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歷史知識彙總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54W
高中歷史重要知識

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沿革:

高中歷史知識彙總

一、原始社會(二三百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

過渡時期(皇帝堯舜禹時期大約4000——5000年前)

二、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鴉片戰爭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1949年)

五、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

六、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今天)

一、奴隸社會的發展史:

1、夏(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前21世紀——前16世紀)

2、商(奴隸制社會的發展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

3、西周(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即公元前771年)

4、東周(奴隸制社會的衰落時期)

(春秋時期(奴隸制社會的瓦解時期)(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會的歷史沿革:

1、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東漢)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220年魏國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國時期(大分裂時期)(907年唐滅——960年北宋建立)

4、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記方法:以奴隸社會為例:

夏(前21世紀)減去5個世紀——就是商(前16世紀)

再減去5個世紀——就是西周(前11世紀)——減去3個世紀(就是東周即春秋時期開始(前8世紀前771年)——再減去3個世紀(就是戰國時期開始(前5世紀前475年,進入封建社會)

理解記憶: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權部分淪喪,區別於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經濟上資本主義開始興起,但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如何運用政治學原理分析歷史問題:

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經濟基礎)——導致了“分封制無法維持下去”(上層建築)——標誌着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

例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後的封建生產關係的阻礙

例三: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推廣(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要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於是,封建性質的改革運動風起雲湧。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意義?

(1)定義:指全國的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執行中央政令。

(2)特點:官僚機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最終使最高統治權集皇帝於一身。

(3)意義:

(A)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為歷代統治者繼承和發展。(歷代統治者都要加強中央集權)

(B)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保障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的獨立。

封建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的關係——二者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中央和君主的絕對權利。

秦始皇的功與過:

功:(1)統一全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3)政治經濟軍事思想上採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

過:(1)大興土木,加重人民負擔,激化階級矛盾

(修長城、酈山陵、阿房宮)

(2)刑法嚴苛,賦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封建,焚書坑儒

郡縣制和分封制的不同點?

1、基礎並不同:一個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一個按地域劃分。

2、權利不同:一個是世襲,地方的小王國,一個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沒有封地有俸祿

3、作用不同:一個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一個能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皇權和相權之爭的原因和過程:

原因:皇帝為獨裁統治歷代都採取削弱相權,分化相權直至廢除宰相的方法,以實現君主專制制度。

漢武帝——頻繁更換宰相,用“中朝”對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

宋代——參知政事,繼續分散相權

明代——廢宰相,權分六部

清朝——軍機處(標誌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峯)

評價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亂

2、東南——,設台灣府

3、西北——平定噶爾丹叛亂

4、東北——收復雅克薩之戰,簽定《尼布楚條約》

5、漢化政策,

6、加強蒙藏民族團結

評價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民族關係上:唐太宗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繫,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

3、對外關係上: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幷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

繁榮的局面,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個人品質上: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太宗的評價的採分點

1、政治上:納諫、用人、貞觀之治、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2、經濟上:休養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調製、輕徭薄賦、“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則

4、民族關係:“戰而後和”策略、“羈縻府州”設置、安西都護府、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團結政策

5、對外關係:開放政策、大都會、鴻臚寺卿、玄奘取經、兼收幷蓄方針、對日本朝鮮

影響科舉制的“利”

1、政治上: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2、教育上:促進了教育發展,尤其是文學的發展

3、社會風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作為一種選官制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

科舉制度的“弊”

1、學科結構看:以儒教思想為核心、為重點,實際上這等同讓一個民族“偏科”近千年。“科舉”偏文舍理,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假如沒有科舉制度設置的獨木橋,或許中國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會一樣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終發展出豐富多彩的自然科學。導致了近代科學落後於西方。

2、考試內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和創造意識,選拔出來的多是死讀書的奴僕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和他們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進教育發展,社會重學風氣形成。

3、社會風尚:促成社會上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考試選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對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時期,八股取士,被選舉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人,讀書人成了統治者的奴僕。

2、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學而優則仕的人生觀和偏重社會科學,忽視自然科學的考試製度)

“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和影響?

原因:1、政治上;社會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

2、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3、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

4、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

影響:1、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諸子百家的學説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古代中國科技發達的原因和明清落後的原因?

與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一)發達原因:1、政治上長期統一局面

2、經濟上,農耕經濟繁榮

(二)落後的原因:

1、經濟上,小農經濟限制了對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科技發展缺乏社會和生產需求的動力

2、政治上,君主專制的束縛,阻礙科技進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視自然科學的教育,文字獄禁錮知識分子思想,科技發展缺乏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

4、對外政策:閉關鎖國,限制對外交流,阻礙進步

5、文化傳統上,“重道輕器”,輕視科技發展,沒有形成嚴密的科學體系(4大發明看出理論不足)

東西方科技發展比較:

1、中:重視經驗。西:重視實驗

2、中:重視綜合,西:重視分析

3、中:重視實用,西:重視理論

4、中:重視服務於農業,西:重視服務於工業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比較?

相同點;

(1)範圍上——都屬儒學

(2)主張——都屬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3)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4)地位影響——都是古代哲學的重大成就

不同點:

(1)對宇宙的構成,分別屬於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2)道德主張,“天理”為行為規範“內心”自修,自省達到良知

☆中國近現代史

一、近代中國維護主權的鬥爭(必修一專題二)

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必修一專題三)

三、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必修一專題四

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必修一專題五)

五、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必修二專題二)

六、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必修二專題三)

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必修二專題四)

八、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專題三)

九、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必修三專題四

十、現代中國的文化與科技(必修三專題五)

十一、人物誌(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李四光(選修四單元四、五、六)

五次侵華戰爭中的三次戰爭及影響

1、‘1840年,鴉片戰爭——近代史開端,《南京條約》開始淪為半殖半封——(英國工業革命後需要打開中國市場)

2、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資本輸出為主取代商品輸出為主(經濟侵略方式改變)(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

3、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完全淪為半殖半封社會,清政府完全變成帝國主義侵華工具

中國人民的愛國救國方案和鬥爭

1、1852—1864年,——農民階級救國——太平天國運動

2、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3、1898年——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梁)——戊戌變法

4、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資產階級激進派(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6、1921年——1949年——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向西方學習實現近代化的進程

1、地主階級(林則徐魏源)——學習西方軍事技術

2、地主階級(洋務派)——學習西方軍事和民用工業

3、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梁)——學習西方君主立憲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資產階級革命派(孫)——學習西方的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國人的路)

5、資產階級激進派(陳李)——學習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

6、無產階級(共產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革命(走蘇聯人的路)

從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三個歷程

孫中山為維護民主與共和進行了哪些鬥爭?

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獨裁

3、1915年——護國運動——粉碎袁世凱復闢帝制

4、1917年——第一次護法運動——反對段祺瑞,維護《臨時約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6、1924—1927年——國民大革命(國共合作反對北洋軍閥)

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黨時期(2個大會1個綱領)

2、(1924——1927)——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即“國民大革命”時期)(統一戰線)

3、(1927——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時期”)(井岡山道路、長征、遵義會議、西安事變)

4、(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2個戰役、1條統一戰線1個大會)

5、(1946——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即”解放戰爭時期“)

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或者叫“工農武裝割據道路”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分期?

