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經濟論文

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法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經濟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93W

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法論文(新版多篇)

經濟全球化論文 篇一

隨着信息化的發展和網絡經濟的興起,誠信已成為擴大交往、走向世界的通行證;由誠信帶來的利益和由不誠信而導致的損害,將因經濟全球化而成倍放大。

一、誠信建設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經濟運行機制,它以商品和貨幣的交換為最基本的出發點。信用制度實際上就是建立在誠信基礎之上的契約關係,有諾必踐,違約必究。信用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通行證,是確保其成功的動力源泉和優勢資本。信用是經濟活動主體對自己行為的莊嚴承諾和社會各界對其履諾的肯定性評價。信用度越高,經濟運行就越順暢;信用度越低,經濟運行成本就越高。這是因為,信用經濟是現代經濟運行的基礎,是經濟活動的內部循環和全球互聯的保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一般市場經濟的共性,完善的信用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運行機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目標,就必須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滿足經濟發展對社會信用系統急劇增長的需求。

二、當前我國社會誠信狀況分析

誠信缺失的情況在當前我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已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人際和諧的造成了明顯的消極影響。誠信缺失現象的存在並非偶然,它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原因。建國後頻繁的政治運動所導致的人格扭曲,中國傳統倫理文化中契約觀念和“公德”意識的缺乏,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經濟人特徵的惡性膨脹,國家法律體系的不完善,社會監督機制的不健全等,這些都對誠信的缺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長期以來,在經濟生活中對非共有制監督、檢查遠多於法律上的保護和支持,沒有穩定的財產關係,缺少對個人私有財產的起碼尊重,是信用關係失衡的社會條件。信用缺失使人與人之間很難真誠相待,人與人之間的不真誠,又加劇了信用危機。這種種行為像“病毒”一樣侵蝕着社會的肌體,像“沙塵暴”一樣吞噬着信用的“綠洲”。不講誠信、欺騙欺詐已成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為制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

三、誠信建設的實現途徑

“言而無信,行之不遠。”從古至今,沒有一項事業能夠建立在毫無誠信的沙灘之上。現代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市場的交易是建立在一定的信用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這種信用基礎,市場中的交易就無法完成。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我國當前社會誠信缺失的問題是在發展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也只有通過不斷髮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解決。恩格斯晚年曾經指出:“現代政治經濟學的規律之一就是:資本主義生產越發展,它就越不能採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徵的那些小的哄騙和欺詐的手段……這些狡猾的手腕在大市場上已經不合算了,那裏時間就是金錢,那裏商業道德必然發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並不是出於倫理的狂熱,而純粹是為了不白費時間和辛勞。”誠然,這並非説在現實的發達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就沒有背信棄義、虛偽欺詐行為,在這裏所闡釋的誠信是維護市場經濟活動主體利益、實現其利益最大化的最好策略。相對發達的市場經濟不僅會產生對誠信的強烈需求,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誠信的自動供給機制。實踐表明,現代社會是誠信需求日益增長的社會,在建設和諧社會進程中,要更多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場經濟新秩序,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來帶動誠信建設。

經濟全球化論文 篇二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法、國際經濟秩序

國際經濟法是調整跨國的貿易、投資、金融、税收和運輸關係(通稱跨國經濟交往關係)的各種法律規範的總稱,是隨着各國政府對經濟交易活動干預管制現象的產生和發展,在國際經濟現實生活中客觀形成的,一個由各國有關的國內法和國際法規範共同組成、彼此聯繫和相互作用的法律體系。而國際經濟法學則是適應解決各種關係錯綜複雜的跨國經濟法律問題的客觀需要,在二戰後突破傳統的部門法學分科界限的基礎上融法學和經濟學於一體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綜合叉學科。(注:對於國際經濟法學科的概念和範圍,法學界的認識還存在廣義説和狹義説的分歧。請見陳安教授的論文《論國際經濟法學科的邊緣性、綜合性和獨立性》,載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64頁。)在中國,國際經濟法這一新興學科是20世紀80年代初隨着國家改革開放的形勢需要發展起來的。在過去20年曆程中,中國的國際經濟法學走過了一段蓬勃發展的路程。(注:關於中國國際經濟法學在過去20年中的發展情況,可參見曾華羣教授《論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一文,載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論叢》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9頁。)

在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之際,國際經濟法學界同仁都在關注和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今後一個時期內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趨向問題。筆者認為,今後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密切相關,經濟全球化將對新世紀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的發展方向和研究任務產生深刻影響。現不揣冒昧,擬就此問題談一些個人的認識,以就教於學界同仁。

一、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法發展的新趨勢

法律制度的發展變化,總是由於它賴以生存的社會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而引致的。國際經濟法作為一個由各國有關的國內法和國際條約與習慣構成的綜合的法律體系,要認識和把握它在今後一個時期內發展變化的總體趨勢,必須從當前和今後國際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和基本特點,及其對國際經濟法產生的影響來考察和分析。

正如眾多經濟學家共同指出的,進入21世紀,由於資本擴張和科技進步引起的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將進一步明顯加強,這是未來世界範圍內經濟發展的總體特徵。經濟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廣泛、複雜和深遠的,其意義有待於人們進一步研究和認識。就其對國際經濟法發展的影響而言,至少促使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出現如下幾個新趨勢:

