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節能低碳綠色建築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2W

節能低碳綠色建築論文(多篇)

綠色建築論文 篇一

歐洲門窗看紐倫堡,中國門窗看高碑店河北與浙江顯然都是建築節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兩個建築節能大省的着力點和發展路徑卻有所不同。“河北版”的建築節能依靠的是市場力量,所以才有“歐洲門窗看紐倫堡,中國門窗看高碑店”的説法。依靠市場的動力推動建築節能,對河北來説實屬無奈之舉。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處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誰也不願意看到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時,排名靠後的幾個城市都是河北的“專利”。”由於前者沉重的環保欠賬和令人詬病的霧霾天氣,而不得不在轉型中加速而艱難地與建築節能賽跑。而“浙江版“的建築節能則不同,雖然不能説浙江的空氣質量就是“天生麗質”,也不能説江南水鄉依然是那麼小橋流水,但節能減排和碳排放的壓力畢竟還是要小於河北。因此,依靠政府的號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這樣的文字顯然還交代得不夠,首先讓我們看看“河北版”建築節能的市場推動力和吸引力。9月16日,中德建築節能領域系列合作項目在中國國際門窗城簽約。德國駐華大使館大使柯慕賢、德國能源署署長斯蒂芬•科勒到場。

本來這樣一個商業活動不太可能驚動省領導,但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卻親自來到簽約現場。用現在比較時髦的一句話是:為企業站台。記者發現,這次“河北版“的建築節能,依靠市場的力量共簽訂了六個大項目。分別是德國能源署與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合作建設被動式門窗博物館項目;德國威瑪生物質燃料公司與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合作生產生物質燃料項目;德國梅森伯格商貿無限責任公司與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共同在中國國際門窗城建設德國綠色家居建材展覽中心項目;德國諾託。弗蘭克五金集團、德國格屋五金集團、德國雷諾科塗料公司入駐國家建築節能技術國際創新園項目。簽約的主角,是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這個我國最大的節能門窗生產企業,2004年就通過市場談判與德國合資,將歐洲節能門窗理念技術引入中國。由其投資興建的“中國國際門窗城”,已吸引了包括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德國邁克爾威力、日本YKK三家世界五百強在內的歐美企業入駐門窗城,可以説市場的力量無處不在。但“浙江版“的建築節能基本由政府主導,標準先行,記者在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方網站檢索到,光是地方立法就出台了四部,其中包括《浙江省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和《浙江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條例》,明確了民用建築節能評估和審查、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和竣工能效測評。浙江還先後了《浙江省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等35項建築節能地方標準和技術導則。

由此可見,政府的推手作用無處不在,效果也比較突出。那麼,促進建築節能是以政府強制為主?還是市場推動為主?從“河北版”與“浙江版”兩個版本的比較看,顯然都有自己的成功之處,但也有不同的觀念碰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楊榕的看法是:目前的建築節能工程,政府應該從更大範圍強制推進,明確能效水平的標準,積極建設能耗監管、管理及節能平台。這位權威人士的表態顯然強調了政府推動的作用,雖然他也強調了與市場的平衡。但另一位權威人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江億卻在第三屆能源基金會建築項目交流會上表態,不管是政府主導還是市場推動,對於建築節能的管理,應該從過程管理轉變為目標管理,確定能源消耗的上限,也就是説,政府不能管得過細。但市場的力量真得都像河北那樣自覺嗎?情況並非如此。我國第一個開發企業的綠色低碳首席官招商地產的胡建新表示,招商地產從2009年成立綠色建築研發中心以來,還是品牌宣傳要好於市場推廣。他認為,要把建築的能耗降下來,主要是利用自然資源,而不是去用節能燈泡或者是新風系統,那種是全天候都在消耗能量的,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先降低能耗,再考慮提高能效。不管是“河北版“還是”浙江版“的建築節能,因地制宜或許是建築節能的最佳途徑。“比如在北京用新風系統做宣傳就會受到消費者的認可,人們已經意識到霧霾、PM2.5的危害,但是在廣州那種喜歡開窗户的地方,可能就不太可行,”胡建新説。當被問及是政府重要還是市場盈利模式重要時,胡建新説:“做節能和綠色建築,在很多時候要有犧牲掉一部分的經濟效益的勇氣,在企業能承受的範圍內,應該獲取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平衡,這三者是有妥協的。”

