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6W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通用多篇】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一

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西藏省也有鐵路線。

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運送。

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運送。

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主業。

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佈,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

林業集中分佈在東北、西南、東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分佈呈現“南稻北麥”格局。

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產區。

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1]”的分佈特點。

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

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

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

3、產品更新換代快。

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二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地理差異

(1)氣温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温逐漸降低。

(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多。

(3)地勢差異:自西向東,地勢呈階梯狀分佈,逐級下降。

2、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

(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

(3)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

(4)飲食習俗的地區差異: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喜歡吃甜,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鹹,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

飲食口味差異形成的原因:與當地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有一定關係。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重點):

①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②與我國冬季1月0℃等温線大體一至;

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

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⑤是我國暖温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二、四大地理區域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⑴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⑶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温和降水)。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即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三、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1、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2、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一、位置、氣候、地形

1、稱謂:“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

2、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

3、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山河大勢。

4山環:由東北平原,

5、水繞:1黑龍江2.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為臨,3.圖門江4.鴨綠江與朝鮮為臨,5遼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龍江

6、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二、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商品糧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氣候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2、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1)東北三省由於緯度較高,氣温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東北平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3、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問題

(1)在春秋季節,由於經常受寒潮的影響,容易發生低温凍害。

(2)由於大面積開荒,濕地面積鋭減,生態環境惡化。

三、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1、重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

東北三省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依託豐富的資源,東北三省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的比較完整的重工業體系。

3、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20世紀90年代,由於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東北重工業基地出現經()濟發展滯後的現象。國家明確提出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稱謂:

2、的發源地,如華夏始祖炎黃二帝。

3、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説,其中“風成説”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4範圍:黃土高原東起A西至B北連C南抵D秦嶺。跨越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區。

5、黃土地貌景觀: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形成塬(殘留的高原面)、樑(長條狀的山樑)、峁(孤立

的饅頭狀山丘、川(黃土高原農業較發達、人口集中地地區)等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

二、嚴重的水土流水

1、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鬆,多空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缺乏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為原因: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修路、採礦等活動破壞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2)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牀、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難。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

二、現代化的大都市

1、北京的重要功能區:主要包括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等。

2、北京的交通網絡

(1)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

(2)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

3)城市軌道交通也很發達,並且已初步建設成網。

(4)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北京在城市建設中,十分重視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和環境質量的改善,目前,正朝着“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

第七章南方地區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一、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1、位置與範圍: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區地形複雜多樣,東部與西部的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佈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南方地區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濕潤。

4、土壤:由於水熱充足,這裏植被常綠。在濕熱的環境中發育了紅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雲貴高原被稱為“喀斯特高原“

5、河流:水量大、汛期長

二、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南方地區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

2、南方地區耕地多為水田,是我國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3、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佈,灌溉條件良好,水田集中連片,山區水田零散分佈在河谷和緩坡。4主要農作物

(1)糧食作物: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

(2)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3)三種常見的食材:蓮藕、椰子、竹筍。

第二節“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匯之地

1、地理位置和範圍

(1)位置: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範圍: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濕潤。

2、“魚米之鄉”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河網密佈,湖泊星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3、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託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繫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並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三

第一節自然特徵與農業

1、位置: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3、氣候:北方地區地跨我國的中温帶和暖温帶,大部分地區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屬於半濕潤區。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於夏季。

第二節“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我們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來形容東北三省。

2、東北三省積雪期長,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

3、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

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黃土高原因覆蓋着深厚的黃土而得名。地表支離破碎,千溝萬壑,水土流失嚴重

2、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跨山西、陝西、河南、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

3、黃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黃土風情”(1)窯洞(2)信天游陝北民歌(3)黃帝陵

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

1、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是首都北京的符號,故宮、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號,“鳥巢”“水立方”是現代北京的符號

2、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3、北京的位置: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羣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四

一、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

(1)類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

(2)耕地佔世界第四位,林地佔世界第六位

二、幾類土地資源的分佈:

(1)耕地、林地主要分佈在東部季風區;

(2)草地、難以利用的土地分佈在西部內陸地區;

(3)我國三大林區:a東北林區(最大的自然林區);b西南林區(樹種最豐富的林區)c東南林區(最大的人工林區)

三、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①總量豐富,人均佔有量少;

②山地多,平地少。(山區為山地、崎嶇的高原、丘陵地區的統稱)③後備耕地資源缺乏。(主要分佈在新疆、黑龍江等邊遠省區)

四、我國土地政策的基本國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五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複習講解:地勢和地形吧!

