍水是中國風水學的最基本原則之一。清代姚延鑾在《陽宅集成》卷《丹經口訣》中強調“陽宅須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山骨來龍昂秀髮,水須圍抱作環形,明堂寬大斯為福,水口收藏積萬金。關煞二方無障礙,光明正在旺門庭。”也就是説這種背山面水易使人得到生存,易於生存便易於產生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最後得到物質經濟文化的繁榮。這裏必須強調的選址講究依山傍水原則時,同時要避開強地震帶上、火山周圍、海嘯堤堰邊、劈山山腳下、颶風經過帶等自然災害將要發生的明顯地帶。原則二:選址應該避免直接前後或左右接鄰寺廟、醫院、禮堂、祠堂、監獄、水壩下游……俗話説,寺廟前後事必多,按現在心理學來説,誰也不願意每天面對寺廟、醫院、禮堂、祠堂、監獄、……長期居住必然會影響居住者的身心負擔。除商業用房外其他建築不宜設在小路的盡端或者丁字路的中心點處,這些不合理之處就是因為他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長期會給人們帶來心理壓力,從視覺上看也是符合心理學,因為所有的車輛、行人都筆直朝建築而來,可能造成心理恐慌,必影響居住人的工作與心情。原則三:選址應環境優美,但必須與地理位置經濟文化相結合。就比如説美國的大峽谷環境優美,但不適合居住,因為那個地方沒有任何物質經濟文化。故選址不但要環境優美、而且還要要求地理位置交通發達、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滿足建築的經濟文化一定的需求,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案例,其原因就是在於怕人文環境影響孟子的身心教育;原則四:建築選址不能選在核電站、變電站、高壓電塔、電信收發站附近、大樓玻璃幕牆、水鏡面、天橋、菜市場……附近或接鄰容易帶來磁場干擾、光污染、噪音、空氣等污染,這些容易給人們帶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人的身心健康。原則五:對地質、水質的講究。自古以來就有風水師親臨現場相地,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卻存大道理。因為地質、水質決定人的體質。其對人的影響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土壤中含有鋅、鉬、硒、氟等元素屬於人體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壽等方面都還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僅僅像火柴頭那樣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發揮巨大的生理作用。這些微量元素在太陽光的作用下放射到空氣中,直接影響人的健康。《山海經》也記載了不少地質與身體的關係,特別是由特定地質生長出的植物,對人體的體形、體質、生育都有影響。第二、潮濕的地質,會導致人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皮膚病等。潮濕的地方是細菌的天然培養基地,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源。第三、磁場,地球本身就是一個被磁場包圍的星球。強烈的磁場可以治病,也可以傷人,甚至引起頭暈、嗜睡、或神經衰弱。中國很早就認識了地磁,戰國時就有了司南,到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針。風水師常説巨石和尖角對門窗不吉,實際是擔心巨石放射出的強磁對門窗裏住户的干擾。第四、是有害波的影響,如果在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雙層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複雜的地質結構,都可能放射出長振波或污染輻射線或粒子流,導致人頭痛,旋暈、內分泌失調等症狀。第五、水白而甘,水黃而糗,水黑而苦。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典型的少,雲南省騰衝縣是典型中的一個“扯雀泉”,泉水清澈見底,但無生命存在,飛禽走獸一到泉邊就會死掉。後經科學家調查發現,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氫的巨毒物質。如在這樣的水源附近是不合適作為建築選址的。但中國的絕大多數泉水都可以用於生活,由於泉水是通過地下礦石過濾的,往往含有鈉、鈣、鎂、硫等礦物質,以之口服,沖洗、沐浴,無疑有益於健康。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這條原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

1.2建築形體及建築坐北朝南朝向、門窗朝向風水學解析

建築形體上分析:中國古代易經曾提到:“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從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土質也不是一樣的,從北到南,土壤是從黑土———黃土———紅土。建築外觀形式也呈現各地域文化的特色。中國現存的建築都是因地制宜。西北乾旱少雨,人們就採取穴居式窯洞居住。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就採取幹闌式竹樓居住。北方草原的牧民採用蒙古包為住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徙。中原、華南、華北但是大體上是一致的,基本都是木構架斜屋面坐北朝南為主,賦有中國特色古建築文化代表。建築坐北朝南位置、門窗朝向分析:

(1)我國處於地球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歸線(北緯)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便於採取陽光。因此,古代把南視為至尊,宮殿和廟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北為陰,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門窗開的位置是根據其各種具體的地理環境採光通風及避開夏季陽光直射。

(2)地理環境決定了其季節型氣候。冬天有西北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坐北朝南的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性情,安居樂業。寺院和道觀正是看正了這一點,均將廟宇建在了背靠青山,面臨綠水的深山密林之中。而這裏面正含了這科學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擋住凜冽的寒風,夏能迎接清涼的南風。潺潺溪流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營造了清新的空氣。

