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5W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精品多篇

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論文 篇一

“十三五”期間,大慶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要着重加強防洪河道治理、水利風景區創建、河湖濕地修復、地下水保護、水土保持體系建設,以提升城市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為前提,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完整優美、水管理科學規範為目標,着力建立健全水資源體系、水生態體系和水管理體系“三大體系”。

3.1建立健全水資源體系

開源節流,有效保障居民用水、人畜飲水、油田石化等重要工礦企業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基本保障最小生態環境用水需求。未來各行業用水量基本遵循“工業用水零增長、農業用水微增長、城市用水小增長、生態用水大增長”的發展規律。1)進一步加大引水量。結合尼爾基水利樞紐配套項目黑龍江省引嫩擴建骨幹工程建設,給我市增加淨供水量5億m3,主要用於城市供水和生態用水,基本完成重點區域水資源配置,尤其是西南部水資源合理配置工程建設。2)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建設60萬hm2旱澇保收田,農田綜合灌溉水利用係數達到0.65。工業廢水處理達標排放率達到85%,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5%,再生水利用率達到70%,萬元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降低到20m3以下。城市設計日供水能力穩定在200萬m3左右,以保障近400萬人口的供水需求,水質標準達到《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106項標準。全面推廣和使用節水型器具普及。加強城市供水管網建設與改造,供水管網綜合漏失率控制在11%左右。計劃用水率達到95%,城市生活用水定額達到220l/d,農村生活用水定額達到70—100l/d。3)嚴格限制新建排污口。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0%(全市共計27個水功能區。國家要求年達標60%,達標80%)。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供水安全得到保障。4)嚴格保護地水資源。城市地下水利用量控制在2.0億m3以內(市區地下水最大允許開採量為2.3億m3),地下水漏斗區實現採補平衡。東部地下水降落漏斗影響面積控制在300km2以內,漏斗中心水位埋深高程達到132m。

3.2建立健全水生態體系

緊緊圍繞“生態自然現代宜居”和“現代化國際化”的城市建設目標,大力推進河湖水系治理及濱水城市建設。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有計劃分步驟進行水土流失工程治理。加大污水處理和雨洪資源的利用力度,建立健全河湖、濕地生態補水長效機制,打造“山青、水淨、岸綠、河暢、湖美”的水生態環境。1)加大雨洪資源利用力度。建立健全河湖、濕地生態補水長效機制,全市實現年生態環境補水量達到4.5億m3以上(現狀2.3億m3),其中市區年生態補水1.3億m3,以大慶水庫和東城水庫作為主要補水水源。2)加大河湖治理力度。主城區河湖治理率達到100%,水域面積率≥13.5%,水體質量達到地面水Ⅲ-Ⅴ類標準。在主城區構建“六河連通40湖”河湖水系總體佈局,實現水資源“東西互濟、南北暢通”;嚴格遵守河湖水系藍線劃分標準,留足河湖水系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範圍;加強河湖濕地管理,明確管理單位,制定管理辦法,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治理、統一管理。3)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有計劃分步驟進行水土流失工程治理,20有效治理率達到80%以上,其中強度地區水土流失面積治理率達100%。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預防監督體系和監測網絡。四是加強水利風景區建設。將連環湖申請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相當於AAAA景區),將龍鳳濕地申請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相當於AAAA景區),將乘風湖、黎明湖2個生態園區申請為省級水利風景區(相當於AAA景區)。形成我市8個水利風景區的水生態格局,其中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3個省級水利風景區。

3.3建立健全水管理體系

建立涉水行政事務城鄉統一管理的運行機制,逐步理順水土保持、城市供水、城市河湖管理等相關機構的職能。加強水利信息化建設,提高水務管理現代化水平。1)在洪水管理上,實現洪水風險管理和應急預案調度。2)繼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到年全面建成節水型社會。3)理順城市供水和河湖管理體制,改革現有的水價形成機制。4)在水資源管理保護方面,貫徹《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水資源“三條紅線”。尤其是在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監督、排污總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功能區達標等方面完善制度、嚴格考核、加強管理。5)在水土保持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監測、監督、治理、管理和維護體制,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和審批率。6)在水利投入方面,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拓寬水利投資渠道,逐步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水利投融資機制。7)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依據法律法規,鞏固水管體制改革成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推進農村水價調整,加強水利行政執法。8)在隊伍建設方面,要注重學習、加強培訓,深入實際、開展調研,提高水平、規範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水務行政管理隊伍。

參考文獻:

[1]李娜。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時推動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J].黑河學刊,,228(06):20-21.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 篇二

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同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體系的基礎。如果生態文明系統不能向人類持續提供資源、能源和良好的環境要素時,物質文明的持續發展就失去了載體和基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內涵也無法全面持續發展。因此,生態文明建設不僅直接影響着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而且直接影響着人類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乃至和諧社會的構建。

隨着近年來生態破壞給我們帶來的災難,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性,人們已經逐步的達成了一種共識;我們的發展需要和自然相協調,需要走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我們得重新考慮人與自然的關係,遵循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我們應該不斷地降低在發展中產生的負面影響,積極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設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它反映了人類的自身活動和自然關係進步程度、是人與自然進步的重要標誌,它將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建設。因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我黨也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方針,以使我國建設為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並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獨立章節,這是對人和自然關係認識的進一步昇華,也足以説明生態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

以下為我國的生態現狀: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佔有率在世界各國中處於低位;同時我國的資源和人口分佈呈逆相關許多資源分佈在人口稀疏、環境惡劣且難以開發的中西部地區而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資源卻較為稀缺人均可利用資源相對匱乏。這些現實的情況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不能走資源消耗性之路在資源開發利用中不可忽視生態環境保護。 加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季風區之一。季風氣候的不穩定夏季風強時帶來的水汽多降水多一出現洪澇災害夏季風弱時帶來的水汽少降水少易出現旱災。當雨帶移動快時出現北澇南旱當雨帶易動慢時出現北旱南澇。同時在多年平均降水量2000以上的地區。受地形影響分佈有以山地為主的四大暴雨中心其中大部分山體切割強烈高差懸殊山坡坡度大部分大於30%決定了這些都是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多發地區。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一是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二是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羣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三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税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把發展與生態保護緊密聯繫起來,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是我們環保工作者分內的責任。

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論文 篇三

摘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我國新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大部署,描繪了“十三五”綠色發展藍圖。文章指出,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水務部門,就是要我們從水資源的源頭抓起,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以及減少水污染和改善水生態等等,達到人水和諧,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關鍵詞:綠化發展;理念;水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篇四

黨的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定義為中國在20xx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之一,並明確提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近段時間通過認真學習,我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幾點更深的認識。

