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總結(合集58篇)

欄目: 教學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8篇《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總結》相關的範文。

校本課程教學活動總結(合集58篇)

篇一:校本課程活動總結

校本課程實施總結 課程專家斯基爾貝克指出:“設計課程的最佳場所在學生與教師相處的地方。”我校是一所以數學為主打特色的學校,多年的數學文化的積澱,形成了濃厚的數學氛圍和深厚的數學文化底藴。學校因生制宜、因校制宜,整合現有的校園文化資源,開發了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玩轉數學”,並全面有效地實施了該課程。

校本課程實施是校本課程付諸實踐、走近學生、走進課堂的過程,是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為此,抓好課程管理、紮實環節落實、多方整合推進,使校本課程有序、長效落實,並在實施中不斷調整,使其日斟完善。

一、層級管理,確保校本課程的長效落實

任何一門課要全面推進落實,有效的管理是必需。為了推進課程實施,學校高度重視,確立了以校級領導直抓總管、科室推進落實、課程教師具體實施的三級課程推進模式,確保課程實施中規劃明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實施課程到位負責。

1、一級管理:學校領導負責總抓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主導的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全面規劃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指導課程實施的總體方向,並採用定期開展校本課程實施小組會議和隨機調查的形式,瞭解校本課程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課程實施方面的階段性指導意見。

2、二級推進:科室部門具體落實

校本課程的實施,主要由教科室和教導處聯手推進,落實好校本課程教學時間、教師安排、過程管理以及具體活動指導等,為校本課程的有序化、常態化實施作保障。

A、教科室統籌做好課程實施中的指導

校本課程建設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比較亮麗的元素,它與傳統的學科課程教學有共通之處,更有許多不同之處。由於先前經驗比較匱乏,也使許多教師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有許多模糊的地方,有如隔紗望月。基於此種情況,教科室做好相關的指導工

作是必不可少的,組織課程負責教師解讀校本課程內涵,從理論的層面瞭解校本課程實施的一些基本措施。與課程骨幹教師討論、預見校本課程實施中可能遇到的一會問題,做到未雨綢繆。在具體實施課程中,請骨幹教師上課程教學示範課,以此作引領,共同探討,摸索着前進。

B、教導處跟進課程實施中的過程管理

校本課程作為一門具有鮮活生命力的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一樣,需要進行過程化管理。我校“玩轉數學”校本課程安排在三至六年級同學中實施,並將課程納入課表,每週設定一節,確保課程有效落實。期初要求每位課程負責教師安排好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學內容安排,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校本課程實施教師的備課、活動反思進行檢查打分,並納入“七認真”教學評比。如此有執行力的過程管理,確保課程實施不落空,不流於形式。

C、三級落實:課程教師具體實施

課程的實施,最終落實到課程教師頭上。我校“玩轉數學”校本課程,在教師配備上還是比較顯力度的。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相整合,配置了一名專職教師與多名兼職教師,師資比較穩定。課程教師以“玩轉數學”為基準,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主題研究性學習,在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和展示研究成果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鍛鍊各項能力,培植學習自信。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注重過程資料的蒐集與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將課程的實施落實到位。

二、紮實推進,促進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

為了紮實、有效推進校本課程的實施,我校採用由點及面的`逐步推進形式,加強課堂研討,採取多樣的活動方法,切實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1、試點輻射,拓展課程實施範圍

我校是一所鎮村一體的聯合國小,下

設四所輔導校,為了全面推開“玩轉數學”這一校本課程,我們先從中心校四、五兩個年級入手,展開試點,探尋課程活動的實施措施和方法。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與摸索,課程實施的過程與方法逐漸明朗,形成了“我觀我思”、“邊玩邊探”“評價思行”這三個總體的活動序列,學生在“玩”中確立主題、制定方案、動手實踐探究、分享成果,在“玩”中反思、評價。看到時機日益

成熟,將課程實施推廣至三至六年級,並輻射至四所村小,拓展了校本課程實施的面,建立起比較全面的校本課程實施系統。

2、有效研討,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教師的課程指導能力,是確保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近兩年,市局組織開展的有效教學及課堂觀察活動異常熱烈,結合校本課程的自身特點及現有師資狀況,我們嘗試着開展鎮村聯合教研、同題異構、送教下村小等新的教研形式,努力踐行有效課堂理念,提高教師的有效課堂的執行力。

A、鎮村聯合教研

我校校本課程教師比較分散,尤其是村小校本課程教師,有的一校只有兩名甚至一名,如何開展教學研討就成了比較大的難題。基於這種特殊的原因,我們採取了鎮村聯合教研的形式,跟通其他學科,單週集體備課,集體備課通過網絡進行,組內教師對本課題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思考,然後由執教者進行整體備課,同時整合入其他教師的建議,形成一份實施方案。雙週進行集中的課堂聯合研討,鎮村校本課程的教師,集中一處,由執教者開設課堂教學研討課,集體評議。如在“家庭節水小探密”、“小小數字學問大”等鎮村聯合教研中,大家對開題課的課堂模式,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在《商場促銷風》、《我家的幾何圖形》的調查指導活動中,也逐漸摸索出比較實在的指導方法。鎮村聯合教研,以中心校教師為引領,極好地帶動了村小教師的課堂實施水平,夯實了課程實施的能力基礎,全面提高了課堂實效。

B、同題異構研討

本學期,我校又推出了同題異構課堂研討形式,這種研討形式,有利於教學設計的橫向比較,有利於教師之間思維的碰撞與相互激發。期初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我們校本課程組共同商定以“採訪問題的設計指導”為研討主題。每月開設一次同題異構研討課,課後在校本課程備課欄目開設“同題異構研討課討論專區”,上課教師的教學反思以及聽課老師的聽後感想、思考,傳於專區中,供所有教師學習討論。同題異構的專題研討,能夠較快地提升教師對課型的把握能力,以及有效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能力。

C、送教下村小活動

村小教師外出培訓與學習的機會相對比較少,在教學中獲取新的教學理念的渠道也不是很多,總體的教學處於相對的半封閉狀態。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校本課程的實施能力,學校組織校本課程教師隊伍中的骨幹教師,每學期開展一次送教下村小活動。在送教活動中,將校本課程實施的一些經驗帶過去,以及幫助解決村小教師實施課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互相交流,相互促進。

3、模塊設置,形成課程實施序列

“玩轉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共兩冊,以數學思想、數學文化為基本內涵,挖掘各個領域的實踐活動資源,通過提煉整合,形成了“學校與數學”、“家庭與數學”、“社會與數學”、“文化與數學”四大模塊,每個模塊又分列兩個主題。四大模塊相對獨立,又必然聯繫,形成一個完整的校本教材體系。在實施校本課程過程中,基本一學期一模塊,比較集中地對兩個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比如第二冊“家庭與數學”模塊中,就分設了《家庭節水小探密》、《小鬼當家新體驗》,兩個主題相互聯繫,互為補充。在前一個主題活動中,學生通過調查家庭每月用水情況、實驗節約措施、提出節水金點子的活動中,瞭解到家庭中存在的浪費水現象。而從後一活動中,學生爭當家庭小主人,開展一日當家體驗,從關注家庭節水至關注家庭節能、節約物品消費,是對前一主題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序列化地實施校本課程,使學生活動的視角得到了延展,並將研究活動推向了深入。

4、有機調整,增強課程實施效度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開發、實施校本課程的根本宗旨,校本教材的編寫,是基於學生的實際與學校的實際,但理論層面的設計編排與具體的實施,還是存在着一定的距離。因而,手頭的校本教材還有個再度開發的過程,彈性較大。這就要求校本課程教師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可照本宣科,搞一刀切,而要注重聯繫班級學生的具體狀況,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從提高活動實施的可操作性為基準,及時作出適當調整。

如在開展《商場促銷風》這一主題活動中,教材中提供的可供參考的活動小主題有“商場有哪些促銷種類”、“打折活動的實質”、“顧客該怎樣理性消費”等,結合研究問題的價值意義與可行性分析,“打折活動的實質”沒什麼研究價值,因而在教學中調整為“促銷活動宣傳方式的研究”,這樣的小課題更具操作性,也更緊扣主題。另外,活動中又增設了去某大潤發超市進行實地調查這一實踐環節,讓學生親臨現場,感受促銷活動的濃烈氛圍,通過與商家的面對面接觸,深入瞭解促銷的形式手段及促銷產生的影響。

三、整合聯動,豐富校本課程的實施渠道

作為一門課程,單純地依靠每週一課的教學,顯然還是比較單薄的。因而,將校本課程活動有機地與學校學科教學、各項活動相整合,進一步豐富校本課程內涵,推動校本課程實施向縱深行進。

1、與校節活動整合

學校校節活動是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是營造校園積極向上、科學活潑、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渠道。我校校節活動精彩紛呈,有“金絲語”閲讀節、“金點子”科技節、“金頭腦”數學節、“金手指”象棋節等。整合校節活動,將校本課程內容與校節主題活動相貫通,依託實踐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文化的薰陶,傳承優良的品質。如在上學期開展的主題為“低碳生活 科學理財”的“金頭腦”數學文化節中,整合校本課程主題《存錢學問多》,在學生中開展家庭低碳生活調查、零花錢的調查研究,聆聽 “科學使用零花錢”的專題講座,學生興趣盎然,尋找生活中高排放碳的行為,提出低碳生活倡議。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意義實在。

2、與學科教學整合

“玩轉數學”校本課程的內容設置、活動形式,本身都與數學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脱離不開。在課程實施中,整合活動內容、整合活動時間、整合教師資源,使校本課程的實施更加得力,更好地走向常態化。

A、內容上的整合

校本課程的內容,與數學、語文、科學等基礎性學科是密不可分的。如第二冊校本課程教材中《走進古老的數學之謎》,其活動中涉及的古老數學著作、數學趣題以及數學思維方法,都是數學學習的範疇。再如第一冊中的《我看校園綠化》,其中的關於樹木花草的種類等,與科學上的探究活動是緊密相連的。校本課程與學科內容的整合,使得活動更加豐富,更具立體感,也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廣開思路,相互貫通,實現活動的最大效益。

B、時間上的整合

篇二: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提起民間故事,其實我們並不陌生,為何這樣説呢?孩提時代的小人書、動畫片、經典故事都涉及很多民間故事,如嫦娥奔月、精衞填海、牛郎織女、天仙配、白蛇傳等等,數不勝數。漸漸長大後,教科書裏也會有民間故事,如愚公移山、盤古開天闢地、夸父逐日等等,還會上升到文言文的層次。這樣一説來,其實閲讀本課豈不是很輕鬆地麼!其實不是,通過備課、試教、上課一路走來,發現好多東西是你越想的精細,事情會辦得愈來愈好,授課亦是如此,要想達到一定的效果,必看過程是如何。

我從教學模式、教學結構、教學理念三個方面對本學期的校本活動進行總結如下:

一、教學模式。都説閲讀課要達到“讀”的目的,而且是廣泛的讀,讓孩子們融情融景的讀,儘量達到通過讀來理解文章含義。但是實踐還是挫敗了計 劃,本想指導同學們朗讀,鑑於兩篇文章,且一篇還很長,沒辦法達到預 期目的,只好改成讀一讀,大概知道故事概況即可,通過一個問題來理解 主題。這個地方疏忽了,應該把讀一讀再延伸一些,讓孩子們自己領悟並 説出來主題,印象可能會更深一些吧!

二、教學結構。其實民間故事這個概念是很大的,在文學領域裏也是有很多研究,它是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更可稱得上是我國 文化長廊中的一座瑰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範圍廣博的很。所以,當開 篇以一種沉重的音樂起,就是想讓同學們進入到整個中國古典文化的氣氛 當中,剛開始還設計了民間故事的概念一個環節,後想這個概念太大,對 於三四年級的孩子來説是相當不好理解的,加之課堂活動時間的有限,就刪掉了, 改成了老師的自己的簡介概念,用一句話來代替,直接通過幾幅圖畫猜想 的模式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儘量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個地方也是該 反省的地方,領導説課堂可以再活躍一些,是啊,總覺得課堂很沉悶,有 可能是孩子們自己也緊張的緣故吧,沒有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情緒,也是 一個敗筆,所以今後還是要在教學語言和結構上下工夫,如何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氣氛中閲讀了、讀懂了才是關鍵。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插 入,我認為是結構當中的一大亮點。不僅認識了更多的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還熟知了中國民間故事的地位很高,歷史悠久。對於《夸父逐日》,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説,確實是用了很長的時間的詳講了一些,導致後來的《天 女散花》沒有用太多時間,最後學生自由講故事也佔用了一些額外時間,當時是看到學生們的積極性沒有想打消的念頭,所以延遲了。這個地方應 該稍稍做修改,兩篇詳略得當,都要讀通了再説。不過,最後的故事引申 還是很有效果的。

三、教學理念。從閲讀課的性質上,我簡單地理解為讓孩子們充分的閲讀,大聲的朗讀出來,讓自己聽到自己朗讀的聲音,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不能總是停留在持續默讀上,看書的速度是有提高,但是一旦表達起來就 很困難,想法和説出有一定的出入,所以課堂上大多數還得鍛鍊他們的表 達,找同學朗讀或是講故事或是問答法的説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是鍛鍊他們口才的好辦法,現在擔心的就是孩子們的朗讀跟不上,不願意大聲念出來,是該思考的地方。

想來也有一學期的活動時間了,雖然授課模式、授課教材、授課理念還在不停的改進、修復,但是,閲讀課的目標正在日日逼近理想的狀態,看着孩子們手捧着自己愛不釋手的書籍的圖景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看着他們這個樣子,似乎就是看到了他們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模樣了,好有愛的場景,想想也是心生欣慰呀!但願我們閲讀課的路會越走越順,越走越寬敞。

校本課程教學總結模板

篇三:校本課程總結

活動目的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三字經》和“古詩文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

並且針對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一、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本學期我們組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編寫了《一年級校本課程》一書,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

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長此之後,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找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這樣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着自己的古詩才華。我校自開設校本課程以來在全校範圍內深入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一年來,師生都大有收穫,深入體味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誦讀活動已成為我校具有深遠意義的傳統活動形式,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班基本保證每天課前3——5分鐘的誦讀時間。每週背四句三字經,一首古詩。

2、為了使學生收穫頗豐,我們利用板報、專欄,營造一個良好的誦讀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唐詩宋詞,為誦讀創設了氛圍。

3、校本課程的開設,其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

當然,我們在鼓勵學生背誦的同時,不忘幫助學生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有一定意義的句子,使學生學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和影響。

4、對每一篇必背古詩文的通過,我們都經過自背、學習小組檢查、全班抽查的方法,確保背誦質量。

5、我們堅持以學校領讀為主體,以家庭助讀為輔助模式,使我班校本課程開設比較成功。

如今,我班的古詩文誦讀逐步走向深入,已融入學校的肌體,成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引發着學校由內而外的變化,對學校儒雅風氣的形成,學校文化的重建,學生的成長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總之,開設校本課程誦讀古詩文,是弘揚傳統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的一大功德無量的事。我們將義無返顧地把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鑄人鑄魂的功德事業堅持下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東關國小開出花、結出果。

篇四:校本課程總結

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領導和支持下,經過田徑隊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較好地完成了田徑校本課程的教學。現將本學期田徑校本課程教學總結如下:

一、快樂體育、快樂鍛鍊

在學生原有學習的基礎上,他們能自覺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並能自己完成田徑訓練的常規練習。由於田徑訓練的枯燥性,所以這學期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指導思想,在玩中學,在遊戲中練,多開設新技術的學習,多開展遊戲,使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快樂,從而有堅持訓練的信心。

二、進行訓前體測,制定訓練計劃。

在課程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了體能測試,從靈敏到速度、耐力和力量幾個方面去綜合考核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通過體測瞭解學生的體質情況,總體來看並不是很樂觀,我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計劃。

三、課程小結

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及身體素質情況,為使校本課程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我在教學訓練中重點抓學生的基本動作,培養學生興趣為主,以遊戲、分組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基本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之間出現矛盾或一些不文明行為,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達到開展校本課程活動的目的。

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通過田徑校本課程的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訓練之餘我還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學生做思想工作,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得到了全面健康的發展。

篇五:校本課程總結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古詩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根據此課題,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一、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現在我校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

在第一階段結束後我們還舉行了古詩誦讀比賽。我們本着人人蔘於的原則先進行小組比賽,小組優勝者參加班級比賽,每班再評選出5名同學參加年級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進行鼓勵。除了“優勝獎”,還有“智慧獎”……..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

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找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在這個階段候老師代表我們組上了一節校本課程的彙報課。課上新穎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着自己的古詩才華。課下老師們又在我校論壇上進行了熱烈的研討,總結了經驗和不足。

但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古詩記錄本的設計不夠合理;學古詩時有的學生理解了詩的意思,頭腦中也能形成畫面,但卻畫不出來,這就需要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還有就是學過的古詩會背串……這些都是下一步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我們有收穫也有不足。古詩誦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台階。

篇六:校本課程總結

舞蹈作為教育內容和手段,不僅可以培養教育對象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培養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而且可以抒發和表達感情,加強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為了上好舞蹈校本課程,我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因為我知道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積極參加舞蹈排練,觀看各地的比賽和演出的舞蹈碟片,學習各種技法和亮點。另外,平時有時間欣賞各類舞蹈的排練和隊形等使自己在舞蹈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在課程實施中,我對教學內容主要做了這樣的安排。首先從基本訓練入手。通過基本訓練的中間活動練習,使學生首先學會了使動作做的自然、協調。並同音樂和諧一致。在音樂伴奏下做各種練習,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動作姿態,力量的靈活和協調性和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基本訓練的把上基本動作練習,克服了學生的自然體態,使學生舞蹈時具有正確的姿勢,初步體驗、掌握瞭解身體各部位舞蹈的基本動作要點,規範了動作,為以後對舞蹈的表現力以及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在身體柔韌性很強的同學中,我教授了一些高難度的技能技巧,如打前橋、側翻,轉等,滿足了優秀學生的求知慾,做到了根據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內容。

在訓練中,我讓學生對照鏡子反覆練習表情,這樣訓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像照相一樣,怎樣做最美,而是根據舞蹈情節的需要作出適合表達主題的表情、神態和動作。演員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為整個舞蹈服務。再次,教師講解非常關鍵。教師要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示範,去講解動作表情的要領。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舞蹈教師和語文、數學教師一樣,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另外,訓練時要嚴格要求。作為一個舞蹈教師,首先是隊員的“班主任”,比如説,哪些孩子的素質好,哪些孩子的素質較差,好的要積極培養成領舞或獨舞對象,差的要耐心輔導不歧視;哪些孩子比較開朗活潑,哪些孩子比較內向文靜;哪些孩子有小脾氣,比較嬌氣等等。教師都要了如指掌。

同時,我還給學生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叫舞蹈隊的學生參加舞蹈比賽和學校文藝演出,經過訓練與鍛鍊,舞蹈隊的學生都成了班級的文藝骨幹,老師的得力助手。

舞蹈校本課的實施,能滿足學生髮展的實際需要,有利於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充分發展。同時,通過舞蹈教育鍛鍊,培養了學生的羣體意識,培育學生的藝術美感,提高學生的欣賞力,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想象,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篇七:校本課程總結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總結,歡迎您來閲讀並提出寶貴意見!

