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態安全論文範例【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生態安全論文範例【精品多篇】

生態安全論文 篇一

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對環境的不斷開發利用,以及人口的急劇增加和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態系統自身的調節能力不斷下降,人類生存的環境呈現出越來越脆弱的趨勢。脆弱生態環境研究因而成為資源環境學科研究的熱點,因而生態環境的脆弱性評估、驅動機制研究及生態恢復重建工作成為該領域研究的核心課題。本文在分析國際國內生態脆弱性研究的基礎上,從重要文獻主導原則、數量、區域、內容和研究方法上對我國生態脆弱性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加強環境脆弱性的評價研究,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一國際生態脆弱性研究動態   隨着全球變化影響的深入,特別是對人類活動及人地關係影響的深入,“生態脆弱性”、“脆弱生態區”、“脆弱性評估”等問題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3]。脆弱生態環境是由羣落交錯帶演變而來。1905年,Elements將Ecotone這一術語引入生態學研究[4]。1987年1月,M.M.Holland對Ecotone提出生態環境過渡帶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相鄰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帶,且具有一組為空間和時間尺度以及相鄰生態系統之間相互作用力所確定的特徵,即抗干擾能力弱、界面變化速度快、可被代替的概率大、恢復原狀的機會小等。在地學領域,Timmerman於1981年首先提出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可分為人文系統的脆弱性和自然系統的脆弱性[5]1-125。脆弱性最早是由脆弱帶而引出的,但羅承平指出生態過渡帶並非都是脆弱生態環境,它僅是敏感性環境的一個類型,只有具有退化趨勢的敏感環境才稱為脆弱生態環境。也就是説,脆弱性是敏感性和環境退化趨勢的統一[6]。敏感性反映擾動,環境退化趨勢反映脆弱生態環境受到外界擾動後變化的方向和可能性大小。脆弱性的研究內容是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系統或者其子系統在面對壓力或衝擊時的潛在損失和敏感狀態[7]。   國外對脆弱生態環境的研究,最早作為生態學研究的一個內容,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之後,隨着對全球脆弱生態區範圍的明顯擴大和程度的明顯加重,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問題開始引起了普遍關注。隨着對全球環境變化影響研究的深入,特別是對人類活動以及人地關係研究的深入,有關生態脆弱性及其脆弱性評估等研究日趨成為全球性研究熱點[8]。20世紀60年代的國際生物學計劃(IBP)、70年代的人與生物圈計劃(MAB)以及80年代開始的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都把生態脆弱性作為重要的研究領域[9]。1992年,美國生態學會指出:脆弱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管理、已受損害的生態環境的恢復重建等應是生態學研究優先考慮的重點領域[10]。除了有關脆弱性概念等基礎理論研究不斷深化之外,目前國外脆弱性評估開始由單一的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生態環境系統和人類社會系統的脆弱性和適應性評估及區域內簡單關係的研究逐漸趨向於跨區域的脆弱性評估和多變量多數據的系統研究。同時,隨着研究的進展,脆弱性評估的方法不斷改進,脆弱性評估的模型化和GIS等技術在脆弱性評估中的運用日趨廣泛。至今,國外的生態脆弱性研究已較為成熟,不僅藉助遙感、GIS、GPS技術進行生態脆弱性評估研究,而且出現了與景觀學相結合或針對特殊條件的生態脆弱性評價體系,其相關研究朝着更具針對性的方向發展。美國環保署正在實施的基於GIS的各種數據庫和管理決策系統,其宗旨是通過對中大西洋地區生態脆弱性綜合評估,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作為國際區域脆弱性評估項目,它反映了國際脆弱性評估研究的趨勢。   二我國生態脆弱性研究現狀   (一)文獻來源與研究方法   我國對脆弱生態環境的研究起步較晚,中科院在“八五”期間開展的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恢復技術研究拉開了大規模研究脆弱生態環境及其整治的序幕,取得了一系列有關理論與方法上的初步研究成果。隨着研究的進展,有關脆弱性的研究開始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脆弱生態環境概念、特徵及區域評價體系及脆弱性評價方法和內容為研究對象,展開了一系列生態脆弱性評估及其人地關係實證研究。本文以中國知識資源總庫電子版為基礎,通過檢索,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以生態脆弱性為題名進行初次檢索,在此結果中再以GIS為題名進行二次檢索,從重要文獻主導原則分析、數量、區域、內容、方法五個方面對我國生態脆弱性進行研究,檢索期間限定為1980~2010年。   以生態脆弱性為題最早的一篇核心期刊論文是1994年蘇維詞發表的《貴州巖溶區生態環境脆弱性類型的初步劃分》,2003年以後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開始增加,當年發表7篇,2007年發表18篇,2010年達到25篇。核心期刊總共有114篇,期刊總論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論文佔總論文數的44%。   (二)從數量上分析研究   以生態脆弱性為題名,檢索國內的期刊,有關生態脆弱性的論文有309篇,初期研究評價單元常侷限於縣市單元或其他行政單元。最早發表的有關生態脆弱性的論文是1993年蘇維詞寫的《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性現狀區劃初探》,該文以縣市為單元對貴州省烏江流域生態脆弱性進行了評價。之後,羅承平對北方農牧交錯帶進行的生態環境脆弱性成因分析,民對太湖生態脆弱性的研究都集中在指標體系概念方面。1996年出現了第二篇生態脆弱性實證研究的論文,對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度進行了評價,1998年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對塔里木河流域進行了生態脆弱性評價研究,1999年吉林西部也開展了生態脆弱性的實證研究。以GIS和生態脆弱性為題名,檢索到基於GIS的生態脆弱性的論文有26篇,張佳華髮表的《景觀信息流及GIS對脆弱生態異質性製圖的分析》是第一篇利用GIS技術進行分析的論文,主要是利用GIS進行製圖。2004年,胡寶清發表的《基於GIS技術的廣西喀斯特生態環境脆弱性綜合評價》是首篇利用GIS強大的輸入、空間分析及製圖功能進行生態脆弱性評價的論文,以縣市為單元進行評價。2005年陳煥珍的《GIS支持下的山東大汶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及對策》和覃小羣的《基於GIS的廣西巖溶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是國內首次以影像為基礎利用GIS技術進行評價的論文,突破了以往以行政單元進行評價的界限。之後,福州市、南極無冰區、江西省、青海湖環湖區也利用GIS技術進行了生態脆弱性評價。生態脆弱性方面的博士論文有7篇,2004年1篇、2007年2篇、2010年4篇,集中在岷江上游、北方農牧交錯帶、新疆艾比湖湖泊濕地等。#p#分頁標題#e#   由圖1得知,我國從1993年開始生態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論文和碩博論文總體上呈逐漸上升趨勢。期刊論文總共有259篇,碩博論文總共有38篇。2000年以前期刊論文比較少,2005年急劇上升,2009年為45篇。2003年以前沒有碩博論文,從2004年開始有碩博論文,總體呈上升趨勢,2010年達到頂峯,為8篇。   (三)從區域上分析研究   貴州是我國進行脆弱性評價最早的地域,之後,福建、塔里木、閩江、太湖、吉林西部、黃土高原、江漢平原、廣州市、江西省、大別山、衡陽市、汶川、黃河流域也開展了脆弱性的實證研究,研究較多的實證區域主要是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和農牧交錯地帶以及南方的西南巖溶地區等典型脆弱地區。近年來,我國脆弱度評估研究發展較快,實證研究的區域範圍擴大,並且將區域脆弱性評估與區域生態安全調控對策相結合,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基於GIS的各種數據庫和管理決策系統能直接為區域生態恢復建設提供政府決策服務。由圖2得知,南方丘陵生態脆弱區最多,為84篇;西南石灰巖山地生態脆弱區次之,為65篇;再次是華北平原生態脆弱區,為53篇;北方半乾旱-乾旱生態脆弱區和西北半乾旱生態脆弱區第四,分別為39篇、40篇;青藏高原生態脆弱區最少,只有11篇。由圖3得知,北方總共143篇,南方總共151篇,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數量相當,1999年後南方研究數量超過北方,2005年後南北方研究數量急劇增加。   (四)從內容上分析研究   在研究初期,有關生態脆弱性的研究,概念模型和定性分析仍佔很大比例。隨着“3S”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的不斷開發,我國有關脆弱性評估的研究從定性和定量研究向基於GIS技術和模型化方法的脆弱度評估方法發展。概念方面的研究有《塔里木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分析》、《黑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研究》、《山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與荒漠化》、《生態系統的脆弱性與退化生態系統》、《太湖生態脆弱性特徵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太湖生態脆弱性特徵與消除對策的初步探討》、《塔里木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分析》、《貴州喀斯特山區農業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及可持續發展對策》、《西南巖溶山地生態脆弱性研究》、《祁連山生態系統脆弱性與恢復重建措施初探》、《貴州省喀斯特山區生態環境脆弱性研究》、《福建山地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及其生態重建探討》、《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環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實證方面的研究有《乾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研究》、《基於RS/GIS的生態脆弱區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基於GIS技術的廣西喀斯特生態環境脆弱性綜合評價》。從內容上分析,實證研究多於理論研究:理論研究有109篇,實證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論研究多於實證研究;2004年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等,2005年後,實證研究多於理論研究。如圖4所示。   (五)從方法上分析研究   目前國內外生態環境評價單元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基於面狀的矢量評價單元,包括行政單元、流域和景觀單元等;二是基於點狀的柵格評價單元。評價單元的選擇主要根據所需要達到的目標來確定。由圖5得知,以縣為研究單元的有135篇,以柵格為研究單元的有49篇。2000年沒有以柵格作為研究單元的,從2005年起數量漸漸增多。2010年以縣為單元和以柵格為單元的幾乎相等,分別是19篇和18篇。   遙感可以為矢量面狀評價方法提供豐富的數據源,GIS起到數據的管理和製圖的作用。以下是以矢量面狀單元進行研究的文獻:《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中的應用》、《重慶市巖溶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研究》、《洞庭湖濕地生態脆弱性評價及其恢復與重建研究》、《長江黃河源區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初探》、《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乾旱區資源與環境》。遙感、GIS技術可以為生態環境脆弱性提供豐富的數據源、建模基礎和技術支持,實現數據的分析和表達。對比分析國內的文獻,生態脆弱性的評估差異主要在於指標體系、單元選取和評價方法。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是對生態環境各因子系統內部的不穩定性以及人類活動和外界環境脅迫對生態環境的可能影響及其敏感程度的評價。生態系統本身是一個多元的複雜體系,影響生態脆弱性評價的諸多因素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和模糊性,評價因子與脆弱性等級間存在着複雜的非線性關係,因此至今仍然沒有統一的生態脆弱性評價模型。   基於柵格的有《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生態脆弱性評價》、《汶川地震災區生態脆弱性評價研究》、《3S技術支持下的扎龍濕地生態脆弱性評價研究》、《多源數據支持下的生態環境脆弱性定量遙感研究》、《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脆弱性及其土地利用效應》、《遙感與GIS技術在區域生態環境脆弱性監測與評價中的應用研究》、《喀斯特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性現狀區劃初探》、《基於GIS的廣西巖溶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GIS支持下的山東大汶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及對策》。   三結論與討論   遙感與GIS技術能滿足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的眾多需求,可在模型建立、技術支持、數據源提供和展示平台構建等方面為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提供技術支撐。在遙感和GIS技術日益廣泛應用到生態學領域的情況下,如何發揮遙感、GIS的技術優勢,將其方法融入到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中,開發區域尺度上兼備評價、預測與預警功能的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模型,將是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對1980~2010年的學術論文進行檢索與統計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從景觀的角度探討生態脆弱性的論文比較少,還沒有實現脆弱性的三維可視化表達。   2.從重要文獻主導原則上分析,核心期刊論文總共有114篇,期刊總論文有259篇,核心期刊論文佔44%。   3.從數量上分析,我國從1993年開始生態脆弱性的研究,期刊論文和碩博論文總體上呈逐漸上升趨勢,2000年之後,我國生態脆弱性研究成為研究熱點,2003年以前沒有碩博論文,從2004年開始有碩博論文,總體呈上升趨勢,2010年達到頂峯。#p#分頁標題#e#   4.從區域上分析,早期西南石灰巖山地生態脆弱區和華北平原生態脆弱區,北方半乾旱-乾旱生態脆弱區和西北半乾旱生態脆弱區研究較多,後期南方丘陵生態脆弱區研究發展較快;1998年以前南方和北方研究數量相當,1999年後南方研究數量多於北方,2005年後南北方研究數量急劇增加。   5.從內容上分析,實證研究多於理論研究,理論研究論文數量有109篇,實證研究有184篇。2003年以前,理論研究多於實證研究,2004年理論研究數量和實證研究相等,2005後實證研究多於理論研究。   6.從方法上分析,在基於GIS技術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早期多以縣為數據單元,2000年之後開始出現柵格法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運用,2005年起數量逐年增多。

