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通用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63K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通用多篇】

地理的學習心得 篇一

要學好地理,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它感興趣,只有對它感興你才會想要學,才能把它學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

其次、必須利用好課堂上的40分鐘,聽課效率要高,然後在課後注意鞏固,認真對待每次作業,力求弄清楚每一個知識點;還有考前猜題,複習時要注意課本中“例如”後面的知識。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記圖,記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分清每一種圖,千萬不可張冠李戴,記圖首先要記清最基本的圖,如世界地圖的大概輪廓,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圖等;其次是結合課本上的圖形解釋加以理解。

例如在學習氣候類型這一節時,要注意課本上每種氣候類型的圖,要學會根據圖判斷出是什麼類型的`氣候,並熟記其特點和成因。並根據判斷氣候“三步曲”來判斷,第一步:“凸向定半球”,根據等温線的凸向來確定半球北半球向北凸,南半球則反之。第二步:“温度定帶”,即每月最低温在15℃以上的為所有熱帶氣候類型;最低温在0℃—15℃之間為亞熱帶氣候,還包括温帶海洋性氣候;最低温小於0℃為温帶氣候類型(温帶海洋性氣候除外);第三步:“降水定型”,夏季多雨型:熱帶、亞熱帶、温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氣候;全年多雨型:熱帶雨林氣候、温帶海洋氣候,全年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

我個人認為記圖就要達到給你一個知識點,你能馬上想到有關的圖形,或是給一個圖,能馬上想起有關知識。

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二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經緯度位置:4°N―53°N;73°E―135°E,東西跨經度60多度(跨5個時區,相差4個小時),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4、領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鎮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爾高原;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5、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第3位。陸界線:2萬多千米

6、瀕臨的海洋:從北往南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線長1.8萬千米。內海有渤海和瓊州海峽。

8、陸上鄰國:14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緬、老、越

9、隔海相望的國家:日、韓、菲、馬、文、印尼

10、三級行政區劃:省、縣、鄉三級及特別行政區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1、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

12、各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和行政中心:p8

13、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2000年達12.95億;佔世界21.2%。省區分佈: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門。

15、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醫療衞生條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16、地理分佈特點: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

盆地交通和經濟發達等地區人口多)

17、我國人口總量仍持續增長的原因: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18、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9、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漢族人口占92%,少數民族佔8%。5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不一:壯族人口最多。

21、我國民族分佈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佈在東部的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2、獨特的民族風情:彝族 ――火把節 白族――三月三歌會 藏族――曬佛節 傣族――潑水節 回族――古爾邦節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漢族――賽龍舟 朝鮮族――跳跳板 苗族侗族――蘆笙節

23、我國地勢的突出特徵: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佈

階梯名稱平均海拔 地形類型 分界線

第一階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第二階梯 1000―2000米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準噶爾盆地

第三階梯 500米以下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

24、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候、河流、交通、經濟、水能的影響:

(1)對氣候:使暖濕氣流從東至西深入內地形成降水;

(2)對河流: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

(3)對交通:東西向的河流溝通了東西交通;

(4)對經濟: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繫;

(5)對水能: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有利發電。

25、山脈兩側的地形區

①大興安嶺西側內蒙古高原東側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西側黃土高原東側華北平原 ③巫山西側四川盆地東側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西側青藏高原東側四川盆地或雲貴高原 ⑤崑崙山脈北側塔里木盆地南側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北側準噶爾盆地南側塔里木盆地

26、主要山脈走向:(1)東-西走向三列:(靠北)天山、陰山、(中間)崑崙山脈、秦嶺、(靠南)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三列:(西側)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中間)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邊)台灣山脈(3)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脈(4)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脈(5)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7、中華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28、我國地形特點:複雜多樣,五種地形類型齊全(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區面積廣大。

29、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佈,大江大河發源地;內蒙古高原――地表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黃土廣佈;雲貴高原――石灰巖廣佈,地表崎嶇

30、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豐富的油氣資源;準噶爾盆地――綠洲和墾區,受大西洋濕潤氣流影響。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內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31、三大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32、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廣佈;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