校本課程開發總結

校本課程之一:信息技術

XX國小自20xx年9月開始在2、3、4年級中開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現將教學情況彙報如下。

一、校本課程的基本內容:

1.覆蓋範圍:

我校信息技術校本課程使用的範圍是(2-4)年級其中四年級校本暫時使用《兒童學flash》,將在今後調整到使用《易語言》教學中。

2.教學內容簡介:(介紹內容均為上學期)

二年級:主要學習畫圖軟件認識畫圖軟件。認識畫圖軟件的界面、菜單、填色工具、畫直線、曲線的方法。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掌握基本的構圖方法,認識色彩的對比,彩度等基本概念。

三年級:(1)系統學習windows20xx的操作如桌面的設置,背景的修改主題的使用。(2)IE瀏覽器的使用學習登陸校園網。(3)文件的建立和修改方法。

四年級:主要學習flash軟件的操作,向學生介紹基本的動畫如逐幀動畫、漸變動畫、遮罩動畫的製作方法。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可以獨立製作喜愛的動畫。

三. 教學效果:

通過近一個學期的教學XX國小的信息技術校本的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1.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技術,低年級的學生可以熟練的使用計算機打字、繪畫上網查找資料,下載圖片,音樂等操作。中年級的學生可以繪畫、書寫文章、上網查找資料,製作動畫片等。

2.為其他學科的信息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在課程整合已經成為了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而學生的信息素養直接關係到整合教師上課的質量,由於學校校本課程的實施,不少教師可以不費力地開展網絡整合課程的嘗試。

信息技術的校本課程依然在實驗階段,還會有許多不足,這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區體驗和感受,探索和研究新的方法、新思想、及時總結經驗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思路,完善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之二:砂紙畫

本學期,是我們歷時近四年的砂紙畫展示的一個學期。

偶然一節美術課,啟發了我們要對砂紙畫進行一系列的嘗試的想法。因此,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與探究。

一、初步嘗試

1.課外小組內進行少數人的興趣性的學習,如何才能用油畫棒在砂紙上畫出能吸引人的畫面:(1)題材新穎;(2)構圖飽滿;(3)設色大膽,進行了不斷的嘗試,最終便達到了我們所希望的結果。

2.走進課堂

將課本上適合的內容表現在砂紙上,就這樣砂紙畫在課堂上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歡。

1.發展探究。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有趣的題目,如《金色的童年》、《五彩的煙花》、《我的朋友》等,為他們的創作打開了無限的空間。

2.材料、方法的拓展。

在已有經驗有的基礎上,利用水粉顏料、紙、石子、幹樹葉、蝸牛殼、幹樹枝等材料進行繪製。

我校的美術老師將部分砂畫作品送出參賽,尤其在全國少兒美術畫展中獲一、二、三等獎。同時在教研室及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精選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整理成冊,形成極具特色的校本課程材料。它是師生在校學習與實踐的結晶,今後我們將吸取各方的寶貴意見,將砂紙畫在形式與內容上進一步填充,使其更加完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總結,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八:校本課程總結

很榮幸的迎來了教研室齊華主任為我們培訓校本課程的開發的有關知識,使我對於校本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前總覺得農村老師缺乏資源,不知道怎麼進行校本課程的選擇與設計,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有了一些想法,可以結合我們學校的特點選擇一個切入點進行選擇。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我校根據實際需要提出了對學生的具體培養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術素質,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社會交際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生活,為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英才奠定堅定寬厚的基礎。

從學生方面看,學校一切工作都是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學生的發展指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和每個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涉及知識、技能、智力、能力、情感、道德、審美、個性特長等多方面的內容。學生的良好發展是培養目標順利達成的重要標誌,也是學校辦學水平、教育質量的主要指標。

從教師方面看,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持續教師職業生涯的整個過程,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既是學校辦學水平的標誌,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養成良好而穩定的職業態度,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形成高超的教學能力等,對於教師自身的發展、以及學生和學校的發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過去的問題,教師的發展主要涉及觀念的更新,如教育質量觀、課程觀、學生觀的轉變;教育實踐能力的更新,如課程開發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等。

從學校方面看,學校辦學實力的增強,教育質量的提高,校風、教風、學風的端正,學校優良傳統的發揚光大,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等,都是學校發展的重要表徵。學校更新的核心內容是辦學指導思想的更新,即需要認真思索和回答“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把學校辦成什麼樣的機構?”等問題,處理好“成人”與“成才”的關係,突出學校教育以“育人”為根本職責的特點。基於教育觀念的更新,來帶動學校評價管理制度的更新、辦學條件的更新等。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己開發的課程,而且不屬於升學考試的範圍,教師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參與開發校本課程的系列實踐活動,如調查研究、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材編制、課程實施和評價等,可以使教師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並在能動的實踐中,更新課程觀念,鍛鍊並提高課程開發及教育科研的能力,也能夠幫助教師克服對國家課程的“依賴心理”和“忠實執行的習慣”,增強教師的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確立教師在課程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篇九:校本課程總結

一個學期的校本課程又結束了,回想本學期的教學,有苦也有樂,通過對校本課程的總結,我也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有了自己的看法與認識。

1、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帶的是四到六年級的計算機課程,這學期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生共有22人,這些學生基本上是新的學生,而且六年級中佔多數。在學期初分組時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級與低年級的相搭配,原來學過的與新學生相搭配,學有餘力的與相對薄弱的相搭配。在這個班中有許多學校“知名的人物”,淘氣是有名的,在分組時將這些學生都調配開,分散在不同的位置,這樣可以保證課堂的紀律。

2、學生的

校本課程中的學生是各個班的學生,在上就要求教師多下功夫,在學生平時的中,我採用了學生“自治”的方法,用學生來學生,每個班有一名負責的學生,每天報告學生的人數以及沒有來的學生的原因,這樣保證學生在教師的視線之內,人數清。選好小組長,學生中有了小老師。夥伴教學的模式初步形成,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老師也有了小助手。

3、課程的選擇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學期是以photoshop的圖片處理為教學內容,加上了中國傳統包粽子的動手活動。在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既要讓學生感興趣,又要讓學生有作品,看到他們的成長過程,讓他們時刻都有成就感。

4、學具的準備

計算機課和其它課程不一樣,每一次課程的內容只能保存在計算機中,機房的計算機是大家共用的,有時會出現內容刪除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在學期初我教給學生將每課的作品上傳給老師,這樣學生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每一次成長的歷程。為了更好地記錄學生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還要求學生記筆記,學習內容要求學生全部記錄下來。

5、教學的設計

在教學設計方面老師先進行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實踐操作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每節課設置相關任務,每節課都有不同的主題,通過自主操作、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我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三年級的學生遇到問題老師適當幫助解決,高年級的學生主要通過討論自己解決。這樣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6、個人知識的提高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要給學生泉水,就要教學生尋找水源的方法”。教師的知識對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利用課餘時間刻苦鑽研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教學技能更有深度與廣度。帶領學生參加計算機表演賽,共有4名同學獲獎,教師評為優秀指導獎。

有思考就有前進的動力,下學期的校本課程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篇十:校本課程總結

轉眼一學期已悄然接近尾聲,為了進一步明確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現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們嚴格執行課程計劃,並能認真、耐心地向學生傳授數學計算方法和技巧,碰上學得慢的學生,教師能細緻地進行個別指導,手把手地教,應對面的輔導。教師們將自我的滿腔熱忱投入到了教學之中,邊教邊思索着如何讓學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愛言語交際這門課程。我們組設計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進取性。

輪流研究課程,做課使教師本身得到了鍛鍊,組內成員也在參與中相互學習、借鑑、起到了必須的促進作用,每位教師能夠運用趣味思維訓練學具或者題目調動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共同收穫,體驗歡樂。

根據學校的自身性質、特點、條件以及所教學生的言語交際基礎等情景,利用一切可開發的資源自制了獨具特色的教具,如我們趣味思維訓練組把撲克牌充分利用,讓學生在玩撲克的過程中發現新知識。這一新穎教具的開發,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好奇心和參與、探求慾望。使課堂生動、活躍、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動腦動手的本事,凸顯了人文主義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經過自我努力獲得知識技能,豐富了學生的智識,增加了新的體驗。真正的提高了孩子們動腦、動手的本事,促進學生身、心、智、德的全面發展。

每節課結束後我們都會坐在一齊進行反思、評課,明確指出本節課的優缺點,並針對不足之處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手段,以便今後相互借鑑,揚長避短,從而,共同提高、共同提高。

總之,我們會共同努力將我校言語交際校本教研推向新的高度。

篇十一:校本課程總結

我學區於11月7日起至11月12日對下面的三所學校的校本課程進行了檢查,下面對檢查情況作如下總結:

這三所學校具有的共同優點是:

1.校本開發方案制定清晰,新增的校本課程都有審批表。

2.各位教師的校本課程都能制定出綱要,同時能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工作計劃。在這幾方面做得較好的教師有:東雙營國小的付少雷、宋君,王各莊國小的馬肖華,馬昌營國小的孫英浩、張長永,他們的校本課程綱要與審批表制定的詳細認真,有相應的備課,在備課中能體現出學生活動情況。

不足:

1.有的教師有校本課程綱要,但制定的與其它校本課程綱要雷同,不太符合自己的校本課程需求。

2.有的教師的校本課程審批表中的課程目標與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不一致。

3.在進行校本課程介紹時,大話套話很多,學生在理解為什麼開展這門課程上較難。

4.在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上大多數教師的評價可操作性欠佳。

整體改進意見:

1.學區加大對校本課程的輔導,讓每位教師理解到校本課程的重要性。

2.各科校本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學生的學習目標,培養目標,並非教師的發展目標)與審批表中的目標要一致,在自己制定校本課程計劃時也要注意到教學目標與他們不要脱離。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體現三維目標,教學設計環節齊全、層次清楚,體現教法和學法,教學方式恰當,尤其要強調的是教學方法要突出以活動教學為主,教學過程詳細、實用。數量多少以該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及當時檢查的時間而定,至少提前備出一兩課時。

3.審批表中的課程實施計劃、方式與綱要中的實施計劃方式要一致,可以比綱要簡單些。

4.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套話大話,要具有操作性。

5.各校審批表中的意見要填寫,具體的日期要寫好。

篇十二:校本課程總結

11月27日到30日有幸參加了在石家莊舉行的河北省第二屆校本課程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幾天的學習聽了三十一節各地的校本課程説課,內容基於各地各校特色,課堂上以學生的探索和體驗為學習方法,通過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的學習空間,都很值得學習。其中《遊戲和思維》《英語繪本故事》《避暑山莊湖濱漫步》等校本課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學習的是每位校本課程的説課教師都有一個説課的流程。基本環節是説課程產生的背景、校本教材分析、內容介紹、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教學過程、課後反思。兩天多的時間聽了31節校本課程的説課,受益匪淺,感受頗豐。

校本課程它打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為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校本課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

校本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校本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課程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校本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總之,我們要努力開設本校校本課程,形成學校特色,構建學校文化,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篇十三:校本課程總結

隨着我國課程理論研究的深入開展,我國課程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實施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校本課程開發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教師的課程職能也相繼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研究和開發課程將成為我們教師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師也結合實際情況對校本課程進行了研究與開發。現將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有關情況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學校將開發校本課程納入學期工作計劃,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開發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

二、校本研發的目的

校本課程的開發意味着一種權力,更意味着一種責任,我校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三個方面。

1、讓所有的教師都“動起來”

校本課程開發把學校推到了課程改革的前沿,學校成了課程開發的主體。校本課程開發確定了學校作為課程開發的責任單位的地位,讓每個教師都行動起來。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實力,也可以促進學校的發展。

2、讓所有的教師都“站起來”

教師對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內容一直是敬畏有餘的。科目對他們來説,是國家的規定,教材對他們來説,是專家編寫的。他們被要求嚴格忠實於國家的所有課程文件,甚至連教學的具體步驟都嚴格遵照教學參考書指定的教學步驟和課時數。教科書對他們來説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們跪拜於教科書的神威之下。然而,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的老師親自參與到課程編制的整個過程。國家提供的課程標準,成為他們主動學習研究的指導性綱要,國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們自主選擇的對象。他們站在國家課程標準這塊基石上,鳥瞰着校本課程及所有教科書。

三、校本研發的意義

1、有助於推動我校新課程改革

校本課程開發強調課程要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幫助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獲得充分的發展在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就是要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管他們的性別、智力水平和學習準備如何。我國過去的“升學教育”只注意到少數考分高的學生的發展,而忽視了那些低分和處於中間水平的大多數。當這些人畢業走向社會時,他們成了“失敗者”。學校將大批“失敗者”推向社會,而社會中的絕大多數工作又將由這些“失敗者”來承擔,這樣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全民的總體素質水平。

2、思想彙報專題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享有專業的自主權。校本課程開發給教師鬆綁,讓教師自主決策,這無疑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另外,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由各方面人士參加的合作和探究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反思他們自己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並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探究和合作十分有利於培養教師的專業精神,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

3、有利於形成學校特色

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利用自身的資源、自主規劃、自我負責。這十分有利於學校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一些老師開發校本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學校特色。

四、“校本”的體現方式

校本課程指的是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對學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通過自行研討、設計或與專業研究人員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編制出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他體現在:給學校以管理的自主權,針對學校實際進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張。它力主學校要認真分析、甄別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立足於學校實際從事各種管理活動,既不能照搬它校的模式,也不能簡單地把學校作為一般政策、規則等的“試驗田”或應用場地。管理應植根於本校的土壤,應對本校的問題有一定的決策自主權。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

1、明確目標。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必須體現校本化,必須建立在對學校環境與學生學習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地成長,讓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

2、落實教師。校本課程開發,關鍵在落實教師,需要一批具有創新意識高素質的有特長的教師。然而,大多數教師長期習慣於一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僅滿足於課程實施,視教材為聖經。因此,必須喚醒教師正確的課程意識,確立正確或合理的課程理念,積極投身於校本課程開發的熱潮中去。

3、確定內容。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開發。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選擇安排知識或活動序列、班級規模、時間安排、資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項。校本課程開發大多會打破學科的界限,把多門學科通過事例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4、聯繫社會。校本課程開發絕不能與當地的社會環境相脱離。當地的社會環境中藴含着校本課程開發的豐富資源,並能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提供各種有效的途徑。

5、編寫教材。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將成功的經驗積累起來並形成較科學的體系和實踐內容,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來,為進一步開發和實施作參考或有利於推廣,遵循“開發──實施──觀察──反思──再開發”這一螺旋上升的過程。

6、開展評估。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探索的實踐研究過程,成功與失敗並存。評估既重視結果,更應注重過程。因為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自主進行的,目的各異,所以國家很難採用類似於統一考試等評價手段來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效。因此,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以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

總之,經過多年來我們全體教師的努力,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生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也受益匪淺,但是,畢竟還只是起步階段,很多事情還要我們自己去摸索,去實踐,其中肯定也會有一定的曲折,但我們也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去做,認真去做,我們學校的校本開發將會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篇十四: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教學讓我體會到不拘泥於課堂教學,學生也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間。另外學生數量不多,所以上起來也比較簡便,學生領悟和理解本事也比較好。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頭是我針對這學期的教學進行的總結反思。

一、對教師自身的要求

鑽研教材教法,提升自我對教材把握的準確性,進取向身邊的同事請教教學中的困惑,經過經驗的積累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經過對不一樣的教材的接觸也發現了自我英語知識的一些欠缺和遺忘,所以還要在平時注意及時給自我充電,加強系統知識和教育理論的學習,拓寬自我的知識面,才能更好地處理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二、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小班化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充足的空間去發現每個孩子的優勢,保證了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操練和“全身運動”的時間,教師也能及時的給以輔導,這樣經過“聽、説、練、玩、演”各種活動,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好學

學習是一件主動性的事情,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習得語言的規律,教師必須多角度思考,精心設計教學思路和環節,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並使之持續下去,例如課堂上能夠經過多種遊戲和CAI課件等直觀教學學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授場所名詞的時候能夠分小導遊帶領同學們去參觀學校處所,運用鞏固單詞和句型,不僅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進取性,也實現了語言的交際性作用。另外,結合賞識教育,運用多種評價手段,和學校的多元評價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僅讓學生全面瞭解自我的優勢,更重要的經過各種評價彌補自我的不足,培養並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

四、知識歸類,跳出教材的侷限

對於學生來説,他們的知識是零散性的,系統性的知識對他們來説還難以理解,可是簡單的知識歸類還是能夠理解的,所以,結合教材裏每個單元的一個話題,帶領學生認識一些單詞,並及時補充一些日常生活用的到的知識,並經過簡短的句型把知識點整合,使學生的語言實現必須基礎上量的積累,為以後的英語學習及運用打下結實的基礎。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努力,進取探索教學新動向,力爭把校本課開辦的更好。

篇十五:校本課程總結

本學年,我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各項要求,認真開展地方課程的教學和管理,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認真落實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二、地方課程體現了地域性特徵、針對性特徵、現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徵和體現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徵。

地方課程是不同地方根據特定地域或社區社會發展及其對學生髮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課程資源設計的課程,因而,在適用範圍上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或區域性。地方課程設計要充分研究地方社會的歷史和現狀,挖掘地方資源,體現地域特色。從課程目標上看,地方課程是針對實際設計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滿足地方或社區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社區發展的聯繫,使學生了解社區,接觸社會,關注社會,學會對社會負責,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地方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於克服課程脱離社會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社會發展的現實和要求。從課程內容上看,地方課程不同於國家課程中的學科課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深刻性及其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認知功能,但特別強調內容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地方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地方或社區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因而,在地方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不應是接受式,而應是探究式、實踐式的。