生態安全論文 篇二

知識管理尚無統一的定義,不同學者對知識管理的定義不完全相同。通常認為,知識管理指個人、組織或國家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對知識和知識流動的過程、知識組織機構、知識資產、知識人員進行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以期實現知識的共享、創新和增值,從而促進知識的價值增值。因此,筆者認為,高校知識管理是隨着外部環境的變化,為實現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規律,運用知識管理相關理論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內、外部知識資源,充分發揮師生員工的潛能,建立知識庫,實現知識的共享和創新,從而達到最佳的知識產出、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功效管理過程。對於生態安全來説,狹義的生態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反映。結合狹義生態安全的定義,筆者認為,生態安全是一種宏觀層面的安全,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權、生存權、健康享樂權、必要資源權、社會次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或人文)生態安全,組成一個複合系統工程,它是環境、經濟、社會三大系統的協調配合,共同作用的結果。結合以上生態安全的定義,筆者認為,高校的生態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態安全、人文生態安全、社會生態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即能為師生員工生活、學習、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時高校自身運行良好,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能為地方經濟的振興和科研服務的一種良好的狀態。

二、高校生態安全的知識性分析

1.系統性。

高校是以知識作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幾乎所有的活動都跟知識有關。高校自然生態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態環境的建設,樹木花草的種植,自然環境的綠化,校園整體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態學相關的知識作為積累。而高校人文生態安全更需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精彩紛呈的學術講座和探訪神奇的科學研究,這一切都是在知識的應用和創新中體現知識系統性的魅力。高校的社會生態安全是社會對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高校社會聲譽的綜合反映和系統的寫照,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體現了其知識的傳遞、升值過程,也正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和綜合性。

2.動態性。

高校的生態安全正如知識的學習和提高一樣,不是一個固定不變、一勞永逸的事情,它會受到經濟、社會、政治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一所高校受其綜合實力、科研水平、師生的生態環保意識、文明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其生態安全狀況呈現動態性,這跟知識的學習一樣,常用常新。

