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精品多篇

欄目: 演説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55W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精品多篇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瞭解伏爾泰的歷史功績以及啟蒙思想的偉大意義。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調,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語言風格,培養朗讀能力,在反覆朗讀中感受演講詞語言感情豐富、富有鼓動性的特點。

2、過程和方法:在朗讀中感知內容層次,體驗雨果演講的風格、語言的風采和澎湃的激情。重視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在平等、自主中感悟作品的內涵,品味含義深刻的句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理解並充分感受雨果對先賢、偉人伏爾泰的崇高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的吶喊、對良知的呼喚,培養崇尚正義、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

教學設計:

一、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維克多•雨果——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他是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

動的領袖,同時也是一位極富正義感、推崇人道主義思想的偉人。這一點,我們在去年學過的他的文章中已經充分感受到了。(《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請同學回憶一下那封書信的主要內容,簡要説一説。

是啊,在那封信中,雨果以一個法國人的身份,站在正義的高度,熱情讚美了中國圓明園的藝術價值,又用辛辣的反語諷刺了法蘭西帝國政府犯下的侵略罪行,讓我們不由得深感欽佩。今天,他又會給我們帶來一篇怎樣的文章呢?

二、 聽老師範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確認情感基調。(讚美)

三、 研讀內容:

1、伏爾泰是何許人也?他有什麼值得後人讚美的呢?找出文中相關句子讀讀説説。

2、自由發表,交流歸納。(卓越貢獻、偉大人格兩大方面)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一些含義豐富的句子進行重點研讀。

四、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澎湃激越的情感。

五、 結合課前蒐集的有關“演講”的資料,初步把握演講的特點。

1、演講的主要特點:

①面對一定數量的聽眾,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

②話題集中,中心突出,結構完整;

③語言簡潔明快,充滿感情,富有鼓動性。——本文語言特點:詩化。

主要手段——有聲語言(講)、態勢語言(演)

2、欣賞一段大學生演講比賽的錄像,切身感受演講的魅力。

六、 一起探討、解答尚未解決的問題和新產生的問題。

七、 課外作業:

1、自主選背文中幾個自己認為比較精彩的段落;

2、課外深入去了解伏爾泰、雨果和閲讀一些作品;

*3、課後創作一篇演講詞,話題“微笑着面對生活”或“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資料鏈接:

關於希特勒入侵蘇聯的廣播演説

丘吉爾

今晚,我要藉此機會向大家發表演説,因為我們已經來到了戰爭的關鍵時刻。

今天凌晨四時,希特勒已進攻併入侵俄國。既沒有宣戰,也沒有最後通牒;但德國炸彈卻突然在俄國城市上空像雨點般地落下,德國軍隊大舉侵犯俄國邊界。一小時後,德國大使拜見俄國外交部長,稱兩國已處於戰爭狀態。但正是這位大使,昨夜卻喋喋不休地向俄國人保證,德國是朋友,而且幾乎是盟友。

希特勒是個十惡不赦、殺人如麻、慾壑難填的魔鬼;而納粹制度除了貪得無厭和種族統治外,別無主旨和原則。它橫暴兇悍,野蠻侵略,為人類一切形式的卑劣行徑所不及。

過去的一切,連同它的罪惡,它的愚蠢和悲劇,都一閃而逝了。我看見俄國士兵站在祖國的大門口,守衞着他們的祖先自遠古以來勞作的土地。我看見他們守衞着自己的家園,他們的母親和妻子在祈禱──啊,是的,有時人人都要祈禱,祝願親人平安,祝願他們的贍養者、戰鬥者和保護者回歸。

我看見俄國數以萬計的村莊正在耕種土地,正在艱難地獲取生活資料,那兒依然有着人類的基本樂趣,少女在歡笑,兒童在玩耍。我看見納粹的戰爭機器向他們碾壓過去,窮兇極惡地展開了屠殺。我看見全副戎裝,佩劍、馬刀和鞋釘丁當作響的普魯士軍官,以及剛剛威嚇、壓制過十多個國家的、奸詐無比的特工高手。我還看見大批愚笨遲鈍、受過訓練、惟命是從、兇殘暴戾的德國士兵,像一大羣爬行的蝗蟲正在蹣跚行進。我看見德國轟炸機和戰鬥機在天空盤旋,它們雖然因英國人的多次鞭撻而心有餘悸,卻在為找到一個自以為垂手可得的獵物而得意忘形。在這番囂張氣焰的背後,在這場突然襲擊的背後,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劃、組織並向人類發動這場恐怖戰爭的惡棍。