1.調整跨國經濟交易關係的國際統一規則迅速發展

經濟全球化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造成各國相互依存關係的不斷加深,各國經濟關係日漸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相互交織、彼此影響的狀態。正如主席所指出的,"當今世界經濟已成為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整體。"[1]這種相互依存的客觀經濟現實,要求各國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因此,國際合作與協調成為各國實現經濟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相互依存帶來相互合作的需要",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與協調則"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規範"。[2]因此,經濟全球化導致的各國相互依存與合作關係的加強,必然促進調整跨國經濟交易關係的國際統一規則的長足發展。這一點最突出地表現在,經過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的一系列新的多邊國際經貿框架協議的形成,以及負責全面落實和監督這些多邊協議規則執行的常設行政機構即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建立。WTO的多邊協議規則調整的關係內容不僅擴大了GATT調整的傳統的國際貨物貿易關係範圍,而且涉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以及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和國際經貿爭端解決機制等領域,在這些歷來屬於各國國內法管轄的領域裏確立起一套新的國際統一原則規範。我們應該看到,目前通過《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Trims)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等多邊協議確立的新的國際統一規則,僅是調整有關跨國服務、技術和投資關係的初步法律框架。隨着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合作與協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初步框架如何運作的具體規則和程序將會進一步健全、豐富。同時,WTO已經開始新的"千年回合"談判,新一輪的多邊談判可能涉及環境保護、勞工標準和競爭政策等議題,從而可能導致上述領域內新的國際統一規範的形成。此外,像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的不斷髮展,也將會推動區域範圍內統一適用的法律規則標準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的繼續發展。上述這樣一些因素的存在和作用,決定了新世紀國際經濟法的發展中具有國際公法性質的多邊統一原則規範的數量比例,將會明顯提高,其所調整涉及的領域範圍和程度,也會愈益深廣。

2.貫穿於國際經濟法發展過程的新舊兩種國際經濟秩序的矛盾更趨激烈

經濟全球化發展是建立在南北貧富懸殊並繼續擴大的基礎之上的,這種不平衡的經濟基礎決定了我們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仍然充滿着矛盾和問題。據世界銀行報告,在20世紀60年代,全世界20%的最發達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相同比例最不發達國家的30倍;而在90年代,這一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擴大成為60倍。"全球經濟的發展肯定不能長久地建立在少數國家發達、多數國家落後的基礎上。世界經濟需要新的動力,世界市場需要新的補充。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興盛,是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希望所在。"[2]因此,未來經濟全球化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必須要解決廣大發展中國家目前面臨的鉅額債務負擔、貿易條件惡化和外部援助匱乏等緊迫問題,改革現存的造成南北經濟發展失衡的舊的國際經濟體制,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這就決定了在新世紀,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必然貫穿着新舊兩種國際經濟秩序的尖鋭矛盾和激烈鬥爭。這也是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的新時期國際經濟法發展變化的另一重要特徵。

3.作為國際經濟法重要淵源的各國國內經濟法律制度的趨同性逐漸增強

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各國在普遍選擇實行了對外經濟開放的發展戰略的同時,對內也先後進行了市場化的改革,以市場經濟作為國內經濟動作基礎。在早已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達國家,對國內一些尚未市場化的產業領域,如民航、鐵路、電訊等公用部門和服務業,進一步實行自由化政策,如放開對服務業部門的價格管制、經營範圍和企業進出產業的限制,打破少數企業對一些部門的壟斷,以促進資本和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動。發展中國家也先後進行了允許企業自由進出產業的市場化改革,對外資開放更多的產業部門。經濟轉型國家則從廢除指令性計劃入手,解除價格管制,在市場定價的基礎上,由企業自主決定投資方向,使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從計劃調節向市場調節過渡。這種全球經濟市場化的發展趨勢,促使作為國際經濟法淵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各國國內經濟法律制度,尤其是有關涉外經濟法制之間的差異性進一步減弱,而趨同性增強。這不僅表現在各國的合同法和公司法等民商法律部門,而且也反映在像反壟斷法、競爭法這類公法方面。[3]各國政府為使國內經濟更好地與世界市場機制接軌,必然要參照有關國際經濟規則標準來調整、修改國內的經濟政策法規。這也是21世紀各國法律制度發展的共同趨勢。

4.適用於跨國電子商業交易的法律框架正在形成

促使當前經濟全球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可以説技術的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跨國界的計算機互聯網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在改變傳統的生產、銷售和經營管理模式的同時,也對現行的適應於傳統商業交易活動方式的國際經濟法律制度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和衝擊。例如,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產生的合同的成立與履行、知識產權保護、隱私與安全保護、電子貨幣與網上支付以及税收徵管等一系列法律問題,各國現行的法律制度和有關的國際條約缺乏相應的調整手段和規範措施。目前,許多發達國家政府和有關國際組織為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正加緊研究制訂解決電子商務發展問題的法律政策和措施。(注:自1996年11月以來,為解決電子商務的税收徵管問題,美國、加拿大、荷蘭、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財税部門先後發表了各自的政策研究報告,經合組織也在1998年8月了《電子商務税收框架條件》,這些報告和文件分別就如何解決現行的税法和税收協定適用於電子商務交易的困難,提出初步的對策思路和方案。參閲:LucHinnekens,LookingforanAppropriateJurisdictionalFrameworkforSource-StateTaxationofInternationalElectronicCommerceintheTwenty-FirstCentury,IntertaxVolume26Issue6-7,1998.)因此,在今後的一個時期裏,一個由各國有關的國內法和國際條約構成的,適用於跨國電子商業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形成,將會是國際經濟法發展的重要內容。二、經濟全球化與新世紀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的任務及方法