3.艱鉅性。

高校生態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後進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態安全又具有艱鉅性。知識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錯誤的地方,就會產生驚人的後果。例如,攜帶核彈頭的原子彈用在戰爭上,會對人類產生毀滅性後果。當然,對於知識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達到較高的專業水準更需要經過專業的薰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艱鉅性。

三、影響高校生態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態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會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響因素,因為自然因素出現問題,生態安全問題就會直接表現出來。文化因素、社會因素是間接影響因素,它們主要是通過自然因素這一中介變量對生態安全產生間接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把自然因素作為文化、社會這兩個變量的中介變量來研究生態安全。從該模型可知:要想解決高校生態安全問題,可以從自然、文化和社會這三個因素入手進行研究。把這三個方面作為影響生態安全的3個一級指標,而自然因素又分為高校環境綠化、高校空氣狀況、高校植被情況、高校物種多樣性、高校土地資源、師生居住情況6個二級指標來進行分析;文化經濟因素可分為高校教育教學、高校的科學研究、高校的人才培養、高校的文化傳承4個二級指標來判斷;社會因素分為高校的生態安全意識、高校的生態宣傳力度、高校師生數量、國家對高校的政策、高校規模擴張程度、高校擁有生態技術、高校科技教育經費、高校汽車數量8個二級指標來分析。這樣我們可以從18個二級指標來判斷生態安全的破壞程度,每一個指標有一個合格或良好的經驗值(標準值),用管理學上的專家打分法對高校的生態安全進行評估,邀請專家對這3個一級指標和18個二級指標進行打分,打分結果的平均值作為這個指標最終得分,再根據指標的相應權重,得出總的得分與相應的經驗值比較,判斷高校生態系統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態安全教育的現狀分析

1.生態安全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在一些沒有設立生態、環境資源等專業的高校,其生態安全教育體系尚未形成,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材編寫、師資配備都不完善,要真正開展非生態專業大學生的生態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開設了相關專業的一些大學,主要是進行專業課教學,非本專業的大學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關的教育薰陶。從全國高校來看,每年招收的環境類專業學生不到普通學校招生總人數的0.5%,非生態專業學生佔絕大多數,而在非生態專業開設與生態相關選修課的院校僅佔全國高校總數的10%左右。這意味着絕大多數學生沒有選修或必修過生態安全教育相關課程,沒有接受過生態安全教育,這勢必導致大學生對生態安全和生態環境缺乏應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動參與環保公益活動。

2.生態安全教學設置不夠合理。

在教學體系方面,許多高校只重視生態專業或是環境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但是在非生態專業或環境專業的學生中,把生態安全教育作為必修課或選修課的非常少。在人才培養規格方面,高校大學畢業生應該是具有生態意識、懂得生態文明、有專業技術的現代人,因此在大學教育教學的培養方案中,就應該含有生態世界觀和生態倫理道德觀的內容;在專業設置方面,對非生態專業的學生來説,雖然不是其專業課,但是高校的課程設置應該包括生態意識、生態的重要性、生態安全危害性及生態安全的基本技能技術等內容,並且有相應的學分。

3.缺乏長遠通識生態安全意識。

生態意識是開展生態安全教育深入開展的前提條件,沒有生態學的相關知識,就不可能對生態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認識。以下三種情況都是因為生態安全意識的缺乏導致的生態安全:一是過度開採帶來的生態安全;二是盲目引進外資帶來的生態安全;三是忽視森林資源保護帶來的生態安全。我國的高校生態環境教育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目前雖有幾百所大學開設了環境專業,但在專業學生中的生態環境專業教育不能代替在非專業學生中的生態普識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態文明教育。生態安全意識,事關21世紀我國能否順利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遠景目標。

五、實施高校生態教育的對策

1.加強高校生態環境建設。

要推進高校生態安全教育,就必須把高校生態安全教育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而加強高校的生態環境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強高校自然生態環境建設。高校要加強綠化,植樹種花,注重校園美化,保護物種的多樣性,維護高校生態平衡,讓人在一個芳香宜人、綠樹成蔭的環境裏學習和從事科學研究。二是加強高校人文生態環境構建。如先賢感悟、節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態文明行為,這些均能激發師生踐行生態文明的意識,也能自覺地內化自身素質,提升師生員工內在人文素養,表現為自覺的生態文明行動。三是強化師生的生態環境意識的構建。即讓師生員工樹立良好生態觀,積極主動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的建設中。反過來,參與又提升了其主體意識,強化了責任。因此,要提升師生的生態環境意識,讓其主動關心生態安全建設,從而慢慢地固化為其行為,養成生態文明習慣。

