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概述】

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hopedazhong”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打贏脱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推進產業扶貧三大行動,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思想建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全局上下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

一是第一時間學習重要講話精神。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列入黨組中心組學習和機關幹部職工學習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座談會、聽取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彙報、脱貧攻堅成效考核情況彙報等會議上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截至目前,局黨組中心組學習9次、職工學習17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定必勝信心。

二是第一時間安排部署重點工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精神,我局將抗擊疫情、災情與產業扶貧相結合,加大統籌協調、加強“督”“戰”推進,確保產業扶貧任務圓滿完成。印發了《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展農業特色產業扶貧春季攻勢的通知》,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貧攻堅,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貧困羣眾的影響;為全面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出台《“抓石台、促全市”推進“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統籌2020年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制定了《2020年全市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計劃》;為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印發《池州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做好疫情期間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的通知》《池州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加強災後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組織全部農技人員進村入户、走進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確保了糧食豐收,農民增收。

三是第一時間出戰精鋭力量。局黨組充分發揮統攬全局作用,統籌指導各縣區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建立領導班子成員聯繫縣區工作制度,分片分組指導各縣區謀劃特色種植、養殖和農業休閒產業,幫助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不斷提升我市農業特色產業扶貧水平。在駐村幫扶、產業項目推進、問題解決等過程中,科學調配力量,將科級幹部、中層幹部、黨員幹部以及熟悉農村工作的精鋭力量投入到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工作中,選派3名農技人員定點幫扶局聯繫的貧困村,選派1名同志駐點石台縣貧困村,幫扶做好脱貧摘帽工作;選派一名從事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作人員深入石台縣產業扶貧一線鍛鍊兩週,詳細學習、瞭解、督導產業扶貧工作,加深瞭解農業特色產業扶貧政策落地情況。全局上下形成精鋭力量盡鋭出戰脱貧攻堅的良好局面。同時,加強與財政、扶貧、商務、文化旅遊、林業等部門聯繫,召開產業扶貧聯席會議,全面深化產業“大扶貧”格局。

二、抓問題整改,落實“回頭看”等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根據市委整改方案,我局牽頭整改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2019年成效考核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檢視以及自查等各類問題6項,制定整改措施21條。

一是高度重視推進整改。局黨組高度重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把反饋問題整改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把做好農業特色產業扶貧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抓好反饋問題整改,做好對標補短。3月30日,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周例會商討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就整改清單逐條討論,明確整改措施。4月8日,市農業農村局召開黨組會議通過《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2019年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池州市整改實施方案》,成立了成立反饋問題整改領導小組,統籌解決反饋問題中提到的6個牽頭問題和6個配合問題。經過多輪修訂,形成《關於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等各類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

二是細化舉措推進整改。對照《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2019年國家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池州市整改實施方案》反饋問題中提到的6個牽頭問題和6個配合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將反饋中涉及我局整改問題向局屬各單位、機關科室通報;對照反饋問題,結合“四帶一自”民生工程整理貧困村、貧困户、具備條件貧困户和扶貧園區、一村一品、帶貧主體底數資料,並由領導帶隊,深入扶貧園區、“一村一品”和帶動主體實地檢驗幫扶成效,確保整改成效紮實可靠,羣眾認可。

三是鞏固成效提升整改。制定長效機制2條,出台《關於做好產業扶貧風險防範工作的通知》,從開展產業扶貧風險評估、建立健全產業扶貧風險監測機制、強化產業扶貧風險防範應對措施等四個方面穩健推進產業扶貧,提升產業扶貧質量、保障貧困羣眾持續穩定脱貧增收;印發《關於進一步明確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到户項目標準和貧困户主體帶動標準的通知》,提高農業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實施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質量,杜絕“小、弱、散”項目。

我局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思路清晰,方向明確,工作具體,受到省廳領導高度讚揚,省農業農村廳盧仕仁廳長在《皖農交流》第59期上批示:“池州市抓產業扶貧的思路好,望各地抓好產業扶貧問題整改,務求實效”

