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32K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工作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要符合其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綜合性等基本特點。

(1)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和實施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實踐,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地把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相結合。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實踐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社會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操作性學習等多種實踐性學習活動,對課堂教學空間和教材加以拓展,改變學生在教育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學生的探究發現、大膽質疑、調查研究、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社會參與、社區服務以及勞動和技術實踐等作為重要的發展性教育活動。與各門學科課程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活動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統化的書本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學科課程中,練習、操作,甚至實踐,都難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學科固有的知識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學科課程的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但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是為了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學生與社會的聯繫,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身。我校在開發和實施以“圍棋”為主的校本課程中,正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基礎等方面考慮,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的空間。培養了興趣,鍛鍊了能力。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課程領域,它具有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特點。綜合實踐活動考慮學生的現實生活的需要和社會需要,立足於時代對學生素質發展的挑戰和需要,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總的目的。在內容上,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着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只要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關聯,只要是學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選擇的活動主題,都可以作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這種在內容上的開放性特點,是其它任何課程的內容所不具備的。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在學習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上,學生可以根據現有的課程資源、自身已有的經驗,採取不同的方式。通過這種開放的活動過程,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發展創新精神。我校的圍棋活動由來已久,而且多次在縣級正式競賽中奪取名次,因此,廣泛而深厚的氛圍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生成性。

這是由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取向和該課程的開發所決定的。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強調學生親身經歷,並獲得實際的發展性的體驗,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是在該課程的實施過程之中。學生參與了活動過程本身,也就在過程中獲得逐步的發展,並且學生通過對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反思,有利於覺醒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能力。如果學生遊離於活動過程,那麼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綜合實踐能力是難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在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不斷地建構自我的整個精神世界,發展實踐能力;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生成的過程,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動態體現的過程。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來看,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一種對學生髮展具有價值的課程,本身就是不斷生成的,是教師和學生一道創生的課程。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預定模式的機械裝配過程。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活動方式、活動過程,都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他們的現實生活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的主題,從而自主確定或選擇的。在活動的展開過程中,學生又從他所能接觸的情境和資源中收集解決問題的資料,並自主地制定活動方案或活動計劃。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動方案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發展。新的主題不斷生成,興趣盎然的過程,學生在其中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認識不斷深化,體驗不斷豐富,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生成性的集中表現。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動態生成和發展。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的實踐活動:以手抄報的方式舉辦一期有關中秋節、國慶節、教師節的板報展覽。這其實就是學生的學習經歷、生活的環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內容。學生也極有興趣和動力。學生在進行這項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地進行研究和體驗,能説他們沒有收穫嗎?

(4)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他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及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方案和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綜合實踐活動開放的活動領域或活動內容、開放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為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了條件。同樣,在上例的活動中教師只是佈置了一下內容,確定了一個負責人,告訴學生自願參與。但學生卻幾乎全部都參加了。他們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認識,雖然一開始七嘴八舌,但最終的結果是喜人的。收穫最多的還是孩子們。

(5)綜合性校本課程的開設目標及內容和形式之間應有機結合,以求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

因此將學生置於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同參與,促進各種素質的和諧發展。首先活動目標的綜合,不僅有社會意識、科學精神等情感目標,也有蒐集信息、處理問題等能力目標,還有各種知識性目標;其次,活動內容綜合,圍繞活動主題,包含社會、環境、自然、農業、科技等各種知識;再次,活動方式也是綜合的。根據主題需要,採用參觀、調查、討論、設計等多種活動形式,自主探究,積極建構。我校的綜合實踐課和以圍棋、信息技術、興趣體育、電子琴、研究性學習、少先隊活動、以及各學科課程等都參與到了其中,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

當然,如果能開發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將更加科學地促進學校對人才的建設和培養。這將是我們下一階段繼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第2篇】第一學期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第一學期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一學期校本課程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國小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校開發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全面教學,至今已經開課三個學期,全面步入了正確的運行軌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計劃的精心編制,促進了校本課程的有序運行。

為了正確引領和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我校於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就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與學期教學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體做法:

1、繼續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訂與編寫工作。

首先要抓緊一切時間儘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師用書的編寫印刷工作,為任課教師提供堅實可靠的教學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緊時間,創造條件,對主教材進行重新修訂。

2、、中心學校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將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課堂教學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組織課程實施專題工作會議。

其二要組織必要的教師教材教法專題培訓。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層學校對全體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必要的業務調研和技術指導。

3、各基層學校學校期初要編寫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末要做好專項教學工作總結。

4、各基層學校要組織任課教師學期初要制定學期學科教學計劃,學期末要組織任課教師認真做好總結工作,並要求撰寫一定量的專題經驗總結、案例或論文。

5、任課教師要認真規範地編寫教學預案。需要特別説明的是校本課程教學,一是要背誦,二是要熟練地朗讀,即容易背誦的背誦,不容易背誦的要熟練朗讀。中心學校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將定期深入各校檢查驗收。

6、各基層學校要把本項工作作為一項日常工作納入教學議事日程,紮紮實實,加強課程管理與教學指導。

二、認真全面執行學期教學計劃,保證了校本課程的全面發展。

由於計劃制定切合實際,指導性強,保證了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行,促進了校本課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1、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

課堂是學生學習積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古詩文積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就總結出了“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詩境,悟詩情——吟詩句,背詩文”的古詩教學四步法。

2、關注方法,加強古詩誦讀指導。

掌握良好的誦讀方法對學生學好古詩文有很大幫助。本學期中心國小教師就指導學生學習古詩文總結出了“知詩人——解詩意——體詩情”的古詩詞學習三步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主要嘗試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熟讀成誦法。即讓學生多讀,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也可“不求甚解”地誦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如學習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導學生多讀,反覆地讀,要讀出詩的節奏和重音。通過多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二是聯繫擴充法。即將所學的某一首古詩詞,與其題材內容、表現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詩詞聯繫起來誦讀,以形成一個知識組塊。如學習賀知章的《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可指導學生同時誦讀其他有關“詠柳”的名詩,楊萬里的《新柳》“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把這幾首同一題材的詩歌聯繫起來讓學生學習,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並在對比誦讀中強化了記憶效果,進而激起了學生讀背古詩詞的極大興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將誦讀過程作為欣賞佳作的過程,邊讀邊想象畫面,把自己融入詩詞的意境之中。如學習《憫農》(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想象農人艱辛勞作的情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熟讀成誦,自然水到渠成。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內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的誦讀熱情。

1、古詩卡學習達級活動。

以古詩卡中的古詩詞為基點輻射,連帶出其他相關的古詩來學習。採用自由背誦,注意等級差異。在古詩詞背誦中,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潛力,積極背誦古詩詞。每背過八首古詩詞,便可獲得相應等級的稱號,依次為詩客、詩俠、詩仙、詩神、詩聖,學生們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熱情參與。家長們也熱情配合,學習氣氛高漲。有的學生甚至背過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難度大的詩詞。

2、組織詩朗誦會。根據各年級所學內容,從所學古詩詞中精選20首,讓各班選出代表參加比賽,通過配樂朗誦,背誦,表演等活動形式,評選出優勝小組和背誦大王。這些活動開展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誦讀熱情,學習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對於必背的篇目教師們能做到嚴格把關,確保質量。每一首古詩詞的通過,教師們都經過學生自背、家長檢查、學習小組檢查、課堂抽查的方法,確保背誦質量。

(三)完善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為常規教學提供了文本保證。

實驗教材的修訂與配套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是實施校本課程常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證。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提高學生古文化底藴,推進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我校加強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和配套教師教學用書的修訂和編寫工作力度。

