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税收徵管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6W

税收徵管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調研報告

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調研報告

近幾年,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納税人也由單一的一元化經濟形式向兼併重組、多元多樣化方向過渡,新興集團性經濟體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集團性企業形成的母子公司、兄弟企業,其對外經營的經濟實力、生產效率、市場的佔有率與擴張率等顯著增強,其在籌資、投資、經營活動中的運作機制與對資金的調度能力,以及在企業收入、成本、費用等事項上的税收籌劃也都優於單一獨立性企業,並且集團性企業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更是在逐年增長。但也有部分集團公司採取了一些非法避税手段,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環境與税收秩序,同時也發現與暴露了税務部門當前在税收徵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下面,就如何進一步加強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做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當前税務部門對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的現狀

當前税務部門對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的現狀和徵管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日常税收巡查工作的淺表性。目前基層分局責任區管理員對集團企業的日常巡查工作主要是對企業的一些案頭靜態資料,相關動態經營表面變化情況的口頭性詢問、瞭解,即使是實地檢查、巡查,也是粗略性的瞭解與查看,對集團企業財務核算與企業實際經營運作之間實質性的差異與聯繫,瞭解甚少或無法瞭解,其收到的效果不是很大。

2、日常税收徵管工作的畏難性。調研中,發現目前責任區管理員對集團性企業徵管工作的畏難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思想上畏難。集團性企業基本上都是分局、區局乃至區、市政府的重點税源企業和龍頭性企業,管理員心理壓力較大,工作上怕出錯,不敢輕易採取一些強硬的徵管手段和徵管措施,怕遇到阻力,也怕得罪人;

(二)是業務上畏難。日常税收徵管工作中,集團性企業大多數所涉税種較寬,有增值税、企業所得税,更有營業税、房地產税、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税、出口退税、個人所得税、預提所得税等税種,這對責任區管理員就提出了高要求、高標準。要求責任區管理員在掌握的税收政策、會計業務核算上要做到“全、廣、精、深”,其難度係數高了許多;

(三)是實踐上畏難。在基層税收徵管實踐中,尤其是對集團性企業進行解剖或調研時,責任區管理員往往是怕走進去出不來。有些集團企業跨省、市、區(縣)甚至跨國經營,集團內有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境外公司等,涉及到的主管税務機關可能屬於不同的省、市、縣以及區(縣)內的不同管理分局和管理機構。故而有時對集團性企業開展的服務性調研或項目解剖工作深度不夠,調查流於表面文章。

3、日常税收檢查的單一性。責任區管理員對決策監控系統、票表比對系統產生與形成的相關集團企業異常信息的檢查,如紅字發票的檢查、運費發票的協查、税負偏低情況的核查,往往就事論事,不深究、不去挖掘集團企業間深層次的原因,僅停留於查出一般性問題即可。

4、納税評估工作的侷限性。通常情況下,基層納税評估人員僅對集團內某一企業當期(一般當季或所屬月份)或當年(一般為當年1月至當年評估期)情況進行評估,評估時間較為緊湊,評估工作量又大,以前年度往往成了納税評估的“免擾區”。同時,在評估工作中,評估人員對納税人涉嫌非法避税事項進行合理調整時,卻又很難把握“合理”這個尺度,區域內同行業合理性參照指標欠缺,税務人員易產生較高的執法風險。因此集團關聯企業業務的調查有時也滿足於“淺嘗即止”。

5、税務稽查工作的約束性。目前,基層分局a級誠信納税人的評定,雖説不分經濟性質,不分規模大小,只要具備並符合誠信納税人條件都可參評, 但必竟a級誠信納税人的評定名額有限。故基層分局對a級誠信納税人的評定主要還是以規模性企業、重點税源企業、集團性企業中的主要企業為主。根據國税發〔20xx〕92號文關於《納税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第三章第十一條的規定:對評定為a級的納税人,主管税務機關可依法給予除專項、專案檢查以及金税協查等檢查外,兩年內免除税務檢查的鼓勵。如果集團中成員企業連續兩、三次被評為a級誠信納税人,那麼該企業連續

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都與日常性税務稽查“無緣”。

6、税企溝通方面存在偏頗性。在對集團企業的税企溝通方面,基層管理分局往往片面強調税源、税負的管理,而對納税風險點的服務、在税法解讀的系統性、全面性方面還做得不夠或欠缺。對集團企業在會計制度執行中存在的税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主要會計科目會計核算的明細程度、產品生產經營的運作機制等方面相互溝通的力度、深度不夠。

二、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篩選,我們對近10户集團性企業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調研工作,發現目前集團性企業在税收徵管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存在不及時申報應税收入的情形。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集團性企業不及時申報應税收入的情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直接通過 “ 發出商品”科目進行核算,並長掛“發出商品”科目,直到客户來款後方才開票實現銷售。而在責任區管理員日常巡查、檢查工作中,納税人則將之解釋為向分支機構、外地辦事處發出的“樣品”等事項來處理;二是生產工期12個月內的短線產品長掛“應收賬款”或“預收賬款”科目進行混淆核算。一旦遇税務人員詢問,則解釋為對方單位的預付款項,從而達到將應税產品推遲開票、推遲申報的目的;三是根據銷售部門的“傳遞單”開票申報。調研中發現集團企業的銷售部門與財務部門往往各負其責,互不干預,應税產品的銷售完全不按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納税義務發生時間確認收入;四是有些集團企業存在對外產品建設工程業務,如銷售給房地產公司的門窗等產品,為上市公司或規模性企業生產的成套設備等,“單設”工程處進行核算。工期短的,未依法及時確認收入,工程超過12個月未完工的,增值税方面,未依法在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確認收入,所得税方面,未在納税年度按工程進度或完成的工作量分批或分次確認收入,直到工程竣工決算後,方才一次性確認應税收入或甚至在對方款項全部收到後方才確認收入。企業長期處於低税負、無税負狀態或經營常年處於虧損狀態。