3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1)氣候複雜多樣、(2)季風氣候顯著、(3)多特殊天氣、(4)多旱澇災害

34、我國冬季氣温分佈特點:南北温差大。成因:緯度位置

35、我國夏季氣温分佈特點:南北普遍高温。成因:緯度位置

36、我國的温度帶: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高原氣候區。

37、空間上分佈即地區分佈:從東南沿海向西內陸遞減。成因:受夏季風影響。

38、時間上分佈即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降水年際變化大。

39、我國的氣候類型:温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

40、我國洪澇災害的原因:(1)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推進遲緩,久久徘徊在南方,則會導致“南澇北旱”;(2)如果夏季風推進迅速,且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則容易出現“北澇南旱”

4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劃分: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為界線

42、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位於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和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差異大。

43、我國的特殊天氣:寒潮、梅雨、颱風、沙塵暴等。44、內外流區的劃分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

45、主要外流河及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烏蘇里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閩江、珠江、瀾滄江

注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46、外流河的水文特徵:隨着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驟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着冬季風……枯水期。

47、內流河的水文特徵:夏季,隨着冰雪融化,內流河水量增多;冬春季節河流流量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大部分屬於季節性河流。(注意:我國東北的河流有兩個汛期,即春汛和夏汛)

48、主要內流河: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位於塔里木盆地北部。

49、我國的主要湖泊

(1)青藏高原湖區: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流湖,也是我國的湖泊。

(2)東部平原湖區:鄱陽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50、長江 發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頭:沱沱河。(黃金水道)

流經省區: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6300千米,中國第一,世界第三。)

流經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岷江(宜賓)、嘉陵江(重慶)、漢江(武漢)、烏江、沅江湘江(洞庭湖)、贛江(鄱陽湖)

上、中、下游分界點:宜賓――宜昌――湖口

51、黃河 發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源頭:卡日曲。流經省區: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主要支流:大通河(蘭州)、湟水(西寧)、洮河、汾河、洛河(2個)、涇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

51、“地上河”的成因與危害及治理

(1)成因:?黃土高原土層疏鬆,地形支離破碎?中游地區夏季降水集中,沖刷作用大?中游地區植被差?下游地區是平原,水流平緩,泥沙沉積。(2)危害:在於下游的決口改道。

(3)治理:根本在於加強上中游地區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樹造林;修築梯田;打壩淤地;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樞紐工程。

52、什麼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53、主要類型: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

54、自然資源的特徵:(1)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

(2)自然資源數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資源質量在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

(4)自然資源分佈的規律性和不均勻性。

(5)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變化之中。

55、我國土地資源的特徵:人多地少、類型齊全、區域差異明顯。

56、“人多地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不及世界的1/3。

(1)各類土地資源齊全:耕地、林地、草地等。(2)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育佔世界22%的人口。(1.3億公頃)

57、耕地分佈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58、林地分佈在東北(原生林)、西南(原生林)、東南山區(人工林和次生林)

59、草地分佈在內蒙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天山山麓。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60、我國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較大,分佈在新疆,內蒙古和青藏高原

61、珍惜每一寸土地

(1)耕地存在的問題:人均少,後備土地資源不足,工礦與建築用地佔用及亂佔耕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對策:提高耕地的生產力,適當開墾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存在的問題:管理不力,濫伐現象嚴重―對策:營林造林護林採育結合,永續利用

(3)草地存在的問題:超載,管理不力,造成退化――劃區輪牧,防災。

62、我國水資源地區分佈懸殊――東多西少,南豐北缺。

(1)南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0%,卻佔全國總流量80%以上。

(2)黃、淮、海流域(華北平原)面積佔全國耕地的38%,以上但水資源只佔6%。

63、時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2)年際變化大。(3)對生產的影響――易造成乾旱和洪澇災害。(4)採取的措施:修建水庫

64、空間分配不均及其對生產的影響。

(1)南豐北缺。(2)解決方法:跨流域調水。

65、緩解缺水問題的根本途徑: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

66、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

67、(1)西線: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黃河。(2)中線: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北京、天津。(3)東線:長江下游揚州處沿京杭運河――天津。

