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美德演講稿多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71K

學美德演講稿多篇

學美德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節約意識卻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着的電燈;衞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其實稍加註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裏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我們才能節約資源,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永遠美麗富饒!

謝謝大家!

學美德演講稿篇2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温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温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學美德演講稿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譚依婷,是六(2)班的學習委員。今天我有幸參加競選美德少年的演講,感到十分高興。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對我的信任,給我這個鍛鍊的好機會。 我演講的題目是《真誠 樂學 成長》。

“美德少年”是每位少先隊員努力的目標。美德少年是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美德少年是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美德少年是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美德少年是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每一天,我在努力向美德少年看齊!靠攏!

我勤奮學習、視野開闊。

學習上,我刻苦努力,一絲不苟。愛鑽研,能夠虛心請教。我的作業工整、美觀,老師們説我的作業好似一幅幅藝術品。我學習成績優異,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我熱愛閲讀,一有空就讀書,一有書就愛不釋手。廣泛的閲讀開闊了我的視野,同時也提高了寫作水平,去年,我的作文——《我是光谷的孩子》被彭老師推薦發表在《現代少年報》上;在快樂閲讀知識競賽中,我獲得區級一等獎;在學校科普知識競賽中獲得一等獎。

我心地善良、禮貌待人。

有人説,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我捧一顆一顆潔白無暇、善良真誠的心靈,不斷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裏,我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爸爸媽媽眼裏,我是一個懂事體貼的“小棉襖”,休息時,我主動幫爸爸媽媽整理房間,疊被子。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沒力氣打開藥瓶,我用“熱脹冷縮”的方法打開了藥瓶,幫媽媽倒水吃藥,讓她好好休息。媽媽很快康復了。媽媽那幸福的笑容仍讓我記憶猶新。

我助人為樂,傳遞愛心。

我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於困難的同學,我樂於伸出援助的雙手,真誠奉獻。有同學上課忘帶學習用品時,我豪爽地拿出自己的借給他們用;有同學有疑難問題時,我熱情耐心幫她解決。有一次,史欣欣同學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我在自習課上一遍又一遍地教她,課後不厭其煩地幫她分析,在我的幫助下,她終於學會了。看着她熟練地答題,我特別高興。在我天真的童心裏,裝滿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學校組織、獻愛心活動時,我積極參與,無私奉獻。去年10月,我心愛的英語老師——萬老師生病了,住院一個多月,我拿出了所有的零花錢,買了營養品去探望她。看着萬老師憔悴的臉龐,我請求萬老師別擔心我們的學習,我們在學校裏更努力地學習着英語。

我熱愛勞動,勇擔重任。

勞動時,髒活、累活我搶在先,從不惜力,能夠提前出色的完成。在學校組織的“清除白色污染,美化綠色家園——佛祖嶺社區行”活動中,老師誇我“不但能吃苦,還表現出極強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尤其是在“做環保小衞士,珍愛生命”活動中,積極投稿,並發動同學們身體力行,使得學校及周邊環境衞生有了很大的改觀。

我興趣廣泛,全面發展。

“向上”是我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我的身上,有着一股強烈“向上”的追求,我一直在追求着 “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學生,做個好公民。”我尊敬長輩和師長,團結同學,遵守校規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國小生行為規範》和社會公德,深得鄰居、家長、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美德少年的標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以來這都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國小的六年裏,我一步步地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在努力。既全面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又不斷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在社會實踐中吸取甘甜,如今,我羽翼漸豐!

當然,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今後我會加倍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我希望在平日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學習中繼續努力,爭當一名光榮的“美德好少年”。

謝謝大家。

學美德演講稿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父母肩上的擔子又重許多,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他們總是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的將我們撫養長大。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總認為父母生育了我,就應該養育我,讓我過上理想的生活。其實我錯了,因為我不瞭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同學們,相必我們都讀過這樣一封信,信中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信雖然只有三個字,但很沉重。當父母讀到此信時,他們的心裏會是怎樣的感受呢?這位寫信的兒子他知道嗎?也許在他的心裏就只有錢。然而,同學們,我們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呢?我們知道感恩父母嗎?

有的同學在節假日陪女友或是男友上街遊逛,而不回家陪伴父母,把父母拋在腦後。俗話説:兒行千里母擔憂。他們是多麼擔心自己的孩子,日夜思念着他們的兒女啊!我們報答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我們可以感謝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因為是他們讓我們站在這五彩的世界裏體味人生的冷暖,父母之愛,深如大海。

羊跪乳,鴉反哺。同學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我們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是否給父母送過一個禮物?民間有則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獻上一聲祝福呢?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在我們同學中,又有多少人能記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呢?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説,這聲祝福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百善孝為先。孝,其為人之本也,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給予的點點滴滴。在此,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快樂!安康!

謝謝大家!