三、實施內容及要求:

1、課時安排:根據上級課時計劃安排,地方課程每週1課時,學校在進行教學時,地方課程課時不得隨意挪用或擠佔。

2、教學內容設置:

(1)1-2年級《傳統文化》。

(2) 3-6年級《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 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佔用及挪用地方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地方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盡心盡力搞好地方課程的教育工作。地方課程教研 組及時對科任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督促,保證地方課程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地方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地方課程規律,努力提高地方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 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建一支素 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地方課程的教師隊伍。

4、搞好地方課程的評估工作,地方課程的教學應講求實效,不流

於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地方課程的重要 一環。為此,擬在本學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學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並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 管理評估中。

5、在實施地方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地方課 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後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進教學中的失誤,充實地方課程內容。每學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 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6、遵循地方課程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的原則,在地方課程活動中,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社會 調查,廣泛徵求學生、家長及社區團體的意見,結合學地方身的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不斷改進充實與完 善地方課程內容,使我校地方課程內容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個性特長髮展,適應社會發展的特色課程。

四、取得的成績:

1、本學期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家校聯繫,配合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注意挖掘其他學科教材的安全內容,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2、達到了如期目標: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識,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瞭解到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養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保障了學生安全健康的成長。

3、 提高了有效預防自身安全事故的發生,具備應對安全事故的

篇十六:校本課程總結

本學期的校本課程,我們主要針對學生各學科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剪紙繪簡筆畫,知識競答、演講故事、手抄小報等形式。宣講霍元甲等愛國武術家的故事,學習他們練武強國,以武衞國,以武耀邦的愛國精神,讓學生處處體會到武學的博大精深,武學的愛國情緒,從而勉勵他們從小樹立為國爭光的思想境界,達到“以武 ”的作用。

一、貫徹新課改精神,進行學科整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國家必修課程,又增加了兩門課程:技術、人文與社會,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使文化課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係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研究性課題,來探索和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三、重視活動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使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學生在校期間,大量時間用於課堂師生的交流活動,而自主動手的機會偏少。隨着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着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很有必要。利用有限的工具、場地、時間,使學生動手機會得以落實,使學生能在課堂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簡單的作品設計和製作過程,精心製成了許多的精緻作品,展示了新一代學生的風貌,使執教的教師們欣喜地看到祖國花朵的聰穎和才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武修身,做人,報國”是我們不變的追求。我校以“體驗武術,快樂成長”為核心的特色化教學模式,以課程改革為紐帶,統整學校教育內容,以武術促德、智、體和諧發展,達到“輔德、益智、健體、促勞、尚美”的目的,相信我們會在充滿音符的萬里工空中飛得更高、更遠、更有力。

篇十七:校本課程總結

為了更好地響應素質教育,深化藝術改革,我校於今年將電子琴這一器樂引進校本課程,拓展了音樂實踐的思路。在電子琴配套設施的前提條件下,開展興趣活動班,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近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提供有利條件。對電子琴興趣班的培訓效果進行總結:

一、電子琴教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興趣。

一開始,針對學生剛開始接觸電子琴並且音樂基礎薄弱,本學期重點內容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A、利用電子琴的美妙音色,感覺各音符的音高和音準。

B、瞭解電子琴鍵盤構成及組位。

C、通過相對位置C大調概念,熟悉琴鍵音階。

D、強調正確的坐姿、手型及手指觸鍵。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原因。”八年級的學生不一定優於七年級的學生,隨着課業的加重,八年級學生在活動中的專注度似乎不及七年級的同學,所以興趣的拓展顯得更為重要。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樂學、主動學、認真學,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更易於激發他們濃厚穩定的興趣,使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有助於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能力。

電子琴本身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琴的興趣,教師電子琴教學方法的改革把剛剛開始的按學生依據接受能力程度來劃分不同學層,因材施教,程度好的同學在鍵盤基本練習上展開作品的練習及音色節奏的協奏;程度為零或初學的同學主要基礎練習、鍵盤基本功練習。當然為更好的保持學生學琴練琴的興趣;鼓勵他們運用掌握的音色更改等效果進行練習,表現、抒發自己的情感,爭取成功,從而達到穩定學生學琴興趣,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電子琴教學中各類音樂的陶冶,特別是讓他們彈奏自己熟悉的旋律如《小星星》等兒童歌曲,雖然當時學生的演奏比較生硬,斷句現象也很普遍,但當某個學生在演奏時,會唱的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在旁邊哼唱。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使其情趣、愛好更為廣泛。學生不僅愛好音樂、藝術,科技也為他們喜好。

二、電子琴教學的實踐性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提高。

器樂教學的最大價值是促進了學生對音樂感受、體驗、表現、鑑賞和創造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在電子琴教學中,學生利用電子琴試奏、試唱,掌握節奏、掌握音準;自彈自唱,熟悉樂譜;小組協作,分組分角色表演表現音樂,從中較好地獲得節奏感、音高感、和聲感和勇於創造、大膽創新的音樂能力。電子琴教學為學生積累了大量的音樂語言如:旋律、節奏、音色等。還可通過欣賞、表現音樂作品的音樂形象,培養他們對音樂的鑑賞能力。

電子琴教學實驗活動,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掌握了更多的音樂知識,同時還掌握了一定的音樂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及大膽創新的能力。

三、收穫和思索:

通過這幾個月興趣班的開展使老師、學生都有進步提高。“青少年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上。”有關研究證明:大腦兩半球對人體運動和感官支配管理是交叉的,既支配左右手運動的是人的左右腦。演奏電子琴動手操作的特點,常常是雙手並用密切配合,協調運動,再加上學生在演奏時要看樂譜、識譜、要邊彈邊唱、有時要聽節奏、要選音色,在演奏中還要背譜,這一切要在同一時間裏準確有序地進行,在演奏中學生的手、腦、眼、口、耳等多個器官都在協同工作中,通過演奏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辨別力、理解力、記憶力等。由此看來,電子琴進課堂,能調節左右腦,使人腦潛能得到開發,這種效果在一般音樂課上是不能達到的。

但活動開展中也有困惑,首先就是練習時間太短促,有練琴多年經驗的同學都知道,彈奏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鍵盤最基礎的基本練習曲,每本大概要1-2年時間的練習,每天1-4小時。我們現在每週一節40分鐘,一學期14-15周左右,每學期總活動練習10小時左右,僅相當於正常琴童3-4天的練習度。除了教師依據學生層次靈活精選練習曲進行鍵盤基礎練習外,學生在家每天堅持1-2小時練習才有較好的鞏固與提高,但似乎能做到的學生不多,除了客觀條件,還有學生的主觀安排與選擇。所以教師多學習多探索多實踐很重要,在以後的活動中更進一步的對分層教育教學更高效的展開。

篇十八:校本課程總結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學校的優勢和風格,進而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形成特色。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校本課程就是在我校課題的指引下,結合我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而開設的。近年來我校的校本課程一直在實踐和探索,本學期總結如下:

一、在學習中提高,強化理論修養。

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生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校本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因為我們感覺,教師真正的成長不在於崗前培訓和脱產培訓,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驗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最初發生在課堂上,最終形成於研究之中。為了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向全校老師徵集了學習指導課案例。

二、在實踐中感悟,提高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常常是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從中得不到收穫。而學習指導課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記硬背、靠灌輸學生是根本無法接受的。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創設生活化、問題化的課堂情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評價中成長,創建校本課程特色。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明確了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目標

程度,更是為了對我們的教學情況進行反饋和分析,以利於改進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師個性的、有班級及課程特色的、兒童喜聞樂見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的創新。嘗試“寄語型評語”、“心理健康建議”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評價方式,以實現新課程評價的最大效益。

總之,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目標,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條件,學校的特色形成是結果。我校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紮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校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學習指導課真正能成為童話中的點金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篇十九:校本課程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並執教語文、硬筆書法及繪本課程三門課程。轉眼一學期過去,作為一名初次教一年級的“新人”,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不乏快樂。

語文方面。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內外作業。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遊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硬筆書法。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衞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校本課程。每週三下午校本課程講繪本故事時,我一般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講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讀出自己的感受,引發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然後再進行繪本創作。本學期,我們學習的繪本故事有《吃黑夜的大象》、《城裏最漂亮的巨人》《母雞蘿絲去散步》《蚯蚓的日記》《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尚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做好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條理,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篇二十:校本課程總結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國小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着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總結。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 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內容。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我認真拜讀了《在新課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課改的浪潮所淹沒。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工作總結《校本課程總結》。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作為一名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説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語文、數學、科學、美術課、音樂等整合進校本課程,圍繞“影視文化、禮儀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教學目標,有的課堂讓學生觀察寫話,品析優美的文章,有的課堂讓學生想象繪畫,有的課堂讓學生歌唱,欣賞名曲。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為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論文精品意識不強;電腦知識長進不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穫也有不足。影視和禮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台階。

篇二十一:校本課程總結

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已經結束了,現已進入期末複習,回顧一學期的探索與嘗試,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如何傳知、如何解惑、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讀這一主線。諸多思路,到了清理一下的時候了。

一、求新求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如何引領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探究學習心得已成為課題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興趣盎然,讓學生學有主見,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享受學習的樂趣,又能發展原有的語文素養。

二、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倡導活躍的課堂氣氛,開放的課周舜欽

篇二十二:校本課程總結

為了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學校生活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為學生供給展現本事才華的廣闊舞台,20xx年泰安市實驗學校西校區在校領導的支持下進取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景進行研究和開發,打造了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一、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為校本課程供給了保障。

開學初學校領導就高度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在教務處薛主任的精心安排下,將校本課程納入了這學期的工作計劃,由尚念奉主任和張桂安教師負責具體實施。學校教師進取參與,召開專題會議,進取協調組織學生選課,保證了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

二、經過校本課程,讓學生的學校生活絢麗多彩,成為學校生活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本次課程精心挑選和準備,選出了蛋糕製作、弓箭製作、拉丁舞、生物探祕與實踐、沙畫製作、素描、陶藝、圍棋、音樂、約讀書坊、籃球、排球、太極拳等項目。同學們能夠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進行選課,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興趣,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本事,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校本課程帶給他們的是對國中生活的完美回憶與眷戀。

三、校本課程讓教師們更好地發展。

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全程參與,發揮自我的特長和才能,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豐富了自我的生活,開闊了視野。經過和孩子們一齊努力合作,加深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好地和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們體會到了教師帶給他們的温暖和感動,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師。

四、經過校本課程,構成了學校特色。

課程開發結合學校實際情景開展,構成了具有泰安市實驗學校西校區特色的課程,家長們對校本課程的認可,社會對課程的高度評價,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方向,讓我們學校資源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利用。

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薛主任的精心安排下,教師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的校本課程圓滿結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教師和學生們回顧來時的路,收穫滿滿,滿臉幸福。校本課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本事,給學生供給了一個舞台,讓學生盡情地展現自我的才華,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我們以後也會不斷地探索和創新,讓校本課程成為我們學校的一道特色文化大餐,一場文化的盛宴。

篇二十三:校本課程總結

一、課程定位

“陶藝”即陶瓷藝術的簡稱,是融繪畫、雕刻、工藝美術於一體的一門綜合美術。陶藝教學可有效開發大腦潛能,對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有效提升作用。通過學習可激發孩子對歷史、文學、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美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陶藝學習內容以立體造型表現為主,並結合繪畫、書法等進行綜合表現,全面提高學習者的二維造型能力和三維造型能力。本課程自開課以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我校校本課程中的精品課程。

二、課程內容及目標

依據《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情、校情,我們制定了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學習內容及目標(見課件)。

三、課程實施

在學習內容及目標的指引下,我們從普及和培優兩個層面開展、實施本課程。

(一)課堂普及層面。利用各班美術課時間,兼周開展一次陶藝課。低年級以超輕黏土為學習材料,在基本形體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變形,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中年級孩子以平面浮雕和簡單的立體造型為主,學習常用的手捏成型、泥條盤築、泥板成型方法,掌握基本的陶藝知識和製作方法。高年級孩子以立體造型為主,在中年級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拔高,深入學習陶藝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孩子認識黏土、陶土的特性,孩子在看一看、玩一玩的過程中熟悉不同的學習材料。課程內容的設計由易到難,先是學生單獨創作單個物品,然後教師把孩子們的作品進行組合搭配形成故事場景,最後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結合自己熟悉的故事進行場景設計、製作。通過學習孩子們不僅學習了基礎的技能、技法,培養了自己合作能力,還豐富了情感體驗。

(二)特長培優層面。我們主要利用兩個活動進行培優:一是,每週二至週五下午的陶藝興趣小組活動;二是,每週五的創客夢想城活動。參與培優的孩子都是從我校三至六年級各班挑選出來的。他們除了學習常用成型技法之外,還學習了難度較大的拉坯成型。這學期還初步嘗試了上釉、燒製,完成了自己第一件陶藝作品――錶盤。在過去的一年中特長培優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我們不僅請來了專業的陶藝教師――鄭州市工業技術學院樑富強老師,而且為孩子們購買了充足的陶泥、釉料等學習材料,同時專業的陶藝教室也在裝修中。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是這樣做的:教師課前設計教案、課件、分配陶泥、工具、分組等;課堂教學中教師集中講授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給孩子預留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創作,同時教師巡視觀察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單個問題單個輔導,共性問題統一輔導;每次課程結束後要進行作品展示、評價終結,多鼓勵,培養孩子自信心;下課前預留10分鐘時間整理衞生,先是學生整理自己個人衞生,再由值日生進行整體打掃,保證陶藝教室衞生的整潔,給孩子創造整潔、舒適的學習環境。

四、課程評價

課程的實施離不開評價,好的課程評價能促進課程發展、激勵孩子進取,我們的課程評價由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個方面組成。在進行過程性評價時我們主要關注孩子工具準備、課堂狀態、衞生整理、作業完成情況;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期末測試。最終成績為兩項成績之和,依據分數高低劃分為優秀、優良、合格、需努力四個等級。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採用自評、他評、師評等多種評價主體,對孩子們的成長進行多角度的綜合評價,儘可能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真實性。

最後,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孩子們的作品吧!從當初的稚拙到現在的老練,從單個作品的製作到故事場景的設計……這一路走來,他們在慢慢成長、不斷進步,收穫了知識的同時更鍛鍊了自己的精神意志,他們變的更加有耐心、有毅力……

我的彙報到此結束,如果您對陶藝課程感興趣,請到我們陶藝室來做客吧!

篇二十四: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的招生一年一次,延續上半學年的教學工作,舞蹈校本課程順利的開展。回顧這一學期,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務素質。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積極學習。我積極參加各種中國小舞蹈編導講座,觀看各地的比賽和演出,學習各種技法和亮點。另外,平時有時間欣賞各類舞蹈的排練和隊形等使自己在舞蹈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對於如何於孩子交流溝通,培養他們的表現能力,我學習到。首先,讓學生理解舞蹈音樂,給學生講解音樂所表現的主題,分重點、難點來講解,尤其是把音樂的節奏作為難點,也就是平時所説的“和樂”。不要搶也不要拖,動作要做得從容到位,使整個舞蹈有張有馳,有起有伏,從容自如。

其次,讓學生對照鏡子反覆練習表情,這樣訓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像照相一樣,怎樣做最美,而是根據舞蹈情節的需要作出適合表達主題的表情、神態和動作。演員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為整個舞蹈服務。再次,教師講解非常關鍵。教師要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示範,去講解動作表情的要領。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舞蹈教師和語文、數學教師一樣,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另外,訓練時要嚴格要求。作為一個舞蹈教師,首先是隊員的“班主任”,比如説,哪些孩子的素質好,哪些孩子的素質較差,好的要積極培養成領舞或獨舞對象,差的要耐心輔導不歧視;哪些孩子比較開朗活潑,哪些孩子比較內向文靜;哪些孩子有小脾氣,比較嬌氣等等。教師都要了如指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將這些所感悟到的知識純屬的運用到教學中,努力做好音樂教師的本職工作,努力挖掘學生的藝術特長。通過舞蹈教育鍛鍊和培養學生的羣體意識,培育學生的藝術美感,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想象,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篇二十五:校本課程總結

最近,校本課程的學期總結和考核讓我於忙亂之際收穫多多,看着一份份浸潤着同志們心血的教案,漸漸被感動,使我帶着敬意陷入沉思。

本學期,各個教研組都能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全校共開設校本課程46門,七八年級各23門。每個教研組都有自己本學科開發的校本課程,並且這些課程都能結合各自學科的一些特點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説明我們學校課程開發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本學期還有一個新的變化,就是七年級也和八年級一樣,開始實行走班制教學,實現了七八年級課程形式的統一。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每位老師都能認真備課,認真上課。每次上課都能提前到班候課,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興趣為目標,充分體現了校本課程的宗旨,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平時所要交的一些材料,老師們也能及時完成。在學期末的優秀案例評比活動中,所有老師都能認真積極的參與,有的老師還提交了好幾篇,老師們所編寫的案例也得到了教研室專家的認可,其中zz共9位老師的教案被評為了校本課程優秀教案。

看着手中的這一份份教案,我真實地感受到:這一筆筆、一字字不是簡化的方塊漢字,是你腰痠背痛的果實;這一張張、一頁頁不是寫着黑字的白紙,是你嘔心瀝血的構思;這一行行、一句句不只是教學設計,分明是你辛勤耕耘時的創意。由於你們的奉獻與探索精神,你們的教案將成為作品遠離平庸,枯燥乏味的工作也因此變得分外美麗。

一學期下來,也有不少遺憾,尤其是在省市級校本課程的評比中,沒能看到花中老師活躍的身影,在各項材料的檢查中也還有一些問題:

1、有的教案不符合規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有遺漏;

2、有創新意識的校本課程教案不多,精彩的校本課比較少。

3、個別教案有重複、抄襲的現象。

4、有個別老師的教案寫得實在是比較馬虎,應付的痕跡明顯。

5、我們的老師更習慣於默默的付出,不擅長宣傳自己、宣傳學校的特色課程。

再次對一學期來認真執教校本課程的每一位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只有對平凡的工作常懷敬意,我們的每一次努力才有意義。

