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教學論文

基於目標意識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策略

欄目: 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95K

基於目標意識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策略

基於目標意識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策略

海鹽縣元濟高級中學 **

內容摘要基於目標意識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圍繞着“要把學生帶到哪裏去”、“怎樣把學生帶到那裏去”的目標設計和組織教學。筆者結合自身的思考與實踐,從確立科學的教育目標、規劃基於目標的環節、創設基於目標的情境三個維度作出了闡述,努力從追逐目標的角度,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育目標 教學策略 有效教學

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以來,有效教學成為專家、教師的重要研究內容,獲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隨着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課程理論的研究也已經進入專家、教師的視野。課程理論的核心是教育目標,它是教育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現代課程理論之父”泰勒提出:“教育目標是選擇材料、勾劃內容、編制教學程序,以及制定測驗和考試的準則。”①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如果教師能以強烈的目標意識為依託,始終圍繞着“要把學生帶到哪裏去”、“怎樣把學生帶到那裏去”的目標設計和組織教學,將有利於教學工作往更廣、更深的方向發展。這是有效教學的一種新探索。

筆者以人教版《歷史》選修1《社會危機四伏和慶曆新政》(以下簡稱《慶曆新政》)一課為例,從基於目標意識下的有效教學探索出發,談談自己在這個方面的初步思考與實踐。

一、確立科學的目標保障有效教學

高中歷史學科的教育目標來源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歷史課程標準》和專家的建議,教育目標的來源是多元的。

正因為如此,高中歷史學科的教育目標除了傳授歷史知識外,還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特別是作為一個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即:思維、判斷、行為能力的訓練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科學的歷史學科教育目標至少應當包含以下三個要素。

1.歷史味——彰顯歷史學科的特點

歷史學科是一門解釋性學科,從史料中尋找歷史真相併理解真相是歷史學習最基本的途徑。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就必須有思維的載體——材料。有效的歷史課堂,應該是教師以典型的歷史材料為依託,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利用,即科學的解釋與合理的挖掘,從而推斷出歷史結論,感悟歷史。

在上《慶曆新政》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北宋中期官吏升降方面的嚴重弊端,筆者呈現了一則材料:

今文資三年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不限內外,不問勞逸,賢不肖並進。……假如庶僚中有一賢於眾者,……眾皆指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隨而擠陷。 ——《范仲淹全集》

依託材料,筆者設置了兩個問題:

問題1:“‘磨勘’制度的特點是什麼?”

通過對材料的解讀和思考,引導學生明白北宋中期的“磨勘”制度是一種不問政績好壞,只講年限資歷,人人均能升遷的制度。

問題2:“這種制度的存在會帶來怎樣的消極風氣?”

依託材料,學生基本能得出當時存在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官員從政風氣,對政治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是非常不利的。

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經歷了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理解歷史,從理解歷史到論從史出的過程。在具有濃厚歷史探究味的課堂中,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2.人情味——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英國著名教育哲學家約翰·懷特曾説:“教育應該增進受教育者的幸福。”説明教育要關注人的存在,尤其是要讓受教育者獲得幸福、感受幸福。基於目標意識下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應該關注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情感需求,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既要有物(知識與方法的傳授),也要有人(對學生的尊重、關懷與鼓勵)。

在《慶曆新政》一課中,當講到范仲淹吏治改革時,筆者呈現了一則小故事:

范仲淹選監司到各地審查官員,並將他們報上來的不才者一筆勾之。富弼説:“一筆勾掉這些官員很容易,但你知道他們一家都在哭?”范仲淹説:“一家哭有比一個地區的百姓哭厲害嗎?”遂悉罷之。

我請一位同學以他自己的理解把這個故事講述出來,要求講故事的同學儘量能用自己的語言和合適的語調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表達出來。

在某次上課結束後,有位老師跟我説:“這個環節沒有必要,浪費了很多時間,影響了教學進度。學生也基本是照着材料讀一下,這個環節完全可以由教師講述來代替。”