八年級上學期地理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三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1.1 遼闊的疆域

1、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温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迴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陸地大國: ①國土遼闊②陸界(20000多千米)③陸上鄰國多(15個)

海洋大國:①遼闊海域②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③隔海相望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135°E);

最西: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最南:曾母暗沙(4°N);

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處(53° N)。

我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Km2,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國海域分佈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我國領海的寬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眾多的鄰國:我國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多千米,接壤的國家共有15個(順口溜):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還有緬老越。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順口溜):印尼馬文菲日韓。

2、34個省級行政

現行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掌握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輪廓

§1.2 眾多的人口

1、數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2000年)佔世界人口1/5以上。目前人口數為13億多。

2、中國的人口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3、中國的人口分佈特點:東多西少(東南多西北少)。疏密不均劃分線:黑河(黑龍江省)——騰衝(雲南省),此線以東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4、我國的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1.3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族等56個民族成員。漢族人口眾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2%;其他民族(55個)人口僅佔8%,被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最少是珞巴族。

2、民族分佈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漢族分佈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3、民族風情: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雲南傣族——潑水節;中華民族——端午節等等。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 中國的地勢地形

1、地勢特徵: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分三級階梯分界線:第一階梯(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雪峯山脈)第三階梯

山勢走向:東西走向: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玉山。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

中華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2、地形特徵: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縱橫交錯的山脈和複雜多樣的地形(33%山地、26%高原、19%盆地、12%平原、10%丘陵),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是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常見的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內蒙古高原: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黃土高原:世界上黃土分佈面積最廣的區域;雲貴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巖分佈廣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內中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被美譽為“聚寶盆”;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著名的成都平原位於盆地西部,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天府之國”之稱。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面積廣大;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2.2 中國的氣候

1、特徵:氣候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1、氣候複雜多樣:冬季南北氣温差異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氣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季風氣候顯著:我國雖然氣候類型多樣,但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區最為遼闊。)

我國氣候類型分為:温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温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季風(特別是夏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多災害天氣:主要有寒潮、颱風、旱災、洪澇等。

多旱澇災害: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2、根據氣温的南北差異,並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分為5個温度帶: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另外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3、我國氣温最冷地方:黑龍江的漠河鎮;最熱地方:新疆的吐魯番;

降水最多地方:台灣省的火燒寮;最少地方: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4、一個地方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我國可以劃分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2.3河流和湖泊

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區域。水系是指流域內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澤、地下暗河等組成的水流系統。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後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佈區域,成為外流區。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內流河分佈的區域,叫做內流區。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徵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乾旱地區。

與外流河相比,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明顯不同。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

滾滾長江: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呈“V、W”字形,幹流先後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上游:源頭——宜昌(武漢);中游:宜昌——湖口(江西);下游:湖口——入海口。中游段被稱為“九曲迴腸”——荊江。

滔滔黃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呈“幾”字形,徑流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

注意:黃河的憂患如何治理請看筆記。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3.1 自然資源概況

什麼是自然資源:人們從自然界獲得並能為人類所利用的物質與能量。

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

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徵:總量豐富,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質量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我國自然資源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自然資源由於受到某些成因的制約,其分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他們在地區分佈上一般都是均勻的。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

§3.2土地資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土地是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的舞台。“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1、類型齊全: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於因地制宜。我國草地面積廣大、居世界前列,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一億公頃。我國土地類型: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

2、區域差異明顯:我國土地資源的空間分佈不平衡,土地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明顯。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我們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屬於農業用地)和建設用地(屬於非農業用地)等。我國的天然林地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南;東南部山區的林地多為人工林。我國草地主要分佈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我國各地區土地資源的質量差別很大。西北內陸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乾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為主。

3、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⑴優勢:總量豐富、類型齊全;⑵劣勢:人均佔有量少、比例結構不合理、分佈不均、各種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4、“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3.3 水資源 (3月22日 世界水日)

1、我國水資源的特點(問題):⑴水資源短缺(總量豐富,人均不足;污染、浪費嚴重)⑵時空分佈不均(①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解決辦法有“興建水庫”)②空間上: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即東南多,西北少(解決辦法有“跨流域調水等工程”))

