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學校工作總結

欄目: 學校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57W

一、黨建工作

大學學校工作總結

1.目標任務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全面加強學院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強化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提高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支在學院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學院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2.具體措施

(1)加強領導班子和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學院民主政治建設。學院要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定期開展黨政聯席會議,班子成員共同研究黨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商討學院重要事務、及時通報有關情況或協商解決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問題。把黨建工作、思政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研究、協調、共建,最大限度的實現統一思想、齊抓共管、協調發展,提高學院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增進黨建工作的合力、提高領導學院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定期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嚴格落實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制度,規範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做到學習有質量有數量有成效。通過“學習強國”、學校和學院組織的黨員及黨員幹部培訓,強化日常學習,提升黨員幹部的理論素養。

(2)加強基層黨建工作

健全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加強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隊伍建設。強化黨建責任落實,建立黨組織負責人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機制。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健全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強化大學生思想入黨工作。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加強校院兩級黨校建設,嚴格黨內組織生活。不斷髮展黨內民主,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加強黨組織關係管理。

完善和創新“先鋒計劃”特色黨建項目。充分發揮師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以黨支部、黨小組為單位提交活動計劃、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提升黨員活力,在全院師生中充分展示我院師生黨員的“先鋒”作用,以此帶動全體師生互相趕超、共同進步,增強黨建育人的實效性。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黨員志願服務小組等載體開展黨團員結對幫扶和志願服務實踐活動等,並將此類活動延伸到團支部,創新團支部活動形式,提升團支部活力和凝聚力,以實現黨建帶團建,團建促學建,將黨建、團建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度融合,達到通過黨建、團建提升我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認真落實支部建設年方案,創建“五好黨支部”。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試行)》,規範組織發展管理,確保黨員隊伍質量;規範和深化“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和“三會一課”制度,以“先鋒計劃”為依託,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活動,充分彰顯黨員的先進性本色,發揮黨支部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輻射和引領作用;加強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三會一課”等各種制度建設,開展經常性的黨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法紀教育,規範政治生活,堅持政治方向,推動教育學習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堅持領導幹部和黨組織書記走在前列、當好表率,發揮支部主體作用,層層示範帶動,形成上行下效、整體聯動的總體效應。

(3)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全面推進網絡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深化全員外宣理念,完善理論研究和宣傳激勵機制,為學院事業發展提供強勁輿論氛圍支撐。創新符合學生成長規律、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教育方式,探索有效的教育載體,實現學生事務管理內涵式發展,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教育,提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推動學生服務平台建設,強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工作。全面加強宣傳思想工作和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工作水平與能力。

(4)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切實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工作紀律、廉潔紀律、羣眾紀律和生活紀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加強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完善糾正“四風”長效機制,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健全責任追究機制。

二、學生思政工作

1.目標任務

堅持立德樹人,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根本任務,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完善“招生、培養與就業”“德育與學業教育”一體化的聯動機制,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法律優秀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三全育人”。

2.具體措施

(1)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發展。

學院各級領導班子、學工隊伍、教師隊伍,通過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國教育大會、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等的相關精神和理念,深刻領會“三全育人”和“五育並舉”的內涵和實質,充分理解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將“三全育人”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用實際行動踐行“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

(2)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築牢學生工作根基。

輔導員要通過教育思想大討論將自身角色定位轉變為對大學生的主流價值引領,做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要善於總結和發現工作規律,把更多的時間用來與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與碰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輔導員管理與培訓,提升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定期開展輔導員工作培訓和工作交流。以專題的形式開展輔導員培訓,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就業、黨務工作、開展班團建設、寢室文化建設和獎助勤貸工作等方面的培訓。經常開展工作交流,探討工作中的疑難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鼓勵輔導員加強對工作的思考和創新,申報課題、發表論文,進一步提升輔導員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

(3)加強學風建設,提升學院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建立健全學風、教風和師德建設體制。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學術規範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師德教育全過程,充分發揮教師在人才培養各環節的作用,培養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

在學校實行的班主任制度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學院實行班主任遴選工作,制定學生分類培養制度。加強班主任對學生啟蒙教育、專業學習輔導、考研考證指導和就業創業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激發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有目的性的學習和有發展性的學習,提升我院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加強第二課堂學生活動的指導和創新。加強對專業活動的指導和創新。在原有專業活動項目如辯論賽、以案説法、社區普法等基礎上,新增模擬法庭比賽、法律文書大賽、文獻檢索大賽和社區法律援助項目等,加強教師對專業活動的指導,將理論付諸實踐,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有效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和加強文化活動創新,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陶冶學生情操,拓寬學生知識面。開展設計大賽、書畫比賽等科技文化活動;演講比賽、禮儀大賽等文化藝術活動;專業社團、學術社團等社團活動;各類球賽、歌舞晚會、運動會等文藝、體育活動;形勢政策教育、主題班會等德育與實踐活動;“優秀班集體”“文明宿舍”“紅旗團支部”等各種評比、競賽活動;社會實習或實踐等。加強和完善一院一品“先鋒計劃”項目。樹立學生工作品牌建設意識, 以“一院一品”為抓手,融合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融合學風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隊伍建設和“三全育人”工作, 融合“全人發展”教育和主題教育,深入推進學生工作品牌建設和特色凝練,以“一院一品”建設為引領,發揮教師、輔導員、學生幹部隊伍、黨員羣體中的典型和標杆人物在學生管理與服務中的思想引領作用,讓思政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遍地開花,形成長效的育人機制,促進學院整體學生工作上水平、上層次。

加強管理服務體系和學風建設。進一步加強學工隊伍服務能力建設,重點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加強對學生的分類管理和學風“院-班-舍-人”四級管理體系建設,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朋輩導師、學習標兵的先鋒引領作用,發揮以教師為主體的班主任、先鋒計劃黨員師生的協同育人作用,以評先評優評助、文明宿舍建設、優秀班級建設為主要抓手,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重點推動學風建設四級體系落實見效。

(4)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晚點名、班會、主題黨日、主題團日等活動契機,開展好主題教育,不斷完善主題教育設計內容,上好思政課程,構建課程思政、日常思政融會貫通的德育體系,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加強學生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的教育和宣傳,結合疫情加強學生生命觀教育。開展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致敬英雄、不忘初心、敢於擔當的系列主題教育和科學素養教育。加強學生個人良好衞生習慣養成教育和宿舍文化建設。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倡導並培養學生早鍛鍊的習慣,培育良好的校園體育鍛煉風氣。

(5)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工作。

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創新創業課程、專題講座、科研創新實踐項目、專業實習實踐等,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完善學生創新創業的管理平台和實踐平台,加強對學生創業方面的幫扶指導力度。進一步加強就業工作隊伍建設,努力實現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覆蓋。加強就業市場深度建設,提高就業指導服務質量與水平,不斷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建立校企合作單位、協同育人單位和校友參與的學生選培送扶四階段人才培養機制。做好畢業生就業跟蹤服務工作。

(6)加強校友工作。

推動各地校友會建設,送關懷、送温暖、送關注,建立校友走訪聯絡長效機制,凝聚校友力量。加強重點地區、重點領域校友工作,服務校友發展併發揮校友為區域、行業服務的作用。

Tags:大學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