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安全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82W

教育安全論文【精品多篇】

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 篇一

【摘要】文章從高校保衞工作實踐的角度,分析了對大學生開展安全教育 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就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體系、形式和內容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識

近年來,高校校園安全和大學生安全問題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已納入社會主義法制軌道。1996年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規定》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應將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此外,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學生行動準則(試行)》、《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普通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中,也都明確了高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權利和義務。這從 法律 層面將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確定為高校的法定義務,推動了高校各級組織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

然而,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尚存缺失,大學生的安全狀況、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等現狀不容樂觀。

安全狀況方面,近年來,隨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建設步伐的加快,高校對外交流機會增多,辦校規模和招生人數擴大,高校及其周邊治安狀況日趨複雜,各類刑事、治安案件時有發生,不安全因素增多。據統計,20xx年全國58所高校共發生刑事、治安案件11725起,平均每校202起,發案率佔管轄人數的3.45‰,佔師生員工總人數的4.87‰;立案5736起,立案率49%(20xx年10月在浙江召開的全國特大規模高校保衞工作會議)。以我校為例,20xx年至20xx年,校園區共發生刑事案件共45起,其中有13起涉及學生生命財產安全,佔全部發案總數的約30%。

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方面,有調查顯示:52%的大學生曾在寢室違章使用電器、71%的大學生不知道如何使用滅火器、43%的大學生對安全防範懷有僥倖心理;80%的受調查人員的消防觀念僅僅侷限於火警電話119或發生火災後等待消防隊員的撲救,對於消防監督、火災隱患整改、火場逃生和疏散以及如何加強消防工作感到茫然;63%的受調查人員對消防防範工作認識不清或持無所謂的態度。

上述局面的形成因素較多,客觀方面:第一,高校與國際接軌,校園實行開放式管理,校外人員進出校園流量猛增;第二,高校後勤社會化,校內外聘人員、臨時工增多,進校經商的校外人員增多;第三,隨着 經濟 社會的 發展 ,學生的娛樂和消遣方式呈多樣化,校園及其周邊的娛樂場所迅速增多,但配套的規範管理還不到位,各類娛樂場所成為治安事件和事故的多發場所;第四,大學聯考制度改革後,大學生的年齡差距增大,其生理與心理差異很大,在應試教育和獨生子女兩大背景下,大多數當代大學生,進入大學後普遍缺乏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基本常識,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較差,遇到挫折或失敗時,易走極端,導致事故發生。

主觀方面表現為高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缺位,具體表現為:部分高校管理層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認識不足,安全教育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得不到體現;安全教育在高校各部門中權責劃分不明晰,二級學院認為安全教育是保衞部門的工作,而保衞部門或是認為安全教育是學院和教育部門的責任,或是因“無權管轄”而興歎;現有安全教育無體系可言,沒有規範的教材,沒有固定的課時和相應的學分,沒有專職教師從事安全教育,因此,多數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流於形式,“任務來了一陣風,任務走了都輕鬆”;安全教育經費不足,安全教育與其他課程相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而現實中,鮮有高校能夠將安全教育作為一個常規項目給予足夠的經費支持,導致不少好的安全教育活動無法開展,或不能滿足年輕受眾的需求。

那麼,究竟什麼是大學生安全教育,這項工作應當包含哪些內容,又該如何開展?

作者認為,“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過一定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受教育者在突發狀態下,具備應急、應變能力、安全防範、防衞能力以及法制觀念、健康心理狀態和抵禦違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應對社會發展形勢,確保校園乃至社會穩定的需要;是完善高等教育體系,提升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需要;也是各高校進一步加強管理,降低安全管理成本的需要。理想的大學生安全教育,應當具備如下特點:

第一,安全教育主體權責明確。高校保衞部門,有特有的人力資源和對本校及周邊安全環境熟悉的優勢,應當成為高校中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責任單位。同時,高校內部各相關部門,如學生管理、教育、後勤保障等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能和特點,共同做好配合工作,最終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二,安全 教育 系統化、常規化。大學生的安全素質,包括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與 政治 素質、法律 意識等一樣,是大學生自我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被列入大學生基礎課程中,並配給適當的學分。同時,教育管理部門,應當儘量為安全教育課程安排固定的課時和教師。通過上述措施,建立起安全教育的長效機制,避免形式主義。