2、時間分配不均:我國水資源在時間分佈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季節、年際變化大的特點有關。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於我國水資源地區分佈不平均,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等工程(如:引黃濟青、南水北調)。

3、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措施:①興建水庫②跨流域調③節約用水④保護水資源⑤處理並防止水污染⑥植樹造林等。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4.1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交通運輸: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2、交通運輸發展變化:手提肩扛→牲畜馱運→現代運輸(公路、鐵路、航空、水路和管道)

3、目前分佈特點:東部密集,西部稀疏。

現代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4、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運輸。

5、交通運輸樞紐:指在若干條交通運輸線交叉的地方。

類型:單一型和綜合型。

6、選擇運輸方式要考慮的因素:

(1)客運:要考慮人所擁有的經濟情況、時間長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發點與目的地間的距離及各運輸方式的價格、速度快慢。

(2)貨運:要考慮貨物本身性質及運貨量、運輸距離、目的地位置、運輸工具的特點等。

總之,無論是運人還是運貨,在選擇運輸方式時,都要考慮交通工具的特點、運輸距離、時間、運輸目的、運輸的人或物本身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貴重或急需的貨物且數量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短程可由公路運送,遠程而又數量大的可用鐵路上的專用車;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儘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4.2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基礎產業

1、農業:利用運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髮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

2、分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劃分依據:勞動對象的不同。

農業有大有小,狹義的農業僅指種植業,而廣義的農業則可包括農(種植業)、林、牧、副、漁五大部門。

2、農業重要性——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

我國農業生產特點:差異很大。原因:我國國土遼闊,氣候、地形、水分等自然條件複雜,地區差別大,再加上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等,導致全國的農業類型和發展狀況在地區分佈上有很大差異。

3、農業的地區分佈:我國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很明顯。

①種植業、林業、漁業主要分佈在我國東部。其中,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林業集中分佈在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②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佈,以畜牧業為主,那裏有我國四大牧區(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因為降水稀少,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綠洲。③我國東部、南部農耕區的畜牧業,以畜禽飼養為主。

4、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①宜林則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發展林業可以保持水土。

②宜糧則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利於耕作。

③宜牧則牧:降水較少,但是牧草生長良好,適宜發展畜牧業。

④宜漁則漁:河湖較多,適宜發展漁業。

5、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我國東中西地區農業發展方向差別及原因:⑴“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的地理條件:地勢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豐富,熱量充足,水熱配合較好;交通發達,便於運輸,臨海,進出口方便,適於發展對外農業貿易;技術設備先進,信息不源廣,居民眾多,市場大。⑵而“西部地區之所以要實行退耕還林,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主要是因為西部自然條件在發展耕作業方面處於劣勢,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已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形勢嚴峻,所以必須根據西部特點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

§4.3 工業——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1、工業生產:從自然界獲得物質資料,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2、業生產特點:階段性、關聯性、計劃性。

3、工業“主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為農業、建築、科研、軍事等部門提供了許多機械設備、科研儀器,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4、我國工業分佈趨勢:沿河、沿江、沿海。其中,沿海地區——工業最發達:4個基地、5個特區、14個開放。

5、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比較:

我國工業的發展:我國煤炭、鋼鐵、棉布、電視機、電冰箱等產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業分佈:能源供應不足與浪費並存,必須貫徹開發與節約並舉的方針。

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佔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的70%以上。石油是我國第二大能源,在我國能與生產和消費總量中僅次於煤炭。水力是我國的重要能源資源。

6、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涵義:科學技術為基礎,電子和信息為龍頭,產品科技含量高。

特點:科技人員比例大、研究開發費用高、產品更新換代快。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情況:起步晚,發展迅猛。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佈:依附於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差導:

沿海——科技園區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工業基礎好,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高層次知識人才集聚,形成了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沿邊——貿易導向型:沿邊地區利用其地理優勢,依靠國家的開發政策,發展了以組裝、加工為主的貿易導向型產業。

內陸——國防軍工型:內地地區依靠資源優勢和工業基礎,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機械製造、電子、航空航天等工業為主的與國防軍工有密切關係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