一、建設生態文明要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機制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摒棄傳統觀念。要辯證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轉變單純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觀念;要辯證地認識物質財富的增長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係,轉變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念。發展應該始終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為出發點和歸宿。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速度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生態文明建設,是以有利於而不是有損於人的全面發展為最高標準的。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尊重經濟規律,更要加倍尊重自然規律,充分考慮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求,切實把建設和發展生態文明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並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二、建設生態文明要改革幹部政績考核體制

要建立新的發展觀與政績觀,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幹部政績考核體系,綜合考核投入和產出、速度和效益、經濟和社會、發展和環境等方面的指標,力求將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使用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地方政績的考核指標,不斷完善幹部考核和選拔任用制度。

三、建設生態文明要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機制和環保税收制度

要建設生態文明,建立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必須積極推進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政府要逐步培育形成對土地、礦產資源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使價格能夠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建設生態文明,環保要加強徵税的力度。

結束語 篇五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認識為我們創建生態文明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指導,我們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環境。政府部門要建立綠色GDP考核制度,引導產業結構升級,改革環境保護税制,為構建生態文明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論文 篇六

論如何加大力度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摘要:黨的十八大首次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標誌着我國開始全面進入生態文明建設時期。隨着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壞。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障礙與問題,如生態經濟剛剛起步、環境資源法律體系尚不健全、環境經濟政策缺乏、生態文明的環境倫理價值觀尚未真正建立以及公眾環保和參與意識較弱等方面,必須從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健全環境資源法律制度,廣泛運用環境經濟政策,在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的環境倫理價值觀,提高公眾環境意識和參與積極性等方面大力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

關鍵詞:生態文明 經濟建設 可持續性 對策

正文: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既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也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而且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可以説,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已是人類發展的必要需求。基於我國所處的人口資源環境的特殊國情,協調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的關係這一歷史任務顯得更加緊迫。

黨的十八大報告獨立成篇系統論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次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傳承與創新,是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做出的科學判斷和重大抉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領會生態文明建設精神實質,對於進一步弘揚生態

文化,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十八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新的要求。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佈局的高度來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認識的深化,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也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

生態文明之所以擺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人類自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在創造輝煌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資源危機、生態災難、環境危機,以致發展不能持續,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類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積極推動、逐步形成的一種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以生態文明取代工業文明成為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這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克服危機的明智之舉。

生態文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是把自然與文明結合起來。它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積極推動、逐步形成的一種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

當前之所以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一個重要原因是隻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制約越來越凸顯,石油、鐵礦石等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億畝紅線;另一方面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狀況總體惡化趨勢沒有根本遏制,生態系統退化,由此帶來的自然災害頻發。此外,要意識到,資源環境問題的出現,背後有體制政策、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認識、自然觀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價值還不被承認。

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人類關於發展的新思考,它是人類對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片面發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資源和環境破壞所進行反思的結果。

人類進入了工業文明,但卻帶來了資源的高生產高消耗和環境的高污染”,而進一步威脅了子孫後代的生存。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是人類對自身未來發展的一種理性思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主要體現在和諧性和可持續性兩個個方面: 和諧性指的是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類之間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和諧取決於人與人的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只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能讓可持續發展成為現實。

可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是人類的經濟、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態法則,必須改變以往不可持續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以及與之相應的思維方式。

三、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生態文明追求經濟與生態之間的良性互動,堅持經濟運行生態化,改變高投入、高污染的生產方式,以生態技術為基礎實現社會物質生產系統的良性循環,使綠色產業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在產業結構中居於主導地位,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生態文明倡導人類剋制對物質財富的過度追求和享受,選擇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

生態文明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與工業文明無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資源不同,生態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發展經濟的同時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強調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基礎之上。因此,可以説生態文明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從“十二五”規劃中可以看出資源環境的約束將迫使中國走向“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一條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相輔相成,依靠科技進步,廣泛運用最新科學技術,既高速增長又不大量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既提升結構

又能擴大就業的速度與效益相結合的工業化道路。在資源環境約束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既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與資源承載能力不相適應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根本轉變的必然選擇。落後的生態環境建設已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約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將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實質上並不衝突。其本質都是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但結合資源有限而人類慾望無限的現實,在實際操作上確實存在着很大的難度。結合現今實際情況,已有一些舉措在實踐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舉措缺乏實踐環境。

1、加強教育和學習,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

人與自然的關係, 是一種平等和諧的統一關係。我們必須把對自然的合理開發和積極保護統一起來,吸取教訓,把促進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與保證未來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實踐表明,過去那種“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 是不負責的行為, 將會為子孫後代帶來慘痛的代價。

伴隨着工業文明的向前發展,生態文明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要文明形態。應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法規,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大幅度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力度。與此同時,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意識, 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行動,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應履行的道德義務與責任。

2、通過立法約束人們的行為,保障生態建設的有序落實

制度缺失和體制機制不合理是導致中國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我國現行的憲法沒有明確“可持續發展”作為環境資源保護的指導思想, 現有的單項的自然資源法中,對自然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缺乏具體規定, 致使有些法律條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 要在各種經濟立法中突出生態環保資源型經濟的內涵, 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在經濟法中得到充分體現,進而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完善環境政策法規、制度,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硬約束條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

行為,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只有將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問題。

3、支持文化創新,加強生態文化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要建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化,通過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森林文化、濕地文化、野生動物文化、綠色消費文化等生態文化, 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 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政績觀、消費觀, 並使之廣泛滲透到社會、經濟、科技、法律、政治以及倫理等領域, 為經濟社會的生態化發展提供智力與精神支持。

4、發展現代循環經濟

發展現代循環經濟就是實現國民綠色經濟,解決經濟增長和生態破壞之間矛盾的有效出路。現代的循環經濟,包括從源頭預防污染物產生,從消費降低廢物排放,從處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個方面。這就要求改變傳統工業生產中的“高投入、低產出、高消耗、高污染”,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努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淘汰落後生產技術,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降低高耗能產業比重,實現結構節能。大力提倡生態科技,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5、增加對生態、環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環保投資就達到GDP的2%,英國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國達到了2.5%,而中國到2005年才達到1.3%。“十一五”期間規劃的投入比例是1.5%,中國生態、環境投入總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資率低和投資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目標難以實現。應當根據引進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約束生態破壞行為,並增加環境治理的財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種規章制度清晰的明確政府、企業、社會、公民對環境保護的責任、義務,並全方位增加對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的投資。

6、在各行業實行綠色GDP的統計方法

2011年,中國以快速的經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這一經濟數據背後卻掩藏着自然資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Pm2.5”這一概念被人們逐漸熟知,可入肺顆粒物正是人們生活環境惡化的一種表現。因此基於居民生活水平的實際GDP統計體系需替代簡單的生產額加總所產生的GDP。