2、集團內關聯企業在關聯業務定價上存在隨意性。目前,集團性企業產品都採用集團統一的“品牌”對外銷售,因此其成員企業往往通過先開票給集團公司,再由集團公司開票給客户最終實現銷售的。而由於成員企業在產品合同的簽訂、銷售的履行、款項的收付、銷售人員工資的支付等方面無須支付費用,故成員企業往往按照扣除上述銷售費用的一定比例(通常稱為扣點)開票申報納税,由於其費用列支不可分割,在税收徵管實踐中可確認為合理性行為。但有些集團公司或成員企業往往存在着享受一定的税收優惠政策:如享受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税“三免二減半”税收優惠、符合條件的社會福利企業限額內“先徵後退”税收優惠以及享受《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企業所得税優惠目錄》所列專用設備投資應納税額抵免的税收優惠等,故而其在開票扣除銷售費用比例時或高比例扣除如18%-20%,或低比例扣除如2%-3%,企業何時優惠期結束或發生變化,何年重新定價,表面上看似乎企業定價原則長期不變,實則是規避了國家税收、轉移了企業税負,最終達到了少繳税的目的,通過不合法的税收籌劃,自我實現了集團企業利潤的最優化目標。

3、關聯企業通過相互佔用資金轉移費用。調研中發現集團性企業通常都以集團公司的名義對外籌資、融資,融資款項各成員企業可共同享用,而利息費用的支出則有意向實現利潤較多的企業或不享受税收優惠的企業傾斜,享受税收優惠的企業在經營資金的收取與支付上,則往往通過互轉往來的方式由其它企業代付代收,從而規避了長、短期借款問題,並通過“往來鏈條”在成員企業間實現購銷經營資金的循環。

4、利用特殊混合銷售行為在應税税種間進行避税。調研、評估中,發現部分集團企業對銷售自產貨物並同時提供建築業勞務的混合銷售行為,存在主體税種跨徵管機構徵收與管理的情形,如納税人銷售自產金屬結構件、鋁合金門窗、大型機器設備等並同時提供建築業勞務(見於新增值税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條規定)。其增值税與營業税分別隸屬於國税與地税部門徵管時:一是通過“平價”或“低價”開票銷售在集團企業或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間轉移貨物實現避税;二是通過加大安裝費用等的不合理比例利用“税率差”進行非法避税。

5、集團企業間存在隨意調節人工成本核算的情形。調研中發現,集團成員有符合條件的社會福利企業或免徵、減徵所得税優惠的企業,其用工人數與工資支出在成員企業間的分配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具有隨意分配、調節成員企業利潤之嫌。

6、存在非法提取永久性差異支出增加費用、減少利潤的情形。特別是存在於集團企業長期處於日常納税評估、税務稽查的“免擾區”狀態下。如調研中發現部分集團成員企業提支了應據實進行扣除的基金、費用和巧立明目提取而無需支付的基金、費用,利用税務檢查的“時間差”打“插邊球”,縮減應納税所得,少繳所得税。

7、企業存貨的會計核算不夠規範。尤其表現在對庫存商品的核算上,有些集團企業其庫存商品的收、發、存與其銷售存在着非常密切的關聯性關係時,如通過核實庫存商品在各環節的流轉數量能夠測算、核算出其應税銷售數量時,企業往往在賬上有意不核算數量,僅按批次、金額進行粗放性、規避性的核算,從而給税務人員日常巡查、評估、檢查等工作增加難度,設置障礙,請其繞道而行,使其無功而返。

三、對加強集團性企業税收徵管的建議

1、加強責任區管理員日常巡查工作的深度。巡查工作開始前,要充分收集政府、工商、地税、外貿、海關等有關部門的外部信息資料,加強信息的交換、更新、反饋,同時充分利用內部一户式管理系統和決策監控軟件系統等徵管信息平台,調閲集團企業的各類、各項靜態數據資料,分析、排查異常數據信息資料,列出主要疑點和巡查的主要環節、主要方面,有目的地進入集團企業,運用趨勢分析法、歷史分析法、同行業比較分析法等進行深層次的巡查、核查工作。

2、加強税收、會計業務的全面、深入的系統學習。集團性企業的税收徵管不僅要求責任區管理員須掌握較全面的税收政策,具備較高的會計業務和會計核算知識,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經濟管理、市場營銷、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加強學習,只有水平過硬了,才有充分的發言權利和動手能力,才能走的進、出的來。

3、建議試行集團性企業集中管理制度。建議基層所轄集團性企業較多的分局,可以實行集團性企業選派一至二名税收、會計業務水平較高的管理員專人統一管理的辦法,從而提升集團企業税收徵管的質效,積累集團企業專業管理的經驗,探索集團性企業重點、專業性管理的有效途徑。

4、建議國家税務總局在適當的時候取消a級誠信納税人兩年免查(除專項、專案檢查和金税協查外)的優惠鼓勵政策。税務部門依率計徵,納税人依法納税,應是徵納雙方税收合作信賴主義原則的基礎,税務部門不宜發“免檢牌”給納税人作“籌碼”。對未來事項形成的不公平税收待遇,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正常、和諧的徵税關係,一段時期税務稽查監控的職能,對具有免檢資格的納税人而言出現了“真空”。

5、開展經常性、深層次的檢查與調研工作。建議由省、市、區(縣)統一組織開展行業性集團企業、規模型集團企業、重點税源類集團企業、風險性集團企業等類型的服務性調研、日常性税務稽查工作。從而逐步增強對集團性企業的納税服務、會計核算的規範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6、切實加強税企溝通。為集團公司全方位地解讀税收政策法規,加強税收與會計在銷售實現、費用列支方面差異性的輔導與解讀工作,建立集團性企業每年1-2次系統性税法解讀制度,進一步提升集團企業的納税遵從度。

7、有效規範集團企業轉讓定價與轉移税負行為。一是建議省、市局定期發佈(半年或一年)或參照上年發佈區域內行業產品轉讓定價的預警區間指標,以及符合條件徵收營業税的特殊混合銷售行為行業性應税建築業勞務的預警區間指標。從而提供給基層一線徵管人員在徵管實踐中參照適用;二是依照《徵管法》、新《所得税法》以及國家税務總局關於關聯企業《特別納税調整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採取非受控價格法、再銷售價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淨利法、利潤分割法等方法,對集團企業的關聯業務,合理進行關聯交易的轉讓定價調整。

8、嚴厲打擊集團企業間有意虛列、多列或少列成本費用,轉移利潤、減少應税所得的行為,日常評估工作中,發現一次,打擊一次,發現二次,移送稽查,嚴查重罰。

9、有效規範集團企業會計核算行為。特別是加強與規範納税人產品成本的核算。對其有意不核算產品數量,規避税務機關監督的行為,要加大執法的力度,採取強硬的措施,責令其限期改正、罰款甚至於取消一般納税人資格,淨化公平競爭的税收環境。

【第2篇】非居民企業預提所得税税收徵管問題的調研報告

目前,非居民企業預提所得税税收徵管在税收政策上及日常税收執行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和難點,給税收徵管帶來一定壓力。

