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講公德演講稿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W

講公德演講稿多篇

講公德演講稿篇1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個有社會公德的學生》。

有人説:“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金錢;但是如果你失去了社會公德,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交流的話題就是:“做個有社會公德的國小生”。

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社會公德?“簡單點説社會公德就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在一些小事中就可以體現出來,比如:等侯公交車時,你是否自覺排隊?吃過的食品袋塑料袋是否扔進路旁的垃圾桶?出入教室時有沒有輕聲關門?有沒有輕聲慢步過走廊?有沒有上下樓梯靠右走?每天陪伴你學習的課桌椅是否從不亂刻亂畫?這一切都是一個人是否具有公德心的體現。社會公德還體現在與人交往之中,一聲謝謝,等於一次情感的交流;一句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一陣温暖的春風。這些看似極樸實的話語,流露出的卻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受到的是100度的熱情和温暖。以禮待人,把笑臉常掛,你會發現天很藍,花很紅,其他的人也都很友善。我們,都是品行優良的孩子,但是在近期,校園裏卻出現了一些不講公德的現象:一樓大廳的宣傳畫報被戳、劃得面目全非,品味班級評比分數欄數據經常被擦,特點是小數點不見了,給學校造成非常不好的負面

影響。也許做這些事的同學並非有什麼惡意,僅僅是出於惡作劇的心理,覺得好玩而已。但是你們可曾想過,自己的行為已經違反了社會公德,違反了做人的基本準則,是非常不可取的!在此,我真心地希望那些曾經有過以上不良行為或者是有其它類似行為的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要讓這些不和諧的音符在我們學校重演。

同學們,做一個有公德的人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把”講公德,懂禮貌“作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項基本行為準則,並把它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良好習慣,重在平時;社會公德,重在你我。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用每一分實際行動去做一個文明的人,一起來告別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我相信,只要我們全體同學共同努力,一定能營造出一個更加整潔寧靜有序,健康奮進的四聯國小,讓文明的號角響徹四小的天空!

最後,我想用一句名言作為我今天演講的結束語:播下行為,收穫習慣;播下習慣,收穫性格;播下性格,收穫命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講公德演講稿篇2

尊敬的評委:

大家好!

我是xx市食品化粧品監督所的一名監督員,很高興和大家一齊,參加這天的演講活動,講一講自己對公德心的認識。我演講的主題是“公德在我心,點滴在於行”。説實話,在此之前我自己對公德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因為要參加演講,就去向專家請教。專家説,公德就是社會的公共道德。講究公德,就是要完善自己個人道德,還要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見到我還不太理解,專家説,公德是一個既大又很小、既抽象又很具體的事情,大到見義勇為和歹徒做鬥爭的英雄事蹟,小到給人讓路、甚至是不隨地吐痰這些十分不起眼的事情。她説:有一次,俄國十月革命的領袖列寧從樓上下來,正碰見一個女工人端着一盆水上樓。樓梯很窄,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退到一邊讓路。列寧説:“你端着東西,我空着手,請你先過去吧!”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先上樓。這是一個遵守社會公德的正面典型。之後又説:在清朝的時候,一箇中國大官李鴻章到俄國訪問,在公開場合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到處宣揚、嘲笑,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公德的歷史教訓。我這下徹底明白了,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夠反映一個社會的公共道德水平,能夠看出一個國家的禮貌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道德,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還會影響國家名譽。這不禁讓我又聯想起,有些人在馬路上到處丟棄飯盒、飲料瓶,還有一些人隨口罵出的髒話,這些舉動真讓人臉紅!

我記起以前看過的一個公益廣告:廣告中,一個廢棄的易拉罐,象一個足球一樣,被飄過的人踢來踢去,還配有足球解説詞:正踢、側踢,長傳、短傳最後被一個男孩子凌空抽射,打中一個女孩子的腦袋後落在地上,女孩子彎腰撿起來,把它輕輕丟進垃圾箱裏,解説員大叫一聲“球進了!”然後就是一片歡呼。此刻我才真正明白,公德是我們身邊時時刻刻在發生的事,包括了遵紀守法、文明禮貌、保護環境等等很多方面的禮貌行為,講究公德就是要把公德當成自己真心去做的事情就是要象前面説的那個女孩子一樣,用自己時時刻刻、點點滴滴行動去體現的事,而不是喊口號、做樣貌,説一套、做一套的表面文章。在座的各位不知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明白了公德是什麼,明白了怎樣用我們的點滴行動去維護好我們中華民族的公德但是我相信,我們會真正明白的;我相信,我們會努力做到的;我相信,我們會做的更好的!因此,我倡議:公德在我心,點滴在行動!讓我們從這天開始,從此刻開始,開門開窗,輕手輕腳;愛護花草,留意翼翼;隨手關燈,節約每一度電;擰緊龍頭,節約每一滴水;撿起地上的紙屑,持續環境衞生讓我們用自己的禮貌行為,精心呵護我們大武漢的禮貌、衞生,細心愛護我們的秀麗家園,用心維護我們中國人的公共道德,把中華民族

