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18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5W

2018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多篇】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一

明朝君權的加強

一、明朝的建立

時間:1368 年 都城:應天 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 年秋天,明軍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

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1、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

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司

三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獄

都指揮使司(都司)--掌軍政

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吏、户、禮、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

2、特務統治

錦衣衞成立於洪武年間,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由皇帝親自主持,負責保衞皇帝安全,偵緝官員 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約束,可直接實行緝捕。

3、八股取士

改革科舉制度:八股取士,考試命題只能在四書五經範圍,考生不許有自己的見解,嚴重束縛了人們 的思想。

命題範圍:四書五經。

答題要求:根據指定的觀點答卷,不能有個人見解。

文體: “八股文” 。

三、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稱帝,他就是明成祖

2、明成祖加強統治:

①1421 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②強化君權,進行削藩;

③增設特務機構-東廠,加強對臣民的監視。廠衞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表現。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 篇二

“和同為一家”

一、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

西南--吐蕃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1、7 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3、8 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4、吐蕃的風俗習慣

①生活的地區:青藏高原一帶。

②生產:遊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

③崇尚戰功,以戰死為榮。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的意義?

① 維護了和平,增強了友誼。

② ②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交流

5、金城公主入吐蕃

北方--回紇的勃興:8 世紀中前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

東北--靺鞨(“車書本一家”):7 世紀末,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統一了周圍各部,建立政權。8 世紀前期,唐玄宗封他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粟末靺鞨有“海東盛國”之稱。

西南--蒼山洱海見的南詔: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民族活動地區

與唐朝的關係

今何族的祖先吐番西北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藏族回紇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

維吾爾族靺鞨東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車書本一家” 。滿族南詔西南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彝族白族

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篇三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原因:

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經濟的發展。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意義: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實現了統一,為隋唐時期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

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二、開通大運河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通原因:

①隋文帝的統治為開通大運河奠定經濟基礎。

②隋朝國家統一。

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3、時間、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中心、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

5、長度及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6、四個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7、連接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8、開通的作用: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9、評價:

⑴積極:

①經濟上: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加強了對南方的控制)

⑵消極: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運河的開鑿並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國)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三、開創科舉取士制度 ★★★

1、過程:

①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誌着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2、意義: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滅亡

1、背景: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在位期間,營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屢次發動戰爭,致使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

2、概況:山東地區首先爆發農民起義,隨即蔓延至全國,隋朝統治面臨瓦解。

3、滅亡: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與秦朝滅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國)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建立: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隨後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平定了全國。

2、即位: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號“貞觀”。

3、統治

(1)納諫: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於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大臣魏徵敢於直言,前後進諫200多次。

(2)用人:廣納賢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齡、杜如晦。

(3)政治:

①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

②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③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④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4)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5)軍事上:先後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4、結果: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史稱“貞觀之治”

5、評價唐太宗: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唐太宗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封建帝王。

6、封建社會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點:

(1)主要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盛世局面出現的前提和基礎。

B、政治清明和政策穩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證。(如:制度的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羣眾的辛勤勞動。

D、統治者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3)共同表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思想活躍,外交開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5、現實意義:

(1)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社會經濟發展。

(2)合理調整統治政策,促進經濟快發展。

(3)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4)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並重,確立民本思想,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創建和諧社會。

三、女皇武則天

1、稱帝:與唐高宗共掌朝政,後相繼廢掉兩個已經做了皇帝的兒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統治措施: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製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3、影響: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四、開元盛世

1、背景:唐玄宗多才多藝,治理國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後,穩定政局,勵精圖治。

2、措施

(1)重用賢能,出現賢相姚崇和宋璟。

(2)整頓吏治,裁減宂員。

(3)發展經濟,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3、表現: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七年級下冊歷史重要知識點總結 篇四

一、隋唐科舉制度:

北:P20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時期創立並完善了科舉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標準的原則。

二、武則天

北:P13-15武則天是我國曆的女皇帝。

武則天統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秀人才。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斷續發。當時,人口明顯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三、“開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

四、唐與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文化交流的使團;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曆法、書法藝術、建築藝術以及生活習俗等帶回本國,對日本的生產、生活與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鑑真東渡

北:P33鑑真到達日本除講授佛經,還詳細介紹中斬醫藥、建築、雕塑、文學、書法、繪畫等技術知識,對中日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識圖P34鑑真東渡示意圖)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為了求取佛經精義,他西行前往佛教聖地天竺。玄奘是第一個系統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並介紹到中國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圖)

六、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略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一、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北:P64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了南移的趨勢。兩宋時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

北:P75-76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為元世祖。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一、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史實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將軍,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三、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繼光抗倭:明朝時戚繼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鬆弛,倭患嚴重,倭寇到到處燒殺搶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2)戚繼光訓練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多次挫敗倭寇的進攻,聲名大振,號稱“戚家軍”。1561年戚家軍在台州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後又開赴福建和廣東,東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肅清。

五、鄭成功收復台灣

北:P105—106明末,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台灣地區,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在當地高山族人民的幫助下,順利地在台灣登陸並迅速包圍了入侵的荷軍。1662年,荷蘭總督被迫簽字投降,台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台灣,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打擊,對亞洲和其他國家也起到保護作用。

六、雅克薩之戰

北:P106—107沙俄強佔雅克薩和尼布楚。康熙帝決定用武力捍衞祖國邊疆,1685年,清軍圍攻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戰敗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薩,重創俄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