1、(1949——1952年)——三年經濟恢復時期

(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戰爭

2、(1949——1956年)——八年過渡時期

3、(1956——1966年)——十年建設時期

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

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時期

6、(1978年——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即“改革開放時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大全 2019大學聯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大學聯考歷史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高中歷史必背知識點整理有哪些?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9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供參考!

大學聯考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全整理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點有嫡長子繼承製;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於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係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號的確立,是秦完成一統大業的產物,顯示了皇帝獨尊的權勢和地位。

7.以“皇帝”之稱代替“王”之號反映了神化君權的新統治觀念的出現。

8.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在地位、職責和權力等方面都處於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狀態,任何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與此相適應,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級官僚體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過三公九卿,經由郡、縣,再通過鄉、裏,可以直達百姓。

11.郡縣制與分封制的顯著不同點,是最高統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統治地方,最高統治者的命令可以通過各級官吏直達百姓。

12.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

13.三省六部的運行程序: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六部(具體實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於加強皇權。

15.宋朝:實行二府三司制。其特點:進一步分割相權,加強了皇權,卻減弱了對皇權的約束;職權過於分散,導致行政效率低,出現了宂官局面。

16.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作官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質。

17.科舉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古代中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18.從漢到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君主專制不斷加強,即不斷削弱相權,強化皇權;二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即不斷削弱地方權力,把地方權力收歸中央。

19.以三省六部製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舉制為代表的選官用人制度及維護官僚隊伍廉潔高效的監察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現。

20.宋國中央集權的強化:直接目的是解決地方割據問題;根本目的是加強皇權,鞏固統治。

21.宋初收精兵:設“三衙”統領禁軍,發兵權歸樞密院。實現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有利於皇帝控制軍權。

22.宋初削實權:削弱或剝奪地方節度使、州郡長官和武將權力;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下設通判監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錢谷:地方財賦運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維護了統一與安定。

24.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基本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同時,造成“宂官”、“宂兵”、“宂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權貴專權的教訓,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親掌六部。所設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

26.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發展變化的趨勢是相權逐漸被削弱,專制皇權不斷加強。

27.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變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書一省制(元朝)→廢丞相、設內閣(明朝)→增設軍機處(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間設軍機處,最初只參與處理西北軍務,後職權擴大,可參與處理機要事務。但只能跪奏筆錄,上傳下達。

29.清代軍機處的設置簡化了政務手續,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30.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並將其逐漸推廣。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時期,江東地區出現曲轅犁,一直為後世沿用。

32.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逐漸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33.小農經濟的突出特點:以一家一户為單位;男耕女織,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納賦税。

34.在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小農經濟適應了生產力發展,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會後期,小農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35.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憑藉國家權力,徵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

36.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宋朝時:中國製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佈全國各地;元代:進入彩瓷生產階段;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青花瓷、彩瓷、琺琅彩爭奇鬥豔。

37.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用來交納賦税和家庭消費,剩餘的一小部分作為商品出賣。

38.民間手工業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後,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到隋唐才得以恢復和發展。

39.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棉紡織品產量增多,改變了絲、麻、棉的紡織品比例。

40.西漢開始,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為中國獲得“絲國”的譽稱。運送絲綢產品的商路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41.唐朝起,中國瓷器大量輸出國外,遠達歐洲、非洲。明清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對外的銷量更大。

42.西方國家稱中國為“瓷器大國”。在中國製瓷工藝的影響下,從17世紀開始,歐洲國家陸續生產瓷器。

43.統治者往往對民營手工業的發展加以限制,阻礙了生產的發展,不利於新技術的研製與發明。

44.代表古代手工業最高水平的官營手工業對工匠的束縛和壓迫,使工匠缺乏改進技術的積極性;而私營手工業的小規模經營和世代嚴守技術祕密,使生產技術難以交流提高。

45.國家的政局。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有利於商品交換的發展,這以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和元明清時期最為典型;反之,國家四分五裂,戰亂不止,就會嚴重影響商品交換的進行,這以魏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最為典型。

46.農業發展帶來農產品的增加和農民的富裕,手工業的發展帶來手工業產品的增加,農產品和手工業品需要交換,這個過程就是由商人通過商業活動完成的。所以説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是商業發展的基礎。

47.封建統治者長期以來採取的重農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統治者採取的閉關鎖國政策,都嚴重阻礙了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而南宋統治者則鼓勵海外貿易,促進了南宋時海外貿易的興盛。

48.在封建社會前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鞏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基礎,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9.古代城鎮的發展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性;隨着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

50.兩宋時期商業的繁榮,就是建立在從唐代後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時間基礎上的。

51.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

52.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大量的荒地得到開墾,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國君繳納賦税。

53.公元前594年,魯國首先規定:不論公田、私田,都要按畝納税。其他諸侯國也相繼進行税制改革,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國有向私有的轉化。

54.在春秋時期土地關係變革的基礎上,戰國時期,在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活動。

55.商鞅變法規定“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6.土地兼併的實質是大地主與封建國家爭奪財源。其影響有:社會矛盾激化,導致農民起義;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57.“重農抑商”的根本原因: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

58.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採用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是主張重視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嚴格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59.戰國時期商鞅首倡“重農抑商”,提出農業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

60.自給自足、落後閉塞的自然經濟是“閉關鎖國”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61.清政府試圖通過“閉關政策”,對內加強自身的統治,對外進行民族“自衞”。這種消極防禦手段,隨着西方資本主義對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過一定的民族自衞作用。

62.明清時期的閉關政策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經濟長期延續,從而助長了封建統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63.“重農抑商”政策保障了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封建社會晚期破壞正常的商業經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和經濟發展,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造成中國的落後。

64.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的局面,是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階級關係劇烈變化,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

6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針對當時社會動盪的現實,孔子希望恢復社會秩序,於是他提出“克己復禮”,希望人們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慾望,恢復社會秩序。

66.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著名主張。孔子的私學打破了受教育對象的地域、族類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春秋以來的學術下移。

67.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着民本思想。

68.孟子主張“性善”,主張通過修養和擴充,達到堯舜的境界;荀子主張“性惡”,但又認為通過後天的學習和改造後,人仍然可以成為堯舜。二者在最終目標上殊途同歸。

69.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70.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71.“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

72.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幷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73.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響。

74.董仲舒大一統主張充滿唯心色彩,但大一統確實是中國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國統一的需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扼殺不同學術流派的做法不可取,應鼓勵各種學術思想的爭鳴。

75.“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説,純屬唯心主義。但其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卻是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的。

76.三綱充滿封建意識,應當拋棄。五常推崇仁義禮智信,拋棄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弘揚。

77.北宋時,儒家學者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78.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備受推崇,成為南宋以後(確立於明朝)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

79.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

80.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慾,回覆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81.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是以儒家綱常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強調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民族性格產生了積極影響。

82.李贄的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鬥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3.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4.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捨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85.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86.明末清九年級大進步思想家的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

87.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的主要特點:反傳統、反教條;反君主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8.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樣,這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和作用取決於社會環境。

89.造紙術使紙張很快代替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90.火藥推動了歐洲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還促進了歐洲採礦業和金屬製造業的發展。

