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精彩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7W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精彩多篇)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 篇一

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我們準確定位我們的學生觀、質量觀、成才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僅侷限在人人都趨之若鶩的分數上,更重要的還在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自主向上的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只有真正落實減負精神,學生才能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也才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主動學習的自覺性還給學生,學生才會樂學、願學,思想上才不會有任何負擔,教育教學效果才能得到保證,最終實現減負增效。現將我校減負提質增效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減負”的文件精神,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面對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二、具體措施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通過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掌握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技術,潛心鑽研教學業務,深刻領會大綱精神與意圖,努力做好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教育教學實效。具體要求有“五精心”:

(1)精心研究教材和學生特點。

(2)精心設計教案,特別是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和課後練習。

(3)精心上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主性。

(4)精心批改作業和輔導“學有困難的學生”。

(5)精心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實驗操作和實踐活動。

2、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落實課程方案

執行課程計劃,按國家規定的有關教學要求,開齊課程,上足課時,嚴格按照課程表上課,不隨意佔用或挪作他用。

3、嚴格控制作業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按照上級文件的“減負”精神,我們在教學中嚴格控制作業量和作業時間,提倡佈置活動性、實踐性的作業。一二年級書面作業當堂課內完成,三四年級學生每天全部學科的課外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30分鐘,根據我校情況,三四年級課外作業主要是有語文和數學兩科,也就是每天的家庭作業語文在15分鐘內完成,數學在15分鐘內完成。五年級不超過45分鐘,完成語文數學單科作業的時間不超過22分鐘。六年級不超過60分鐘,完成語文數學單科作業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

①作業“質”的保證。佈置作業時,在“質”上狠下功夫。做到作業佈置的重點和難點到位,到點,可做可不做的基礎題,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最好不重複佈置,有效地避免無效作業。

②作業“量”要適當。就“量”而言,認真多做題,確有提高成績之效。但憑“題海”取勝,負擔過重,會事倍功半。而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掌握知識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如,每天的作業量要嚴格控制,應該在上級要求的時間範圍內完成。語文的作文,應該是教完一個單元才佈置一篇作文。平時的小練筆,應該做到隨堂完成,不留到課外去。還應該教育學生及時完成作業不拖拉,要一絲不苟,不要邊做邊玩,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③提倡作業少了多看書。要讓學生認識到:書讀得多了,知識就自然而然豐富了。在課堂上學的知識僅僅是一部分,還要通過課外閲讀來開闊視野,擴大見聞,從而養成讀書的興趣。

4、嚴格控制在校時間,留給學生自我發展空間

學校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在校時間內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鍛鍊意志、培養能力、提高興趣的舞台,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這些活動為學生培養能力、展示才華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和廣闊的舞台,也激發了同學們的競爭、合作、參與意識,為校園生活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營造了熱愛怡小、團結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5、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是減負增效的祕訣

眾所周知,對學生減負決不能以降低教學≮≯質量為代價,我們要爭取以最小的勞動付出,去換取最大的學習效益。如果説一是為實現“量的減負”,那麼二就是為了“質的增效”,對學生而言,一絲不苟完成好一定量的作業是成功。

其實,老師營造好一個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思維習慣,良好的學習品質,才會提升班級的整體素質,也是減負增效的一條祕訣。

6、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新途徑,通過科研達到“減負增效”在繼續推廣應用科研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督促教師努力實施好學校教育科學的研究課題,通過積極探索教學改革途徑,達到“減負增效”目的。具體做到:

(1)認真學習各類理論書刊和各種先進思想,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

(2)嚴格科研操作規程,做到科學、嚴謹、規範。

(3)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

(4)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討活動,每位教師以教學中碰到的問題作為自己研究的課題,圍繞子課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通過問題的計劃、實施來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7、繼續抓好教學管理隊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教學新模式。實現教師提能,減負增效,教學有效的目標。一是發揮好教導處的引領作用,發揮好教研組長、學科骨幹的模範帶頭作用。二是發揮好基層行政組織備課組的作用,發揮團隊精神,深化開展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努力打造“品牌意識”。積極發揚民主,同伴互助,實現和諧發展,使學習的氛圍滲透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裏時,就一定能實現充滿生命活力的和諧校園。三是激發教學管理隊伍的創新管理意識,進一步從管理上促進教學秩序,從教研組建設上探尋提高成績的新路子。重視精細化教學管理,本學期我們加強聽“隨堂課”、“常態課”的力度,實行行政領導每週不定時的聽隨堂課制度,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要求各教研組長反思本組的教學現狀,強化平時的工作落實,圍繞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開展教研活動。激發團隊的教學激情,發揮每個人的主人翁意識,用每一位教師的不斷進步,去促進學校整體工作的快速提升。四是通過活動引領教師轉變觀念,通過聽評課,促使教師靜心思考,坐在課堂內聽課的同時,必然去思考、去感悟,要優於在辦公室裏思考教學行為的再優化。所以積極參加聽評課是保證你思悟的必備時間。

8、家校結合,共同做好“減負”工作

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向社會、向家長宣傳教育改革的形式、任務,使家長明確“減負”的目的、意義,並且支持學校“減負”的一些做法。在家不給學生施加心理上、學習上的壓力,從根本上轉變家長的觀念,形成家長、學校“減負”的合力。

只要我們深刻認識到“減負”的真正含義是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們就會在培養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和肯學習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會越走,路越寬。“減負增效”勢在必“減”,勢在必“增”,勢在有效。我們只要下了力氣和功夫,就一定會有好效果。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 篇二

為了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規範教育教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我校根據市區教委關於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相關規定,認真做好減負工作,現將十二月份減負工作彙報如下:

一、學校佈置

臨近期末,面對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的情形,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期末複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我校在本月開展了“減負增效,切實上好複習課”的'教學活動。

二、落實措施

1、期末複習期間,學校繼續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不準任課教師隨意增減課程,開足開好體育、音樂、美術、品社、品生、勞技等課程。

2、嚴禁各年級語數外課程私自佔用音體美等課程給學生補習。

3、嚴禁各年級教師佔用學生中午休息和放學時間給學生集體補課。

4、繼續開展每天1小時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及冬季長跑活動,增強學生體質。

5、認真上好每一節複習課。複習要有計劃,按照課程標準認真備好每一節複習課,做到複習內容明確,重點突出,難點突破,不打無準備之戰。教務處通過檢查教師複習課教案、加強上課巡視,確保老師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6、召開校本教研會。各教研組針對怎樣開展有序、科學、高效的期末複習開展教研活動,摒棄題海戰術,精心設計作業,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真正給學生以自主選擇、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等方面進行研討,積極探索複習課的教學策略,上好複習課。

7、結合每位學生學科素養與德智體美綜合表現,完成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活動。

8、召開家長會,建立學校、教師、家長間的聯繫,與家長進行真誠的交流與溝通。任課教師要關愛學困生,鼓勵家長,關心孩子,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與他們一起走出學業困境。

三、取得成績

各學科均能按減負要求上好每一節複習課。教師們在教研中,積極研討,認真備好複習課。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複習效率。通過改變作業形式,激發學生複習興趣。教師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佈置的作業富有色彩、充滿情趣,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學生樂學樂做,複習效率顯著提高。

四、存在問題

教師們在如何撰寫複習課教案,如何上好複習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

五、改進方法

1、開展教師培訓,通過學習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2、學校加強校本教研管理,各年級組認真開展校本教研活動,使校本教研落到實處。

通過培訓、研討,教師們進一步處理好“減負”與“增效”的關係,積極探索有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及途徑,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確保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 篇三

在教育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的領域探索思考着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求減輕學生身體和心靈的負擔。具體到美術課堂教學,我們也要設身處地地從兒童立場出發,從小事做起,重心下移,有效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為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我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一些舉措,讓美術課堂成為減負增效的課堂。