學美德演講稿篇5

兩千多年前,孔子説:“不學禮,無以立”;荀子説:“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漢代的賈誼甚至是,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人與獸的區別。可見,文明是人類進步的標誌;文明禮儀,更是一個亙古永恆的話題。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的禮儀之風傳承至今,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而著稱於世。“言為心聲,形為內現”。文明禮儀是一個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體現,是文化修養的外在表現,是美好心靈的對外展示,更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誌。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不僅擔負着民族振興的重擔,還要挑起傳承文明禮儀的歷史使命。現在我們正處於長身體、學知識的重要時期,同時更是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各種品行形成的關鍵時期。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説:“禮貌是兒童與青少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是的,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學習文明禮儀,並把文明禮儀變成我們的生活習慣。

“其實文明很簡單,有時只有一張紙的厚度”,這是我從中央電視台公益廣告上看到的一句話。的確,比如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請、對不起、打擾了、麻煩您、謝謝”,這温馨的話語,就能給人舒暢的感覺,宛如春風拂面。在學校遇見老師和同學要主動問候,美好的一天就在這一聲聲問候中開始了。在他人需要幫助時,一句“我能給你幫助嗎?”,帶給他人的是力量和温暖;在他人失敗時,一句“我相信你能行”,帶給他人的是信心和希望;在他人痛苦時,一句“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帶給他人的是安慰和理解。在他人面對困難時,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個欣賞的眼神,一陣自信的掌聲,帶給他人的不但是尊重,還有温情和幸福。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是對老師的尊重和辛勤勞動的回報。將掉在地上的果皮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裏去,是我們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和義務。這些都是文明的表現!文明其實真得很簡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文明離我們也很近,近到觸手可及!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陣掌聲、一句呵護、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不僅僅代表的是文明、禮儀和素質,還代表的是愛心、是希望、是温暖、是信任、是理解、是快樂!“送人鮮花,手留餘香”!

文明禮儀是我們進步的階梯,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陶行知先生講過“千學萬學學做人”,説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祖國大地處處瀰漫着文明禮儀的芳香。

學美德演講稿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裏,我想用一首詩來開始我的演講,“有一支歌,我們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鮮花四季開放這支歌的名字叫禮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今天我來説一説校園禮儀

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裏做什麼呢

當你踏着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乾淨、整潔的校園裏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些拖拉機車的老爺爺老奶奶的艱辛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裏,同學們,你們怎麼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麼忍心讓乾淨的牆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麼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麼可以揹着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裏,在三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學美德演講稿篇7

美德,在我國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已有近千百年的歷史,也是我國中華民族的象徵,“美德是什麼?”我想,每個人的心裏邊都有不同的答案。當然,一定也會包括我。

記得在一個陽光明媚的週六下午,我和我的媽媽還有弟弟一起來到了美麗的貞山看風景,我們懷着愉快的心情、踏着快樂的腳步。這兒什麼都不多,就是人多、垃圾多,有白領、有國小生、有青年、有清潔工、也有一家三口過來遊玩的……這兒的清潔工可真不少,一個個是滿頭大汗。而垃圾呢?更是數不勝數!“一,二,三……二十一……”剛學到30以內的數的弟弟數起數來“二,四,六……”弟弟又情不自禁數起來。走了很久,弟弟累得都走不動了,媽媽只好叫我抱着弟弟繼續往前面走着。

“姐姐,姐姐,我好渴啊,水,水我要喝水。”弟弟拽着我衣服的一角嚷嚷着,媽媽聽到了,立即從包裏拿出還剩五分之三的礦泉水給弟弟,弟弟接過水,“咕嚕,咕嚕”沒一會兒,礦泉水就被他喝完了。對面的清潔工阿姨剛好看見弟弟拿着空瓶子跑到垃圾桶旁邊,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裏,便面帶着微笑走上來,用還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表揚弟弟,説:“真是個好孩子呢!”説完,對着弟弟豎了個大拇指,弟弟低下頭,臉紅着,剛抬起頭,又看見我和媽媽對着他豎起的大拇指,臉紅得彷彿是成熟了的大紅蘋果,耳根子也是紅彤彤的呢!似乎還有些受寵若驚呢!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弟弟這樣做的話,那麼全世界的人都將會擁有美德。

學美德演講稿篇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美德”,我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美德到底是什麼?也沒有注意過身邊的人具有哪些美德。這次高橋國小之行——美德夏令營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老師用極其平常和輕鬆的語調問我們:“美德是什麼?”我愣了半晌,美德還能是什麼?不就是美好的品德嗎?可是經老師點明後,我才回過神來:原來,美德包括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捨己為人、先人後己、勤勞節儉、團結友愛……很多內容。

時間的推移中,我漸漸悟出一個道理。美德雖然人人都有,但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會將自己的美德發揚光大。想要將一份美德流失,是很容易的事;想要多發揚一份美德卻不是靠嘴説出來的,而是要用行動修煉出來的。

我突然間發現,在我身邊有很多美德值得我去學習。

記得我第一次讓座,是和外婆一起乘公交車。我正打着瞌睡,一個沉重的腳步聲傳進了我的耳朵,睜開雙眼一看,是一個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拎着個大大尼龍包的阿姨。她正四處張望着,尋找座位,但一個空位也沒有,這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頭轉向窗外,我卻沒有,我站起身,給大媽讓了座。外婆説我真傻,我卻不以為然,心中自豪得很!這時,一個大伯給我讓了座,我感激地望着他,有一個年輕姑娘給大伯讓了座,一個小孩子又給年輕姑娘讓了座。

我當時真覺得,自己帶頭讓座這個舉動真是太正確了!因為,美德是可以傳染的!

這個社會不缺少美德,卻仍需要更多的美德,所以,讓我們的心中永遠都保留着一份美德,讓更多的美德常駐你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