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扶貧幹部的“多做”與“少做”(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13W

扶貧幹部的“多做”與“少做”

扶貧幹部的“多做”與“少做”(調研報告)

通過一段時間的入户遍訪,我感觸很深,扶貧幹部應該如何開展扶貧工作,自己有了新的發現和思索。

一、少做“授之以魚”,多做“授之以漁”。目前,全國上上下下都在如火如荼、轟轟烈烈地開展脱貧攻堅工作,扶貧幹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種種困難,頂着層層壓力,以工作目標為導向,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湧現出許許多多感天動地的事蹟,因此,許多農民從貧困線上擺脱出來,感言黨的政策好,共產黨好。是的,黨的政策當然好,因為黨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全中國所有農民都能擺脱貧困,走向富裕,過上小康生活。但是,基層的有些做法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就是“授之以魚”的多,“授之以漁”的少。例如,我們扶貧幹部為貧困户刷牆、打掃衞生、圍柵欄、送錢送物、產業分紅等等方面,採取的是大範圍全覆蓋。那些老弱病殘的貧困户、需要兜底的貧困户,因為自身健康原因無法靠自己勞動來獲得收益,這樣的人羣,我們要以“授之以魚”的方式幫扶,讓這些弱勢羣體感受到黨的温暖,帶去全社會對這些人羣的關懷和照顧,體現和諧社會應有的風氣。但是,許許多多貧困户並不是這種情況,有些是因為好吃懶做,有些是因為身殘志也殘,有些是因為依老養老,有些是因為“小病大作”。不是説家徒四壁就一定需要別人幫助,不是説殘疾了就一定沒有勞動能力,不是説老了就一定不能幹活,不是説得了糖尿病就一定無法自食其力!實際上,這些貧困户完全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走向富裕。目前,因為在脱貧攻堅工作中,給貧困户的“魚”很多,別説是原本就不愛勞動的貧困户,就是原本有志向、有致富意識的貧困户也慢慢懶惰了起來,就連非貧困户也開始羨慕貧困户白得白拿,空手套白狼,甚至有些非貧困户也想當貧困户!因為啥?脱貧何必靠自己,“等靠要”就有收益!由此可見,我們要注重提升貧困户的內生動力,在扶“志、智”上下功夫,教會他如何抓魚,而不是無度給魚,刷牆由貧困户來刷,我們來幫,打掃衞生要説服貧困户自己打掃,我們來幫,燒柴沒了讓他們自己去砍柴,我們來幫,產業分紅不再白給,按勞分配,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增收致富,享受幸福。我們扶貧幹部需要銘記的是,我們是幫扶,絕不是包辦代替,最終目的是讓貧困羣眾長期、可持續的擺脱貧困。

二、少做物質幫扶,多做感恩教育。國家給貧困户的救助和待遇很多,但是,一些貧困户卻覺得這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沒有絲毫感恩之心。有些困難本來靠自身努力可以解決的,但是自己不努力解決,非要讓政府解決,如果政府不給解決,嘴裏就罵罵咧咧的。應該説,黨和政府為農民、特別是貧困户做了很多好事實事,貧困户也得到了許許多多來自黨和政府的實惠和好處,生活狀況有了很大改善,按理説應該感恩戴德的,但是有些村民卻以怨報德。怪不得有人説,這是“政府慣出的毛病”。這句話雖然有失偏頗,但是也有一定道理。有個笑話,一位紳士看一個窮人可憐,每天都給10元錢,後來這個紳士結婚生了孩子,生活開支多了,就跟這個窮人説:“因為我填了一個寶寶,不能每天給你10元錢了,我只能給你5元錢了”,這個窮人憤怒地説:“你怎麼可以拿我的錢,來養活你家的人呢?”這就是慣出的毛病。因此,給錢給物或者其他幫扶過程中,一定要讓貧困户知道,這不是黨和政府欠你的,而是黨和政府對貧困户的關懷和愛護,是應該感恩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教育貧困户知道感恩,感謝黨,感謝政府,聽黨的話,跟黨走。