綠色GDP是將生態成本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即從GDP中扣除經濟生產中投入的環境成本。通過將環境污染與生態惡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貨幣化,使人們深刻並直觀的認識到經濟開發活動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效應,以及伴隨GDP的增長付出的環境資源成本和代價。從根本上改變各行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現狀,從而推動生產作業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約型模式轉變,真正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到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

7、樹立正確消費觀,節能減排

人們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杜絕浪費。這要求人類摒棄過度揮霍性消費的享樂主義,而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進行適度消費,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間的物質交換,使得生產消費的消耗最小。資源的使用和環境的破壞都基於人類的慾望,因此以節儉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為目標的適度消費必定能夠大幅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可持續發展強調發展的持續性、公平性及和諧性,追求自然、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該轉變觀念,由征服自然變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變為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選擇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生態文明社會是一個人與自然共同繁榮,和諧相處,持續發展的文明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當前的客觀需求。

毛概有關生態文明14500字論文 篇七

《生態承載力與崇明島生態建設》

摘要: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位於長江流域和東部沿海地區“T”字形格局的交匯點,是上海最具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空間之一。崇明的自然資源數量,特別是灘塗土地面積,風能、太陽能和大量生物能等綠色能源供給狀況,以及綿長穩定的深水岸線在本區域都具有一定優勢……

關鍵詞:生態承載力崇明島生態建設

1崇明島生態建設背景

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位於長江流域和東部沿海地區“T”字形格局的交匯點,是上海最具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空間之一。崇明的自然資源數量,特別是灘塗土地面積,風能、太陽能和大量生物能等綠色能源供給狀況,以及綿長穩定的深水岸線在本區域都具有一定優勢。此外,崇明島也是目前長三角地區受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化影響較小的地區,素以“水清、土潔、氣淨”而著稱[18]。但是,由於崇明島遠離上海市中心,受交通條件的制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嚴重受阻,所受輻射影響較小,導致工業和第三產業的規模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明顯缺乏競爭力[41],被稱為上海的“西部”,已嚴重製約了上海市社會經濟的全面騰飛。

因此,崇明的發展早已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2002年,上海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積極做好崇明開發準備”,並隨後編制了《崇明島域總體規劃綱要》。2004年,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上海市提出把崇明島建設成現代化綜合性生態島的規劃給予了肯定,希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規劃好、建設好崇明島。同年,國務院對崇明越江通道可行性給予批覆。依照《崇明島域總體發展規劃》,根據崇明島域自南向北的地帶性規律,結合島域東西兩端的特色空間要求和道路佈局特徵,整個島域總體佈局將形成五大功能分區:崇東分區,以生態示範,休閒運動,國際教育為主體的門户景觀區;崇中分區,以森林度假,辦公總部,休閒居住為主體的中央森林區;崇北分區,以主題樂園和生態農業為主體的樂園旅遊區;崇南分區,全島人口和產業高度聚集的田園式中心城區;崇西分區,以國際會議,濱湖度假為主體的東方日內瓦式景湖度假區。到2020年,崇明將基本建設成為以優美的生態環境為品牌,以聞名的遊樂度假為主導,以發達的清潔生產為支撐,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保障健全、城鄉融合的上海世界級城市的生態島區和最優美的“海上花園”,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人類生態環境與生態活動示範島區。科技興島,從2004年7月起,上海市科委組織十幾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上百名專家,先後幾十次上島,實地調查,傾聽建議。十易其稿,一份《崇明生態島建設科技支撐實施方案(2005-2007)》日臻完善。目前,上海市崇明生態科技創新基地已初具規模,市科委佈局的包括“崇明島生態承載力與生態安全預警系統研究”的一批科研項目正陸續展開,新成立的六大實驗室已經啟動,生態崇明蓄勢待發。

2崇明島生態經濟現狀及生態建設中的科學問題

崇明島自然條件、自然資源與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狀況均有別於上海其它地區:

(1)從自然條件上,作為一個成陸歷史很短的河口島嶼,崇明植被羣落構成單一,穩定性差,服務功能和抵禦風險能力低[26][29][32][37]。崇明島島嶼面積變化顯著,岸線不穩定。自公元7世紀露出水面以來,崇明島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其變化有兩大特點:一是面積不斷擴大,僅解放以來的半個多世紀面積就擴大了一倍,由建國初的600km2擴大為現在的1200km2。崇明東灘是歷史上淤漲最快的岸段,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每年向海推進200~300m。但是,近十餘年來,由於長江入海泥沙急劇下降,崇明東灘淤漲減緩[4][28][31]。二是不斷移動,長期以來崇明島呈“南坍北漲”之勢,島嶼中心向北移動。演變不定的崇明島不僅關係到島嶼的空間擴展,還會給當地的生態系統帶來諸多生態風險。

(2)在自然資源和環境方面,突出的問題是水資源與水環境。首先,崇明生態島的建設面臨着淡水資源匱乏的嚴峻問題。雖然崇明島三面臨江,一面瀕海,境內河網密佈,雨水充沛,水資源條件得天獨厚,但是崇明島水資源量和利用狀況卻不容樂觀。崇明地表水總量雖然豐富,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約為33.60×108m3,但其中約90%為理論上可利用長江引潮水量,本地徑流量僅佔10%左右[33]。隨着長江沿岸耗水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長江口鹹潮入侵對崇明島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劇,每年用於防潮、排漬等的水資源消耗量不斷增加,崇明淡水資源的季節性短缺會更加突出。同時,由於長期以來產業經營比較粗放,生產和生活用水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現象比較突出,不合理的利用導致崇明可利用水資源量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其次,由於近年來長江流域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產業的快速擴展,造成崇明沿岸水質不斷下降,其中三氮、活性磷酸鹽等營養鹽含量指標已接近或超過三類海水標準,油類含量相當於二類海水,海底的某些重金屬元素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而島內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有機污染和石油污染的範圍擴大等加重了河網水系的污染,近40%的河道水質不能達到功能要求。崇明每年排放生產和生活廢水4292.62×104m3,絕大部分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道水體,是造成河道水質污染嚴重的重要原因。這些問題已成為困擾崇明發展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42]。最後,船行波淘刷、引排水帶進的泥沙、水土流失等,造成河道淤淺嚴重,加之道路和城鎮建設等導致的河道填堵等,使崇明島河網水系不斷衰減,水資源的調蓄和利用能力受到嚴重製約[27]。