91.指南針的使用,為西歐人開闢新航路提供了有力的條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92.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93.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曆法、農學等科技門類的發展,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中國古代醫藥學相當發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

94.中國古代科技是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的,科技一旦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同時,為鞏固大一統封建專制統治,古代統治者重視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學教育的成分,使中國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條件。

95.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我國古代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能説其作用不大,只能説明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只有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能發揮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96.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繼續發展,而西方文藝復興後科技也在迅速發展。我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於傳統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於古典的應用科技,而西方的屬於實驗科學。

97.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從科技內容上看,應用性強,而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從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採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從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務於封建農業經濟,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從科技分佈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息息相關的農學、天文曆法以及醫學等方面。

98.《詩經》具有現實主義的特徵;屈原的《離騷》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抒發了愛國主義情懷。

99.漢賦以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兩漢“大一統”局面形成後的恢弘氣勢。

100.詩歌的繁榮反映了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的盛世景象,也體現了科舉制度的發展,促進了詩歌創作繁榮的鮮明特徵。

101.宋代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以及市民數量的增加,是促使詞成為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和標誌的物質基礎。另外,兩宋時期社會矛盾尖鋭,政治動盪不安,邊患不斷,文學家用詞表達思想感情。

102.明代中葉以後,手工業和商業繁盛,商品流通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市民階層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喚出一箇中國古典小説的黃金時代。此外,封建制度開始衰落,社會矛盾凸現,不少文人開始對現實進行批判。

103.中國畫的演變深刻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如隋唐時期繪畫藝術的發展,是隋唐盛世的縮影;宋代繪畫藝術則明顯地反映工商業發達、城市繁榮的時代特徵。

104.行書兼具楷書的規矩和草書的放縱,是一種最活躍的字體。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

105.清朝誕生的京劇逐漸從官方走向民間,將獨具特色的中國戲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峯,被譽為“國粹”。

106.古希臘城邦政體的主要特徵是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其實質是公民集體聯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107.雅典民主制的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人民主權即國家一切權力屬於全體公民;輪番而治就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

108.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對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它與現代民主是不同的。

109.《十二銅表法》的誕生,標誌着羅馬成文法的誕生。其制定,使審判、量刑有法可依,這是共和國內部平民與貴族鬥爭勝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110.廣義的羅馬法指適用於羅馬帝國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

111.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於它的發展和傳播。

112.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維護了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

113.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帝國統治者的利益,對於被統治者來説,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

114.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這一切構成了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115.智者學派強調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意義,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

116.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亞里士多德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117.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經過長達近半個世紀的複雜和曲折的鬥爭,1688年的光榮革命標誌着這場革命的完成。

118.1689年頒佈的《權利法案》,一方面是從立法權、司法權、税收和軍權等方面限制王權;另一方面,又將議會所擁有的“自由”和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119.1689年《權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而使議會治理國家的權力增強,有利於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120.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它作為資本主義的政治上層建築,發揮了對經濟基礎的積極反作用。

12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在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國家體制,屬於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122.自19世紀中期以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逐漸保守,議會的作用下降,國家的權力中心逐漸轉移到內閣和首相手中。

123.英國君主立憲制下君主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國家權力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

124.英國責任制內閣下:內閣要在下議院中佔有決定作用的多數;在大政方針上閣員保持一致並集體負責;內閣所設的首腦有控制內閣決定的發言權,且必須是下議院多數黨的首領。

125.獨立之初美國的邦聯作為鬆散聯盟,造成國家權力的微弱及各州權力的過大,使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126.美國的總統權利使聯邦的行政權保持強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稱為總統共和制。美國總統的權力由憲法賦予。

127.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擁有較大權力。州政府機構的設置與聯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構成,實行分權和制衡。州的行政首腦是州長,州議會實行兩院制。

128.“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權之間相互制約達到平衡。總統和國會之間、國會自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衡。

129.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

130.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聯邦制賦予政府強有力的權力,利於國家的鞏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131.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係,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於地方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

132.剛剛獨立的美國既要建立強有力的政權以確保獨立,又要防止政權走向獨裁,故美國1787年憲法強調三權分立的原則。

133.兩黨對峙交替執政,在國會中激烈角逐,是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確,它們的本質都是資產階級政黨。

134.在德意志,本應代表民意的議會,特別是帝國議會作用很小,實權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議會在德意志只起到裝點門面的作用。

135.法國共和制體現制約與平衡的原則;德國君主立憲制下行政權控制立法權。

136.德國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而法國共和制的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

137.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掌握行政權。德國政府首腦(皇帝)掌握國家大權,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擁有任免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及決定對外政策等實際權力。

138.法國共和制確立歷程所呈現的特點:政權更替頻繁,政局動盪不安,帝制、共和制幾次反覆;共和國確立之路充滿了曲折反覆,呈波浪式前進。

139.英國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無權解散議會。美國規定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行使行政權,也無權解散議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可解散眾議院。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皇帝是國家元首,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

140.英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法國是議會制共和制,美國是總統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國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141.資本主義政體複雜多樣,影響政體的因素包括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資產階級成熟程度、該國階級力量對比以及地理條件、歷史傳統、民族特點、國際環境等。

142.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科學社會主義,是因為它闡明瞭資本主義為什麼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

143.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經濟前提。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階級基礎。

144.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思想來源。

145.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科學理論密切合作,他們批判地繼承前人優秀文化成果,於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標誌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科學。

146.1847年由正義者同盟改組而成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147.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作了較為完整系統的闡述,成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

148.馬克思主義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鋭利的思想武器,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工人運動蓬勃興起,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149.馬克思主義伴隨着工人運動的發展而誕生,科學地指導着國際工人運動,也在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

150.法國在普法戰爭失敗後先後建立的國防政府和以梯也爾為首的臨時政府,實行投降賣國和敵視工人的反動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

151.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具有自發性、偶然性的起義,並不是生產關係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152.從巴黎公社產生的情況來看,它是在巴黎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反動的資產階級政府的基礎上,通過普選建立起來的新型政權。

153.巴黎公社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它是一個以無產階級為主體,聯合小資產階級各派,在特殊情況下掌握地方政權的嘗試。

154.巴黎公社失敗的客觀原因:敵人過於強大,普法聯合鎮壓。

155.巴黎公社失敗的主觀原因:沒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沒有乘勝追擊;沒有沒收法蘭西銀行,讓它給反動政府以資助;沒有建立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孤軍奮戰。

156.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時期,當時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條件。

157.14、15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主流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鼓勵人們敢於冒險、勇於開拓進取去挑戰並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並實現個人價值。

158.新航路的開闢對世界首先可能帶來的影響:歐洲人發現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不同的人類文明開始交融會合,人類開始越來越緊密地聯成一個整體。

159.新航路的開闢促進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的出現。歐洲商人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繫,他們把亞洲的茶葉、絲綢、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黃金,美洲的黃金、白銀、玉米、煙草帶回歐洲,並把歐洲的工藝品等銷往世界各地。以此為核心人類文明開始交融會合,日益聯繫成一個整體。