(3)自古以來我國的主要外患均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因此,在中國人的心理上,常存有要提防北方的心理。這一潛意識的心理防範,逐漸的對朝北開門形成了一種心理的負擔。所以,房屋不坐南朝北,是有其原因的。當然,若是把門開朝北,。這也是不開“北”門的另一個因素。

1.3建築細節水學解析住宅篇

(1)入户門原則開門忌諱見堵見梯,比如見近距離山(假山)、上下樓梯、虎頭(另一座建築物的尖角或者特殊的建築物)門前有堆積物……氣流容易受堵,有一種壓迫感存在;開門不可直通到底到底,與後門不可相穿,也就是不可同處於一條直線上;入户有整潔清爽的門面,能帶給人一個好的心情……傳統風水主張入門:1、開門見紅,紅色的屏風、圖騰給人一種喜氣洋洋、温暖如春的感覺;2、開門見綠,科學已經證明綠色的視野最大,也能使整個空間充滿生機,給予一種盎然生機勃勃解除壓力,“生”指生機茂盛,尤以葉大或葉厚的黃金葛、橡膠樹及巴西鐵樹等最為適宜,不宜種植有刺的仙人掌類植物,否則弄巧成拙。3、開門見“福”(主要起到體現文化品味和調節緊張勞累作用)。這“福”主要源於中國的吉祥物、吉祥畫、吉祥雲……例如:“魚躍龍門”、“福祿壽”、“五福臨門”……

(2)客廳原則客廳要明亮,主沙發不要背向大門,主沙發背後要靠牆或者背後要端景台或屏風弱化,坐在客廳裏宜看到風景優美的地方;

(3)廚房原則廚房一定要有窗户,採光通風一定要好,不要在完全封閉的房子裏。入户不宜直對廚房門,但也不宜入户後饒一大圈到廚房避免採購生食物與其他空間穿叉;廚房的形狀要方正,最好不要三角形;廚房忌諱兩水夾一火,比如夾在洗菜盆與洗衣機之接,火爐不要跟水龍頭連在一起。

(4)餐廳原則餐廳最好單獨一個空間,與廚房相連最好,這樣方便使用。一進大門就見餐桌可在餐廳間適當位置用屏風隔擋,也設計一堵高度不高於1.1米高的裝飾矮牆,以避大門之衝煞。餐廳與廚房不宜共享一個空間,因為炒菜時積留的油煙氣、現代廚房家電輻射等空氣氣場會影響用餐衞生。飯桌顏色應以選擇有生命力的顏色為主,以便刺激食慾,但純黑色與純白色為不宜。傳統的中國飯桌大多以圓形為主,在風水學上來講,三角形及有鋭角的飯桌不宜選用,因為尖角具有殺傷力,對飲食健康有害。

(5)卧室原則卧室牀頭不要背對門,牀頭板不宜用三角板,牀頭後不要有窗及衞生間,梳粧枱不要照牀頭,房門不可對鏡子,卧室帶衞生間的衞生間門不宜直對牀鋪。

(6)衞生間原則衞生間是潔身、排泄的地方,容易產生濕氣、穢氣。因此浴廁地點宜隱蔽,不宜直接對客廳、餐廳,如不可避免設計應做乾濕分區過渡及做些隱藏式美觀設計例如:就利用乾濕分區過渡(不會闖味),及在幹區入口處加設置門同客廳電視牆統一化裝飾隱藏式美觀設計,達到坐在客廳、餐廳在心理、視覺不到衞生間就在傍邊;打開衞生間門不宜見大鏡子、馬桶……

(7)公共走道原則住宅內走道設計不宜過長,超過整套住宅的2/3的長度會產生陰磁場;

(8)室內綠化原則有些人喜歡在室內綠化植物,植物本身是綠色節能,但種值數量要適當,比如,大面積的爬藤植物、綠牆圍繞,根莖未處理妥當,易造成室內環境的陰冷潮濕,青苔密佈,過多的則成為陰宅。商業辦公篇原則一:商業大門朝向要有氣場、門廳一定要大氣,櫥窗寬敞……達到人(經營)建築、環境和諧,才能招財進寶。原則二:辦公桌後勿靠大窗,背窗而坐,光線從身後進來眼睛不舒服辦事不方便,從風水學觀點來説,有“空門”,一切生意徒勞無功,負責人辦公室要有“靠山”位置才能坐得安穩,且後背牆不可裝鏡子,因為鏡子會將負責人的反映給別人;原則三:從設計角度來説又忌諱辦公桌正對門,氣場太雜,容易分神;原則四:座位不能在影印機或外溢磁場比較強的地方,如座位靠太近或在電腦正後方,久了容易影響到本身的磁場,造成身心方面的障礙,間接地也會影響運勢。最好是保持距離,不然在中間放盆闊葉植物也可以,但植物要定期更換,否則也會變成第二個污染源。原則五:採光順其自然,座位上不能光線不足或沒有窗户座位上的光線如果太弱,會造成太陽能不足、地磁能過多的“陰氣重”現象,久了會讓人怠惰消極,也比較容易悲觀……所以商業辦公設計風水學要根據周圍的地理、水源、氣候及其具體的辦公樓地理位置而定,上有利的天時、地利、人和才可一生風生水起、興旺發達。地域性文化篇例如一:前文所述的中國的吉祥物、吉祥畫、吉祥雲……;例如二:還有中國最有特色的漢字的諧音和象形字給中國人帶來影響:就比桂花與“貴”諧音,葫蘆與“福祿”諧音……;如四合院不能沒有種樹,沒有樹木,就好像大口裏只有人,這樣成了象形字“囚”,也不能只種一棵樹,因為成了象形字“困”……例如三:中國文人喜歡“四君子”指的是中國畫中的竹、蘭、梅、菊四種性情高雅,意境悠遠的四類植物。它們常被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稱。開門見竹、蘭、梅、菊很好文化品味,比如“竹”同“足”,同時又能體現人品的高風亮節的品德如右圖所示……

