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演説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42W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案精品多篇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瞭解時代和思想背景,明瞭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

二、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文章內容。

三、欣賞語言,體會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語言的欣賞。

教學難點: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778年,“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上,發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講。讓我們一起走近偉人,去領略這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二、檢查預習

1、多媒體課件出示:(1)注音:隕 柩 睿 恪

(2)、解詞:隕落 靈柩 睿智 凌駕 黎民百姓 恪盡職守

2、學生自由朗讀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關資料。

多媒體課件出示:(1)伏爾泰:法國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歷經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目睹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深刻預見革命必將到來。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諷刺的筆調而聞名。他説:“笑,可以戰勝一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諸多作品中《哲學通信》被稱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炸彈”,標誌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鋭利的思想及對黑暗的封建專制主義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間享有崇高的聲望。

(2)、雨果: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暴力、以愛治惡。創作長達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3)、啟蒙運動: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繼文藝復興之後所進行的第二次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制的文化運動。弘揚理性、反對宗教、提倡人權。教導人們勇於反抗,追求正義。

三、整體感知

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對伏爾泰作出的貢獻進行了總體性的評價。

2、(2――12)帶領人們回顧歷史,頌揚伏爾泰在著作、思想和現實鬥爭方面的豐功偉績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現實19世紀,高度讚揚伏爾泰的思想和精神,呼籲人們向他討教,並表達自己與反動勢力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四、研讀課文

1、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了怎樣的貢獻?

學生找相關語句後明確:他用著作同封建專制制度鬥爭,教導、安撫、教化人,用行動為受害者辯護,替弱者伸張正義,他把人的尊嚴伏賦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從混沌愚昧中走出來,推翻君主統治,開創一個民主文明的法蘭西。

2、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討論後明確:因為伏爾泰為人類開啟了思想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一切都*理性,不再盲目臣服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真理及良心。

3、作者認為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原因是?

指名讀課文後討論明確:因為伏爾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國十八世紀的特點。他啟迪人們思想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4、對於我們來説進步的兩方面表現在?

指名回答後明確:第一,做一個人要行使自己的權利――捍衞自由追求真理。第二,做一個公民要恪盡職守――維護法律尊嚴防止強權與醜惡勢力對人權的踐踏。

五、欣賞語言

1、學生自由發言,其他學生品評交流。

2、教師舉例。

3、總結語言特點:雨果在這篇演講中很好展現了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體現了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誇張等特點。

六、佈置作業

選擇你所喜歡的語段背誦積累

板書: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

偉大的頭腦

禮讚――伏爾泰 浩瀚的心胸

正義、仁慈、誠實 光輝思想

雨果 巨大的貢獻

思想之王

吶喊――自由、平等、博愛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3、瞭解演説的特點。

教學重點:

從雨果包含激情的語言中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

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素質,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教學難點:

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

伏爾泰所處的時代及思想背景。

教學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查找雨果、伏爾泰的`相關資料

2、利用工具書正音正字

二、導入新課

雨果、伏爾泰簡介

伏爾泰,原名弗郞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他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被譽為“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自小受過良好的教育。伏爾泰寫過大量文學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蕩的兒子》,哲理小説《老實人》。

雨果,法國作家,生於貝尚呂。父為拿破崙軍官。童年時曾隨父輾轉歐洲各地。青年時政治和藝術上趨向保守。後隨着查理第十反動統治的日益加劇逐漸轉向自由主義。1831年發表長篇歷史小説《巴黎聖母院》,通過中世紀一次巴黎貧民起義,揭露了宗教勢力和封建政權對人民的學生壓迫,鮮明地體現了雨果的善與美、美與醜的對照原則。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51年曾積極反對拿破崙第三稱帝,此後流亡國外達19年。其間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小説和政論,現實主義傾向大為增強。

1778年,“教導人們走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另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維克多。雨果站在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講壇的,發表了這篇激情澎湃的演講。

板書課題

三、整體感知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並選擇幾個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自由朗讀

三、問題探討

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明確:

1、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

2、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素質,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明確: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自由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閲讀並品味語言

1、他受到詛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明確:受到黑暗暴力的統治階級的詛咒,幫人民擺脱愚味,人民祝福他,未來屬於人民。

2、們就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確:這裏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將崩潰,民主時期即將開始。這“微笑”是對封建統治者的蔑視和嘲笑,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堅定給人以力量。

3、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明確:只有思想開放了,人民才能創造出更為先進的文明。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明確:封建君主專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爾泰雖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們走向光明,作者強調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戰的決心。

二、總結演説的特點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明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演講應注意:1、認清對象,確立主旨。即針對性。

2、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4、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五、課後練習(二):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一、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作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自由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稱為“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練習(三):

1、“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着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説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2、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結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怒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高,催生的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着人民普遍的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提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4、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着: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學設計 篇三

〖創意説明〗

通過走進伏爾泰──走進雨果──激情演講的活動,指導學生的自主閲讀,在提取信息、質疑、品讀、演講的訓練中提高學生能力。

〖教學步驟〗

一、走進伏爾泰

1、查詢伏爾泰這位偉人的生平簡歷。注意提取最關鍵的信息全班交流:

伏爾泰:法國十八世紀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旗手,歷經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個封建王朝,目睹封建專制主義由盛轉衰,深刻預見革命必將到來。作品以尖刻的語言和諷刺的筆調而聞名。他説:“笑,可以戰勝一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諸多作品中《哲學通信》被稱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炸彈”,標誌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鋭利的思想及對黑暗的封建專制主義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間享有崇高的聲望。

2、閲讀課文,説説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儘量從課文中找原句説明)

“等身的著作”“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用筆做武器“獨自一人對這個社會一切醜惡力量的大聯合”,“戰勝古老的法典,陳舊的教條。他戰勝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紀的法官、羅馬天主教的神甫。他把人的尊嚴賦予黎民百姓。他教導人,安撫人,教化人。”為一個個受害者進行具體的辯護鬥爭。

3、請你探究: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腐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筆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而鬥爭的自由中去,從此,“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利將是思想。思想取代了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民只有正義、平等、真理、良心、光明、自由。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4、自主質疑,全班解答。

二、走進雨果

1、查詢雨果簡歷。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説、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説。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他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序言》(1827),“序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1830年他據序言中的 理論寫成第一個浪漫主義劇本《愛爾那尼》,它的演出標誌着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説。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説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小説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徵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傑作。