1、按計劃完成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修訂工作。本着確保實驗教材質量,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各年級段文化知識層面,適應教學需要的原則,本學期我們對20xx年編寫的校本課程實驗教材《中華古詩文經典讀本》進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對原教材進行了必要的刪減和增補,將難度過大的和不適於國小生的部分篇目進行了替換,將原教材的四冊改編為現在的六冊,即每個年級一冊(上寫學期合訂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學用書的編寫工作。為了解決任課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疑難與困惑,20xx年9月,我校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指定專職人員編寫配套教學用書。經過不懈努力,截至本學期,歷時兩個半學期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一至六年級全套十二冊約五十萬字的教師教學用書初稿的編寫工作。儘管還很粗糙,還有很多尚需進一步斟酌和完善之處,但我們還是邁出了這既艱難又可喜的第一步。

三、困惑與設想

(一)儘管我們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難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與困惑。

1、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上還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現象。如校本課程究竟與國家課程在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思路上有什麼異同,校本課程究竟要講到什麼程度才是合適狀態。

2、教材問題。現在,學生手裏沒有教科書,原因是資金問題,學校承擔不起,又不能向學生收費。

(二)下步設想。

1、加強教師培訓,加強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的探索與研究。

2、努力探索資金解決途徑,力爭儘快讓學生拿到實驗教科書。

【第3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例文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的課程,它的開發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手工摺紙和陶泥陶藝教程,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校本教研製度

學校組織並確定研究內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年會、論文交流、教研論壇、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教學分析、課例展示、專題研究、教學工作階段小結。

其次是“課的研究”,課的研究始終作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中心活動,包括教師的備課、説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的研究,其中教師的備課和説課作為組內教研活動的重點。學期內由各學科分管主任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典型的課進行專題分析和指導。

二、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

教師要形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合理方式,促進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水平的提高,本着以上宗旨,學校具體做法如下:

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首位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把打造新課改理念放在了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首要位置。

三、以嶄新的教師評價,鼓勵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提高。

在新課改中做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教學評價也應建立起一種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新模式。

我們認為:新的對教師評價模式,要以事業心、責任感為核心,引導教師結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偏愛和關注,新模式應強調教師評價的建設性和激勵性,尤其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因此,我校將“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核心的教師評價”做為新課改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教師則是課改成敗的關鍵,因此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長抓不懈,才能為課改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校本課程教學

【第4篇】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一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了學校的課程創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學行動綱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為了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體兩翼(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體,英語和藝術教育為兩翼)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新課改為我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社會辦學單位,我們認為校本課程實施中提供了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校根據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造條件。學校在開發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並注意發揮家長和社區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1、開發程序

首先根據我校的辦學宗旨擬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編制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這是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宏觀規劃和指導性文件,是學校教育哲學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具體體現。學校有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並由承擔具體課程開發的人員編制課本。

2、開發活動方式

我校根據課程開發宗旨,學校採取引進、部分開發、獨立開發的方式進行校本教材開發活動。引進了中國舞蹈藝術學院考級教材;部分開發了美術科的國畫、素描、色彩;獨立開發了《簡筆畫》和《人文素養》第一冊教材、《牛津英語》和《馬宏英語》等。這些教材體現了我校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實現了資源利用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與國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實施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設置,把校本課程納入課程表中,學校課程分限選類和任選類。限選課每週每班安排6課時參加藝術類的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箏、書法(軟筆、硬筆)、繪畫(國畫、簡筆畫、素描、色彩)舞蹈。英語沙龍1-3年選用《馬宏雙語》教學、教師自編常用口語練習,進行閲讀、英語小作文等。4-6年級選用《牛津英語》,每週每班5課時英語課。《人文素養》第一冊是由教師編寫的學校生活、環境保護、磨難教育等教學內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方式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開發基於學生興趣和愛好、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採取興趣小組、主題單元活動等多種形式;中學立足於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以選修課的方式,設置多樣化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滿足學生持續發展的需要。

2、評價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對課程開發、實施的全過程評價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我們認為校本課程評價應以學校經常性的自我評價為主,通過評價診斷課程,修正課程的開設價值,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預測教育的需求,推動校本課程深入、持久地進行。由於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時間短,對評價的研究還缺乏深度,還沒形成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有待於在課程改革的深入階段繼續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評價體系。

【第5篇】《海洋課程》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海洋課程》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洋課程》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藍色的家園海洋教育篇教學工作,收穫頗豐。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常規教學方面

1、認真備課

按照學校要求,每週我都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做到先周備課,而且努力做到備課符合學生實際。海洋教育所涉及的地理知識,海洋科學知識較多,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各種與課題有關的知識,這就讓自己做到了上課胸有成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積極聽課、參與教研、善於反思

不管什麼層次的聽課,我都儘量抽時間去聽,這樣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脱離實際的成見。定期的教研活動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

二、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前面推進。

定期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數。這不僅有利於對學生知識落實的情況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的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

三、重視動手和動腦的訓練

海洋教育不同於數學、語文,科學課教學要求動手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這兩點的訓練,並於學校的課題相結合,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

整個學期,我注重教學生由想到做。給學生營造一種快樂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同學都有“做”的慾望,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有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增強了。

四、存在不足與今後打算:

1、自身的業務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更新,我將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

2、學生的自主自覺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還不夠紮實,優生的差距還很大。

3、積極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寫有較高質量的教學論文。

在下學期裏,我將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不斷地提醒自己,讓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爭取新的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6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和實施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實踐,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地把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相結合。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實踐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社會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操作性學習等多種實踐性學習活動,對課堂教學空間和教材加以拓展,改變學生在教育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學生的探究發現、大膽質疑、調查研究、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社會參與、社區服務以及勞動和技術實踐等作為重要的發展性教育活動。與各門學科課程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活動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統化的書本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學科課程中,練習、操作,甚至實踐,都難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學科固有的知識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學科課程的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但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是為了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學生與社會的聯繫,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身。我校在開發和實施以“圍棋”為主的校本課程中,正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基礎等方面考慮,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的空間。培養了興趣,鍛鍊了能力。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課程領域,它具有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特點。綜合實踐活動考慮學生的現實生活的需要和社會需要,立足於時代對學生素質發展的挑戰和需要,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總的目的。在內容上,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着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只要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關聯,只要是學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選擇的活動主題,都可以作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這種在內容上的開放性特點,是其它任何課程的內容所不具備的。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在學習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上,學生可以根據現有的課程資源、自身已有的經驗,採取不同的方式。通過這種開放的活動過程,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發展創新精神。我校的圍棋活動由來已久,而且多次在縣級正式競賽中奪取名次,因此,廣泛而深厚的氛圍自然地形成了。

(3)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生成性。

這是由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取向和該課程的開發所決定的。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強調學生親身經歷,並獲得實際的發展性的體驗,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是在該課程的實施過程之中。學生參與了活動過程本身,也就在過程中獲得逐步的發展,並且學生通過對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反思,有利於覺醒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能力。如果學生遊離於活動過程,那麼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綜合實踐能力是難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在於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不斷地建構自我的整個精神世界,發展實踐能力;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生成的過程,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動態體現的過程。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來看,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一種對學生髮展具有價值的課程,本身就是不斷生成的,是教師和學生一道創生的課程。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預定模式的機械裝配過程。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活動方式、活動過程,都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他們的現實生活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的主題,從而自主確定或選擇的。在活動的展開過程中,學生又從他所能接觸的情境和資源中收集解決問題的資料,並自主地制定活動方案或活動計劃。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動方案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發展。新的主題不斷生成,興趣盎然的過程,學生在其中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認識不斷深化,體驗不斷豐富,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生成性的集中表現。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動態生成和發展。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一單元的實踐活動:以手抄報的方式舉辦一期有關中秋節、國慶節、教師節的板報展覽。這其實就是學生的學習經歷、生活的環境等生成的.,很自然的內容。學生也極有興趣和動力。學生在進行這項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地進行研究和體驗,能説他們沒有收穫嗎?

