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節隨想【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1W

清明節隨想【精品多篇】

清明節隨想 篇一

媽媽説,小時候,姥姥帶我的時間長,大半時間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可是在我的記憶裏,印象最深的卻還是奶奶,也許是因為跟奶奶一起生活的時候才開始記事吧!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魚和肉都是好東西,爺爺奶奶每次都會把肉挑出來給我吃,炒菜時候挑出半碗,包包子時候也挑出半碗,每頓飯都這樣,終於導致我七八歲的時候再也不吃肉了,直到現在。離家讀書以後,每每跟陌生人一起吃飯,總要無數次地強調幾遍:我是真的不吃肉,不是不好意思!雖然我長得很高大,但我的確是從七八歲開始就不吃肉了,也許是因為七八歲以前已經被爺爺奶奶喂夠了一生所需的肉了!爺爺奶奶,其實我真的很想你們,很感激你們,你們能聽到嗎?

我3歲就上幼兒園,因為年齡太小,奶奶每次都送我到幼兒園,然後在教室外面一直等着,看着我在裏面上課,下課後陪我玩,直到放學再把我帶回家。我幼兒園記憶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奶奶的陪讀,回憶起來,我真的很幸福!

記得上次,算命先生説,我是一個有孝心沒有孝口的人。我有孝心的,真的有,奶奶,你知道的對嗎?我還記得那次大學暑假回家,看你在洗自己的衣服,我去幫你洗,你倔強地不用我幫忙,可我堅持幫你洗過之後,你還是暗暗地笑了,我知道你很欣慰。可是,我更多還是對不起你!我跟你頂嘴,很放肆地跟你頂嘴,有時候甚至討厭你説的話,還有一次被門口路過的人聽到,向我投來不解的批評目光,我知道,我不對,可是我只是口上的,心裏還是愛你的!

我讀了好多年書,今年才開始工作,你卻已經走了!我老早就在打算今年過年給你買什麼新衣服,還有姥姥、姥爺,我很早就在想了。前天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説你自己不再主動要飯吃了,以前你總是很早就急着問媽媽:怎麼還不做飯?你一生都不會讀表,常常把10點看成12點,你覺得餓了的時候就是12點了。每次,媽媽都會提前一點做飯給你吃,你總是可以吃好多好多,所以身體很棒。不是嗎,那次你生病,一條腿都不能動了,經過治療,卻還是能夠扶着凳子慢慢的走路,後來可以用枴杖,再後來可以什麼都不用了,連我買給你的四角枴杖,你都沒怎麼用過。80幾歲的老人,還能夠撐過這樣的大病,誰能説你身體不好?

我今天早上醒得特別早,不知道你已經離我們而去,奶奶,對不起!中午收到妹妹的短信,我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説,你昨天晚上11點已經走了!對不起奶奶,我沒能見你最後一面,沒能給你長孫女應有的孝敬!如果你在天堂能聽到,希望你能原諒我!

清明節隨想 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這些都是關於“清明”的古典詩歌名句。一個民族的詩歌文學,往往是這個民族的心靈世界的寫照,反映着這個民族的精神的、靈魂的生活,和其對天地、自然、生命、物事的藝術的和哲學的觀照。這些關於“清明”的詩句,就像一面鏡子一樣,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民族關於“清明”的文化心理、文化態度和文化民俗。

“清明”文化體現在我們如何對待自然物事上面。每至清明時節,都是中國人感受自然、感受天人合一的重要時刻。在這個萬物復甦的節令裏,我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感物惜春,沉靜思索,追尋自然法則的真諦。我們與自然對話,我們體悟自然對我們的心靈的影響。我們懂得了尊重自然,自然節律變化讓人敬重,讓人敬畏。在這個神聖的文化儀式裏,我們寄託着追尋春天的新的希望,懷揣着與天地和諧共生的夢想,完成了我們催護新生、迎接新生的精神的靈魂洗禮。

中國人的“清明文化”,還是以感恩紀念、慎終追遠為特質的精神。清明節是中國人集體表達對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時刻。我們認祖歸宗,祭奠祖先,緬懷先人,飲水思源,追古懷遠,知死樂生。每逢清明,中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盡量回到故土,到親人的墓碑前掃墓、祭奠。這種傳統節日的文化情結,在中國人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化作民族的共同記憶。

文化是一套歷史性發展的社會標準和儀式的系統,這些標準和儀式被一代代地傳下來,成為我們的文化歷史。清明,作為文化節俗的形成,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作為一種文化,其內涵彙集了儒、道、墨、釋諸家的一些思想精髓,儲存着我們祖先的自然經驗,成為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的、倫理的價值觀。

清明節,為什麼能夠延綿幾千年而不絕?是因為它把我們的孤立的經驗變成了共同的經驗,塑成公共的記憶,從而增進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會的文化認同。還有,是因為它適應了不同的時代,而且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實現了時代的穿越。它從遠古走來,走進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族、每一段歷史和我們民族的心靈生活。我們的清明文化、清明傳統、清明情結,還將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清明節隨想 篇三

一到清明,天公便開始哭泣,望着窗外的情景,想起那淡淡的憂傷。記得,那是太奶奶去世的時候,就連遠在外地上班的姑姑、姑父全都回來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趴在棺材上痛哭。直到幾天後,我才知道,我太奶奶走了,永遠的走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那時,我遲到的淚水奔湧而出,可太奶奶卻已遠去,不再回來!

每到清明節,我肯定會去給我的太奶奶掃墓。今年的清明,乘坐車中,只見窗外白茫茫一片,無數虛線偶爾閃過一兩個身影,漸漸的消失在陣陣哀傷中。每次來到太奶奶的墓前,我總會忍不住失聲痛哭——因為我想起每次回老家,她對我的微笑,想起她逗我玩、逗我笑、逗我開心的情景,還有她為我做的美食……

一陣山風吹來,山上粉色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傳來陣陣清香。清明在我心裏,不單是一個節氣,也不是一個儀式,而是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是對生命的敬禮!

清明節不單有種種哀思,還有淡淡的童趣。

在老家的籃球場上,我正放着風箏。風箏是個小燕子形狀,由於做工巧妙,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在籃球場特別出彩。一陣山風吹過,我便開始起跑,沒一會兒,風箏就飛了起來,我就停了下來。望着寧靜的天空中飄着幾朵白雲,給藍藍的天空中增加了幾分色彩,美得像一幅畫兒,漂亮的風箏就在這一幅美妙的畫中。“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正是寫放風箏的場景。風箏飛的老高,牽住風箏的線忽然斷了,於是我們在遺憾中目送風箏飛向遠方……

都説清明的春色非常濃稠,都説清明的內涵十分豐厚;清新的風放飛着淡淡的童趣,明亮的雨寄託着種種的哀思;清秀的山和明麗的水一起在這美麗的清明節之中。

在思念的天空,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諦還有愛的內涵;在快樂的童年,我明白了成長的過程還有幸福的含義。

清明的風,把生命的春暖秋寒燃成了歲月的澎湃的激情;清明的雨,把永遠的唐詩宋詞化成了清新的生命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