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黨建論文

認識、總結黨的執政經驗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需要,是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欄目: 黨建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4.82K

內容提要: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歷史,就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富強,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這100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100年;是中國結束近代飽受屈辱的歷史和長年戰亂的局面、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頑強奮進的100年;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意氣風發地建設新生活的100年;是我們黨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不斷髮展壯大、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的100年。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深刻啟示我們只有堅持和堅信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唱響時代的主旋律,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民族復興的光輝偉業。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在新中國成立100週年之際,深刻總結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是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

認識、總結黨的執政經驗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需要,是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一、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

我們黨靠總結歷史經驗創造歷史,在歷史發展中把握歷史規律不斷走向未來。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黨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經歷了民主革命的艱難探索。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總結歷史經驗來清算曆史錯誤,指明前進方向。一些重大歷史轉折是在總結歷史中實現的,很多重要經驗和重要思想是在總結歷史中提煉昇華的。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深刻總結了建黨以來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階段的歷史經驗教訓。黨的七大繼續總結歷史經驗,概括提煉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和人民羣眾緊密聯繫在一起、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作風。革命勝利前夕的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總結民主革命28年的經驗,確定建國大綱。為紀念建黨28週年,毛澤東同志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系統總結領導民主革命的經驗,提煉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三件主要武器。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不斷總結黨的執政經驗。新中國成立後,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問題突出地擺在全黨面前。既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也不能照搬外來的經驗,我們黨只能邊探索邊總結邊前進。這一時期對執政經驗主要有兩次系統的總結。一次是1956年,黨的八大系統總結新中國成立7年來的執政經驗,認為共產黨要經受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命令主義、分散主義、投機主義等6方面的執政新考驗,必須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密切結合,從中找出規律性。另一次是1962年,七千人大會總結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教訓,提煉為16條重要經驗,提出必須對黨員和領導幹部有更高的要求,要把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作為保證黨和國家永不變色的根本制度加以堅持。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對黨的執政經驗總結的不斷深化。改革開放40多年來,歷屆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對黨的執政經驗進行了總結,得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結論。黨的十三大指出,在中國這樣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新課題,照搬書本不行,照搬外國也不行,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總結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從而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十四大通過對改革開放14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實踐作歷史的回顧,對黨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戰略決策作出鄭重的結論,闡明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五大總結改革開放新時期近20年的寶貴經驗,進一步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提出黨在這個階段的基本綱領。黨的十六大,對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13年進行科學總結,提出10條基本經驗,並歸結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黨的十七大報告用“十個結合起來”概括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和寶貴經驗,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用“五個堅持”總結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要求作為重要指導原則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

二、習近平把黨治國理政歷史經驗的總結提高到新的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科學總結歷史,把黨治國理政歷史經驗的總結提高到新的境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總結了我們黨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歷史經驗,強調新形勢下要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會議汲取歷史上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新實踐新要求,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新形勢下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遵循。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全面系統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三個認識到”總結我們黨走過的近百年曆程,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勇於改革開放,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2018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進一步從9個方面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寶貴經驗,即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髮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經驗,也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着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十八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歷史起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有效應對國際國內諸多風險和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個過程中,習近平同志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以巨大政治勇氣和強烈歷史擔當,圍繞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攻堅克難,全面開創新局面,從根本上説是因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因為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的堅強領導,是因為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黨的十九大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次大會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回顧和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深刻闡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目標,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黨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論成就,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等的旗幟上,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這一重大理論成就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最重要的任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時代條件。一部十九大報告,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詮釋和充分體現,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極富原創性、經典性、源泉性的強國論、戰略論、人民論,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這部報告進一步指明瞭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三、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的啟示與思考

歷史和實踐證明,黨對歷史經驗的每一次總結,都使得全黨在認識上實現提升和飛躍,都推進了黨在政治上更加成熟,使黨的事業更加發展壯大,黨的各項工作也不斷開創嶄新的局面。新形勢下,我們應當更加自覺地重視新的經驗的整理、概括和提煉,不斷深化治國理政的規律性認識。

(一)黨對歷史經驗的每一次總結,都更加空前地促進了黨內的思想統一,進一步深化了對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黨所經歷的每一次重大考驗,都使得我們黨更加成熟。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説,近一個世紀中所經受的各種無數困難、考驗、挑戰,無疑對黨的成長壯大都是一次次的磨礪。正因為我們黨在面對這些考驗時,沒有退縮和氣餒,而是以堅強的自信和定力,認真總結經驗,努力把握規律,集思廣益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共克艱難,才使得一個個危機得到成功化解,黨的執政能力不斷得到增強。正如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七千人大會上所指出的,民主革命時期,經過兩次勝利、兩次失敗的反覆比較,中國共產黨人才認識了中國這個客觀世界。