2總述

綜上所述,建築設計風水學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一門知識。做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更應當科學、理性的認知風水學,更加人性化的指導業主的需求,我們不但要擯棄偽科學風水學,更要吸取風水學上的藴含科學合理成分,讓建築設計使建築、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更加合理、生態、節能、經濟、美觀及科學的迎合業主需求。

建築風水論文 篇五

【關鍵詞】建築設計 建築風水 風水設計 風水文化 建築文化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在建築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被廣泛應用。我國的建築文化在幾千年來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始終都包含了建築風水的因素。無論是皇宮建設、皇陵規劃,還是普通民宅和村落,各式建築都包含有風水學的因素。隨着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建築風水學開始傳入西方,受到了相關學者的重視,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的建築風水文化在國外受到了高度重視,大量的外國建築在設計中都受到我國風水文化的影響,開始融入風水元素。建築風水學和現代房地產進行有機結合,既體現了風水文化的與時俱進,同時也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2.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區南端,海爾大道的東側沿線。工程所處位置交通便利,區域內商業價值較高,項目以高起點的商業天街定位進行打造,預計建立成為獨具特色的中心商業圈。工程地塊狹長,在建築平面圖上呈現出兩排沿着城市幹道一字排開、兩排建築形成一條商業街的模式。建築由商業羣房、五棟點式高層住宅和地下架空層商業建築組成,周邊無較大型的綠化用地,建築綠化基本上都只能在建築架空上進行種植。(空間分佈如下圖所示)

3.建築設計和建築風水。

3.1.建築設計和建築風水概述。

建築風水是我國傳統文化—風水文化在建築設計的具體應用,我國的風水文化是古代人們認識世界的開始。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從古到今一致沿襲下來,通常人們都認為是趨吉避凶的術數或是一種民俗、一種人與自然環節的學問。建築的風水是我國傳統建築的靈魂所在,通過建築風水和造園學、營造學等其他科學,構成了我國傳統建築理論的三大支柱。建築的風水是研究地理磁場和生命磁場之間的相互關係,通過調節所處的磁場,來提供有利於人體的環境。眾所周知,地球具有磁場,各個生命體也存在磁場。地球的磁場影響着人類的身體狀況,同時也對人類的“運氣”造成影響。各類建築工程中,達到城市規劃,小到個人家庭建築設計,都需要考慮到人體同地球磁場相協調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普遍認為地球的磁場主要是通過位置來對人體產生影響,一般對住宅區和辦公區等人類生活的主要區域影響較大,地球磁場處理不當,輕則影響業主的情緒,重者會損壞人類的身體健康。

3.2.建築主體結構形狀和建築風水。

(1)五行。

1)水形建築。水形建築的主體呈曲形,通常外牆顏色有淺土色、咖啡色。因咖啡色同黃色皆屬木,而曲形的建築物在五行中屬“水”,水具有周流不息及源遠流長的寓意。水形建築外形好似波浪,其造型較為新穎,顯得較為時尚,但由於整棟樓的中心點通常不在樓宇內部,即風水學上所説的沒在中宮之位,一般不適合做居住住宅。但由於五行屬“木”的建築物是適合建築和人體,由於水生木,因此該建築可以作為住宅。

2)木形建築。木形建築多位廋直高的長方形的木形建築。在風水學中,木代表樹木和草,代表的生命中生的根源及功能,木形建築一般事宜從事文藝、研發、教育、服侍、創意等工作或相關行業,其主體顏色為淺黃色。風水中為,黃色屬土,而土可生木。在建築風水中,火生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即為不同的方位及不同的人和物。由於長方形的建築不存在缺角,因而不會缺失任何乙方的卦象,所以一般認為木形建築比較適合居住。

3)火形建築。在建築物中,三角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建築在五行上都屬“火”。建築風水中,三角形是非常不好的形狀,而不規則的形狀又容易造成缺角或失去多方卦象容易引來禍事。若建築下部為方形,符合高直瘦的特點,可稱之為“火形建築”。