中國屬於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國際經濟法學是適應國家改革開放的形勢發展需要而產生髮展起來的。我們國際經濟法學研究的宗旨,在於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鬥爭和中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制,提供科學的法律理論依據和切實可行的法律對策方案。在新世紀要進一步貫徹這一宗旨,使國際經濟法理論研究更好地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服務。為此,必須從經濟全球化這一國際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出發,在分析研究其對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可能產生的各種影響的基礎上,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問題,從而在更高的起點上確立新世紀國際經濟法研究的戰略思想,確定我們的研究任務。

基於前述關於經濟全球化對未來國際經濟法發展的影響的分析,我們認為,21世紀國際經濟法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南北國家之間新舊兩種國際經濟秩序的鬥爭,但這種矛盾和鬥爭具有新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在20世紀,尤其是烏拉圭回合談判之前,南北之間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國際商品的不等價交換之爭,國際經濟交往的主要障礙是各國在關境邊界上執行的關税和進出口限制貿易政策制度。經過烏拉圭回合談判,各國的進口關税已降到很低的程度,進出口數量限制措施已被明令廢除,各國的商品市場將全面開放。因此,21世紀影響市場準入的主要因素已由各國的邊界政策制度轉為各國邊界內的經濟政策和法律制度,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矛盾和鬥爭,也從商品不等價交換之爭轉向經濟政策和規則之爭。落實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的一系列新的多邊框架協議,需要各成員國之間在國內經濟體制和產業政策上更加協調統一。例如,有關農產品、紡織品和服務協議的實施,關係各國的農業和產業政策;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和投資措施協議的執行,則涉及各國的技術政策、投資鼓勵措施和企業經營體制;而服務市場的開放將要求改革國內流通體制、金融體制和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如何消除各國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規則的差異給跨國經濟活動造成的障礙,南北國家之間意見分歧。這些分歧本質上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新舊兩種國際經濟秩序鬥爭的繼續。

中國的國際經濟法研究應該緊密聯繫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圍繞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濟法發展中南北國家的矛盾鬥爭這一主線,抓住中國加入WTO體制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進行動態追蹤研究,比較借鑑研究和對策研究。這是新世紀我們國際經濟法研究應有的戰略思想,也是我們確定今後的研究任務的指導思想。

基於上述認識和分析,筆者以為,在新的世紀裏,至少在今後10年內,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界應着重對以下這樣一些重大問題進行研究:

1.經濟全球化與國家的經濟原則的關係問題

這是一個關係到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如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重要理論問題。經濟原則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經過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努力和鬥爭,在聯合國《各國經濟權利和義務》、《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和《行動綱領》等重要國際法律文件中確定的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此項原則的基本涵義是各國有權自由選擇並發展其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制度;每個國家對其境內的自然資源和經濟活動,有制定法律進行管轄和處置的權力。它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民族經濟,維護政治獨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一項基本原則。[4](P71-82)但是,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這一傳統的法律原則正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如前所述,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的一系列新的多邊協議的貫徹落實,涉及到各成員國國內經濟體制和政策的調整修改。例如,《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的執行,要求成員國逐步取消國內外資法中有關當地成分要求、貿易平衡和外匯平衡以及出口比例要求等可能扭曲貿易關係的規定。《農產品協議》的實施,則要求成員國承諾削減對農產品出口的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政策性補貼。[5](P364,140)而且發達國家進一步主張,新一輪世界貿易談判議題必須包括與各國國內經濟政策和體制有關的問題,如貿易競爭與勞工標準問題;出口生產與環境保護問題;國際多邊貿易原則與各國競爭政策的一致性問題等。傳統的經濟領域隨着市場的開放,正受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侵蝕。西方的一些國際法學者認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向,是民族國家界限的模糊和觀念的淡化。[6](P13,151)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堅持國家的經濟原則?是否需要重新認識經濟原則的涵義?如何協調處理維護國家經濟與加強國際相互合作的關係?這些都是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基本理論問題。2.中國"入世"後如何充分有效地運用WTO的法律框架體制趨利避害,在發展國際經貿合作的同時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

WTO的多邊貿易體制龐大複雜,在它目前所確立的基本法律原則框架下,還有許多具體的運作規則將隨着國際法律實踐的發展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對WTO體制的研究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我們過去對"入世"利弊的分析,往往將兩者割裂開來看待,其實利與弊是一個矛盾體的兩個方面。關鍵在於我們應如何運用多邊協議的有關原則規範,使其利的一面變成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弊的一面降到次要位置。以《服務貿易總協定》要求成員國開放其金融、證券市場為例,它既有利於中國今後大量吸收外國間接投資的資金,也帶來了日後外資對國內銀行和證券業的競爭和衝擊,以及國際遊資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但如果我們能有效地利用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的限制保留條款以及《GATS金融服務附錄》中有關慎重措施的規定,就能在逐步放開國內金融服務市場的過程中,使外資的競爭、衝擊和金融風險降到最低程度。為此需要充分地認識和研究WTO體制中有關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待遇條款和例外條款的運用,追蹤分析WTO對有關貿易爭端案件的處理,注意吸取有關國家在市場開放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如何實現與國際經貿慣例和世界市場機制接軌的問題