(二)黨對歷史經驗的每一次系統總結,對黨的執政規律認識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對黨的建設目標和重點的進一步明晰,也是為黨的執政提供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堅強的保證。回顧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歷史,在每次總結經驗教訓時,都會鮮明地提出新階段黨的建設的目標和重點任務。比如,1939年,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羣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堅強核心”。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要求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三)在各種複雜矛盾、重大考驗中總結教訓,是研究黨執政經驗的重要方法。我們黨認識和把握黨的執政規律,主要是對黨面臨的各種矛盾運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從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中長見識、長智慧,尋經驗、找規律。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一部在應對矛盾和困難的考驗中,總結經驗教訓、摸索客觀規律、不斷髮展壯大的歷史。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28年中,中國共產黨成功應對了四次比較重大的考驗:一是大革命失敗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在絕境中奮起,提出“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等著名論斷,突破“城市中心論”等束縛,逐步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二是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考驗。在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的危急中,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從此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三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導致民族危亡的考驗。我們黨準確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變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全面抗戰和敵後抗戰等正確策略方針,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四是抗日戰爭勝利後複雜局面的考驗,為國內和平而努力,贏得全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為解放戰爭的勝利贏得有利條件。這四次危機應對,為我們黨在全國執政奠定了堅實基礎。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應對的重大考驗主要有五次:一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困難局面的考驗,我們黨以“趕考”的精神進入城市、執掌全國政權、從事新中國建設,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頭腦,繼續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二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考驗,在“以蘇為鑑”中探索建設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挫折中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前進,在“文化大革命”的教訓中痛定思痛。三是“文化大革命”後百廢待興困難局面的考驗,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和進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四是國內政治風波和蘇東劇變的考驗,我們科學觀察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牢牢把握髮展機遇,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堅持把注意力集中在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上面,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併成功地推向21世紀。五是新形勢下的“四大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舉措應對考驗和危險,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政治勇氣和自我革命精神破除一切損害黨的純潔性、先進性的不合時宜的思想障礙和體制機制弊端,使我們黨得到又一次洗禮革新。

(四)認識黨的執政規律的根本目的在於更好地指導執政的具體實踐。共產黨執政規律,無論是一般規律還是特殊規律,都是在解決現實具體問題中被發現、被認識的。越是生命力強的規律,越是能夠體現強烈的問題導向。我們必須在聯繫實際、解決問題中研究黨的執政規律,着眼於黨治國理政的具體實踐、具體案例,從活生生的現實中發現規律、提煉規律,總結和把握好黨執政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從黨執政的一般規律來看,我們要處理好政黨與社會、政黨與國家、政府與市場等關係問題。在處理與社會的關係中,重點解決脱離羣眾的問題,要深入社會中去,迴應羣眾訴求,贏得羣眾支持;在處理與國家的關係中,重點解決黨政關係問題,堅持黨對國家政權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在處理與市場的關係中,重點解決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問題,堅持公平正義原則,及時協調社會各方面利益關係,促進社會和諧。從黨執政的特殊規律來看,要堅持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科學處理好黨的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把黨的建設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佈局中去籌劃;根據黨的建設內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科學處理好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之間的關係,使之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及時根據黨的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新舉措新辦法,確保黨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始終為黨和人民的中心工作做好服務。

(五)以黨的重要會議和以作出《決議》方式集思廣益專門總結研究黨的執政經驗是彌足珍貴的重要方法。實踐證明,以黨的重要會議和作出《決議》專門總結研究黨的執政經驗,是一條重要方法和寶貴經驗。比如,1945年,黨中央召開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建黨以來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階段的歷史經驗教訓,就起到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再比如,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用“十個必須”全面科學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總結歷史經驗,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此外,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和相關主題的中央全會,都對黨的執政經驗進行過系統的總結。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用“六個必須堅持”總結新中國成立55年來黨執政的6條歷史經驗,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特別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用“五個堅持”總結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要求作為重要指導原則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

(六)對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把握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過程。黨的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對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也沒有止境,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最大程度地接近真理。準確認識規律,既要堅持實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今天,我們黨執政的歷史環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社會已進入利益格局多元、社會羣體多元、社會價值多元的時期,最典型的是信息網絡化程度越來越高,信息傳遞的速度越來越快,黨執政的國內外環境,包括政治的、經濟的、安全的、軍事的環境日趨複雜。從黨的自身建設來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給黨員、幹部隊伍帶來的變化也十分明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黨內貪圖安逸享受、不願艱苦奮鬥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想利用執政黨的地位和威信謀求個人私利的人逐漸多了進來,高高在上、脱離實際、脱離羣眾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所有這些,都表明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任務更加緊迫和艱鉅,對黨執政規律性的認識和把握尤其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熱門文章
建強戰鬥堡壘,提升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和治理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組織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 認清重要性 增強緊迫感———一論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精選多篇) 做新時代有為青年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訪惠聚”、民族團結等工作目標完成情況總結 突出政治功能建設 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切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着力發現和糾正政治偏差 全面淨化修復政治生態”專題民主生活會發言提綱 深刻認識黨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取得的寶貴經驗和偉大貢獻研討交流提綱 深刻認識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進行的偉大斗爭和取得的偉大勝利研討交流提綱 現行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和政策執行中的 “建強戰鬥堡壘、提升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和治理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全面振興 全方位振興”專題組織生活會發言材料 求是》發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經驗》(精選多篇) 提高企業管理者綜合素質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精選多篇) 關於以“切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着力發現和糾正政治偏差 全面淨化修復政治生態”為主題 開好鄉科級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通知 本團隊的建設是響應國家語言政策,保存、保護語言資源的需要 密切黨羣關係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核心(精選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