(3)崇明島是長江河口海陸相互作用複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特有的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影響最嚴重的是鹽水入侵。整個島嶼東側和北側每潮均受海水入侵之虞,西側和南側上段還要遭受北支鹽水倒灌之害。特別在枯水季節,嚴重的鹽水入侵可能會使崇明島被鹹水圍困,給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重大危害。如1978年正逢長江流域流量大幅減少,沿江各地大量抽水,致使長江口南、北港鹽水上溯強度大增,同時北支鹽水連續大量倒灌入南支,致使整個崇明島被鹽水包圍,眾多工廠被迫停產,居民飲水發生困難,崇明縣2萬畝水稻因此錯過種植季節。此次鹽水入侵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400多萬元,間接損失不可估量。而近年來,隨着南水北調、三峽水庫及河口深水航道等許多重大工程的建設,鹽水入侵將進一步加劇。其次是風暴潮。崇明島毗鄰大海,地勢低窪,由強熱帶風暴或颱風造成的風暴潮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風暴潮席捲之處,海水淹沒房屋等建築設施,直接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引起的海水倒灌造成農田鹽鹼化,沿岸淡水資源受到污染,自然資源退化。風暴潮還增大沿岸泥沙的運移,加劇了對海岸的侵蝕。據有關資料統計,每年具影響力的颱風平均6~7次,特大風暴潮平均約18年出現1次。在全球變暖趨勢下,海平面上升抬高了風暴潮的基面,勢必會加劇風暴潮的破壞強度。

(4)經濟相對落後[41]。2003年,崇明縣的GDP增加值僅70.1億元,為全上海市19個區縣最低,是閔行區的1/4,浦東新區的1/8[30]。農村人口比重大。雖然人口是上海市各區縣中唯一長時期來持續減少的地區,但是,隨着滬崇蘇快速幹道建設規劃的實施,橫沙、長興、崇明三島之間以及三島與浦東新區的聯繫必將大大增強,產業分工與協作必將跨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投資的增長、工業化的推進,必然會帶來土地和人口的巨大壓力。

總之,在資源有限,經濟落後,災害頻繁,風險增大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經濟跨越式發展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平衡關係是崇明新發展過程中必須正視的問題,也是實現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的前提條件。依照《崇明島域總體發展規劃》目標需求與崇明現狀,筆者認為急需解決以下重大科學問題:崇明生態島建設的生態內涵應該怎樣落實?崇明重要資源、環境與社會承載力的潛勢和未來擴展空間如何變化?它們對新型產業和未來人口的支撐能力如何?規劃目標下,未來崇明適合的人口規模、能源、交通結構以及新產業結構、准入標準和佈局應該是什麼?如何建立承載力基礎上的崇明島生態安全預警和保障體系等等。這些科學問題和建設需求是關係到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能否實現的首要問題,同時也決定了對崇明島人口和經濟發展與其資源和環境支撐能力關係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3生態承載力與崇明生態島建設

生態承載力強調特定生態系統所提供的資源和環境對人類社會系統良性發展的支持能力,是多種生態要素綜合形成的一種自然潛能[1]。與其它能力一樣,它可以發展,也可以衰退,取決於人類的資源利用方式。一定生態承載力基礎上,可以承載的人口和經濟總量是可變的,取決於人口與生產力的空間分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間的優化程度、以及產業結構與產業技術水平[15]。因此,生態承載力決定着一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而生態承載力的不斷提高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34][38]。如果在一定社會福利和經濟技術水平條件下,區域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超出其生態系統所能承載的範圍,將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匾竭,嚴重時會引起經濟社會的畸形發展甚至倒退。生態承載力研究是區域生態環境規劃、實現區域人口、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科學保障。生態承載力研究注重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關係,屬於評價、規劃與預測一體化的綜合研究,研究內容包括資源與環境子系統的共容、持續承載和時空變化特徵,以及人類價值的選擇、社會目標、價值觀念、技術手段與承載力的互動。研究的根本目的在於找到一整套政策,使一個地區在人口和資源變化的情況下仍能保證持續穩定的發展,或根據區域承載力制定相應的人口、經濟政策,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向、速度和規模密切相關。

崇明生態島建設旨在實現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跨越式區域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對崇明的資源與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帶來了明顯壓力[24]。首先,交通條件、流通環境的改善將會大大增加島上的人口數量。相應地,這將要求單位面積上的土地產出更多。但是,由於崇明島目前社會經濟文化水平均落後於上海市其他各區,從和諧社會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崇明縣要盡力趕上上海發展的節奏,也必須大大地提高土地的生產能力,土地承載壓力勢必增大。其次,生態島的建設目標對島嶼淡水水質和水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劇了原有的水資源矛盾和水環境問題,資源性、工程性和水質型缺水等問題更加突出,水資源安全利用的風險將會成為影響崇明生態島建設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戰略瓶頸。加快制定合理的水資源利用和開發規劃戰略,為崇明生態島建設提供安全的水資源保障,是一項十分迫切的戰略性任務。第三,根據《崇明島域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森林花園島、旅遊渡假島以及生態人居島的建設目標,未來崇明的森林生態系統不僅要提供更多、更好的林產品、果品以滿足更多人口消費和建設需求,還肩負着如何在人口壓力增大、各項工程帶來的生態風險增加情況下,維持和提升完備的生態涵養和防護的功能,同時能滿足人們欣賞風景、陶冶性情的旅遊需求。根據《崇明島林業發展規劃》(2003~2020),至2020年崇明森林覆蓋率要達到55%,屆時崇明島將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被森林覆蓋,森林生態系統將成為崇明島最為重要的生態系統,也是崇明島生態建設的主要部分[30]。因此,崇明森林資源承載力研究對生態島的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最後,由於特殊的區位地理條件,崇明島還存在一些明顯的自然災害,如鹽水入侵、風暴潮等。因此,崇明生態島建設應該首先借鑑國際島嶼生態建設的成功經驗,提出自己的發展模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和佈局方案,並對島嶼生態承載力進行綜合評估及閾值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區域生態承載力的對策,構建崇明島重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模型,建立、開發環境安全和災害預警系統,為崇明生態島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建議和戰略決策依據。

4建議

依據生態學原理,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結合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考慮崇明島重要資源、環境、人口和產業現狀以及區域優勢,從生態承載力研究出發,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4.1崇明生態承載力研究要緊密結合區域特點

根據生態承載力的國際研究熱點,結合崇明島本身的特點和優勢,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的研究應注重以下方面:

(1)注重資源要素的網絡關係,開展區域生態承載力的綜合研究。早期關於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多側重單一資源要素,如水、土地和關鍵礦產等,忽略了資源各要素間的網絡關係以及系統的整體效應。隨着可持續發展思想和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從“自然—經濟—社會”更宏觀的複合巨系統層面上,探討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同人口、經濟發展相協調的問題。崇明島面臨着良好的國際、區域發展機遇和挑戰,必須協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複合關係。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三島聯動,特別是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加上崇明與浦東、蘇北交通聯繫的改善,崇明與外界的聯繫必將大大加強,崇明縣與上海市、長江三角洲、中國其它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與競爭態勢、互利機制將增強,崇明島將有更多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機會,並會在未來長江流域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機遇挑戰並行,崇明生態島良好的人流、物流、技術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有利外部環境還將需要大量的協調與合作。因此,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研究要注重多目標、多情景系統模擬與動態預測。