從教學過程順利開展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建議實為中肯。但從教育目標實現的角度而言,筆者認為這個環節必須擁有,因為這主要是“見人”的需要。安排這樣的教學環節,學生可以展現其講故事的才能,收穫自信,贏得讚揚。學生講述和教師講述相比,對學生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事實上,有些學生講得非常好,語言生動幽默,聲音抑揚頓挫,還用上了一些時髦用語,如“我是來打醬油的”、“超級打醬油者”,贏得了同學們的一片掌聲。

3.現實味——關注現實和未來的需要

《歷史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習歷史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不斷積累歷史知識,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緊密聯繫的一個過程。因此,從教育目標設定的角度來説,有效的歷史課堂,還應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發展,甚至思考未來。著名課程理論專家施良方説:“我們今天對課程目標所作出的抉擇,其結果將在二十年後同我們見面。”②所以,歷史教師基於對社會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思考所確立的教育目標,對公民素質的提升和社會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慶曆新政》一課,浙江省《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讓學生“瞭解北宋中期所面臨的統治危機,知道慶曆新政的主要內容及失敗原因”。筆者在設計教學時,正是基於“引導學生關注現實與未來”的思考,希望學生能從本課的學習中不僅感悟到改革者的勇氣、智慧和“憂患”思想,更理解改革之艱難和改革事關國家與民族之命運。故將本課的主題定為:千年之“憂”(不僅是歷史之憂,而且也是現在之憂)。最後筆者是這樣總結的:“1043年范仲淹慶曆新政至今,歷史已‘穿越’近千年,范仲淹之憂也已‘穿越’近千年。今天,中華民族正處於一場偉大改革的關鍵時刻。與范仲淹一樣,不少心憂天下的知識分子和政治家正在積極地推動和參與當代中國的改革。那麼,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我們可以獲得怎樣的啟示以燭照當下的改革呢?但願到2043年,你們能成為“千年之憂”的成功挑戰者!”

二、規劃基於目標的環節推動有效教學

確立科學的教育目標只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如何推動有效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教師規劃基於目標的教學環節。一節課的教學環節可分為教學的導入,教學的實施和教學的結尾。每個環節在有效教學的過程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與價值,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與雕琢。

1.設計課堂起始狀態,激發好奇心

課堂的起始狀態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因此每節課開始時總應該要有一些能夠引起學生注意的信息和調動學生探究欲的環節。

《慶曆新政》一課,講述的是北宋中期的社會狀況和改革。此部分內容對於現在的高中學生比較陌生。如何設計本課的起始狀態讓學生有所興趣,又能為接下去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呢?筆者從《國史大綱》中選擇了一個有關宋仁宗和范仲淹的小故事引入:

今天我們探討的內容是有關北宋皇帝(宋仁宗)、宰相(范仲淹)以及國家發展之間的故事。有一天,宋仁宗把天章閣(宋代皇家藏書閣,臣子不允許進入,如因特例被請進,就是最高接待規格)打開了,把范仲淹請了進來,並賜坐(這也是最高接待規格)。宋仁宗當面給范仲淹以紙和筆,讓他寫出改革的方案。

教師由繪聲繪色的故事開始本課,給學生一種輕鬆、親切的感覺。在講故事過程中,教師特別強調宋仁宗對范仲淹高規格接待的信息。然後拋出問題:

宋仁宗為什麼要如此高規格接待范仲淹?

范仲淹有何能耐會得到皇帝如此青睞?

宋仁宗要范仲淹對哪些問題進行改革?