第三,安全教育應手段豐富,能夠吸引年輕學生。由於安全本身的內涵與外延極廣,安全教育所涵蓋的內容也應相對全面,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儘可能多的安全知識,從而實現教育目的。同時,由於大學生這一羣體的特殊性,安全教育手段應當豐富多彩,利用前沿的教學手段和技術,以保證受教育者參與的積極性。在我校的保衞工作實踐中,我們嘗試開展了貼近學生的主題徵文、知識競賽和座談活動,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如前所述,大學生安全教育所涵蓋的內容相當廣泛,涉及國家安全、治安安全、交通 安全、網絡 安全、心理安全等諸多方面,歸納起來,筆者認為,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應包含以下方面內容:

第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保護大學生遠離危險的思想保障。當代青年學生成長於新舊體制轉換的偉大變革中,在社會秩序多樣、價值觀念多元化因素影響下,其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確立較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艱難。尤其是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成型,尚未適應社會生活,這導致他們的思想存在着許多矛盾和問題,一旦遇到誘惑,就可能出現違法違紀行為。所以,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應着力解決其思想上對“理論”、“理想”、“政治”的輕蔑和錯位,幫助大學生把握好人生的“航船”,學會用 科學 理論武裝自己,學會與他人正確相處。

第二,法制教育。良好的法律意識,為大學生形成安全意識、正確地選擇自我保護手段和防範法律風險提供有力支持。隨着我國 經濟 社會的深刻變革,社會主義法制進程也在加快進行。浩繁的法律條文,正在無聲卻有力的調整着我們的生產生活。通過選擇與大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開展教育活動,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法律意識,從而為大學生正確地保護和約束自我創造條件。從實踐看,除已被列入高等教育基礎課程的《法學概論》及其中包含的民、刑相關法律知識外,大學生安全教育還應包括《國家安全法》、《治安處罰法》、《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相關法律知識。

第三,安全防範技能教育。過硬的安全防範技能,是大學生抵禦各種危險的最終屏障。對於大學生防範各種危險來説,僅具有安全意識仍顯不足。安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突發狀態下,具備應急、應變能力、安全防範、防衞能力以及法制觀念、健康心理狀態和抵禦違法犯罪能力。”上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過程。教育者可採用案例教學等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在不同“危險狀況”下,如何進行正確操作,採取及時措施,防範危險。此外應着力通過訓練,使大學生具備一定的自衞技能,以防範可能發生的暴力危險,最大可能地降低危害。

總之,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擺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課題,只有在實踐中不斷 總結 與思考,才能探索出一條與我國高等教育實際相適應的道路,才能真正地使廣大學生成為保衞工作的受益者,才能真正將高校的中心精力解放並投入到日常的教學和科研中去。

【參考文獻】

[1]劉勇.如何做好高校安全教育[J].科技資訊,20xx,(6).

[2]黃進.關於高校安全教育的幾個問題[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20xx.

[3]馬鳳寶.淺析高校安全教育的現狀和對策[J].高校後勤研究,20xx,(6).

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 篇二

摘 要:本文重點從培養大學生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實效、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創新安全教育方式、落實安全教育到實處等方面,圍繞應對當前大學安全教育面臨問題的對策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應對策略

一、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面臨的問題

1、大學生安全意識普遍較低

在現階段的社會背景下,大學生呈現出以下明顯特徵:生理方面發育得比較成熟,但心理髮育比較滯後;雖然有強烈的社會需求,卻缺乏明確的人生觀,閲歷淺,經驗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弱;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然而自我保護意識較弱;自尊心強,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和法制觀念,有較低的社會認知、判斷力以及安全意識。