2.深化高校生態教育改革。

生態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理念。課堂教育是高等生態安全教育的主陣地,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對高校生態課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態課程設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態專業、非環境專業的學生中開設生態安全教育選修課,課題內容涉及生態觀、生態建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論述、生態建設的不可逆性等生態安全的特性介紹,以及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嚴重後果,讓大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態安全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注重生態環境師資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點大學或研究生院培養生態教育師資力量,為生態環境教育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另一方面,加強師資對生態安全教育定期培訓,提高高校現有師資對生態安全的教學能力和生態意識。三是寓教於樂,把生態理論教育融於社會實踐中。例如,可以將生態理論融於大學生畢業實踐的調查和學習中,讓他們有針對性地對高校所在的地區的山川河流、廠礦企業、生態環境、物種情況進行實地調查,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既讓學生了解社會自然環境和生態狀況,又得到相應的科學鍛鍊,也為地方政府正確有效地規劃環境治理與城市發展提供科學的方案和依據。

3.加強高校生態實踐教育。

高校應視生態文明素養與人格素質、學術品質和職業素養一樣重要。高校學生處、團委、學生社團等組織是推進生態實踐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團組織生活會、院校活動中將引進生態環境保護的議題,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能給廣大學生帶來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還可以利用校園網、電視台、廣播站、校報等,開設生態教育專欄,倡導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並且邀請專家作環保講座,交流生態環保的經驗和體會。

4.建立高校生態安全知識庫。

高校的活動是以知識作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均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因此,高校應該建立一個核心的生態安全知識庫,集中高校的生態安全的理論知識、教學講義、科學研究、生態歷史資料、環境保護、畢業生生態論文、學術交流等知識組成的知識庫。其核心知識庫由校學術委員會作為最高的領導層,任命由校長和學術帶頭人為主的知識主管(CKO)決定其知識共享機制和範圍,下設知識管理辦公室,辦公室由學校的科研處、教務處、校長辦公室、信息中心組成,統一知識庫的日常管理,保證生態安全知識的共享、創新和增值。同時,可以建立校園生態安全知識庫的知識共享機制和知識激勵機制。

5.建立高校生態安全知識鏈。

高等教育是聯繫社會的紐帶,具有較高的自由度與開放性。生態意識的形成,生態習慣的培養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會組織中獲得。因此,高校生態安全教育應該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於某一組織或者範圍內,應該與其他社會組織機構開展合作,把生態安全知識的節點(高校、政府、居民社區、社會民間組織)連接起來,組成一個開放的生態安全知識鏈,讓生態安全知識在整個知識鏈中流動起來,從而在知識流動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共享、傳播與創新。在實踐上,高校可以加強與地方政府、居民社區以及敬老院、中國小等機構的合作。開放的高校生態安全知識鏈,可以有效地運用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讓高校生態安全知識高效運行。

六、結語

生態安全論文 篇三

一、學術交流生態鏈與學者型編輯的價值體現

(一)學術交流生態鏈

科技期刊是學術交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與學術交流的內容和層次息息相關。17世紀後期,隨着自然科學的發展,以書籍和通信為媒介的交流方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科學的發展和學術交流的要求。圖書因需作者累積若干研究成果才能出版,不僅耗時多、耗資大,而且不能及時。學術通信方式雖能及時公開,但畢竟是一種非正式的交流方式,缺乏權威性。因此,很多的科學發現、有價值的學説因沒有及時發表而湮沒。在這個時候,迫切需要一種新型出版媒介來完成科學交流的使命。學術期刊應運而生,其標誌便是1665年1月5日正式出版的《學者週刊》,包括十篇文章和信件。最早的《學者週刊》計劃的出版範圍除政治外,還包括當時人們所感興趣的考古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裏的最新消息和動態。《學者週刊》出版不久,即在歐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當前,隨着社會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類進入大數據時代,科研環境和方法也形成了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的範式。首先,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協作、協同。協作、協同創新的特點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目標溝通,依靠信息技術構建的資源平台進行多主體、多因素共同協作。科學技術的協同發展使得研究過程變得更加複雜、精細,不同研究機構之間對實驗結果的可重複性驗證要求也越來越高。《自然》(Nature)對1576名科研人員進行調查發現:70%的科研人員曾經嘗試但未能重複他人實驗。科研成果的不可重複(即可重複性危機),不僅造成科研資源的浪費,而且嚴重影響了學術交流。可重複性危機與同行評議不夠透明、開放,評價機制比較單一、扁平,以及開放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有着直接的關聯。其次,互聯網時代,創新參與者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手段。但是傳統的學術交流體系只有在成果發表後才能共享,並只侷限於已發表的論文,並無完整的數據或可供重複的實驗流程供讀者訪問、獲取以用於二次分析或深入研究,這已經與科研人員日益增長的知識表達、獲取需求嚴重矛盾。現代的學術交流對科學研究成果的開放、完整、及時、客觀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學術交流重要載體和媒介的科技期刊及其編輯在科研數據的獲取、管理、評價、開放發表、確權等方面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可以預見,學術交流嵌套的內容將越來越多,包含學術的創造、學術的傳播、學術情報的感知、學術再生,等等。學術交流內容的組織形態也從單純的文獻組織即依靠論文數據庫中引證、主題、相關文獻等鏈接,向知識組織即依靠論文及相關文獻、碎片化內容、數據(觀測、實驗、調查的過程和結果數據)和相關知識等鏈接轉變。同時,信息技術、新型的數字出版形態與服務等催生多元的內容整合和傳播途徑,形成多維、複合、生態化的學術交流生態鏈。現代的學術交流生態鏈如圖1所示。圖中,虛線路徑所示為傳統的學術交流活動,實線路徑所示為現代學術交流生態鏈。可以看出,在這樣一種學術交流生態鏈裏,學術交流的節點之間不再是點對點或點對多的關係,參與其中的編輯和作者、讀者、專家之間存在角色互換的可能。因此,學術交流生態鏈開始具有一些普通社交網絡的特性,如開放性、共享性。與普通社交網絡不同的是,學術交流生態鏈是學術人員聚合的平台,參與者需具有專業性和同質化。比如,多個科研機構或羣體可藉助媒介實現融合,通過APP、微信、會議直播、期刊實時組建成一個整體,圍繞一個主題或主題詞的論文素材,通過不同形態媒體的多次利用,形成突破時空、區域侷限的傳播、交流模式。在這樣的一種交流方式中,知識對參與其中的所有人是開放的,作者或讀者可以通過整個生態鏈的任何一個節點查看所有數據,參與同一科技成果的共享。另外,去中心化和自治性也是現代學術交流生態鏈的主要特徵。這是因為:一方面,網絡媒體為碎片化閲讀提供了發展平台,傳播速度的加快能將相近的內容通過不同的媒介推送給讀者。傳統的期刊與讀者之間點對點的學術傳播方式被打破,科研人員也不再依賴於期刊影響覆蓋的區域以及投放內容。另一方面,強大的數字信息系統使科研人員所面對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某種程度會影響科研工作者追蹤熱點領域。科技期刊倘若不能以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術交流的受眾與編輯形成良好的互動,對相關領域的專家、作者實現有效黏合,並將最有參考價值的科技成果及時推送到個人終端,就很容易被邊緣化。

