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運用歷史材料教學,提高國中歷史複習效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29K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中要求學生:“瞭解多種歷史呈現方式,包括文獻材料、圖片、圖表、遺址、影像、口述以及歷史文學作品等,提高歷史的閲讀能力和觀察能力,形成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一定的歷史情景想象。初步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瞭解以歷史材料為依據來解釋歷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證據的歷史意識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對歷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

運用歷史材料教學,提高國中歷史複習效率

國中歷史總複習教學作為學習歷史鞏固提升的重要階段,要發揮出材料教學的優勢。一是以材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進行體驗感悟;二是以材料挖掘來加深對史實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複習教學效率;三是要將新課程提倡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四是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下面基於材料教學,並結合天津市近年來歷史學業水平考查題例,提出對2015年國中歷史總複習的教學建議。

一、立足教材,應用材料,適當拓展

課改以來,國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相關材料十分豐富,這些史料往往圍繞着教學重點,和正文相互補充、相互印證,起到圖文結合、史論結合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認真閲讀和理解這些材料,有助於學生把握證據與史實之間的邏輯關係,加強歷史體驗,提升歷史認識。例如:2014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歷史試卷單項選擇題第3題:與右圖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附圖出自教材中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示意圖》,圖中標註陰影部分的香港島即為本題的題眼,指向鴉片戰爭後英國侵略者割佔的香港島。(答案A)

2014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試卷單項選擇題第12題:“田裏豆子開紅花,紅軍來到笑哈哈,土豪劣紳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這是歌頌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歌謠,該根據地是A.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B.閩浙贛革命根據地

C.中央革命根據地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題幹中的歌謠與教材中的《紅軍歌謠》相似,可互相佐證,涉及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等歷史信息,加上問題所指,生動地渲染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特點。(答案D)

由此可見,教材提供的材料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有必要適當拓展。歷史教學所選用的材料大致分五大類: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彙編和史部以外的書籍;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蹟,有傢俱、衣物、錢幣、碑刻、磚瓦、墓葬等,用以探討當時的生活及觀念等;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羣眾傳説和文藝作品;第五類新史料類型,即聲像資料和網絡化資料。針對國中學生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力求選材簡明易懂、相關相連,有利激發學生興趣、激活思維,收到事在課外、理在書中的效果。

必須警醒的是,教學中的拓展和選用材料須謹慎,儘量不引用二手材料,切忌引用被誤讀的演義性材料。在調研中,筆者發現有些老師在講授《甲午中日戰爭》時都引用了這條材料:“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后每頓膳食需要準備上百道菜,僅僅維持一天的生活,就需要4萬兩銀子。慈禧太后為了慶祝自己的60大壽修建頤和園共花費3000萬兩白銀,生日慶典花費白銀1000萬兩白銀。而當時英國和德國製造的最現代化的戰艦,一艘價格大約是50萬兩白銀。這樣算來,皇太后每半個月就要花費掉一艘軍艦的錢。而她生日慶典的花費足以讓大清帝國再擁有三支最先進的戰艦組成的北洋艦隊。然而如此富足的大清國卻六年沒有給自己的北洋艦隊增加一枚炮彈。” 此材料出自軍旅作家王樹增的中國近代史系列《1901》一書,此材料的闡述在一定程度上是想當然的換算和情緒化的表達,雖然鞭撻了慈禧太后的奢靡與誤國,但將這種文學的春秋筆法所演繹的材料引入課堂來説明問題,是不恰當的,因為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史實”。

二、創設情境,深入探究,重在生成

材料是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橋樑,通過材料教學有利於開展探究式學習。2011年版課標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中要求學生:“在瞭解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初步理解歷史問題的價值和意義,並嘗試體驗探究歷史問題的過程,通過蒐集資料、掌握證據和獨立思考,初步學會對歷史事物進行分析和評價,並在探究歷史的過程中嘗試反思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

教師要有意篩選貼近學生認知的材料作為學習主題,圍繞主題展開探究,歸納分類、遞進設問,保證思維的連續性,達到“發現——質疑——求證——思考”的完整有序、相互關聯的思維過程,帶動整個探究的延伸。這個過程是個“激活”的過程,激活歷史情境的還原、激活歷史因果的探究、激活歷史知識的應用。