2、安全教育方式單一,學生積極性不足

對大多數高校來講,他們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一些教師由於本身就對相關知識不瞭解,導致講課針對性不強,同時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使得講課過程不能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滿足不了實際需要,未達到安全教育之目的。

3、教學手段落後,教學實效不佳

部分高校的教學手段比較落後,主要以展板宣傳和集中課堂教學為主,缺乏創新意識。在多媒體得到充分發展之前,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確實起到了作用。但處在目前的新媒體時代,採用集生動、形象和及時為一體的多媒體傳播手段,學生則更容易接受。在安全教育手段方面,許多高校都沒有進行創新,致使教學效果不佳。

4、教學內容嚴重滯後,學生認同度不高

安全概念隨着時代的發展得到進一步擴充和深化,安全問題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不僅僅包含傳統的大學生財產安全,還包含心理、網絡等方方面面。安全知識以及案例庫更新慢,學生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的安全知識和案例,錯過了最佳教育時機。

二、應對當前大學安全教育面臨問題的對策

1、培養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首先,要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要從思想上認識危險、重視危險並防範危險,使安全意識教育從被動轉向主動。具體包括如下意識:一是公民意識,即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二是自我防範意識,即在遇到人身或財產危險時應該具備的意識;三是法律意識,即要遵紀守法並用法律維權;四是心理健康意識。

其次,要注重學生安全防範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加強學生防範常見安全事故的能力培養,包括防盜、防火、防騙和防搶劫等。同時,要加強學生對突發事件反應和處理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野外生存能力的培養,如在面臨洪水、地震及塌方等危險時,學生應具有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要勇敢、機智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2、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實效

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開展安全教育,如網絡、手機等,使安全教育更具針對性、靈活性和實效性。比如,學校可以設立關於學生安全教育的公共微博,鼓勵教育管理人員多采用現代通訊手段,將有關安全的知識、案例和警示等相關信息及時發送出去,做到隨時提醒,使學生對身邊的安全動態及時進行關注,消除安全隱患,關心自己也關心他人,營造安全第一、熱愛生命的氛圍,使學校和社會更加穩定。相關領導和教師也應加強重視,對可能引發矛盾的問題提前做好部署,加以及時干預或處置,將問題扼殺在襁褓中。

3、豐富安全教育內容,提升安全教育時效性

學校應根據學生最關注的安全熱點問題對安全教育內容及時進行更新,尤其是對一些直接關係到學生生命財產安全的安全事件,如消防、被騙、被搶、被盜及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內容的側重點應該根據某一時期的敏感性和特定性進行調整。學校應該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確定學習目標。同時也要豐富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將新內容同新案例結合起來,或者將案例刻成光盤並結合時政熱點,穿插對案件的評論,將更多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快速掌握安全技能。

4、創新安全教育方式,落實安全教育到實處

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僅依靠理論灌輸並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理論只有以具體實踐為依託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接受。學校可以和其他部門合作,如公安部門、消防部門及信息部門等,對他們現有的安全案例和安全設施加以利用,建立起學生安全教育的實習基地,要改變原有的純理論灌輸的教育方式,定期組織學生到基地參觀和體驗。同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消防演習,通過這種現場模擬的方式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獲得一些應急避險的知識以及進行自救的能力,以便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從而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以及行為方式。

總之,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面臨着新特點、新挑戰,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當前的形勢,及時關注社會上關於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相關動態,特別是一些大學生侵害案件的發生等。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做到及時更新案例庫,創新安全教育方式,豐富安全教育內容,積極組織安全教育活動以及安全防範能力提升演練等,儘可能地提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

參考文獻:

[1]蔣麗麗。女大學生頻遭侵害呼籲安全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4-08-29(2)。

[2]馬麗,周豔。大學生安全教育途徑與措施[J]。農業工程,2014(3):137-139.