這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大課題,主要包括如何逐步實現對外資的國民待遇問題,外資企業法與內資企業法、內外兩套企業所得税法制的並軌問題,國內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問題等。這些問題的研究,一方面要立足中國的國情和改革開放的實際,正確認識國民待遇原則及其與鼓勵、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的關係,考慮到符合國際慣例規範要求的公平自由競爭、市場秩序的建立和防範金融風險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則應重視對有關國家相關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研究,大膽吸收其中反映客觀經濟規律的科學內容和合理成分。

4.現代科技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革命引發的跨國經濟法律問題

這類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傳統的法律概念原則和規範難以調整和保護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的經濟關係和利益。例如,傳統的商標權概念和反不正當競爭法適用於解決互聯網上域名爭端的困惑,現行所得法中的所得分類和來源地識別規則在跨國電子商務所得課税方面存在的適用問題。研究解決這方面法律問題的對策方案,要解放思想,隨時跟蹤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注意運用新的技術手段處理技術法律問題。例如,在解決跨國電子商業利潤的國際税收分配問題上,如果侷限於從傳統的物理存在的概念框架來尋找來源地國家對有關電子商務所得的課税依據,則難以找到公平合理地協調和解決居住國和來源地國税收權益分配問題的方案。因為各國現行税法上的營業機構、場所和履行地等概念用語,是在適應傳統的商業活動方式下徵税的需要和合理性而形成發展起來的,而跨國電子商務是在虛擬的電子空間市場中進行的。我們應該突破以非居民在境內有某種固定有形的物理存在作為承認來源地國行使徵税權前提的傳統觀念束縛,尋求更能在網絡數字經濟條件下反映經濟交易聯繫和營業實質的來源地課税連結標誌,才能實現跨國電子商務所得的國際税收的合理分配。

中國的國際經濟法學要在上述這樣一些重大法律問題的研究方面實現突破性的進展,取得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參考價值的成果,必須善於運用正確的研究方法,尤其注意採用綜合聯繫的方法、比較借鑑的方法和跨學科研究的方法。

我們之所以強調綜合聯繫的研究方法,首先是由於國際經濟法本身是一個由國際法和國內法、公法和私法以及實體法和程序法規範組成的綜合的法律部門。[7](P26)現代國際經濟交往中的法律問題,往往涉及國際法和國內法關係、公法和私法關係的交叉滲透。其次,更為重要的是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國內經濟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國際影響增加,對國內經濟法律制度的研究,需要聯繫有關的國際條約和經貿慣例;研究有關國際經濟條約,也必須結合有關國家的國內法規範。因此,你們只有突破傳統的法學分科界限的束縛,採用綜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客觀、全面地瞭解和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經濟法律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實現與國際經貿慣例和世界市場機制接軌方面,比較研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較分析各國相關法律制度的異同,有助於我們借鑑國外先進的立法經驗,健全和完善我國的經濟法律制度;對有關國家立法和司法實踐的考察研究,也有助於我們及時瞭解掌握其動態趨向可能對彼此間經貿交往產生的影響。在當今各種雙邊和多邊性國際經貿條約空前發展的形勢下,除了各國國內經濟法律制度的比較外,還應重視對同類性質的雙邊和多邊條約的比較研究,尤其是這些協定在締約國的執行情況,從而對我國談籤和執行類似條約實踐應採取的立場、原則和方法,提供有價值的意見。

國際經濟法調整規範的對象是跨國的經濟關係,研究國際經濟法律問題必須結合對國際經濟關係和跨國經濟活動現象的分析。離開了法律賴以存在發展的社會經濟關係基礎,就法論法,就不可能掌握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變化規律。在21世紀,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將更多地受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採用法學與經濟學、政治學等相關學科乃至自然科學相結合的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發揮學科交叉滲透的優勢,才能更好地揭示國際經濟法律的本質和發展變化的規律,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有關法律問題的對策。

【參考文獻】

[1].在俄羅斯國際關係學院發表的演講〔N〕.人民日報,1994-09-04.

[2].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1994-11-16.

[3]王曉華.反壟斷國際統一立法的現狀和前景〔J〕.外國法譯評,1995,(1).

[4]陳安.國際經濟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汪堯田,周漢民.世界貿易組織總論〔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

經濟全球化論文 篇三

論文摘要:2O世紀9O年代末以來,去經濟全球化運動蓬勃興起。反對“全球化”,並不是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模式,而是反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而我國在去經濟全球化運動中,又該何去何從?研究去經濟全球化運動的產生以及爆發的主要原因,用近幾年國際上主要國家幾項重大經濟指標的變化去證明經濟全球化的程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解讀去經濟全球化

(一)去經濟全球化的定義

理解“去經濟全球化”的視角很多,可以從經濟、政治、社會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結果也不盡相同。但無論從哪方面出發,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去經濟全球化”並不是要反對全球化這種趨勢,不要全球化,轉而尋求傳統的發展道路。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選擇,是任何反對力量都無法逆轉的一種趨勢,這種趨勢是人為反對所阻止不了的。從本質上講,“去經濟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種全球化的結果,因為它的成員來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業、不同組織,擁有不同的政治觀點,沒有全球化帶來的各種便利條件如交通、信息傳遞等,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來的。因此説,離開了全球化,“去經濟全球化”也就不復存在。