1、我國地勢總的特徵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佈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平原、丘陵為主。

3、在中國地形圖中找出三級階梯的界線:

1)第一、第二級階梯分界線: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2)第二、第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4、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

5、第二級階梯:平均海拔1000——20xx米左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6、第三級階梯: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7、我國地形特點: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有山地(佔33%)、高原(佔26%)、盆地(佔19%)、平原(佔12%)、丘陵(佔10%)

8、在中國地形圖上找出我國山脈走向:

1)東西走向的山脈自北向南有: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自西向東有: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

3)南北走向的山脈:橫斷山脈、賀蘭山

4)弧形山系由喜馬拉雅山。

9、在我國的山區常發生的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這篇八年級地理知識點複習講解:地勢和地形就介紹到這裏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流經地形區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上、中、下游分界城市

內蒙古的河口

河南的孟津

湖北的宜昌

江西的湖口

主要支流和湖泊

汾河

渭河

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

洞庭湖、鄱陽湖

6、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在內蒙古河口以上為上游,河南孟津以下為下游。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高。長江在湖北宜昌以上為上游,江西湖口以下為下游。

7、利用黃河水的灌溉在黃河的上游形成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稱為“塞外江南”)。

8、黃河泥沙含量很高的原因是:⑴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2)黃土高原土層疏鬆,植被破壞嚴重,一旦遇到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9、黃河下游變成地上河的原因是:

⑴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坡度變緩;

⑵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澱下來,使河牀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10、根治黃河的方法是,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11、長江從湖北枝城到湖南的城陵機一段稱荊江被譽為“九曲迴腸”,

1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能資源藴藏量佔全國的1/3,可利用水能資源約佔全國的一半。長江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

13、中國水量最大的河流——長江;中國汛期最長的河流——珠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14、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來自崑崙山、天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至9月份為汛期。

15、我國外流區河流的基本特點是河流多而長,夏季為汛期,冬季為枯水期;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

16、我國內流區河流的基本特點是河流少,水量少,夏季為汛期,冬季為枯水期;沿途蒸發和滲漏嚴重,多季節性河流。

17、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五大淡水湖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18、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運河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六

一、地理位置優越

(一)地理位置:

(1)從半球位置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2)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處於中緯度地區;大部分在北温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3)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二)位置的優越性:(1)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①為大多數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足夠的熱量。

②緯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①面臨大洋,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和對外經濟聯繫。

②我國西部深入大陸內部,有利於發展陸上交通,加強與中亞、西亞、歐洲等的聯繫。③面臨大洋,背靠大陸,有利於形成季風氣候,有利於海洋濕潤氣流深入我國內陸,在我國東部廣大地區形成豐富的降水。

二、疆域遼闊:

(1)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線長2.2萬多千米,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千米。

(2)我國領土的四個端點:①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羣島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緯度約為50度,南北最大距離約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南方綠意盎然。)③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73°E)。

(東西跨經度約62°,東西相差約4個小時,東西最大距離約5000千米,因而東部烏蘇里江上旭日東昇時,西部帕米爾高原還是滿天星斗。)

(3)我國的臨海與島嶼:自北向南依次為: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內海:渤海、E瓊州海峽;我國最大的島嶼:台灣島。(4)中國的陸上鄰國:(14個):F朝鮮,G蒙古,H俄羅斯,I哈薩克斯坦、J吉爾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爾、P不丹、Q緬甸、R老撾、S越南。(5)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T韓國、M日本、L菲律賓、W馬來西亞、Y文萊、Z印度尼西亞。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七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環境差異顯著:

(1)氣温: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温逐漸降低。海南島長夏無冬,黑龍江長冬短夏。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東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內陸沙漠、戈壁廣佈。

(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佈,逐級下降。第一級階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峯連綿;第三級階梯上的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温暖濕潤。

2、人文環境差異顯著:

(1)人類活動差異顯著。例如,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佈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佈特點;經濟發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如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四大地理區域:

(1)劃分依據: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

【名師點睛】

理解地理區域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學習並掌握各區域地理差異尤其是相鄰地理區域差異的前提。

【名師點睛】

1月份0℃等温線是暖温帶和亞熱帶、冬季河流是否結冰的分界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是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水田和旱

第六章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徵

1、黑土地、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我國中温帶和暖温帶,大部分地區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屬於半濕潤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發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2)農作物

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穀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範圍:東北三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

(1)發展條件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不利:春秋季節易發生低温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鋭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

3、

(1)資源條件: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別是煤、鐵、石油等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業體系: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

(3)分佈特點:工業主要分佈在礦產地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

(1)位置、範圍: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如傳統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陝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説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説”,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樑

3、嚴重的水土流失:

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牀、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名師點睛】

(1)黃土高原的地表景觀(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主要是長期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2)黃土高原是風力搬運堆積而形成的。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

(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 篇八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佈、地表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達木)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準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崑崙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