如在《社會生活的變化》的研究課上,佳春中學教師裘孝璇的整個教學設計別具匠心,將近代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紛繁複雜的歷史現象,以學生角色扮演的形式將天津一家人的一日生活貫穿起來,虛實結合、今昔比較、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師穿插其中組織教學,點撥引領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總結其變化的特點,思考其變化的原因。天津市教研室主任曹全路結合授課教師讓學生尋找並篩選歷史材料,運用相關材料深入情境加強體驗與探究的成功做法,從“獲取不同類型的史料、從不同視角觀察和解讀史料、通過史料更全面的認識歷史”三個層面提出了關於獲取、觀察與解讀史料的建議,引領教師通過豐富的歷史圖片、圖表、文字等歷史材料,研究歷史。他引用瞭如下材料:

材料一“小手工業者所以稱為半無產階級,是因為他們也常常被迫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其經濟地位略與農村中的貧農相當。因其家庭負擔之重,工資和生活費用之不相稱,時有貧困的壓迫和失業的恐慌,和貧農亦大致相同。”

材料二“都市苦力工人的力量也很可注意。以碼頭搬運夫和人力車伕佔多數,糞夫清道夫等亦屬於這一類。他們除雙手外,別無長處,其經濟地位與產業工人相似。”

材料三“數量不少的遊民無產者,為失了土地的農民和失了工作機會的手工業工人。他們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安定者。”

結合這些摘自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的相關論述,他通過從表象到深層加以解讀,強調在歷史變遷的大潮中要關注社會發展對不同羣體的影響。以往在講到《社會生活的變化》時,教師往往是帶着讚賞的語氣講述近代物質文明的進步,而忽略了行業新舊更替的變化可能對某些個體、家庭、階層產生的衝擊與震盪,更不能由此分析出革命洪流的到來。曹主任引導在場教師重温毛澤東在當時所作的高屋建瓴的分析,體會着材料所包含的深刻意藴:整個社會階級矛盾的演變終將迎來一場革命的風暴。這種“用材料説話”到“讓材料説話”的轉化,發揮出史料自身的震撼力。

通過材料進行探究,不但紮根在課堂上還延展到學業水平考卷上。2012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試卷第25題:林永明同學是個交通工具愛好者。他查找資料,產生了一些疑問,請你與他一起展開探究。圖一 “黃鵠”號復原圖 圖二 卡爾•本茨和他製造的汽車

(1)林永明發現,圖一“黃鵠”號是徐壽和華蘅芳於1865年設計建造的我國第一艘由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他進一步尋找源頭,改良蒸汽機是由誰發明的?以後,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它發明了什麼交通工具?

(2)林永明又發現,圖二所示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其動力與“黃鵠”號不同。相比改良蒸汽機而言,新的動力機體積小、效率高,它叫什麼?美國的萊特兄弟利用它發明了什麼交通工具?

(3)林永明聽爺爺説,在舊中國公路上跑的汽車沒有一輛是我國自己製造的。他翻閲新中國資料,發現1956年中國人的汽車製造夢實現了。這件事指的是什麼?

這道題創設了新情境,以交通工具為明線、動力變革為暗線,藉助林永明這個虛構人物,引進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根據所給材料,探究交通工具及動力的變革,實際在考查兩次工業革命中交通運輸業的變革,並且通過題中人物自主探究,翻閲查找資料,“發現”了新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成就。這樣的引導,意在使國中歷史複習教學進一步促進學生反思、汲取歷史的經驗,形成探究式複習教學氛圍。

三、關注鄉土資源,加以適當利用

關注天津歷史沿革是促進中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有效途徑。教師要強化歷史課程資源意識,因地制宜地開發和有效利用鄉土資源。天津會考卷所涉及的地方史試題起到了幫助學生了解天津開放、包容、多元的文化特徵,天津古代地域文化和在南北交流中的作用,瞭解天津飽經滄桑並走上了近代化的進程,以及當今又掀開了改革開放新篇章的作用。

2011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試卷單項選擇題第9題:右圖嚴復雕像坐落在如今天津古文化街上,附近的原宮北街大獅衚衕是嚴復的故居,他在此譯著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書是 A.《海國圖志》 B.《天演論》C.《新青年》 D.《狂人日記》。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常常問起天津古文化街上怎麼有嚴復的坐像。在此出題的用意也是通過考查並普及家鄉史,使學生了解天津是維新變法運動在北方的輿論中心,《國聞報》是北方輿論的重要陣地,維新思想家嚴復在津翻譯的《天演論》,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答案B)