(4)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他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及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方案和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綜合實踐活動開放的活動領域或活動內容、開放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為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了條件。同樣,在上例的活動中教師只是佈置了一下內容,確定了一個負責人,告訴學生自願參與。但學生卻幾乎全部都參加了。他們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認識,雖然一開始七嘴八舌,但最終的結果是喜人的。收穫最多的還是孩子們。

(5)綜合性校本課程的開設目標及內容和形式之間應有機結合,以求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

因此將學生置於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同參與,促進各種素質的和諧發展。首先活動目標的綜合,不僅有社會意識、科學精神等情感目標,也有蒐集信息、處理問題等能力目標,還有各種知識性目標;其次,活動內容綜合,圍繞活動主題,包含社會、環境、自然、農業、科技等各種知識;再次,活動方式也是綜合的。根據主題需要,採用參觀、調查、討論、設計等多種活動形式,自主探究,積極建構。我校的綜合實踐課和以圍棋、信息技術、興趣體育、電子琴、研究性學習、少先隊活動、以及各學科課程等都參與到了其中,極大地豐富和完善了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

當然,如果能開發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將更加科學地促進學校對人才的建設和培養。這將是我們下一階段繼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陽邑學校

20xx年xx月xx日

【第7篇】校本課程研修工作總結範文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旨在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促使教師不斷成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級領導以及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圍繞“務實、規範、精化”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師隊伍。同時,充分發揮校本研修的功能和優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體總結如下:

一、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理念。

學生為本的課程理念;決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員參與的合作意識;

個性化校本課程的價值。

二、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創辦特色學校;

構建特色課程;

成就個性化教師;

培養個性化學生。

三、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原則。

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建立一個基礎: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四、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種類。

1、學科類課程。開設特長班,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發展學校特色,併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的平台。

2、體驗類活動課程。主要以“活動——體驗學習”的模式構建。“活動——體驗學習”是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具體教育意義的外顯活動,親身體驗某種生活角色或場景,引發思想或態度的變化,進而促進其身心發展。

3、綜合類課程。主要是以語文、自然、社會相結合的課程,如走進大自然。

4、核心類課程。也稱社會焦點課程、社會特點課程。主要有環境保護、網絡德育、青春期教育。

五、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

近年來,我校積極響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開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通過“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藝體興趣活動”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在語文“大量閲讀,以讀促寫”,數學“創新學習,自主發展”常識“探究—研討法”和“發展學生藝術特長”等方面積累了一些活動組織的經驗。這些激活了師生的思維,豐富了師生的視野,鍛鍊了師生社會綜合實踐能力。也為我們研發“校本課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幫助。

六、開發校本課程的抓手。

根據我校實際,對於做好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我們重點抓好四個“關鍵點”。

1、依靠支撐點——課改政策與新課程理念。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權力主體中,學校是執行課程計劃的機構,也是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課程綱要解讀》指出學校應結合傳統和優勢與校外有關專家合作,開發適合本校實際情況可供學生根據不同需求而選擇的課程。這些課程政策和新課程理念是我們開發校本課程的支撐點。

2、堅定立足點——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滿足教師專業的發展,促進教師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實踐者;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這三方面是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堅定不移的立足點。

3、確定開發點——學科類課程。體驗活動課程、多科交融課程。我們以學科類課程為基礎,確立了旨在經歷、體驗、感悟,以激發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活動類課程;確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素質的古詩文誦讀課程,書法國畫課程。

4、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逐步實施。我們將突出骨幹教師的資源優勢,讓他們承擔有一定傳統優勢的學科類課程,從而進一步帶動活動類及其他類課程的開發。

校本課程的開發,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類學校與教育管理者的重視,也會創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經驗與典型範例。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我們將不懈地探索。

七、開發的內容

1、“寫字”

編寫基本筆畫、獨體字、偏旁、結構、書寫原則、篇章練習的特點及書寫原理等內容。以“精講要領、加強練習;激發興趣、鼓勵自學;故事引導、倡導勤學;結合語文、鞏固識字;組織鑑賞、增進情感;組織競賽、促進提高。”等方式,在1——6年級開展寫字活動。

2、“校園童謠”

在1——4年級開展校園童謠的創作與積累,讓學生在童謠中體味創作的歡娛,感受天真的童趣。陶冶學生的情趣。

3、“快樂大課間與體育活動”

從保證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拓展學生的體育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開展快樂大課間體育活動,同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比較。快樂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分為四個系列:

(1)體操:在廣播操的基礎上學校自編操。

(2)舞蹈:如集體舞、舞蹈動作組合等。

(3)身體素質練習:如跳繩、踢鍵、立定跳遠等。

同時在大課間活動中有配合活動內容的伴奏音樂,使藝、體相輔相成。

4、日記進課堂:

在4.5年級開展日記進課堂,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及對生活的感悟,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5、“科學小製作”

在各年級中分別開展“三模”、紙工、泥工、手工藝、電器小製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實踐、想象、創造的能力。

6、“數學樂園”

在加強國小數學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基礎上,開展數學與生活的實踐活動、趣味數學、解題技巧訓練活動、數奧競賽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7、“文學鑑賞”

在4、5年級開展名著鑑賞活動,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使學生在鑑賞的同時感受藝術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激勵學生奮進。

8、“小小運動員”

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認真進行田徑等訓練,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於拼搏的精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活躍校園生活。

9、“綜合實踐活動”

開發各年級以“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搞好學科的整合,讓學生在玩中、實踐中、在信息資源中自我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八、我們的做法主要如下:

1、完善組織架構

我校成立了“中心國小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主管教學副校長為具體負責人,各教研組為實施者,每位教師為實際參與者的研修網絡,召開了全體教師參加的研修工作會議,落實相關的研修事宜。此外,我們結合研修內容,聘請教研室教研員為輔導員,提高了本項研修的質量。

2、規範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檔案資料。與研修考評制度相結合,為教師考核提供依據。我們將本項研修活動資料裝訂成冊,便於審核和管理。

二是嚴格研修項目實施。我們認真檢查教師的研修過程,對教師的參與率、目標達成率等作了嚴格的記錄及考評;認真記錄每次研修內容,並及時總結,以矯枉過正;認真開展動員、階段性總結及全面總結,以提高研修效率。三是建立研修獎懲制度。我們把研修成績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評優和考核的必備條件,對教師研修學習的出勤率、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與學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掛鈎。

3、管理機制落實到位。首先,堅持執行每週領導聽課制度,要求每一位領導在聽課後與老師們一起研究並整理聽課要點,並做好要點記錄表。其次,“教師校本研訓同時跟進,堅持每週分科組集中學習,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人員。主要是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課程標準、提升文化底藴等,並定期進行測驗、總結、評價等。

4、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效益。

一是進行有效備課。集體備課注重三個結合:與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與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與學校課題研究相結合。設置統一的科組研究時間,積極進行備課制度改革,實行“三級備課”制,總體思路是“提前備課,集體議課,個人整理,注重反思”16個字。即教師提前一週備課,然後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際進行個性化修改,課後撰寫教學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和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都記錄下來。這樣既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5、是立足課堂,以研促教。