通過這樣的導入,使學生對比較陌生的學習內容產生了一定的探究興趣,也為接下去分析改革的背景奠定基礎。

2.組織課堂推進過程,調動探究欲

精心設計好課堂的起始狀態之後,重點就應該是組織課堂的推進過程。泰勒就如何組織課堂也有精彩論述,他認為課程目標有效組織的重要要素之一是順序性。他指出,“順序性強調:重要的是把每一個後繼經驗建立在前面經驗的基礎之上,同時又對有關內容作更深入、廣泛的探討。”③所以,基於目標的教學過程,應體現教師精心設計的邏輯性、層次性,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推動有效教學。

在《慶曆新政》的上課過程中,筆者把標題設計為“千年之憂——回眸范仲淹和慶曆新政”,同時設計了三個子標題:

子標題一:范仲淹因何而憂?

首先,向學生呈現范仲淹的名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那麼范仲淹為何如此憂國憂民呢?然後,從當時北宋社會宂官、宂兵、宂費三大問題進行分析,理解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弊病。

子標題二:范仲淹以何解憂?

范仲淹根據自己28年的為官經歷,認為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所以,范仲淹把改革的重點放在整頓吏治上。主要是從官員的選拔和官員的升降兩個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結果如何呢?筆者用了課本的一句話:新法被宣佈廢止,慶曆新政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從而引出子標題三。

子標題三:范仲淹之憂何以未解?

此環節中,筆者給學生呈現了幾個不同的分析角度(材料分別來源於:教材,南宋人葉適,《宋史·范仲淹傳》,鄧廣銘,方健等),然後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思考以下問題:

(1)以上不同觀點大致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是從什麼角度進行分析的?

(2)從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看,你最認同哪一觀點?為什麼?

通過范仲淹的一個“憂”字,將慶曆新政的背景、內容和失敗原因串聯起來。每一個內容的分析都是基於對前一個內容學習的基礎之上,三個子標題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又前後呼應,在一個個教學內容的探究過程中把本課推向一個個新的高潮。

3.安排課堂收尾工作,體現期待性

結尾作為課堂教學的壓軸部分,用時雖不多,卻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節有價值的歷史課,學生走出教室的狀態跟進來時的狀態應該是有所不一樣的。要麼面帶笑容,享受了一頓精神大餐,要麼若有所思,關心着一個更深的問題。總之,一節有價值的歷史課應該能夠給學生點什麼。所以精心安排課堂的收尾工作,既是追逐教育目標的最後一個環節,同時又會深化教育目標、激發下一次的學習期待。

最後筆者總結:回眸范仲淹和慶曆新政,一代代心憂天下的知識分子和政治家都試圖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燭照自身的改革之路。今天,中華民族正處於一場偉大改革的關鍵時刻,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我們從中可以獲得怎樣的智慧和啟示呢?有哪些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呢?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三、創設基於目標的情境演繹有效教學

規劃基於目標的教學環節為教學的順利開展鋪好道路,如何使這條道路走得有亮點、有特色呢?創設並運用基於目標的情境非常重要。

所謂基於目標的情境,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教師引入與內容相適應的學習資料,引起學生情感的體驗,並激活其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為追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情境的創設和運用應注意以下兩個重要方向。

1.調動合適的學習經驗創設情景

學習經驗,是指“學習者與他對所作出反應的環境中的外部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④,即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相關信息儲備。調動合適的學習經驗是情境的創設與順利展開的重要載體。對於教師來説,又“是一種比較富有創造性的過程”⑤。

(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

高中生,在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下,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有着一定的生活經驗。在創設情境、推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基礎上提出問題,學生的探究慾望會更強烈,探究效果也會更好。

《慶曆新政》一課中,從“范仲淹因何而憂?”過渡到“范仲淹以何解憂?”的過程中,筆者問了一個問題:“同學們,根據你們所瞭解古人解憂的方式有哪些?”本教學環節的實施,主要是調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思考古人解憂方式的多樣性,調動學生思考和反饋的積極性。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學生一口氣説出了很多古人解憂的方式:

學生1:喝酒解憂,借酒消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學生2:寫寫詩詞,抒發情感,發表牢騷