160.哥倫布等航海家的探險的目的是為了金錢和財富,他們不畏艱難,勇敢堅毅,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其壯舉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打破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閉隔絕狀態,使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但同時他們為了獲得黃金、白銀,不擇手段,殺擄掠奪,給被殖民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161.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掠奪的結果:財富並沒有在這兩個國家形成資本,而是流入荷蘭等西歐國家,引起了西歐歷史上的“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促進了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激發它們紛紛加入海上探險和殖民擴張的行列。

162.荷蘭向海外殖民擴張,在17世紀建立了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帝國;英國也積極向海外殖民擴張,並與荷蘭、法國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到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163.17世紀荷蘭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商船隊,成為當時世界頭號貿易強國,“海上馬車伕”的稱號由此而來。

164.荷蘭利用商業壟斷公司這個向外擴張的強有力的組織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殖民霸權,即由大商人組建公司,政府給予其建立武裝、管理殖民地、貿易壟斷權等很多特權。

165.英國能夠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主要原因:具備了擴大海外貿易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了海上霸權;資本主義手工業發達,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質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障;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大海軍,為海外殖民提供了軍事上的保障;國家政策一貫重視海外事業,資產階級革命後更把爭奪海上霸權放在首要地位。

166.荷蘭敗於英國的主要原因在於:荷蘭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以商業立國,缺乏工業基礎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後盾,而工業資本的強大優於商業資本。

167.英法爭霸英國獲勝的主要原因在於:英國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而法國則是歐洲大陸封建專制主義的堡壘。

168.歐洲殖民者在世界範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同時也將深重的災難帶給了亞、非、拉美等殖民地。

169.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過程中,早期的資本積累是不可逾越的關鍵環節。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是海外掠奪和奴隸貿易。經過西歐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種種野蠻的強盜式掠奪行徑,他們獲取了鉅額利潤,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大大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170.15~19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發展正處於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海外殖民方式還比較簡單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進行殖民侵略的過程中,一方面在美洲發展種植業,另一方面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實行大規模的種族滅絕政策,造成了勞動力的嚴重不足。

171.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17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説,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係來説,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173.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誌。

174.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175.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税政策,積累了鉅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

176.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177.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工業革命)呼之欲出。

178.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9.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生產,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80.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

18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衝擊着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18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83.為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以英國為首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範圍內搶佔商品市場,掠奪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將亞、非、拉廣大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

184.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185.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186.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自然科學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科技發展促進技術革新,進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

187.工業革命開創了大機器工業,使工場手工業成為了遙遠的過去。打斷了農業社會的進程,建立了工廠制度。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卻是在大機器工業內部進行的。這種大工業內部的興衰對社會結構的衝擊,表現為漸進的,它沒有使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188.在工業革命的進程中,資本主義取得了統治地位。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189.工業革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以蒸汽機的使用為標誌,以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的確立為完成標誌,完成了工業的第一步飛躍。接着而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從重工業的變革開始,以電力的應用為標誌,以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告終的。

190.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不僅傳統的鋼鐵工業、機械加工工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興起了電氣、化工、汽車、石油等一系列工業部門。

191.工業革命使英國最先從農業社會中脱穎而出,憑藉着廉價的紡織品等工業製成品聚斂了大量財富,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192.世界市場是指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以商品流通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活動的總和。它是伴隨着資本主義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強野蠻擴張與殖民掠奪基礎之上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徑。

193.新航路的開闢,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繫,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擴大。15~18世紀,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並不斷擴大。英國在17~18世紀先後戰勝荷蘭和法國,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國的地位,擁有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194.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先後擴展到法、德、美等許多國家。工業革命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使資本主義工業國到世界各地搶佔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把許多殖民地國家和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使之成為經濟附庸,世界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195.19世紀70年代後,隨着資本主義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再度急劇擴大,迫使生產領域進一步實行相應的變革,工業革命進入新的時期,造成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資本主義各國爭先恐後地爭奪殖民地,劃分勢力範圍,以便為本國經濟發展獲得更多的市場,20世紀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畢,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96.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指的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即世界範圍內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非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經濟聯繫而形成的統一的經濟整體。

197.文藝復興運動作為一場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傳播過程中為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也同時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積累了原始財富。

198.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於意大利,後經傳播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現了著名的城市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以及尼德蘭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茁壯發展,資本也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入新興資產階級的囊中,為同時進行的新航路開闢、宗教改革以及今後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

199.文藝復興運動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成為人們衝破中世紀的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

200.文藝復興運動對當時的政治、科學、經濟、哲學、神學世界觀都產生了極大影響。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裏的一場革命風暴,也被稱為“出現巨人的時代”。

201.文藝復興運動在傳播過程中因為過分強調人的價值,在傳播後期造成個人私慾膨脹,物質享受和奢靡氾濫,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202.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者以“人性”反對“神性”,用“人權”反對“神權”。他們非常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讚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反對宗教的專橫統治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張個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提倡科學文化知識。

203.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祕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併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204.文藝復興打破了以神學為核心的經院哲學統一的局面,為以後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掃清了道路,使各種世俗哲學興起。

205.在中世紀,封建特權是天經地義,門第觀念根深蒂固。文藝復興則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涵。

206.文藝復興恢復了理性、尊嚴和思索的價值。雖然文藝復興在哲學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毀了僵化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為17到19世紀的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7.中世紀,聖經傳説充斥藝壇,窒息了藝術的生命。文藝復興則不但把聖母變成人間婦女(拉斐爾),以圖像化為對人體的歌頌,而且開始了對日常生活和現實人的直接描寫。西歐近代現實主義藝術從此發端。

208. 宗教改革是指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階級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209. 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都把矛頭對準羅馬教會對歐洲的大一統神權統治,要求通過改革建立適應於民族國家發展的“民族教會”或適應於資產階級興起需要的“廉價教會”。

210.1517年,威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貼出一張佈告,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它標誌着宗教改革的開始。

211.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稱義”,每個人都可以憑藉自己的虔誠信仰得到拯救。

212.馬丁·路德點燃了德國人民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烈焰。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承認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宗教信仰,這標誌着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213.加爾文主張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並把它解釋為先定論,即永生與永罰、成功與失敗,甚至貧富榮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214.宗教改革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各國王權得到加強,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發展。

215.宗教改革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範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16.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精神壟斷,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

217.宗教改革實質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宗教神權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運動。

218.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219.在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下,自然科學取得很大進展,科學家們揭示了許多自然界的奧祕,教會的很多説教不攻自破,人們有了更多的自信。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脱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的願望日益強烈,首先在思想領域展開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鬥爭,由此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

220.啟蒙時代的學者不同於之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他們不再以宗教輔助文學與藝術的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宗教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思想體系的方式。

221.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慾、反教會鬥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222.啟蒙思想家們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1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識梳理】

一、“百家爭鳴”

1. 背景:

(l)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促進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

(2)社會變革:社會結構發生急劇分化,“士”受到重用, 並提出自己的主張。

(3)學術下移:出現私人講學,“學在官府”發展為“學在民間”。

(4)社會需求:各國紛爭的社會環境,對人才及其治國方略的需求。

2.各學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莊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韓非子;等等。

3. 評價:

(1)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 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

(3) 各家學派彼此滲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時期 人物 主張 (列表)

春秋 孔子 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愛人”。 b.“德政”,即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c.主張“克己復禮”,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②教育:首創私學,主張“有教無類”。