4)土形建築。土形建築的外形較矮,通常都是厚實而寬闊,形狀方厚而穩重。由於方形的建築不存在缺角,因此也不會有任何卦象的缺失,磁場較為穩定,此種建築通常適合從事政治或用於辦公。

5)金形建築。因金主方,因此外形無論是長方形還是正方形,都為金形樓盤。金形樓盤適宜從事金融行業。

3.3.建築環境及建築風水。

(1)建築外部格局及建築風水。

在建築的外部環境中,存在三種情況,在建築規劃設計時,如果存在類似情況,需要考慮各個建築平面關係並採取避免措施。

1)外部環境煞氣。外部環境煞氣主要是指在外界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形成的對建築或人體所不利的磁場。外部環境煞氣主要包括:刀煞、光煞、天斬煞、路衝煞、磁電煞、反弓煞、孤陽煞等。

2)外部環境陰氣。所謂外部環境陰氣,是指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如容易造成悲傷、悽慘的心情等不利人體健康的磁場,通常由於陽氣不見,所以陰氣較盛。建築若位於低窪之地,則陰氣和濕氣較重,容易滋生細菌,長久居住必然有損身體健康;建築位於殯儀館、墓區、廟宇附件時,由於悲涼的氣氛,容易造成建築內部的人體健康出現問題。

3)外環境穢氣。外環境穢氣主要是指臭氣熏天、瘴氣連天,對人體產生不利磁場的環境。垃圾場、貧民區、煙囱、排水溝等容易造成人體鬱悶自閉,導致人緣缺失。

(2)建築內部格局和建築風水設計。

1)大門的格局。建築中,大門的磁場在建築風水中代表事業,大門對內的區域稱之為內名堂,即所謂的玄關;大門對外的空間區域稱之為外明堂。建築的大門內外要保持明亮,要增強陽性磁場。大門的外明堂寬敞,而內明堂則較為狹窄,此種情況下,容易造成氣流運行不暢,造成氣不聚。在建築風水中,通常為宅大門大,而宅小則門小,需要搭配和諧,要注意陰陽平衡。

2)客廳格局。一般情況下,客廳都將客廳置於房間的最前面,而將卧室放在後面。在建築設計中,存在某些開發商為了營銷效益及需要突出與眾不同,往往設計為最前面為卧室,而將客廳放置於卧室的後側,此種結構在風水上稱之為退財之所,由於將內明堂放置在後,造成納氣不暢。建築風水認為,明廳暗房,要求客廳要保持明亮寬敞,這樣才能納氣催旺,但有不宜過大,否則容易造成氣散,面積過小,則不利於聚氣。除此之外,客廳要具有足夠的陽光,由於陽光具有驅暗智利,能助長陽宅生旺之氣,才能讓人生機勃勃。

3)廚房格局。住宅廚房一般不適合佈置在西方、北方或西北方。由於廚房屬火,而西方和北方都屬金,其方位受制於火,因此不適宜佈置廚房。在進行廚房格局佈置時,要注意廚房要和房間相配合,根據房間大小,來合理分配廚房的大小。另外,廚房要保持方正的空間,要利於氣流的穩定及通行順暢。對於複式住宅,在廚房上不要設置成為卧室,也不要在將廚房放置在卧室和卧室之間,在廚房旁邊,不要設置小孩的房間,更不要將牀依靠在卧室和廚房相鄰的牆壁上,避免佈局造成火氣太重,影響小孩的性格養成。廚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和採光,這樣才能造成磁場良好,才能有利於人體的健康

4)衞浴格局。

《易經》有云,乾為天,為西北,為尊貴之所。建築衞浴在風水中屬於坑髒之所,因此不適宜佈置在西北方或南方。在設計衞浴面積時,要根據房間面積來進行合理配套,若房間面積較大時,可安排較大的衞浴面積,房間較小時,衞浴面積也較小。衞浴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和採光,利用陽台的輻射來達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有利於室內的清潔衞生。

4.本工程建築設計及風水分析。

本工程西南位置較高,學校在外,有堡坎;東北位置較低,門前即為道路,呈左高右低分佈。工程整個用地的地塊為狹長形,沿着公路一字排開。在建築設計取向時,設計為巽山乾向。由於八運當旺,為財官兩旺,而且本工程有依靠有朝向,工程位置缺點為氣散不聚,容易造成先富後貧、始吉終衰。為了避開不利影響,要將大門開在“乾方”。在民俗傳統中,通常認為“乾”為極貴之位,正所謂乾方貴氣太盛,常人不敵,雖然大門開在“乾方”,但要經過調整才可使用。大門位於“乾”位,同時也是驛馬之位,言外之意為貴人駕馬而來,所以可在大門外設置銅製麒麟一對。工程大門方向為巨門,而公路的高差所形成的斜角也從立交處延伸而來,因此大門的門柱要設計為下方上圓的形式,大門要保證方正、闊大。