一、作好課前準備,為減負增效夯實基礎

課前準備,就是讓學生根據老師佈置的任務,進行有針對性地尋找、發現或思考查找相關的一些資料、圖片,學生只有充分做好美術課前準備,才能在課堂上獲得主動權,學習才會輕鬆起來,並最終讓自己養成勤於動腦、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

美術課程的學科目標包括學生要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這決定了美術課繁瑣的準備工作,在別人眼裏不屑的垃圾廢品卻往往成了我們迫切需要運用的寶貝,因而它是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和空間裏進行的,所以我們更要精心組織。

我們美術老師必須毫不吝嗇地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課前準備工作上,這樣孩子們才會有愛上美術課的原動力。不斷尋找美術的原動力,是我的努力目標之一。

二、更新展示形式,為減負增效保駕護航

繪畫是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抒發情懷的`方式,美術作業也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鞏固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在平時的美術課上,同學們在老師的輔導下,用手中的畫筆勾勒出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卷,然後通過展示,讓其他學生觀摩、欣賞、學習和借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秀的作業會帶動更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更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激發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七彩的畫面中,收穫愉快的情感。

每天的美術課結束後,我感覺自己的心裏總是滿滿的,雖然每天都在不同的班級反覆叮囑所要準備的材料,但當每一次孩子們的畫展示在大黑板上,儼然是一個小型畫展時,我的心都會跟着他們一起快樂的跳動。因為每次作業都有不同的主題,所以我給這種形式起了個名為“主題性作業展示”,有時根據主題內容,我還會在黑板上即興畫上相應的背景。

考慮到美術課上展示學生作業,對於激勵和啟發學生具有重要作用,這學期的第一節課,我就與孩子們一起把作業紙分開,一課課整理,雖然很繁瑣,但是每節課我和孩子們都能盡情品嚐到成功的喜悦,薄薄的一張紙只要用吸鐵石擺在黑板上就行,評價和欣賞的效果都很好,而且收發作業紙,保管作業紙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這件事雖小,但給我的啟發卻很大。有些事情想到了,就要去做,否則永遠沒有進步。

三、創新評價方式,使減負增效持續發展

教學評價在美術教學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正確恰當的教學評價,能夠使學生了解自己一節課下來的學習狀況,找出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我覺得要不斷更新評價方式,採取多種形式評價,並結合系統性的評價,增強學生的持久性,學生對學習會主動許多,這也是促進減負增效持續進行的有效方式。 我從教學常規上進行了新的評價嘗試。有序的教學常規是上好美術課的保證,我執教的中高年級學生慢慢進入了心理叛逆期,課堂上已不再像低年級學生那樣僅靠一個鼓勵就能維持好秩序,於是我結合學期末的考核,在學期初就設計”我是美術明星”這一自我評價的表格,要求學生課前做好美術課準備工作、提前有序地排隊進美術專用教室、上課積極參與、不擾亂課堂紀律、認真完成美術作業。做到這五點,關鍵是態度問題,我有意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每節課下來,學生自己申報,把班級、姓名寫進表格中,無形中形成一種自我約束的團隊意識,學期結束時,每一項獎勵按照每次得分加入考核進行評價,有始有終,對高年級學生很有説服力。有效的評價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的,靠得是持續的努力。

我們的課堂需要減負增效,作為一名國小美術老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把它落實到自己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深入研究減負增效,準確把握學生和課程的要求,優化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方法指導。讓我們為進一步做好減負增效工作而努力奮鬥吧。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 篇四

減負提質是對教學活動的一種優化,通過優化教育者的思想,到優化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使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果,為學生終身發展,全面發展做好奠基作用。在“減負增效”活動中,我校通過以下幾方面工作嘗試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並取得一定效果。針對我校實施一學期已來的工作情況,特作如下總結:

一、依法辦學,嚴格學校課程管理,全面實施“減負增效”工作

(一)嚴格執行新課程計劃,嚴格執行國家教育部關於課程設置的有關規定,保證中國小生按規定全面修習國家課程,開齊課程,上足課時。嚴格執行國家體育課時規定,確保中國小生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二)切實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結合我校實際建立學生實踐基地,充分體現知識的綜合、學生的自主實踐、教學過程的開放,以及學生對課程門類和研究內容的選擇,務求實效。

(三)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安排學生在校學習活動時間,提高學習實效。合理安排中國小生作息時間,保證學生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對教師的培訓

減負提質,就是要把學生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脱出來,合理配置學生的課業量,積極提倡一種開放的、啟發式的教學,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努力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而教師是實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決定每節課的質量和成敗的關鍵者,要想達到“減負不減質,減負更優質”的效果,抓好教師業務能力培訓是關鍵之一。

(一)注重對教師的培訓。自開學以來,先後多次組織全校教師

在本校教材教法的培訓;派出我校的年輕教師到外校學習,歸校後再把其他學校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方法傳授給本校的教師,並在我校全面實施,使之開花結果。通過這些培訓,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能力,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教研深入課堂第一線,研究實施優化課堂教學手段。從開學初,通過一週的準備之後,我校的兩個教研組,就在我校開展教師輪流上公開課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教師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我校和漾田國小、過國小兩家兄弟學校,開展了三次有針對性的片區教研活動,第一次是針對數學的計算能力的培養;第二次是針對語文的閲讀教學;第三次是針對語文、數學、英語的複習教學。三校教師們共同探討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如何採取新的教學理念和現代科學的教學手段來實施減負工作,確保“減負不減質、減負更優質”。

(三)抓學校教學的常規管理,確保教學質量穩中有升。我校針對實施減負工作,確保減負不減質,開學初就採取分組備課、互聽互評,作業探究、採用網絡資源改進課堂效果、增加教研組活動次數和內容等手段,使我校教師教學方法得到改進,業務能力得到及時提高,確保了教學工作的質量穩中有升。

三、控制練習資料,提高練習的有效性、針對性

我校嚴格控制徵訂教輔資料,確保每班學生每天作業量不超過文件規定的時間。各任課教師都精心選題,嚴格控制作業量,有效地避免學生重複機械練習,提高針對性。倡導課外作業轉向課內隨堂訓練、檢測,尊重學生髮展的差異性,實施分層次佈置作業,適當控制作業難度,提高作業“含金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在各自基礎上鞏固、提高,讓基礎不同的學生

都能體驗成功,感受到自主完成作業帶來的樂趣,增加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自信,積累成功學習的經驗,減輕學生特別是學習基礎處於中下水平學生的心理負擔。

四、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和難度,增強學生的成功感

“減負”不是取消考試,而是要求改革考試的內容與方法,使考試不再變成“學生的敵人”,符合教學規律的檢測是必須的、必要的。我校執行面甸鎮中心學校對考試的安排,我校教師只對所上科目組織單元檢測,達到減少考試次數目的,同時又能準確把握大綱、考綱和難度,使之達到少而精的效果。這些檢測都要求各科任教師及時批改,並將成績反饋給班主任,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以達到查漏補缺、瞭解學情的作用。

總之,“減負”是一件大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步驟,雖然各學校都積極採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減負不減質,但是由於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效果還不明顯,還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不懈努力和團結合作,這樣才能把這一件事切實做好,既能真正減輕學生的過重的學業負擔,又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減負不減質,減負更優質的效果。

減負增效的工作總結 篇五

新課程理念下的美術課堂應該是追求有效、高效的教與學。如何改進美術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創造最佳教學效果,應是我們不懈地追求。面對推陳出新、不斷湧現的良方佳策,不要指望將其全部擁有,用過多的手段和活動將課堂填得滿滿當當,這樣只會導致美術教育的“虛胖”和過度。我們應該牢牢把握一個“度”,讓課堂教學“適度精彩”,防止課改方向“過左”或“過右”。才可能更好地擁有最佳的收穫,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下面將平時觀察到的若干過度現象加以分析研究,以尋求“適度”。