只有對日常的教學常懷敬意,我們的課堂才會變得靈動。

只有對紮實的付出常懷敬意,我們的校園才會逐步醖釀出文化的氣息。

琢璞成玉,賦予枯燥的工作以藝術性,我們的校本課程在前行中……

篇二十六: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設置,是國家三級課程管理中的一部分,是國家、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我校本着“強隊伍、優課堂、重質量、創特色、樹品牌”的辦學目標,從實際出發,開展了相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加強領導,讓校本課程融入到常規管理中

1、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逐步完善。

2、切實加強校本課程的管理,建立了領導小組,實行校長負責制,配備專任教師,制定相應的管理、考核評價制度,形成學校決策把關,課程教師組織實施,為課程開設奠定基礎。

二、勇於實踐,讓校本課程紮根於日常教學中

我校在貫徹落實國家、地方兩級課程管理基礎上,依據校情,把課程開發目標定位在“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以學校可持續發展為本”,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四有,兩保證,一體現”,即有專任教師,有校本教材、有教案、有課表;保證課堂教學時間,保證課堂教學質量,體現校本課程教學成果階段性展示。由於教材定位準確,目標明確,使學生學習興趣濃,從學生的體會中可以看出,教師工作熱情高,出現了人人關心、參與校本課程的良好局面。

三、注重研究,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不竭動力

校本課程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實施中所出現和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新問題,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中,要以研究者的眼光來審視和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1、不斷提高校本意識

通過學習、培訓、觀看典型案例。

2、開展活動,提升教師探究能力

積極開展以反思、公開課、觀摩等為主題的校本研究,定期召開校本課程專題研討會,組織教師撰寫教學案例、反思、隨筆,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通過舉行校本課程探究課,及時進行評課,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並把課程開發中遇到的問題,作為校本教研課題,使校本教研與校本課程開發實現互助發展,同步並進。

四、搭建平台,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多年來,我校一直堅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科研興校、培養特長”的辦學理念,把校本課程特色創建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更進一步凸顯了我校立足校本、悦性怡情、飛揚個性、潛心育人的辦學特色。

1、《米貼工藝》、《形體課》、《泥塑課》深入開展

在原有基礎上融入了新的內容,形體課中女生加入瑜珈動作,男生編制了搏擊操。

2、讀書活動常抓不懈,開發《賞閲與練筆》

幾年來,我校把讀書活動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做到了三個結合,即讀書與寫心得相結合,讀書同活動開展相結合,讀書同淨化學生心靈相結合,學校每學期開展的讀書人物、讀書之星、書香班級的評比活動,拓展了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文化內涵。《賞閲與練筆》在前期調研基礎上已開展起來。利用週一讀書班會和作文課開展賞析、練筆與閲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教師選擇優秀篇目供學生賞析,教師撰寫下水文,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在第七屆全國希望杯作文大賽中有157人獲獎。

3、陽光體育活動豐富多彩

根據學校實際和場地優勢,做到因地制宜,創編了第三套韻律操《炫舞青春》,足球基地訓練活動常抓不懈。

4、人文環境獨具一格

學校綠樹成蔭,樹種達22種,映襯出寧靜典雅、內藴深厚的人文氣息,教學樓內富有特色的大廳設計,走廊、班級、辦公室的名人字畫,學生米貼、剪紙作品、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等,校園展室,彙集了歷屆學生優秀作品,所有這些,構成了深厚的校園文化內涵,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

經過實踐,我們感到,雖然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利用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點滴成績,但我們還需積極努力學習,借鑑先進經驗,不斷探索創新,把我校校本課程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做強。

篇二十七:校本課程總結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七年級階段英語口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掌握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

本學期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以學生髮展為主體”是當前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有一定意義上的提高。

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被動接受轉為自己主支想要學習英語這門國際性語言。能自覺預習複習、能自覺對課外輔導材料進行補充學習,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逐步培養自己學習的能力。學會交流。鼓勵多邊多向的交流、合作與討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生生關係,溝通情感交流,互相取長補短,使每位學生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具有強烈的口頭表達慾望。能把所學語言知識運用於現實生活。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教師的引領作用,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會無聲息地輸入學生的頭腦,並能及時地被反饋出來。教師必須具有表情達意的才能,教師在課堂上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親切自然的示範表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幽默活潑的話語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全身心投入,會將學生帶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首先要儘量用英語表達句子,善於用不同的句子來表達相同的意思。教師要用英語句子來組織課堂,學生應該在教師創設的語境中學單詞,説句子。例如,讓學生在聽一則有趣的故事時學會幾個生詞;讓學生做遊戲時,教師用簡短、易懂的句子來表述遊戲的規則和過程,而不能只用手勢等動作來替代言語。啟蒙階段學生掌握好語音是至關重要的。

實踐證明,一旦學生接受了錯誤的語音,是極難糾正的,因此每個英語教師應下苦功練就一口純正的英語語音,做到語感強,語言流暢,語速適中,語音語調標準。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堅持收聽英語節目,勤讀英語雜誌、小説等,課後多用英語和學生進行簡單的交流,給學生的英語學習營造氛圍。有了老師的正確引領和示範,學生們才可能不走彎路,感受英語口語的快樂氛圍。

第二,營造語言環境“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根本目標,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英語知識,並把學到的知識再運用到生活中去,是鞏固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來促進課內教學,達到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雙重效果。所以,英語教師必須鑽研教材,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第三,口頭作業設計俗話説:“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在口頭作業方面,我們要求學生內容可以是教科書上的,也可以是課外的,由學生自己定。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養成天天學英語的良好習慣以及鍛鍊他們能夠持之以恆的毅力,併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我們的教學內容可涉及:問好、年齡、天氣、顏色和家庭成員,就餐、衣着、交通、通訊,節假日、文娛、情感、體育、衞生、電腦、環保等等。第四,搭建展示平台國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並樂於展示自己。英語教學應採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願望,使他們喜歡學,願意學,並適時地給孩子們搭建展示才華的平台,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悦和豐收的快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國小生猜謎語,講故事,唱歌曲,編短劇,參與者與角色互動,體驗不同角色賦予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故事和劇本所創造的語言氛圍中。其中,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遊、問路、看病等教學內容由於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興趣的需求,他們的表演慾望非常強烈。當孩子們成功地扮演完角色,他們會喜形於色,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受到很大激勵。通過口語交際課同學們説英語的興趣和能力提高了,從被動接受轉為自己主支想要學習英語這門國際性語言。能自覺預習複習、能自覺對課外輔導材料進行補充學習,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逐步培養自己學習的能力。學會了交流。

篇二十八:校本課程總結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進我校切實有效地搞好校本課程開發,提高學校和教師的課程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體現我校的辦學特色,通過全體教師和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中國象棋個人賽已經圓滿地結束了,現將本次競賽總結如下:

一、本次競賽採用了中國象棋競賽規則,從而使學生對本項活動有了初步的瞭解;

二、全體參賽隊員能夠遵守競賽規則,真正做到了落子無悔,使他們從小養成了良好的棋風;

三、在比賽中多數隊員能夠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審時度勢,力爭下好每一着棋;

四、通過比賽可以看出,一部分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中國象棋基本功,競爭意識較強,充分顯示了隊員們的頑強的意志品質;

五、通過比賽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男同學的興趣濃於女同學;六、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要面積全體學生,尤其要激發女同學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他們的逝世技藝;

七、通過平時教學與競賽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反思,不斷改進教材和教學方法;

八、學校要經常開展團體競賽,提高全體學生的棋藝水平;

九、對學生要加強基本技能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競賽水平。

篇二十九:校本課程總結

一個學期的校本工作已結束,本學期我教授一、三、四年級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內容沒有改變,一年級還是簡筆劃,三年級、四年級貼畫藝術。經過一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總結以下:

一、改進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愛好。

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教育教學中努力掌控的原則。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單單停留在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到達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甚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的融入課堂中?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覓答案。

二、低年級演示與引導相結合,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低年級學生各方面的素養都有待進步,一味的演示學生的作品會千篇 一律,可是不演示,學生又創作不出好的作品。為此本學期我採用演示與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在教授學生繪畫方法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入創作,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獨具個性的作品。

三、狠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行為構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情,性情決定命運,國小階段是人的行為習慣構成的重要時期,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因此學校要進行正確的文明禮節養成教育,衞生習慣養成教育,安全習慣養成教育,生活習慣養成教育,學習習慣養成教育,運動習慣養成教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以畢生學習為主流的今天,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重於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進步學習效力,增強學習動機,激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也是教育活動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四、充實教學內容,讓校本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便於學生接受。

開學初我就採用問卷調查的情勢瞭解學生各方面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我在以往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學生感愛好的內容。而且為了學生把握知識的全面性我適當的拓展了學習內容。

五、引導學生感受貼畫藝術的藝術魅力,發展學生的特長,滲透德育、美育教育內容,進步審美能力。

有的美術創作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很遠,學生創作起來非常的困難。針對這樣的內容,我做了適當的調劑,將學習內容和學生身邊的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感悟生活的同時,使學生了解美術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採用多種情勢,組織學生熟悉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熟悉美術貼畫的特點,美術表現的多樣性和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特別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酷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六、多樣化教學,多樣化評價。

整個實施進程中,構成了對學生的多元化的評價,不但着眼於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考慮學生在學習的進程中情感的投入、態度的端正、學習方式的改進及合作能力的進步等,不單尋求結果,更需重視進程的評價。

篇三十:校本課程總結

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這標誌着我國課程改革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校本課程作為“三級課程”的結構,其開發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有利於形成學校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展,還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需要。

為進一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有關精神,實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基礎的目標。我們在高一年級開展化學課校本課程。

在資料的收集和應用上我們注意了以下問題:一是資料的科學性要經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選取與課程有關的最新信息;三是信息資料具有廣泛性。收集資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訓教師,對教師的培訓要立足於校本培訓。內容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進行課程理論的培訓,讓教師初步掌握課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常識、課程探究等基本理論,為課程開發提供理論依據;二是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不斷拓寬其知識面,重新構建教師知識結構,為課程的開發提供理論知識能力和智力上的支持。

經過一學期的組織和實施,我們對校本課程的實施者和受施者兩個方面進行階段診斷評價: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評從價:一是學生參加的人數,二是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是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四是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五是教師採取的授課方式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研究各佔多大的權重,最後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形成對課程開發者的最終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等級制。學期末,檢查學生作業,展出學生的作品等活動,集中展示校本課程活動成果。

在實施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下困難:

第一,校本課程課堂中的學生是可以自由流動的,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也是對老師的一種監督,對於國中的學生來説是個好事,但是高中的校本課程是要記入學分的,這樣流動的課堂老師應該怎樣高效率地評定學生的成績呢?點名太浪費時間,簽名又出現每次有的學生退出又有新的學生進來,最後的學分表不好整理。

第二,校本課程是學生選擇老師,提高了教學難度,怎樣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難題。如我的手工製作課,理論知識講的少了有些學生掌握不了,講的多了學生的製作時間就短了,沒有作品就降低了成就感,興趣也就降低了。在上課過程中我力圖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但是過於輕鬆的環境學生又容易放鬆,怎樣才能把握好這個尺度又是一個問題。

不管怎麼説,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關係到學生的發展,我們會通過協商和協調解決以上問題,把我們化學科的校本課程開展地多姿多彩!

篇三十一:校本課程總結

“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發現、學生的研究”同屬學習過程的三個層面,僅就在校學生來説,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課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獲得適合自己享受終身的學習方法應該是方向。我校的“國小生策略性學習研究”牢牢地把握住了這一方向,讓我們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追求學生主體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和發現敏感度,在學習中感悟學習,在學習中獲得發展。現將一階段來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作簡要總結。

一、在學習中提高,強化理論修養。

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生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校本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因為我們感覺,教師真正的成長不在於崗前培訓和脱產培訓,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驗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最初發生在課堂上,最終形成於研究之中。由此可見,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能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體會。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① 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集體。教科室有校長親自領頭掛帥,各教研組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科研計劃。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② 開展師徒結對,促進青年教師儘快成長。 ③ 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和現代媒體的使用培訓,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夠藉助信息技術手段在全體教師中更好地開展。 ④ 我們要求教師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也就是要求每個老師定“自培規劃”。我們還要求教師每節課後寫課後筆記,找出不足之處,不斷總結和提高。師資培訓落實的具體活動有:

(1)編好校本課程教材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向全校老師徵集了學習指導課案例。學習指導課教材的編寫是一個全新的內容,除了組織老師學習外,為了方便老師,學校教科室下發了校本學習輔導課程教材的編寫提綱。其中編寫理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心態,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養成善於合作、交流的良好情操。編寫主題有調整學習狀態的學習心理開導,提高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法指導,也有優化學習策略的學習思維以及與編寫理念有關的話題。編寫板塊有目標區、檔案館、諮詢台、自我報告、他山石、活動桌、練習場、情景聚焦、心理博士、指點迷津等等。學校還加強了對教學後記、教學實錄、教學故事等過程性研究成果的記錄和收集,開發了有助與校本課程研究的各種文字、資源庫,供教師隨時閲覽,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層次。這次案例徵集,共徵集到了40多篇案例,其中有不少內容精當,可操作性極強。

(2)搞好一次“我的學習生活”徵文

為了及時總結學習經驗,我們正在着手準備“我的學習生活”徵文競賽。這次徵文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講述自己的學習故事,老師則對學生徵文中所體現的學習方法進行點評。

二、在實踐中感悟,提高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1)加強校本課程的研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及市裏課程設置的要求,我們安排學習指導課每年級每個星期一節課。為了讓校本課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週一下午的業務學習和週四的教研組活動時間,把研討校本課程提上議程,使廣大教師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課程內容。在上學年,我校舉行了校本課程即學習指導課的研究課。我校馮小飛老師、袁小華老師上了研討課,全校老師觀摩這兩堂課。研討課的開展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了研究對象,加強了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師之間以及在課程教學活動中交流、對話與溝通,受到了老師的一致歡迎。

(2) 注重校本課程的指導

學校行政領導為了及時瞭解掌握實施狀況,設立了行政與實驗老師的對話制度,即每兩週舉行一次校本課程沙龍。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達到構建。而且在校本課程沙龍中,老師們也達成了共識。即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上課老師追求的目標。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習指導課説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常常是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從中得不到收穫。而學習指導課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記硬背、靠灌輸學生是根本無法接受的。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創設生活化、問題化的課堂情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今天,我們的周老師上得多帶勁啊!無拘無束的課堂教學氛圍,精彩紛呈的多媒體畫面,孩子們哪是上課,根本是在進行一次饒有趣味的遊戲,個個上得欲罷不能。套用新課標中的一句話“教師就是平等中的首席。”老師就引領着孩子在學習的海洋中遨遊。不僅指導課可採取以上的形式,我們也嘗試着用活動課的形式來上。前兩年 ,我就上了這樣的一節活動課《給自己加油》。)

三、在評價中成長,創建校本課程特色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明確了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目標程度,更是為了對我們的教學情況進行反饋和分析,以利於改進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1)評價內容突出全面性和綜合性

設計師生成長“報告單”和“檔案袋”。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從研究學生需要、設計課程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課程活動等方面對教師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嘗試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師生素質、全面反映師生髮展過程的教育評價制度。

(2)評價方式力求多樣性和靈活性

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等級評價與評語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數據測量評價與成長記錄評價、階段評價與全程評價、寄語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等,是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不斷提高的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

(3)評價設計講求藝術性與創新性

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師個性的、有班級及課程特色的、兒童喜聞樂見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的創新。嘗試“寄語型評語”、“心理健康建議”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評價方式,以實現新課程評價的最大效益。

總之,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目標,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條件,學校的特色形成是結果。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學校的優勢和風格,進而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形成特色。

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我校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紮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校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學習指導課真正能成為童話中的點金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篇三十二:校本課程總結

緊張而愉快的一個學年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年的校本課程的學習和教學,是我和學生都受益匪淺,我們都從中學到了知識、經驗。同時也學到了珍惜。感覺收穫非常大,現總結如下:

一、循序漸進,注意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銜接

搞好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相互銜接,老師要在學生學習校本課程前,給學生介紹校本課程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同時介紹學習校本課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轉變學習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準備。

二、轉變觀念,鑽研校本課程教材,更新教法

校本課程在內容的編排、教學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還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研究、學會探討、學會觀察。我們教師也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教法。例如關於大氣、水體、土壤的污染,學生能夠聞得到、看得見,教起來也容易得多,通過學生自己思考、觀察、探討,就容易掌握。

三、校本課程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通過校本教研,我深深地體會到,校本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激情、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緊緊聯繫在一起,教育是學生的教育,課程是學生的課程,教育應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昇華教育理念,保持與時俱進,為學生的發展而學,為學生的發展而教。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融進校本課程,重視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等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製作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4、學校、教師們更注重了通過開展校內外、課內外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道德情感。5、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作用。

四、開展校本課程的的目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着縣城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數量的迅猛增長,

在大力發展工業和鄉鎮企業時,只顧短期經濟效益,忽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污染已達到相當嚴重的地步。工礦企業和汽車排放的廢氣,市城區環境污染。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大量隨意排入江河,是江河的水質變壞,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的繁殖。交通運輸和工業生產的噪音污染,破壞了人類的的生存壞境。居民生活的廢棄物和工廠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過多,亂丟亂放,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危機人們的生存。環境污染造成的惡果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關係到人類的延續和發展。因此,解決壞境污染問題是重大的社會問題之一,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通過此課題的研究、學習,通過學生調查校園內外主要的環境污染源,瞭解了常見的污染的處理措施,通過學生的手工製作、家務勞動、生活安全的教育,達到了以下目的:

1、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學生動腦、動手等諸多能力的發展,當學生看到自己用廢棄物品製作的精美作品時,能感受到了廢棄物品所能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同時既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培養了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情感上,學生們也感受到了變廢為寶的妙處,利用這些作品來美化家園的這一理念也深深地滲入了學生的心田。

2、掌握了研究性學習的一般程序,學習收集整理信息、調查和實驗報告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社會實踐的交往能力,調查研究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社會責任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4、在研究中,同學們的表現讓人覺得非常欣喜,他們積極的查閲資料,利用課餘時間調查收集信息,進行實驗研究,從中他們既學到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又鍛鍊了自己實驗、分析、整合的能力。