三、少做表格和材料,多做實事和好事。目前,扶貧幹部們很辛苦,辛苦在哪裏呢?據我瞭解,付出辛苦最多的當屬“做”材料、報表格上。幫扶責任人最忙也最累的時候就是完善“一户一檔”的時候,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最累的是永不停止的各類報表和材料。要求第一書記遍訪,但是第一書記哪有時間遍訪呢?哪有時間瞭解每家每户的情況呢?哪有時間研究如何幫扶呢?第一書記的工作量很大很難,大在報表格太多,難在表格數據難以採集。“百日會戰”期間,為什麼所有扶貧幹部那麼忙?就是因為那個階段是做“一户一檔”、入户採集信息的階段。進入“百日提升”階段,幫扶責任人不用做很多的材料了,也就清閒了。我覺得這個不正常,做材料有必要,但是不應該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實際扶貧上,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百日提升”階段,幫扶責任人更應該忙起來。然而,幫扶責任人因為種種原因,缺乏為貧困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即便上級指揮部反覆提出和強調幫扶責任人入户必須注重解決困難和問題,必須想方設法提升貧困户的內生動力,但是很少有具體技巧和招法方面的指導和培訓,導致幫扶責任人還是不清楚該如何幫助解決貧困户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曉得如何提升貧困户的內生動力。因此,上級指揮部應該在具體指導和培訓上下功夫,讓扶貧幹部知道幫什麼、如何幫、幫到什麼程度,怎樣提升貧困户的內生動力,真正為貧困户做好事實事。

四、少看形式和過程,多看成效和結果。形式和過程必然會有成效和結果,成效和結果必須經過形式和過程。在脱貧攻堅工作中,形式和過程務實、真切,才能獲得滿意的成效和結果。但是,追求同樣的成效和結果,形式和過程可以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的,就像八仙過海一樣,他們的目標結果無非就是過東海,雖然過海的形式和過程不盡相同,八仙各顯神通,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成功過了東海。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也是這個道理吧。目前,在全市脱貧摘帽工作中,上級安排的固定動作、統一要求、相同的工作模式、類似的工作方案太多,基層扶貧幹部整天忙於應付和完成任務,拿不出更多的時間針對自己包村的實際情況研究對策、對症下藥、有的放矢。譬如,週一至週五幫扶單位保證80%在職人員在村工作,幫扶責任人和聯繫人每週入户不少於2次、駐村工作隊必須駐村五天四夜,等等,浪費了很多時間用在了這些形式和過程上了,表面上看大家忙忙碌碌、轟轟烈烈,讓幫扶幹部筋疲力盡、苦不堪言,但是到頭來瞎忙的不少,成效和結果卻令人失望。問題出在哪裏呢?問題就出在千篇一律的形式和過程要求太多,沒有以成效和結果為導向,讓各村扶貧幹部採取符合本村實際情況的措施和辦法,形成相應的形式和過程,最終獲得上級滿意、羣眾認可的成效和結果。全市、全鎮、各村的目標是一樣的,那就是脱貧摘帽,但是,形式和過程應該是不拘一格的,因為各村的情況不盡相同。上級應該放手讓各村扶貧幹部自己決定怎麼幹,而不是安排太多形式和過程上的條條框框。上級應該特別重視成效和結果,提出符合各村實際情況的工作目標和完成時限,到時就看完成成效和結果,同時根據完成的成效和結果進行問責。

五、少抱怨發牢騷,多學習扶貧技能。扶貧並非輕而易舉,扶貧也需要一定的能力水平,也需要過硬的扶貧本領,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兩把刷子”怎麼在扶貧崗位上“混”?因此,扶貧幹部不應該整天抱怨發牢騷,抱怨上面是“趕鴨子上架”為難扶貧幹部。有的扶貧幹部發牢騷,認為自己不是村幹部也不是商人,更不是企業人,對農業、產業、商業等不專業不明白,如此,怎麼為貧困户扶貧?我覺得抱怨發牢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市鎮技術員協調,自己也學習相關扶貧技能,比如,養殖技能、市場營銷、網絡宣傳、電商微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扶貧能力和水平,用實用技術、營銷手段和扶貧知識等武裝自己的頭腦,為更好地開展扶貧工作,為村裏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