一、整合過濫,偏離學科本位。

在新課程的視野下,美術不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從《美術課程標準》有了“綜合、探索”領域後,經常可以看到美術教師在學科教學中體現“整合”方面所做的努力。許多教師為了體現這一新理念,動不動就在美術課上用大量的時間安排跳舞、唱歌等“非學科因素”,將美術課上成了歷史、語文、思品、科學、音樂等其它課。殊不知,不恰當的“整合”,會失去美術課本來的學科特色,會讓人覺得牽強附會。如,一堂以“春天”為題的繪畫課,教師往往會介紹與春天有關的文學素材,在詩歌、散文、詞彙上大做文章,也會在課堂上教學生唱一些有關春天的歌曲,甚至還會講授許多在春天發生的動植物知識和自然現象等等。也不可否認,這些內容對於“春天”的美術課內容能夠起到非常有效的引導和擴散作用,可以讓學生很快感受到春天的氛圍,對春天發生正面的興趣。但是,當這些環節完成之後,老師僅僅是簡單地讓學生看一些繪畫作品,然後就説:“同學們,下面請大家用畫筆來描繪自己心目中的春天。”這話説完,一堂美術課的講授就算完成了。象這樣的整合,更象是一堂文學欣賞課或是一堂科學課,雖然看起來他把文學、音樂、科學和美術整合了,但並沒有在教學環節中真正涉及到美術本身,缺乏對春天色彩的的認識,對春天景色描繪的指導,嚴重脱離了美術課本質。許多教師認為,只要通過很多話題“帶出了美術”,就算是講授了美術。我們説,讓學生在“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是要教給學生怎樣通過視覺藝術去觀察、記錄、描述和表現“春天”。這裏,對“春天”的興趣並不等於是對“美術”的興趣,“廣泛的文化情景”不是美術本身,只是認識美術原理的一種手段,而美術本身的認知才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教學目的。如果不能達到這一目的,從根本上説這堂課已經偏離了作為美術課的基本意義。

二、合作頻繁,重形式輕實效。

現代美術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已是一種常用形式,一種教學策略。它強調學生間的合作交流互動,也重視師生間的合作交流,隨着課改的深入,生生間、師生間的合作交流變得頻繁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美術教師把構建新的學習方式理解成外在的東西,即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的學習形式上,以為課堂熱鬧了,學生合作、討論了,就是體現了新理念,這是對轉變學習方式的誤解。比如有一種所謂的合作,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馬上分組,展開討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僅象徵性合作一兩分鐘,學生還沒進入狀態就結束了,然後教師請各小組代表發言。這種合作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合作,其真正意義並未達到。還有,有的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可以獨立解決,卻偏偏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甚至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裏討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部分教師只是從形式上接受新的理念,一味追求形似而非神似,沒有把握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實質。

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必須注重合作學習的真正效果。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深入到其中,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並選擇適當的合作時機和合作內容,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合作的途徑與方法,適度地開展合作學習。

美術教師要擔當好參與者、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要深入學習小組傾聽、瞭解他們學習的進展情況,要揣摩他們的認知心理,體察他們的學習困難,適時的教給他們合作的技巧,組織他們討論的要領,使他們懂得尊重和傾聽,學會否定、質疑和補充,不要籠統的提醒學生該怎麼樣做,不該怎樣做,要有針對性,幫助他們將美術學習活動開展起來。

三、媒材濫用,片面迷信多媒體。

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課堂教學最優化的一個重要舉措。實踐證明,教師在課堂上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有好處。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一是傳遞大量的圖片信息;二是利用音響、音樂與畫面的結合創設動人的藝術情境和氛圍;三是插入視頻圖像資料,展示動畫特效,拓展學生學習視野等。但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而已,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講解。如果我們不能發揮多媒體的長處,反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為手段而手段,不僅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教師基本功得不到展示。美術教師過多地應用多媒體課件,課堂教學必要的技巧演示步驟和製作過程就會被一張張冷冰冰的畫面所取代;就會忽視美術課不僅需要大量的範畫賞析,還需要教師對繪畫、製作方法進行演示這一特性。此外,還有相當多的教師選擇在學生進行創作時不斷播放精美的圖片或動畫作品,這些畫面往往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或分散學生的注意,是不符合學習者心理要求的。