這樣的校本課深受同學的喜歡,以後我們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我們將會做得更好。

篇三十三:校本課程總結

英語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每週安排一課時,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我們力爭通過英語校本課程,提高外語課堂效益,創設英語學習的氛圍,從日常用語開始,加強英語的實用性,讓英語走進各學科教學,拓展使用英語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使教學適應新形勢,促進新發展。各年級98%的學生能聽懂課堂用語,能和教師進行簡單的問候交流,並學會唱文歌曲/歌謠。

雖然我班的校本課程開發目前正處於初級階段。我們卻感受到了它的生命力所在。一是它不僅增強了教師對課程改革的參與性、自覺性和責任感與創新性,改變了過去那種教師只管按照國家課程規定,使用統編教材的依賴性,缺少主動探索、發揮潛能的作用和空間。而且使教師積極投身於改革實踐中去探索,去體驗,去充實,去提高,去適應新世紀教育發展的需求。二是感到它對發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特長是有重要作用。由於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的獨特性,這就為他們特長的培養和發揮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因而為培養多種人才,滿足社會多校化需求提供了保證。由於《英語劇場》的開發,我校學生已學到了很多英語知識,提高了英語水平,得到了學生與家長的認可。三是我們感到它對學校生存發展,構建學校特色具有重要作用。由於我校結合校情,根據校本課程管理,課程資源,因地制宜,開發多元化校本課程,創辦出自己學校的特色,學生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當然,任何改革都需要時間,探索。

但是,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一定戰勝困難解決問題。讓校本課程的生命力永遠燃燒。

基本情況回顧:

(一)、教材分析:

教科書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英語,而不僅是懂得一點英語知識;提倡在理解的基礎上習得語言,在用中學,而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知識。教科書介紹了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多種形式的交際性活動,如角色扮演、解題、猜謎遊戲等活動。其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語境。有助於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結構實施大綱規定的交際功能,如問候、道歉、建議、邀請、描述人物和行為等。

根據教科書中的口語和書面語兩部分緊密聯繫,融為一體。聽、説、讀、寫四項技能的訓練相輔相成。在校本課程的起始階段聽説比重較大,隨着課程的進展,讀寫比重逐步加大,並且由單項訓練進而轉向綜合訓練。通過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言語的技能,並經過多種形式的交際活動和完成任務,將言語技能逐步發展為初步進行交際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了多年的學習經驗與積累,學生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單詞、句型,已有了一定的語感,並且部分同學已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然,也有個別學生產生了厭學趨勢。對於種種類型的同學應該從心理入手,全面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

本學期校本課程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 、鍛鍊學生聽懂課堂用語並作出相應的反應,能聽懂教師用所學語言敍述課文內容及背景。能在聽題材熟悉的語言材料時,克服生詞的障礙,理解語篇大意。

2 、在交際中瞭解英語,營造英語氛圍。

3 、要求學生在每週三的校本活動課上大膽開口交際。

4 、照顧不願開口的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鍛鍊機會。

5 、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每一個學生敢於説,樂於説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消除緊張和焦慮情緒,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然而,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要創造這樣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激情,要用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激發學生愉快的情感,使他們樂於開口説英語。其次,教師要採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形式組織好課堂活動。第三,要對學生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初學者開口説英語,既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又害怕出錯而羞於嘗試。這時,教師的及時肯定和鼓勵尤為重要。一個默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開口説英語的積極性。第四,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更應多給他們實踐的機會。當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悦之後,就會充滿信心地投入學習。

篇三十四: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生選擇權利並努力培養學生選擇意願和能力的課程。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為了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本年級根據六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實施了“開心動腦學數學”的校本課程。下面就做以簡單的總結。

自從校本課程一到手,本年級老師就認真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內容及理論,及時更新觀念,通過學習喚起了我們的資源意識,大家都在不斷充電,促進了自身專業化發展。

利用現有資源,我們力求做到

1、通過整個課程的實施,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2、通過一個個趣題的呈現和一個個遊戲的完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巧妙解答和數學美的含義;

3、通過學習古今中外著名數學家的故事,激勵學生不怕困難,勇敢樂觀,奮發向上的學習精神;

4、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的實驗,更能感受到探究的樂趣,成長的快樂,智慧的昇華,更能讓學生在創造中成就自我。

另外,由於校本課程的實施模式與評價體系問題還處於摸索階段,還沒有成型的、可供借鑑的經驗。在校本課程的實施模式上,我們無法擺脱傳統的班級授課的實施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本課程的趣味性、實踐性相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用,而大大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後一階段,由於本學期時間短,任務重:既要準備學校一學期一次的學校數學綜合能力測試,又要迎接期末大考。對校本課程只能是停留於表面上的安排,而沒有時間真正地進行落實與實施;再説,校本課程的實施載體仍採用文字教材的形式。對於校本課程的評價,我們學校也不重視對校本課程的內部評價。沒有一定的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僅僅停留於學生反饋、教師自評與互評的經驗水平,因此,本年段老師在實施過程中深深地感到:長此以往,很難保證校本課程開發及實施的質量,校本課程的設置只是表面功夫散沙一盤,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

總之,一學期的實踐讓我們對校本課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於本年級的校本課程實施工作,我們也一直是邊實踐、邊反思、邊調整。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有信心取得更大的進步,使工作紮實有效,更好的開展學生潛能,促進自身的發展。

篇三十五:校本課程總結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及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以弘揚民族精神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的目標。根據我校的師資條件、社區資源和學校的硬件條件,考慮學生個性化、全面化、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決定設置排球校本課程,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依據《xx教育局關於中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從我校辦學特色和社團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的原則,決定從20xx年9月開始實施本校課程計劃。

二、排球校本課程開發的需要評估:

1.評估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的校本課程,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前期的調查問卷中發現,有76%的學生贊同排球校本課程開發,而不贊同的只佔不到10%,同時還了解到另外一部分學生自購了排球,排球活動已經成為了每節課課間學生們主要的活動內容。這些數據表明了學生有開設排球課程的需求,完全可以實現用自己一技之長,帶動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評估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課程的先導者、具體的實施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充分研究學生,研究課程,苦練基本功,還要擁有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及有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無限表現與創造的舞台,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它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責任、一種渴望、一種成功。在奮鬥中,我們共同成長。

3.評估社會發展與學生的需要。

近幾年來,隨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育需求旺盛。作為一所市級規範化學校,結合學校特殊地理位置,只有迎合社會的教育需要,努力創建自己的教學品牌,才能獲得社會及家長的認同。同時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前期的學生問卷我們不難發現,有76%以上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排球校辦課程有利於自我的全面發展;有70%以上的學生認為開設排球校本課程有必要。綜上所述,我校排球校本課程的開設,順應了社會的需求,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

4.分析學校優越而獨特的課程資源。

我xx第四實驗國小擁有較厚的排球基礎,每年都舉辦歷時半個月到一個月學校排球賽,全校師生都共同參與其中。學校配備了專用的排球場地2塊,設施較完善,並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體育教師。

以上的這些條件,都為實施幸排球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良好基礎。

三、校本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鍊的習慣;2、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3、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個人健康和羣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增強體質,掌握和應用基本的排球知識與運動技能;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養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二)分階段目標初級階段(三年級學生)

1、培養對排球的興趣愛好,形成堅持鍛鍊身體的習慣;

2、學習簡單的排球基本技術,發展柔韌、協調和靈敏的身體素質;

3、培養排球爭搶意識和勇敢精神;

4、建立排球課的常規和要求。

中級階段(四年級年級學生)

1、學習熟悉基本技術動作要領和方法;

2、用科學的方法參與排球運動,具有積極的態度和行為;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4、發展身體柔韌、協調和靈敏素質;

5、培養勇敢精神,積極主動和團隊精神。

高級階段(五、六年級學生)

1、熟悉基本技術動作,發展運動技能,對技術動作進行規範化訓練。發展在對抗中的應變能力;

2、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進一步發展發應、動作和移動速度;

3、學習基礎配合和比賽知識,培養和提高戰術意識;

4、加強心理訓練,提高意志和注意品質;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態度,養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四、校本課程內容初級階段(三年級)

學習領域一:

運動技能

(一)球感的基礎學習

(二)基本技術訓練

1、步法

2、發球

3、接球

4、傳球

5、補位

學習領域二:身體健康

1、柔韌性學習

2、靈敏性學習

3、速度學習

學習領域三:心理健康

1、體驗排球活動中的心理感受。

2、在排球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行為。

3、在體育活動中適應陌生的環境。

學習領域四:理論知識學習

1、介紹優秀運動員的成長過程(感受體育意志能力)

2、介紹運動衞生常識,培養良好衞生習慣。

3、提出排球課的要求,建立排球課的常規,形成既活潑又有良好的紀律。

4、團結同學尊重師長,培養團隊精神。

學習領域五:社會適應能力

1、體驗集體活動與個人活動的區別。

2、在排球活動中尊重他人。

3、排球課中與他人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初級階段(四年級)學習領域一:

運動技能(一)

技術基礎學習(二)

基本技術訓練

1、步法

2、發球

3、接球

4、傳球

5、補位

6、攔網

7、二次進攻

8、掩護

學習領域二:身體健康

1、柔韌性學習

2、靈敏性學習

3、速度學習

4、跳的學習

學習領域三:心理健康

1、通過排球活動樹立自尊和自信

2、在一定的困難條件下進行排球活動

3、觀察並説出同伴在排球活動中的情緒表現

4、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

5、敢於進行難度大的體育活動

學習領域四:理論知識學習

1、介紹排球運動的特點,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裁判尊重對方,遵守比賽規則的作風。

2、幫助學生認識和處理好學習文化知識與排球學習的關係,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3、講解排球課的規定與要求,遵守課堂紀律,團結和遵循同學、師長、培養文明、頑強的作風。

4、講解基本技術的規格和要領。

學習領域五:社會適應能力

1、在排球活動中表現出合作精神。

2、在排球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

3、理解不同運動角色的任務,識別排球活動中的道德行為。

4、簡單評價媒體的排球報道與健康信息。

中級階段(五、六年級)學習領域一:運動技能

(一)技術基礎學習

(二)基本技術訓練

1、移動

2、傳球

3、掂球

4、強攻

5、後排進攻

6、假動作

7、策應

8、掩護

(三)戰術訓練

1、進攻配合

2、防守配合

3、快攻學習

學習領域二:身體健康

1、柔韌性學習

2、靈敏性學習

3、速度學習

5、跳躍的學習

6、力量練習

學習領域三:心理健康

1、通過排球活動改善心理狀態

2、表現出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在排球活動中努力獲得成功感,

3、在排球運動中表現出調控情緒的意願與行為

4、在具有挑戰的運動情景中,體驗戰勝困難帶來的喜悦。

5、在排球活動、學習和生活中自覺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學習領域四:理論知識學習

1、介紹排球運動的特點

2、講解排球賽場上的行為規範

3、講解基礎配合的概念,運用配合方法和要求

4、進一步介紹講解比賽中的主要規則和特殊規則

學習領域五:社會適應能力

1、在排球活動中表現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2、關心社會的排球運動和健康問題。

3、具有通過互聯網獲取排球與健康知識和方法的能力

4、表現出與社區活動的聯繫。

篇三十六:校本課程總結

一、活動目的:

我校積極響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所指出的“中國小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教育的軌道”這一精神,着手打造學校的特色教學。於20xx年上半年正式成立剪紙社團,並把剪紙作為學校的特色項目重點打造,20xx年5月申報了《寧波市規劃研究課題》並立項成功。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將剪紙課程從社團活動,推廣至課堂,並實踐開發相應的校本教材。

二、活動時間:每週的實踐活動課,兩週週一節

三、活動年級:3至5年級

四、活動方式:

以“剪出生活、剪出情感”為目標,以社團提升,班級為基礎,打造一個全員剪紙的濃濃藝術氛圍。

五、活動要求:

1 、各班分年段圍繞主題內容,緊扣剪紙目標,剪出生活、剪出創意。

2、確定和佈置班中的剪紙作品展示牆,展出每次優秀剪紙作品3件以上。每月以照片的形式傳於王春霞老師留底保存。

3、活化剪紙課程的評價方式,每學期評選出班級的優秀剪紙人才,如剪紙高手,剪紙能手,剪紙巧手。結合每學期學校的剪紙比賽,學校將評選出剪紙優勝班級,予以一定獎勵。

篇三十七:校本課程總結

隨着全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建設也方興未艾,我鎮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校本課程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年來我鎮的校本課程一直在實踐和探索中前進,現將我校的校本課程實施情況作簡要總結。

一、課程開發的內容。

鍾弟興:《愛護環》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要體現在學生對進行簡單的環保意識教育上,尤其要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名學生,一個小公民,必須勇敢地站起來,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緩的地步,人人責無旁貨!讓人類共同攜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愛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拒絕污染,保護生態環境,讓土地從貧瘠變為富饒,讓地球美景重現,讓人類不再有苦難和傷痛!陳友娣:《鄉土.人文篇》對於學校教育而言,教材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講解上,而且還體現在讓學生主動去了解身邊人、過去人的過去,身邊人與過去人的經歷、智慧、品格,以此陶冶學生的思想,這是一般課本所不具備的。

二、通過校本課程建設,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

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新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

實踐證明,教師的成長不在於上崗前的培訓和脱產培訓,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驗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發生在課堂上,形成於教學研究之中。由此可見,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能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①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集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科研計劃。鼓勵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②開展拜師工程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儘快成長。

③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使用培訓,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夠藉助信息技術手段在全體教師中更好地開展。

④要求教師制定自我學習計劃,自問、自省,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確定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目標,也就是要求每個老師定“自培規劃”。編寫出版校本課程教材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向全鎮老師徵集了學習指導課案例。學習指導課教材的編寫是一個全新的內容,除了組織老師學習外,各學校下發了校本學習輔導課程教材的編寫提綱。其中編寫理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心態,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學校課程建設發展,形成學校課程體系。

三、在實踐中感悟,提高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1)加強校本課程的研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及新課程設置的要求,為了讓校本課程逐步走向成熟,我鎮充分利用業務學習和教研組活動的時間,把研討校本課程提上議程,使廣大教師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課程內容。

(2)注重校本課程的指導

各學校行政領導為了及時瞭解掌握實施狀況,設立了行政與實驗老師的對話制度,每兩週舉行一次校本課程沙龍。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達到構建。而且在校本課程研究中,老師們也達成了共識,即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上課老師追求的目標,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習指導課説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常常是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從中得到的收穫有限。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和編寫的教材內容,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

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我鎮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紮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鎮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鎮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成為教師成長的大舞台。

篇三十八:校本課程總結

一、本學期工作總結

本學期生物校本課程依據提高學生生命科學素養。本着貼近生活、貼近課本、提高興趣、增長見識、培養能力的原則。使學生對高中生物知識有一個補充和拓展,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本學期開設以下課程:

1、數學知識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本課程主要針對高中生物涉及數學計算一些內容,如蛋白質分子量的計算、DNA多樣性的計算、種羣數量變化的計算,遺傳學概率的計算等。這些都是高中生物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以題目的形式講解該類計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增加學生的解題能力。

2、生命的奇蹟受精和胎兒的發育

本節內容與必修三的內容相輔相成,採取視屏教學的形式,回顧胎兒的受精和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更加細緻的瞭解受精和胎兒發育的整個過程,加強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對自身、對生命的敬畏精神。

3、微觀世界

本節用三個課時分別介紹了顯微鏡的發展歷史,顯微鏡的使用和顯微觀察和顯微繪圖。根據本校學生實驗能力較差的弱點特安排本課程。介紹顯微鏡的發展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技術與科學發展的關係,增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介紹顯微鏡的使用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瞭解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方法,通過前面的學習,最後一個課時讓學練習對顯微鏡的使用並練習生物繪圖的技巧。通過三個課時的學習,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增加了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4、超級病魔艾滋病

主要介紹了艾滋病的起源、發病機理、病情的特點、預防措施等。讓學生更加全面的`加深了對艾滋病的瞭解,有助於對艾滋病的預防。

5、從雜家育種到基因工程

主要簡單介紹了雜交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無子西瓜、基因工程等在生物育種方面的應該,主要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差異和關係。

6、生物知識網絡的構建本節主要介紹生物學概念的一種學習方法,以構建網絡的形式進行生物知識的記憶。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基本上達到原先預定的目標,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生命科學的認識。但是任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

1、教學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還沒有做到完全的吸引學生。

2、教學組織還是不夠合理,這對於教學是極為不利的。

3、還沒有充分的開發學校的教學資源

4、教學安排基本上處於很隨意的狀態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教學。

5、任然缺乏相應的教學場地和設施。

三、解決辦法

為了更加的完善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和教學,更好點的服務於學生。

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更加深入的開發校本課程,成立生物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力求做到:能吸引學生、能影響學生、能成就學生。

2、根據前面的教學經驗,對課程的教學順序更加的合理化,成立生物校本課程教材開發小組,主要完成對教材的系統化研究。

3、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尋找新的教學亮點,爭取一定的資金投入,完善教學條件。

篇三十九:校本課程總結

本學期,根據期初校本課程教學計劃,我們五年級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進行了進取的探索與實踐,經過一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校本課程的開發順應了當今時代民-主決策的潮流。校本課程開發的場所是學校,關注學校的課程自主,體現出民-主參與課程決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時間,以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和培訓,切實改變教師課程理念,重新塑造自我並界定主角職能,由課程規範的複製者變為新課程的創造者。使我對校本課程有了深入的瞭解,進一步樹立教學民-主的思想,調動了主動參與的進取性,為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2、關注學生的發展。

經過學習新的課程理念,我更加明確了教育者的職責,那就是盡最大可能為學生供給自主發展的條件。而學生的發展也應是多方面的。從學生實際情景出發,關注個體差異,供給發展的可能。所以,在確定校本課程開發項目及資料時,印製了教師、學生、家長調查表,瞭解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根據調查結果,確定了安全、健康、古詩詞誦讀、大閲讀、大棚西瓜技術等校本課程體系。真正實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三、實施資料及要求:

(1)確定校本課程結構。我們根據以下幾方面來確立學校校本課程。

①學生髮展的需求,尊重學生意願,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

②學生的年齡特點,研究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

③學校的實際情景,包括學校辦學特色目標,師資和設施條件等。

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佔用及挪用校本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校本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盡心盡力搞好校本課程的教育工作。校本課程教研組及時對科任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督促,保證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校本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校本課程規律,努力提高校本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進取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立一支素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隊伍。