2、作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雨果在這篇演講中很好地展現了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從文中找出一些飽含激情、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渲染誇張的語言,體味作者表露的哲理和情感。

3、兩人一組,自由組合,一人朗讀,一人品味:

如:

⑴ “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着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啟蒙碩勛。所以説“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⑵ 伏爾泰的微笑,“藴涵有哲理的憂傷”,又“含有黎明的曙光”。伏爾泰的微笑,是對憤怒情緒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恕與安詳;對權貴與壓迫者的嘲笑、譏諷,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安撫,是最為真摯的仁慈與博愛。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⑶ “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這句話揭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⑷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着: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他曾經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無論曾經怎樣被黑暗湮沒,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這句話,極其巧妙地呼應着演講開頭的“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紀與19世紀,把整個人類解放的光輝歷程,都融合在一起。

三、激情演講

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把他們背下來,然後激情演講。

【備選創意】

〖創意説明〗

“書讀百篇,其義自現”。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演講,“再現”雨果當年的風采,體驗、揣摩此演講詞詩化的語言、飽滿充沛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查詢資料,做好積累

1、積累重點生詞:

隕落 詛咒 彌留之際 媚上欺下 登峯造極

訴訟 深邃 無惡不作 恪盡職守 惱羞成怒

睿智 凌駕 寬恕 肅然起敬 不屈不撓

2、積累雨果以及伏爾泰簡介。

二、與學生共同探討此文的思路,理清脈絡,整體感知全文

第一部分總體評價伏爾泰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

第二部分讚頌伏爾泰的豐功偉績;

第三部分表達對伏爾泰的敬意和與黑暗勢力鬥爭的決心。

三、“再現”雨果風采

1、演講要求:既要“講”(吐字清楚、準確,聲音清亮、圓潤、甜美,語氣、語調、聲音、節奏富於變化。)也要“演”(姿態、動作、手勢、表情做到準確、鮮明、自然、協調。)以講為主,以演為輔。

2、分組,選好演講的段落(短小的段落除外)。

3、對所演講的段落做深入的理解,從語言和情感兩方面入手,做好筆記。然後培養演講手。示例:“伏爾泰戰勝了敵人……浩瀚無際的心胸。”此段用了一組排比句,並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讚頌伏爾泰的孤軍奮戰對思想啟蒙的重大意義。

4、演講開始,每個小組一人演講,一人談對文字的理解。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瞭解演説的特點。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3、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崇尚正義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2、領略兩位傑出人物的思想光輝,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崇尚正義的高尚情操。

【教學媒體】

一小段演講的 VCD。

【其他】

學生課前蒐集一些演講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1、1778年5月30日,“教導人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偉大的人道主義鬥士──維克多·雨果發表了一篇激情彭湃的演講。(板書課題)

2、請學生介紹雨果和伏爾泰:

⑴ 雨果,法國作家,父親是拿破崙軍官。

⑵ 伏爾泰,法國作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出生於資產階級家庭。從小喜愛文藝。中學畢業後,因作詩諷刺宮廷而遭囚禁。在獄中完成第一個悲劇《奧狄浦斯王》,出獄後因宣傳啟蒙思想,多次受迫害並被放逐國外。為避開當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邊境,積極參加政治鬥爭。

3、激趣:為什麼要紀念伏爾泰?

為學生提供領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平台。

二、瞭解演講的特點

1、老師富於激情地朗讀全文,學生打開書本邊看邊聽。

2、請學生説説演講的特點。(有聲語言、態勢語言、主體形象)(播放一小段演講的 VCD)

檢查學生蒐集資料的情況。

三、整體感知

1、動人演講離不開一個“情”字,請同學們認真閲讀課文,確認文章的感情基調,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讚美)

2、從雨果的演講中,可以瞭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伏爾泰以猛如雷電的筆寫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殘暴,法官、神甫欺壓人民的本質,教導人民從混沌愚昧中起出來,推翻君主統治,開創一個民主文明的法蘭西。

3、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在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前期,統治階級壓迫人民,而人民卻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來反抗,社會愈加昏暗。這時許多像伏爾泰這樣的啟蒙主義思想家用自己的寫下了不朽的篇章,喚起了人們反抗的意識,投入到為民主而鬥爭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4、作者認為“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的原因是什麼?

伏爾泰的一生經歷了達到極點的專制時期和剛剛露出一線晨曦的革命時代,伏爾泰比國家領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領袖。

5、“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進步的兩個方面很清楚地顯示出來。其中“兩個方面”是指什麼?

(第一: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力,第二: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

在理解作者感情基調的基礎上,着眼與給學生提供思考和表現的機會。

在學生賞析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講。

滲透德育教育。

體驗語言特色,便於學生形成語感。

四、品味語言

結合課後習題三,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語言風格。

五、小結

這篇演説,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正義的吶喊、對良知的呼喚。

六、佈置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誦。

2、蒐集伏爾泰與教會鬥爭的故事在綜合性學習中交流。

【板書設計】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雨果)

§1(第1節):高度概括伏爾泰生活的時代及其世紀性的貢獻,評價他在人類歷史上的非凡地位。

§2(第2~9節):回顧歷史,歌頌伏爾泰與社會醜惡力量鬥爭的偉大意義。

§3(第10~13節):對伏爾泰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

§4(第14節):從歷史回到現實,雨果向社會與世人發出對良心與理性的呼喚,表現了自己與伏爾泰一樣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案 篇五

6、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

[文題解通]

◎導讀

人類社會的前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聖哲的指引,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人們才找到了前進的道路。伏爾泰正是這樣一束智慧之光……

從雨果激情澎湃的演講中,我們感受到伏爾泰撼人的精神力量,同時領略到雨果的人道主義風采和凜然的正義。

◎作者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著名的小説家和詩人。

雨果13歲開始創作。早期作品多贊成波帝王朝復和天王教會。後在進步思想啟發下,正治上轉向資產階段自由主義,並在文學上反對古典主義。他創作的《歐那尼》,以其反封建的主題和打破古典主義創作法則的藝術手法,標誌着浪漫主義文學在法國的全面勝利。他的大部分作品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紀法國社會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會現實。主要作品有小説《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春》、《九三年》等。