二、兩手都應該硬

那政府的推動力真得那麼重要嗎?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督方面,政府肯定發揮了作用。但有些政策並沒有很完整地兑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綠色建築發展處副研究員馬欣伯印證了這一説法。國家和部分地方的激勵政策尚未兑現,對企業開展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的積極性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胡建新稱,有個別地方政府的補貼款項下來了,但是國家的還沒有下來。江億透露,近十年一大批節能示範建築實際運行能耗都高於同功能一般建築。例如,美國獲得LEED認證的綠色建築中,70%實際運行能耗高於同功能一般建築,今年中國對獲得三星綠色建築標誌的建築的調查,也發現類似情況。因此,關鍵不是政府和市場哪頭重的問題,還是要抓好設計、施工、運行、管理、標準化建設五個環節,最終實現總量控制和目標管理。他還指出,把建築能耗降下來,不僅僅是政策和市場的“雙推動”,也與它的使用模式,運行模式,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相關,建築節能最終目標還包括建築物里人的行為。

在解讀即將施行的新版國家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時,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海燕指出新標準是在摸索中前進的,綠色建築、節能建築除了功能和性能外,還特別關注瞭如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突出因地制宜,優化設計,高效運行的原則。他指出,新版標準彌補了現行標準運營評價的一些漏洞。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適用建築類型、評價階段劃分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這就更全面和平衡了。目前中國的節能建築推廣更多的是由政府引導推動的,在普通購房者對節能建築還不太瞭解的情況下,主動涉足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的企業為數不多。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劉東衞指出,他們在做建築節能時遇到最大的困難,不在於技術層面,而是思想意識理念上的的裹足不前。他舉例説,現在多數房企做住宅項目,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便考慮了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也是以市場和“賣點“為最重要的目標。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如此之大,南北氣候差異很大。未來,我國建築節能的考核手段和方式應該適時轉變,由過去針對政府主導和技術措施的控制方式,逐步轉向用能總量的控制方式,通過採用能耗限制等控制方法,實現建築能耗總量控制。在這中間,其實“兩手都應該硬”,胡建新認為。

綠色建築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本文以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為例,從集成化設計、精細化設計、適宜性技術的運用等方面探討綠色建築設計理念。

一、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案例分析

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是深圳市為申辦201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而建設的住區,需要解決5個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遷安置問題。因為由政府投資,資金受到嚴格控制,工期緊張,需求也非常特殊。在整個項目設計過程中,我們清晰地認識到對項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對設計的滿意度將直接影響工期和拆遷進度。綜合考慮各種制約因素,我們通過規劃與設計階段的精確控制,實現了低成本適宜技術的綠色建築目標,該小區也獲得2006年國家財政部、建設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項目(圖1,圖2)。

1.集成化設計

在規劃過程中我們成立專門的溝通組及設計組,同步開展工作,從而保證不會因為工期縮短而降低質量。我們一方面與建設方溝通,以求更好地實現安置政策;另一方面與村民溝通,以保證我們的方案能夠更貼近村民需要,也為方案後期的順利實施打下必要的基礎。為了更順利地與村民深入交流,我們還專門選派了會方言的建築師參與溝通。考慮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對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礎上,我們又引入社會學、民俗學、植物學等學科學者協助建築師進行協同設計,豐富了方案的內涵。