2013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試卷單項選擇題第11題:右圖所示的梁啟超飲冰室書齋,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民族路。這幢意大利風格的建築將這位近代風雲人物與津沽大地連在了一起。書齋的主人曾領導了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義和團運動

梁啟超故居飲冰室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第一工人文化宮附近的民族路上,是典型的意大利式小樓。梁啟超後期許多重要著作都是在這裏撰寫的。本題重在考查學生從所給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瞭解天津名人故居。試題以材料為主要呈現方式,創設新情境,視線在書外,答案還是在書內。(答案C)

天津在近代中國風起雲湧的變局中走在全國前列不是偶然的歷史現象,其文化底藴豐厚,具有開放、包容、多元的顯著特徵。瞭解天津特別是近代天津的文明進程,有助於我們對這座城市有深層的認識。天津市第61中學張彥彬老師在準備八年級新授課《收復新疆》搜資料時,發現清末古版楊柳青年畫《趕大營》的館藏圖片,並整理出《今晚報》數字版有關連載資料,以明線“左宗棠收復新疆”、暗線“楊柳青人趕大營”做教學設計,在2012年10月南昌舉辦的全國曆史教學比賽中講出了天津味道而榮獲國中組一等獎。葛沽一中、蘆台一中在鄉土資源開發方面做過專題展示;梅江中學與天津博物館加強“館校合作”,引導學生開展《引領近代文明 百年中國看天津》的主題化研究性學習;天津《今晚報》等多家媒體組織的《走進津門百年記憶——百姓生活老物件互動展》,從生活到人文,從影像到實物,掀起了津城的懷舊風潮;中央電視台播出人文紀錄片《五大道》全景式地展示了這片歷史文化街區的豐富遺存,融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富有感染力的敍事表達為一體,深入探究天津近代歷史,使人深刻感受到百年中國的苦難與輝煌。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鄉土資源,對本市歷史資源挖掘整理,突出地方文化,弘揚天津精神。

四、結合現實材料,做到汲古養今

2011年版課標在解讀歷史課程性質時提出在教學中要:“注重人類歷史不同領域發展的關聯性,注重歷史與現實的關係,使學生逐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加以開發,以豐富課堂教學,並使之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發生良性互動,實現歷史知識與社會生活二者的貫通、互補與融合。”天津市學業水平考查歷史試卷注意引用時事材料,引導學生關注歷史與現實的聯繫,體現了時代的主旋律。

2011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試卷第10題: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有關部門將舉辦紀念活動,考慮到這裏首先發動了起義,所以活動的主會場定在A.武昌 B.南京C.南昌 D.上海

本題並不複雜,置身現實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帶動了探究活動的延伸。這個過程是個“激活”的過程,激活了歷史情境的還原,激活了歷史因果的探究,激活了歷史知識的應用,激活了學生在濃濃的時代氛圍中去體驗和感悟的慾望。(答案A)

在複習中,教師要儘量給學生提供這樣具有時代感的背景材料,如重大時事、社會熱點等,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梳理主幹知識;温故知新,從不同角度切入和分析,給學生以深入的認識。

2013年天津市國中學業考查試卷第25題: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習近平在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閉幕講話節選(2013年3月17日)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在170多年前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人民前仆後繼,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與探索。孫中山通過了哪些努力,使得“民主共和的夢想”深入人心?

(2)60多年前,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為實現這一夢想,中國共產黨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請你寫出其中的兩件大事。

(3)鄧小平在深圳視察時發現了一種樹叫“發財樹”,他深情地説:“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財。”為實現這一夢想,中共中央早在1978年召開了什麼會議?做出了怎樣的偉大決策?

本題以“中國夢”為主題,結合時事熱點與現實思考,温故知新,由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毛澤東締造新中國,到鄧小平引領改革開放,挖掘學生認知來加強感知體驗。在這樣的新情境下進行問題設置,發揮好中國近、現代史發展歷程這一“主渠道”的作用,更好地體現歷史複習教學中的水到渠成的德育作用。

針對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開展歷史知識或歷史觀點方面的探究研討,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聯繫、比較、整合的能力。學生對同一現象或事件進行多視點、多角度、多層面的分析,通過實踐活動驗證一些基本觀點,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教師只有關注現實,加強思考,將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才能使歷史教學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總之,在國中歷史總複習階段通過材料教學,在提升學生閲讀、理解史料並運用有效信息進行論證的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歷史地、辯證地分析問題以及通過歷史表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科學精神,有利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