◎背景

雨果在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講。1878年的法國,拿破崙三世王朝已經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作者也早已結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但是,德國對法的戰爭沒有停息,因為政治派別紛爭激烈。尤其對巴黎公社員的殺戮,到處瀰漫着血腥。“野蠻還在,刀劍猖狂”。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斷受到排擠。雨果這位從伏爾泰思想汲取力量的人道主義鬥士,發表富有戰鬥激情的演説。

[知識覽通]

◎語音

1、隕落:yǔn,不讀“yún”

2、詛咒:zǔ,不讀“jǔ”

3、不撓:náo,不讀“yáo”

4、恪盡職守:kè,不讀“gè”

◎字形

1、深邃:“邃”不能寫成“遂”。

2、污衊:“蔑”不能寫成“滅”。

3、辯護:“辯”不能寫成“辨”。

4、熄滅:“熄”不能寫成“息”。

◎詞語

1、彌留之際:病危將死的時候。

2、登峯造極:登上高峯,達到頂點。比喻達到了最高境界。

3、兼而有之:同時具有。

4 、睿智:英明有遠見。

5、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數量多。

6、恪盡職守:謹慎而恭敬地履行職責。

7、靈柩:已盛屍體的棺材。

8、媚上媚下:巴結上司,欺騙下屬。

9、凌駕:高出:高出(別人);壓倒(別的事物)。

10、惱羞成怒:因感到羞愧而發怒。

◎常識

伏爾泰與啟蒙運動

伏爾泰(1694—17787),法國啟蒙思想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啟蒙運動是18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繼文藝復興之後所進行的第二項反對教會神權和封建專制的文化運動,追求政治和學術上的自由,提倡科學技術,把理性推崇為思想和行動的基礎。“啟蒙”意在啟迪,在啟蒙運動中引申為用近代哲學和文藝的文化知識的光輝照亮被教會和貴族專制迷信與欺騙所造成的愚昧落後的社會,恢復理性權威。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是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和盧梭,他們又稱為法國百科全書派。他們編纂法國《百科全書》,傳播啟蒙思想。伏爾泰積極為《百科全書》撰稿,文稿後來收入他的《哲學詞典》。伏爾泰晚年定居在法國和瑞士邊境的費爾奈莊園。他在自己莊園收留宗權派別鬥爭造成的難民上百户。同時,還多次打抱不平,替窮苦人伸張正義,平反冤案。他還利用通訊的方式和撰寫小冊子,宣傳反教會反專制的啟蒙思想。伏爾泰所作的努力和不倦的鬥爭,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他名字響徹歐洲上空。伏爾泰在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中是功不可沒的。他的思想和學説教育了好幾代人,為反封鬥爭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大革命武裝了法國人民的頭腦。

[內容析通]

◎理文脈

文章緊扣對伏爾泰的禮讚,從歷史到現實,從伏爾泰的卓越貢獻到他的非凡人格,從伏爾泰思想啟蒙的現實關懷,構成演講的脈絡層次。

◎辨結構

文章的結構示意圖

◎探意旨

本文高度評價伏爾泰在人類歷史上的非凡地位,熱情歌頌他在歷史上的卓越貢獻和偉大的人格魅力,極大肯定了伏爾泰對後世產生巨大的作用。同時表現了作者對黑暗、戰爭、專制和不公宣戰的激情。

本文是一篇演説辭,但就其實質還是一篇議論文,要從觀點和材料方面解其意旨。

1、抓住觀點。觀點是作者所要表明看法和態度。

如,文章第一段作者這樣評價:“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他行使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項使命。”高度評價值伏爾泰的歷史地位和巨大的貢獻。又如第13段,這樣寫到“伏爾泰比國家領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領袖。到伏爾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還如第14段這樣評價伏爾泰對後世影響:“他有益於人類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經熄滅,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2、分析材料。文中所述的材料是觀點的印證和具體化。

如,第一段中“在他彌留之際,一邊有同時代和後代的歡呼與讚美,另一邊有對他懷有深仇大恨的舊時代洋洋得意的喧叫和仇恨”。伏爾泰所受的極端譭譽,正好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功勛。其他如“伏爾泰戰勝了敵人”,“他戰勝了古老的法典、陳舊的教條。他戰勝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紀式的法官、羅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嚴賦予黎民百姓。”這些都證明伏爾泰在思想啟蒙上的傑出貢獻。

除從觀點和材料方面探討外,還要從作者流露的情感上領會。

雨果這篇演説激情澎湃,洋溢着對伏爾泰景仰讚頌之情,同時展現作者作為人道主義鬥士的形象。

◎議問題

1、“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他行使一個職能,他完成一項使命。”這句話應如何理解?

明確:“一個世紀”指他所處的那個風雲變幻的法國18世紀,見證了這個偉大人物。伏爾泰的行使的職能和使命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他戰鬥過,他得勝了。這句話高度評價了伏爾泰是思想領袖、時代巨人。

2、伏爾泰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武器是什麼?如何理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

明確:伏爾泰用“筆”作武器。這輕如風,猛如電的“筆”實際是指伏爾泰著書立説,從事文學創作。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歸納為兩大部分:一是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進行思想啟蒙,“培良良知,教化人類”;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感,為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3、伏爾泰的微笑表現了他哪三個方面的特點?作者為什麼要突出談到伏爾泰的微笑?

明確:對權貴和壓迫者的嘲笑,表現了他面對敵人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優秀品質;對弱者和被壓迫者的微笑,表現他善良、仁慈、博愛的寬廣胸懷;微笑體現了伏爾泰諷刺幽默的戰鬥風格。

作者突出談到伏爾泰的微笑,着重體現了伏爾泰的非凡人格,表現出不權勇於戰鬥,同時善於戰鬥,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這句話如何理解?