大學生安全教育論文 篇三

一、大學生易受傷害及容易違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法律安全意識淡薄、觀念不強

導致大學生法律安全意識淡薄、法制觀念不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還在於應試教育觀念導致的教育體制缺位問題。不可否認的現實是,中國小教育屬於應試教育,從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領導再到教師都以學生考上重點院校及升學率作為評價優劣的唯一標準。平時疏於思想道德和法律安全知識教育,導致校園各類違法犯罪案件現象嚴重,學生整體素質下滑,進而導致大學生生源的整體素質水平低下。雖然大學生已經步入成年期,達到了我國民法和刑法所規定的完全民事、刑事責任年齡,但是,其自然年齡和心理年齡不是同步的,從心裏年齡來看,他們還不成熟。當前,我國的高校法制教育應該是大學生步入社會前彌補應試教育缺陷的最後機會,遺憾的是其重心仍然在於學歷教育,從近些年發生的多起博士、碩士研究生自殺、傷害案件可見一斑。而大學生活的多元化和自我管理的主導性,使大學生又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害或者交往不良人員,發生心裏扭曲或養成不良行為習慣,甚至違法犯罪抑或被傷害。

(二)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官二代”“富二代”是對新一代人中部分人的定位評價,實際反應的不僅是官員家庭、富裕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而且是大多數家庭對於下一代人價值認識出現了問題,進而影響着每一個家庭對於子女的教育。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不足,甚至對子女有不正當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或灌輸,抑或者過度的溺愛,使下一代對事情缺乏理性的識別,對行為缺乏理性的控制。到了大學生階段,本來是其人生價值觀重塑的關鍵時期。但是,面對各種社會思潮、各種社會矛盾、各種不公現象和個別不良媒介的惡意傳播,使這些“自我意識強、容易被誘惑、心理承受力、自控能力差、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學生更加無所適從。

(三)現行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不足

1、高校的法制安全教育虛位,制度設計存缺陷。法制教育一門獨立的學科,要實現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全民守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明法科、重視法制教育。但是,很可惜,我國現行教育體制將法制教育依附於德育教育。原來非法律專業學生均開設《法律基礎》課進行法制教育,實行教學改革後,現在連獨立的法律課也被取消,而是與思想道德修養合併為一門課程,進一步壓縮法制教育課程。在課時如此少的情況下,根本無法保障大學生法制安全教育的需求。

2、師資隊伍不能滿足法制安全教育的要求。法律課是理論性、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教育課程,需要有專業教師進行授課。但是,我國高校的師資現狀是非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律基礎課由馬列教學部的非法律專業的教師講授。結果是教師專業理論功底差、實踐經驗少,加上授課課時少,往往羅列簡單的知識點。而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不高,期末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根本達不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3、普法宣傳的誤區。雖然我國一直在進行普法宣傳教育,如20xx年到20xx年是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並且,把青少年作為普法的重點。但是,忽略了青少年的普法是教育,應當作為一門專門課程列入教學計劃,而不是蜻蜓點水式的宣傳教育。

二、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對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日常積累,而且,要從觀念上有清醒的認識和理解,並能夠自我約束和控制。法律意識、法制觀念的養成也不例外,需要從小培養遵守秩序規則的習慣。但不可否認,我國現行教育觀念,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過於功利化。作為高等學府,高校的法制教育應該起到補缺的作用。因為大學生過去雖然沒有養成良好的法律思維和行為習慣,但是,法律的懲罰性和強制力具有警示作用,對於已近成年的他們來講,高校的法制教育更容易被理解、認同。因此,需要提高認識,如建立專門的法制教育課程,至少應當安排大學一年級學生一年的學習任務,每學年還要參與法制教育實踐課一次。

(二)條件允許的院校可以探索雙專業教學

如首都師範大學推行的主輔修制,鼓勵大部分學生除了主修一個本科專業外,再根據自己的態度和愛好修一個輔修專業,以學得一技之長。其輔修制分為三個層次:一本一輔(四年本科+輔修專業);一本一專(四年本科+專科專業);雙學位(四年本科+雙學位專業)。這種教育模式對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由於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專門人才和重要力量,他的法律素養能夠影響到身邊的其他人,起到以一帶十的效果,對整個依法治國的建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長此以往,必將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