於是,我的思緒回到了若干年前。那時,俄國軍隊是我們抗擊同一不共戴天的敵人的盟軍,他們堅韌不拔,英勇善戰,幫助我們贏得了勝利,但後來,他們卻完全同這一切隔絕開了──雖然這並非我們的過錯。

我親身經歷了所有這一切。如果我直抒胸臆,感懷舊事,你們是會原諒我的。但現在我必須宣佈國王陛下政府的決定,我確信偉大的自治領地在適當時候會一致同意這項決定。然而我們必須現在,必須立即宣佈這項決定,一天也不能耽擱。我必須發表這項聲明,我相信,你們絕不會懷疑我們將要採取的政策。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惟一的、不可變更的目標。我們決心要消滅希特勒,肅清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什麼也不能使我們改變這個決心。什麼也不能!我們決不談判;我們決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黨羽進行談判。我們將在陸地同他作戰,我們將在海洋同他作戰,我們將在天空同他作戰,直至邀天之助,在地球上肅清他的陰影,並把地球上的人民從他的枷鎖下解放出來。

任何一個同納粹主義作鬥爭的人或國家,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任何一個與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國家,都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點不僅適用於國家,而且適用於所有那些卑劣的、吉斯林之流的代表人物,他們充當了納粹制度的工具和代理人,反對自己的同胞,反對自己的故土。這些吉斯林們,就像納粹頭目自身一樣,如果沒有被自己的同胞幹掉(幹掉就會省下很多麻煩),就將在勝利的翌日被我們送交同盟國法庭審判。這就是我們的政策,這就是我們的聲明。

因此,我們將盡力給俄國和俄國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們將呼籲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採取同樣的方針,並且同我們一樣,忠誠不渝地推行到底。

我們已經向蘇俄政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可能對他們有用的技術援助和經濟援助。我們將日以繼夜地、越來越大規模地轟炸德國,月復一月地向它大量投擲炸彈,使它每一個月都嚐到併吞下比它傾灑給人類的更加深重的苦難。

值得指出的是,僅僅在昨天,皇家空軍曾深入法國腹地,以極小損失擊落了28架侵犯、玷污並揚言要控制法蘭西領空的德國戰鬥機。

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從現在起,我國空軍的擴充將加速進行。在今後6個月,我們從美國那兒得到的援助,包括各種戰爭物資,尤其是重型轟炸機,將開始展示出重要作用。這不是階級戰爭,這是一場整個大英帝國和英聯邦,不分種族,不分信仰,不分黨派,全都投入進去的戰爭。

希特勒侵略俄國僅僅是蓄謀侵略不列顛諸島的前奏。毫無疑問,他指望在冬季到來之前結束這一切,並在美國海軍和空軍進行干涉之前擊潰英國。他指望更大規模地重演故技,各個擊破。他一直是憑藉這種伎倆得逞的。那時,他就可以為最後行動清除障礙了,也就是説,他就要迫使西半球屈服於他的意志和他的制度了,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的一切征服都將落空。

因此,俄國的危險就是我國的危險,就是美國的危險;俄國人民為保衞家園而戰的事業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業。

讓我們從如此殘酷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吧!在這生命尚存,力量還在之際,讓我們加倍努力,合力奮戰吧!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篇二

一、感情充沛地朗讀課文,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並選擇幾個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把它們背誦下來。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語言風格、激發感情共鳴;背誦精彩段落,增加語言積累和語感培養。教師可以先對“浪漫主義”做些解釋。

二、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做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此題意在讓學生把握全文大意,進行內容概括。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兩大部分。一是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為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總之,“新紀元”的説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三、品味下面的句子,體會雨果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中藴蓄的深刻含義。