2.精細化設計

為滿足原村民自住房與出租房分開、每個村要相對集中等要求,針對用地緊張的情況,我們將相對比較安靜的東部設為自住區,西側為小户型出租區。5個村從南到北依次排列,通過道路、景觀、幼兒園、會所等公共設施來間接區分,而不是用圍牆生硬地隔斷,這樣既保證了整個小區設計一體化,又滿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我們採用數字化手段,從定性判斷走向定量驗證,力圖把常規技術作精,提高舒適度的同時節約資源。結合日照模擬,調整總平面佈局,使所有住户都能達到規範中的日照要求,並藉助通風模擬驗證了小區內每棟建築都有順暢的通風(圖3)。為避免西面城市道路的噪聲影響,我們將此區域建築平面設計成折線,功能定位為單身公寓,既形成組團和院落空間,又使建築自身成為小區的噪聲遮擋屏障,並在户型平面上用走廊和廚房對噪聲進行二次遮擋,以便減少對卧室的干擾,在陽台等細節方面也綜合考慮了技術要求。環境設計方面,利用模擬技術確定喜陰植物與喜陽植物的分佈區域,以指導景觀設計師合理選擇樹種及種植位置。此外,我們對建築護結構也進行了精細化的節能設計。

3.適宜性技術的運用

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適當選用新技術,如研發半集中式太陽能熱水利用技術;利用湖面做人工濕地,結合MBR技術作中水處理,降低一次性投入和運行費用;利用沼氣等等。

按照國家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預估,深圳體育新城安置小區有望達到三星級,項目的總投資為10億,其中綠色建築增量成本為6150萬元,佔總投資額的6.15%。2007年8月自住區部分已經封頂。

二、綠色建築設計理念

設計階段真正體現綠色建築本質的價值觀,將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也是以較小的成本代價最大限度控制能源消耗量的重要環節。建立綠色思維是進行綠色建築設計的先決條件,綠色思維是以“創新為魂”、“平衡為本”的思維模式創新性地從事建築設計活動(圖4)。其根本第一是創新,第二是平衡。創新將對綠色建築設計的理論、方法、內涵產生一種革命性的衝擊——觀念更新、設計內涵增加、設計方法改變、甚至設計管理體系也會隨之變化,這部分變革是軟性的,因此一直沒有得到建築師的足夠重視。綠色建築的推行必然要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這些革新是硬性的,與投資造價密切相關,現今建築師設計綠色建築時往往視之為“良方”,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導作用。我們應該提高對軟性技術創新的關注度,這是建築師的責任,也是以最少的資源代價獲取最大效益的關鍵控制點。

平衡是綠色設計的核心,包括縱向平衡和橫向平衡兩種。縱向平衡針對有全生命週期的項目,在設計階段就要充分考慮從建設到拆除的全過程,而不應停留於將房子建成的階段性任務。在橫向平衡中,綠色建築設計中關於節地、節水、節能、節材、室內空氣品質、運行管理等方面,實際是受制於功能、造價、形式以及政治、經濟、氣候、人文管理等諸多因素的。所以綠色建築一定是平衡各方面因素後產生的結果,建築師不一定在每個要素上都作到最好、最精,但是應儘量使綜合成本、技術、環境、功能、性能、藝術等方面達到整體優化(圖5)。

創新、平衡之下的綠色建築設計應提倡“精宜之道”。“精”指常規技術精細化,具體項目具體分析;分類、分級、分層思考技術策略;定性、定量驗證;從經驗中挖掘、提升常規技術的效能,減少資源的浪費。“宜”是四新技術應用適宜化,在風險管理意識下應用與項目定位匹配的四新技術。新技術應用一定會有風險,不能因“新”而盲目應用,也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用。科學的做法是:針對項目具體情況分析應用的模式和範圍,控制和化解風險。作到“精宜之道”需要工作模式的變革,比如集成化的工作模式、數字化的設計手段、科學化的邏輯判斷及持續化的效能驗證。其中集成化在精宜設計中最為關鍵,不僅是設計自身,而要從源頭開始,讓建設方、設計者、使用者共同參與。另一方面,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源於各學科的集成而不僅僅是應用一項技術或設備。比如應用高性能的鋼筋是節材措施,但建築結構合理、降低含鋼量、少用鋼筋混凝土也是節約材料、降低造價,這更需要設計過程中的精細化,避免為戴“綠”,而進行技術“冷拼”或為“綠”而“綠”。