(二)學者型編輯的價值體現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現代學術交流生態鏈中學者型編輯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依靠專業素養,在開放的學術交流生態鏈中做各方人員的興趣聚合點。學術交流是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時,也供同質化羣體對自我認知、知識脈絡和動態信息進行梳理的過程。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學術信息處於不斷變化中,時而還會受到膚淺或虛假研究成果的干擾。學者型編輯的身份要求編輯投身學術、,這有助於編輯更好地理解學術研究的內容,把握學科走勢以及亟須解決的難點問題,找到合理的選題角度,選擇學科聚合點。信息時代的專業數據是分散、無序、碎片化以及海量的。為避免雜亂無章,必須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選擇有價值的信息,並將分散、無序的數據轉化成有序的數據,形成一個有內在聯繫的複合體,才有利於專業數據的保存、檢索和發現。學者型編輯能夠依靠自身的問題意識和專業尺度,藉助多種媒介手段,在知識發現平台上進行資源查詢和收集,充分挖掘現有的知識、研究方法,並積累解讀、透視科技動態的能力,對討論和交流的內容進行總結,並通過學術交流生態鏈內部的協同、研討,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完成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和學術再生。因此,學者型編輯能以熱點或難點問題為聚合點,將的文章和問題進行聚合,提高論文被發現和引用的可能,同時使知識更易於應用、發展和共享。第二,支持多級審核,保障學術交流生態鏈中信息的及時可靠性。為了使學者更充分地瞭解他人的工作內容,刊物有必要對論文的實驗過程、數據等進行全面、精準的詮釋。詮釋的方式可以是文字、圖像、音視頻、數據文件、附加文件等。總之,有學術價值的小數據、任何包含學術信息的整體或片段都可以成為學術傳播的內容。一方面,在對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進行採編時,除了如實記錄和反映參與者的創新性觀點和方法外,編輯還必須保證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另一方面,在移動互聯網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不少期刊提出以社羣化運作為關鍵,以用户需求為導向,實現學術期刊的轉型發展。但是部分研究成果收錄時已經嚴重過時,大量最新研究的價值因無法得到及時評價,而被完全阻擋在學術交流體系之外。兩者都要求編輯能在社羣網絡中及時實現編輯、評審、等工作。學者型編輯能依靠自身的介入,通過對接知識庫或專家評議等方式,支持多級審核,及時整理、過濾、加工、各種科研素材,達到減少無關和虛假學術信息,可靠、完整地投放相關科研成果內容的目的。第三,重組知識結構,為學術交流生態鏈提供合理、程序化的共享知識。傳統的期刊出版模式使得學術交流的重心在科學研究的末端:成果展示。通過依附互聯網的社羣、科研社區力量,雖一定程度促進了共享、合作,但並沒有很好地解決學術交流侷限於已發表的論文和相關文獻的問題。從圖1可以看出,現代的學術傳播實際上是一個學術知識體系建構和管理的全過程,不斷湧現的新型出版形態導致信息資源的構成、傳播以及服務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首先,全媒體化能夠提供音視頻、數據文件、附加文件等更多附屬信息,使出版物本身的表現形式更為豐富。其次,多元化的傳播途徑可關聯更多學術資源,為知識服務奠定基礎。最後,互聯網的可交互性能夠分析用户行為,並據此開展個性化服務。但是用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展示論文、吸引讀者,深化和拓展同一主題、鞏固學術傳播效果,貼近知識服務羣體,為受眾提供個性化服務,需要進行知識的可再生產、可再重組和可再發性發掘。同時,如果放任各種學術信息在各類媒體平台上堆積,只會帶來巨量信息的無序聚合。學術交流的內涵決定其傳播不能以量多取勝,這隻會降低學術傳播的影響力,其結果是得不償失。因此,期刊不僅需要依靠學者型編輯以學術為導向,對有價值的科研過程和成果給予確認、,還需要依靠學者型編輯通過適度地豐富、延伸知識產品,組織合理的傳播內容和途徑,全面提升學術信息的知識結構、傳播和利用方式。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學術交流和刊物發展。