(2)強調結果的動態及可預測性。以往生態承載力研究多偏重於靜態現狀分析,缺乏對動態變化過程的預測,未能將現狀承載力同潛在承載力相結合。對於崇明島而言,作為一個沖積島嶼,其面積和岸線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而崇明島生態環境建設將給島上的人口、土地利用以及產業等社會經濟環境帶來巨大變化。動態的環境要求其承載力的研究結果是動態的,並且具有可預測性。

(3)考慮區域及國家政策等人為影響,強調經濟發展的跨越性。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崇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享受到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青睞。優惠的政策,鉅額的投資,將為崇明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使崇明成為國際投資環境新熱點,並迎來一次跨越式的大發展。同時,勢必帶來人口規模、產業結構的大演變。因此研究崇明島生態承載力必須充分考慮區域及國家政策等人為影響因素,注重其時效性、滯後性和潛在性。

(4)從“3R”原則、B模式理念出發,探討提高崇明承載力的對策。“3R”原則是指循環經濟建立依賴於以“減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環(Recycling)”為內容的行為原則。與傳統經濟“對資源的高開採、低利用、污染物的高排放”相對,以“3R”原則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展示出的特徵是“對資源的低開採、高利用、污染物的低排放”。相類似的,萊斯特·R·布朗提出的B模式是以太陽能、氫能為主要能源,廣泛再使用、再循環和穩定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布朗提出要通過市場的努力,促進新能源、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最重要的是要調整能源經濟結構,改變過去那種以高度能源消耗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崇明生態島建設為一種跨越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面臨許多資源與環境問題,必須遵從“3R”原則、B模式理念,積極尋求提高崇明生態承載力的對策與策略。

4.2研究生態島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模式

儘管具有自己的區域特色,崇明的發展也需要借鑑國際成功經驗。美國紐約長島和崇明島的情況是最相似的,它是毗鄰大都市的島嶼經濟發展典範。它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環境和廣闊的土地,大力發展度假居住、科技研發等產業,成為紐約集投資移民和智力移民的後來居上的現代化綜合型生態島。通過對紐約長島生態島研究,分析如何利用毗鄰大都市島嶼的區位條件,發展以科技研發、度假旅遊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服務業,同時又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區域開發模式。重點應放在生態島與毗鄰大都市區互動的內部動力機制和外部政策文化環境。制定與區域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的調整和優化佈局方案,提出崇明生態島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模式。

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保護似乎是矛盾的,難以兩全。然而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發展模式給這一問題以圓滿的答案,巴州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是德國最大的“農業州”。50多年前,巴州工業貧乏,經濟落後,在經濟發展中“掉”在了德國國家經濟的最後面。但是,目前巴伐利亞州已成為德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純農業佔GDP的比重下降到1%,工業、科技及服務業所佔比重增至99%。2003年巴州的社會生產總值達3709億歐元,已超過歐盟25國中的19個國家。人均產值為29917歐元,也明顯高於德國和歐盟的平均水平。巴州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模式也非常值得崇明島借鑑。此外,位於德國南部的“黑森林”地區不僅保持了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良的優勢,而且通過發展生態旅遊、生態農業,建設生態城鎮,較好地解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崇明生態島建設應該借鑑國內外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模式的內容,結合崇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重點分析與崇明島類似地區的區域發展軌跡,分析和總結生態島建設不同模式及其發展的成功經驗,探索崇明資源節約型生態島建設模式。總之,可以通過調研和模擬,分析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地區在不同發展階段時的人口結構,環境污染,產業結構,經濟資源消耗密度與經濟總量(GDP、人均GDP)的關係,揭示“社會經濟發展-環境響應”的變遷模式和一般規律。最後,對比研究崇明島自身歷史、現狀與未來(生態島建設目標)。應通過實地調查、統計數據收集,對崇明島自然資源特點,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氣等環境因子狀況、經濟結構與空間形態、人口增長與分佈、鄉土文化與公共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調研與分析,建立生態資本帳目表與環境狀況動態監測及預警、預報系統,鑑明崇明歷史、現實與未來之間的相似與相異之處,以瞭解現實差距、明確薄弱環節、確立開發優勢,從而對崇明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做出科學判定。4.3綜合研究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現狀和發展動態

近年來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側重於模型模擬和區域承載力的綜合研究[3][5][11]。在模型研究方面,有系統生態學的分室模型[25],生態足跡模型[9],Logistic模型[6]等。英國蘇格蘭資源利用研究所(英文名)應用系統動力學理論,建立了提高人口承載能力備選方案模型,即ECCO(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模型[19]。該模型在“一切都是能量”的假設前提下,模擬不同發展策略下,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之間的彈性關係,從而確定以長遠發展為目標的區域發展優選方案。該模型在一些國家應用取得了較好效果,並得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認可[35]。在區域生態承載力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報道[7][12][13][16]。Walker(1995)對經濟增長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在國家、區域和地方三個尺度上進行了比較研究[22];而Harris等(1999)在全球和區域尺度上對農業生態系統的承載力進行分析,探討了農業產量、生態制約因素及人口等的關係,為研究區域生態承載力樹立了典範[10]。因此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研究應緊跟國際前沿,直取生長點,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研究:

(1)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現狀調查與分析

首先必須對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的現狀有清楚的瞭解。可以通過對現有自然、社會和經濟背景資料進行調研,採用網格法對島嶼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要素調查、取樣、分析,獲得相對完整的水、氣、土、動植物、社會經濟數據以及它們的時空分佈格局,並進行環境監測。對衞片、航片進行判讀和解譯,應用國內外成熟的商業數據管理系統和主流的商業GIS工具,以及成熟的Web服務技術框架,建立崇明島生態信息系統,以便為研究人員提供簡捷、高效的數據貯存、獲取、量化、分類,可視化分析和製圖,情景模擬以及輔助決策管理等綜合服務平台。系統在設計和開發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與上海市數字城市基礎平台的對接。系統主要由多源、分佈式生態環境資源數據模塊,生態信息管理模塊,元數據庫和目錄服務模塊組成。基於生態信息系統,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如生態足跡分析方法、自然植被淨第一性生產力估測方法、資源與需求差量方法、可持續環境承載力模型方法、生態承載力綜合評價方法及狀態空間法等對比[14][20][21][39]研究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現狀。