課堂教學是抓質量之本,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我們把六年級作為一個重要試點的年級,進行課堂教學的診斷,進行“連環跟進式”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過實實在在的過程,真正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使教師在教學方法、手段、知識結構等方面逐步適合教改要求,在新課程實驗過程中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努力使教研活動體現三化:活動時間經常化,活動內容專題化,學習主題的序列化。

6、開展“一幫一”校本教研,發揮教師主體作用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努力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學科組為單位,開展“一幫一”校本教研活動,充分利用學校骨幹教師的優勢,以強幫弱,以老幫新,以骨幹幫青年、青年教師結對帶教、教研組聯合研討活動等等,通過開展聽課、説課、評課活動,使廣大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從理念到行為,找缺點,學優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7、教、研、訓立體結合,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圍繞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使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育創新實踐,主動地、創造性地理解、應用新教材組織課堂教學,驗證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通過培訓,使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診斷與評價、研究與分析的自我反思,實現認識上的昇華與飛躍,從而為開展教育實踐創新奠定基礎。教師們通過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一反思教育教學理念,二反思教育教學行為;三反思教育教學個性;四反思教育教學科研;五反思影響和制約學校發展的問題;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創新。從本校實際出發,結合學科特點,研究如何把學科創新的基本理念和創新課堂的基本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開展創新,通過課堂教學創新案例,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並探索開展學科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和策略,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

8、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提高課堂學的實效。我校李建鳳、尹叢梅兩位老師多次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回校後我們立即開展了二次培訓,以期更好分享她們的學習成果,更好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使廣大教師逐步改變,提升自己的教學行為。以教研組為單位,通過具體的課例研究、研討,使廣大教師認識現代課堂教學,實踐現代課堂教學,以達到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目的。

九、我們的成果

為了心中的理想,我們拼搏着,為了盛開的花朵,我們奉獻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近年來隨着研修工作的深入,我們收穫了累累碩果。2022年,六年級數學取得全縣第二,語文全鎮第二的好成績。2022年2月我校被評為衡水市德育示範先進學校;2022年7月,我校被評為衡水市教師專業化學校。

2022年我校劉玉雙同學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幹部”,2022田浩成同學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2022年蔡雨生同學被評為“縣級三好學生”。

近幾年來,我校教師共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作品50餘篇。2022年尹叢梅老師的《圓的面積》獲縣一等獎。2022年李建鳳老師的《荷葉圓圓》獲市二等獎,《淺水窪裏的小魚》獲縣一等獎。2022年王笑丹老師指導的舞蹈獲省二等獎,2022年宋璞玉老師的心理課《陽光總在風雨後》獲市二等獎。2022年周學鳳老師的《horses and rabbits》獲省一等獎,宋璞玉老師的《化用材料 巧練作文》獲省二等獎。

十、學校願景

我校的願景是——

——人人想學:讓每位學生體驗主動的學習

——人人會學:讓每位學生從事合適的學習

——人人學好:讓每位學生享受成功的學習

十一、今後設想

對以後的校本研修,我們將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規格上追求“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師現有經驗,改進而不是改造教師及其教學行為。我們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動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實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專業發展”之路——學校應該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最佳場所和舞台,是一個開放的學習化社會的窗口;研修策略上採用“科研先導、課題帶動”;研修內容上偏重於實施新課程的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對校本研修我們還要確定如下原則:持續性,即終身教育;針對性,即按需施訓;主體性,即主動參與;合作性,即校內外的合作與交流;一致性,即教師個體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校本研修有利於教師專業成長,而它的最終受惠者,是學校,是學生。因此,應該重視校本研修工作,讓它成為每個教師的內在需要,從而創造素質教育的生動實踐

今後我校在校本研修工作方面主要加強以下幾點:

1、認真落實教研室《校本研修管理規定》和創建“學習型學校”的要求,並將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位。

2、加強教師全員培訓的工作力度。抓住機會,利用錄像片和網上資源,安排好教師的觀課評課活動,並與教師的教學實際結合起來。

3、加大經費投入,獎勵活動參與積極分子,加倍獎勵經過培訓活動後取得顯著的工作實效人員。

4、逐步形成骨幹教師成長的氣氛,營造骨幹教師生長的環境。

5、積極爭取教師進修學校專家和其他優質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堅持已往取得良好效果的經驗做法,積極借鑑先進的他人經驗,整體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我們還處於探究摸索階段,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過我們堅信,只要我們以校為本,紮實開展研修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進完善,教師的實踐智慧必將得到激發,教師的專業素質必將得到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必將在教師業務素質提升的過程中得到飛躍。

【第8篇】2022年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範文

這學期我們把《三字經》、《弟子規》作為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底藴,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優良的民族傳統。以《三字經》《弟子規》為主經典在我校傳唱,在學生中耳熟能詳,對學生“三觀”的形成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潛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長中也產生了較好反響。下面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

一、尋找機會,加強教育

我們近年來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道德素質、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顯得缺失,學生的德育難抓,紀律難管,一直是困擾學校的一個難題。從背誦《三字經》開始,學校大隊部跟蹤指導,並安排專任教師負責經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徑。爭取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二、安照計劃有序進行

為了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夯實教育基礎,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教育。

一是誦讀三字經。我校把三字經納入教學計劃中,列入課表,每週保證一節專授課。每天早自習重學背,課上重講解。充分利用課間操,升旗時間誦讀。並開展了誦讀比賽。

二是潛移默化品經句。我校通過網絡搜索三字經作為學習資料。學生在誦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的神韻帶來的美的享受;經典名曲飄入耳鼓,樓內盪漾着千年古韻之美。三是講述三字經故事。我校開展了《三字經》故事比賽。我們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我們的資料分別掛到了歡喜中心校、和豐潤教育信息網站上。

三、三字經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把古代聖賢的經典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為此,我們重點是把國學教育寓於養成教育之中,致力於使國學的精華成為支配學生行動的一種文化內涵。一是生動直觀,見賢思齊抓養成。我們集中培訓教師,把一些經典國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敍述,把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滲透於各科的教學中,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們。班會課上學生們動情地説:“聽到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改掉壞毛病,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姐妹。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二是互學互動,你追我趕抓養成。自國學推廣以來,我們一直注重依靠學生們的互相影響,互相幫助產生良性互動機制來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昇華,總結實踐抓養成。我們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三字經》版手抄報,談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誦讀經典可以昇華人生的境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淨化社會風氣,以利於把二十一世紀中國變成一個真正的禮義之邦。家長們普遍感到孩子們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實踐證明,“三字經”豐富文化內涵、經典的篇章語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不斷的增長曆史文化知識,增強了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了思維、胸懷和眼界。使學生受到教育。

【第9篇】2022春季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提起民間故事,其實我們並不陌生,為何這樣説呢?孩提時代的小人書、動畫片、經典故事都涉及很多民間故事,如嫦娥奔月、精衞填海、牛郎織女、天仙配、白蛇傳等等,數不勝數。漸漸長大後,教科書裏也會有民間故事,如愚公移山、盤古開天闢地、夸父逐日等等,還會上升到文言文的層次。這樣一説來,其實閲讀本課豈不是很輕鬆地麼!其實不是,通過備課、試教、上課一路走來,發現好多東西是你越想的精細,事情會辦得愈來愈好,授課亦是如此,要想達到一定的效果,必看過程是如何。

我從教學模式、教學結構、教學理念三個方面對本學期的校本活動進行總結

一、教學模式。都説閲讀課要達到“讀”的目的,而且是廣泛的讀,讓孩子們融情融景的讀,儘量達到通過讀來理解文章含義。但是實踐還是挫敗了計 劃,本想指導同學們朗讀,鑑於兩篇文章,且還很長,沒辦法達到預 期目的,只好改成讀一讀,大概知道故事概況即可,通過一個問題來理解 主題。這個地方疏忽了,應該把讀一讀再延伸一些,讓孩子們自己領悟並 説出來主題,印象可能會更深一些吧!