4、搞好校本課程的評估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講求實效,不流於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開發校本課程的重要一環。為此,擬在本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並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管理評估中。

5、建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制度,使課程開發工作逐步走向正軌,做出成效。

6、在實施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課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善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後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善教學中的失誤,充實、開發校本課程資料。每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7、遵循校本課程開發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的原則,在開發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社會調查,廣泛徵求學生、家長及社區團體的意見,結合學校本身的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不斷改善充實與完善校本課程資料,使我校校本課程資料真正開發成培養學生個性特長髮展,適應社會發展的特色課程。

回顧這一學期的校本課程工作,我們總結出不少經驗,這與學校領導和很多教師的支持都是分不開的,我們會取長補短,讓學生們成為富有文化底藴的一代。

篇四十:校本課程總結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我校全面開始了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收益頗豐。所開課程多次得到了中國教育學會、省市各級主管部門及專家的好評。我校編撰的《膠南三名》在中國教育學會舉行的地方校本課程評選中榮獲二等獎。現將我校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總結如下:

一、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

(一)課程開發的理性思考

學校要發展就應當重視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應當重視學校精神的滋潤和文化底藴的積蓄與傳承,經過對學校現狀的全面分析,結合自身特點和周圍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確定了以“體驗社會,親近自然,瞭解膠南”為主題的研究資料。確定以“膠南三名”即“膠南名人知多少”“膠南名勝知多少”和“膠南名產知多少”的開發利用作為切入點,依託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植學校特色,提升辦學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科學精神和實踐本事。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開發的原則

我校開發校本課程主要遵循了兩個原則: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膠南是我們的家鄉,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麗的土地,它不僅僅有靈秀的山水,豐饒的物產,還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藴。滄海桑田、歷史變遷,許多名勝古蹟令人矚目、許多名產令人神往、許多風流人物流傳史冊。所以,我們立足本地,讓孩子們從關注身邊的名勝、名人、名產開始,經過系列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名勝、名人和名產,珍愛名人、關注名勝、保護和發展名產;關注家庭、社區、民族和人類的關係,以此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從小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以動促學,發展學生

經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讓學生學會能蒐集相關資料,學會交流與分享、學會分工與合作,並在自我所調查研究的領域主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實踐中學會觀察、提問、調查、採訪、記錄、整理有關信息,在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途徑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本事,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實踐本事。

(三)課程開發過程

1、組織

在教師的指導下,首先由學生自主申報,每個學生要根據自我的意願設計調查採訪方案,然後根據調查採訪方案的可適應性、價值性和代表性,對學生進行分組,並以民主投票方式確定組長。

2、規劃

每小組都要對活動的主題做一個初步的規劃:各活動小組都要制定出活動手冊,資料包括小組調查活動計劃;活動調查問題庫;問卷調查表;活動剪影照片集,調查活動日記等。對每個小組活動我們依據“分隊承包資料―――實地調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展示成果”這樣一條活動線索,採取由淺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各顯神通。

例如:在“膠南名勝知多少”活動中,我們分成了五個小隊,分別是:千年古蹟——琅琊台隊,歷史遺蹟——齊長城隊,天然花園——珠山秀谷隊,佛教聖地——石門寺隊,在水一方——靈山島隊。各小隊成員滿懷興趣,帶着對家鄉的熱愛,進行實地考察,採訪羣眾,上網查詢,廣泛收集資料,多方調查研究。學生對各風景名勝的地理位置、開發時間、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目前狀況及開發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有了初步的瞭解。在研究中,許多現狀也引起了孩子們深深的思考,他們將不一樣的意見和提議都反映給了相關部門,同時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好評。

3、總結

每次活動後,我們都要求每小組做到“五個一”:辦一份手抄報;寫一份專題調查報告;製作一塊活動展版;寫一篇活動感悟或觀察日記;召開一次成果展示會。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對有創新精神、活動表現出色的小組及個人,在活動評價時學校給予獎勵。經過多年實踐,學生們已將研究性學習成果編撰成《畫山秀水在膠南》、《展歷史畫卷,頌時代風流》、《廣袤的膠南大地,豐饒的膠南物產》系列叢書。

二、開發校本課程,提煉本土文化

學校加強對校本科課程開發工作的領導和組織,成立了校長任組長,以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為主要成員,組成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教導處負責調研,確定了48個校本課題,組織教師選取課題,編寫教案,基礎年級學生全員參與,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課題,學校根據報名人數編排班級,確定活動場所,全校統一活動時間為每週週四第三、四節,號稱“歡樂星期四”。做到了教師固定、學生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固定,保證了校本課程的計劃性和實效性。

選修課程主要採用學科拓展、藝術特長、實踐活動三種形式進行。

學科拓展課程有政治課的“禮儀在身邊”。物理課的“生活趣談”。語文課的“走近名著”。數學課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歷史課的、“歷史人物大家談”等。已經修改成書的有:《新視點》、《博文學子必做的100個實驗》、《書香伴我行》、《博文學子必讀的100個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跡》等。藝術特長課程有繪畫、舞蹈、書法(軟筆、硬筆)。生活技能課程有“陶藝”“攝影”“花樣編織”等。在基礎年級學生中施行“選課”走班。每週四午時三、四節課安排為走班制時間。正是由於成績斐然,我校被評為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我校活動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團隊活動。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考察、社會實踐。

二是文學社活動,我校主要組織了“芳草文學社”社團活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修改59期。我校文學社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文學社團。

三是信息技術,我校信息技術培訓開展的紮實有效。每學期開展的“信息技術小能手”評比活動為學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體驗收穫,彰顯課改成效

回顧我們走過的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之路,主要收穫在以下三個方面:

1、塑造了學生

親歷實踐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本事、蒐集處理信息本事、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活動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學會了合作與分享,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各類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不再侷限於課堂上認真聽講,被動理解,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動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習慣。

2、成就了教師

我校尋求校本課程與教師發展的整合點,讓教師與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共同成長,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和課程建設本事。近幾年來,我校就有五名教師出示了青島市級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十多名教師獲省市實踐活動優質課一、二等獎。

3、促進了學校文化特色的構成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得到了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一種彼此尊重、互相協助、追求創新的風氣已經構成。同時推動了學校的整體變革,為重塑新型的學校文化供給了契機。近年來,我校先後獲得山東省現代科技教育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校本研究先進單位、青島市中國小生課外文體活動示範學校。我校也是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學校文化與特色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素質教育的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深化研究”實驗學校。

四、反思啟迪,堅持走校本之路

經過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要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順利實施,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個“必須”:

1、必須正確定位校本課程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構建學習型的學校,就是讓學校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實力。而校本課程就是一個學校存在的重要的條件,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創新。

2、必須真正實現校本課程對教師主角的定位

課程的本質指向人的發展,校本課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校本化”途徑,校本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育環境。所以,教師必須學會引導,學會塑造,學會研究,學會學習,學會賞識,學會與學生一齊成長。

3、必須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

學生不僅僅是教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在新課程下,教師要消除權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個性,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而全面地接近學生並瞭解學生,重視學生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學校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就是學校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會有力地促使學校管理理念的改善,會有力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能為學校的發展供給動力。

篇四十一: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開展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資料,是學校發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學期,我堅持“以校為本”的教學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應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人員的作用,在重視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異常強調教師團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離經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1、加強理論學習。

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進取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僅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學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熟練操作計算機,把自我製作的或他人優質課件運用於自我的課堂教學中,經過課後反思進行經驗交流,經過校本教研解決教學疑難困惑,使學習學習、應用、反思、交流提高融為一體。

2、重視教學反思。

隨着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優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這一環節。

(1)記自我一節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記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後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鑑。

(3)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我的教學經驗。

(4)記教學中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資料的實踐來看,經過他們自我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這些獨具一格的解法記錄下來,豐富自我的教學資料。

(5)記教學再設計,每節課後,對教學情景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及時修訂教案,提高自我的教學本事。要求每節課後要有反思,學期會考後,有階段性反思,期末有全期反思,學校適時進行經驗交流,真正使教學反思成為提高自我業務理論水平的有效途徑,將反思貫穿於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並將反思列入教師考評。

3、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化教學

我充分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優點:課堂容量大,教學方式新,表達思想的方式多元化,直接效果是學生學習的進取性提高,每節多媒體課都是一節優質課,課堂質量大大提高。校本課程在包組領導的組織下研究教學中的教法、學法,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聽、評課,吸取經驗,找出不足,然後修改,為以後講課打基礎。

經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我的工作有了方向,思路也清晰了,以學生為本,結合誘思教學理論,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經過團體教研總結反思教學中的得失,應用於今後的教學中。

4、進取參與培訓,提高業務理論水平

本學年,我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多渠道參與培訓。我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開發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課堂教學培訓,新課改經驗交流等,學校為各科教師供給所教學科國中段的各年級新課改教材,要求教師加強自學和研究,增大對新課改的研究力度,拓寬任課教師的知識面,學校加強檢查和督促,每學期進行一次教師業務水平測試,考試結果記入教師新課改及業務本事檔案,並納入教師全期考評。這樣有效地提高了我的業務理論水平。

在新的學年裏,我要繼承上學年校本課程教學中的成功做法,汲取成功經驗,不斷改善。在備課上,採用同科團體辦公,團體備課的方法,每一節都要團體研究,把教學中的困惑解決在團體備課中,把教學中疑難問題以表格的形式拿到教研組去研究,經過研究,制訂出解決問題辦法和措施,使問題得到解決。

由於校本課程是一個嶄新的事物,在理論上還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在實踐方面也沒有系統而成熟的經驗,個人在教學中取得的經驗,還有待再實踐,找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善,使校本課程構成自我的特色,走出適合學生的校本課程開發和教學之路。

篇四十二:校本課程總結

本學期擔任了四年級《布貼畫》的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即將來臨,本人現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人在課程開發和構建上秉承瞭如下幾個原則:

(1)導向性與協調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務必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謀求與國家課程協調一致,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簡單重複,防止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2)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資料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後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以具體地區、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利用當地或學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充分體現地方或學校的特色,滿足學生髮展需要。

(4)選取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資料要有可選取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取相應的學習資料,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潛力,培養創新精神。

(5)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資料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資料,合理編排。資料呈現形式就應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二、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注意瞭如下幾點:

(1)倡導課程整合,拓寬學生視野,克服由於各學科彼此獨立對個體施加影響所造成的知識割裂,讓學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觀、真實。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帶給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繫。

(3)加強情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設情境,並透過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要鼓勵教師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提高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反對教師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實踐、實驗操作、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潛力。

(5)用心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潛力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到達了期初制定的課程目標

1.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瞭解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取的、靈活安排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

2.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增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發展批判性思維潛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總的來説,本學期的校本課程的實施,以調查活動為載體,帶給了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細緻入微的觀察潛力、探索精神和户外活動潛力,養成了環境職責感和環境友善行為。

篇四十三: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生選取權利並努力培養學生選取意願和潛力的課程。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為了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本年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設了以遊戲為主,重在開發智力,培養興趣的“趣味數學”校本課程。下面就對本年的工作做以簡單的總結。

一、前期工作:

1、強化學習,打好基礎。

認真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及時更新觀念,透過學習喚起了我們的資源意識,不斷充電,促進了自身專業化發展。

2、利用現有資源,根據兒童的年齡(年級)狀況以及探究性學習的發展確定“趣味數學”課程的具體資料。

二、總課程目標的確定:

1、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創造性地發展,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潛力。

2、幫忙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帶給豐富的數學源泉,個性強調數學的應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潛力水平。

3、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學會應用數學思想去觀察社會,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務必的數學經驗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三、具體工作:

1、圍繞生活現象,培養國小生綜合應用知識的習慣

2、利用生活場景,提高國小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

3、針對現實問題,讓國小生學會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4、探究現實世界,為國小生以數學服務社會、學會創造搭建舞台

篇四十四:校本課程總結

一、指導思想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

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校辦學特色,打造在“賞識教育”辦學理念指導下的特色學校,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進步,科教發展,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二、開發依託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為保證新課程實施而設定的一門綜合活動課。校本課程的開發旨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促進學生健康和全面發展。它反映的是學生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的特色。我校將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對目前使用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能進行整體思考,並結合學校特色,合理地開發和進行校本課程的實驗。

新課程“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打破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關注人的發展。依靠我校的教育辦學特色“以賞識教育之燭火照亮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為依託,充分挖掘每一個孩子潛在的能力與興趣,我校特此開設以校園秧歌舞欣賞與練習為主題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此次課程的開發秧歌舞和其它舞蹈一樣都是以人體為載體,通過人體動作語彙,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動態藝術。抓好秧歌教學,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等都具有常規課堂教學所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舞蹈音樂節奏明快、行動活潑,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舞蹈動作時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反過來孩子們通過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想。我校的秧歌舞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是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和鑑賞力的特色課程資源。

三、課程目標

秧歌是中國北方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它不僅是五彩斑斕的文化現象,也給人民帶來了快活和歡樂,新課程“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打破了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關注人的發展,本節校本課“秧歌舞”課程目標如下:

1、感受我們地方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瞭解和自豪感

2、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與人交往的能力3、學習秧歌舞的基本舞步,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興趣4、通過學生親身實踐,感受民間音樂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的整合,不斷完善,是發展學生特長,適應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化利於形成學校特色,能夠使學校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這一教育哲學,調動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形成教育合力,同心協力的實現既定辦學目標,促使學校特色的形成。

篇四十五:校本課程總結

伴隨着20xx年鐘聲的敲響,我們在區教委的正確引領下,圓滿的結束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本學期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為目標,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加大了管理力度和教研力度。回顧工作歷程,有欣喜、有回味,也有困惑,在一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之時,留一點時間給思考,讓思考的光芒照亮實踐,總結經驗,反思不足,以促進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邁向新的起點。

學校在嚴格落實常規教學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做了突破:

一、開發特色校本課程

由於校本課程教學工作大都是由語數教師兼任,所以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的老師會把校本課程上成語文或數學課,於是學校通過加大對校本課程的抽查和反饋力度,逐步杜絕了佔用校本課程的現象。學校也將近期工作重點轉移到校本課程的實施上來,對校本課程實行語數英教學常規式的常規管理,加強聽評課力度,特別是對常態課的監控,徹底打破教師的主副課觀念,引導教師提高認識,逐步使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在備課、上課、作業、評價等教學常規工作及教學研究等方面實現規範化、常態化。

本學期,我校就校本課程———寫字進行了專門的細化實施,讓其逐步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因此,我們提出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口號。為了將此項工作順利開展,引起老師們的足夠重視,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1、學期初,學校安排了專門的寫字課教師,打破了原先由語文教師擔任寫字課的任務。

2、成立寫字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學校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制定了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擬訂了校本課程綱要、指南。並把必修的寫字校本課程排上了學校的總課程表,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保障了校本課程與其它課程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寫字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系統的大工程,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編排適宜的寫字教材。學校從每個年級組挑選了一名骨幹教師參與到課程開發中來。由學校定期、定主題進行集中研討。我們的研討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課件)

3、努力提高老師的寫字水平,為學生做好示範。“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指導學生寫好字,教師自身必須先練好基本功。尤其是作為語文教師來説,那更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校對教師和學生的寫字水平做起步階段的摸底調查。學校還成立了以楊海波老師為社長的“臨池齋”書法學社。學生活動時間為每週

二、週四課外活動時間;而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隨時去進行書法練習。“臨池齋”書法學社教師團隊已經有近30名成員。這是一個草根共同體,完全憑着大家的熱情自願報名。更令我們吃驚的是,在這種毫無行政的推動下,這裏已成了學校最熱門的地方。僅僅一學期的時間,在楊老師、李強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老師們的寫字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還有部分老師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書法作品。走進“臨池齋”,伴隨着輕柔的音樂,師生們靜心書寫,這裏成為了學校最亮麗風景線。

“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這個響亮的口號已經根植於中小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通過糾正寫字姿勢,延伸到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一筆一劃,認認真真書寫,延伸到一絲不苟,吃苦耐勞的精神養成,通過字的結構的變化,

延伸到言行舉止,文明禮儀的提高。現在寫字課已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成為深受師生喜愛的一門課程。

三、翰墨書香共同體建設

本學期,學校成立了“翰墨書香共同體”。讓其成為經典、品牌,成為教師精神文化的主陣地。利用這個平台,交流、學習各種先進成果。呵護教師個性,及時發現教師的優秀做法進行鼓勵、肯定並幫助推廣,喚醒教師內在的尊嚴感;本學期結合學校工作,我們已經開展瞭如下主題:“春意來草自青—教師共讀書交流會”“中小教師精彩辯論會”“小問題策略庫分享會”。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小問題策略庫。隨着生本實驗的深入研究,老師們逐漸意識到生本實驗要從小處入手。學校引領老師們從最需要解決的小問題入手,進行為期三週的研究,過程中,學校有效的參與、指導、幫助。三週後,學校開展了“小問題多策略”分享會。為期三週的忙碌,老師們也許沒有了裝扮自己的時間,但他們時刻都在豐富着自己的內心,他們用心書記錄着自己的教與學、得與失,這個過程就是他們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也是他們研究的歷程。學校將這些寶貴的策略進行了整理歸類,形成了學校教學策略庫,將其資源進行共享。

四、課題引領,實現雙贏。

本學期除了抓好常規課題——書香校園的建設工作外,學校將重點放在了小課題的作用發揮上。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兩個區級小課題,分別是低年級語文組的《培養識字能力,感受閲讀樂趣》和中年級語文組的《農村國小生語文前置性學習有效性的探究》。這兩個區級課題從立項到現在,紮實的走好每一步。孩子入學一個月後,我們對所有一年級孩子進行了測字實驗,總測字400個。測字結果顯示:每個實驗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170字左右;其中,識字量不足40的每班10人左右。這就是我們的現狀,真的是令人吃驚。一年級課題組的老師就從大閲讀和生活識字為主渠道開展了“培養識字能力,感受閲讀樂趣”的研究。到現在為止,所研究出來的階段性成果已經初見成效,如孩子們把平常蒐集的各種識字卡片彙集到可愛的繪畫本上,還沒到一學期,厚厚的繪畫本上展現出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識字量,更是把孩子們在識字的過程中所接受到的有趣的人和物展現出來,孩子在情趣中識字,在識字中閲讀,在閲讀中提高着各自的能力,更可喜的是在整個的識字過程中我們的家長也參與進來了,並且積極性越來越高漲,家長的參與不僅為孩子的識字、讀書提高了充足的物質保障,更可貴的是家長的積極性得到了學校老師的認可之後,他們與孩子共同成長的信心更足了,親子共讀已經蔚然成風了。還要特別一提的是王瑞昌老師的自制教具小課題已經小有名氣。今年11月,他在全市學具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並受到臨淄、淄川等區縣邀請作專題報告。中小老師們在小課題研究中實現着自我,成就着孩子。這也許就是小課題研究的魅力所在