(二)去經濟全球化的產生

1999年11月30日,世貿組織第三屆部長會議在西雅圖開幕,當日發生了去經濟全球化主張者與警察的暴力衝突“西雅圖風暴”,它拉開了世界範圍的去經濟全球化運動的序幕。自此以後,去經濟全球化運動愈演愈烈。從2000到2004年短短四年間,至少發生了3O次去經濟全球化運動,運動規模不斷擴大,參加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去經濟全球化運動本身已經成為一種具有全球化特徵的運動。自2005年以來世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工人階級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導致貧富差距的罪魁禍首,為了自身的利益各國不斷要求保護國內貿易.反對大量進口。2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全世界經濟陷入低谷,全球貿易、要素流動大幅度縮水,從另一方面加劇了去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二、去經濟全球化實證分析

(一)指標與對象的選擇

一國國內生產總值清晰地表示了一國經濟貿易的發展程度。在去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速度會發生變化,因此本文以GDP的增加速度為基礎,來量度去經濟全球化的程度。

去經濟全球化表現在貿易的去全球化、要素流動的去全球化。本文以每千人淨移民率、對外貿易增長率、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DP變動率來表徵全球化的變動。其中,每千人淨移民率表徵全球化要素流動性;對外貿易增長率表徵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佔GDP變動率表徵對外貿易對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在所選四國中,法國和德國屬於歐元區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本次金融危機的肇始國,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發展最快的新興市場國家之一。

(二)實證分析

由圖1、2、3、4可以發現,四國的經濟增長趨勢趨同,經濟增長速度都呈現下滑趨勢。德國、法國、美國的實際GDP增長率都大幅下降到1%以下,雖然中國在2008年的實際GDP增長仍然達到了9.79,6,但增長速度已經比2006、2007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表徵全球化發展水平的千人淨移民率、對外貿易增長率、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DP變動率也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對外貿易增長率的下降最為明顯,尤其是圖2中美國的對外貿易增長率在2006年以後下降速度非常快。其下降的原因非常明顯:隨着美元的不斷疲軟和需求市場的萎縮,美國的進口額不斷下降.從而導致進口貿易增長速度急劇下降。

1、對外貿易增長率曲線。中國、德國、法國對外貿易增長率下降的原因則比美國要複雜。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看,三國不僅是進口大國而且是出口大國,尤其是德國和中國是世界上出口貿易規模最大的國家。隨着經濟危機的加劇,歐美等中國主要出口市場的需求急劇萎縮,我國出口貿易額增長速度不斷降低,尤其是進入2008年下半年,出口增長一直呈現負增長;與此同時,我國對外貿易非常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加工貿易佔我國對外貿易比重較高,外貿出口市場的萎縮同時也制約了以加工出口為目的的進口。在進出口雙重打擊下,對外貿易增長率增長速度緩慢、甚至是負增長已經是不可爭辯的現實。法德兩國的進口及出口變動同樣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

2、每千人淨移民率曲線。要素的流動是全球化的重要內容。可以看出近幾年世界各國的就業形勢不斷惡化、失業率不斷提高。在這種背景下,各國政府首要問題就是解決本國的就業問題,減少社會壓力。因此,對國外勞動的需求就會不斷減少。如圖1、2、4所示,在2007、2008年份,隨着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顯現,千人淨移民率不斷降低,呈現出與經濟形勢相同的走勢。

3、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I)P變動率曲線。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DP變動率表明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佔地位的變動。由數據可以看出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DP變動率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都呈現降低的格局。但是,不同國家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DP比率的變動率曲線表現不同。中國和德國兩國的比重非常大,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的曲線明顯較陡,而美國的曲線變動較為平緩。究其原因,美國的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一直穩定在1O9/6左右,對外貿易不是拉動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中國是最陡的國家,2008年,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達到了6O,對外貿易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動力。尤其是為了應對近幾年出現的金融危機,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措施,來抵消對外貿易增長急劇減速而帶來的衝擊,從而導致我國貨物和服務貿易佔GDP變動率曲線最陡。

綜上所述,在對外貿易總量、要素流動、對外貿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去經濟全球化趨勢正在加速發展。

三、去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經濟全球化並不能給所有國家和人們帶來利益,世界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存在着嚴重的不平等。正如原聯合國祕書長安南所指出的:“很少有人、團體或政府反對全球化本身,他們反對的是全球化的懸殊差異。”由於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同,因此,引發去經濟全球化運動的原因也相應不同。

(一)發達國家去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發達國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也是最大受益者。然而,來自發達國家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對全球化的抱怨聲卻始終不絕於耳,他們反對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內部貧富差距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和推動的,準確地説主要是由發達國家的壟斷資本家推動的。全球化給資本家們帶來了滾雪球般的財富,而窮人則越來越窮。

第二,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近幾年來,發達國家的失業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居高不下,致使一批去經濟全球化人士認為是全球化惹的禍。認為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生產的大量廉價商品湧人,給發達國家的相關產業造成了衝擊,減少了該產業的就業機會。美國國際貿易專家伍德認為,發達國家工人的失業問題就與南北之間貿易量劇增有關。

第三,發達國家產業的“空洞化”。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實行“全球戰略”,把勞動密集型和低技術產品的生產轉移至具有比較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正成為製造業的“加工廠”。而發達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美國的紡織品、服裝、傳統的製造業正受到衝擊。美國2007年製造企業的海外生產比例已達45。