各房屋呈一字排開,其背後有坎,而坎上有建築,在建築前面的主入口處面臨大路,故:雖主入口位置氣不聚,方位為財位,少貴,必須要調整方位才可納財。改變的具體做法為將內明堂要設計為儘量闊大的面積,在平台下面的外明堂入口處,要設置引導,引導方法為:從路邊開始,按照左右兩側的樓房外觀造型,來排布雕像,並在其中種植玉蘭、銀杏及桂花等,種植花草要排列整齊,合理利用對仗方式,以迎財氣、貴氣。

工程東部和南部位置均有圓形建築,同時也是小區的車輛出入口,意味破軍星飛臨此方,要在圓形建築的頂部位置樹立旗杆造型來化解,否則不利車輛出入通行。工程東部為農貿市場入口,其對衝的位置建築基礎要有石敢當,避免造成意外之傷。西南方向為武曲吉位,同時也是最利出口。小區內B區2號和1號樓的入口都在背靠坡的一側,中間的間距較為狹窄,為避免從背後出入造成意外,雖小區無景可借,可以通過利用套景法,利用玻璃或反射化煞,或動靜相套、石水相套來化解。(附:工程方位分佈圖)

5.結束語:

建築風水和建築設計的有機結合,涉及內容非常廣泛。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提高了對高品質建築的需求,人們開始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開始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這就要求在進行建築設計時,要將傳統的建築風水等中國元素和建築設計進行有機結合,打造精品建築工程,改善生活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黃其鋒 基於建築設計與建築風水的探析 [期刊論文] 《中華民居》 -2011年11期

[2]戴瑛東 建築設計與建築風水的科學性研究 [期刊論文] 《科技與企業》 -2012年14期

[3]陳頌陽 關於住宅建築設計與建築風水的思考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 -2009年30期

建築風水論文 篇六

論文關鍵詞:村鎮建築文化 倫理思想 等級制度 風水觀念

論文摘要:迄今為止,建築文化尚是一個新概念,陳凱峯在其《建築文化學》一書中認為建築文化內涵便為有關建築的所有意識形態方面的要素,是建築思想、建築觀念、建築意識、建築情感、建築意念、建築思潮這一類心理層方面的要素羣。

建築文化的分類方法很多,如果以區域性差別(或空間差別)來劃分建築文化總體的話,則有城市建築文化與村鎮建築文化之別;如果以歷史性差別(或時間性差別)來劃分建築文化總體的話,則有現代建築文化與傳統建築文化之分;如果以時空禍合關係來組合上述建築文化的類型的話;則有:現代城市建築文化、現代村鎮建築文化、傳統城市建築文化、傳統村鎮建築文化。“村鎮建築文化”的內涵是指:目前仍位於廣大村鎮這一特定地域範圍內的傳統的建築藝術、建築技術、建築制度、建築物以及建築思想。

1、倫理思想、宗法觀念、等級制度在中國村鎮建築文化中的反映

倫理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它以“三綱五常”為核心。倫理思想反應在村鎮建築佈局和建築規格等方面,在聚族而居的村鎮中形成講究長幼、輩份與尊卑的思想觀念。

1 .1尊卑關係與村鎮院落佈局

四合院是中國傳統建築院落佈局中最基本和最常見的合院形式之一,不僅在官式建中。

被廣泛使用,也是傳統民居最理想的建築形式。生活在四合院裏的人們,即可以使自己擁有寬敞舒適的生活環境,人們相互之間又能充分發揮養老扶幼、互幫互助的和睦共處的團結意識,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是不可言喻的。此外,四面建房的空間構成也更順應“天圓地方”的大空間結構,因此,如果説四合院是以人的居住需求建造的,那麼它的規模與內容以及圍和形態則與大自然更為協調。然而它又是封建社會倫理道德、儒教文化的產物。四合院四面建房,無論是從中央庭院還是外觀輪廓,包括空間內容上,都體現出規矩、方整的內涵。而在四合院四方四正中又暗含着“井”字格局,這不僅呼應了從奴隸制社會就有了的“井田制”,而是“井”字分割可為“中”字。中是對稱的、穩定的,也是嚴肅的,它不僅容易附會出許多象徵內容,而是由中字引申出的“中庸”、“中正”、“中和”等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也正是中國傳統儒家倫理思想的體現。

中國傳統村鎮建築講究主軸線,而廳堂由於其主體建築,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又是最富有公共性的禮儀用房,所以佈置在主軸線的最重要部位,而以高大的屋頂、顯眼的外形、碩大的體量、講究的用材來表現主人的地位或接待的規格,其次序安排也充分體現了人倫關係。