1.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此題意在品味詩化語句中的哲理和激情。

1.“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着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説“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緒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恕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安撫,是最為真摯的仁慈與博愛。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揭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4.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着: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這句話,極其巧妙地呼應着演講開頭的“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紀與19世紀,把整個人類解放的光輝歷程,都融合在一起。

四、課文中,雨果盛讚了伏爾泰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起到的巨大作用。你一定想進一步瞭解這個被雨果如此推崇的偉人吧?在課外查找有關伏爾泰生平、創作、思想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此題意在鍛鍊學生的資料檢索能力。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篇三

【浙江省諸暨市東白湖鎮中 酈亞萍】

〖情感教育,讓閲讀教學如此美麗·藉助誦讀,享受情感〗

誦讀是把無聲的視覺語言化為有聲的聽覺語言,把抽象靜止的感情變為真實具體的感情,使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情景呼之欲出,使學生進入角色,入於目,出於口,聞於耳,銘於心,多角度感知作品內容是達成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體驗主旨的一種重要途徑,是體驗文本情感的最佳方法。在我們的教材練習中時常可見“有感情背誦課文”、“朗讀全文”、“細讀課文”,“反覆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等等要求,足可見“讀”在閲讀教學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範讀對帶動學生情緒、引導學生自主地朗讀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教師首先要對作品進行“美讀”,準確再現文章情感,引領學生進入聽而不厭、如痴如醉的氛圍。教師對不同體裁的文章要採取不同的朗讀方式。如散文詩歌,可用“淺吟低唱”或“慷慨激昂”的朗誦來詮釋作品;其它文學作品,也可通過富於感情的朗讀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

教師範讀精彩之極,但缺少學生的聲音,這無疑是美中不足的。在閲讀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中亮出自己的嗓子,深入體會文章情感是尤為重要的。在閲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多種朗讀方式,促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碰撞、交流、融合。如齊讀:精選精彩文段讓學生同聲朗讀,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輪讀:開展朗讀競賽,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朗讀水平,有比較地理解內容;分角色讀:要求準確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情感、語調等,情真意切地表現出來。

如我在教《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時,先用充滿激情的範讀感染學生,將其帶入情境,然後,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讀的或最有自信讀好的內容進行指名朗讀,學生能較好把握情感,體會語氣,教室裏響起了陣陣掌聲。

【湖北省恩施市舞陽中學 田育生】

〖學做賞花人·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如前述,遠程教育資源,不是給我們一個抄襲的範本,而是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鑑的參照系。我們應該利用它提供的豐富內容,充實我們的教學,搞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為達到此目的,以語文教學為例,主要應利用如下資源。

補充課堂文本的相關知識信息。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要對教學內容做一些補充,例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文本涉及的知識等。快捷方便的遠程教學資源為我們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們應充分利用。例如:講授雨果《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時,我們可以利用學校開設的遠程教育資源網蒐集到豐富的關於伏爾泰信息,如他的出身、經歷、鬥爭歷程,主要成就,還可以瞭解到雨果浪漫主義的多種表現形式,這對學生理解文章對伏爾泰的讚美之情和雨果的浪漫主義風格是大有幫助的。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區玉石實驗學校 李中華】

〖探究性學習在國中語文學習中的實踐與運用·文本語言探究〗

語文是一門“美”的學科,入圍國中語文教材的文章,都具有文章的典範性和文質兼美的特點。語言或質樸、自然,或優美、典雅,或微言大義,或激情洋溢。在閲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語言探究的問題,引領學生走進那墨韻書香之中,揣摩感悟,吟詠品味,用審美的眼光去探究語言運用的妙處,形成語感,陶冶性情,內化為語言運用的實際能力。如學習雨果《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一文,由於這篇演講詞很好的展現了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體現出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誇張的語言特點,所以就可以設計一個語言探究的問題:聯繫思想背景,在反覆誦讀中探究文章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新塘中學 謝雪梅】