推進循環經濟已成為我國的發展戰略,綠色建築是建築領域循環經濟的具體表現之一,如何科學地將其實現,值得我們深思。我國的現實條件與面臨的問題都説明我們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做法。我國是從農業經濟跨越到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別是我們目前處於城市化進程的頂峯期、建築設計和建造的大躍進時代,探求中國的綠色建築如何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建築師不僅要關注高技術支撐下的實驗建築和示範建築,更要研究如何設計量大、面廣且低成本的綠色建築。

國內現階段很多綠色建築只為評星、評級,某些項目為了拿綠色建築白金獎,不惜代價大面積使用光電技術,忽視建築成本;也有項目為使用某項節能或環境技術,不顧建築特點和地區氣候特點生硬地在一個兩層高的住宅上安裝高科技拔風帽忽視建築本身的功能,走上極端的誤區。實際上不合理的設計是最大的浪費,例如把太陽能路燈安裝在榕樹下,導致光電板不能發電;建築師為了滿足創作的需要,先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牆,而後用Low-E中空玻璃隔熱,再加上外遮陽等技術,最後號稱高科技節能建築,就是典型的“戴帽子”設計!

正如吳良鏞先生在《北京憲章》中指出的,技術是“雙刃劍”,技術的建設力量及其破壞力量在同時增加。技術發展改變了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進而向固有的價值觀念挑戰。綠色建築不僅僅涉及技術,更重要的是人們價值觀念、生活態度的根本改變。

綠色建築論文 篇三

生態文明視域下綠色建築的設計形態非常多樣,幾種最為典型的形態如下:

1)節能節地建築。這種建築的設計思想的出發點是力爭節約能量和物質資源,實現一定程度的物質材料的循環。

2)生土建築。它的特點是利用覆土來改善建築的熱工性能,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生土建築具有諸多優點,如節能節地、防震防塵、防風防暴、防噪聲、可減輕或防止放射性污染及大氣污染的侵害,並且潔淨、安全等,在環境上有利於保持生態平衡及保存原有自然風景。

3)新陳代謝建築。該設計強調復甦現代建築中被丟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歷史傳統、地方風格,提倡過去、現在兩種不同文化的建築的共生等。新陳代謝建築積極地接受、吸收和保留過去建築中有價值的成就,並在試圖表現時代文化和識別性的同時也積極採用現代技術和材料。

4)少費多用建築。這種設計形態是使用較少的物質和能量創造更加出色的建築作品。該設計具有這樣的特點:可大量建造,且費用低廉;由住宅工廠預製,能量自給自足,並可以靈活遷移;統一裝配,符合模數;住宅有自潔功能,居住舒適。

5)高技術建築。可以説這是一種智能建築,它的特點是利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的發展,使固定的建築護結構成為可以跟隨氣候自我調整的圍合結構,成為建築的“皮膚0,可以進行自由呼吸,控制建築系統與外界生態系統、環境能量和物質的交換,增強建築適應可持續發展變化的外部生態系統環境的能力,並達到節能的目的。

2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綠色建築設計技術

2.1綠色建築技術

綠色建築技術是一門涵蓋多學科、多理論的綜合技術,這項技術中不僅會利用到能量流轉規律、氣候變換規律、物種循環規律以及建築內外部的環境熱濕交換規律等,這種建築技術也具備一些非常顯著的優勢。首先,綠色建築技術非常注重建築的節能降耗,會讓這一設計理念貫穿與整個設計的始終,因此,能夠很好的降低建築物能耗,並且提供更為舒適的內在環境。其次,該技術在採用時對於建築材料的選擇會很嚴格,新型材料往往能夠更好的滿足綠色建築的設計需求,例如,越來越多的傳統磚石已經被各種更輕便的牆體和結構取代,各種高強度合金鋼、高強度混凝土以及高強度玻璃等也越來越廣泛的被使用。