1.2家族觀念在村鎮院落建築羣體佈局中的反映

中國的鄉村一直以來處幹封閉狀態,一家一户是封閉的,整個村、鎮也是封閉的。一般情況下,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結成的家族往往住在一些規模大小不一的院落裏,也可能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如果兒孫輩成了家,家裏人口多,家境又比較富裕,則可能增建院落。隨着子孫的繁衍,院落不斷增多,或者在主軸線上按漸進的方式一進又一進地建造,或者在主軸線兩旁另闢軸線,增建院落。

1 .3等級觀念與村鎮建築

中國封建等級制度對於傳統村鎮建築文化有着重要的影響作用。根據張彥玉在《明史·輿服志·百官第宅》中記載:“庶民廬舍,洪武二十六年定製,不過三間、五架,不許用頭拱、飾彩色。正統十二年令稍變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問少者,不在禁限。”此外,清代對村鎮家廟,祠堂的規模亦有規定,如《清史稿·志·禮》所述。

2、風水觀念對中國村鎮建築文化的影響

風水在古代中國相當盛行,中國村鎮建築文化不僅受倫理道德規範和宗教觀念的影響,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制約,而且也深受風水觀念的影響,風水講述:“覓龍、察砂、觀水、點穴”。

村鎮住宅大門正對別人的屋角不吉,要掛一個牌子,上書:“對望”二字,以示平安;如大門斜對人家的煙筒也不吉,是衝撞了“黑煞神”,家人出人不順,也要掛一個牌子,_上書“吉星拱照”—這個牌子亦頗為講究,紅底黑子,高寬比為1: 4,要釘在房檐處;若有鄰家的雙煙筒面對住宅,則要在牆頭掛鏡子,利用反光把黑煞神返回去;還有合院的東、西兩廂房不能前寬厚窄,因“前寬厚窄似棺形”,等於“宅之人住在棺材中,若前窄後寬,則吉。在宅綠化上,講究“前不栽楊,後不栽柳”,因楊樹不成材,而柳樹彎曲,喻意錢都“溜”走了。此外,我國北方村鎮街口常有刻着“泰山石可擋”的石碑,這是防止街巷煞氣沖人宅內的風水鎮煞。

風水內涵相當龐雜,大家説法不一,尤其中鄉村風土先生不能科學的解釋風水,多為穿鑿附會,令人難以捉摸。不過,風水中確有合理之處,也是中國傳統村鎮建築文化的結晶之一。

3、自然現象對中國村鎮建築的影響

中國的窯洞是在黃土高原天然黃土層下孕育生長的。它依山靠涯、妙居溝壑、深潛土原、造土挖洞,取之自然,融於自然,是“天人合一”環境觀的最佳典型。

建築風水論文 篇七

2005年初秋的十朝古都南京,傳統風水同樣也披上了“龍袍”,拉開來“龍來了”的序幕,於是,一場“風水三幕戲”便在中國大陸悄悄地上演了。當然,不論出於善意還是惡意,那些入戲的人們無不是為了一睹“龍袍裏面包裹的究竟是不是龍的真身”。

本期,我們先説這場“風水三幕戲”的第一幕:風水也想步入啟蒙的殿堂。

據2005年9月5日,《金陵晚報》頭版的《“建築風水”正式登上南大講壇》的文章透露:南京大學易學研究所將與建設部中國建築風水文化中心合作,共同舉辦一個建築風水知識培訓班,同時驗發“建築風水文化執行官(師)”的資格證書。當時,海內外許多知名媒體都迅速轉載了這條消息,一場關於“風水學説到底是科學還是迷信”的爭論便一下子將兩個主辦方推上了前台。由於包括清華、北大、武大等中國知名高校教授所組成的“當代風水學院派”欣然加入,這場論戰的“文化性”便遠遠超過了民間“山頭門户”之間的罵戰,長久以來被社會習慣地稱之為矇昧的風水,在其為自己驗明正身的同時,似乎更想展現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啟蒙作用。

自然,由現代科學執掌牛耳的社會並不允許已經被貼上“矇昧”標籤的風水聲稱自己既具有文化,更不允許風水“發揮啟蒙作用”。依靠網絡等媒體所展開的論戰並沒有持續多久。在有關方面的干預下,原定於10月1日在南京開班的“風水培訓班”延期了。在“純屬個人行為”的一紙申明下,校方將這次培訓班的責任指向了主要發起人。過了一個多月,論戰逐漸平息下去,反對者們也不那麼咄咄逼人了。這樣一來,關於風水的論戰悄悄轉了自己風水,培訓班也適時地變身成為了研討會。於是,在新中國的歷史上,2005年11月29日到12月2日期間,“中國建築風水文化與住宅環境研討會”終於第一次在北京國務院第二招待所悄然地召開了。