明確:這句話表現出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同時也暗示着;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也曾經催生出的“稱明曙光”,無論怎樣被黑暗湮沒,但最終將在人類歷史大放異彩。

[特色鑑通]

本文是演講辭中的極品,永葆藝術的光輝,具體説來,有如下特點。

1、富於詩化的格言。

雨果在篇演講中很好地展現了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洋溢濃郁詩情。在語言表達上,充分體現了對比鮮明、文采飛揚、比喻生動、演染誇張等特點。例如,“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伏爾泰的微笑,“藴涵有哲理的憂傷”,又“含有黎明的曙光”,“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這些句子飽蘸激情,又含意雋永。

2、跌宕起伏,揮灑自如。

作者大筆如椽,揮灑自如,大開大合,跌宕起伏。從歷史寫到現實,從伏爾泰的思想寫到他的人格,從伏爾泰思想啟蒙寫到現實關懷,從伏爾泰寫到伏爾泰所處的時代乃至整個人類思想發展史。文章氣勢恢宏,而又渾然一體。

3、口語性強,體現了現場感和交流感。

本文是一篇演講辭,口語性強,體現了講話時的現場感和交流。

用短句、問句和排偶句增加口語色彩。如,“微笑,就是伏爾泰。”“夠了!夠了!暴君們。啊!野蠻還在,好吧,讓哲學抗議。刀劍猖狂,讓文明憤然而起。”“宗教是什麼?是不寬容。”“這是一場戰爭,是思想反對物質的戰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爭,正義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被壓迫反對壓迫者的戰爭,是仁慈的戰爭,温柔的戰爭。”等等。

注意和現場交流。如,提示聽眾:“各位先生,”“先生們”,“我再説一遍”,這些提示,目中有聽眾,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鳴。

[能力練通]

一、語言訓練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

a、睿智(róng)     靈柩(jiù)

b、詛咒(zǔ)       凌駕(líng)

c、隕落(yǔn)      仁慈(cí)

d、恪守(kè)       嬉戲(xī)

2、下列句子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顆巨星殞落了。

b、他的搖籃映照王朝盛世的餘輝。

c、心靈的安詳,寬厚和寬恕的精神。

d、腦羞成怒的伏爾泰總會讓位於心平氣和的伏爾泰。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    )

a、在這次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王強一舉奪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在寫作上,他可以説是登峯造極。

b、作為一名公務員,最要緊的一點是恪盡職守。

c、在張大爺彌留之際,他的兒子終於回家了。

d、這位長者深邃而睿智的目光,洞悉了其中的奧妙。

4、對下面這句話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形式。”

a、“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意味着正義與光明。伏爾泰受到“過去”的詛咒與“未來”的祝福,正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

b、“過去”對他詛咒,是人們不理解他;“未來”對他祝福,説明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了他的價值。

c、這句話運用對比象徵的手法,是本文語言詩化的一個典型例證。

5、仿照例句句式,另選一個話題,寫一個句子。

例句:他以微笑戰勝暴力,以嘲笑戰勝專制,以譏諷戰勝宗教的自以為是,以堅毅戰勝頑固,以真理戰勝愚昧。

二、語段訓練

閲讀語段,回答問題

〈一〉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講(節選)

我剛才用兩個字,微笑,我説一下。微笑,就是伏爾泰。

各位先生,我們要這樣説,因為,平靜是這位哲學家偉大的一面,平澎的心態在伏爾泰身上最終總會重新確立。不信紙他正義的憤怒多大,總會過去,惱羞成怒的伏爾泰總會讓位於心平氣和的伏爾泰。於是,從這深邃的雙目裏露出了微笑。

這是睿智的微笑。這微笑,我再説一遍,就是伏爾泰。這微笑有時變成放聲大笑,但是,其中藴涵有哲理的憂傷。對於強者,他是嘲笑者;對於弱者,他是安撫者。他使壓迫者安,使被壓迫者安心。以嘲笑對付權貴;以憐憫安撫百姓。啊!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它把迷信的內部照得透亮,這樣的醜惡看看是有好處的,它讓醜惡顯示出來。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會、平等、讓步的慾望和這叫做寬容的博愛的開始,相互的善意,給人以相稱的權利,承認理智是最高的準則,取消偏見和成見,心靈的安詳,寬厚和寬恕的精神,和諧、和平,這些都是從這偉大的微笑中出來的。

1、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

2、作者説,“這微笑,就是伏爾泰”應如何理解?

3、為什麼説伏爾泰的微笑既是“睿智的”又是“偉大的”?結合課文予以解釋?

4、你能從這段文字中看得出伏爾泰的思想嗎?如能,試看把他寫出來。

5、文中畫線的部分是單句還是複句?請作簡要分析。

6、“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7、節選這段文字從語言看有何特點?

〈二〉貝多芬之魂屬於人類

①在整個人類文化史上,這是一個莊嚴、肅穆、永久值得後代紀念的日子。

②1827月26日傍晚6點左右,暴風雨夾雜幾聲滾滾悶雷,震撼,席捲了音樂京城維也納。此時,貝多芬還在走向生命譜成上的最後一個休止符。據目擊者説,在罕見的雷鳴電閃過後,貝多芬猛然張開了眼睛,舉起了右手,望着緊握的拳頭,表情十分嚴峻,好像他是一位勇猛善戰的統帥,正在命令士兵衝向敵軍陣地。

③據説,一個人的死法,往往是他一輩子如何活過來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他一生道路的頂峯和總結。如果我們把貝多芬的歷程看作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交響曲,那麼,他臨死的表現和氣度,便是最後樂章的最後幾個先鋒和絃的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激越轟鳴。

④在貝多芬的許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躍升到一個新層次的彈跳點;是為了引導後面更為壯麗樂句的崛起,總是充滿了新奇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充滿了種種的深意和內涵。在凝固的一剎那,一切聲音都已戛然而止,然而這正是整個樂曲中最令萬千聽眾肅然起敬、發人深思、教人豐富遐想的絕妙地方。從那以後,整整一百六十年過去了。可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類心靈的深處迴盪。

⑤在這個世界上,貝多芬是喧騰眾口、有口皆    (bēi)的德國人姓氏之一。這個姓氏所創造的音響世界,這是意味着教人挺起腰板站着生,就是意味着教人昂首挺立去接受痛苦命運的嚴峻挑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⑥貝多芬音響世界的最大功能是教懦弱者具有生的勇氣、倔強和膽識;教精神跪倒的人用獨立的頭腦霍地站起來;教欠缺意志和自信力的空虛心靈奮發向上。

⑦有一位聽眾曾説,他熱愛貝多芬的音樂,是因為他在裏面聽到了一種使人思勞動嚴肅問題的心理氣氛和環境。——我精闢的一段自由啊!或許,迪斯科能讓你身不由己,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過,那僅僅是情緒的短暫宣泄。而貝多芬作品則不同,它能在你的內心漸漸積演出永恆的自信力,而且能昇華為一種風雨不蝕的信仰,轉變成誰也侵佔不去的一座精神財富之山。

⑧似乎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演奏過了,也被世界説過了,那麼,現在我們還能再説些什麼呢?