〖培養農村學生的質疑能力·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滿堂灌”的教育方式幾乎不復存在,但另一個弊端又出現,教師精心地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牽着學生的鼻子往前趕。學生根本沒有質疑問難的機會。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必須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時間,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讓他們細細地讀書,靜靜地思考,去發現問題。比如,我在教授每一篇文章的第一課時,都會讓學生自由默讀或朗讀課文,讀完後,説自己的收穫。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可深可淺,在説收穫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就會説我知道了什麼或有什麼地方不明白,記得在講述《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一文時,就有學生講到通過“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形式。”他知道伏爾泰為人民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死後,人們給了他祝福,我及時給予讚揚。就在這時有學生提出了新問題:“祝福是榮譽的一種形式,可為何文中講詛咒也是榮譽的一種形式?”我就引導學生共同探究解決,發現“詛咒是黑暗勢力給予的,説明黑暗勢力與他是敵對的,也就是説他站在人民的立場,為民服務,故受詛咒,也是榮譽的一種形式”。這是學生在充分解讀課文後的一種思考,也是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寬鬆交談中,促發質疑的意識。所以一定要營造氛圍,讓學生願問、敢問,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學生的質疑潛能。

【重慶市外國語學校 王 君】

〖何妨讓學生抄一抄·抄出美麗,抄出語感〗

像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這樣的課文,包含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內涵,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字,對九年級學生來説,甚至對教師來説都是一件頗不易的事情。我自己針對我所任教的兩個擇校生班的娃娃作了一個調查後核算了一下,如果要講深講透,這篇文章耗時最少也在三個課時以上。我再次認真研究了課文,仔細揣摩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我覺得像這樣的自讀課文,除了讓學生初步感受啟蒙思想家們的智慧和人類文明進程發展的艱辛坎坷外,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雨果精彩的演講語言,以此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我簡化了教學目標,整堂課只要求學生做兩件事情:

1、摘抄文中的至少十對形成對比和基本形成對偶的句子,並且至少背誦五對。

2、激情朗誦全文,結合所抄句子簡要議一議伏爾泰這個思想家的偉大形象。

比如學生抄出了以下句子:

──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

──一邊是歡呼和讚美,一邊是噓叫和仇恨。

──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

──俯伏於國王之前,凌駕於人民之上。

──這武器輕如和風,猛如閃電。

──思想反對物質的戰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爭,理智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的戰爭,仁慈的戰爭,温柔的戰爭。

──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

──以微笑戰勝暴力,以嘲笑戰勝專制,以堅毅戰勝頑強,以真理戰勝愚昧。

──對於強者,他是嘲笑者;對於弱者,他是安撫者。他以嘲笑對付權貴,以憐憫安撫百姓。

──文明過去曾服從武力,文明以後將服從思想。

──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力。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守職責。

──野蠻還在,讓哲學抗議。刀劍猖狂,讓文明憤然而起。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

實踐證明,這樣做的教學效果很好。課堂上確實“沉寂”了十分鐘,但大部分時間娃娃們的背誦朗讀點評都很有激情。在“抄”中,學習目的得到了明確;在“抄”中,學習的頭緒得到了簡化;在“抄”中,孩子們感受到了文字表層的的鋒芒和內在的深情;在“抄”中,語言的美麗被凸現出來了,語感和情感的孕育都有了肥沃的土壤。

在“抄”中,一節課學完了《紀念伏爾泰一百週年的演説》,輕鬆紮實而充滿熱情。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第一中學 李 瓊】

〖開闢語文教學的綠色通道·走向書籍、網絡等豐富的資料世界〗

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時代,隨着現代科學和技術的迅猛發展,錄音、音像、影視、報刊、網絡等系統日益完善,突破了語文教學的舊環境,舊格局,向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指導學生挖掘、運用資源。針對一些背景較複雜,理解有難度的課文,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並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豐富的資料,提高學習的效率,逐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鑽研探索精神。