三、抓疫情應對,確保困難羣眾穩產增收

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將抗擊疫情與產業扶貧相結合,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扶貧。

(一)創新舉措推動帶貧龍頭企業復工復產

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結合疫情實際,積極推動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協調解決經營困難問題,推動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幫助貧困地區帶貧主體渡過難關。為降低帶貧經營主體經營成本,市農業農村局在得知涉農企業用電成本過高問題,立即聯繫市供電公司,爭取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全市共有65家涉農企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每度電節省0.1元左右;建立重點扶貧龍頭企業台賬,實行領導包乾,落實“一對一”幫扶機制,通過“一事一議”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開工復產中的有關問題,截至目前,指導586家帶貧主體及時復工復產,幫助帶貧主體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各類問題1359個;及時兑現2019年度市級農業產業項目獎補資金1891萬元,組織金融機構與涉農企業對接,協調解決企業信貸需求,在符合貸款條件下,確保“應貸盡貸”,新增小額信貸8623萬元,全部用於產業發展增收。

(二)千方百計促進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

在符合疫情防控前提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配合有關部門認真排查摸清貧困勞動力底數,採取多種靈活措施,積極引導貧困人口優先務工就業。一是積極開發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鎮村保潔環衞、防疫消殺、社區巡查、卡點值守等臨時性扶貧公益崗位,優先安排受疫情影響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二是幫助已建成的扶貧企業、園區按程序報備後加快復工復產吸納就業。三是對貧困勞動力建檔立卡管理,加強輸出地和輸入地的有效對接,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程返崗和外出務工。四是發揮好產業扶貧中林業、光伏扶貧作用,吸納護林員、光伏管理員、護路員崗位就業作用,完善規範收益分配。截至目前,全市護林員崗位吸納1423人就業,其中2020年新設置護林員崗位121個;護路員崗位500個,新增179個,保潔員崗位1029個,新增369個;光伏發電設置崗位1207人,新增503人;其他崗位用工1238人,新增321人。

(三)強化調度指導做好春耕備耕生產

發揮綜合協調作用,加大農用物資調運調度服務,千方百計幫助貧困農户及經營主體解決問題,切實保證春耕備耕順利推進。一是穩定糧食生產。印發《關於切實做好穩定水稻生產的通知》,將水稻種植任務分解到縣區,籌措項目資金325萬元支持早稻生產,確保早稻面積較上年提高5%以上,確保全市水稻種植面積131萬畝以上。發展再生稻種植6.5萬畝,較上年增加2.5萬畝。擴大優質水稻生產,年內建設優質專用水稻生產示範基地65萬畝,較上年增加10萬畝。尤其是青陽縣,多渠道聯繫農資供應企業,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獸藥、漁藥)及飼料等生產資料的儲備和調運,調運種子100噸、農藥40噸、肥料0.34萬噸,調運飼料 840噸,優先供應貧困羣眾,滿足春耕和農作物種植需要。二是切實抓好蔬菜生產供應。加強對“菜籃子”生產情況摸排,準確掌握了在地蔬菜種類、面積、產量和畜禽存欄量,為政府開展產銷調度、保障市場供應穩定決策提供依據。同時,根據市場需求,統籌安排和調整菜籃子產品生產佈局,適當增加葉菜和速生蔬菜生產,保障蔬菜供應;因時因地指導菜農加強田間管理,落實標準化生產栽培技術,提高產量、提升品質。疫情期間,全市“菜籃子”產品供應品種豐富,數量充足,價格總體平穩。三是大力發展畜禽養殖。積極落實國家、省、市出台的關於穩定生豬生產政策和措施,從財政金融、土地審批、項目立項、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方面給予政策性支持。鼓勵現有規模養殖企業在環境承載能力允許情況下新建、改建基礎設施擴大產能。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温氏集團、牧原實業、天域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米農牧科技投資公司等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全力打造標準化規模化生豬養殖基地。