例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把電腦當作一種“高級板書演示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現象比比皆是。有的地方評價一堂美術課的優劣,把教師是否運用多媒體作為一項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來進行操作,而不管運用得是否適時、適量、適度。對現代教育技術的片面、浮淺理解,給美術教師形成一種誤導:不使用多媒體,就不是一堂好課!如果哪位美術教師不會運用電腦課件輔助教學,則是一件怪事。由於過多依賴多媒體,使美術教師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一節課下來,原先在黑板上漂亮的粉筆字板書沒有了,精彩的範畫也不畫了。這樣一來,不但掩蓋了教師美術基本功的不足,而且不利於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過程。由於過多地採用“電灌”,使教師對問題引領與講解的意識逐漸缺失;過多的人機對話,使師生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還有一些美術教師整節課都用花花綠綠、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課件來展示教學的內容,出現了課堂上僅僅是一些資料堆砌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教師不僅手忙腳亂,學生也會出現視覺疲勞,看似熱熱鬧鬧一堂課,又是音樂,又是圖畫,又是動畫,但學習的目標不知跑到哪裏去了,學生也不知道教師在講些什麼,既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又沒有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展評花俏,求面不求質。

評價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通過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不斷實踐,經常總結反思,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新一輪的課改呼喚有“質”感的評價,面對形形色色的評價方式,要自醒。不要一味追求評價的外在形式,過度追求“外在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真實有效,所以需要“瘦身”。怎樣的評價方式更適合被評價者?從哪個角度評價對被評價者更有價值?只有適時適度地開展適合個性發展的評價,才是有效的。

1、過“濫”的表揚

新課程強調課堂評價的激勵功能,將更多的視角用來關注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讚賞、激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們充分注意了評價語言、方式的多樣性,於是美術課堂出現了“你觀察得真仔細”、“你的眼光真鋭利”、“你畫得真好”的掌聲;出現了“你真會動腦筋”、“説得太好了”之類的評價;出現了點點頭、摸摸後腦勺等體態評價語;學生的額頭也貼上了紅五星、智慧星等。短短几分鐘時間內,竟然每個發言的學生都得到了老師及全班同學的讚賞。在課堂上教師進行評價表揚的頻率明顯過高,導致一些學生為了贏得老師的表揚而發言。再細看,學生贏得表揚時所回答的問題以及對美術作品的點評有不少是很淺顯的、很籠統的、沒有針對性的,學生的回答也不至於反映出學生的“真聰明”、“真棒”。這樣過“濫”的讚賞,甚至還有明知道學生畫得不對不好,教師也會給予讚賞:“很好,不錯。”如此種種,顯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課程的理念,很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消極影響,造成很多學生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不足,盲目樂觀。同時隨着學生認識自我的能力和願望的提高,他們也會對這樣的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勵產生反感,影響他們的學習。

2、過“花”的形式

從以前單一的教師點評,到現在鋪天蓋地畫展式展評、T台表演秀、模擬評獎、交換義賣等形形色色的展評形式,似乎在美術老師的眼中,似乎把表演式、評獎式的展示和鼓勵被當作區分好課的一個標準。似乎只有熱熱鬧鬧的展示收場就是學生最喜歡的,最有收穫的。其實,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講,難得一次的表演能激發熱情和共鳴,但次次如此,便會產生疲勞感和厭倦感,達不到最終展評的目的。作品通過課堂上的評價反饋,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當前的學習狀態,不僅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進步,還要讓學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同 時得到 老師、同學的建議和幫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