二、學者型編輯在刊物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學者辦刊”乃大勢所趨。在國內,對學術期刊編輯身份的討論經歷了“編輯中介説”“編輯再創造説”“編輯主體意識”到“編輯學者化”的發展[3]。學者型編輯這一複合身份的價值和作用就在於可以根據實際的學術交流需求,在交流內容和層次之間有意識、有策略地對學者或編輯身份進行選擇和凸顯。筆者認為,學者型編輯在刊物發展中應該在以下方面體現編輯主體作用。

(一)加強人才隊伍素質建設,提升期刊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科學技術的傳播環境和載體如何變化,編輯隊伍的素質始終是期刊質量的根本。政治、文化、專業和創新等方面的素質是編輯需要不斷增強的核心素質。專業知識和創新素質過硬的學者型編輯,可以依靠問題意識、挖掘最有參考價值的科技信息,吸引作者、讀者參與,提高期刊的顯示度、彰顯期刊的影響力。而且,學者型編輯在科學研究工作中所培養的嚴謹作風,也有利於恪守出版流程各個環節的規範和原則,從學術水平和出版質量兩個方面提升期刊的核心競爭力。

(二)創新辦刊思路,提高期刊的專業化水平

學者型編輯個人的學術發展不僅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期刊與科研的結合,更是為了長期有效地維繫作者、專家資源,促進項目合作和期刊出版事業的開展。學者型編輯能拉近與專家、學者的距離,可以與領域內的學者討論學科熱點、難點問題,使得專家學者願意誠懇地與之溝通團隊的近期研究進展和長遠規劃。反之亦然,通過贏得的信任和尊重,學者型編輯也能及時向專家學者請教期刊的創新思路和發展方向,調動專家學者參與期刊改革和發展的積極性,提高期刊的專業化水平。

生態安全論文 篇四

微信作為一款手機軟件與個人信息緊密相關,新媒體的智能手機能夠隨時隨地上網,這是個人電腦不能做到的。微信公眾平台相比於其他網絡平台在傳播方面也具有明顯的優勢。

1.1操作的便捷性

註冊微信公眾平台是無門檻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沒有註冊的QQ號進行登錄註冊。平台管理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智能手機推送簡單信息,消息發送之後會在終端通過微信平台通知用户;大學生受眾羣體在瀏覽信息的時候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實現對信息的閲讀。

1.2信息的高到達率

微信公眾平台的傳播方式是一對多的傳播,直接將信息推送到用户手機上,實現用户對信息的強制閲讀,而且信息的到達率幾乎是100%。

1.3富媒體傳播形式

微信公眾平台通過手機終端可以隨時隨地瀏覽資訊傳遞消息,碎片化的時間得以充分利用,同時使得社交不再限於文本傳輸,而是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的富媒體傳播形式,這一特點迎合了“有圖有真相”的社交圈倡導的理念,更加符合大學生對信息多樣化的要求。

1.4一對一的溝通機制

雖然微信公眾平台是以廣播的形式開始,但一旦用户迴應,互動又轉回一對一的形態,而這種一對一,並非像微博一樣是公開的。在微信公眾平台上的互動更像是雙方互相遞送“小紙條”,這樣有針對性的交流,不僅更容易獲得對方的信任和支持,而且用户回覆的質量更高,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應用於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微信公眾平台在大學生羣體中受關注度高