(四)多措並舉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

針對今年出現的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多渠道多舉措幫助貧困地區採取暢通運輸、對接市場銷售終端等方式解決農畜產品銷售,努力確保貧困户不因疫情減產減收。一是開展消費扶貧。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池州市消費扶貧送暖行動實施方案》,開展“消費扶貧直播助農”網絡直播活動,市政府副市長走進直播間為全市農特產品代言。針對我市農業主導產業——茶葉滯銷問題,我局發起倡議《“助農購·家鄉茶”倡議書》,在池州人網和開設“助農購·家鄉茶”專欄,及時發佈我市茶葉滯銷信息,幫助銷售。“五一”期間,我局和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推出“五月去哪兒*池州鄉村遊”消費月活動,分三批次發放1000萬元鄉村旅遊消費券。二是加快扶貧產品認定。全市已認定並通過國辦公示扶貧產品37個,各縣區已申報待審核144個。三是幫售農副產品。通過積極對接大型超市、在杏花村大市場設立免費攤位和協助辦理區內運輸通行證等措施,幫助帶貧主體銷售蔬菜、禽蛋等農產品78.75噸;與多家企業、學校簽訂消費扶貧合作意向書,在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設立扶貧專區專櫃,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優先採購貧困村貧困户農副產品,助力實現積壓農產品清零。

四、抓災情處置,防止受災羣眾致貧返貧

據統計,7月份以來,我市因洪澇受災建檔立卡貧困村54個,建檔立卡貧困户2235户,受災貧困人口6431人。產業發展受影響貧困户1780户、5297人,受災農作物6723.4畝,損失金額589.5萬元,因災絕產農作物為1387.6公頃 ,損失牲畜31896只。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部解決因洪澇產業發展受影響貧困户的問題。

1.積極開展生產恢復。汛情發生後,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快速行動,堅持從查災核災、技術服務、恢復生產、產業項目重建和政策支持等5個方面,對貧困村和貧困户優先安排,最大程度地降低洪澇災害對貧困村和貧困户的影響。全市投入救災資金736萬元,組織救災種子、農藥、化肥、消毒藥械等投入抗災救災一線;市政府緊急撥付專項資金30萬元購買救災種子10萬斤,優先滿足貧困村、貧困户生產恢復需求。各縣區按照“以秋補夏、因地制宜”的原則,組織農技人員,重點指導貧困户開展生產自救,做到指導全覆蓋。東至縣對受災嚴重的貧困户,開展補耕補種補養的,安排二次享受到户獎補資金,同時還可以繼續申報2020年第三批特色產業扶貧到户項目,支持貧困户增收。

2.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一是及時爭取上級支持。7月9日,市農業農村局專程到省農業農村廳彙報災情及農業生產救災情況,爭取省廳第一批農業生產救災資金698萬元。二是配合保險部門做好災害的查勘、定損、理賠和受災農户的安撫等工作,建議保險機構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對受災貧困户實施理賠。目前全市所有產業發展受災情影響貧困户做到全部清零,保險機構在第一時間開展理賠,賠付產業受損建檔立卡貧困户482户,賠付金額56.3萬元,做到應賠盡賠快賠。三是及時謀劃災後修復項目。重點圍繞水毀農田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兩大類分縣區謀劃了災後修復打捆項目8個,總投資3.64億元。

3.積極幫售農副產品。7月份以來,石台縣組織全縣機關、學校和企業,採購已成熟待售的水果蔬菜,有效幫助農民銷售農副產品,降低農户災後損失。貴池區、青陽縣依託淘寶、京東、益農社等線上平台,幫助受災農户銷售農副產品550噸,銷售額達1300萬元。同時發揮農業經營主體帶貧作用,內聯受災羣眾、外聯省內外市場,目前已簽訂水果、蔬菜、食用菌等農副產品銷售合同98份,訂單採購1500噸,價值4520萬元。