一、税收政策上存在的幾個難點

1、納税義務發生時間界定難。《企業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税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此條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比較難於掌握。到期應支付的款項,是指企業支付人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當計入相關成本、費用的應付款項。在實際操作中當企業未按規定列支成本、費用也未支付時是否要扣繳。又如:離岸股權轉讓往往採取“一次合同,分期支付”的方式進行結算。那麼,如何確認其納税義務發生時間和相應的税款繳納時間?是按合同簽訂後第一次付款時間、被投資企業股權變更時間還是按每次實際付款時間?況且在實際經濟往來中,很多支付形式是非貨幣形式,如非居民通過實物或者勞務形式取得技術使用權的回報、關聯企業之間的債務重組等,對於此種情形,納税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存在一定困難。

2、預提所得税的計税依據界定難。

⑴收入確定難。《税法》第十九條規定:非居民企業取得企業所得税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金額為應納税所得額;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金額減除財產淨值後的餘額為應納税所得額。在實際徵收過程中,問題並不是如此簡單。如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很多企業是以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來計提支付,那麼這個計提比例是否恰當?所提供的專用權等是否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等值得研究。另外如外國企業轉讓國內企業股權,很多是關聯企業之間的股權轉讓,通常存在轉讓的價格不真實、零價格轉讓或低價轉讓等問題,轉讓收入難以確定。

⑵成本確定難。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財產轉讓所得上,其中以股權轉讓尤為突出。股權轉讓成本即股權轉讓所得的扣除數,是影響企業所得税計算的一項關鍵因素。由於股權轉讓成本是一個歷史概念,以外幣投資形式的原始投資額是用歷史匯率還是以現時匯率計算轉讓成本?另外,股本成本價是指股東投資入股時企業實際支付的出資金額,或收購該項股權時該股權的原轉讓人實際支付的股權轉讓金額。如其中的資本公積金有的已完税、有的未完税,是否不加區分一併扣除?還是有選擇地扣除,或是根本不予扣除?目前尚無統一標準。

3、預提所得税的申報和徵收界定難。《税法》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規定:對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追繳該納税人的應納税款。上述規定對於特殊情況可能無法發揮作用,如離岸股權轉讓雙方均是外國企業,轉讓行為一次發生,交易活動一次結算,讓受讓方履行扣款義務很不現實,由納税人自行申報或税務機關追繳申報也很難做到。

4、預提所得税的徵收對象界定難。部分非居民企業既沒有在當地登記註冊,也沒有經營場所,要找到這些企業並對其實施有效的税收監管非常困難,漏徵失管的現象在所難免。

二、日常税收徵管中遇到的幾個問題

1、合同無中文版本。支付單位多數提供的合同為全英文版本,還有日文、德文、法文等。由於合同中許多關鍵用語均為專業詞彙,審核人無法讀懂,即使納税人應税務機關要求提供了翻譯稿,但由於不是正式文本,不能承擔相同於正式合同的責任,因此可信度也不高。

2、提供假合同。有部分企業在開具證明時發現該行為應徵税時,立即回到公司,重新打印一份免税行為的合同。由於國外公司不需蓋公章,只要在外方位置籤一個外文名即可,因此,税務機關無法依據合同來判斷該合同內容的真偽。更有甚者,將應税收入以“化整為零”的方式逃避監管,不履行納税義務。

3、“事後申請”。大多數企業是在履行完合同或付款時才到税務機關辦理涉税事宜,這種“事後申請”給税務機關的取證造成一定的困難,無法準確確定應納税金額。

4、常設機構偷逃税款。一些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了代表機構為境內企業提供勞務,但合同以總公司名義簽訂,收款也由總公司收取,從而將其常設機構的收入轉為境外總公司的收入,偷逃税款。審核人員在開具證明時很難了解業務的實質,只能根據納税人提供的合同為其開具證明。

三、加強預提所得税税收管理的幾點措施

鑑於上述情況,我們認為,應高度重視非居民企業預提所得税的徵管,通過實施“個案分析、個別巡查走訪、個性調研服務、個案評估檢查”的“四聯動”,深化非居民企業預提所得税的長效管理,確保國家税款的安全和税收秩序的規範。具體可採取以下多種措施:

1、擴大監控面,強化對轄區內非居民企業税源信息的收集。主管税務機關應及時將非居民企業税收徵管納入責任區日常管理範疇,擴大監控面,尋找有效税源,實施源泉控制,着力解決户籍不明、税源不清的問題。通過細分税管員的管理責任,對轄區內的非居民企業進行“點對點”的全面普查,全面掌握並建立納税人信息庫,重點調查其在境內未設立機構而是否有來源於轄區的應税收入信息情況,重點關注扣繳義務人應税收入的支付情況,挖掘隱性税源,防止税款流失。

2、夯實管理基礎,全面實施納税人事前備案登記制度。要規範納税人的納税行為,實施納税人事前備案登記制度。要求境內機構、扣繳義務人將發生的應税支付項目、支付金額、支付對象、以及支付對象是否構成常設機構的舉證、簽訂的相關合同文本(中、英文雙語對照)等徵管要素如實報税務機關事先備案,並建立企業付匯台賬備查。

3、動靜結合,實現税源的科學、細緻和深度管理。一方面,税務責任區要將預提所得税及時納入日常税源監管範圍,通過落實管理員實地巡查,弄清情況、定期分析細比對、月度(季度)指標嚴監控、年度匯繳勤把關等綜合性聯動管理措施,實施税前、税中、税後的全程動態管理,提高應税行為和納税申報的真實性、及時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辦税服務廳徵收窗口要強化對預提所得税申報徵收的書面審核。對納税人提交的企業所得税報告表進行審查,尤其要對徵免界限的劃分、適用税率、納税義務發生時間、計税依據、相關證明資料等內容進行把關和比對,登記售付匯分類台賬並將徵收信息傳遞責任區管理員以加強後續跟蹤管理,確保窗口靜態管理向責任區動態管理的延伸。

4、交換情報,加大評估和檢查的工作力度。在管理員實地考察核查的基礎上,切實加強對有疑點或有異常的支付項目逐級實施情報交換,以堵塞漏洞。與此同時,要從扣繳義務人、境內機構兩個層面上開展對非居民企業預提所得税的個案專項評估和檢查。要立足分析巡查相結合,立足案頭評估與實地評估相結合,立足日常評估與匯繳相結合,立足評估與稽查相結合,立足評估檢查與事後整改相結合,着力解決申報信息不實問題,有效化解徵管難點、疑點和盲點,充分發揮納税評估“以評促管”的功效,充分發揮稽查打擊力度,切實維護税收的公正性。