學生3:歸隱山林,成為陶淵明式的隱士,不問世事

學生4:因難而上,積極進行改革,化憂為樂

……

通過不同解憂方式的比較和思考,更有利於學生理解范仲淹“積極進取,因難而上”的選擇的勇氣和價值。

(2)將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加以聯繫

課堂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各學習環節不可割裂。科學的教學情境的設置,還可以將學習過程中的相關知識進行聯繫,前後呼應,激發思維。

《慶曆新政》中,筆者在分析“范仲淹之憂何以未解?”之前,先根據前面的學習內容,梳理了這次改革的相關信息,創設了以下情境:

◆這次改革,有着位高權重的支持者Yes or No?

◆這次改革,有着經驗豐富的政治家Yes or No?

◆這次改革,有着道德高尚的改革者Yes or No?

◆這次改革,有着切中時弊的改革措施Yes or No?

學生通過回憶和梳理剛才學過的相關信息,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均是肯定的,這就説明其實慶曆新政似乎有很大的成功可能。通過這樣的情境設置,既回顧了前面的知識,又為接下去分析慶曆新政失敗原因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角度,分析也能夠更加徹底,更加深刻。

2.依據某一情境有方向、有梯度地探究

情境設置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積極地參與、體驗、感悟、思考與探究,依託於一定情境的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但是,現在有些探究卻陷入到誤區。為了有這種形式而探究,為了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而探究,出現探究的內容太大,太空,探究的方向不明確或者探究的難度一下子拔得很高的問題。基於目標意識下的探究,是課堂實施的重要環節,跟前後授課內容有着密切的聯繫,即需要探究;同時,探究應該是有明確方向的,教師引領學生朝着某一方向進行思考與討論,即可以探究;還有,這種探究應注意問題的梯度,能夠形成層層推進、由淺入深動態學習過程,即探究可以不斷深入。這樣的探究環節才是有價值的,有效的。

基於這樣的認識,《慶曆新政》一課中,筆者安排了一些基於目標意識下的有價值的情境探究。在講述范仲淹改革內容之前,給學生呈現了范仲淹為官大事年表(部分):

時間

官名

1015年

廣德軍(今安徽)司理參軍(獄官)

1021年

泰州海陵(今江蘇)鹽倉監官

1024年

興化(今江蘇)縣令

1029年

河中府(今山西)通判

1033年

右司諫(京城諫官)

1038年

越州(今浙江)知府

1043年

參知政事(副宰相)

同時,為了便於學生從中獲取對於改革有利的信息,筆者設計瞭如下問題:

從這張表格中,你能獲得關於范仲淹為官時間、為官地域、為官官職方面的什麼信息?

筆者在設問時給予了三個角度的提示,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有效的信息,認識到范仲淹從事政治改革的諸多有利條件,也為接下去思考改革失敗原因埋下伏筆。

在分析官吏選拔改革內容時,筆者給學生呈現了一則材料:

宋朝實行恩蔭制度,這是當時科舉之外的一種入仕途徑。中高級文武官員的子弟、親屬、及門客等享受此特權。……功臣死後,推恩可達二十餘人。

同時設置了三個問題:

問題1:宋朝“恩蔭”制度是一種怎樣的制度?

問題2:這種制度的存在會帶來那些弊端?

問題3:范仲淹對這種制度的改革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為什麼?

這三個問題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維模式,注意問題的深度和梯度,層層推進,由淺入深,重視學生學習的動態發展過程。如此基於情境的探究對學生掌握知識、鍛鍊方法、培養能力、養成素質是一種很好的探索。

基於教學目標下的有效教學的嘗試,始終依託的是“要把學生帶到哪裏去”、“怎樣把學生帶到那裏去”的目標來設計和組織教學。通過確立科學的教學目標,規劃基於目標的環節,創設基於目標的情景,在目標意識的引領下,推進有效教學的深入開展。當然,筆者的思考和實踐剛剛開始,期盼着同仁的指導和共同探討,將這個問題的研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