五、抓職能作用,深入推進產業扶貧三大行動

我市以促進貧困羣眾脱貧增收為目標,以引導支持發展特色產業為抓手,以提升產業扶貧質量為方向,大力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提升行動、“四帶一自”深化行動、“一村一品”推進行動,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一)大力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

2020年,我市深入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工程,投入財政資金9211萬元,建成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園區74個,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主體586家、帶動貧困户11394户,引導10635户貧困户自主調整種養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或以其他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完成各項任務要求。省農業農村廳盧仕仁廳長在《皖農交流》第98期上批示:“池州市率先完成民生工程任務,值得肯定”

1.發展特色產業扶貧園區,打造產業示範典型。將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通過入股、租賃等方式,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駐園區,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手工業、休閒農業等農業特色產業,示範帶動貧困地區農業結構調整、形成特色主導產業,帶動貧困村集體和貧困户增收。2020年,各級財政投入2170.5萬元支持全市74個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園區建設。截至目前,所有園區建設已完成,其中貴池區16個、東至縣22個、石台縣20個、青陽縣18個。

比較典型的有:青陽縣喬木鄉金銀花(套種九華黃精)種植園區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規劃種植金銀花3000畝,套種九華黃精2500畝,是北京同仁堂、國藥集團原料供應基地。園區建設流轉農民土地2000畝,年租金72萬元,平均每年約需用工60000人次,累計促農增收600萬元左右,尤其是優先安排200個就業崗位面向貧困羣體,人均年增收3000餘元以上。此外,該園區積極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喬木鄉凌塘村將原有扶貧車間入股園區,每年分紅10.22萬元。

2.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帶貧,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能人大户(家庭農場)帶動減貧激勵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推行訂單生產、務工就業、土地流轉和入股分紅等聯結緊密的帶動方式,激勵新型經營主體帶貧主動性。今年以來,全市89個貧困村都建立或引進1個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主體586家,帶動貧困户11394户,其中務工就業帶動貧困户1422户,土地流轉方式帶動2408户,入股分紅帶動貧困户4652户,訂單生產方式帶動2912户。

池州市九華府金蓮智慧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金1200萬元,集黃精種植、收購、加工、經營為一體的市重點骨幹龍頭企業。公司建成黃精種植基地3000餘畝、黃精種苗育苗區200餘畝、黃精交易市場一期5000平方米。公司年加工黃精3500噸,2019年銷售額6600萬元。公司直接帶動50户貧困分紅,年分紅50萬元;2020年,公司申請抱團發展項目資金420萬,帶動620户分紅收益,申請產業到户獎補項目,帶動205户貧困户黃精種植402畝,並負責收購。公司提供就業崗位200個,常年固定吸納15户貧困户務工就業,月工資收入2000-3000元/人,臨時務工貧困户45人,年人均收入7000元,同時公司流轉村集體山地6000餘畝,支付村集體30萬元/年。

石台依然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徵紅先後籌措千萬元,建設扶貧產業示範基地和清潔化標準生產車間,以公司+合作社+農户(貧困户)模式來發展茶產業,直接帶動周邊農户303户,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141户參與產業發展。截至目前,企業共流轉貢溪村貧困農户茶園2313畝,村集體茶園200畝、黑木耳基地300畝,帶動貧困户年均增收1萬元左右;在茶葉生產與加工環節,優先保證貧困户就業,吸收28名建檔立卡貧困婦女在扶貧車間上班,每天勞務收入在100元以上。多年來,楊徵紅始終與鄉親們在一起共同努力,已然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徽姑娘。她先後榮獲2019年國務院脱貧攻堅獎候選人、第三屆全國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省脱貧攻堅突出先進個人等榮譽。