(2)評價崇明島重要資源和環境要素承載力

崇明作為“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系統,其重要資源和環境要素承載力應當建立科學完備的評價指標體系。可以通過評估模型研究,探討特定資源或環境要素的承載力與區域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的關係,以確定特定資源或環境對人口、產業的支撐能力和閾值。應包括以下內容:i)土地資源承載力研究。土地資源承載力分析應從資源、環境、人口、發展之間的關係入手,研究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資源開發速度與人口合理承載的動態關係,從而為人地關係的協調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包括土地利用結構與人口、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承載力的雙向互動關係;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經濟密度、空間結構與土地經濟承載力的互動關係;在特定前提條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與空間分佈及其與土地的人口承載力的互動關係;在上述三方面分析研究基礎上,建立多目標、多因素綜合評估目標體系,提出可供選擇的決策諮詢方案。ii)水資源承載力研究。根據崇明島生態環境功能分區,探討崇明島生態環境需水類型,研究崇明島不同功能區域各部分生態需水量。從水資源供水系統、需水系統和排放系統,篩選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構建崇明島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系統動力學(SD)方法,設立評價指標體系內各系統的反饋結構及其因果關係鏈,定量計算崇明水資源所能承載的社會經濟發展規模和生態資產維護目標,判斷崇明島社會經濟發展水資源承載可行性。研究制定崇明節水型社會的評價指標體系,從技術、經濟、政策、宣傳等角度,構建崇明島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保障機制。iii)森林資源承載力研究。森林是區域生態基礎設施之一,對生態環境改善具有重大意義。森林資源承載力應從島嶼森林資源現狀質、量調查入手,根據木材、果品、防護、景觀美化、道路養護等不同目的需求及其動態變化,基於島嶼不同的生態功能分區,採用3S系統,對整個島嶼的森林承載力進行評估、模擬和預測,為崇明島未來森林規劃與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3)崇明島區域生態承載力綜合評估和多目標系統模型預測

考慮崇明生態島建設的目標定位,應從整個島嶼的可持續利用管理出發對崇明島生態系統承載力現狀和發展動態進行綜合研究。通過探討崇明產業狀況、人口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的協調機制,尋求提升崇明生態承載力的對策等。同時,應納入預測的科技發展、可利用的區域優勢,進行情景分析,預測崇明重要資源承載力在未來(2005-2020年)的發展動態,並評估不同時段崇明資源承載力潛勢與預測人口、產業發展的耦合狀況,提出優化資源配置、利用途徑以及提升資源承載力的有效對策。具體內容應包括:社會、經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量化綜合指標體系建立;以ECCO(EnhancementofCarryingCapacityOptions)模型為基礎的崇明生態系統承載力數學模型的構建和參數化;崇明生態系統承載力的動態模擬及變化趨勢預測;崇明產業狀況、人口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的優化配置等。

在人類社會高度發達的今天,任何生態系統都是一個存在人類經濟活動的開放性系統,因此研究區域承載力就不能過於侷限,而應該把它放在更高一層的系統中綜合考慮。儘管崇明島是一個孤立的島嶼,它與周圍生態系統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上海市或整個長三角地區水資源的利用模式及水污染的狀況直接影響崇明島的水資源現狀。崇明島不斷與外界發生能量流、物質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特別是當滬崇蘇快速幹道和東海大橋建成之後,崇明與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就會迅速融合為一個整體。因此研究崇明島區域生態承載力,必須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考慮整個上海市,甚至長三角地區的資源與環境要素狀況。

4.4研究提高崇明島生態承載力的對策

生態承載力是可變的,但這種可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類活動加以控制,這體現出生態承載力具有人類價值的選擇性。人類在經濟活動中應有目的地尋求生態限制因子,並降低其限制強度,以使生態承載力在量和質上向人類預定的目標變化。但人類施加的影響和作用必須有一定的限度,必須在生態系統本身的自然規律範圍內,否則會降低系統的生態承載力,造成生態系統的退化。提高生態承載力的過程是人類在一定條件下,將生態承載力低的生態系統改造為生態承載力高的生態系統,且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經濟等,阻止生態系統功能發生退化。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增加自然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淨初級生產力

太陽能要通過綠色植物才能被固定下來,並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流動。研究表明,植被覆蓋率將直接影響區域生態承載力的大小。因此,大幅度增加崇明島植被覆蓋率將有助於其承載力的提高。由於各植被類型固定太陽能的能力不同,其承載力也不同。森林是淨生產力最高的植被類型,生態承載力也最高。因此,為提升崇明島的生態承載力,應進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目前全島森林資源總量明顯不足,2003年森林覆蓋率達16.8%,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按照《崇明島林業發展規劃》,至2020年森林覆蓋率要達到55%。如何實現,怎樣實現這一目標呢?作者認為除了按規劃在島嶼中部建設100km2左右的森林休閒度假區外,在島嶼西、南、北面沿江200m範圍內建設防汛護岸的江防林,樹種以陽性、耐濕樹種為主,如濕地松(Pinuselliottii)、旱快柳(Salixmatsudana)、加楊(Populuscanadensis)等。東面在圍墾地邊緣建設保地防潮的海防林,選擇陽性、耐鹽鹼、耐生理乾旱、根系發達的樹種。以上兩種防護林應同時考慮配置灌木樹種來增強防護效果,樹種選擇耐陰、樹型優美、花期長久的品種,如檉柳(Tamarixhispida)、小葉黃楊(Buxusmicrophylla)、赤楊(Alnustinctoria)(有固氮能力)。這樣,在崇明島不斷向東淤長的過程中,將在島嶼東部逐漸形成大面積的森林生態系統,也會大幅度提升東灘的旅遊承載力。在道路兩側50m範圍內建設景觀優美的防護林;在農田中每隔500~800m建設寬度為30m左右的農田防護林網,樹種以陽性樹種為主,枝葉繁茂,防風效果好。這些防護林不僅能直接提高生態承載力,同時通過抗災減災間接地提高了崇明島區域生態承載力。此外,優質牧草場、高產作物品種等也屬於承載力較高的植被類型。

(2)科學規劃園區建設,適度發展立體交通

崇明島由泥沙淤積而成,成陸歷史很短,目前還在不斷向東擴展,面積以每年兩萬畝的速率逐年增加。但作為島嶼,它的發展空間還是受到限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單位土地的生產能力明顯低於其他各區。隨着人口的增加,城鎮建設規模的擴大,以及道路建設的增長,環境壓力將增大,對土地的需求將空前高漲。因此必須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寸土寸金。在城鎮建設和道路建設規劃中要有超前意識,充分發展空間結構,科學規劃園區建設,避免“住宅”污染,保證有大面積的土地以實施生態農業、集約經營的需求。在交通建設方面,應考慮崇明的長遠發展,須作到水、陸、空結合,立體發展。陸路交通要合理規劃,具有前瞻性,避免重複建設。