5、部門協調,開展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辦税。建立健全協税護税網絡組織體系,暢通與地税、外經貿局、招商局、支付銀行、外管局等部門的協作和溝通,優勢互補,及時獲取設立開業、合同簽定、資金支付、業務發生等第三方信息,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放大管理效應,不斷拓展治税空間。

6、優化服務,營造和諧互動的徵納關係。對外,結合新所得税税法的貫徹實施,依託“税企懇談”、“税法解讀”、“重點企業走訪”等服務平台,提前介入,通過現場辦税、現場諮詢、現場問政、現場解決問題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税收政策的宣傳力度,有針對性開展納税提醒,提高税法的遵從度;對內,加強幹部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操作技能培訓,提高幹部非居民企業税收管理水平。

7、理論聯繫實際,注重對税收政策的調研管理。鑑於目前税收政策上尚存在的不明確性,建議上級局對相關税收政策進行專題調研,明確特殊情況下的税收政策的執行,如:離岸股權轉讓的納税義務時間;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計税依據;股權轉讓的成本;境內被投資企業履行扣繳義務等,從而使税收政策更趨合理、完善,更切合税收工作的實際。

【第3篇】關於部分縣局税收徵管調研情況的報告

一、主要調研內容

(一)根據四川省國家税務局關於印發《2022深化徵管主題活動及作風建設活動督導調研税收業務類風險問題彙集》的通知,查看縣局緩繳税款申請資料、審批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二)瞭解個體工商户核定定額程序(電腦定税)、個體雙定户定額執行期彙總申報的情況;

(三)調研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生產加工企業情況。包括: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的管控、深入企業瞭解其生產工藝、農產品耗用、農產品增值税進行規模、“投入產出”管控應注意的問題(如區分生產工藝、產品、生產規模等進行測算定額)。

重點內容:(1)瞭解農副產品收購發票樣式;縣局對收購發票的控管措施;到具體企業瞭解農副產品的收購途徑、資金結算等,研究收購發票的控管措施。(2)到企業調查瞭解生產工藝。目的是為下一步採用“投入產出法”提供依據:主要是“消耗定額”的測算,其中又區分電力的“定額”和“原料-農副產品”的消耗“定額”。 “原料-農副產品”消耗定額的測算又要區分生產環節測定約當產量(取得期初在產品約當產量、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本期實際產量、本期實際投入原料,並據以測算原料消耗定額)

(四)縣局數據分析應用工作開展情況;

(五)災區停業個體雙定户的資料的歸集情況;

(六)災區受災企業、恢復情況、税源情況;

(七)小規模企業零(小額)申報的原因;

(八)徵管資料的收集、整理、裝訂及歸檔情況;

(九)《税收徵管法實施細則》第十七條的貫徹情況,即“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税人應當自開立基本存款賬户或者其他存款賬户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税務機關書面報告其全部賬號;發生變化的,應當自變化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税務機關書面報告。”

(十)税源監控、户籍管理是否到位。縣局工商税務信息交換系統的使用情況及效果;

(十一)納税人銀行賬號報告制度及在税務登記證件中登錄執行情況。《國家税務總局關於換髮税務登記證件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税發〔xx〕104號)(xx年7月13日):“換髮税務登記證件後,納税人在銀行開户時,開户銀行必須按照規定在税務登記證副本登錄新的賬號。對原有賬號暫不作登錄要求,但納税人必須向税務機關報告。”

(十二)增值税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行政許可執行情況;

(十三)增值税、企業所得税減免審批情況;

(十四)地震受災企業增值税專用發票保管情況;

(十五)基層税務機關企業所得税管理情況;

(十六)增值税、企業所得税重點税源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查;

二、調查研究方式

本次調研,我們主要採取抽閲歷史徵管資料、組織管理、徵税人員座談、現場上機演練或查詢、深入企業生產經營場所調查等方式進行。

三、調研活動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本次調研活動發現的主要問題類型有:徵收管理類、流轉税管理類、所得税管理類、幹部隊伍素質類等問題,暴露的問題都不同程度存在税務執法風險隱患。

(一)徵收管理類問題

1.延期繳納税款審批、管理不規範,主要表現在:

(1)企業緩繳税款報送資料不齊全,存在缺自產負債表等申報資料的企業申請資料;

(2)審批手續不完整,存在企業報送的“延期繳納税款申請審批表”無主管税務機關簽註意見的情形;

(3)調查核實工作不到位。部分縣局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到企業實地調查核實,沒有形成調查核實報告,或對申請緩繳税款金額達到100萬元以上的,缺貨幣資金餘額調查核實報告;

(4)對企業申請資料案頭審查不仔細,甚至未進行審查。如:未對可疑的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餘額”作進一步的關聯審查等。

(5)未對金融機構出具的貨幣資金餘額時間與申請日期進行比對審查,存在不符合規定的問題。

2.納税人申報資料填寫不規範、資料不齊全。普遍存在個體雙定户(包括達起徵點和未達起徵點)無定額執行期彙總申報的紙質申報資料問題;加油站納税申報資料不齊,主要表現為:缺《加油站月份加油信息明細表》、《加油站月銷售油品彙總表》、《成品油購銷存數量明細表》等;

3.存在達起徵點個體雙定户月度申報資料填寫項目不全、錯位、無納税人簽字等不規範問題;

4.徵管檔案資料管理不規範。各縣局徵管資料的完整度、歸集的方式方法、裝訂的整潔美觀度等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的標準。存在徵管資料未及時按照要求整理歸檔的問題。

5.數據分析應用工作力度不夠、方法簡單,未建立有效的税收徵管實時預警機制;

6.普遍存在納税人未按規定向主管税務機關報告所有開户賬號的問題;

7.普遍存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未在税務登記證件副本登錄銀行賬號的問題。

【第4篇】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推動税收徵管工作的調研報告

推廣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税是創新納税服務方式,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設,推進税收徵管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20__年8月按照市局的統一部署,我局開始實施多元化電子電報納税推廣工作。作為第二批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單位,分局上下樹立大局意識,發揚“團結一心、努力拼搏,不怕艱辛、無私奉獻”的精神,克服推廣起步晚、基礎條件差的困難,積極向全區所有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納税人推廣了以“網上申報和銀行扣繳税款為主的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税方式。截止20__年底,企業和個體户電子申報户數及電子劃繳税款比率均達到98以上(個體100),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税推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全區基本上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化為主導”的税收徵管新格局。