石台縣七都鎮二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探索出依託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組織拉動、村與村聯動、科技培訓推動、塑造品牌驅動,發展中藥材特色產業。據統計,2019年二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共發放貧困户土地租金30萬元,實現貧困户每畝增收5000元,貧困勞動力平均每人每年增收4000元,帯動82户貧困户脱貧致富。

東至縣返鄉青年阮貴陽投資200萬元創辦新時代家庭農場,種植中藥材、菊花、大豆、蔬菜等農作物。農場現有菊花基地面積300畝,有40位村民在此務工,其中貧困户有10多户,在生產高峯期每天有近100人在此就業,年支付工資約100萬元。

3.引導貧困户發展特色產業,全力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扶貧與扶志結合,加強宣傳和思想教育,實施政策獎補,引導和支持具備條件貧困户自主調整種養結構,發展本村主導產業或相關產業,使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項特色種養實用技術,達到“人有一技之長”要求。今年以來,發展自種自養貧困户10635户。

東至縣泥溪鎮貧困户柏家有2014年建檔立卡成為貧困户。在村兩委及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開始嘗試種植煙葉,當年實現煙葉純利潤達5萬元。2019年,柏家有和朋友合夥種植煙葉80餘畝,水稻200餘畝,林間散養土雞400餘隻,並跑起了“毛竹”運輸。一年下來,不僅個人增收14萬餘元,還帶動8名貧困户就業,其中有2名固定工人年收入達2萬餘元,成了村民眼中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咖”。

石台縣仙寓鎮碧潭村貧困户曹立新,全家2口人,因母親生病被評為貧困户,該户開創了碧潭村種植木耳的先例,於2017年脱貧。2019年,曹立新木耳種植規模達到3萬5千棒,年收入達到了7萬元,並帶動全村木耳種植規模達到了30萬棒,帶動貧困户及普通羣眾120人左右,累計幫助貧困户創收60萬左右,人均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

(二)推進貧困村“一村一品”建設

深入實施“一村一品”推進行動,支持有條件的貧困村穩定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引導貧困户和一般農户參與主導產業發展,不斷壯大主導產業規模。支持依託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創建農產品品牌,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產品認證。目前全市89個貧困村達標“一村一品”24個、創建特色農業品牌14個。

東至縣官港鎮橫嶺村,2014年未列入貧困村時,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是個名副其實的空殼村,村黨支部與駐村扶貧工作隊反覆討論醖釀謀劃出了“一村一品(茶葉)”為方向的發展路徑。利用扶貧專項資金先後建立了北崗茶葉合作社、嶺源農家樂,以入股分紅方式投入到北崗三德茶文化有限公司建設,現如今村集體經濟增收達9萬元。

青陽縣酉華鎮宋衝村成立旗杆茶葉專業合作社發展茶產業,帶動貧困户近40户,平均每人增收2500餘元;引進浙江客商規模化種植安吉白茶,帶動8户貧困户務工,年均收入3000-4000元;30餘户貧困户自家種植茶園,既享受扶貧政策產業補貼又可以自家採摘茶葉出售,人均收入1500餘元;2018年村集體申請財政扶貧專項資金65餘萬元建成500餘平方米的製茶標準化廠房和配套設施,租賃給浙江客商,2019年又申請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4萬,添置了兩套製茶設備,推動村集體年增收達8萬元以上。

(三)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提升行動

我市堅持把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和激發貧困户自主脱貧積極性作為脱貧攻堅的“金鑰匙”,合理實施特色產業扶貧項目,鼓勵貧困村、貧困户積極參與項目實施。一是實施到村項目。2020年,全市投入財政資金3364萬元,實施到村項目75個,覆蓋70個貧困村。2015年以來,全市89個貧困村共實施到村產業項目475個,總投資1.33億元,平均每個貧困村實施到村項目5.34個,投資149.52萬元。二是實施到户項目。2020年,全市已投入資金5114萬元,實施農業特色產業到户項目總數2.02萬個,到户項目覆蓋1.67萬户,其中自種自養項目10635個、土地流轉項目2621個、務工就業項目1002個、入股分紅項目5954個。以青陽縣為例:貧困户種植大棚蔬菜1畝以上,露地蔬菜1畝以上,按每畝1000元給予獎補;種植食用菌1000棒以上,每棒獎補0.2元;養殖家禽(雞、鴨、鵝等),要達到50只以上,50-59只補助500元,60-69只補助600元,依此類推;養豬3頭以上,按每頭400元獎補;開辦農家樂,每户補助2000元等,還有發展漁業產業、林業特色產業獎補。