(3)開發利用無公害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的利用方式對區域生態承載力影響很大,很多能源工業會產生大量的工業“三廢”,嚴重污染環境,造成區域承載力下降,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導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降低。所以必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開發崇明島具有優勢地位的清潔、無公害能源,如風能、太陽能,進行能源利用結構的優化和合理佈局,使得能源高效、清潔利用與生態島建設以及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緊密結合。

(4)發展生態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生態農業有利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避免掠奪式開發和經營,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因而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及區域生態系統承載力,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與能量轉化,投入少,產出多。在崇明這個一直以農業為主,今後以保護原生態為目標的相對落後的城市邊緣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是唯一可行的對策。因此必須調整現有的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資源節約型、集約化、科技含量高的規模化農業模式。在牧業方面,到目前為止,崇明島上的牧業(山羊)還是以散養為主,不僅效率低下,對生態系統破壞也很嚴重。對牧場的管理基本上採取只取不給的掠奪式經營。要提高生態承載力,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首先要建立以人工或半人工草場為主的經濟型畜牧業生產基地,提高草場淨第一性生產力。草場管理集約化經營,牲畜採用圈養,不僅可發揮崇明畜牧業的原有優勢,還可大大提高其草場的生態承載力。

(5)產業結構的合理佈局和優化

根據生態島建設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應用循環經濟、資源節約型、產業集羣、新產業區、點軸模式等理論,以崇明島經濟社會基礎、資源和區域優勢、科技進步等為前提,進行崇明資源供給需求分析,崇明島經濟物質代謝對外界依賴度分析,以及經濟轉型後的資源利用模式情景分析,構建崇明經濟資源消耗密度評價和資源節約型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崇明未來生態型經濟發展目標,優化產業結構,探討生態產業園區的組織模式以及生態產業的發展路徑,最終建立基於生態承載力和生態安全的崇明島產業集羣發展戰略與模式。

(6)崇明生態島建設的適度人口規模和目標

雖然崇明人口是上海市各區縣中唯一長時期來持續減少的地區,但是,隨着崇明大發展的不斷深入,必然會帶來人口的大量集聚。意味着消費的增加,也意味着人類向自然索取的遞增和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增多。因此,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如何確保資源與人口、經濟、環境之間的協調有序發展,是必須切實予以解決的首要問題。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應深入研究適宜崇明生態島持續發展的產業與人口結構,探討崇明產業結構轉型、人口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的互動機制[23]。同時,應制定與區域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的調整和優化佈局方案,對於實現崇明大開發的目標定位和宏偉藍圖,促進崇明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可以採用P—S“可能—滿意度”法、“環境—就業”法,“趨勢—理想—目標”法等方法建立經濟適度人口規模理論模型,評估崇明島人口發展的壓力,並在多方案設計下,模擬和預測未來(2005-2020)的適度人口規模。應重點探討人口發展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人口發展與城市化過程關係,人口發展和資源承載力擴展以及人口發展與環境容量發展的協同關係。

(7)加強法制宣傳,增強法制觀念,運用法律、法規等保護環境

法律、法規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人們生態意識還不太強時,它是防止生態退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應加強有關法律的執行檢查力度,依法打擊破壞資源與環境的違法行為。有關部門與企業在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格執行生態環境的有關法律法規。懲前是為了毖後,還應充分利用崇明縣前衞生態村生態學科普教育基地,加強示範和生態宣傳教育。

4.5構建崇明島生態安全預警調控系統

與生態承載力密切相關的另一人類關注的問題是生態安全[2][8][17][36][40][43]。隨着崇明生態島建設的實施,生態安全問題將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重要的資源生態系統、環境敏感區,如主要交通幹線沿線區、重要濱岸濕地、淡水資源等。如何構建生態安全預警系統以確保生態島建設目標的實現將是當務之急。生態安全的基礎是生態承載力,在前兩項建議的基礎上,採取多種數據採集方式,進行不同尺度調查和過程模型分析,結合區域人口、產業、交通、能源和資源需求的動態發展狀況以及承載力閾值分析,開發多層次、多尺度以及兼備評價、預測、預警和對策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安全預警信息系統,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

(1)評估淡水資源生態安全

應參考崇明島水資源承載力研究,進一步對崇明島淡水資源的狀況,供需平衡,重要風險源過程、影響進行模擬研究,結合宏觀經濟、社會、人口、生態環境等多因素預測,對崇明島淡水資源安全現狀和未來20年的變化進行生態安全評估。

(2)評估重要公路沿線生態環境安全

依照《崇明島域發展規劃綱要》,未來崇明交通狀況將發生巨大變化,如陳海公路和擬建中的滬崇蘇高速公路等,將大大改善崇明的交通狀況。作為一個生態島的建設,應充分考慮崇明島交通幹線及沿線區域重要生態系統健康和風險狀況以及環境,對污染、土地佔用和能源消耗等安全進行調查和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滬崇蘇高速公路開通後崇明交通狀況進行情景模擬分析,預測和評估未來崇明主要交通幹線區域生態環境安全狀況。從生態和資源環境角度對崇明交通的發展規模進行監控和預警,以促進崇明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3)評估重要濱岸濕地生態環境安全

濕地是崇明島重要的生態系統類型之一。應對崇明島重要濱岸濕地結構和功能,濕地生態服務價值,濕地在不同層次的安全閾值等進行評估。利用“P-S-R”法,從“壓力(P)”,如鹹潮入侵、風暴潮衝淤頻率、圍墾強度、沉積物污染狀況、水體營養狀況、動植物污染狀況、灘塗養殖和捕撈等,濕地“狀態(S)”,如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指數、灘地面積、灘地淤漲速率等,,以及“響應(R)”,如濕地保護措施的加強、恢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治理經費的增加等,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對濱岸重要濕地生態安全進行綜合評估和預測。

(4)基於3S系統的崇明島生態安全風險管理與預警系統

作為現代信息技術,3S系統是區域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與方法。運用3S技術,基於崇明生態信息系統,可以構建崇明島生態安全的風險評價、管理和預警信息系統,為崇明生態島建設提供安全管理的分析平台。主要內容包括:用户需求調研和分析,主要風險要素的識別,風險評價的方法和技術體系建立,生態環境風險評價,風險要素的製圖和地球觀測數據的使用和評估模型建立等。

5結語

崇明島由於其獨特的區域位置和自然優勢,成為上海最具潛在戰略意義的發展空間。崇明生態島建設應通過對比研究國內外類似發展的成功模式,結合崇明島生態建設目標,以及崇明島重要資源、環境、人口和產業現狀以及區域優勢,提出適合崇明生態建設目標的發展途徑。通過確定崇明島重要資源的承載力,環境容量以及適宜的人口和經濟支撐能力,提出與區域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新型產業結構、人口規模和佈局方案,並積極探討具有可操作性的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承載力的對策。構建崇明島重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開發環境安全與災害預警系統,為崇明生態島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建議和戰略決策依據。