主要成效

一是提高了辦税效能。通過推廣多元化電子申報,揚信息暢通之長,避交通不便之短,揚信息無時限之長,避機關定時制之短,揚信息平台寬廣之長,避辦税窗口狹小擁擠之短,提高了辦税效率,方便了納税人,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二是節約了徵納成本。潘集區縱橫上百里,交通十分不便,加之納税人分散在各個鄉鎮,無論納税人到税務機關辦税,還是税務人員到一線去徵税,往返一趟都需要花十幾元、甚至上百元的交通費,實行多元化電子申報後,避免了勞途奔波,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三是提高了税收徵管質量。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之前,全局企業申報率只有90左右,個體户申報率只有70左右;推廣成功後,現在企業和個體户申報率每月基本上保持100。四是提升了地税形象。為納税人免費開發、提供多元化電子申報軟件,免費發放宣傳材料,免費集中培訓,免費上門輔導,税務機關、税務人員“四免”全程式服務,切實從納税人最急、最缺、最盼望的事做起,真正體現了地税機關“務實、高效”為民服務辦實事的工作作風,用實際行動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受到了納税人擁護和歡迎。

幾點體會

(一)轉變觀念,是推廣工作得以成功的首要環節。

思想觀念是基礎是先導。在推廣多元化電子申報中,潘集區分局在思想觀念上歷經了一個“排斥—基本認可—完全贊同”的轉變過程。坦白地説,推廣之初,首先,做為分局一把手的我,在思想上存在着分歧:一是固守成規,片面認為納税人已經習慣上門集中申報納税方式,無需多此一舉;二是畏難情緒,潘集區是一個農業區,全區總面積590多平方公里,下轄5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納税人經營規模偏小,税源分散,信息化水平滯後,推廣工作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行動上一度比較遲緩。但隨着多元化電子申報在其他分局的深入推廣,並取得良好成效,特別是全市徵管工作會議的召開後,我們在觀念上有了大轉變,深刻認識到税收徵管工作正面臨一個新的歷史性跨越,推廣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税已勢在必行,作為農村分局更應增強緊迫感,及時適應和融入新的徵管改革大潮中,以創新為動力,推動和促進税收事業的全面發展。

(二)領導重視,是推廣工作得以成功的關鍵所在。

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工作期間,市局葉局長、分管領導顧局長多次深入潘集調研、協調、指導工作,現場解決許多工作難題,使我們進一步堅定了推廣的信心,增強了做好此項工作的責任感。為了紮實開展推廣工作,我局做到“三到位”:一是領導到位,班子成員齊上陣,分工協作,投身到推廣工作的每一環節;二是組織到位,成立了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協調組、宣傳輔導組和技術保障組;三是工作到位,建立“每天一通報,一週一會”制度,集體研究解決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推廣工作提供了領導和組織保證。

(三)落實責任,是推廣工作得以成功的前提條件。

為了保證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分局制定了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和步驟,細化組織、協調、宣傳、技術輔導、保障服務等工作職責。從領導到税幹,從分局機關到基層,人人有責任,人人抓落實。同時,將推廣工作進度、質量與崗位責任制酬金掛鈎,加大監督考核,提高了全員參與的主動性,增強了工作的責任心,有效地推動了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工作的穩步進行。

(四)因地制宜,是推廣工作得以成功的措施保障。

面對轄區內税源結構分散,既無中行網點,又無交行網點等客觀存在的不利因素,我們抓住農村信用社,覆蓋全區這一有利條件,在全市,開創性地探索出一條“税務、信用社、交行”三家攜手,共同為納税人服務的推廣之路。由於户數少,税源小,信用社剛開始不太願意合作,在市局的大力協調幫助下,在分局的多方努力下,最終達成共識,為推廣工作創造了有得條件。鑑於,“三家攜手”存在“信息不對稱”“跨行劃撥税款”等技術難題,本着穩步推進的原則,首月,我們選擇了35户分散在各個鄉鎮經營規模稍大的納税户進行試點,令人欣喜的是,在大量仔細的前期工作基礎上,首次試點全部成功,這也使我們推廣工作的信心倍增。在認真總結前期成功推廣經驗後,第二個月,我們一次性將符合條件企業、個體納税户全部推廣電子申報,再告成功。

(五)優質服務,是推廣工作得以成功的質量保證。

在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工作中,我們牢固樹立“以納税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事前,我們充分利用淮南日報潘集版、潘集廣播電台、潘集有限電視台“三大地方媒介”優勢,反覆刊登、播放宣傳材料、滾動字幕,向納税人廣泛宣傳推廣多元化電子申報納税的意義和優點,營造積極推廣應用的氛圍;事中,堅持集中培訓與個別上門輔導相結合,聯合有關部門“一條龍”為納税人籤合同、辦ca證書;事後,通過“一二三”服務提醒推廣方式,提升了推廣質量,即:第一個月税務人員逐户上門指導網上申報,督促個體工商户提前足額存款;第二個月申報期前電話逐户指導、催繳;第三個月徵收期結束前5天,電話提醒未申報、繳款的納税人,從而使納税人更好地掌握了網上申報技術,形成提前申報繳款的良好習慣;另外,電子申報納税正常運行後,我們繼續指定專人負責分析研究日常電子申報工作,及時為納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納税服務,保證了電子申報成功率。

潘集區分局在多元化電子申報推廣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市局要求和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將借鑑和學習兄弟單位經驗,積極探索創新,把税收徵管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努力開創税收徵管工作新局面。

【第5篇】對舊村改造税收徵管的調研報告

對舊村改造税收徵管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隨着城市規劃建設的推進,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舊村改造已經成為當前房地產開發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徹底摸清全市舊村改造的開發運營模式和税收管理現狀,xx市地税局文昌徵收分局安排專人深入街道辦事處、相關村(居)委會及職能部門,進行了全面調查,並就如何規範税收徵管提出建議。

一、舊村改造的現狀

舊村改造是指改造區域佔地原本就屬於農村集體土地,按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對村民集體居住房屋、配套設施等按預定規劃進行改造新建以提升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的一種方式。自國家停止福利分房制度、實行住房商品化以來,居民主要依賴商品化房屋以解決住房需要,導致城市化發展速度和城市房價攀升並存。由於通過招、拍、掛和協議轉讓土地面積的增多,使得城中村和市郊村的土地越來越少,有力推動了農村特別是具有地域和資源優勢的村莊舊村改造的速度,由於房屋價格低廉,可以使村集體、村民和居民通過灰色地帶享受房價上漲和土地增值的特殊利益,村民通過舊村改造獲得了較大的福利。以文昌分局轄區為例,所轄33個自然村有40%進行了舊村改造,城中村改造率高達60%,城中村入住率達80%以上,市郊及較偏僻的村入住率不高甚至無人入住。