(二)發展中國家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按照發展中國家長期盛行的觀點,現實的國際經濟體系極端不合理,是發達國家剝削和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工具,因此全球化是發展中國家的“陷阱”,似乎更有理由反對全球化。其主要理由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南北貧富差距擴大,利益分配懸殊,最不發達國家的貧困化問題嚴重。隨着全球化的發展,南北貧富兩極分化日趨嚴重。全球財富分配十分懸殊,其中高收人國家1O億人口擁有的財富佔全球財富的6O9/5,中等收入國家15億人口占有的財富佔全球財富的209/6,低收入國家35億人口占有的財富僅佔全球財富的2O。最不發達國家的貧困化問題極其嚴重。

第二,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頻發以及外債的增加。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國際資本的流動速度大大加快,但其中“遊資”佔很大比重。如果這種短期資本大規模流動,會造成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動盪,加上發展中國家金融體制的脆弱性,金融危機的發生將不可避免。金融危機讓發展中國家有了切膚之痛,為去經濟全球化人士提供了指責經濟全球化的最佳理由。

第三,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經濟依賴加強,在世界經濟中處於附屬地位。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的“中心~”理論指出,國家是中心國家的附庸,處於被剝削的地位。半個世紀以來,這種依附有增無減。據統計,發展中國家70的出口依賴發達國家的市場;此外,還依賴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發展中國家缺乏資金和人才,很難進行大規模的科技開發,只能依靠從發達國家高價引進技術發展經濟。這些依賴使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日益嚴重,導致發展中國家沉重的債務負擔和極度的貧困。特別是最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處於最,出口往往主要依賴初級產品,而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因此,經濟全球化正在使這些國家面臨邊緣化的危險。

第四,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和環境受到威脅。發達國家跨國公司輸出的多是消耗資源多,污染嚴重的產業。跨國公司在為本國賺取鉅額利潤的同時,把難以治理的工業廢料、垃圾留在發展中國家。因此,西方發達國家是站在發展中國家的肩膀上“摘蘋果”,落人發達國家口袋中的“蘋果”越多,發展中國家承受的負擔越重。

四、去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和中國的應對措施

雖然反全球化可以制約全球化的種種弊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球化的積極影響。所以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反全球化是弊大於利。

近幾年的去全球化都發生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其實從本質上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反全球化就是害怕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強大起來威脅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所以採取的去全球化措施也是以滿足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益為目的的,例如貿易保護政策、控制發展中國家向西方國家的移民政策、在多邊條款提高人權、環境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要求等。

這些政策的實施產生了一系列不利於發展中國家的後果,作為發展中的最大國家中國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第一,對外資企業實施國民待遇。當前我國對外資企業在税收上給予的超國民待遇,雖不違反世貿組織原則,但有損市場公平。所以中國政府應按照國際通行規則調整税收政策,而事實告訴我們經過幾年的税制改革,中國已初步形成了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税制體系框架,基本實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

第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和技術科研投資。只有培養出中國自己的高素質人才,我們才不用依賴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技術和人才。加快技術創新,建立自己的高端科技研究中心,生產出能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抗衡的高科技產品,在世界市場中立於有利的地位。

第三,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政府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懲治那些對環境造成惡意破環的企業,同時企業也必須提高自我素質。有必要時應投人資金減小企業的污染或是研製性能更好污染更少的產品引。

經濟全球化論文 篇四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路徑

一、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出口結構相對不合理

近些年,藉助時展大勢,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也開始步入新階段,顯現新特點,農產品出口的國際貿易結構持續深入調整,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持續改進。在當前國際貿易中,我國農產品事實上具備一定優勢,尤其體現在水產品、水果和蔬菜等領域,儘管目前仍不甚明顯。試以水產品為例:我國幅員遼闊,海域寬廣,既是陸上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因此我國擁有極為豐富的水產品資源。近些年來,我國水產品出口量不斷擴大,出口額位居我國眾多出口產品前列。但其中顯現出來的問題在於,我國水產品的出口結構並不合理,傾向性較為明顯,出口地區主要集中在歐美髮達國家和亞洲周邊發達地區,且農產品出口種類相對較為單一。

2.農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國際貿易中,產品質量是決定交易成敗與否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農產品這一貿易領域,這一因素更為突出。我國自然資源豐厚,平原面積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居於前列,且土壤肥力較強,尤以東北三省的黑土地最具代表性,海洋管轄區域同樣遼闊,淺海面積廣大,各類水產品資源齊全。但在發展過程中,我國並沒有很好地貫徹科學農業的發展策略,農民環保意識不足,對農藥、化肥等相關的現代化學農業增產藥物過於依賴,在農業勞作過程中對此類藥物使用過度,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較為嚴重,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體現在農產品中,即是我國當前多數農產品化學藥物含量超標,農產品質量被大大影響,導致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也相應下滑,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聲譽。再者,當前我國農民在進行農業活動時仍主要依靠天時,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天吃飯”,且相當一部分農民的農業專業知識不足,兼之我國對農產品的科研開發仍相對較為滯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產品質量,進而影響到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後續進一步深入發展。