文字資料:文字資料是最基本的一種資料形式,佈置學生課前預習,其實就是對文字資料蒐集的一個途徑。文字資料包括作者生平簡介、代表作品、課文出處、文體知識、寫作背景、典故解説等。文字資料的準備與運用,對學習文本有着重要的意義。比如《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是一篇外國的19世紀的作品。由於學生對課文中涉及的時代和思想背景極為陌生,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地位,因而對於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對啟蒙思想的闡述難以理解,很難激起感情共鳴。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上網或從有關書籍中查閲背景材料,並形成文字,以順利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

【海南省儋州市新英中學 吳福良】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閲讀教學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段落的質疑〗

質疑段落的意思,平中見險,常中見奇,發射創新的電波。

我們的老師,見慣了“教參”的表述,定向了思維,對文本的解讀往往掉進了又老又俗的框框,卻還講得振振有詞。而學生卻能拋棄一切干擾,於是很容易就發現了別人習以為常的問題,表現出令人刮目的新見解來。如教《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時,雨果對伏爾泰這位人類先賢給予了崇高的禮讚,對他的思想和人格力量給予了熱情的頌揚。雨果的演講贏得了一陣陣掌聲和吶喊。出乎預料的是,一個學生找到全文結尾後的括號內容(那裏寫着:“全體一致經久不息的歡呼。從四面八方高呼:‘維克多·雨果萬歲!’”),向我發難:“本文讚美的是伏爾泰,但為什麼聽眾高呼的是‘維克多·雨果萬歲’,而不是‘伏爾泰萬歲’?”問題一出,石破天驚!學生議論紛紛,答案也很深刻:“演講者是雨果,雨果是當時的文壇巨星,表達了人們對雨果的熱愛崇拜之情。”“表達對雨果之於伏爾泰的讚美的認可和接受。”……那是學生的創新精神的電波在不斷地發射。

【吉林省德惠市第四中學 李澤豔】

〖讓學生從主動體驗中走進語文綜合性學習·重學習內容的開放,讓學生勤於主動體驗〗

通過課文學習之前的學生活動,或作交待,或作懸念,或作鋪墊,或作解説這樣可以豐富課文學習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在學習《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一文前,可佈置學生與歷史課程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講述伏爾泰的故事,聚焦於伏爾泰為弱勢人羣吶喊、奮爭的正義行動,課上進行交流。這樣學生在瞭解了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才能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也能激起感情共鳴。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篇四

教學目標

1、瞭解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尤其是他在思想的貢獻。

2、體會雨果充滿*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3、朗讀練習,在朗讀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諧、和平、正義等思想的薰陶。

教學重點

1、理解伏爾泰的歷史貢獻及啟蒙思想的偉大意義。

2、通過朗讀和背誦,體會雨果充滿*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的重大意義,因而很難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對啟蒙思想的當代闡發,很難激起感情共鳴。

教學設想

1、課前佈置學生查找資料,講述伏爾泰的故事,聚焦於伏爾泰為弱勢人羣吶喊、奮爭的正義行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2、查找資料,瞭解浪漫主義、啟蒙運動的含義。

3、利用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教學方式:朗讀、置疑、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輔助用具:多媒體課件、朗讀錄音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理清思路,把握大意。

一、設疑導入,激發探究興趣

伏爾泰逝世已經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後人們還在紀念他。雨果説,他是永生的。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這首詩中也説“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這種矛盾關係是如何轉化的呢?文中還説,“到伏爾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伏爾泰,一個響亮的名字,他的光芒來自哪裏,又撒向何方?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講述伏爾泰的故事。(結合練習四)

二、走進伏爾泰,與名人零距離

(學生交流。老師課前也作些案頭準備。)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生於巴黎一個公正人家庭。學過法律,經過商,當過法庭書記和外交官員。知識淵博,著作豐富,涉及哲學、歷史、文學、自然科學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用書P50》)

講述伏爾泰的故事:卡拉事件、伏爾泰之死。(《用書P51-52》)

(解説:這兩項目的是激發學生閲讀興趣,與名人零距離,為認識伏爾泰的偉大貢獻作準備。)

二、調動積累,實現資源共享

1.啟蒙運動(《用書P53》)

歐洲十八世紀宣傳資產階級思想的文化教育運動,追求政治和學術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學技術,把理性推崇為思想和行為的基礎。首先起於英國,次及德、法、俄、意等國,尤以法國聲勢最為浩大;因其為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輿論準備,故名。

