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之我見

欄目: 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72K

義堂明德國小張望連

國小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之我見

隨着新課改的全面展開,課堂上教師們都在積極嘗試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忽然間,合作學習似乎成為一種時尚。其中雖不乏精彩片段,但同時也存在着相當部分的“生搬硬套”現象,教師們在操作中上存在着不少誤區,導致合作學習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師故設問題,宣佈討論,學生便匆忙分組活動。筆者執教二十多年來,多次在講聽公開課觀摩課後,與諸多同行進行深入探討,發現不少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準確,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及點:

1、合作小組分組不合理

許多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都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但由於諸多原因,如班級人數太多,致使小組容量過大,教師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裏頓時熱鬧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有的學生乘機做小動作,並沒有按教學的目標執行,有想法的同學説起來沒人聽,沒想法的同學嘰嘰喳喳,沒有用心去聆聽別人的思維過程。另外,在分組時,主要以學習成績為標準,按成績高低均勻分組,沒有照顧學生的性格差異。成績較好的同學有的性格內向,不善於表達,只善於思考,沒有起到組織全組同學交流討論的作用,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

2、小組分工不明確

有的教師只是簡單的把幾個人分成一組,讓成績好的當小組長"管着"其餘組員,成員分工不明,互無責任,關係鬆散,沒有共同的凝聚力、向心力、競爭力、責任心,沒有組織協調者,誰想發言就發言,你一言我一言語各抒己見,討論缺乏頭緒,抓不住中心問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無從談起。

3、課堂節奏太快,學生無時間合作交流

有的教師上課過分追求形式完美,課本內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諸多輔助性內容練習,教師的"一環緊扣一環",緊鑼密鼓的快節奏上課,往往使學生對一個問題還來不及思考安全,來不及交流討論,教師就已提問,學生只是交換補充答案,根本沒時間去探討思維過程與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沒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走了過場。

4、小組合作內容沒有挑戰性

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或為公開課裝飾門面,以為有了新的學習方式,不依據教學內容,環境條件和合作學習的適用範圍,一律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如,某教室在一節“異分母加減法”課上,教師在複習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後,開始提問:“我們已經學會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明白了同分母分數為什麼可以直接相加減的道理是它們的分數那麼,異分母分數能不能直接相加減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一下。”試想,這樣一個簡單的判斷問題值得小組合作研究嗎?這樣一個沒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它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無需依賴別人,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就能做出判斷,就不用進行小組合作。由於沒有思維含量和這種方式的單一,學生會逐漸感到厭倦,失去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效率低下。

5、教師的評價簡單,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許多教師提問時往往只從一組中選取成績好的學生回答,以該同學的回答作為對小組的依據,沒有顧及其他學生組員是否有同樣的想法,從而使合作學習變成了一個人代表一個組,其他同學只是附和沒有真正積極地參加進來,久而久之,不少學生從思想上附和而過,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

以上幾個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違背合作學習的初衷,筆者經過反覆的實踐,並結合我校實際,認為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1、分組科學,搭配合理

我所執教的班級有35人,在與班主任教師的共同商討研究下,採取了7人一組分組方法,若人數太多會致使部分同學沒時間發言,沒辦法和別人交流,小組成員搭配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組間同質"即各小組不同成績學生比例男女比例大體適當,並隨成績的變化而做動態調整,使各小組公平競爭;"組內異質"不僅指各組成員間學生成績差異,更要注重學生的家庭環境差異,使小組分組時合理混合搭配。以利於學生的優勢互補,相互幫助,力爭最大限度發揮小組作用,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受益。

2、分工明確,感受合作過程,

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的數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抓住時機,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活動,積極探索,對話互動,談論交流,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合作式學習,交流式學習時通過羣體多邊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職責,分組分責時,我採取一個成績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當組長,負責分配在合作學習中的任務,發言順序,總結匯報及事宜,且應在平時對組長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從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既省時、又高效。這樣的操作使得學生在輕鬆學習、愉快學習後取的優異成績,體驗學習快樂情感,形成良性學習循環,另外每組設置一箇中心發言人,負責整理總結本組各成員在學習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績,階段性進步及收穫結果以便及時向老師和全班做出總結性彙報。還有,在小組剛剛成立之時,老師應加強對各組長及時、有效的指導,使其小組合作學習時避免亂糟糟,雜亂無序,使其穩健發展,如時間充分可安排幾個組在教師"手把手"式指導,使組員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從而使小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

3、難度適宜 不流於形式

我們所設置的合作學習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既可以解決問題,又不很輕易地完成,必須經過一定的動腦思考、交流才能獲得。活動開始時,教師可適當設置相應的學習梯度台階,先輕鬆的而又經過合作才能獲得成功體驗,穩定住小組的集體性,在經歷一個階段之後要注意台階過多的問題,減少台階,使學生感到獨立學習有一定難度,合作學習有很大收穫使學生能自覺的融入到學習中去,從而自覺尋取他人的幫助合作與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會有興趣,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才不至於走過場,流於形式。

4、科學評價,體現公平

小組合作學習是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學生的回答是全體成員交流合作的結果,代表着小組的成績,所以,教師既要考慮成績好的學生、又要照顧成績一般或成績差的學生,既要提結果,更要提過程,比如開始是怎樣個人持有不同觀點,怎樣應觀點不同而爭辯,最後如何形成統一意見。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評定小組成績,這樣做,就能使學生懂得合作學習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勵學生主動合作,互相幫助,從而帶動成績差的學生,將個人力量凝聚成團體精神。為了體現評價公平合理,對同一問題應由每個組成績相當的同學回答,避免組間競爭,應評比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結果。

5、重視過程激勵充分

現階段國小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學要以人的發展為前提,全面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學會合作,學會傾聽與表達,學會幫助別人,學會使別人得到幫助。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從合作學習的過程出發,考慮如何激勵學生主動思考,如何引導學生交流,而不是單純的強化訓練、鞏固,要關注教學過程中因內容調整而使教案為動態的"教案",使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想、新方法。對學生的一丁點成績,一丁點進步也要及時鼓勵。內容要設計的少而精,給學生以足夠的交流時間。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教學及學習方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緊要使用,更要結合我們的學生實際選擇有效地應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