篇四十六:校本課程總結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在無錫江南大學的教師培訓。三天的學習內容豐富、專業。讓我們在教師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教師的道德操守及個性化德育實踐,團隊勾通與共識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驗,有助於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個人業務能力等。

我們知道,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即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在教育實踐中,人們普遍已達成一定的共識,即國家課程是一種理想狀態的課程,它與現實的課程存在一定的差異,地方課程則是依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情況而定,那麼校本課程量更是要根據學校辦學哲學,學生興趣等因素開發。

新課改,更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但從三級課程的比例來看,國家課程佔了70%,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佔了30%。如何實現這些目標,作為教師,我們更關注的是校本課程的建設。從長期的工作來看,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誤解,或工作上的偏差,這主要是不瞭解各級課程的性質和目標。對於國家課程來説,它是要保證基礎教育的基本質量(國家競爭中的有利位置,社會服務的合格人才),是為了人的生存。校本課程強調學生玩得在趣,學的輕鬆,活出自己,為了生活。在專家認為,傳統教育把學生當成來料加工的產品,課程與生活脱離,只有生存沒有生活,而生存與生活是有區別的,那就是幸福感,有一定幸福感的生存才是生活。

那麼怎樣建設校本課程?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校本課程的定位,我國的校本課程是在學校本土生成的,既能體現各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特別需要和本校的資源優勢,又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一種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它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一個組成部分,即中國小新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從校本課程建設的途徑來看,主要從兩方面來建設: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的特點和需要。就這方面而言,各學校或者説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基於當地的教學資源環境,就學要求,學生情況,社會要求等形成一些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校本課程,是在長期的實施過程被證明的能保證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做法。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可以使學生在掌握國家課程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眾多的課程的選擇中得到個性發展的及時補償,在選擇中發現潛在能力的火花,在選擇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採集和加工的能力,學會學習,使學生在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形成更多更廣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生存。對於開發新的校本課程,雖然提了10餘年,但前進的步伐似乎很慢,它涉及到人的意識的轉變、學校的組織,人財物的投入,選材,實施,評價等。我想這也是學校及教師個人下一步重點提升的內容,同時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內容。

篇四十七: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的課程,它的開發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禮儀修養和名著閲讀教程,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雖然在我們學校開設也有幾年了,但我一向執教的是綜合實踐活動課,接手這門課程僅僅是從這一學期開始。

七年的學生以禮儀修養教學為主,首先讓學生學習在校的紀律、禮貌禮儀,讓學生具有良好的禮貌行為,從學生的個人行為習慣,上課常規,在校行為等入手,向學生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深入的學習。使學生從理論上了解學習了學生在校應當做什麼和不應當做什麼,從而加強了學生思想教育和加深的學生在思想上的認識。八年級的教學是名著閲讀,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我與學校圖書館的教師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可是,學校的圖書不種類很多,可是並不能滿足按班級的閲讀的條件,在進一步與語文教師和班主任溝通後,發現學生手裏的名著基本上都有,雖然不能到達統一閲讀的條件,可是各種名著每人一本還是能到達的,只是不能每節課全班只看一種,針對於此,我設計了一種閲讀方式,就是每節課中我有選擇的進行一部名著的講評或名著人物的講評,學生了解後,再進行自由閲讀,並做好讀書筆記,這樣就滿足了教學上的需要,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閲讀中學到知識。

在這個學期裏,為了能夠完成七年級禮儀修養上的教育,八年級的閲讀教學任務,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一些適宜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旬在教學中採用精彩而豐富的語言來進行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學生在課上多采用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尤其是禮貌禮儀方面,每當講到一個重要的知識點時,我會讓學生按小組進行模擬演練,學生經過此類活動,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又提高了應用的本事;再次是在活動中教師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的給予指導和鼓勵,使學生能始終堅持對學習的活力,從而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最終是精誠團結,多取經,與各科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和班主任搞好配合,無論是學生禮儀還是學生閲讀,沒有與他們的配合是沒有太好的效果的,因為畢竟每週與學生見面的機會僅有一次,還很少的,僅有他們的幫忙才能取得良好成功。

在本學期教學中,學生的學與做還是沒有到達統一,比如很多學生學了學校內禮儀後,明知到一些行為不能做,但還是不自覺的去做了,違反了學校的紀律,也影響的有時的班級教學,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學——行”的要求儘量讓他們能做到學且能用。

在個人業務方面本學期我做了以下的努力:

經常閲讀有關教育的報刊雜誌,學習最新的教育基本理論、教科研基本知識,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個人的再學習,進取參加網上培訓和學校學習,瞭解教育的最新成就和發展無勢及課改方向,用新的理念來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提高自我專業知識水平。

加強師德修養,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規範自我的日常用語和行為舉止,進一步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進取撰寫論文、教案設計等,進一步鞏固專業思想,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研究本事,更新知識,掌握必備的教育技能,抽調執教水平。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不斷探索新的教法,在教學中有創新,活動中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興趣的培養。

在工作中虛心向有經驗、有特長的教師學習,尤其是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向他們吸取新思想、新做法,補充到自我的教學當中。

1、經過讓學生説和做的方式,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語言表達本事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很多學生不敢説,也不會説,所以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説”,大膽“説”,讓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進一步發表出自我的見解,提高了學生的本事。

2、經過活動提高學生本事,培養成功的技能。劉京海有句名言: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課上應展現出每一個學生的特長,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取得進一步的成功。活動主要是一些情景表演等,在學生歡樂的表演中,讓他們體會到學到知識的喜悦。

3、強調學生間的合作與成功,要教育學生,當今社會是知識爆炸的社會,一個人是不可能學習所有的知識,僅有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在這個學期裏,禮儀教育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了在學校應當怎樣做,有了明確的目標,閲讀活動使學生拓寬了知識視野,學到了更多教材上沒有知識,培養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倍的努力,把更多的知識理念傳授給學生,讓他們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的接班人。

篇四十八: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一年級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古詩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根據此課題,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一、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現在我校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

在第一階段結束後我們還舉行了古詩誦讀比賽。我們本着人人蔘於的原則先進行小組比賽,小組優勝者參加班級比賽,每班再評選出5名同學參加年級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進行鼓勵。除了“優勝獎”,還有“智慧獎”……..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

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找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在這個階段候老師代表我們組上了一節校本課程的彙報課。課上新穎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着自己的古詩才華。課下老師們又在我校論壇上進行了熱烈的研討,總結了經驗和不足。

但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古詩記錄本的設計不夠合理;學古詩時有的學生理解了詩的意思,頭腦中也能形成畫面,但卻畫不出來,這就需要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還有就是學過的古詩會背串……這些都是下一步我們急待解決的問題。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我們有收穫也有不足。古詩誦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台階。

篇四十九:語文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語文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語文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並執教語文、硬筆書法及繪本課程三門課程。轉眼一學期過去,作為一名初次教一年級的“新人”,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不乏快樂。

語文方面。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內外作業。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遊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硬筆書法。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衞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校本課程。每週三下午校本課程講繪本故事時,我一般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講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讀出自己的感受,引發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然後再進行繪本創作。本學期,我們學習的繪本故事有《吃黑夜的大象》、《城裏最漂亮的巨人》《母雞蘿絲去散步》《蚯蚓的日記》《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尚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做好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條理,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篇五十:校本課程教學總結(二)

校本課程教學總結(二)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國小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着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內容。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作為一名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説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語文、數學、科學、美術課、音樂等整合進校本課程,圍繞“影視文化、禮儀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教學目標,有的課堂讓學生觀察寫話,品析優美的文章,有的課堂讓學生想象繪畫,有的課堂讓學生歌唱,欣賞名曲。在二年級嘗試讓學生通過觀察、調查等開展探究性學習。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為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穫也有不足。影視和禮儀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台階。

篇五十一:學校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為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滿足全體國小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着學校開發的豆貼畫校本課程。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為了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編排了豆貼畫校本課程教材的內容。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水平,我積極努力的學習豆貼畫的相關知識,提高製作水平。同時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因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個人身上最美的東西,針對社會這一大氣候和學生這一小氣候我把學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積極、主動、勤懇、責任性較強,樂於接受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作為一名豆貼畫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説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美術繪畫知識整合進校本課程,全面培養學生繪畫水平,搭配顏色的能力以及細心製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藝術薰陶。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為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利用網絡學習豐富教學手段,並且向繪畫水平高的人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時工作中出現需改進的地方也較多,如理論知識不夠,製作精品意識不強;繪畫水平長進不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揚長補短,不斷努力。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穫也有不足。豆貼畫作為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台階。

篇五十二:校本課程輪滑教學年度總結

校本課程輪滑教學總結 為融合學校的辦學理念,確立了校本課程開發的方 向。

學校的思路是,讓輪滑運動立足學校特色,促進 校園文化的形成,建立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培養學生 運動興趣和愛好,使學生養成具有一定耐挫力、獨立 性、奮發向上、敢於競爭的良好人格。

培養學生良好 的鍛鍊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

我校輪滑隊歷盡風風雨 雨走過了豐碩的一個學期,下面把這學期的訓練進行 總結如下: 一、成立與訓練過程: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融合學校的辦學理 念,確立了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

學校的思路是,讓 輪滑運動立足學校特色,促進校園文化的形成,建立 學校體育特色項目。

在訓練過程中,結合我校的學生身體素質特點和環 境,制定了適合我校學生訓練的計劃,開學初期,只 教輪滑的基本功,讓學生打下好的輪滑底子,

為以後 學習輪滑奠定基礎,中期學習輪滑的技術技能,加強 學生的體能鍛鍊,後期學習賽場經驗,以及技巧,規 則。

讓學生了解比賽。

經過一學期的艱苦訓練,學生 能熟練掌握並表演出輪滑的基本動作,能很熟練並能 進行表演直道滑行。

能順暢的進行彎道滑行,並且能 動作規範。

能熟練的掌握停止法和向後滑行。

校輪滑 隊每天下午 5 點到 6 點在學校操場、 體育館進行訓練, 風雨不誤,學生們都能刻苦訓練,身體體能上、運動 技能上、賽場經驗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學生的輪 滑裝備也有很大的提高,並在市區多次運動會中進行 表演。

極大的鼓舞了我校輪滑隊的士氣。

二、存在的不足: 1.訓練隊的人員不足。

由於我校學生升源比較復 雜,所以訓練隊員的挑選有些困難。

2.訓練隊員的訓練時間不能保證。

主要是班主任怕 耽誤學習,不讓學生訓練。

三、改進措施: 1.積極主動的進行運動員的挑選,挖掘有潛力的學 生。

2.積極跟班主任溝通,和學生家長溝通,確保學生 訓練時間。

3.在學校操場上創設好的技能訓練場地,確保學生 安全和訓練精力。

4.積極的進行梯隊建設,確保輪滑隊員的後繼力量。

篇五十三:校本課程輪滑教學年度總結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發展個性和潛能、提高綜合素質教育,使其潛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培養創新人 才,培養富有個性的人才。

結合少年兒童天真活潑、樂觀開 朗的性格和特點,為學生運動和學習創設良好的空間,同時 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評能力和積極參與的意識,

使學生 在玩中學,學中玩,並從體育鍛煉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特 開設了《輪滑》校本課程,這項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學生組織 紀律性不斷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得到昇華,

從而促進良好班 風和校風的形成,同時也陶冶了美的情操,鍛鍊了意志品質, 提高了心理素質,對工作和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活動開展的主要方式是在週三的校本課上的集體訓練與自由活動的個人練習相結合,通過會滑的、滑得好的學生帶 動其他學生,鼓勵組成幫扶對子,互相學習、互相提高,使 班級學生掌握輪滑的特點及技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與此同時,我也做好了安全防護的工作,強調學生在活動時做好安全措施,帶好護具,並親自檢查是否牢靠,無護具 的堅決制止其做高難的動作。

另外,力爭做到學生活動親自 跟隨,隨時防護可能出現的以外情況,以次來避免可能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讓學生安全、快樂活動。

輪滑活動的開展推動了學校的全面素質教育工作,為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人才,營造學生全面、健康、快樂成長的教 育氛圍,起到了強力地推動作用。

1、輪滑活動啟迪了孩子們的智力,增強了孩子們渴求知識的濃厚興趣。

輪滑的技巧性很強,運動中需要用腦,注意 力要集中,孩子們在學輪滑的同時,也找到了學習的方法, 提高了學習質量。

2、輪滑活動鍛鍊了孩子們的意志品質,樹立了頑強拼搏的精神使他們有了一種永爭第一的上進心,激流永進。

他們 通過跌倒了爬起來再練的過程,提升了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 和堅持到底的毅力。

3、輪滑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集體主義和團結友愛協作精神。

運動中互相鼓勵、互幫互學、互相關愛的場面層出不窮。

同時,這一現象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明顯增多。

4、輪滑特色活動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通過該項活動,學生的免疫力普遍增強,生病率比過 去大幅下降。

5、輪滑活動促進了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和諧關係,形成了學校——家庭——教師——學生——家長 ——學校這樣一種和諧關係鏈條,有力地促進了素質教育工

6、輪滑活動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喝彩。

孩子們的變化明顯,孩子們不僅在運動中得到了快樂,收穫了健康,而且學 會了生活,學會了認知,改變了過去的不良行為習慣,熱愛 勞動、吃苦耐勞、助人為樂、尊敬老人等文明禮貌的行為蔚 然成風,

培養了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充分注意學生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方面 的個體差異,努力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健 康意識,

鍛鍊習慣的養成,從而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 大批朝氣蓬勃的學生茁壯成長,收穫了很好的效果,這樣的 有意義的活動我們也會繼續開展併力求有所突破,取得更大 的成績。

龍源期刊網 來源:《學週刊下旬刊》2014年第12 摘要:輪滑運動是一項備受兒童親睞的體育活動,可是由於場地的侷限和家長缺少陪護時間的原因,一些孩子就不能 參與這樣的活動。

為了普及輪滑項目,讓學生都能系統地學習輪滑,學校開設了輪滑課程。

在輪滑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 中,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收穫了一些成果,也還面臨着一些問題與不足。

為此,本文就從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交流 一些我們粗淺的做法。

關鍵詞:輪滑課程做法 收穫 困惑 哪吒腳踩風火輪的場景,是我們這些70 後教師童年的夢 想。

然而當今社會,這早已成為學生熱衷的遊戲。

輪滑的風 行表現了學生對這項活動莫大的興趣。

由此,我們想到把這 項活動開發成校本課程,為學生提供標準的場地,讓他們接 受細緻的指導。

目前這項活動,我們已經開展了三年時間, 也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效,在此與大家交流分享。

輪滑課程的開發是非常系統的工程。

在落實這項工作時,我們首先保證了“五有”,即滑運動有教師、有時間、有內容、 有器材、有場地,這為輪滑教學提供活動的基礎;同時,在 評價考核上予以創新,以此來調動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把輪滑運動開發成校本課程,是輪滑運動開展的基本保障。

輪滑只是我校眾多校本課程中的一部分。

在很多項目上, 大家都會提到“童子功”。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輪滑學習應 該從娃娃抓起,因為國小生在這個年齡時期學習起來更加容 易。

在開展輪滑活動之初,我們的教師也是門外漢。

我們就 找來視頻,師生一起跟着學。

有趣的現象是,學生普遍學得 比教師快。

我們分析認為:這應該跟學生的重心低,接受能力強,身體比較敏捷有關。

基於這樣的因素,我們從一年級 就開始安排輪滑課程。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形成低、中、高 三個學段的不同技術標準和要求。

這樣,在我校讀書的學生 都能夠系統地接受輪滑課程的學習,都能成長為像哪吒那樣 腳踩風火輪,自由馳騁的“小神童”。

在時間安排上,我們把輪滑作為大課間的活動項目之一。

這樣不僅豐富了大課間的活動內容,也為學生開展輪滑遊戲 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

根據區教委體衞科“2004年體育衞生工作安排”的有關要 求,我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中國小生中廣泛開展了輪滑 體育運動,現根據活動情況決定在原來“乒乓球特色校”的基 礎上,再申報一項“輪滑運動”特色校。

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及 工作思路彙報如下: 較好的水泥地面,非常適合“輪滑運動”的開展。

我校中國小生中有大批“輪滑運動”愛好者,他們在校內、校外經常 自娛自樂地玩“輪滑”,我校體育教師老師是花樣滑冰運動員專業畢業,對於“輪滑運動”的特點、技術等有一定研究,深 得學生愛戴。

我校發展“輪滑運動”有着廣泛的羣眾基礎和環 境條件。

輪滑又稱旱冰,近年來,在都市青少年中頗為流行,該項體 育運動集健身、休閒、娛樂於一身,是一項深受青 少年兒童喜愛的休閒體育運動。

經常從事這項運動,可以鍛 煉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和平衡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培養 勇敢、堅韌、頑強的體育精神,陶冶青少年兒童高雅的生活 情趣。

因此,“輪滑運動”非常值得推廣、發展和普及。

見於 以上幾方面有利因素,我校決定發展第二項體育特色即“輪 滑運動”特色。

我校發展“輪滑運動”特色的工作思路已得到校領導及廣大 師生的普遍認可及支持,在學生及家長中已形成相當 的輿論氛圍,廣大師生家長思想認識得到了統一,已具備了 發展“輪滑運動”特色的思想基礎。

立了相關組織機構,在場地、器材、人員、時間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證,“輪滑運動”在校內發展趨勢蒸蒸日 愛好輪滑運動的骨幹隊員,已成立、組建了一支40 餘人的 輪滑運動隊,且長年堅持訓練。