2.2自然生態能源的利用技術

自然生態能源的利用很好的為綠色建築技術提供了基石,各類原生自然能源也成為綠色建築的首選。首先,太陽能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於綠色建築中,利用太陽能不僅能夠進行室內採暖、降温以及乾燥,還能夠很好的降低整個建築物的能耗。其次,豐富的地熱能源也可以成為綠色建築的一項重要資源,地熱不僅儲量豐富,而且污染小,非常符合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此外,循環利用也是綠色建築中的一項重要技術,無論是對於材質的循環還是對能源的循環,這些都能夠很好的降低建築成本,節省能耗,並且非常環保。

3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綠色建築設計路徑

3.1建築設計的人性化

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綠色建築設計有一些非常典型的路徑選擇,首先,人性化的建築設計便是一個重要典範,在建築中凸顯“人本理念”無疑是生態文明視域下對於綠色建築的一種非常好的詮釋。一方面,建築設計的一些傳統規律應當勇於突破創新,隨着人們對於個性化的居住空間與居住環境越來越看重,設計中應當對這一點有充分的考慮,這才能夠更符合當下人們的消費行為與消費理念。另一方面,建築設計中應當逐漸融入更多的藝術原素,這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一種需求與體現,這也能夠讓整個建築的附加價值得到提升。

3.2建築設計的生態化

隨着全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於原生態居住環境的日趨向往,這也可以很好的成為綠色建築的一個重要方向。生態化的建築設計不僅能夠為居民提供更為舒適的居住環境與居住空間,在這樣的理念下打造的產品也能夠更好的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進而實現建築物與環境間的良好融合。生態化建築既可以體現在設計概念上,也可以體現在設計中的用材上。值得一提的是生態化建築在打造時要充分而全面的考量建築物周圍的自然環境、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環境等,設計時要充分和當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周邊的綜合環境相融合,這才是生態化的建築設計中應當凸顯的標準與理念。

3.3建築設計的一體化

建築設計的一體化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具體可以體現在兩個層面。從橫向來看建築設計應當充分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一體化,建築設計不應當一味的改造環境,而是應當融入特定的環境中。從縱向來看建築設計應當實現當下與未來的一體化,這也是對於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種秉承。一體化的設計理念應當既滿足人們目前的居住需求,長遠上也不會損害建築物周邊的生態環境,能夠良好的與環境和諧共處才是生態文明視域下優質的綠色建築。

4結語

綠色建築論文 篇四

與傳統建築不同,綠色建築從項目實施規劃、設計階段,就將環境因素納入考慮、分析的範圍,力求人造建築與自然環境充分結合,降低建築生產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建築使用時可以滿足人們生活、居住、工作的要求,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適、綠色、環保的居住空間;使用期限到期後的拆除回收階段也不會對自然環境產生明顯損害。綠色建築是環保理念的一個重要發展分支,是環保理念和建築產業相結合的產物。它將人造建築和自然環境在設計上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從而達到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目標。綠色建築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思想,遵循科學規劃、高效利益資源、廢棄物循環利用、建築功能豐富、居住效果優良為原則,為使用者實現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享受,同時達到自然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將建築對自然環境的負面作用降到最低。綠色建築設計是綠色建築的前提和基礎。設計者在正式開始設計前,對項目選址周邊環境開展細緻深入地調查研究,全面地掌握項目所在地自然地質狀況和社會環境。在此基礎上,圍繞客户提出的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建築設計。通過大量先進、高端的建築材料、施工機械和管理方法,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並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建設及使用成本。實施綠色建築設計需要全面考慮自然環境、建築本身使用效能及項目投資等多種影響因素,綜合利用各種資源,採用系統論的管理方法進行設計,達到建築在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的最優化。