3.農產品出口價格相對缺乏競爭力

在國際貿易中,我國農產品在出口價格方面相對缺乏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我國農產品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二是農產品的價格倒掛。在我國農業生產中,農業生產者的生產成本並不低廉,農民往往需要獨力承擔農業生產中的各項費用,負擔相應税務水平,再加上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整體上尚處於相對滯後水平、生產種植方式的不合理、地域地形限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一些費用,造成我國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自然在國際貿易中的價格也就相對缺乏競爭力。與此同時,我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大勢,因此農產品價格也深受世界市場影響,導致我國部分農產品價格出現倒掛現象,進一步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格局中處於不利地位,對我國農產品價格造成巨大沖擊,這也造成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相對較大,不利於農產品出口。

4.政府扶持力度相對不足

無論在哪個國家,農業都是至關重要的大事,關乎國計民生,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即使是在歐美髮達國家,政府對農業也依然投入極大關注,在政策上多有支持,將農業作為重要發展對象,並積極將先進科學技術應用於農業,使農業能得到進一步發展,進而提高農產品產量,豐富農產品種類,增加農民收入。試以美國農業為例:為最大限度的減少美國農民的生產成本和農業相關企業的運營負擔,以持續提高美國農業產量,提升農產品質量,美國政府在農業政策上對其多有傾斜,在農業補貼上用力甚勤,以便農民和相關農業企業能儘量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擴大農業生產,進行農產品銷售。相比之下,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在農業扶持力度上卻力有不逮,致使我國眾多農民散户因害怕承擔巨大的價格風險而不敢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農業生產積極性並不高。同時,我國在農產品出口補貼、農產品出口保險和相關出口信貸上,對相關農民的補貼支持力度尚有待加強,這些又進一步弱化了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發展上的競爭力。

二、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發展路徑

1.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

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發展中,一個相對不足之處在於農產品的出口結構相對不合理,即農產品出口種類相對較為單一,出口地區也相對較為單一,集中在歐美髮達地區。因此,我國應當持續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拓寬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路徑,使農產品出口種類逐漸多元化,從而部分緩解對農產品出口企業和農户的壓力。同時,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不僅要集中力量開發對歐美髮達國家的農產品市場,擴大歐美地區人民對中國農產品的熟悉度,提升其對我國農產品的認同感,還應積極開拓內陸國家市場,使我國優質農產品也能獲得廣大內陸國家及其人民的認同,從而使我國農產品出口結構能得到切實優化,從而提升我國農產品競爭力。

2.運用科學技術,提升農產品質量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格局中仍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競爭力仍有待提高,在國際農貿市場的佔有率依然相對較低,而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於,與歐美各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多數農產品的質量相對較為低下,難以受到其他國家的青睞。而要進一步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在農業生產中充分運用科學技術是極為重要的手段。為此,我們主要可以通過三方面的手段來達到持續提升農產品質量的目的。第一,要進一步加大我國對農業的科研投入經費,推動相關農業生產理論的發展,開發新型種植和栽培的科學技術,因地制宜,研發適合多種區域的品種,使科學技術切實轉化為生產力,推動我國農產品深入發展;第二,要持續加強對農業技術的培訓,既要培訓相關科研工作者,也要注重對農民的培訓,提高我國農業從業者對農作物的科學種植能力和對市場行情的分析能力;第三,要持續增進對農業信息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提高農業工作者對市場信息的蒐集能力,並及時農業市場信息,使我國廣大農民能及時瞭解農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從而做出及時反應,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升農產品出口價格競爭力

當前階段,我國農產品出口價格在國際商貿市場中相對乏力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推動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進一步發展,促進農產品規模經濟的發展,從而降低農產品成本,是提高我國農產品出口價格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而要使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得到深入發展,我國可從兩方面着手處理。第一,我國政府應支持相關農業企業之間的兼併和重組,以達到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和資源整合的目的,並適當給予政策傾斜,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企業的扶持力度和指導幫助,從而使農產品加工業能夠使自身力量得到進一步的集中,增強競爭能力,並利用現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增加農業產品的附加值,使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鏈得到進一步有效延長,從而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獲得更有利局面。第二,我國可借鑑歐美髮達國家在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時的成功經驗,豐富農產品加工類型,使我國農產品具有更高質量、更高附加值,有效滿足國際市場要求和世界人民豐富需求,從而擴大農產品加工業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積極影響態勢,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4.進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國當前農業生產水平總體仍較為落後,在農產品國際市場上競爭較為乏力,農業專業人才優勢不足,在相關技術能力上距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政府必須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和農民的扶持力度,持續有效的調動農民羣眾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民專業生產素質得到進一步有效提升,進而不斷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在農產品國際貿易大格局中佔據相對有利的地位。我國政府應當進一步深化對農業生產政策和相關保護政策的貫徹,增加相關資金的投入力度,增強對農產品相關企業和農民的補貼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和相關農業企業的合法權益,培育高素質農業人才,從而促進我國農業在新時代下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穩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襬脱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不利局面。例如,在對農產品的補貼上,我國政府可以吸收歐美髮達國家的農業政策,借鑑其成功經驗,同時綜合統籌我國各地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相關有效農業政策,持續推動我國對農業和農產品的出口補貼、出口信貸和出口保險等各方面的發展,切實增強我國農產品質量及其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論文 篇五

內容摘要: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給我國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可以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企業競爭力的增強離不開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本文依據核心競爭力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結合我國企業的現狀,針對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走出去”戰略核心競爭力比較優勢

國家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戰略,同時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如何抓住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有利機遇,實現企業自身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是當今許多企業面臨的問題。