戰國 孟子 ①政治:a.發展孔子的“仁”"為“仁政”思想。b.發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②倫理:主張“性本善”。

苟子 ①政治:a.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b.強調人民羣眾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倫理:主張“性本惡”。

影響:戰國後期,儒學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後來發展成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時期 人物 主張(列表)

春秋 老子 ①哲學:a.認為世界本原是“道”強調要順應自然。b.認為世界萬物是不停地運動的,關係是相互依存且不斷轉化的。

②政治:提出“無為而治”的主張。

戰國 莊子 ①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相對的。②認為放棄一切差別觀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①集大成者:韓非子。

②主張:提出系統的法治理論, 主張依法治國。

③意義: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學習探究】

1、比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異同。(列表)

項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愛人 仁政 仁義

民本思想 為政以德 民貴君輕 君舟民水

異 人性論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惡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

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強調“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貴君輕”的觀點;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觀點。

②它並不是以維護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而是一種加強統治的策略。

③雖然它與我們當前提倡的“以人為本”有着本質的區別,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知識梳理】

一、從“無為”到“有為”(新儒學的背景)

(1) 漢初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2) 但諸侯國的勢力日益猛漲,土地兼併劇烈,匈奴為患,威脅着西漢的穩定。

(3) 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形勢發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學

1. 特點:糅合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思想, 改造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的儒學體系。

2. 內容:

(1) 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

(2) 針對加強君權需要,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説,宣揚“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

(3) 針對為人處世道德標準, 提出“三綱五常”儒家道德觀。

3.實質:是思想文化專制。

4.根本目的:神化專制皇權,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確立

(1) 原因:董仲舒改造後的新儒學,適應了西漢政府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使其能夠通過思想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大一統”。

(2) 措施:

①漢武帝起用儒學家參與國家大政。儒家學説成為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

②將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規定為教科書。自此,教育為儒家所壟斷。

③國家興辦太學;地方設立郡縣學校,大大提高了儒學的地位。

(3) 結果

①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

②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學習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先秦儒學有何不同?

提示:

①地位:先秦儒學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後的儒學被當成真理而獨尊。

②主題:先秦儒學談論現實問題,而新儒學談論神學。

③功能:先秦儒學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學是為現實政治服務。

第3課 宋明理學

【知識梳理】

一、三教合一

1.儒學:在漢武帝的提倡下呈現繁盛之勢,魏晉南北朝時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發展。

2.佛教: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

3.道教:在民間廣為流傳,受儒學影響,主張“貴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又稱“三教合一”。

5.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學

1. 背景:隋唐時期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挑戰,北宋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

2. 內容:

(1) 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 先有理而後有物。

②把天理與倫理道德直接聯繫起來。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論。

(2) 朱嘉的思想

①強調理之源在於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人性與天理一致。

②強調“存天理、滅人慾”。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於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

3. 特徵:融合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以“理”為核心。

4.本質:為維護君主專制和封建統治秩序提供理論依據。

5. 地位:

(1) 把儒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成為南宋以後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

(2) 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註》成為後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3) 朱熹學術影響到日本、朝鮮,形成“朱子學”學派;還傳及歐洲。

三、陸王心學

1. 南宋時期陸九淵的思想

(1)“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 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

(3) 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

2. 明中後期王陽明的思想

(l) 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

(2)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説。

(3) 強調內心反省,用道德修養,去掉人慾,恢復良知的本性。

【學習探究】宋明理學的影響和評價。

提示:

(l) 影響:宋明理學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深遠影響。

(2) 積極:注重氣節、道德;重視主觀意志力量;講求自我節制,發憤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體現了儒家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

(3) 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繫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了人性,成為長期居於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進一步鞏固和凸現了儒學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地位。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知識梳理】

一、李贄的離經叛道

(1) 內容:

①破除對孔子思想的迷信。

②批判“存天理,滅人慾”的説教, 強調人正當的私慾。

(2) 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二、黃宗羲對君主專制的抨擊

(1) 內容:

①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③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 意義: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為以後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 內容:

①重視對社會實際情況的瞭解, 形成經世致用的思想。

②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 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 意義: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l) 內容:

①世界是物質的, 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物質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③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

④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2) 意義:啟示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學習探究】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階段 時間 地位、特徵(列表)

產生形成 春秋戰國 (1)由孔子創立,經孟子、苟子的改進,體系更加完整,但未受到統治者重視。(2)具有古典人文主義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遭受打擊 秦朝 “焚書坑儒”,遭受沉重打擊

確立正統 西漢 (1)把道家、陰陽五行家等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當中,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2)趨向官方化、神學化。

走向成熟 宋明 (1)儒學從道教、佛教中汲取有益內容, 理學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產物。(2)由理學發展到心學,完成更為理論化、思辨化過程。

自我批判 明清 (1)出現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啟蒙思想。(2)批判理學,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的進步性。

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認識:

儒家思想之所以從“百家”中脱穎而出,成為正統思想,並不斷自我調整,是因為儒家學説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長,不固步自封,更在於他們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發展。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第5課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知識梳理】

一、智者學派

l. 產生背景

(l) 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峯。

(2) 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題

(l) 探索主題:人和人類社會。

(2) 關注對象:關注人們之間關係、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和倫理規範等。

3. 思想主張

(l) 強調人的價值, 普羅泰格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樹立人的尊嚴和權威,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2) 反對迷信, 強調自由。

(3) 在社會道德方面, 主張個人應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不應強求一律。

二、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蘇格拉底

(l) 主張

①關注人的倫理道德,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主張重建道德價值觀。

②重視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2. 柏拉圖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

②在《理想國》里根據智慧品德把人分為幾等, 各盡其責。

(2) 地位: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 亞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張

①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②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

(2) 地位:成為古希臘最博學的人,進一步發展了人文主義思想。

【學習探究】1、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1) 相同點:都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的主題;都否定神的意志, 強調人的價值。

(2) 不同點:

①智者學派:強調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 忽視道德, 追求功利。

②蘇格拉底:強調道德哲學, 認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是追求正義和真理;強調人的理性, 重視教育。

2、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比較:

(1) 相同點:都是公元前5世紀東西方思想巨人;都強調人的價值,重視道德和秩序。

(2) 不同點:

①服務的政治體制不同:孔子維護“周禮”,推崇君主權威;蘇格拉底用美德維護民主政治。

②對道德來源認識不同:孔子強調人的自律和社會約束作用;蘇格拉底更強調知識的意義。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知識梳理】

一、意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

1.十四五世紀,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業城市,紛紛採取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2.新興的資產階級希望創造財富,追求現世的享樂,對當時統治文化思想的教會不滿。一場思想變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現。

二、文藝復興

1. 背景

(l) 經濟:意大利的一些工商業城市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2) 政治: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追求現世的享樂。

(3) 文化:接觸到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和典籍。

2. 本質: 是以人文主義衝擊宗教神權的束縛,解放人們的思想。是一場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3. 核心:人文主義,即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4. 成就:

(l) 文學三傑:

①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談》 , 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慾思想, 主張發展人的個性。

②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對教會的醜惡現象表達了憎惡。

③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 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2) 藝術;達•芬奇等大師(美術三傑)創作了許多傑出作品。

5. 擴展:16世紀, 從意大利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

6.影響:使更多的人開始更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略)

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進一步傳播了人文主義,動搖了羅馬教皇的統治。

【學習探究】人文主義有哪些特點 ?