二、教學結構。其實民間故事這個概念是很大的,在文學領域裏也是有很多研究,它是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更可稱得上是我國 文化長廊中的一座瑰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範圍廣博的很。所以,當開 篇以一種沉重的音樂起,就是想讓同學們進入到整個中國古典文化的氣氛 當中,剛開始還設計了民間故事的概念一個環節,後想這個概念太大,對 於三四年級的孩子來説是相當不好理解的,加之課堂活動時間的有限,就刪掉了, 改成了老師的自己的簡介概念,用一句話來代替,直接通過幾幅圖畫猜想 的模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儘量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個地方也是該 反省的地方,領導説課堂可以再活躍一些,是啊,總覺得課堂很沉悶,有 可能是孩子們自己也緊張的緣故吧,沒有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情緒,也是 一個敗筆,所以今後還是要在教學語言和結構上下工夫,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氣氛中閲讀了、讀懂了才是關鍵。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插 入,我認為是結構當中的一大亮點。不僅認識了的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還熟知了中國民間故事的地位很高,歷史悠久。對於《夸父逐日》,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説,確實是用了很長的時間的詳講了一些,導致後來的《天 女散花》沒有用太多時間,最後學生自由講故事也佔用了一些額外時間,當時是看到學生們的積極性沒有想打消的念頭,所以延遲了。這個地方應 該稍稍做修改,兩篇詳略得當,都要讀通了再説。不過,最後的故事引申 還是很有效果的。

三、教學理念。從閲讀課的性質上,我簡單地理解為讓孩子們充分的閲讀,大聲的朗讀出來,讓自己聽到自己朗讀的聲音,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不能總是停留在持續默讀上,看書的速度是有提高,但是一旦表達起來就 很困難,想法和説出有一定的出入,所以課堂上大多數還得鍛鍊他們的表 達,找同學朗讀或是講故事或是問答法的説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是鍛鍊他們口才的好辦法,現在擔心的就是孩子們的朗讀跟不上,不願意大聲念出來,是該思考的地方。

想來也有一學期的活動時間了,雖然授課模式、授課教材、授課理念還在不停的改進、修復,但是,閲讀課的目標正在日日逼近理想的狀態,看着孩子們手捧着自己愛不釋手的書籍的圖景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看着他們這個樣子,似乎就是看到了他們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模樣了,好有愛的場景,想想也是心生欣慰呀!但願我們閲讀課的路會越走越順,越走越寬敞。

【第10篇】校本課程研修工作總結

饒陽鎮東草廬中心國小 2022年11月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旨在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促使教師不斷成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級領導以及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圍繞“務實、規範、精化”的工作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師隊伍。同時,充分發揮校本研修的功能和優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具體總結如下:

一、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理念。

學生為本的課程理念;決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全員參與的合作意識;

個性化校本課程的價值。

二、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創辦特色學校;

構建特色課程;

成就個性化教師;

培養個性化學生。

三、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原則。

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建立一個基礎: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四、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種類。

1、學科類課程。開設特長班,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發展學校特色,併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的平台。

2、體驗類活動課程。主要以“活動——體驗學習”的模式構建。“活動——體驗學習”是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具體教育意義的外顯活動,親身體驗某種生活角色或場景,引發思想或態度的變化,進而促進其身心發展。

3、綜合類課程。主要是以語文、自然、社會相結合的課程,如走進大自然。

4、核心類課程。也稱社會焦點課程、社會特點課程。主要有環境保護、網絡德育、青春期教育。

五、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

近年來,我校積極響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開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通過“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藝體興趣活動”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在語文“大量閲讀,以讀促寫”,數學“創新學習,自主發展”常識“探究—研討法”和“發展學生藝術特長”等方面積累了一些活動組織的經驗。這些激活了師生的思維,豐富了師生的視野,鍛鍊了師生社會綜合實踐能力。也為我們研發“校本課程”提供了最直接的幫助。

六、開發校本課程的抓手。

根據我校實際,對於做好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我們重點抓好四個“關鍵點”。

1、依靠支撐點——課改政策與新課程理念。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權力主體中,學校是執行課程計劃的機構,也是真正發生教育的地方。《課程綱要解讀》指出學校應結合傳統和優勢與校外有關專家合作,開發適合本校實際情況可供學生根據不同需求而選擇的課程。這些課程政策和新課程理念是我們開發校本課程的支撐點。

2、堅定立足點——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滿足教師專業的發展,促進教師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實踐者;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這三方面是學校開發校本課程堅定不移的立足點。

3、確定開發點——學科類課程。體驗活動課程、多科交融課程。我們以學科類課程為基礎,確立了旨在經歷、體驗、感悟,以激發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活動類課程;確立了旨在深入挖掘、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民族素質的古詩文誦讀課程,書法國畫課程。

4、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逐步實施。我們將突出骨幹教師的資源優勢,讓他們承擔有一定傳統優勢的學科類課程,從而進一步帶動活動類及其他類課程的開發。

校本課程的開發,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類學校與教育管理者的重視,也會創造出更多更成功的經驗與典型範例。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我們將不懈地探索。

七、開發的內容

1、“寫字”

編寫基本筆畫、獨體字、偏旁、結構、書寫原則、篇章練習的特點及書寫原理等內容。以“精講要領、加強練習;激發興趣、鼓勵自學;故事引導、倡導勤學;結合語文、鞏固識字;組織鑑賞、增進情感;組織競賽、促進提高。”等方式,在1——6年級開展寫字活動。

2、“校園童謠”

在1——4年級開展校園童謠的創作與積累,讓學生在童謠中體味創作的歡娛,感受天真的童趣。陶冶學生的情趣。

3、“快樂大課間與體育活動”

從保證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拓展學生的體育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開展快樂大課間體育活動,同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比較。快樂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分為四個系列:

(1)體操:在廣播操的基礎上學校自編操。

(2)舞蹈:如集體舞、舞蹈動作組合等。

(3)身體素質練習:如跳繩、踢鍵、立定跳遠等。

同時在大課間活動中有配合活動內容的伴奏音樂,使藝、體相輔相成。

4、日記進課堂:

在4.5年級開展日記進課堂,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及對生活的感悟,促進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5、“科學小製作”

在各年級中分別開展“三模”、紙工、泥工、手工藝、電器小製作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實踐、想象、創造的能力。

6、“數學樂園”

在加強國小數學基本功綜合訓練的基礎上,開展數學與生活的實踐活動、趣味數學、解題技巧訓練活動、數奧競賽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7、“文學鑑賞”

在4、5年級開展名著鑑賞活動,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使學生在鑑賞的同時感受藝術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激勵學生奮進。

8、“小小運動員”

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認真進行田徑等訓練,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於拼搏的精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活躍校園生活。

9、“綜合實踐活動”

開發各年級以“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搞好學科的整合,讓學生在玩中、實踐中、在信息資源中自我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八、我們的做法主要如下:

1、完善組織架構

我校成立了“中心國小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成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主管教學副校長為具體負責人,各教研組為實施者,每位教師為實際參與者的研修網絡,召開了全體教師參加的研修工作會議,落實相關的研修事宜。此外,我們結合研修內容,聘請教研室教研員為輔導員,提高了本項研修的質量。

2、規範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研修檔案資料。與研修考評制度相結合,為教師考核提供依據。我們將本項研修活動資料裝訂成冊,便於審核和管理。

二是嚴格研修項目實施。我們認真檢查教師的研修過程,對教師的參與率、目標達成率等作了嚴格的記錄及考評;認真記錄每次研修內容,並及時總結,以矯枉過正;認真開展動員、階段性總結及全面總結,以提高研修效率。三是建立研修獎懲制度。我們把研修成績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評優和考核的必備條件,對教師研修學習的出勤率、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與學校的月考、年度考核直接掛鈎。

3、管理機制落實到位。首先,堅持執行每週領導聽課制度,要求每一位領導在聽課後與老師們一起研究並整理聽課要點,並做好要點記錄表。其次,“教師校本研訓同時跟進,堅持每週分科組集中學習,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人員。主要是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課程標準、提升文化底藴等,並定期進行測驗、總結、評價等。

4、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效益。

一是進行有效備課。集體備課注重三個結合:與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與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與學校課題研究相結合。設置統一的科組研究時間,積極進行備課制度改革,實行“三級備課”制,總體思路是“提前備課,集體議課,個人整理,注重反思”16個字。即教師提前一週備課,然後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自身教學實際進行個性化修改,課後撰寫教學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和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都記錄下來。這樣既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5、是立足課堂,以研促教。

課堂教學是抓質量之本,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我們把六年級作為一個重要試點的年級,進行課堂教學的診斷,進行“連環跟進式”的課堂教學研究,通過實實在在的過程,真正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使教師在教學方法、手段、知識結構等方面逐步適合教改要求,在新課程實驗過程中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努力使教研活動體現三化:活動時間經常化,活動內容專題化,學習主題的序列化。

6、開展“一幫一”校本教研,發揮教師主體作用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努力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我們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學科組為單位,開展“一幫一”校本教研活動,充分利用學校骨幹教師的優勢,以強幫弱,以老幫新,以骨幹幫青年、青年教師結對帶教、教研組聯合研討活動等等,通過開展聽課、説課、評課活動,使廣大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從理念到行為,找缺點,學優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7、教、研、訓立體結合,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圍繞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使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教育創新實踐,主動地、創造性地理解、應用新教材組織課堂教學,驗證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通過培訓,使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診斷與評價、研究與分析的自我反思,實現認識上的昇華與飛躍,從而為開展教育實踐創新奠定基礎。教師們通過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一反思教育教學理念,二反思教育教學行為;三反思教育教學個性;四反思教育教學科研;五反思影響和制約學校發展的問題;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創新。從本校實際出發,結合學科特點,研究如何把學科創新的基本理念和創新課堂的基本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開展創新,通過課堂教學創新案例,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並探索開展學科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和策略,進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

8、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提高課堂學的實效。我校李建鳳、尹叢梅兩位老師多次參加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回校後我們立即開展了二次培訓,以期更好分享她們的學習成果,更好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使廣大教師逐步改變,提升自己的教學行為。以教研組為單位,通過具體的課例研究、研討,使廣大教師認識現代課堂教學,實踐現代課堂教學,以達到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目的。

九、我們的成果

為了心中的理想,我們拼搏着,為了盛開的花朵,我們奉獻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近年來隨着研修工作的深入,我們收穫了累累碩果。2022年,六年級數學取得全縣第二,語文全鎮第二的好成績。2022年2月我校被評為衡水市德育示範先進學校;2022年7月,我校被評為衡水市教師專業化學校。

2022年我校劉玉雙同學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幹部”,2022田浩成同學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2022年蔡雨生同學被評為“縣級三好學生”。

近幾年來,我校教師共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作品50餘篇。2022年尹叢梅老師的《圓的面積》獲縣一等獎。2022年李建鳳老師的《荷葉圓圓》獲市二等獎,《淺水窪裏的小魚》獲縣一等獎。2022年王笑丹老師指導的舞蹈獲省二等獎,2022年宋璞玉老師的心理課《陽光總在風雨後》獲市二等獎。2022年周學鳳老師的《horses and rabbits》獲省一等獎,宋璞玉老師的《化用材料 巧練作文》獲省二等獎。

十、學校願景

我校的願景是——

——人人想學:讓每位學生體驗主動的學習

——人人會學:讓每位學生從事合適的學習

——人人學好:讓每位學生享受成功的學習

十一、今後設想

對以後的校本研修,我們將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規格上追求“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師現有經驗,改進而不是改造教師及其教學行為。我們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動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實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專業發展”之路——學校應該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最佳場所和舞台,是一個開放的學習化社會的窗口;研修策略上採用“科研先導、課題帶動”;研修內容上偏重於實施新課程的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對校本研修我們還要確定如下原則:持續性,即終身教育;針對性,即按需施訓;主體性,即主動參與;合作性,即校內外的合作與交流;一致性,即教師個體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校本研修有利於教師專業成長,而它的最終受惠者,是學校,是學生。因此,應該重視校本研修工作,讓它成為每個教師的內在需要,從而創造素質教育的生動實踐

今後我校在校本研修工作方面主要加強以下幾點:

1、認真落實教研室《校本研修管理規定》和創建“學習型學校”的要求,並將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位。

2、加強教師全員培訓的工作力度。抓住機會,利用錄像片和網上資源,安排好教師的觀課評課活動,並與教師的教學實際結合起來。

3、加大經費投入,獎勵活動參與積極分子,加倍獎勵經過培訓活動後取得顯著的工作實效人員。

4、逐步形成骨幹教師成長的氣氛,營造骨幹教師生長的環境。

5、積極爭取教師進修學校專家和其他優質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堅持已往取得良好效果的經驗做法,積極借鑑先進的他人經驗,整體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我們還處於探究摸索階段,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過我們堅信,只要我們以校為本,紮實開展研修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進完善,教師的實踐智慧必將得到激發,教師的專業素質必將得到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必將在教師業務素質提升的過程中得到飛躍。

【第11篇】2022年校本課程階段性工作總結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一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了學校的課程創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學行動綱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為了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體兩翼(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體,英語和藝術教育為兩翼)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新課改為我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社會辦學單位,我們認為校本課程實施中提供了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校根據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造條件。學校在開發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並注意發揮家長和社區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1、開發程序

首先根據我校的辦學宗旨擬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編制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這是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宏觀規劃和指導性文件,是學校教育哲學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具體體現。學校有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並由承擔具體課程開發的人員編制課本。

2、開發活動方式

我校根據課程開發宗旨,學校採取引進、部分開發、獨立開發的方式進行校本教材開發活動。引進了中國舞蹈藝術學院考級教材;部分開發了美術科的國畫、素描、色彩;獨立開發了《簡筆畫》和《人文素養》第一冊教材、《牛津英語》和《馬宏英語》等。這些教材體現了我校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實現了資源利用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與國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實施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設置,把校本課程納入課程表中,學校課程分限選類和任選類。限選課每週每班安排6課時參加藝術類的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箏、書法(軟筆、硬筆)、繪畫(國畫、簡筆畫、素描、色彩)舞蹈。英語沙龍1-3年選用《馬宏雙語》教學、教師自編常用口語練習,進行閲讀、英語小作文等。4-6年級選用《牛津英語》,每週每班5課時英語課。《人文素養》第一冊是由教師編寫的學校生活、環境保護、磨難教育等教學內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方式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開發基於學生興趣和愛好、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採取興趣小組、主題單元活動等多種形式;中學立足於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以選修課的方式,設置多樣化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滿足學生持續發展的需要。