2.關於雨果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他的浪漫主義小説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主要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3.浪漫主義

文學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表現理想來反映現實。即將理想的生活當作直接的描寫對象,展示出一個存在於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或補現實的不足。表現手法往往比較奇特,情節曲折離奇,語言熱情奔放,格調高昂激越。

(解説: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資料,瞭解雨果創作風格,課上交流,實現資料共享。)

三、朗讀練習,感受課文*

1、導讀:《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的吶喊,良知的呼喚。那麼,我們朗讀這篇演説時,應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啟發學生回顧第五課學習時所講的演講知識)

2、範讀、聽讀、評讀

(聽朗讀帶,學生試讀,師生共同依據演講的特點點評朗讀情況)

四、瀏覽課文,瞭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

1.思考:從雨果的演講中,你瞭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結合練習二)

(解説:讓學生把握全文大意,進行內容概括)

2.討論歸納:(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討論後歸納)

(1)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兩部分:

一是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用文中原話回答“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個使命”中的這個“職能”和“使命”具體指什麼?),“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二是以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追問:有這方面的例子嗎?

——第9節中舉了他為西爾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爾四個人鬥爭的例子。請同學們結合註釋看,這四人都是平民,在當時,平民受盡壓迫和欺凌。伏爾泰為弱勢羣體抗爭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力量令人欽佩。

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於現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鬥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的統治權力。

(2)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為從那時起,“人類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的臣服於*與*,人間的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總之,“新紀元”的説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五、結構解讀,理清文章思路

這篇演説起伏跌宕,*迭起。從歷史到現實,從伏爾泰的偉大貢獻到他的偉大人格,構成了整個演説的脈絡層次。

討論明確:

(1)總的評價伏爾泰在歷的非凡地位,世紀性的貢獻。

崇高的禮讚(2-9)回顧歷史,伏爾泰為被壓迫的人類而孤軍奮戰。

(10-12)讚美人格,伏爾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3-14)總結全文,再次揭示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激勵後來人。

七、佈置作業

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兩遍,體會作者浪漫主義語言風格,選擇幾則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背下來。同時將疑難詞句劃出,以便下節課討論。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讀課文,揣摩疑難詞句,把握全文主旨;品味語言,感受雨果浪漫主義語言風格;聯繫實際,拓展思維。

一、結合作業,複習生字詞

二、研讀課文,把握主旨

導入:1778年5月30日,“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法國浪漫主義文*動的領袖雨果發表了一篇*澎湃的演講。從這篇演講中,我們瞭解到伏爾泰對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解説:由複習導入,見上節課分析)

1、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為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雨果在演説中先概要分析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階級狀況以及宗教的殘忍、司法的不公、人民的愚昧和悽慘。正是面對這般巨大的醜惡力量的聯合,伏爾泰“獨自一人”開始了戰鬥。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於現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鬥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的統治權力。

本文是文壇泰斗雨果對思想大師伏爾泰的禮讚。作者還從哪方面讚揚了伏爾泰?

(解説:提出問題,由學生回答)

——還從伏爾泰偉大的人格方面來讚揚。偉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其豐功偉績,更在其非凡人格。後部分,雨果禮讚了伏爾泰“睿智的微笑”。

2、伏爾泰偉大的人格力量:微笑

雨果説:“微笑,就是伏爾泰”。(如何理解?)微笑,標誌着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伏爾泰的微笑是“睿智的微笑”。因為它是對憤怒情感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後的寬恕和安詳。正是有了這智慧的微笑,照亮了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人類永恆的精神追求。(結合練習三/2)

三、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1、導讀:

雨果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這篇演講很好的展現了他的浪漫主義語言風格。本文的語言*洋溢,在語言的背後,的雨果對黑暗現實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鋭抨擊,對人道主義的熱切呼喚。這種詩化的語言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鮮明對比,如:“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

生動比喻,如:開頭“……,一顆巨星隕落了。”一句用比喻的方法來説伏爾泰的逝世。

渲染誇張,如:“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出來!”