的傳統美德,發揚得更加完善、更加光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講公德演講稿篇3

什麼叫社會公德?簡單的説,社會公德就是社會上每一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公共道德。比如説:説話文明,行為高尚,尊師尊紀,尊老愛幼,團結友好,相互幫助,愛護公物,誠信對人,等等等等。這些都是社會公德的具體表現。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高不高,可以從人們社會公德水平高不高去衡量。只有社會公德水平高了,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才能高。而我們的社會是由一個個的人組成的,所以,只有我們每一個人的社會公德水平提高了,我們的社會文明程度才能高起來。

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生活在學校這個小社會裏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遵守學校的公德,提高我們的公德水平。然而,我們很遺憾地經常看到這樣一些不講公德的現象:

——上課不用心,干擾老師講課、影響別人聽課。

——課餘時間追追打打,甚至用粉筆頭、掃把作為追打的工具。

——亂丟垃圾,隨地吐痰;

——公然在廁所裏抽煙被同學老師發現卻不以為然;

——將剛剛安裝好的水籠頭、廁所門、課室門窗、監控設備嚴重損壞;

——把垃圾桶踢得“砰砰”直響甚至讓它面目全非;

——更有甚者,給老師起不文雅的綽號,不接受老師的正確批評教育,頂撞老師;

——經常曠課、遲到、不參加集體活動卻還要編造各種藉口。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這些都是嚴重不遵守學校公共道德和違反中學生守則的現象。然而,在我們同學當中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上述這些不道德行為的同學今天就在我們的隊伍裏。在這莊嚴的國旗下,我不知道你現在臉紅不臉紅,我不知道你此刻覺得不覺得羞恥。

那麼,怎樣才能消滅這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公德水平?我認為,除了加強自我修養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要加強自我修養,起碼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加強自我修養,必須提高思想認識、端正行為態度。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要深刻認識到,遵守公共道德是我們做人做事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道德要求。要充分認識到遵守學校公共道德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必要的、必須的。這就好比每天都要吃飯一樣,不吃就是不行。第二,加強自我修養必須從點點滴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説,你要丟垃圾或隨手丟了垃圾,你要想到不該亂丟或馬上撿起來,然後將它放在應該放的地方。又比如,沒心上課要講話,你就要想到上課講話會影響別人,不道德,於是不講了。同學們,做這點小事其實不難,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去做。第三,加強了自我修養,必須持之以恆。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也不難。假如你不想去做那當然就很難。但如果你每做一件事之前都問一問自己:“我該不該做這件事?”“我做了這件事會不會有損自己的形象,會不會有損他人、學校的形象?”只要你做事情之前“三思而行”,只要你經常“三思面行”,那麼你就能持之以恆,就能持之以恆地擁有一份公德心了。

總之,講究社會公德,人人都有責任;遵守學校紀律,個個必須做到。只有人人負起責任,個個嚴格遵守,我們的學校才是一個文明的小社會,八中的校園才是一個文明的校園,和諧的校園,幸福的校園。

讓我們共勉!

講公德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這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遵守社會公德》,那麼,什麼是社會公德我們説社會公德是社會生活中最簡單最起碼、最普通的行為準則,是維持社會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進行的最基本條件。因此,社會公德是我們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就應遵循的行為準則,也是作為公民應有的品德操守。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用“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二十個字,對社會公德的主要資料和要求作了明確規範。

1、文明禮貌。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人們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在人們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現。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講文明禮貌能促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道德橋樑。是社會禮貌和個人道德修養的標誌之一。人的行為舉止最能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禮貌程度。每一個自尊自愛的人都應當把講究個人禮儀當作獲取成功的素質去培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仍會看到種種不講文明禮貌的現象,如一些同學常常出言不遜、惡語傷人,失禮不道歉,無理兇三分等等,都是不講文明禮貌的表現,務必認真克服。日常生活中學會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這樣的禮貌用語。