六、抓收益保障,着力加強產業扶貧風險防控

我市切實強化風險防範意識,着力加強農業特色產業扶貧風險防控,做到防範“四個風險”,推動扶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確保貧困户收入穩定。

一是防範產業選擇風險,強化產業選擇指導。發揮駐村工作隊、產業指導員、貧困户幫扶人、村兩委幹部作用,根據貧困村、貧困户發展實際,幫助貧困村謀劃到村產業項目,幫扶貧困户選擇實施自種自養、務工就業、土地流轉、入股分紅項目。發揮貧困村貧困户的土地、設施、設備、資金等自有要素增收作用,對糧、棉、油大宗農作物和市場前景不明朗、產業風險度較高的,一律不得列入產業扶貧項目庫。

七井山蜿蜒於石台縣東北部,早在上世紀90年代,農民就已經開始高山蔬菜的種植。但由於缺乏科學技術,導致土壤酸化、病蟲害氾濫的惡性循環,大批農民失去種植信心,紛紛外出務工,貧困人口居高不下。2012年以來,在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在當地推廣大棚避雨栽培技術,種植的辣椒病蟲害少,品種產量高。至2019年,七井高山蔬菜種植規模達1000餘畝,年產2000噸,產值1200萬元,僅高山辣椒一項,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為當地650户貧困户實現了穩定脱貧,使該地貧困發生率由32.8%降至到零。

東至縣大渡口鎮安全村,以前是個典型的貧困村,從2018年開始,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結合安全村的村情和靠近安慶市區的地理條件,發展大棚蔬菜項目,推行“農業+”模式,各級財政先後投入110多萬元發展到村產業。目前安全村蔬菜基地規模達160畝,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11萬元,帶動了15户貧困户在基地務工,年人均收入不低於5000元。安全村大棚蔬菜基地,不僅種植蔬菜,還種植了草莓、黃金瓜等瓜果。每年在果蔬上市時,吸引大批周邊遊客到基地採摘,在採摘的同時,遊客還會購買村內貧困户其他新鮮的農副產品,帶動增加了貧困户的銷量,讓貧困户額外增加了收入。

二是防範生產技術風險,強化生產技術服務。針對貧困户養殖技能缺失問題,全市138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和530名農技人員對所有貧困村和自種自養貧困户做到全覆蓋入户指導,已培訓自種自養貧困户11098人、村“兩委”幹部584人、駐村扶貧幹部197人。貴池區開展貧困羣眾春管春耕指導服務工作獲得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和報道

三是防範自然災害風險強化保險政策出台。針對當地扶貧產業主要風險隱患,科學設置險種、保額、保費,出台補貼政策,規範保險理賠,為貧困户和帶貧數量較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包括價格保險在內各種風險的保險保障。目前四縣區均出台針對貧困户的保險政策,比如石台縣農業特色產業保險種類涵蓋茶葉、大棚蔬菜、煙葉及部分草本中藥材類特色農產品,還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户投保了“深貧保”,涉及5000多户貧困户。

四是防範市場波動風險,強化農產品助銷幫銷。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建設田頭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冷鏈物流配送體系,提高產銷對接的硬件水平。特別是今年面對疫情災情,全市上下廣泛開展“四送一服”“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線上線下一起上,有效地解決了“禽壓棚”“魚壓塘”“菜壓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