1企業跨國發展的理論依據

隨着國際分工的加深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以全球化為顯著特徵的新時期。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全球範圍內國際直接投資活動規模的日益擴大。長期以來,指導國際分工的基本理論是比較優勢理論,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國際分工是各國資源稟賦的不同所決定的,各國應根據本國的資源稟賦來選擇國際分工的定位。核心競爭力理論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

(一)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對於指導我國企業選擇正確的“走出去”的市場、行業和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李嘉圖和俄林提出的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理論有其侷限性,其前提是各國的供給條件、生產條件不可改變,資源、生產要素難以在國際間流動。

隨着貿易壁壘和要素流動壁壘的減少與降低,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比較優勢理論的許多假設條件已經改變,經濟全球化包括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投資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一國所擁有的資源不僅包括本地資源,還包括外來資源,這時一國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已不像過去那麼突出。經過投資和新技術的採用,自然資源可以被改良,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經過人力投資,以及勞動力的技能和素質的提高,還可以克服勞動力數量不足的矛盾。因此,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資源如石油以外,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所具有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已不具有壟斷優勢,僅以比較優勢來確定對外發展戰略,雖然能獲得暫時的利益,但不能縮短自己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比較優勢並不是最有利的。競爭優勢才是國際競爭中的關鍵因素,重要的是獲得具有競爭力的比較優勢,也就是核心競爭力。

(二)核心競爭力理論

核心競爭力的原義是“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通常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研發、設計、製造、營銷、服務等環節上明顯優於並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能夠滿足客户價值需要的獨特能力。

在國際經濟合作中,傳統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一國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必然具有競爭優勢。但事實上,這兩者之間存在區別,它們主要表現在:比較優勢是靜態競爭力,難以改變,競爭優勢是動態競爭力,www.haoword.com可以改變,擁有了比較優勢並不等於擁有了現實競爭力,擁有競爭優勢才真正擁有現實競爭力。比較優勢是由土地、勞動力、資本、自然資源等基本生產要素決定,是一種低層次競爭力。競爭優勢雖與基本生產要素有關,但更多是與機制、政府質量、管理水平、人力資本、產品品牌、技術創新等高級要素有關,在更高層次上決定了競爭力。比較優勢主要強調地區之間產業分工與產業互補,競爭優勢主要強調地區產業競爭和產業替代。發揮比較優勢強調各地區產業發展應“揚長避短”,增強競爭優勢更強調各地區產業發展的“優勝劣汰”,但完全套用比較優勢理論可能陷入比較優勢的陷阱。不可否認,企業要到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去發展,但是在“走出去”發展中僅強調比較優勢,而忽略核心競爭力的定位與培育,從而實現比較優勢的轉變,就會囿於現有的市場和產業,難以向歐美等技術要求高,附加值也較高的市場發展,難以實現由一般企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轉變。

以核心競爭力指導企業“走出去”發展的思路是:首先,定位企業核心競爭力。其次,分析培育獲得該核心競爭力所應具有的比較優勢及其他條件。第三,分析現有的比較優勢,以及轉化為培育核心競爭力所需比較優勢需要開展的工作與條件。最後,逐步實現這些工作,獲得這些條件。僅以比較優勢理論為指導,則其思路為:分析所具有的比較優勢,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對外合作。兩者的區別在於以核心競爭力理論為指導不單純是現有比較優勢的發揮,更重要的是通過企業的努力,實現比較優勢的轉化,進而確立企業所需的核心競爭力,由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2企業跨國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把核心競爭力的建立和培育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戰略。培育核心技術戰略,包括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確定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的方式一般是指在某個局部環節領先,還是整個過程效果的領先,就目前國際企業和國內企業現狀來看,應當建立某個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走出去”發展戰略的重要一點是產品技術水平高、產品更新換代快,尤其是高科技產品,如果不能發揮核心技術優勢,被市場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產品差異化及成本領先戰略。產品差異化是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提高自己相對於其他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預期價值的一種經營戰略,產品差異化最明顯的方法就是修正產品或服務的客觀特性,突出產品特色。在保持現有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創新,發展新的有價值的、不同於同類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減少競爭的威脅,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當然,在實施產品差異化的同時,還必須把成本放在首位,即成本領先戰略。

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外包戰略。外包是指企業整合利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外包就是把不屬於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業務包出去。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來臨,企業不可能只利用自身的資源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敏捷組織、組合式組織和虛擬組織的相繼出現都是為適應市場的需求而產生的。因此,外包策略可以彌補企業發展核心能力時的資源不足問題。

政府出台並完善對企業的融資支持措施。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私人投資增長幅度加大,政府出資項目逐步減少,對企業提供融資方面的支持可以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並以此為基礎,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向產業鏈的上游發展,以提高自己的勞動附加值,在國際市場上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同時,規範市場競爭秩序,加強行業組織建設,強化協調職能,使企業發揮所長,實現共贏。

加大技術創新鼓勵力度並鼓勵管理創新。從本質上看,企業的競爭是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的競爭,科技能力高,效率就高,成本也就更低。面對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必須強化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擁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專利,增強核心競爭力。

總之,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依託“走出去”發展戰略,企業只有憑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生產出具有高科技、高效用的產品從而佔領國際國內市場。

參考文獻:

1.周密。民營企業“走出去”特點、困難和自身建色。國際經濟合作,2006

2.劉建和。我國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思考。中國西部科技,2006

3.吳漢篙。民營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模式。企業經濟,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