2開展綠色建築設計的基本原則

2.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為使用者創造一個健康的人居環境是綠色建築設計的一項重要職責。圍繞這個中心,綠色建築設計在室內空氣質量、熱環境、噪音和電磁場輻射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深入的改良設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上述環境因素對人體產生的負面影響。在設計細節上,綠色建築設計主要或全部採用毒害低施工材料或無毒材料。在牆面和吊頂等重要建築部分,儘量使用綠色無毒、低毒塗料,一般以陶瓷、硬木等材料進行地面裝修,這些材料不含CH3O,化學耗氧量低,有利於人體健康。在建築系統和機械系統材料選擇方面,儘量選擇潛在污染能力小的材料,對於污染能力大的木製品、地毯、塗料、密封膏、織物等能不用就不用。通過合理設計,科學設置進風口和出風口,確保室內空氣流通狀況良好。提高室內熱環境水平,根據人體需要選擇最適合的温度、濕度和氣流,讓使用者獲得最佳感受。提高供水質量,有條件的可以選用直飲水。在採光方面,既要考慮到使用者對光線的實際需求,有利於人體健康,又要通過必要的調整,使室內光照環境更加美觀,並且有利於節能。通過使用吸聲材料或採用隔音設計,提高建築隔音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

2.2堅持能耗最低的原則

所謂能耗最低,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建築施工材料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二是指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下面分別進行説明:(1)建築材料生產運輸過程中能耗最小化。綠色建築的理念不僅僅在於建築物本身及其建築施工過程,更是要追溯到施工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去。由於建築市場對材料的選擇決定了施工材料發展的方向,所以在進行建材選擇時,要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同時,儘量選擇生產能耗低的建築材料和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比如金屬材料等,以實現建築業的良性持續發展。此外,為減少施工材料在運輸環節的能耗,在選擇材料時,要將注意力向本地生產、運輸線路短、成本低的施工材料傾斜。(2)建築使用過程中消耗能源最小化。建築的使用過程一般都比較長,這個階段的能耗水平在建築從施工到拆除整個過程各個階段中是最高的。提高建築節能水平,就要以使用階段為重點。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提高建築整體節能水平。通過對建築平面佈局、平面形狀、進深、體形係數、表面面積係數、長寬比和朝向等形體設計及牆體、門窗、屋頂、熱緩衝區等部位的優化設計,都可以有效改善建築保温隔熱性能,降低建築能耗。

2.3大力推廣新型清潔能源的利用

為降低能源壓力,人們已經在多方面開發新型能源應用。光伏太陽能以其資源豐富、清潔環保的特性稱為新世紀重點開發的新型能源之一。加大太陽能在建築行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築能耗。常見的有在屋頂、牆壁、玻璃等部位使用太陽能設備,通過光電轉換,將太陽輻射轉換為熱能和電能,供建築正常運轉使用。除此之外,風能也是我國重點開發的新能源之一。我國幅員廣闊,風能資源充沛,通過風力發電設施,可以將風能變為建築使用的電能。

2.4堅持環境負荷最低化原則

開展綠色建築設計,最基本的一項原則是保護環境,降低建築建設、使用及廢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其中重要一項內容是減少建築施工期間排放的建築垃圾、廢水、廢氣等。(1)選擇環保型建築材料。當前建築行業在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廢棄物,並造成鉅額資源、能源消耗。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人員在選擇建築施工材料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成本,還要考慮環境成本,儘量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選擇對周邊環境污染少的施工材料,常見的有生態水泥、綠化混凝土、高性能長壽建築材料、家居舒適化和保健化建材等。多使用預製構件,避免產生建築垃圾。(2)施工工藝科學合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可以認為是各種資源、材料的使用、加工方法。通過合理的優化設計,使用更加環保的施工方法,提高材料使用效率,降低廢棄物產生。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