⑨我們想,只要有道不究的藍天、白雲、星星、月亮,有傾吐不完的人類命運,我研討不盡的     、     、     和    ,就會有永遠可講的貝多芬。別的毋庸贅言,僅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平靜的定音鼓開始,然後是木管在d大調上做答,便足以令人恆聽恆新。這並不奇怪!因為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正是他對整個人類命運的熱切關注和憂慮的結果。

⑩今天,我們每每演奏、欣賞貝多芬的樂曲,都可以被看成是對貝多芬之魂的紀念和崇敬。而一個民族紀念與自己相距一個多世紀、遠隔萬水千山的另一個民族的文化偉人,正是對我民族之魂的刷新和紀念,也正是一種自信心的強有力表現。

○11讓貝多芬所創造的音響世界的壯美,不斷豐富、滋潤和啟迪我們的內心世界,給我們以思想的亮光和精神上的熱量吧!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

①戛(    )然而止         ②有口皆     (bēi)

2、第⑤段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宋朝詩人        《夏日絕句》中的詩句,這首詩的後面兩句是          ,          。

3、將“孔子、莎士比亞、曹雪芹、老子”依次填入第⑨段的橫線上,最恰當的順序是   、   、     、     。這樣填寫的理由是                        。

4、第⑨段中説貝多芬的音樂“令人恆聽恆新”,其原因是                     。

5、作者所説的“貝多芬之魂”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説“貝多芬之魂”屬於全人類?請用準確簡明的語言表述。

答: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講》[能力練通]參考答案

一、1、a  2、c  4、b   5、略

二、(一)1、突出寫伏爾泰“睿智的微笑”,歌頌他偉大的人格。2、表現他偉大的另一面,平靜與雍容,超凡與深刻,體現他人性的光輝與人格的魅力,是他的本質。3、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微笑有催生的力量。4、平等、博愛、人權、理性準則。5、單句。“這”字前面是一個聯合短語,和“這”構成復指,作主語。6、因為從這“微笑”中可以看出伏爾泰的度量、睿智,是伏爾泰的思想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戰勝黑暗的勇氣。7、充分體現了詩化的語言,比喻和象徵的運用,靈活多變的句式,濃郁的抒情色彩,激情洋溢,文采飛揚。

(二)1、    碑    2、李清照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老子、孔子、曹雪芹    莎士比亞   按照人物生活時間先後的先中後外排列。  4、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正是他對人類命運的熱切關注和憂慮的結果。  5、第一問:貝多芬之魂指音樂充滿新奇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給人生以勇氣和膽識,使人精神站立和奮發向上。第二問:它對人類的作用,如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類心靈的深處迴盪。它對人類的意義,如,已成為一座全人類精神財富之山。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 瞭解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貢獻。

2、 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3、朗讀練習,在朗讀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諧、和平、正義等思想的薰陶。

教學重點

1、 理解伏爾泰的歷史貢獻及啟蒙思想的偉大意義。

2、 通過朗讀和背誦,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因而很難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對啟蒙思想的當代闡發,很難激起感情共鳴。

(解説:本課教學目標、重難點的設計依據是:1.學生對伏爾泰及雨果所處的時代不熟悉,不瞭解國情,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史上的重大意義。2.作為一篇演講,本文詩化的語言風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閃耀的思想光輝,使它成為朗讀教學的難得材料,要把朗讀的教學貫穿始終,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理解、欣賞精彩的語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學設想

1、課前佈置學生查找資料,講述伏爾泰的故事,聚焦於伏爾泰為弱勢人羣吶喊、奮爭的正義行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2、查找資料,瞭解浪漫主義、啟蒙運動的含義。

3、 利用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教學方式:朗讀、置疑、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輔助用具:多媒體課件、朗讀錄音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理清思路,把握大意。

一、設疑導入,激發探究興趣

伏爾泰逝世已經一百多年了,可百年筧嗣腔乖詡湍釧s旯擔怯郎摹v歲翱思以凇隊械娜恕氛饈資幸菜怠壩械娜慫懶耍夠鈄擰保庵置芄叵凳僑綰巫哪兀課鬧謝顧擔暗椒桓魴碌募馱劑恕!狽桓魷熗戀拿鄭墓餉⒗醋閲睦錚秩魷蠔畏劍殼臚牆渙骺吻安檎業淖柿希彩齜┑墓適隆#ń岷狹廢八模?nbsp;

二、走進伏爾泰,與名人零距離

(學生交流。老師課前也作些案頭準備。)

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生於巴黎一個公正人家庭。學過法律,經過商,當過法庭書記和外交官員。知識淵博,著作豐富,涉及哲學、歷史、文學、自然科學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用書p50》)

講述伏爾泰的故事:卡拉事件、伏爾泰之死。(《用書p51-52》)

(解説:這兩項目的是激發學生閲讀興趣,與名人零距離,為認識伏爾泰的偉大貢獻作準備。)

二、調動積累,實現資源共享

1.啟蒙運動(《用書p53》)

歐洲十八世紀宣傳資產階級思想的文化教育運動,追求政治和學術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學技術,把理性推崇為思想和行為的基礎。首先起於英國,次及德、法、俄、意等國,尤以法國聲勢最為浩大;因其為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輿論準備,故名。

2.關於雨果

維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國浪漫主義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他的浪漫主義小説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主要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3.浪漫主義

文學史上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表現理想來反映現實。即將理想的生活當作直接的描寫對象,展示出一個存在於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或補現實的不足。表現手法往往比較奇特,情節曲折離奇,語言熱情奔放,格調高昂激越。

(解説: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資料,瞭解雨果創作風格,課上交流,實現資料共享。)

三、朗讀練習,感受課文激情

1、導讀:《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是對人類先賢的崇高禮讚,對思想與人格力量的熱情頌揚,也是對人類社會永遠需要的正義的吶喊,良知的呼喚。那麼,我們朗讀這篇演説時,應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啟發學生回顧第五課學習時所講的演講知識)

2、範讀、聽讀、評讀

(聽朗讀帶,學生試讀,師生共同依據演講的特點點評朗讀情況)

四、瀏覽課文,瞭解伏爾泰的偉大貢獻

1.思考:從雨果的演講中,你瞭解到伏爾泰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結合練習二)

(解説:讓學生把握全文大意,進行內容概括)

2.討論歸納:(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討論後歸納)

(1)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兩部分:

一是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做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用文中原話回答“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個使命”中的這個“職能”和“使命”具體指什麼?),“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二是以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追問:有這方面的例子嗎?