2、評價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對課程開發、實施的全過程評價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我們認為校本課程評價應以學校經常性的自我評價為主,通過評價診斷課程,修正課程的開設價值,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預測教育的需求,推動校本課程深入、持久地進行。由於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時間短,對評價的研究還缺乏深度,還沒形成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有待於在課程改革的深入階段繼續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評價體系。

2022年校本課程階段性總結

【第12篇】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一

這學期我們把《三字經》、《弟子規》作為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底藴,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優良的民族傳統。以《三字經》《弟子規》為主經典在我校傳唱,在學生中耳熟能詳,對學生“三觀”的形成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潛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長中也產生了較好反響。下面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尋找機會,加強教育

我們近年來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道德素質、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顯得缺失,學生的德育難抓,紀律難管,一直是困擾學校的一個難題。從背誦《三字經》開始,學校大隊部跟蹤指導,並安排專任教師負責經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徑。爭取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二、安照計劃有序進行

為了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夯實教育基礎,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教育。

一是誦讀三字經。我校把三字經納入教學計劃中,列入課表,每週保證一節專授課。每天早自習重學背,課上重講解。充分利用課間操,升旗時間誦讀。並開展了誦讀比賽。

二是潛移默化品經句。我校通過網絡搜索三字經作為學習資料。學生在誦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的神韻帶來的'美的享受;經典名曲飄入耳鼓,樓內盪漾着千年古韻之美。三是講述三字經故事。我校開展了《三字經》故事比賽。我們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我們的資料分別掛到了歡喜中心校、和豐潤教育信息網站上。

三、三字經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把古代聖賢的經典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為此,我們重點是把國學教育寓於養成教育之中,致力於使國學的精華成為支配學生行動的一種文化內涵。一是生動直觀,見賢思齊抓養成。我們集中培訓教師,把一些經典國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敍述,把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滲透於各科的教學中,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們。班會課上學生們動情地説:“聽到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改掉壞毛病,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姐妹。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二是互學互動,你追我趕抓養成。自國學推廣以來,我們一直注重依靠學生們的互相影響,互相幫助產生良性互動機制來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感悟昇華,總結實踐抓養成。我們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三字經》版手抄報,談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誦讀經典可以昇華人生的境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淨化社會風氣,以利於把二十一世紀中國變成一個真正的禮義之邦。家長們普遍感到孩子們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實踐證明,“三字經”豐富文化內涵、經典的篇章語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不斷的增長曆史文化知識,增強了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了思維、胸懷和眼界。使學生受到教育。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二

在全省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推進與培訓工作會議上,李永成校長作了題為《積極進行課程建設,促進課改深入開展》的典型發言。發言的中心就是校本課程開發問題。

為了切實搞好校本課程開發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並及時付諸實施、實驗。現將這一工作的進展情況做以簡要總結。

一.開發《髮色證書》教育課程。

《綠色證書》教育課程是寧安市的特色課程。我校從提高學生技術素質和創業能力出發,在“綠證”教育中突出了勞動教育和農業技術教育、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勞動觀念,磨鍊了意志品質,樹立了艱苦創業的精神,達到了以勞樹德,以勞增智的目的。

在“綠證”教育教材的使用上,我們除選學國家、省、市教材外,校綠證教育領導小組還結合本地實際自編了《甜葫蘆栽培技術》《西爪栽技術》、《蛋雞飼養管理》等教材,供學生選學。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教、學、做”合一。學校科研組把“綠證”教育研究作為“十五”科研課題,目前正在實驗研究之中。

二、開發傳統項目教育課程。

我校的傳統教育項目較多,並形成系列。如:清明節祭烈士墓,宣講當地英雄事蹟,並以《編懷先烈,立志成材》為內容進行演講比賽,五四青年節舉辦以“發奮讀書,報效祖國”為主題的朗誦會;“七一”以黨的偉大曆程為主題進行歌詠比賽;國慶節以“鉅變的祖國”為主題舉辦徵文比賽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受到了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並從中到了一定的知識。

三、開發特長教育課程。

我校從藝術、體育、技能三方面入手,開辦了13個特長班,4個專業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學,每週三下午統一時間開課。在安排上做到了有教師、有教材、有場地、有課時、有作業。在管理上做到了有專人負責,有統一考核。這些特長課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情趣,展示了學生個性,發揮了學生特長,培養了學生能力,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通過一個階段的校本開發與實施,使教師的觀念行為發生了變化,新課改的理念,全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在教師中形成共識並能轉變為自覺的教學行為,湧現出了一批新課改實施和課程建設創新型教師。

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變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社會調查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審美能力,社會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課程開發使學校有了活力。校本課程開發給教師提供了開發創造課程的空間,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礎。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現代教育,有利於學生髮展,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必要補充,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充分利用廣闊的農村資源和當地,本校的有效資源進行課程建設,化資源優勢為課程優勢,把校本課程建設,開發、實施推向一個新高度。

【第13篇】《六小靈童》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上一學期過去了,現將《六小靈童》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六小靈童》班經過調整,包括學校

四、五年級兩個年級的學生,仍有六十多學生,年級跨度小了,思想成熟多了,要求也高了,好多

四、五年級學生是“慕名”而來,對所學內容沒興趣,馬上就去別的班了。教學依舊沒有現成的教材可取,教學壓力仍然很大。教學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制定教學內容仍然是我冥思苦想的重點,我考慮到,教學內容要讓

四、五年級學生能感興趣,還能參與進來,一定要訓練學生的基本探究技能,涉獵多個方面,繼續探究學生的興趣所在。所以在寒假時就開始了準備。我先考慮了獲獎學生的作品,確定了其中的三個內容備選,如《彩色生日蠟燭》、《會發光的筆》和《探險食人蟒》等。繼續參考《少年發明與創造》、《科學課》、《少年萬事通》等雜誌上的一些內容,選取了個別經典的內容,整合網絡上自己感覺好的內容;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想參與科學探究,但苦於沒有研究問題,往往知難而退,帶領學生挖掘校內的課程資源要佔用了一到二課時。平時把自己的觀察思考所得隨時告訴學生學生也很非常高興。解訣學生平時的難題,佔用很多時間,教給學生及時與我聯繫的方法,用幾課時,如發送郵件等鞏固了學生的興趣。更多教師本站範文網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有了充分的準備,教學比較順利。學生感興趣,來六小靈童班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學校出面干涉,有的班人越來越少。我繼續向學生就教學內容不露聲色地做調查。

這一學期,比較成功的課有這麼幾節:《如何接發郵件》、《觀察的方法和技巧》、《使用滅口器的方法》、《科學故事》等。我利用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活動的時機,臨時插入了《使用滅口器的方法》一課,學生學得很開心。

這一學期,我為了更好地開展校本課程,用好博客,我把獲獎學生照的相片全放在了上面,評選的校級科技小明星的相片也發上去了。吸引了眾多學生的目光。我可以藉助博客和學生溝通,利用手機和學生聯繫。拉近了學生與我的距離。