對此,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的於希賢教授在接受香港鳳凰衞視《文化大觀園》欄目訪談時説道:“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包括美國最著名的伯克利大學在1973年就開始招風水的博士研究生。日本有2200所大學,其中110所大學都正式地開風水班。在這種形勢之下,風水首先是在國際上熱起來了。他(比爾・蓋茨)跟我的朋友講,他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要開微軟公司的分公司的時候,選擇住房都要請風水師看的,風水師不看過他不敢用這樣的房子。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態度,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生活態度。中國文化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追求和諧。什麼是吉祥的好風水?什麼是好風水的住宅,好風水的城市,好風水的鄉村?就是一種和諧的這個環境。所以,風水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調節天地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一種和諧的、吉祥的一種方術,也就是一種藝術。”南京師範大學的張棟傑教授認為:“風水學説的理論體系相當龐雜,但總的來説,風水學説追求的就是四個字‘天人合一’。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表達,就是讓住宅及其周邊環境與居住者達到最和諧的狀態。”

其實,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於2004年4月份的《2004年健康住宅技術要點》中已經明確指出:“住宅風水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對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它既含有科學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風水理論,正確理解住宅風水與現代居住理念的一致與矛盾,有利於吸取其精華,摒棄其糟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關注居住與自然及環境的整體關係,豐富健康住宅的生態、文化和心理內涵。”接着,在2004年下半年成都舉行的建築創新研討會上,西南交大建築系教授、四川省建築師協會副會長張先進首次提出自己的“風水建築理論”,讓到會專家耳目一新。他認為,“修建房屋是要講究風水的,風水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被蒙上了迷信的灰塵,現在到了需要將灰塵拂去的時候了。”他説,風水歸屬於傳統的八卦理論,始於人類最初樸素的環境觀,它的內核其實就是中國人古老的人居環境,包括水源、林木、陽光、地磁、山脈走向、地形、温度、濕度等多方面自然生態條件有機的結合。張教授説,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之後,“風水建築”已經被蒙上迷信的色彩,所以很多人修房造屋要選時辰、殺雞等,拂去這些迷信的灰塵之後,風水有其相當多可以吸納和研究的精髓。

風水學説的支持者似乎都有這樣一種共識,這就是“城市規劃不合理讓傳統風水抬了頭”。北京建工學院的韓增祿教授認為,古代風水學説的優秀之處,實際上已經部分地被現代人所忽略了:“風水講究城市整體佈局,整體協調,強調建築之間的合理距離,強調人在其中要舒適自在。這都是現代建築最缺乏的東西。”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研究院院長俞孔堅教授也認為:“我們的建築理念和信仰,確實出現了問題。”“風水是建築和城市的傳統評價標準,打破傳統風水觀念許多年後,人們忽然發現城市和建築反而變得更加糟糕了,人們需要尋找新的信仰和規則。”

當然,反方也是緊急跟進:2005年9月6日的《揚子晚報》發表了名為《“風水文化大師”且慢進大學》的評論文章,對風水培訓班表示了質疑。它認為:“新中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風水一直作為唯心主義、作為封建迷信受到批判和否定,(開設風水培訓班)真不知道這是在張揚科學還是為迷信張目。”9月7日,《工人日報》也發表名為《讓人看不懂的“風水”培訓》的新聞觀察,作者尖鋭地表示:“作為傳播科學知識和人文精神的大學殿堂,尤其應該規避這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東西。風水培訓,還是不搞的好。”同一天,《南方日報》也發表了題為《穿上“名校馬甲”,風水它還是風水》的評論,表達了對風水培訓班的反對態度。

在回顧為什麼風水會在2005年引起學術界大論戰時,俞孔堅教授是這樣認為的:“風水和科學是兩回事,它是一種文化現象,反映着中國人協調人與環境的理想,是中國人幾千年經驗積累下來的感性認識。今天風水又熱起來,只能説明我們發現缺少共同信仰和自信,並希望在風水傳統中找回點什麼,儘管它是農業文明的產物。”很明顯,俞教授的説法傾向於有條件接受風水中隱含的文化觀念。

建築風水論文 篇八

【論文摘要】:風水一説被大多數人視為無稽之談。在科學發展的今天,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風水之説並不是一無是處。從現代城市建設的角度上看,也需要考慮整個地域的自然地地理條件生態系統,這就是現建築風水。

《黃帝宅經》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興隆。"短短十個字就完全道出風水學的精髓。風水從字面上來理解,"風"是流動的空氣;"水"是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氣,萬物就能生長,人羣就能生活。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正因為有了空氣與水和適宜的温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風水"一説也有正確所在,正因如此,"風水"在現代建築中仍然被人們重視。

1.建築風水之風

建築風水之風是指空氣的流動,古人看風水要看住宅周圍是否有風吹過,眼前豁然開朗,並無高山阻隔,以斷風脈,也不宜風力過猛。風宜徐來,最理想的居住環境應有柔和的輕風徐徐吹來,清風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優化建築佈局,提高住區的風環境質量,達到夏季通風良好。而在冬季,住區局部最大風速不超過5m/s,建築物前後壓差不大於5Pa,減少冷風滲透。風應該在平流層範圍內,而不宜有產生紊流或渦流的大風。應該確定一個風速對人體長期健康影響的標準,也是我們現代人為了自身的健康應該考慮的,因為強旺的風以及攜帶的灰塵等是可以直接影響人的健康的。