提示:

(1) 重視現世生活, 追求物質幸福, 反對宗教禁慾主義。

(2) 主張人的求知慾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 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度。

(3) 文學藝術上表達人的真實感情, 反對虛偽造作。

(4) 重視科學實驗, 反對經驗論。

(5) 強調發展個性, 反對基督教之禁錮人性。

(6) 以人為中心, 強調個人“才能”和自我奮鬥, 讚揚英雄史觀, 表現了樂觀主義精神。

侷限性:過分強調人性而掩蓋了階級社會中人的階級性,造成人的私慾膨脹。

第7課 啟蒙運動

【知識梳理】

一、理性時代的到來

1. 背景:

(l) 自然科學取得很大進展 , 挑戰教會的權威。

(2) 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脱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

2.概況:

(l) 開始:17世紀時,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

(2) 高潮:18世紀中葉,法國推動啟蒙運動進入高潮。湧現出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一大批啟蒙思想家。

(3) 擴展:傳播到德意志等其他國家,啟蒙運動得到進一步發展。

3. 核心:“理性”, 即主張人自己去思考, 否定一切外在權威。

4. 內容:呼喚用理性的陽光驅散現實的黑暗,抨擊天主教會的權威和迷信, 反對專制和愚昧, 提倡科學、自由和平等。

5.性質:是歐洲資產階級發動的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法國的啟蒙思想家

(1)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

①反對天主教會和君主專制, 倡導君主立憲制;

②提倡“天賦人權”,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代表作有《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等。

(2) 孟德斯鳩

①反對君主專制, 提出“三權分立”學説。

②認為國家的法律不能違揹人的理性。

③代表作是《論法的精神》。

(3) 盧梭

①闡述“天賦人權”和“人民主權”思想。

②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③代表作是《社會契約論》。

三、啟蒙運動的擴展

(1) 人物: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康德, 總結了啟蒙思想,代表作是《純粹理性批判》。

(2) 主張:

①認為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人應該自己獨立思考,理性判斷。

②強調人的重要性, 提出人就是人, 而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權屬於人民, 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範圍之內。

四、啟蒙運動的影響

(l) 歐洲:

①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衝擊着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

②為法國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動員。

(2) 世界:

①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②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學習探究】啟蒙運動對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有哪些發展?

(1) 從批判對象上看, 由天主教會的神學世界觀擴展為整個“黑暗的中世紀”。

(2) 從涉及的領域看, 由文學、藝術領域擴展到宗教、哲學、經濟、科學、史學、文學、美學等領域的各個方面。

(3) 從批判形式上看, 擺脱了文藝復興的宗教外衣,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斷。

(4) 從思想特點上看, 不再承認外界的任何權威, 而把理性作為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 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 為了解放全人類宣傳理性真理。

第三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第8課 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知識梳理】

一、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 成就 影響(列表)

造紙術 西漢前期, 已有紙, 105年,東漢

蔡倫改進造紙術。 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促進了歐洲文化發展。

印刷術 隋唐之際,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北宋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 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火藥 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宋朝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 推動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靠冷兵器耀武揚威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

指南針 戰國時期發明“司南”,北宋時, 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促進了遠洋航行, 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二、數學

l.《九章算術》

(l) 內容:採用十進位值制記數法, 彙集了許多算術命題。

(2) 地位:

①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著作。

②標誌着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2. 計算工具:最早是算籌, 後來演變為算盤。明朝時,珠算法已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以至世界其他地區。

三、天文曆法

l. 天象觀測

(l) 中國古代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陽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記錄。

(2) 天文學家石申, 用赤道座標記錄了八百多顆恆星的位置,後人輯成《石氏星表》。

(3) 製成渾儀、簡儀等天文觀測儀器。

2. 曆法:元朝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歷》, 比現行公曆的頒行早了三百年。

四、農學與醫學成就(列表)

項目類別 書籍 作者(朝代) 地位

農學 《泛勝之書》 泛勝之(西漢) 《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四大農書強調精耕細作。(列表)

《齊民要術》 賈思勰(北魏)

《農書》 王禎(元朝)

《農政全書》 徐光啟(明朝)

醫學 《黃帝內經》 戰國問世西漢編訂 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

《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東漢) 被譽為“萬事寶典”

《本草綱目》 李時珍(明朝) 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學習探究】簡述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並分析我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世界的原因。

【熱點鏈接】對我們深刻啟示:

我國四大發明成為世界科技發展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大不相同, 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取決於社會環境。因此, 我國古代科技發展不僅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更對我們今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走自主創新之路, 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第9課 輝煌燦爛的文學

【知識梳理】

一、從《詩經》到唐詩

l. 先秦詩歌

(l)《詩經》

①取材範圍及構成:收錄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詩歌, 分風、雅、頌三部分。

②文學地位: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的基礎。

③特點:以四言為主, 多重章疊句,現實感強。

(2) 楚辭

①形成:戰國時屈原創造的。

②代表作:《離騷》。

③特點:採用楚國方言, 句式靈活, 易於表達情感。

2. 漢賦

(1) 形成:以楚辭為基礎, 創造出半詩半文的綜合文體。

(2) 特點:詞藻華麗,手法誇張, 內容豐富, 表現出大一統時代恢弘的文化氣度。

(3) 代表作:①西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

②東漢:張衡的《二京賦》。

3. 唐詩

(1) 繁榮原因:①唐朝開放與繁榮的社會環境。

②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

(2) 成就:

時期 代表 特點

初唐 王勃、陳子昂

盛唐 高適、岑參 邊塞詩:描寫邊塞景物的雄奇壯觀和軍旅生活的英武豪放。

孟浩然、王維 山水詩:景物如畫,意境幽深。

李白 以浪漫主義的創作,贏得“詩仙”美譽

杜甫 以現實主義的“詩史”,被譽為“詩聖”。

中唐 白居易 創作大量諷喻詩。

二. 宋詞和元曲

1.宋詞

(1) 產生背景: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增加。

(2) 代表人物:①婉約派:柳永和李清照等。②豪放派:蘇軾和辛棄疾等。

2. 元曲

(1) 形成:由散曲和元雜劇構成。

(2) 特點:通俗生動, 豪放飄逸。

(3) 代表人物:關漢卿、馬致遠等。

三、 明清小説

(1) 背景:①政治:專制中央集權進入強化階段。

②經濟:工商業繁榮, 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市民階層擴大。

(2) 特點:數量繁多, 體裁多樣, 表現手法豐富。

(3) 代表作

①長篇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是四大名著。

②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等。

③諷刺小説:《儒林外史》等。

第10課 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

【知識梳理】

一、漢字與書法藝術

1. 漢字

(l) 起源: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圖畫文字”。

(2) 形成:商朝已形成完整體系。

(3) 演變:

①序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的脈絡演變。

②趨勢:由繁到簡。

2. 書法藝術

(l) 發展脈絡:魏晉以前處於自發階段 , 以後進入自覺階段,成為一種藝術。

(2) 基本特徵:

類別 特徵 代表人物

楷書 筆畫詳備, 結構形體嚴整,實用價值高。 鍾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

草書 筆畫簡約,勾連不斷,線條流暢縱情, 審美價值高。 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等。

行書 兼具楷書的規矩和草書的放縱, 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雅俗共賞。 東晉王羲之、唐朝顏真卿、北宋蘇軾、元朝趙孟頫、明朝文徵明等

二、京劇的出現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表演;

②道光年間,又有湖北的漢劇藝人進京,形成“徽漢合流”。

③經過表演實踐,徽劇和漢劇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後來的京劇。

④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湧出的程長庚等號稱“同光十三絕”的名藝人。

⑤後來流行全國,又逐步走向世界。

【學習探究】中國古代文化特色與社會存在的關係。

1. 先秦:原始社會, 生產力水平低下。春秋戰國時期, 封建制度逐步確立, 社會處於大變革時期, 思想活躍, 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由此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

2. 秦漢:秦漢時期, 國家統一, 生產發展, 各民族間政治經濟聯繫加強。西漢儒學獨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發展, 文學藝術各放異彩。

3. 隋唐:盛唐時期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民族融合、文化藝術全面輝煌, 同時社會走向正軌, 法度規範成為普遍的社會需要。中唐以後,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 政治黑暗, 出現了大量表達人民痛苦、 揭露統治階級罪惡的作品。

4. 宋元:北宋重文, 商業繁榮, 市民階層興起, 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眾痛苦激發了詩人救亡圖存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實行民族分化政策, 漢族文人進取無望, 心情壓抑, 促使雜劇繁榮。

5. 明清:封建制度漸趨衰弱, 君主專制達到頂峯, 商品經濟繁榮, 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文化專制、八股取士, 從而出現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説和藝術作品。

高中歷史學習技巧總結

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這便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規律。生產力就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解決社會和自然之間矛盾的實際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響自然並使之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

生產力包括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三個主要因素。生產關係指的是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結成的社會關係。它是生產力的社會存在形式,包括產品的分配、交換和消費三個主要環節,含有生產資料所有制和分配製度等主要內容。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第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又一基本規律。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經濟基礎。社會上層建築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思想、觀點,以及相應的制度、設施和組織的複雜體系。具體説,它指的就是社會的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的總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定的經濟基礎要求相應的社會上層建築與之相適應。社會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適應於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落後的或超前的社會上層建築對社會發展起着阻礙作用。

第三、人民羣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羣眾是歷史的主人。個人在社會中是比較渺小的,只有當個人結合成羣體,才能真正地發揮出社會主體的重大作用。即使是傑出人物,他們的作用再偉大,也只反映羣眾要求,依靠羣眾力量的基礎上,才能對社會歷史發揮一定的影響。

第四、歷史是不斷進步的。任何歷史人物、政黨、團體、歷史活動、制度、措施等都必須適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必將滅亡。

第五、掌握一定的評價方法。

我們學習歷史,決不能“為歷史而歷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學習歷史,主要是為了以史為鑑、學以致用,能夠將在歷史課上學到的東西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分析問題的時候,就要採取正確的評價方法:

(1)堅持正確的立場。人民的立場、進步的立場、愛國的立場、全球利益的立場等等,就是正確的立場。比如説希特勒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拉歷史的倒車,他違背了人性,企圖從根本上抹煞人類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個人類的公敵,為人不恥,遭人唾棄。

(2)堅持歷史評價而非道德評價。這條原則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評價。對歷史人物,應根據他們對歷史發展、社會進步在客觀上所起作用來進行評價,不能用道德來衡量一個歷史人物。

(3)評價歷史應堅持階級分析方法。一般而言,歷史人物生活在階級社會,客觀上都代表一定階級的利益。因此,只有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動的本質。運用階級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歷史人物的歷史活動時,應給歷史人物以階級定位,注意確定階級屬性的標準不是觀其出身而是觀其言行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如康有為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飽讀四書五經,一生從未當過資本家,但其思想主張和行為卻符合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代表人物。其次,對一定歷史人物或社會集團,應該用其階級屬性來解釋其言行。如太平天國之所以失敗,從主觀原因來講,是由於農民階級的侷限性。另外,在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時,注意不要簡單化、一刀切,如認為只要是地主階級就一定反動、腐朽,只要是農民階級就當然肯定。

(4)評價歷史事物應堅持效果第一,動機第二。歷史是複雜和矛盾的。在歷史文明的進程中,主觀上的善良願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惡的動機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處處交織着這種善與惡的二律背反。在評價歷史時,應將效果與動機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不可偏廢,同時應將對效果的評價放在首位,因為對歷史起作用較大的是結果而不是動機,同時動機對效果的實現又有一定的關係,所以也要兼顧動機。

綜上所述,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學會學習,然後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解決最基本的基礎知識,最後要掌握一定的歷史理論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達培養能力的目的。這樣,成功一定會屬於你。

大學聯考歷史大題必背知識點2019 高頻考點

大學聯考歷史大題必背知識點有哪些,高頻考點是什麼,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歷史必備知識點

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沿革:

一、原始社會(二三百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

過渡時期(皇帝堯舜禹時期大約4000——5000年前)

二、奴隸社會(公元前21世紀——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會(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鴉片戰爭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1949年)

五、過渡時期(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年)

六、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今天)

一、奴隸社會的發展史:

1、夏(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前21世紀——前16世紀)

2、商(奴隸制社會的發展時期)(前16世紀——前11世紀)

3、西周(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前11世紀——前8世紀即公元前771年)

4、東周(奴隸制社會的衰落時期)

(春秋時期(奴隸制社會的瓦解時期)(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時期(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會的歷史沿革:

1、秦漢時期(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東漢)

2、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大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公元220年魏國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國時期(大分裂時期)(907年唐滅——960年北宋建立)

4、遼宋夏金元時期(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記方法:以奴隸社會為例:

夏(前21世紀)減去5個世紀——就是商(前16世紀)

再減去5個世紀——就是西周(前11世紀)——減去3個世紀(就是東周即春秋時期開始(前8世紀前771年)——再減去3個世紀(就是戰國時期開始(前5世紀前475年,進入封建社會)

理解記憶:

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權部分淪喪,區別於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經濟上資本主義開始興起,但是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如何運用政治學原理分析歷史問題:

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經濟基礎)——導致了“分封制無法維持下去”(上層建築)——標誌着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

例二: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後的封建生產關係的阻礙

例三: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推廣(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步,要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於是,封建性質的改革運動風起雲湧。

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意義?

(1)定義:指全國的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執行中央政令。

(2)特點:官僚機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最終使最高統治權集皇帝於一身。

(3)意義:

(A)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為歷代統治者繼承和發展。(歷代統治者都要加強中央集權)

(B)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保障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的獨立。

封建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的關係——二者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目的都是為了保證中央和君主的絕對權利。

秦始皇的功與過:

功:(1)統一全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3)政治經濟軍事思想上採取的鞏固統一的措施

過:(1)大興土木,加重人民負擔,激化階級矛盾

(修長城、酈山陵、阿房宮)

(2)刑法嚴苛,賦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封建,焚書坑儒

郡縣制和分封制的不同點?