二、舊村改造的形式

舊村改造主要分為由房地產開發公司進行統一開發和所在村(居)委會自行滾動開發兩種形式。按照房屋分配方案的不同,大體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一)村(居)委會負責規劃、拆遷,房地產開發公司統一開發。由於規劃區域屬於黃金地段,一般由所在村(居)委會依據城市規劃提出申請,由有關職能部門審批後,政府以劃撥的形式供給土地,村(居)委會負責落實前期拆遷和後期安置,交由房地產開發公司進行統一開發,樓房建成後,除安置拆遷户外,其餘全部對外銷售。建設項目主要包括住宅樓和沿街商業設施等,對內安置綜合考慮舊村改造項目所處位置、村居委會集體經濟基礎、當期市場銷售價格等多種因素,確定回遷安置方案。大多實行按舊房佔地面積折算新房面積,超面積補差,不足面積退款的方法。回遷户不發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對外銷售發放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以某村委會為例,舊村改造由本村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承建,首批於20xx年建成後,確定了兩個回遷方案:一是拆遷户按舊房佔地面積1平方米1020元作價,直接以現金償付,拆遷户自行決定是否購買安置住房;二是拆遷户按舊房佔地面積1平方米折算為樓房建築面積0.85平方米, 超標準的面積按市場價格補差。

(二)村(居)委會以宅基地的名義規劃,借用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開發。由於城市規劃建設原因,部分村(居)委會由於宅基地規劃面積不足,為滿足村民的居住需求,由村委會統一擇地規劃施工,建成後分配給本村村民,剩餘部分進行對外銷售,所獲收益歸集體所有。以某居委會為例,該村於20xx年開工建設了70套住房,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村居委會給予每個村民補償1.5萬元,折算為樓房相當於每人按優惠價提供24.53平方米樓房,超優惠面積按市場價購買的分配方案。村民購買47套後,其餘23套全部由房地產公司代理銷售。由於對外銷售房屋為“小產權房”,且當初銷售環節許諾給外銷户辦理兩證,目前該村在繳納違法佔地罰款和補繳土地出讓金後,正協調有關部門補辦房產證、土地使用證。

(三)村(居)委會以宅基地的名義統一規劃,村民自行建造住宅,出售轉讓不受限制。以某村委會為例,20xx年該村以劃撥宅基地的名義擇址新建,按一處老房分配一處宅基地的標準,根據村居委會統一規劃要求,每户佔地面積179.28平方米,每户上交村委8000元后(其中3000元由村委會負責修路和水電的鋪設),由村民自行建造二層樓,新建房一律不辦理兩證。目前共建成二層樓241户(本村有户口172户,户口遷走分宅基地69户),部分住房已經對外轉讓。

(四)村(居)委會以宅基地的名義統一規劃,集中建造,出售轉讓不受限制。以某村委會為例,20xx年以劃撥宅基地的名義擇址規劃,統一施工。建成後,對需要分配宅基地的村民收取成本價,統一抓鬮,決定住房位置。新建房不辦理兩證。目前已建户型為3間的二層樓57户,每户佔地183平方米,收費8.7萬元;已建户型為2間的二層樓8户,每户佔地127平方米,收費7.1萬元,部分住房已經對外銷售。

(五)村(居)委會以宅基地的名義統一規劃,集中建造,出售轉讓嚴格限制。以某居委會為例,該村以劃撥宅基地的名義擇址規劃,統一建房後分配給村民,每平方米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不辦理兩證,以按1800元/平方米收取樓房押金,三年內不得轉賣,否則按2100元/平方米收取房款。

三、舊村改造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凡舊村改造過程中規劃建設佔用土地通過招、拍、 掛方式取得,以政府為主體進行改造開發,在税收管理方面不存在問題,以其他方式取得規劃建設用地的,存在問題較多。

(一)規避國家法律法規,追求利益最大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下發嚴格土地管理、加強土地調控的政策文件,三令五申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搞房地產開發;農村村民一户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規定標準;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不少村(居)委會在舊村改造前,一般都會對國家有關村鎮規劃建設的法律法規進行系統研究,針對土地監管和懲處上的漏洞,借鑑臨近村莊的成功模式,認為村(居)委會作為基層羣眾自治組織,以規劃宅基地名義開發房地產是為百姓辦事、為集體牟利,加上國家上下提倡建立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即使違法違規佔地建設,國家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也不會大規模拆毀,無非就是“先乘車、後補票”或者乾脆就是“乘車不補票”,擾亂了正常的房地產市場秩序,也給税收管理造成困難。

(二)實際調查取證難,税收徵收阻力大。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税暫行條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規定,村(居)委會無論是以規劃宅基地名義還是以其他形式建造的房地產,對本村(居)委會以外的人員銷售取得的收入,應當按照“銷售不動產”税目繳納營業税等相關税費。由於税負較高,對於税務部門的調查詢證,無論是村(居)委會主任還是會計人員,一般都推委扯皮,加之近幾年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人事更迭等原因,一些涉税開發銷售的立項、審批、建設、分配方案等基礎資料難以核實,個別村(居)委會甚至對調查工作採取消極抵制的態度,以種種藉口拒不提供資料。而以劃宅基地名義分房的村民,數量多、身份雜,不願提供甚至故意隱瞞轉賣事實,給徵管工作造成阻力。

(三)基礎設施建設形式多樣,建築業税收大量流失。村級財務人員由於素質差異和財務核算基礎薄弱,缺乏索要發票意識,對舊村改造涉及舊房拆遷以及規劃宅基地範圍內修建道路等工程項目的單位或個人,多采取白條或工資表的形式結算拆遷工程款;缺乏協税護税意識,宅基地土建工程一般由村(居)委會或村(居)民自行選定個體建築隊伍施工,施工方和建設方開票和索票意識較差,且村(居)委會經常以房抵頂工程款項,造成建築業税收的流失。