——第9節中舉了他為西爾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爾四個人鬥爭的例子。請同學們結合註釋看,這四人都是平民,在當時,平民受盡壓迫和欺凌。伏爾泰為弱勢羣體抗爭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力量令人欽佩。

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於現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鬥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

(2)伏爾泰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因為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的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總之,“新紀元”的説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五、結構解讀,理清文章思路

這篇演説起伏跌宕,高潮迭起。從歷史到現實,從伏爾泰的偉大貢獻到他的偉大人格,構成了整個演説的脈絡層次。

討論明確:

(1) 總的評價伏爾泰在歷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紀性的貢獻。

崇高的禮讚 (2-9) 回顧歷史,伏爾泰為被壓迫的人類而孤軍奮戰。

(10-12)讚美人格,伏爾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3-14)總結全文,再次揭示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激勵後來人。

〖解説:此步驟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握作者的思維流程。方法:小組討論,選兩組展示討論成果,師生點評。值得提醒學生的是,結構的劃分不一定就一種,本文就有二分法(1-12節伏爾泰世紀性貢獻;13-14,伏爾泰的 時代意義。)和四分法。〗

七、佈置作業

1、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兩遍,體會作者浪漫主義語言風格,選擇幾則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背下來。同時將疑難詞句劃出,以便下節課討論。

2、注音:

隕落yǔn 詛咒zǔ zhòu 彌留mí 靈柩jiù 訴訟sòng 無聊liáo 凌駕líng

深邃suì 睿智ruì 藴涵yùn 憐憫mǐn 恪盡職守kè 污衊miè 鞠躬gōng

3、詞解:

隕落:從高空墜落。 睿智:聰慧,明智,英明有遠見。

藴涵:包含,含有。也作“藴含”。 凌駕:高出(別人);壓倒(別的事物)。

媚上欺下:對上面的人巴結討好,對下屬欺壓侮辱。

彌留之際:病危將死的時候。 黎民百姓:指貧民百姓。

孤軍奮戰:孤立無援的軍隊單獨作戰。也指單方面的力量進行奮鬥。

惱羞成怒:因忿恨、羞愧而發怒。 登峯造極:比喻達到頂峯。

肅然起敬: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由於受感動而產生的恭敬和欽佩。 恪盡職守:謹慎而恭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經久不息:長時間不停息。多形容掌聲和歡呼聲。

(解説:強化訓練,夯實基礎;引導學生體會語言風格、激發情感共鳴;背誦精彩段落,增強語言積累,培養語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研讀課文,揣摩疑難詞句,把握全文主旨;品味語言,感受雨果浪漫主義語言風格;聯繫實際,拓展思維。

一、 結合作業,複習生字詞

二、研讀課文,把握主旨

導入:1778年5月30日,“教導人們走向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之王” 伏爾泰與世長辭了。一百年後,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雨果發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講。從這篇演講中,我們瞭解到伏爾泰對人類文明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解説:由複習導入,見上節課分析)

1、伏爾泰對人類歷史的卓越貢獻: 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為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雨果在演説中先概要分析了當時法國社會的階級狀況以及宗教的殘忍、司法的不公、人民的愚昧和悽慘。正是面對這般巨大的醜惡力量的聯合,伏爾泰“獨自一人”開始了戰鬥。他不僅用筆做武器宣揚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而且積極投身於現實的、為一個個受害者辯護的具體鬥爭中。正是有了以伏爾泰為領袖的啟蒙思想家們的努力,思想的種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思想將是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

本文是文壇泰斗雨果對思想大師伏爾泰的禮讚。作者還從哪方面讚揚了伏爾泰?

(解説:提出問題,由學生回答)

——還從伏爾泰偉大的人格方面來讚揚。偉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其豐功偉績,更在其非凡人格。後部分,雨果禮讚了伏爾泰“睿智的微笑”。

2、伏爾泰偉大的人格力量:微笑

雨果説:“微笑,就是伏爾泰”。(如何理解?)微笑,標誌着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伏爾泰的微笑是“睿智的微笑”。因為它是對憤怒情感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後的寬恕和安詳。正是有了這智慧的微笑,照亮了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人類永恆的精神追求。(結合練習三/2)

三、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1、導讀:

雨果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這篇演講很好的展現了他的浪漫主義語言風格。本文的語言激情洋溢,在語言的背後,的雨果對黑暗現實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鋭抨擊,對人道主義的熱切呼喚。這種詩化的語言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鮮明對比,如:“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

生動比喻,如:開頭“……,一顆巨星隕落了。”一句用比喻的方法來説伏爾泰的逝世。

渲染誇張,如:“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出來!”

(這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了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結合練習三/4進行。方法可用對話式,合作探究。)

2、請感情充沛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浪漫主義語言風格。

(解説: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結合練習一進行)

3、討論交流:請選擇幾例最能體現作者語言風格的段落、句子,體會雨果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中藴含的深刻含義。

(學生討論中,老師參與進去,引導完成練習三的同時,再對文中一些飽含激情、內涵深刻的句子作些探究。

如:1.“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一句中的“過去”和“未來”分別指什麼?為什麼説“受到過去的詛咒”也是“榮譽的美好的形式”?

——“過去”象徵着黑暗與邪惡,“未來”象徵着正義與光明。他受到“過去的詛咒”,恰好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説“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2.“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輝,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如何理解?——這句話既反映了伏爾泰“是一個世紀”,概括出18世紀法國的歷史特點,又頌讚了他因其所行使的職能和使命,成為人類思想史上的一代宗師。

3.第4節中,巧借人稱的轉換,運用呼告的修辭,表達作者對伏爾泰熱情的讚頌與歌頌。

另外第6節中“筆”的比喻,第8節中的排比句,第9節中的排比句等的深刻內涵。)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誦,增強語言積累,培養語感。

5、聚焦文體,感知書面語與口語的差異。

本篇是一篇演講辭,口語性較強,並且體現了講話時的現場感、交流感,有強烈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本文第14節較集中地體現了以上語言風格,讓我們調動起感情,集體朗讀這段。

四、精讀課文,疑難解析

(方法:讓學生讀後,提出疑難問題,共同研討。老師準備問題如下。)

怎樣理解“理性的最高權威”?