2、助人為樂。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大家樂於相助,把別人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給予熱情和真誠的幫忙與關懷,這就是助人為樂。在班級生活中,每個同學都能主動關心、幫忙他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就能使助人為樂在班上蔚然成風,那麼,你就能隨時隨地得到他人的幫忙,感受到班羣眾的温暖。平時,我們也能夠看到,有些同學主動為受傷同學背書包,課間輔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有的同學還參加了志願活動,走上社會關心幫忙他人等等,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3、愛護公物。公共財物包括一切公共場所的設施,校園的公共財物,是給我們學生享有各種服務和便利的物質保障。當這些設施被破壞了,那我們的保障就受到影響了。樓道內的安全疏散指示標記有的時候被同學踢碎了,教室內的課桌留下了某些同學的傑作,籃球架的籃網被有的同學當成了縱跳摸高的器具,甚至有的同學拿衞生間的捲筒紙當玩具等等,期望每一位同學要有義務和職責維護好校園的公共設施設備,隨手關掉教室內的長明燈,隨手關掉水龍頭下的長流水,時時、處處關心和愛護公共財物。

4、保護環境。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社會公德的一項基本要求。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此刻請我們每一位同學看一下自己座位的周圍是否有紙屑,是老師提醒了你才望見,還是根本就視而不見,所以,要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努力養成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如自覺節約能源,反對浪費,不亂倒垃圾、污水,不損壞各類環境衞生設施等,不斷增強環保意識。

5、遵紀守法。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一個公民來説,是否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秩序,紀律觀念、法制意識強不強,體現着他的精神道德風貌。遵紀守法,首先要知法。每個學生都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不斷增強法制意識。首先要學習與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搞清楚什麼事能夠做,什麼事不能做,什麼是法律允許的,什麼是法律禁止的。其次要守法。在校園就得遵守校園的規章制度,遵守班級的班規制度,走上社會,就務必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要護法。當有人違反課堂紀律時,要相互提醒,當有同學一大早來校園抄作業時、當有同學考試前私下跟你約定對個答案、當有同學邀你同去網吧或未成年不宜進入的場所時,要及時制止,這都是護法行為。

同學們,最後讓我們牢記培根的一句名言:“把美的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借這天第55個學雷鋒日這樣特殊而有好處的日子,和同學們一齊重温這二十字社會公德的主要資料,並期望大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一個有公德意識的中學生。

講公德演講稿篇5

社會公共道德的主要資料包括:禮貌禮貌、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等。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説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們學校師生對鄉中學的對口扶貧行動,資助貧困的同齡人完成學業,這不正是良好的社會公德的體現麼?

再看一個外國的例子。

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此刻空着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社會公德的體現麼?

我那裏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正因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道德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道德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道德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道德水平,能夠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禮貌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道德,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清朝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公德的歷史教訓。

公共道德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嗎?不會!個人道德修養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必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因此魯迅先生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道德修養。

人的道德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必須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潛質;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潛質,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發奮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貼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道德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道德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堅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但是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務必遵守的公共道德。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地衝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要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也是一樣,並非必須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禮貌的習慣,使禮貌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禮貌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理解社會公共道德的教育,很多同學都能夠滔滔不絕地大談社會公德。但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理解社會公共道德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理解社會公共道德教育有什麼區別!因此我們要實踐社會公共道德,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禮貌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公共道德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麪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嗎?但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麪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就應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講公德演講稿篇6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這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弘揚社會公德,做合格公民》。

社會公德,古人將其歸結為忠、孝、義、仁、禮、智、信等。這種公德在中華幾千年的禮貌進程中不斷延續發展,始終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倫理。它不曾被歷史長河的滾滾巨浪所淹滅,正證明了社會公德是維繫社會和和諧的基本保障。

請大家設想一下,當傳統好處上的社會公德進一步發展,使“路不拾遺”、“夜不閉户”成為現實;全體公民用心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發展人道主義精神,助人為樂、救死扶傷、見義勇為這樣的社會將會是多麼和諧多麼安定阿!

這天,我們所要重建的社會公德,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同時,時代發展的進程又賦予了它新的內涵。這個新的內涵就是要求每個公民都務必承擔起與公民權利相對應的公民職責和義務。

每個公民都是家庭的一員,企業的一員、社會的一員,一方面責罵社會公德世風日下,一方面又自我侵蝕社會公德,社會怎能和諧社會公德何日能重建每個公民只有從自身做起,承擔起家庭、職業和社會的職責,家庭氛圍、職業環境和社會秩序才會好轉,我們才能算是合格的公民。

老師們、同學們,此刻,一座座現代化大廈拔地而起,祖國的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社會公德這座大廈也要長高長大,成為支撐現代禮貌道德的基礎。我們只有弘揚社會公德,做合格的公民,才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