根據騰訊官方公佈的信息,僅僅發展了1年8個月的微信,用户已經突破2億。在這龐大的羣體中大學生成為微信的重要用户,而目前,微信用户數量已經超過6億,每日活躍用户超過1億。根據艾媒諮詢所做的關於“2013年中國微信公眾平台用户研究報告”,近九成的用户近半年內使用過微信,佔比達到88.30%,其中經常使用微信公眾平台的用户佔比達24.10%,偶爾使用微信公眾平台的用户最多,佔比達42.50%。這説明微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方式,已經獲得了用户的青睞,微信公眾平台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這為利用微信公眾平台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2.2傳統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總體來説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一是高校缺乏健全的安全教育機制,安全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當前高校尚未形成專業化的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多數高校承擔安全教育的僅僅是保衞部門的管理人員,由於高校對保衞幹部缺乏安全教育的系統培養,導致高校安全教育的內容停留在傳統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問題上,教育內容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很難吸引大學生的關注。二是高校安全教育還採用開設安全講座、學習安全知識手冊等傳統的教育模式,雖然這種教育方式針對性強,內容貼近實際,但這種方式讓大學生感到枯燥,形式化嚴重,缺乏互動性,得不到大學生羣體的認可,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是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於安全教育採取一種漠視的態度,主動接受安全教育的意識不強。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和系統性的安全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這促使高校安全管理者必須要尋求新的教育平台,構建新的教育模式,以確保安全教育的效果。

2.3大學生青睞新型教育模式

傳統高校安全教育的弊端使得大學生對新型安全教育的模式比較嚮往。一份針對高校700名大學生的關於安全教育形式的調查報告顯示,46%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願意接受利用網絡平台開展的安全教育;對於學校開設網絡安全教育平台,60%的被調查者表示一定會或者可能會參與;對於藉助何種網絡開展安全教育更易接受的調查報告顯示,學生更願意選擇微信、微博的形式。這為高校安全管理者通過網絡平台開展安全教育提供了基礎。

3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台的載體作用

3.1突出信息推送,做到“內容為王”

面對眾多相似的公眾平台,用户往往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只有將公眾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做出特色才能吸引大學生的目光。在內容上要符合學生的安全需求,要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根據高校案件特點,適時發送有關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的知識,增加心理健康、社交安全、文化安全、網絡安全等新型的安全問題;在信息編輯上,要圖文並茂,突出人文關懷,使學生在心理上更易接受;把握好信息推送的最佳時間,不要讓推送的信息影響用户的學習,一般以17時至18時為宜。微信公眾平台在信息的選擇上也要做到因人制宜。對不同羣體的大學生所側重的信息要有所區別,注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與差異性,使安全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如針對新生應以適應新環境教育為重,對安全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針對即將畢業的學生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使他們學會面對和調節突如其來的各種壓力;針對女生要以人身安全教育為重,增強防範意識,提高防範能力。

3.2藉助平台,實現“以案講案”

高校常發案件在作案時間、地點、手法上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微信公眾平台所推送的消息可根據當天社會或校內所發生的案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分為“警情播報”、“法制專欄”、“微警講堂”等版塊,以案講案。將案件的作案時間、作案空間、案件相關人、案件相關行為、案件相關物等要素進行重點分析,教育大學生如何正確有效地預防類似案件,達到“吃別人的塹,長自己的智”的效果。

3.3引導大學生參與平台建設

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往下灌輸,而要講實效,讓更多的大學生直接參與學校的安全教育,使他們成為安全教育的主角。高校應充分發揮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將微信公眾平台開闢成大學生共同參與建設的安全教育新陣地。微信公眾平台的信息可以由大學生提供,將供稿人的信息在所推送的信息中展現;可以將大學生在平台內的精彩評論進行彙集,以信息的形式進行推送;也可以利用平台將以安全為主題的社團活動、團日活動、宿舍活動等進行宣傳。通過微信公眾平台,發動學生營造成一個重視安全、學習安全、宣傳安全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應用中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4.1轉變傳統的安全教育觀念

一是高校管理層要轉變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安全教育應是學生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必修課,應使大學生安全教育在時間上、內容上和效果上得到保證。二是高校安全教育者要轉變對安全教育模式的認識,安全教育不能僅僅通過集中講座、宣傳展板、學習安全教育手冊等平面媒體傳統方式進行,新媒體應該在安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三是高校大學生羣體要轉變對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安全重於泰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安全教育。

4.2微信公眾平台需要開發信息反饋功能

當賬號管理者將一條信息推送出去後,無法得知信息被多少人有效閲讀,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上加以分享和評論。這導致後台運營者無法準確地根據大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信息的篩選和分析。在微信公眾平台上開發評分功能,用户對推送的信息進行點贊支持或者反對;或者在每條信息推送之後,當用户閲讀或傳播該條信息時,系統直接向微信平台管理員反饋信息,然後管理員對推送的信息反饋情況加以彙總和分析,使管理員對內容產品與受眾需求的契合度有更清晰的認識,以便及時調整和改進。

4.3微信公眾平台的運營需要優秀的編輯人員

在安全教育微信公眾平台的整體運營中,編輯人員是串聯運行後台和大學生用户的紐帶,他將各種安全教育的信息通過運行後台源源不斷的輸送給大學生用户羣體。因此編輯作為一個把關人,不僅需要擁有新聞的敏鋭性、知識的豐富性和視野的廣闊性,還要擁有對受眾足夠的瞭解和認識以及對各方面信息的整合和分配能力,所以作為微信運營後台的安全教育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媒體素養,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安全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校園意見領袖,才能充分發揮微信公眾平台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5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