——“理性”是西方啟蒙運動的核心概念,文中所説的“良知”和“思想”就是理性。在啟蒙運動前,西方人活在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陰影之中,“人的尊嚴”未能確立起來。正是以伏爾泰為領袖的一代啟蒙思想家,才顛覆了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不證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審判。及至19世紀初,雨果這一代人仍把“理性”奉為無上權威,所以疾呼“理性的最高權威”。

五、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伏爾泰生活在風雲激盪的18世紀,他因其世紀性的貢獻而受後人敬仰,你讀了本文後,一定有不少感悟,説説看。

(把自己的感悟説明白即可。可從人的價值在於他所作貢獻的多少;為人類的進步作出貢獻將流芳百世等。)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背誦有關語段,進一步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風格。

2、伏爾泰是偉大的哲學家,後世流傳着不少他的名言警句,你聽説過嗎?請蒐集整理,不少於兩句。

(例:人類最寶貴的財產——自由。 書讀得多而不思考,你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

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書讀得多而思考,你會覺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3、“微笑,就是伏爾泰”。微笑,標誌着自信、雅量和大度,真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微笑着面對人生,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煩惱,贏得的則是整個世界。

請以“微笑”為話題,寫一篇演講稿。

(練習設計的目的是注意積累,讀寫訓練,提高語文能力。)

解説:由於時空的阻隔,國中生對伏爾泰及作者雨果所處的時代及其思想背景比較陌生,要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難度。因此,本課雖是自讀篇目,仍安排了兩課時。即便如此,要能順利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還要藉助課前預習、課後延讀課文,拓展視野。這只是一篇教學設計,在具體教學中,有的環節可視學生情況而增刪。還可採用存疑法,有的問題留給學生,激發學生課後探究的慾望。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瞭解啟蒙運動、浪漫主義以及伏爾泰、雨果在人類思想史上的非凡地位。

2、整體感知,瞭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感受雨果對伏爾泰的讚揚、崇敬之情。

3、揣摩語言,體會雨果飽含激情的演講風格,理解詩化的語言中藴蓄的深刻含義。

4、學習運用比較閲讀法,廣思博取,提高閲讀能力。

5、感受伏爾泰和雨果的人格魅力,學習他們為自由、平等而戰的寬廣胸懷和對人類的解放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難點和重點】

1、教學重點:

涵泳品味文中含意豐富的語句,引導學生欣賞雨果充滿激情、富於浪漫色彩的演講風格。

2、教學難點:

理解伏爾泰對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認識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和對啟蒙巴想的當代闡發。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學輔助】

學生課前收集的課文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書讀得多而不思考,你就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書讀得多而思考,你就會覺得自己不懂的越多。”這句格言是誰説的?

學生齊答:法國的伏爾泰。

這一格言體現了伏爾泰對讀書的真知灼見。你想了解伏爾泰的卓越貢獻和人格魅力嗎?

請走進雨果的《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説》,去結識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的伏爾泰。

二、資料助讀

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課文相關資料,各組選有價值的材料或圖片,投影顯示,全班共享。

教師也可提供相關資料,幫助學生了解相關背景,如伏爾泰生平(重點介紹卡拉斯事件、伏泰之死)、啟蒙運動、雨果、浪漫主義等。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學生積累以下詞語,多媒體顯示:

隕落(yǔn):墜落,比喻喪亡。

靈柩(jiù):已盛屍體的棺材。

凌駕:高出(別人);壓倒(別的事物)。

睿智(ruì):英明有遠見。

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了的時候。

媚上欺下(mèi):巴結上司欺騙下屬。

恪盡職守(kè):謹慎而恭敬地履行職責。

2、學生放聲朗讀課文,感受雨果演講的氣勢,圈點勾畫難以理解和最欣賞的文句,以備交流。

四、精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理清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維流程:

⑴ 學生默讀課文,劃分文章結構層次,概括段意。

⑵ 四人一組討論交流,奇文共賞,疑義相析,求同存異。教師巡視各組,參與學生討論。

⑶ 任選三個小組的代表展示本組討論成果,其餘小組代表點評。

討論結果如下:

二分法:

第一部分(1~12):伏爾泰世紀性貢獻。

第二部分(13~14):伏爾泰的時代意義。

四分法:

第一部分(1):介紹伏爾泰在人類歷史上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時代,高度評價其世紀性的貞獻。

第二部分(2~9):歌頌伏爾泰的豐功偉績。

從兩方面評價其卓越貢獻:(2~8)為第~層,介紹他在思想領域的啟蒙作用;(9)為第二層,介紹他積極投身於現實的、為一個個受迫害者辯擴的具體個爭。正是思想啟蒙和現實關懷成就了伏爾泰的偉大。

第三部分(10~12):讚揚伏爾泰的非凡人格。雨果專門禮讚伏爾泰“睿智的微笑”。這微笑,“藴涵有哲理的憂傷”,又”含有肩黎明的曙光”。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平等人類永恆的精神追求。

第四部分(13~14):介紹伏爾泰的時代意義。伏爾泰標誌着一個新紀元,新時代需要伏爾泰。雨果表達了追隨伏爾泰,與黑暗鬥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2、內容概括,理解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自讀課文。

提問:伏爾泰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武器是什麼?演講開頭所説的伏爾泰完成的使命是什麼?如何理解伏爾泰為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明確:伏爾泰用“筆”戰鬥,並且戰勝敵人,這輕如和風,猛如雷電的“筆”實際上是指伏爾泰著書立説,從事文學創作。

演講開頭,伏爾泰完成的使命是“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把人的尊嚴賦予黎民百姓”“教導人們走向自由”。

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歸納為兩大部分。一是通過著書立説和文學創作,作出思想上的貢獻:“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為他那個時代的弱勢人羣爭取人權,勇敢鬥爭。

提問:伏爾泰的微笑表現了他哪三個方面的特點?