1、基礎並不同:一個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一個按地域劃分。

2、權利不同:一個是世襲,地方的小王國,一個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沒有封地有俸祿

3、作用不同:一個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一個能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皇權和相權之爭的原因和過程:

原因:皇帝為獨裁統治歷代都採取削弱相權,分化相權直至廢除宰相的方法,以實現君主專制制度。

漢武帝——頻繁更換宰相,用“中朝”對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

宋代——參知政事,繼續分散相權

明代——廢宰相,權分六部

清朝——軍機處(標誌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峯)

評價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亂

2、東南——收復台灣,設台灣府

3、西北——平定噶爾丹叛亂

4、東北——收復雅克薩之戰,簽定《尼布楚條約》

5、漢化政策,

6、加強蒙藏民族團結

評價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民族關係上:唐太宗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繫,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

3、對外關係上: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幷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

繁榮的局面,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個人品質上: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太宗的評價的採分點

1、政治上:納諫、用人、貞觀之治、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2、經濟上:休養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調製、輕徭薄賦、“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則

4、民族關係:“戰而後和”策略、“羈縻府州”設置、安西都護府、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團結政策

5、對外關係:開放政策、大都會、鴻臚寺卿、玄奘取經、兼收幷蓄方針、對日本朝鮮

影響科舉制的“利”

1、政治上: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2、教育上:促進了教育發展,尤其是文學的發展

3、社會風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作為一種選官制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

科舉制度的“弊”

1、學科結構看:以儒教思想為核心、為重點,實際上這等同讓一個民族“偏科”近千年。“科舉”偏文舍理,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假如沒有科舉制度設置的獨木橋,或許中國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會一樣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終發展出豐富多彩的自然科學。導致了近代科學落後於西方。

2、考試內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和創造意識,選拔出來的多是死讀書的奴僕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和他們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進教育發展,社會重學風氣形成。

3、社會風尚:促成社會上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考試選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對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時期,八股取士,被選舉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人,讀書人成了統治者的奴僕。

2、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學而優則仕的人生觀和偏重社會科學,忽視自然科學的考試製度)

“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和影響?

原因:1、政治上;社會大變革大動盪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

2、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3、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

4、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

影響:1、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諸子百家的學説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

古代中國科技發達的原因和明清落後的原因?

與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一)發達原因:1、政治上長期統一局面

2、經濟上,農耕經濟繁榮

(二)落後的原因:

1、經濟上,小農經濟限制了對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科技發展缺乏社會和生產需求的動力

2、政治上,君主專制的束縛,阻礙科技進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視自然科學的教育,文字獄禁錮知識分子思想,科技發展缺乏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

4、對外政策:閉關鎖國,限制對外交流,阻礙進步

5、文化傳統上,“重道輕器”,輕視科技發展,沒有形成嚴密的科學體系(4大發明看出理論不足)

東西方科技發展比較:

1、中:重視經驗。西:重視實驗

2、中:重視綜合,西:重視分析

3、中:重視實用,西:重視理論

4、中:重視服務於農業,西:重視服務於工業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比較?

相同點;

(1)範圍上——都屬儒學

(2)主張——都屬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3)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4)地位影響——都是古代哲學的重大成就

不同點:

(1)對宇宙的構成,分別屬於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2)道德主張,“天理”為行為規範“內心”自修,自省達到良知

☆中國近現代史

一、近代中國維護主權的鬥爭(必修一專題二)

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必修一專題三)

三、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必修一專題四

四、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必修一專題五)

五、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必修二專題二)

六、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必修二專題三)

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必修二專題四)

八、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專題三)

九、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必修三專題四

十、現代中國的文化與科技(必修三專題五)

十一、人物誌(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李四光(選修四單元四、五、六)

五次侵華戰爭中的三次戰爭及影響

1、‘1840年,鴉片戰爭——近代史開端,《南京條約》開始淪為半殖半封——(英國工業革命後需要打開中國市場)

2、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資本輸出為主取代商品輸出為主(經濟侵略方式改變)(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

3、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完全淪為半殖半封社會,清政府完全變成帝國主義侵華工具

中國人民的愛國救國方案和鬥爭

1、1852—1864年,——農民階級救國——太平天國運動

2、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3、1898年——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梁)——戊戌變法

4、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資產階級激進派(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6、1921年——1949年——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

中國向西方學習實現近代化的進程

1、地主階級(林則徐魏源)——學習西方軍事技術

2、地主階級(洋務派)——學習西方軍事和民用工業

3、資產階級維新派(康梁)——學習西方君主立憲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資產階級革命派(孫)——學習西方的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國人的路)

5、資產階級激進派(陳李)——學習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

6、無產階級(共產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革命(走蘇聯人的路)

從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國的近代化經歷了三個歷程

孫中山為維護民主與共和進行了哪些鬥爭?

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獨裁

3、1915年——護國運動——粉碎袁世凱復闢帝制

4、1917年——第一次護法運動——反對段祺瑞,維護《臨時約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

6、1924—1927年——國民大革命(國共合作反對北洋軍閥)

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黨時期(2個大會1個綱領)

2、(1924——1927)——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即“國民大革命”時期)(統一戰線)

3、(1927——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時期”)(井岡山道路、長征、遵義會議、西安事變)

4、(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2個戰役、1條統一戰線1個大會)

5、(1946——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即”解放戰爭時期“)

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或者叫“工農武裝割據道路”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分期?

1、(1949——1952年)——三年經濟恢復時期

(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戰爭

2、(1949——1956年)——八年過渡時期

3、(1956——1966年)——十年建設時期

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

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時期

6、(1978年——今)——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即“改革開放時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高中歷史高頻考點

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答題術語]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點有嫡長子繼承製、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於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係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答題術語]

(1)秦始皇創立中央集權制度.擺脱了血緣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權統治。

(2)秦漢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書省、樞密院並重,直至明清廢除丞相,設立內閣、軍機處,體現了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的趨勢。

(3)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推動了秦漢至明清統治者採取措施調整地方機構。從分封制、郡國並行制、行省制再到權分三司,體現了地方日益聽命於中央,中央集權不斷強化的趨勢。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答題術語]

(1)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到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發展演變的過程。

(2)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質。

(3)科舉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裏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古代中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農耕文明下的農業和手工業

[答題術語]

(1)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經歷了由刀耕火種向鐵犁牛耕的演變.秦漢時期,基本奠定了以鐵犁牛耕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細作為特點的封建小農經濟模式。

(2)中國古代手工業經營主要有官營、民營和家庭手工業三種形態;冶金、制瓷、紡織一個領域手工業成就突出。

(3)兩漢開始,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為中國獲得“絲國”的譽稱。運送絲綢產品的商路被後世稱為“絲綢之路”。

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和經濟政策

[答題術語]

(1)商朝fH現職業商人.春秋戰國時期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許多商晶市場和大商人。

(2)秦漢時期.統治者多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經商活動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

(3)宋代商業環境相對寬鬆;商品種類迅速增加;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商税收入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

(4)明清時期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出現了地域性的商人羣體……“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5)戰國時期商鞅首倡“重農抑商”,認為農業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是主張重視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限制工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