由於《少年發明與創造》的郵箱不好用,我組織學生為《少年發明與創造》投的稿比較少,現在還有十來篇稿件沒有發送。

這學期的教學工作與上學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觀,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時候,如“五一”前後,我代表學校參加保定教育學會組織的數學評優課,耽誤了好幾周的時間。雖然當評委在教學評價方面收穫頗豐,但看到學生們失望的眼神,也有些失落。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如端午節、高中會考等原因,耽誤了四節課(每週星期四下午第二節上校本課),一週才一節呀。教給學生如何發送郵件,由於多媒體教室的網絡時續時斷,接連上了三節課也沒有上成。最後只好讓學生去請教微機老師或家長。

我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也得到了部分家長的支持,有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相信今後的工作就會越來越好,力爭讓我們的學校在眾多的榮譽中,再得到一個科技校園的稱號。讓我們的六小靈童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和創造力。

【第14篇】學年度第一學期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國小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校開發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全面教學,至今已經開課三個學期,全面步入了正確的運行軌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計劃的精心編制,促進了校本課程的有序運行。

為了正確引領和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我校於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就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與學期教學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和具體做法:

1、繼續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訂與編寫工作。

首先要抓緊一切時間儘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師用書的編寫印刷工作,為任課教師提供堅實可靠的教學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緊時間,創造條件,對主教材進行重新修訂。

2、、中心學校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將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課堂教學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組織課程實施專題工作會議。

其二要組織必要的教師教材教法專題培訓。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層學校對全體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必要的業務調研和技術指導。

3、各基層學校學校期初要編寫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末要做好專項教學工作總結。

4、各基層學校要組織任課教師學期初要制定學期學科教學計劃,學期末要組織任課教師認真做好總結工作,並要求撰寫一定量的專題經驗總結、案例或論文。

5、任課教師要認真規範地編寫教學預案。需要特別説明的是校本課程教學,一是要背誦,二是要熟練地朗讀,即容易背誦的背誦,不容易背誦的要熟練朗讀。中心學校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將定期深入各校檢查驗收。

6、各基層學校要把本項工作作為一項日常工作納入教學議事日程,紮紮實實,加強課程管理與教學指導。

二、認真全面執行學期教學計劃,保證了校本課程的全面發展。

由於計劃制定切合實際,指導性強,保證了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行,促進了校本課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1、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

課堂是學生學習積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古詩文積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就總結出了“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詩境,悟詩情——吟詩句,背詩文”的古詩教學四步法。

2、關注方法,加強古詩誦讀指導。

掌握良好的誦讀方法對學生學好古詩文有很大幫助。本學期中心國小教師就指導學生學習古詩文總結出了“知詩人——解詩意——體詩情”的古詩詞學習三步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主要嘗試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熟讀成誦法。即讓學生多讀,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也可“不求甚解”地誦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如學習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導學生多讀,反覆地讀,要讀出詩的節奏和重音。通過多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二是聯繫擴充法。即將所學的某一首古詩詞,與其題材內容、表現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詩詞聯繫起來誦讀,以形成一個知識組塊。如學習賀知章的《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可指導學生同時誦讀其他有關“詠柳” 的名詩,楊萬里的《新柳》“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把這幾首同一題材的詩歌聯繫起來讓學生學習,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並在對比誦讀中強化了記憶效果,進而激起了學生讀背古詩詞的極大興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將誦讀過程作為欣賞佳作的過程,邊讀邊想象畫面,把自己融入詩詞的意境之中。如學習《憫農》(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想象農人艱辛勞作的情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熟讀成誦,自然水到渠成。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內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的誦讀熱情。

1、古詩卡學習達級活動。

以古詩卡中的古詩詞為基點輻射,連帶出其他相關的古詩來學習。採用自由背誦,注意等級差異。在古詩詞背誦中,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潛力,積極背誦古詩詞。每背過八首古詩詞,便可獲得相應等級的稱號,依次為詩客、詩俠、詩仙、詩神、詩聖,學生們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熱情參與。家長們也熱情配合,學習氣氛高漲。有的學生甚至背過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難度大的詩詞。

2、組織詩朗誦會。根據各年級所學內容,從所學古詩詞中精選20首,讓各班選出代表參加比賽,通過配樂朗誦,背誦,表演等活動形式,評選出優勝小組和背誦大王。這些活動開展大大調動了學生的誦讀熱情,學習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對於必背的篇目教師們能做到嚴格把關,確保質量。每一首古詩詞的通過,教師們都經過學生自背、家長檢查、學習小組檢查、課堂抽查的方法,確保背誦質量。

(三)完善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為常規教學提供了文本保證。

實驗教材的修訂與配套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是實施校本課程常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證。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提高學生古文化底藴,推進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我校加強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和配套教師教學用書的修訂和編寫工作力度。

1、按計劃完成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修訂工作。本着確保實驗教材質量,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各年級段文化知識層面,適應教學需要的原則,本學期我們對XX年編寫的校本課程實驗教材《中華古詩文經典讀本》進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對原教材進行了必要的刪減和增補,將難度過大的和不適於國小生的部分篇目進行了替換,將原教材的四冊改編為現在的六冊,即每個年級一冊(上寫學期合訂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學用書的編寫工作。為了解決任課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疑難與困惑, XX年9月,我校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指定專職人員編寫配套教學用書。經過不懈努力,截至本學期,歷時兩個半學期的時間,終於完成了一至六年級全套十二冊約五十萬字的教師教學用書初稿的編寫工作。儘管還很粗糙,還有很多尚需進一步斟酌和完善之處,但我們還是邁出了這既艱難又可喜的第一步。

三、困惑與設想

(一)儘管我們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難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與困惑。

1、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上還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現象。如校本課程究竟與國家課程在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思路上有什麼異同,校本課程究竟要講到什麼程度才是合適狀態。

2、教材問題。現在,學生手裏沒有教科書,原因是資金問題,學校承擔不起,又不能向學生收費。

(二)下步設想。

1、加強教師培訓,加強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的探索與研究。

2、努力探索資金解決途徑,力爭儘快讓學生拿到實驗教科書。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日

【第15篇】校本課程2022年工作總結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一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了學校的課程創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學行動綱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為了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體兩翼(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體,英語和藝術教育為兩翼)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新課改為我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社會辦學單位,我們認為校本課程實施中提供了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校根據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造條件。學校在開發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並注意發揮家長和社區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1、開發程序

首先根據我校的辦學宗旨擬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編制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這是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宏觀規劃和指導性文件,是學校教育哲學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具體體現。學校有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並由承擔具體課程開發的人員編制課本。

2、開發活動方式

我校根據課程開發宗旨,學校採取引進、部分開發、獨立開發的方式進行校本教材開發活動。引進了中國舞蹈藝術學院考級教材;部分開發了美術科的國畫、素描、色彩;獨立開發了《簡筆畫》和《人文素養》第一冊教材、《牛津英語》和《馬宏英語》等。這些教材體現了我校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實現了資源利用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與國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實施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設置,把校本課程納入課程表中,學校課程分限選類和任選類。限選課每週每班安排6課時參加藝術類的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箏、書法(軟筆、硬筆)、繪畫(國畫、簡筆畫、素描、色彩)舞蹈。英語沙龍1-3年選用《馬宏雙語》教學、教師自編常用口語練習,進行閲讀、英語小作文等。4-6年級選用《牛津英語》,每週每班5課時英語課。《人文素養》第一冊是由教師編寫的學校生活、環境保護、磨難教育等教學內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方式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開發基於學生興趣和愛好、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採取興趣小組、主題單元活動等多種形式;中學立足於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以選修課的方式,設置多樣化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滿足學生持續發展的需要。

2、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