一般來説,新風量越多,對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實驗表明,產生"病態建築物綜合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鮮空氣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調節室温、除去過量濕氣,並可稀釋室內污染物。室內新風量根據二氧化碳的含量來確定,這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二氧化碳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可以作為室內空氣新鮮程度的指標。據統計,人每日吸入的空氣量約為10m3。一般來説,保證每人每小時有30m3的新鮮空氣,則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控制在0.1%(體積分數)左右。

躺在椅子上,沐浴着和煦的微風中,把所有的勞累和煩惱的拋開,隨風而去,這樣的生活應該很愜意了。

2.建築風水之水

水―宇宙萬千生命因它孕育而來。人類因水而有了生命,城鎮因水而繁榮。建築活動中對自然水環境的研究和利用,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了。仰韶文化時期聚落的選址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環境選擇"的傾向,其表現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僅便於生活取水,而且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2)位於河流交匯處,交通便利。(3)處於河流階地上,不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襲。在古典園林中水作為一種建築要素被廣泛的採用,並得到髮長和傳播,確立了建築空間水要素的重要地位。

現代建築中,由於寸土寸金,所以並不是每家都能有一大片水,更多的是在小區內有一池塘或噴泉。噴泉的活水發出的聲音,親切而自然,也能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流水至柔而善,可輕易流過路徑上各處的障礙,而涓涓細流的汩汩之聲很具撫慰性,有助於令住户度過漫長的人生路里的崎嶇坎坷。還有不少住宅都配有游泳池,游泳是最好的健身運動之一。在風水上,常與水親密接觸,能為身心注入水的特質舒緩緊張的工作壓力和疲憊的身心,有助於提高思維的柔韌性。除了運動的功能外,一大池水可以給乾燥的空氣帶來水分與濕潤。國際上的豪宅無不擇水而建,中國自古也有擇水而居的傳統,此外,水景還迎和了人們親近自然和對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態效益和給人心靈帶來的共鳴與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3.建築風水之陽

中國地處北半球,陽光終年由南照射,自古以來,人們都以坐北朝南之勢建房造宅,以求能沐浴在温暖和煦的陽光之中。陽光、空氣、水,生命組成重要元素,陽光在現代建築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以光為裝飾。陽光感在小區環境景觀中的體現則更為直接,環境作為小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對自然、陽光的渴望都直接反映在對環境景觀的要求上,小區中的環境景觀有別於自然環境,它是一種抽象化的自然,陽光作為自然要素之一,在這樣特定的場所中,與人、建築發生着關係,通過小區內小環境,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讓人能感受陽光,聆聽風聲、雨聲的場所,滿足現代人生理、心理乃至精神上的渴望,使人們從日常生活的疲倦中解放出來。讓人充分與陽光、自然相交流,達到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諧統一。

為了使陽光能夠照射到家裏。房屋日照間距的要求,是使後排房屋在底層窗台高度處,保證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時間。房間日照的長短,是由房間和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關係決定的,這個相對位置以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築物所在地理緯度、建築方位以及季節、時間有關。通常以當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時太陽的高度角,作為確定房屋日照間距的依據,日照間距的計算式為:式中L為房屋間距(日照間距),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後排房屋底層窗台的高差,α為冬至日正午的太陽高度角(當房屋正南向時)。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房屋的間距,通常是結合日照間距衞生要求和地區用地情況,做出對房屋間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規定,如L/H1=0.8、1.2、1.5等等。在高緯度地區和農村,日照間距要求可大些,L/H1常取1.5~2.0,即房屋前後的間距是房屋高度的1.5~2倍。低緯度地區在1.2~1.5左右。城市用地很緊張,日照間距往往達不到日照衞生要求,但一般要求不小於1,但實際情況中,許多僅有0.8甚至更少,這種住宅狀況是不利於人體健康的。陽光中的可見光譜有各種顏色,在陽光下,能夠讓人感受到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4.總結

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環境。對於中國常見的背山面水的城市、村落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生態學意義的典型環境。其科學的價值是:背後的靠山,有利於抵擋冬季北來的寒風;面朝流水,即能接納夏日南來的涼風,又能享有灌溉、舟楫、養殖之利;朝陽之勢,便於得到良好的日照;緩坡階地,則可避免淹澇之災;周圍植被鬱郁,即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調節小氣候,獲得一些薪柴。這些不同特徵的環境因素綜合在一起,便造就了一個有機的生態環境。這個富有生態意象、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或村鎮,也就是古代建築風學中始終追求的風水寶地。

參考文獻

[1]黃一真。現代住宅風水,陝西旅遊出版社。

[2]王漢清。通風工程,機械工業出版社。

[3]黃晨,建築環境學,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