學生篩選相關文句概括。

明確:對權責與壓迫者的嘲笑、表現廣他面對敵人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優秀品質;對弱者與被壓迫着的微笑,表現了他的善良、仁慈、博愛的寬廣胸懷;微笑體現了伏爾泰諷刺幽默的戰鬥風格。

提問:雨果為什麼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

明確:因為從那時起,“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審,人們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與專制,人間的最高律令將是基於正義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所以雨果把伏爾泰生活的時代看作是“一個新的紀元”的開始。總之,“新紀元”的説法是對啟蒙運動意義的高度評價。

五、賞讀課文,揣摩語言,探究文句的哲理內藴,感受雨果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

1、聚焦難句,理解其深刻含意:

學生交流課文難句。相互質疑。共同探究。教師擇其精要,指導品味。

成果展習:

⑴ 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明確:越是偉大的人物,越是遭受激烈的譭譽。“黑雲”象證黑暗與邪惡,“未來”象徵正義和光明。伏爾泰所受的極端譭譽,正反襯出他與黑暗勢不兩立和對世人的啟蒙意義的重大,所以説“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⑵ 伏爾泰不僅是一個人,他是一個世紀。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項使命。

明確:“一個世紀”指他所處的那個風雲激盪的法國18世紀,見證了這個偉大人物。伏爾泰所行使的職能和使命就是“培育良知,教化人類”,他戰鬥過,他得勝了。這一句話高度評價伏爾泰是思想的領袖,時代的巨人。

⑶ 這微笑有時變成放聲大笑,但是,其中藴涵有哲理的憂傷。

啊!我們應為這微笑感動。這微笑裏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確:微笑,是對憤怒情緒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塵囂之後的寬恕與安詳。對權貴、壓迫者的嘲笑,是比對手站得更高的俯視、輕蔑;對弱者與被壓迫者的微笑,是最為真摯的仁慈與博愛。憂傷,也許來自一代精神巨人缺少知音的孤獨,來自對改造社會與人心之艱難的體悟。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義、仁慈和誠實”,把迷信和醜惡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愛、理智和“黎明的曙光”。

⑷ 到伏爾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我們感到,從今以後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

明確:“一個新的紀元”是指理性、文明、自由、法治、光明的新紀元。

思想取代武力成為“人類最高的統治權力”。意味着人民普遍覺醒,再也不會盲目地臣服於權威和專制,這句話揭示了啟蒙思想家的畢生追求與巨大貢獻。

⑸ 做一個人,我們要行使自己的權力;做一個公民,我們要恪盡職守。

明確:作為一個人,“行使自己的權力”,就是捍衞自由,追求真理;作為公民,“恪盡職守”,就是要維護法律的尊嚴,防止強權與醜惡勢力對人權的踐踏。

⑹ 啊!野蠻還在,好吧,讓哲學抗議。刀劍猖狂,讓文明憤然而起。讓18世紀來幫助19世紀。

明確:雨果生活的19世紀,還有君主獨裁,還有不息的戰爭,還有被壓迫者的痛苦和呻吟,人類還在流血。生活在18世紀的思想鉅子伏爾泰,他的精神將光照千佔。雨果將追隨先賢,光照黑暗,讓光焰伴隨整個人類解放的光輝歷程。

⑺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裏出來!

明確:長眠於墳墓中的伏爾泰,曾經催生出”黎明的曙光”,儘管曾經被黑暗湮沒,但最終都將在人類歷史上大放光彩。這句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出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鬥爭到底的決心與信念。

⑻ ……讓他們面對策劃戰爭的君主王朝,公開宣佈人的生命權,良心的自由權,理性的最高權威,勞動的神聖性、和平的仁慈性。

明確:課文中的“良知”與“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概念。在啟蒙運動時代,西方人還活在宗教神權和專制王權的陰影之中,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運動雖然對其有幫助,但未能從根本上摧毀神權與王權的強大統治,“人的尊嚴”還未能真正確立起來。正是以伏爾泰為領袖的一代啟蒙思想家,才顛覆了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不證自明”的“合法性”,要求將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審判。及至19世紀初,雨果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為無上權利,所以他才在演説最後大聲疾呼“理性的最高權威”。

學生齊讀這八句話,再次體味其深刻含義。

2、摘句交流,鑑賞剛果浪漫主義的語言風格:

學生交流各自最欣賞的語句,並簡要説明理由。

示例:“他的搖籃映照着王朝盛世的餘暉,他的靈柩投射着大深淵最初的激光。”比喻生動,黑夜孕育了伏爾泰,伏爾泰追求光明,正所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伏爾泰啊,你發出厭惡的吶喊,這將是你永恆的光榮!”巧借人稱轉換(上文的第三人稱此時轉為第二人稱“你”),運用呼告的修辭,表達了作者對伏爾泰熱情的讚頌與謳歌。

“這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是思想反對物質的戰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爭,正義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的戰爭,是仁慈的戰爭,温柔的戰爭。”運用排比的修辭,極力渲染誇張,增強語勢,突出這場戰爭的“偉大”。

“他以微笑戰勝暴力,以嘲笑戰勝專制,以譏諷戰勝宗教的自以為是,以堅毅戰勝頑固,以真理戰勝愚昧。”運用排比的修辭,全面展現伏爾泰非凡的人格魅力,議論説理高屋建瓴、遊刃有餘,他是一位偉大的“戰士”。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背誦並仿寫,增加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表達效果。

3、聚焦文體,感知書面語和口語的差異:

本文是一篇演講辭,口語性較強,並且體現了講話時的現場感、交流感和強烈的鼓動性和感染力。

學生齊讀課文,體會作者澎湃的激情,飛揚的文采。

六、課堂小結

雨果用詩一般精美的語言,熱情讚譽了伏爾泰卓越的歷史貢獻、偉大的人格魅力,再現了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以及革命者的光輝形象,使這個形象永存人們心中。雨果的語言凝重中透着雋永,深沉中顯出壯麗,熱烈中掩着理性。在緬伏爾泰的同時,我們充分領略到這位浪漫主義大師的非凡魅力,他們是法蘭西的驕傲。更是全世界人民的驕傲。

一位著名作家説過,文學作品只有真實感還不夠,給讀者的美感享受越多就越成功。演講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雨果正是以他奇特的構思、深摯的感情、詩意盎然的語言創造出一種壯美的意境,使演講產生巨大的感染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落實情況

教學目標基本落實好,只是偉人的經歷不是所有人能贊成的,(雖然是理解的、認同的)。這就是知與行的差別。

二、教學亮點有哪些

1、學生能夠找到有關偉人的事蹟,並能在課堂上生動的介紹給同學,幫助同學理解課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通過積極的朗誦訓練,使學生走進偉人的內心世界,體悟偉人的崇高之處,在朗讀中感悟,感悟後再朗讀。

三、存在的問題及矯正措施

還應該有課外的補充資料:伏爾泰的傳記與著作──引導學生愛上閲讀,這要求通過課件小媒體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