本科生態文明建設專業論文 篇八

本科生態文明建設專業論文

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路徑之一。加強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必須能夠有效推進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更好地履職。

本科生態文明建設專業論文範文篇一

《 我國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分析 》

摘要:

生態文明建設一直得到黨中央的重視,而農村環境保護的好壞直接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

當今時代,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極其尖鋭,不僅涉及到農民的身體健康,還阻礙着經濟的持續發展。

所以,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是當今我國的必然選擇。

對新農村生態文明問題的探析,對解決當今農村經濟社會資源問題,進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農村生態文明 生態建設問題 對策

一、我國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內涵

(一)生態文明的概念

生態文明主要是指人類在對客觀世界進行改造的同時,又積極注重改善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發展關係的一種表現,是對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的關係進行積極優化,並且對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中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進行積極的克服。

(二)我國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特徵

新農村建設是一件當今我國重中之重的事情,包括對農村經濟的建設、政治制度的建設、以及文化的完善,內容十分充實,作為其中重要的成分生態文明,具有自己的特徵。

新農村生態文明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實現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全面發展。

①生態文明提倡創建一個和諧社會,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要兼顧保護環境、愛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要改變過去的舊思想,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應該達到環境和經濟和諧共生的狀態。

二、我國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對環境的破壞

1.農藥污染。

農藥是包含化學成分的產品,它對農產品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時也會對環境會產生很大的污染,並且由於施用的方法、錯誤的意識等制約,致使農藥的肆意施用,使農業生產環節矛盾問題日益突出,威脅人類的生存,還有環境的可持續使用,這儼然成為農業的發展問題。

2.化肥污染。

農業生產中想要提升農業的質量,重要的任務之一是要進行科學施肥,農產品增加產量,農民收入增加,有着至關的重要性。

特別對許多城市進行調查表明,當前我國的種植產品都嚴重不符合標準,大家吃了這種瓜果蔬菜會容易生病,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直接關係人們的食品安全和生存空間。

(二)鄉鎮企業對環境的破壞

鄉鎮企業分佈比較分散,機器和工藝普遍較落後,對於污染難以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污染的範圍也比較廣,難以監管和治理。

而且隨着城市環境准入條件的提高和污染控制力度的加強,城市污染在逐步向農村轉移,農村一些地區逐步淪為污染企業的聚集地。

(三)生活垃圾對環境的破壞

當今我國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所以越來越多,品類和數量不斷增多,垃圾產生的問題也日漸明顯。

例如污水不能合理地排出,只是肆意地排放;垃圾沒有指定的位置堆放,任意地四處堆積;柴草堆放到處都是;畜禽到處亂跑,沒有形成規模化養殖;這些現象直接造成在農村普遍存在着地下水的污染嚴重與空氣質量很差的問題,導致農村的生活環境日趨下降。

(四)畜禽養殖對環境的破壞

隨着當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對於蛋肉需求量比較大,所以畜禽養殖得到大力的發展,同時也對環境也帶來了很多問題。

當今農村都是以散養為主,並沒有規劃,產生的廢棄物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我國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對策探討

(一)加強污染防治工作

加強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進行污染治理,使污染對環境的破壞程度降到最小。

要特別防止農藥化肥對農村土地的污染,對所有的化學產品都要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超過使用的數量;還要對有機肥和化肥進行交替使用,因為長期使用化肥,不僅會污染環境還能對人們的身體產生傷害。

因此,大力提倡使用高產、低毒的農藥產品,努力開發出增產高效和防治效果明顯、對人畜無毒的先進技術。

②除此之外,要有計劃地定期對田地的施肥狀態進行監測,對使用的劑量不斷地進行適當的改變,建設文明的生態家園需要對農村的畜禽產生的垃圾以及生活中排放廢棄物進行合理的處理,對畜禽需要制定相應的準則。

此外還要加強秸稈、沼氣的利用,為了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要從多領域開拓秸稈的利用範圍,提倡秸稈還田等技術的推廣,開發出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秸稈的使用率。

飲用水的質量好與壞直接關乎人們的生命安全,所以要大力加強飲用水源頭的監管,確保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要努力倡導農民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產品,污水灌輸管理要嚴格,防止農村的土地資源被破壞。

規模化養殖業給環境帶來了大面積污染,如果實現污染物重新被利用,這樣會使資源被合理利用。

美麗鄉鎮是我國一直以來要創建的目標,因此要全面提倡創建無污染、純天然的農村,就要把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到底。

(二)積極倡導循環經濟

新農村生態文明的實現要求大力提倡循環經濟為導向,循環經濟可以使污染物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實現資源的最大使用率。

達到優化環境的效果。

環境如果受到污染,這不僅僅會降低人們生活的質量和身體健康,還會阻礙經濟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③由此,農村應該推行減量減排的處理方式,使用循環經濟的辦法,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這樣才會使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相依相生。

如果禁止養殖業的規模化生產,無疑對畜牧業的發展會造成傷害,可以採用畜禽排泄出的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這樣就會合理促進排泄物的無害化和多元化,在治理污染的同時也可以促進經濟的增長。

因此,大力提倡循環經濟,有利於資源的循環利用,可以把廢物材料變廢為寶,既不破壞環境,又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以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為依託。

(三)轉變鄉鎮企業發展方式

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改變鄉鎮企業的發展模式,走新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必須要求把握我國的現實狀況,用開放的思維探求我國在全球定位,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合理的優化配置。

實施後發優勢策略,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各方面的素質,在國際上提升我國的綜合競爭實力。

改變以前依靠物質資源的發展模式,着力依靠人力資本,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讓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才能走上健康之路,才能建設更加文明的新農村生態環境。

(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是建設新農村生態文明的重中之重,農民作為其主體,開設針對農民的科技培訓課程,有助於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

針對一部分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採用技術培訓為主,要深入到田間,手把手地去答疑解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

其中,可以着重培養具有初高中以上學歷的人,讓這部分人先調動起來,來帶動更多的人。

還可以利用電視和遠程電腦來進行培訓,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增強農民之間的凝聚力,還能夠讓農民瞭解外面的世界,更好地接受新鮮事物。

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農村生態文明關乎着農民的身體健康以及農民的經濟利益。

我國農村存在着許多問題,譬如生產中農藥化肥的污染,鄉鎮企業對環境破壞等,針對這些問題有必要採取措施來保護自然。

由此,要大力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人與自然達到一種和諧共生的狀態。

保護環境是當今時代賦予人類的責任,我們要加強污染防治工作,積極倡導循環經濟,轉變鄉鎮企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改善當前農村的環境,創建更加美好的家園,使祖國的天空更藍、水更清。

註釋:

①方世南。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對馬克思主義文明系統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研究,(4):17-22

②盛世蘭。馬克思主義自然觀與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2008(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