(三)創新法制教育內容和形式,尤其是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

法制教育課有其自身教學特點和教學規律,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理論教學對於法律專業的學生來講也是很枯燥的,何況非法律專業的學生。因此,必須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和資源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創新該課程教學內容和形式開展靈活多樣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動,比如實踐性教學。課堂講授多少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不如一起交通事故案例帶來的震撼力強,而説教的案例不如一段交通事故視頻帶來的視覺效果好,再加上送法進校園,對於罪犯經過國家審判機關現場開庭並依法宣判,其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因為,血的教訓往往是終生難忘的。當一個人發自內心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後,才會真正體會到法律、安全知識的重要性,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四)加強法制教育教師的培養

“名師出高徒”,因此,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教師的水平是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關鍵。高校的法律教師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懂得大學生階段的成長規律;同時,要擁有比較系統的法律專業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再就是本身具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負責任的教學精神。另外,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多方聯繫溝通與校外公檢法司和社區建立共建單位,定期開展法制宣傳交流活動。如聘請有實踐經驗的政法幹警作為校外輔導員或者客座教授,並定期來校講座及組織送法進行校園等活動。同時,加強高校教師的引進和培養,也鼓勵其從事兼職司法實踐業務。如兼職律師或者送到相關政法部門從事掛職鍛鍊。實踐是最好的老師,而經過實踐鍛煉出來的教師才是更符合法制教育要求的教師。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我國高校法制教育存在問題的嚴重性,完善該制度形勢的緊迫性,希望本文能夠拋磚引玉,為我國高校法制教育有所裨益。

安全教育論文 篇四

一些學校管理環境鬆懈或者忽視體育教師的勞動成果,極大傷害體育教師的工作熱情,造成一部分體育教師工作鬆鬆垮垮,如不願帶運動隊,不願組織校內學生比賽,不主動協助學校做相關體育安全方面的工作。

1體育教師自身的原因

1.1教學觀念陳舊大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過於強調服從命令,強調行動的一體化。這樣的教學觀念,長期以往只能將師生關係“演變”成了對立、統治、失衡的關係。教學變成了缺乏實效的機械操演,不但使原有的體育教學本色喪失殆盡,而且極易造成運動損傷的出現。

1.2教學基本功的落後有些教師教學能力不強,且不求上進,勢必誤人子弟,這對神聖的教師職業來説,也是不道德的。一些教學基本功落後的教師在現實的教學中,存在示範不到位、講解不透徹的現象,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對動作技術、技能錯誤的概念。最終學生常因沒有掌握動作要領,而造成運動損傷。

1.3缺乏教學藝術和技巧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恰當的組織教學來提高學生在整堂課中練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練。但是我們有些教師只注重動作技術、技能傳播,忽視觀察學生的本位思維,不能根據教學內容、進度、場地器材的情況恰當地進行示範,講解,更不能活躍學生情緒,使整堂課處於緊張狀態,學生漸漸失去積極的心理狀態,最終懶散地應付練習,因而導致出現運動損傷。

1.4教學無針對性由於生理和社會的影響,男女生之間存在着心理和行為上的差異,相同年齡或性別之間表現出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性別以及運動能力上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着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地無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則會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穩定的積極性。特別是那些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完成難度較大的或強度大的動作時,就容易出現損傷。

1.5部分體育教師責任心不強在體育課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學生會出現一些違反紀律的現象,如果體育教師的責任心不強,不及時制止,往往會出現傷害事故。再如,教學的場地不平整,風沙大,或下雨,場地器材佈局不合理等,有的體育教師依然盲目進行體育課,在那樣的環境下進行教學,嚴重威脅着學生的人身安全。有的體育教師更是進行放羊式教學,擅自離開教學崗位,根本沒有在乎學生的人身安全。所以如果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是很容易導致體育課安全事故的出現。