(這富有*的生動呼告,表現了雨果與黑暗*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結合練習三/4進行。方法可用對話式,合作探究。)

2、請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浪漫主義語言風格。

(解説: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結合練習一進行)

3、討論交流:請選擇幾例最能體現作者語言風格的段落、句子,體會雨果飽含*、詩化的語言中藴含的深刻含義。

(學生討論中,老師參與進去,引導完成練習三的同時,再對文中一些飽含*、內涵深刻的句子作些探究。

如:1.“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一句中的“過去”和“未來”分別指什麼?為什麼説“受到過去的詛咒”也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過去”象徵着黑暗與*,“未來”象徵着正義與光明。他受到“過去的詛咒”,恰好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説“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2.“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輝,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如何理解?——這句話既反映了伏爾泰“是一個世紀”,概括出18世紀法國的歷史特點,又頌讚了他因其所行使的職能和使命,成為人類思想的一代宗師。

3.第4節中,巧借人稱的轉換,運用呼告的修辭,表達作者對伏爾泰熱情的讚頌與歌頌。

另外第6節中“筆”的比喻,第8節中的排比句,第9節中的排比句等的深刻內涵。)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誦,增強語言積累,培養語感。

5、聚焦文體,感知書面語與口語的差異。

本篇是一篇演講辭,口語性較強,並且體現了講話時的現場感、交流感,有強烈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本文第14節較集中地體現了以上語言風格,讓我們調動起感情,集體朗讀這段。

四、精讀課文,疑難解析

(方法:讓學生讀後,提出疑難問題,共同研討。老師準備問題如下。)

怎樣理解“理性的*”?

——“理性”是西方啟蒙運動的核心概念,文中所説的“良知”和“思想”就是理性。在啟蒙運動前,西方人活在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陰影之中,“人的尊嚴”未能確立起來。正是以伏爾泰為領袖的一代啟蒙思想家,才*了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不證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審判。及至19世紀初,雨果這一代人仍把“理性”奉為無上*,所以疾呼“理性的*”。

五、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伏爾泰生活在風雲激盪的18世紀,他因其世紀性的貢獻而受後人敬仰,你讀了本文後,一定有不少感悟,説説看。

(把自己的感悟説明白即可。可從人的價值在於他所作貢獻的多少;為人類的進步作出貢獻將流芳百世等。)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背誦有關語段,進一步體會雨果充滿*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2、伏爾泰是偉大的哲學家,後世流傳着不少他的名言警句,你聽説過嗎?請蒐集整理,不少於兩句。

(例:人類最寶貴的財產——自由。書讀得多而不思考,你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

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書讀得多而思考,你會覺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七、教學反思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知識點撥與學法引導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演講稿的寫法與激情。

2.理解文學巨匠雨果唱給思想巨人伏爾泰的讚歌,他以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表達了對人類先賢的高度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讚揚,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自由`平等`良知的呼喚。

教學構思:

1.激趣,瞭解演講的特點。

2.感受課文的激情。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調—讚美。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

師:1778年5月30日,“教導人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一百年後,即1878年5月30日,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偉大的人道主義-——維克多。雨果發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講。

(二)整體感知

1.師:動人的演講離不開一個“情”字,讓我們回到課文中去,把握雨果情感的浪潮。請同學們認真閲讀課文,找準文章的感情基調,用一個恰當的詞進行概括。

(文中用了大量的褒義詞來表現伏爾泰一顆巨星偉大人物永恆的光榮睿智肅然起敬感情基調可用“讚美”表達)

2.哪些語句表達了對伏爾泰偉大成就的讚美?

(三)學生自主`合作`討論學習課文

1.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一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二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2.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做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因為從那時代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做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

(四)品析語言

如;

1.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我們應為……曙光。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思想。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教後反思:

課文內容讓學生自主理解是困難的,雨果的血是沸騰的,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他澎湃的激情也較為困難,所以,我把教學的切入點放在了找本文的感情基調入手。學生帶着讚美之情去賞讀,把握這篇文章,感情方面已拿準,後面理解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