我校發展輪滑運動特色堅持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 素質教育,豐富課餘文化生活,提高學生運動素質 和健康水平,促進 “輪滑運動”的發展和普及為指導思想;以平穩起步,逐年發展,

豐富內容,提高水平,發展骨幹,帶動全體為基本原 則;以推廣普及輪滑運動,促進輪滑運動進課堂,發展提高 輪滑運動技術水平,培養一支優秀的輪滑運動隊,培養一批 優秀的輪滑運動員,

力爭全校大部分同學都會滑、愛滑、滑 好,力爭建設成區級乃至市級“輪滑運動”特色校為目標。

成立組織機構:由主管體育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由中國小 主任、各班主任和體育教研組長任組員,體育教研 組長王慶英老師任總教練。

職責分工是:組長負責活動規劃 的制定,協調各方面關係,督導、檢查活動開展情況,檢查 計劃落實情況。

總教練負責學期活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負 責日常訓練與選拔,適時組織相關內容的比賽或表演。

中小 學主任、各班主任老師負責協調日常訓練和比賽、推薦隊員、 宣傳發動,營造良好的氛圍。

在國小五、六年級和七年級年級開設輪滑課,探索研究編寫“輪 滑運動”教學材料,開發校本課程。

建設開發訓練 場地,購置訓練設施。

在學校體育比賽活動中設置輪滑項目。

在全校範圍內推廣、普及、發展輪滑運動。

選拔、培養優秀輪滑運動員,由國小和七年級年級學生組建學校 “輪滑運動隊”,長年堅持訓練,參加市區組織的 “輪滑運動”比賽活動。

以上是我校發展“輪滑運動”特色校的一些基本做法及工作設想,這些工作有的已基本完成,有的正在實施,有的正 準備進一步發展,

“輪滑運動”的發展在我校尚處於起步階 段,許多工作尚不盡完善,但是,我們有信心通過各方面努 力,把我校發展建設成為有一定水平的“輪滑運動”特色校, 為房山區“輪滑運動”的發展做出我們的積極貢獻。

我們希望 能得到教委體衞科領導的進一步關心、指導與支持,以此促 進我校乃至整個房山區“輪滑運動”的發展。

授課對象:1—6各年級全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了每個教師和學生新的體驗,體育課程中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並把促進 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作為學校體育的根本目的、激發運 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關注個體差異與不 同需求,

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作為新課程要實現的重要任 作為體育課的延伸與輔助的輪滑校本課程,是根據我校的教學實際,通過教編、整合、補充、拓展,對原有的教材的 消化與加工、較之更能培養個體差異學生的興趣與特長,

充 分挖掘我校學生在運動競技與特長方面的潛力,為以後的體 育鍛鍊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並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 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校學生活動場地大,大約一半已經硬化,已具備輪滑訓練條件, 輪滑是一項深受廣大少年兒童喜愛的休閒娛樂活 動,它在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篇五十四:國小校本課程總結

“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發現、學生的研究”同屬學習過程的三個層面,僅就在校學生來説,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課程改革大背景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獲得適合自己享受終身的學習方法應該是方向。我校的“國小生策略性學習研究”牢牢地把握住了這一方向,讓我們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追求學生主體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和發現敏感度,在學習中感悟學習,在學習中獲得發展。現將一階段來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作簡要總結。

一、在學習中提高,強化理論修養。

校本課程不是教學層面上的一種教學活動,而是課程層面上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最能體現學生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面對校本課程的挑戰,我們對教師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培訓。因為我們感覺,教師真正的成長不在於崗前培訓和脱產培訓,主要是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觀念必須也只有在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實驗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確立,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現最初發生在課堂上,最終形成於研究之中。由此可見,把教師的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地融為一體,能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教師素質,這也是我校校本教研所得出的深刻體會。

(1)編好校本課程教材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向全校老師徵集了學習指導課案例。學習指導課教材的編寫是一個全新的內容,除了組織老師學習外,為了方便老師,學校教科室下發了校本學習輔導課程教材的編寫提綱。其中編寫理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心態,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養成善於合作、交流的良好情操。編寫主題有調整學習狀態的學習心理開導,提高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法指導,也有優化學習策略的學習思維以及與編寫理念有關的話題。編寫板塊有目標區、檔案館、諮詢台、自我報告、他山石、活動桌、練習場、情景聚焦、心理博士、指點迷津等等。學校還加強了對教學後記、教學實錄、教學故事等過程性研究成果的記錄和收集,開發了有助與校本課程研究的各種文字、資源庫,供教師隨時閲覽,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層次。這次案例徵集,共徵集到了40多篇案例,其中有不少內容精當,可操作性極強。

(2)搞好一次“我的學習生活”徵文

為了及時總結學習經驗,我們正在着手準備“我的學習生活”徵文競賽。這次徵文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講述自己的學習故事,老師則對學生徵文中所體現的學習方法進行點評。

二、在實踐中感悟,提高校本課程課堂教學質量。

(1)加強校本課程的研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及市裏課程設置的要求,我們安排學習指導課每年級每個星期一節課。為了讓校本課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週一下午的業務學習和週四的教研組活動時間,把研討校本課程提上議程,使廣大教師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課程內容。在上學年,我校舉行了校本課程即學習指導課的研究課。我校馮小飛老師、袁小華老師上了研討課,全校老師觀摩這兩堂課。研討課的開展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了研究對象,加強了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了老師之間以及在課程教學活動中交流、對話與溝通,受到了老師的一致歡迎。

(2) 注重校本課程的指導

學校行政領導為了及時瞭解掌握實施狀況,設立了行政與實驗老師的對話制度,即每兩週舉行一次校本課程沙龍。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達到構建。而且在校本課程沙龍中,老師們也達成了共識。即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上課老師追求的目標。沒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學習指導課説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常常是靠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從中得不到收穫。而學習指導課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靠死記硬背、靠灌輸學生是根本無法接受的。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採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尤其更要創設生活化、問題化的課堂情境,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三、在評價中成長,創建校本課程特色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明確了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目標程度,更是為了對我們的教學情況進行反饋和分析,以利於改進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1)評價內容突出全面性和綜合性

設計師生成長“報告單”和“檔案袋”。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從研究學生需要、設計課程目標、選擇課程資源、組織課程活動等方面對教師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嘗試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師生素質、全面反映師生髮展過程的教育評價制度。

(2)評價方式力求多樣性和靈活性

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等級評價與評語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數據測量評價與成長記錄評價、階段評價與全程評價、寄語性評價與診斷性評價等,是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不斷提高的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

(3)評價設計講求藝術性與創新性

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追求有教師個性的、有班級及課程特色的、兒童喜聞樂見的評價方式、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的創新。嘗試“寄語型評語”、“心理健康建議”等具有人性色彩和時代特色的新型評價方式,以實現新課程評價的最大效益。

總之,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發展是目標,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條件,學校的特色形成是結果。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學校的優勢和風格,進而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形成特色。

社會在發展,課程在進步。我校雖然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紮實地開展工作,但與先進學校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會不斷努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討,不斷提升我校校本課程的水平,使校本課程——學習指導課真正能成為童話中的點金術,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篇五十五:籃球校本課程總結

籃球精神教我主宰人生

------大一下學期籃球課心得總結

時間如同滾滾而逝的流水,輕輕地來,然而卻匆匆的走。回眸間,又一個學期就即將在短暫之中畫上句點。但在這短暫之中我看到了很多的燈火闌珊,讓我進一步接觸了心儀已久的籃球,更讓我感悟到了許多的包含在籃球中的財富。

籃球一直是我比較喜愛的體育運動。因為我感覺它的協調性、節奏性、對抗性等都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我而且能夠讓人很好的舒展發泄自己,還能增強體質,可以使人從緊張的狀態得到放鬆,促使身心的健康發展,更能夠從體能上得到鍛鍊。中學時候也常和一幫朋友玩球,但終究玩多過其他,我從未真正的去學過籃球,這學期的籃球課讓我實現了這個心願。

本學期的體育課堂氣氛很活躍,老師上課風趣幽默,不僅教了我們很多專業知識,更以朋友的身份跟我們交流,還在課下交流中為我們在關於學校生活未來發展等問題中指點迷津,讓我們受益匪淺。

我知道了看似簡單的基本動作都包含着很多技巧。我並不是專業的籃球選手,所以對這些技巧知道得也不多,但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很好的掌握了運球、傳球(胸前傳球和擊地傳球)、三步上籃等基本技巧,這些是我以前自己玩球不能達到的。

我還知道了籃球是一個虛實結合的運動,所謂實,就是硬件基本功;而所謂虛,就主要包括晃人、虛上、轉向、假摔等在真正實戰比

賽中必需的技能,還有一些技戰術的介紹,由於是女生班,大家基本都沒有基礎,只能從初級學起,沒有學到這些較高層次的東西,但是老師介紹給我們的這些知識讓我們更加對籃球這項運動的魅力有所瞭解,更加喜歡籃球。

最重要的一點是,籃球是一種精神。它不僅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還可塑造人的品格。從小我就在爸爸的影響下喜歡觀看NBA比賽,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對NBA關注時間的的增加,我越來越意識到那種在每個美職籃運動員尤其是超級巨星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籃球精神的強大。説到此,我就不得不科比和即將接近尾聲的季後賽中的精彩。科比毫無疑問是最頑強最渴望勝利的巨星,即便他這賽季只能帶領湖人隊跌跌撞撞進入季後賽自己還傷了腳踝,但是這個對勝利近乎偏執的男人征服了所有球迷的心,靠的就是他身上那股強烈的籃球力量。本賽季季後賽中幾乎每兩隊的每場對決都是好萊塢大片,加時再加時,絕殺反絕殺,二十多分的逆轉時常發生,大比分三比一甚至三比零後,落後的一方也不會氣餒,而是背水一戰,每個隊都值得尊敬,因為他們身上都有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籃球精神。除此之外籃球場上的處處温情,火箭隊在老闆過世後全隊衣服上彆着黑帶比賽,全聯盟都對馬刺GDP三位老將時隔十四年再次進入決賽而敬佩讚不絕口,所有季後賽晉級球隊都不吝嗇給予被自己淘汰的球隊讚美之詞認可對手感謝對手,這些都是良性競爭友誼第一人情味的表現。

我尤其喜歡球員在比賽最後幾秒鐘拿到球后的執行絕殺的那種責任感和投中那一刻的激動和成就感。籃球精神説到底就是一種拼搏

精神,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它不僅需要從個人的自身技能方面來提高,還要有對團隊很強的責任感,良好的默契和團隊合作精神。通過這學期較專業的學習籃球的基本功,我更加能理解這種籃球精神,也更加能將這種精神融入我的學習生活中,對我的提高是很大的幫助。

籃球課,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堅持,什麼是拼搏,什麼是責任感,什麼是團隊精神······我愛籃球,更愛籃球精神。

無熱血,不籃球,籃球精神教我堅韌不拔主宰人生!

篇五十六:國小校本課程總結

校本課程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生選擇權利並努力培養學生選擇意願和能力的課程。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為了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本年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設了以遊戲為主,重在開發智力,培養興趣的“海洋地理”校本課程。下面就對本年的工作做以簡單的總結。

一、前期工作:

1、強化學習,打好基礎。

認真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及時更新觀念,通過學習喚起了我們的資源意識,不斷充電,促進了自身專業化發展。

2、利用現有資源,根據兒童的年齡(年級)狀況以及探究性學習的發展確定“海洋地理”課程的具體內容。

二、總課程目標的確定:

1、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創造性地發展,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

2、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提供豐富的源泉,特別強調海洋知識的應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學生的海洋知識與能力水平。

3、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學會應用思想去觀察社會,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必須的經驗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三、具體工作:

1、圍繞生活現象,培養國小生綜合應用知識的習慣

2、利用生活場景,提高國小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針對現實問題,讓國小生學會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4、探究現實世界,為學生創造搭建舞台

篇五十七:國小校本課程總結

經過將近2年的《武術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我們在工作中摸着石頭過河,不斷地發現不足、改進不足、反饋,充實,在校本課程得到完善的同時,自身素質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現總結如下,以便今後借鑑。

1、選編教材需要逐步調整、完善、補充

有一句廣告説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由於自身素質的侷限性,最初編撰的《武術校本課程》我們自己看了都不滿意,反反覆覆多次交流,採集資料,進行篩選,力爭做到科學、準確,並結合我校師生的實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選取必要的、有參考價值的知識理論,編製成對學生、教師可用的教程。在教程實施過程中儘量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從學生的興趣需求出發,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愛看、樂學,並不斷根據上課情況逐步調整、完整、補充教材的科學性與完整系列性。

2、在實施過程中,加強調控指導。

武術校本課程作為課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學校自行選擇和開發的課程,在實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校本課程管理小組進行過程性指導。同時發揮羣策羣力,突破這個瓶頸。

3、實施“不一樣的我”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人們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強大的學習動力”。校本課程對學生來説,可以學到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我校選擇校本課程無論是形體禮儀、經典誦讀、沐浴書香,還是漫溯常州、創新實踐,都能喚起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幽默的語言,精心的設計,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實施“不一樣的我”教學策略,注意教法靈活多變,使學生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突顯實小特色。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拘泥於以往的“課堂、教師與教科書”,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講,動手練,再講,親身體驗,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不斷探索,使學生學有所長,更多的特長生不斷出現。

4、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校本課程的實施。

在校本課程實施到一階段時,學校適時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舉辦讀書節、首屆棋類大賽等,極大的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熱情,同學們積極參加,盡顯自身風采,把校本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促進了校本課程的實施。

5、積極參與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已二年多,我們開發了適合我校學生的課程讀物。回顧前一階段的工作,我們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對不足的清醒認識。具體體現在:

1、現已開設的校本課程並不能完全滿足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有更新的需求。

2、個別同學思想陳舊、保守,對開設的校本課程毫無興趣,只注重語數等主科的學習。

3、有的同學只適應接受性學習,學習方式有待於進一步轉變。

4、評價管理體系未能有效實施。

面對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們準備在下一步採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1、根據學生的需求、愛好,擴大校本課程的門類,以便更好的滿足學生。

2、.多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3、儘量加強課程間的聯繫,更好的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增強實效,幫助學生改變思想認識。

4、採取更為靈活的教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能力,提煉“不一樣的我”的特徵。

5、有效實施評價管理體系。

總之,在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方面,我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但我們將充滿信心,不斷努力,讓我校的校本課程更具生機與活力,讓我們的校園百花齊放。

篇五十八:國小校本課程總結

開設主題為《環境教育》校本課程以來,我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揮教學的功能並使之體現。越來越多的事實和經驗證明,環境教育和提高學生素質密切相關,它決定着這一代少年由受環境教育影響產生的行為認知和價值取向。在數年來,學校堅持不懈地開展環境教育,使學生的素質有了全面的提高,獲得一定的成功。開展環境教育活動期間,我們儘量讓孩子們接觸社會,體會到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一段時間的開發,讓我們對環境教育有了一定的積累。切實抓好校本課程教育,樹立了“環境第一”的意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總結如下:

一、幾點做法:

1、強調貼近生活實踐,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參照教學活動建議,選取學習材料,引導學生從身邊開始認識環境、關心環境,積極參加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各種活動。

2、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和教師的實際情況,以及各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靈活選擇多種教學途徑與方法,並指導學生根據各自特點選擇適宜的學習方式。

3、從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引導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現象及各種層次的環境問題展開調研,思考各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對環境的影響。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對人與環境關係的反思意識和能力。4、從可解決的問題入手,以教室、學校、家庭和本村的現實環境問題作為學生了解環境問題的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學生的實際行動增強他們的自信,使他們願意進一步參與改善環境的行動。5、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的環境態度、技能和行為,以及參與環境教育學習活動的表現進行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隨時調整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成效。

二、幾點成效:

1、環境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學生的和諧發展。

通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綠色行動明白卡的學習,同學們的環境意識明顯增強,更關注周邊環境,更具有責任感,而且學會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問題。同學們節水節電意識變強了,以前做廣播操,教室裏沒人時,許多教室的燈是亮的,環境教育校本課程實施以來,這樣的現象幾乎沒有了;環境小課題的研究,“浪費用紙的調查”、“購物袋使用現狀的調查”,同學們學會用探究的方法來調查、研究,學會了做調查問卷,學會了與人溝通和交流,鍛鍊了學生的膽量和能力,學會了寫調查報告。

2、環境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環境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究,提升了老師們的課程意識、環境意識,獲得了課程開發意識,同時改變了教師知識結構,能隨時將環境教育的資源順手拈來,以為“我”用。田金老師是一位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以《狂風》為題寫作文時,向學生滲透“我們人對大自然要充滿敬畏感,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的渺小”的思想。科學課上,老師引導學生了解海嘯與環境的關係。以此為類的例子多不勝數。

3、環境教育校本課程開發,完善了評價體系。

1、從教師角度:

(1)教師設計的活動是否貼近生活實踐,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

(2)是否靈活選擇多種教學途徑與方法,並指導學生根據各自特點選擇適宜的學習方式。

(3)是否從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引導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現象及各種層次的環境問題展開調研,思考各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2、從學生角度:

(1)學生的環境意識是否提高,環境技能是否習得。(2)學生的環境態度和價值觀是否向好的方向轉化。(3)學生對環境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學生的主題參與意識是否強烈,合作精神如何。

三、幾點問題:

1、因為地處偏僻,所以一些活動開展面不能展開,加上經費緊張,所以成效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部分教師、學生對此認識還是存在着像對待以前興趣小組一樣,重視不夠,導致一些活動中途中止。

3、學生有的在活動中,還無法與別人合作,加上生源少,有些預定的教學內容無法開展。

四、幾點思考:

1、加強投入力度,爭取在質上有突破,在學校有限經費上儘量充分利用已有資源。

2、平時多利用一些機會做思想工作,讓學生、教師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深層次上的認識。

3、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學生主動性、合作等方面的引導,並能遷移的各個學科的教學中。

我校開展校本課程環境教育活動以來,極大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調查顯示,85%的同學表示很感興趣,75%的學生對之感興趣的原因是“可以有很大的收穫”。而且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不斷獲得遷移,班裏的同學“更關心周圍的環境變化”、“對大自然越來越瞭解”、“變得愛動腦筋了”、“學習氣氛更濃了”。自信心也得到增強,座談會上學生也普遍反映自己的“膽子大了”、“更開朗了”、“學會了與自己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