2加強體育課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隱患的對策

2.1校長重視,加強體育設施資金投入,加強師資培訓,建立健全教育管理體系一個學校搞得好不好,關鍵在校長。一個校長的水平,就是學校的水平,對於體育課安全教育管理也是如此。校長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就會積極爭取資金定期對體育設施進行養護、對體育器材進行更新,隨時清除跑道、沙坑內的磚瓦、玻璃和金屬碎片。同時,加大對體育教師的管理、培訓力度,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加強體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引領他們關心、愛護和尊重學生,並定期組織學生召開《加強體育課運動安全》的會議,使學生們瞭解運動安全知識、運動安全技巧,明確安全運動的重要性,要求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會學生測量心率,把運動時的心率始終控制在100—150次/分鐘的範圍內,並能根據心率及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運動的尺度進行適當運動,以防止因為體育課中的劇烈運動而產生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2.2體育教師應牢固確立安全第一的意識,把學生上課及活動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積極創新教學途徑,打造安全、高效的課堂

2.2.1分析瞭解學情,規範服裝,體育老師要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會同班主任一同排摸學生體質健康情況,掌握全校患有心源性、腦源性等疾病學生情況,對自己所教班級的這類學生情況瞭如指掌,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同時上課前先要了解學生的病史和當天的身體狀況。一些體質不好的學生單獨安排活動,適當控制運動量,避免學生帶病運動,要確保學生的身體不存在安全隱患,以免造成學生嚴重的傷害事故。保證學生在着裝上沒有安全隱患,做好上課準備。告誡學生上課時應穿運動服和輕便、寬鬆的服裝,禁止穿涼鞋、皮鞋等。學生的上衣、褲子口袋裏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鋭、鋒利的或有礙活動和安全的物品,不要佩帶各種金屬飾品和掛件,儘量不要戴眼鏡,女生頭上不要戴各種髮夾。

2.2.2加強課堂常規教育,確保體育課堂有紀律、有步驟、有組織,要嚴格要求學生,組織得當,使學生養成服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課上嚴禁學生有嬉戲打鬧、任性蠻幹、動作粗野、違反運動規則的行為舉動。另外,準備活動要充分,易傷部位多活動,做到事先早預防。再有就是擴大安全監督的範圍,給安全意識強的學生設崗,幫助老師預防、監督,科學地有步驟地組織教學。體育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充分估計哪些動作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數,有相應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對抗性項目,學生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動作。主要隱患在遊戲、球類、集體性項目,人員多,對抗激烈,場面熱烈,學生積極性高,易激動,學生往往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動作自控力差,碰撞時互相保護能力差,都可造成損傷。

2.3確保場地器材的安全

2.3.1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課前,體育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併合理佈置和正確使用器材。如有安全隱患應及時排除,再進行組織教學。例如,在教學和組織比賽時要特別注意場地是否平整,及時清除障礙(石子、樹枝等),防止引起不必要傷害事故的發生。又如,跳遠時沙坑是否平整、沙子的多少、沙坑中有無磚頭和石塊等異物都是可能造成損傷的隱患,教師都應課前排除。

2.3.2器材要定期檢查、養護。學校室外的固定器材設施如單槓、雙槓、爬竿等,受日曬雨淋,天長日久就會生鏽、腐爛,應及時保養、修理和更換;再有就是學生在活動時造成器材的磨損、損壞,導致意外發生。所以教師要定期細心檢查,特別是在使用前,檢查器械要更仔細,排除安全隱患,器材的擺放要科學合理,跑的項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標誌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若用球作標誌物一旦學生無意觸及它,它容易滾動而離開原有位置,可能使學生絆腳、腳踩球造成嚴重的傷害事故的發生。

2.3.3防範器材搬運過程中的傷害事故。學生搬運器材過程中嬉戲、打鬧,致使器材不慎跌落,搬運不當導致意外傷害。這需要課前專門培訓學生正確搬運並養成良好的搬用習慣,有專門負責的學生進行管理。

2.3.4體育教師還應該加強教育職業法律知識的修養,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教育法規知識,形成教育守法意識和教育守法的習慣。只有高度的意識才會有高度的責任,不僅教師要注意安全,也要教會學生具有體育運動安全知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是對人最大的關愛,也是體育課堂安全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