(四)“小產權房”管理不力,難以應收盡收。日前,國家有關部門發佈新規,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租用、佔用農民集體土地搞房地產開發。而在此之前,尚無法律法規對“小產權房”是合法還是非法作出界定。同時,對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方式一直沒有明確規定。該局認為税收管理意義上的“小產權房”界定至少包括兩個要素:一是佔用土地性質為農村集體所有制;二是城鎮居民通過購買村(居)委會開發或村(居)民轉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及住房的行為為非法行為。另外,城鎮居民通過各種變通方式取得的農村集體所有制房屋產證、土地使用證的,也應當認定為“小產權房”。目前,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依據營業税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對部分已經能夠明確界定“小產權房”銷售的村(居)委會進行了徵收管理,但是由於不能辦理產權證書,普遍存在拖欠房款的問題,另外部分對外銷售的“小產權房”不能準確界定,實際工作中難以徵收到位。

(五)監管弱化和政策不明,税收管理難以到位。税務機關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農村劃分宅基地屬於免税事項,缺乏對實際運作中涉税事項加強管理的清醒認識,缺乏對舊村改造中發生應税行為規範管理的調查研究,實際税收管理工作相對弱化。另外,因為現行税收政策不明確,造成税收徵管措施無法落實。例如對於“小產權房”的徵税依據,除營業税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外,目前沒有相應的規範性文件明確。再比如舊村改造中的拆遷安置税收政策問題,依據國税函[1995]549號文件明確規定,對房地產企業從事城市住宅小區建設,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税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就其取得的營業額計徵營業税;對償還面積與拆遷建築面積相等的部分,由當地税務機關按同類住宅房屋的成本價核定計徵營業税,對最終轉讓時未作價結算的住宅區配套公共設施(如居委會用房、車棚、託兒所等),凡轉讓收入已包含在住宅房屋轉讓價格中並已徵收營業税的,不再徵收營業税。目前各省市執行情況不一致,省內目前尚沒有明確政策,基層徵收管理人員難以把握。

四、加強舊村改造税收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税務登記管理,納入正常申報徵收。税務登記是税收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要嚴格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以及税務登記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村(居)委會應税項目較多的實際,及時辦理税務登記,同時對於舊村改造中零散建築工程項目較多的實際,及時辦理扣繳登記,改變以往按年查賬、一次徵收的模式,實行按月申報、動態監控的方法,確保實現税款及時足額入庫。

(二)強化税法宣傳,提高納税意識。要增強税法宣傳的針對性,深入開展税法宣傳進村(居)委會、進社區活動,結合村(居)委會財務人員辦税過程中常見問題以及舊村改造過程中涉税問題,舉辦專題輔導班詳細講解,充實財務人員的税收知識。同時,要藉助村(居)委會這個宣傳平台,進行多形式、經常化的宣傳,將税法、土地和房產管理等法律法規有機結合進行宣傳,促使村(居)民增強索要發票和產權保護意識,增強依法納税意識,避免村(居)民因不懂法而承擔法律風險,為税收徵收管理打好基礎。

(三)實行區別對待,明確税收政策。實施舊村改造,既是經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必需,也是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從舊村改造的開發動機和受益對象看,一方面要解決農民住房問題,受益者是農(居)民;另一方面要通過舊村改造運營土地資源、發展集體經濟和擴大福利積累,受益者是村(居)委會和農(居)民。因此,建議儘快出台舊村改造的税收政策,對具體涉税行為應區別對待:將房屋安置給拆遷户的,暫不徵收營業税,但對安置過程中向村民收取超面積部分的價款,可按“銷售不動產”税目徵收營業税;向非拆遷户出售商品房,應按“銷售不動產”税目徵收營業税。

(四)依託綜合治税,實現源頭控管。舊村改造作為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要加強涉税管理,必須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加強與城市規劃建設局、國土資源管理局、房管局、財政局、各街道辦事處鄉建辦以及村(居)委會等部門的配合協作。一方面要深化社會綜合治税工作機制,完善舊村改造税源監控網絡,完善涉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定期交換,及時掌控“第一手”資料,為後續管理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國家對於“小產權房”的控制政策,一旦政策鬆動,要及時提請地方黨委政府,主動加強與土地、房管部門的配合,在辦證環節落實“以票控税”,及時進行税款的追徵。另外,對於土地管理部門對部分已經規劃多年無產權的住宅小區,在責令補繳違法佔地罰款和土地出讓金後準備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要及時跟進管理,加強税款清算。

(五)完善專業管理,努力挖潛增收。要抓住當地政府規範舊村改造行為,整頓房地產開發市場的有利契機,及時將舊村改造納入綜合治税管理網絡,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聯動,制定完善控管辦法,有效推進房地產税收一體化管理進程;同時,要根據舊村改造的投資規模,及時將舊村改造納入重大建設項目管理,通過立項建檔、跟蹤管理、納税評估等手段規範流程,深化管理,促使村委會依法及時申報繳納税款,確保應收盡收。

【第6篇】農村個體税收徵管的調研報告

農村個體税收徵管的調研報告

農村個體税收徵管的調研報告

當前,全市地税系統正在深入貫徹落實市局年初提出的“11216”的工作要點,結合省局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實施,通過各項措施,切實加強税收徵管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但由於農村受地理、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農村税收徵管工作在數據大集中工程實施後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村個體税收徵管點多、面廣、難度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現結合本職工作對農村税收徵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談一點粗淺地認識。

一、農村税收徵管現狀

(一)税源零星分散,納税户難以控管。雙灣税務所總計129户固定個體納税人中,有近三分之二多的納税人分散在村隊進行生產經營,各村隊還分佈有近40户零散户,税源較為分散。在村隊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税人,大都是以農業為主,以經營為輔,大多利用農閒及早晚時間經營,窗口經營、流動經營較多,由於經營的季節性和經營情況的好壞,納税户經常變換經營範圍,發生停業、歇業、轉讓等行為,很少有人到税務機關辦理變更、註銷和停歇業手續,使税務機關難以真正掌握户籍變動情況,難以發現,難以控管。

【第7篇】縣級房地產業税收徵管現狀的幾點思考調研報告

縣級(尤其是我們中西部不發達地區的縣)房地產業具有規模小銷價低購買力不能持久的“短平快”特點:一般都是是掛靠在大開發商下的小規模企業,運作模式是購買一塊地興建一個小區或幾棟商住樓,銷售得差不多了也就撤走了另找商機,開發期一般是一二年至三五年間短期行為,開發商多是前幾年富起來的追逐豐厚行業利潤一擁而上的暴富者,素質參差不齊。財務人員多是臨時騁請一些有背景或身分的當地富餘人員,税務財務不精通、不熟悉,核算不能達到規範要求。給税收徵管工作增大難度:

税收徵管現狀:工作被動,徵管質量不高

一、地區觀念短期效益驅動形成干擾:近年來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大對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政績的一個主要方面,房地產業作為一個見效快、政績顯現行業得到各級政府的青睞,各地各級產生重發展重引資輕管理思想,為了引進“鳳凰”紛紛出台一些五花八門地方土政策,因人因地因情況具體一個單位一個政策,在税收上開一些口子,給依法徵税人為設置了障礙,對税務部門日常徵管工作也時有干擾。

二、行業要求不高資金密集財務核算質量低增加税收徵管難度:縣級房地產開發技術要求低門檻不高:找個掛靠單位,租個辦公場所,幾個相關行業人員拼湊一起手中有地就可以開張。筆者所在的武寧縣城是一個人口不足十萬的小縣城,投資數千萬元的房地產企業有十幾家,形為企業實為個體的開發商近百,良莠不一。房地產業相對又是資金密集運作行業,密集資金運作、生產週期較一般行業長、成本費用項目多、會計核算複雜的特點要求房地產企業建立規範財務核算,目前稍具規模的開發商也只是幾個股東、三兩個財務人員,幾個工程人員組成,個體開發商更是股東打包來,事事自己動手心裏一盤賬根本談不上財務核算。成本、費用不實、隱瞞收入現象不同程度普遍存在,給税收徵管工作帶來被動。

三、税收徵管手段簡單化,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偷漏嚴重:由於成本費用核算不實,建築業目前執行的20__年工程預算指標體系與實際出入較大,税務部門一般以房地產銷售收入為基礎,對所得税實行定率徵收,對土地增值税按預徵率徵收,收入比例與現狀不相符,以武寧縣為例今年上半年實際徵收入庫房地產業營業税509萬元、所得税170萬元、土地增值税68萬元。房地產成為一個暴利行業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少繳由此可風一斑。

解決方法探討

一、思想上客觀分析房地產業的現狀,研究其發展形勢改變收入倚重思想:1、從宏觀、微觀上向地方黨政領導客觀分析房地產業對地方經濟長遠影響,房地產業對經濟發展來講是一把雙刃劍,它的產品是不動產屬於消費行業,它創造的是短期繁榮和短期財政收入,不能像工商業那樣給地方帶來長期的持續經濟發展,過度繁榮吸引過多資金擠佔了其它方面的投資,土地是有限的逐步增值的資源,過快開發是得不失,對房地產業不應有倚重和依賴心理,國際慣例也都不會予以行業優惠。2、教育地税幹部克服畏難思想,採取緊盯戰術,多調查研究、多實地觀察、及時掌握工程進度和銷售情況,實行動態跟蹤管理,不給偷漏税者可行之機。

二、加大宣傳力度,強制規範行業財務核算,提高納税人自行申報率和申報準確率:税收管理單位有針對性地逐户進行納税輔導,明確税收政策並將政策出台的背景、宗旨、目的和違反政策的後果講清楚,敦促納税人重視財務核算工作自覺及時進行準確的納税申報。為稽查部門的處理處罰設置一個強有力的前提條件。

三、加強培訓、提高技能、加強檢查、強化税務稽查工作職能:税務稽查作為打擊偷漏税的職能部門,認真鑽研房地產業生產、核算業務,提高自身人員政治、業務素質,檢查時注意與相關部門聯繫協作,積極蒐集資料,夯實證據鏈,重點檢查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處理時依法辦事,用足用好法律賦予的職能,嚴厲打擊偷漏税不法行為,加大偷逃税成本,讓心存僥倖者不敢也不能偷逃國家税收

【第8篇】新形勢下的税收徵管工作的調研報告

2022關於新形勢下的税收徵管工作的調研報告範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關於新形勢下的税收徵管工作的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前,“以申報納税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集中徵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徵管模式已基本形成,強化税收管理的制度、辦法和措施已比較健全,税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強,税收徵管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從基層税收管理工作的實踐來看,我們的税收管理工作與新時期、新形勢下税收管理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還相當程度的存在着管理不深,不透、不嚴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如果不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必將制約税收管理整體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下面結合工作實踐及 體會,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一、當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效税源沒有完全轉化為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具體表現在土地使用税漏徵漏管問題比較突出,已徵用但未開發使用的閒置用地、經營不正常企業用地、個體工商户用地等前期大多未納入監控,正常企業也存在不申報或少申報土地使用税現象,膠州市地税局在08年進行的土地使用税清查中,共清查入庫以前年度土地使用税5000多萬元。

此外個體工商户未辦税務登記或已辦理税務登記但未達到起徵點户數的比例較高,個體假停業户、假非正常户、假註銷户還不能得到有效監控。

(二)中小企業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所得税管理質量比較低。雖然推行了企業所得税分類管理,但諸多措施在實際工作中並未有效落實,中小企業經濟税源運行質量難以保障,特別是所得税管理質量普遍不高。從xx年前3個季度的申報來看,地税徵管企業所得税的1101户企業中,零申報户507户,佔總户數的46%,其中核定徵收126户,查帳徵收381户。

(三)分支機構管理不規範,與總機構所在地管理信息不對稱。連鎖經營店總、分支機構管理不規範,跨區域彙總納税的總、分支結構所在地分局管理信息不對稱,對於總機構是否能夠完全將分支機構納入核算,核算是否準確難以確定,容易形成管理縫隙。

(四)税源管理信息失真,造成大集中系統的垃圾數據。主要表現是税務登記信息與實際不符,如經營地址與辦證地址不一致、經營範圍與實際不符、法人代表與實際經營户主不一致等。此外一些應註銷未作註銷處理户,實際工作中早已人去樓空,或更換了業主後新業主重新辦證,但對原經營户主的登記沒有及時註銷。凡此種種,主要原因是日常管理沒有跟上,基礎數據沒有及時更新清理。

(五)巡查巡管不到位,税收管理員職責沒有完全履行。每次税源清查,都能清理出一部分税源,清理出的税源中,大部分是日常未能有效監管的税源,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日常巡查巡管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或者是在巡查巡管過程中往往只看現象、不抓本質,使本應納入監管的税源沒有及時納入監管,導致了税款的流失。

(六)管理和稽查沒有真正形成互動的局面,以查促管的.成效甚微。雖然建立了查管互動機制,但在落實上並不理想,特別是徵管所能提供的案源數量太少,大部分徵管單位即便發現了有價值的案源,也僅是協調納税人補税了事,根本不按規定移交稽查處理。

(七)管理和發票脱節,“以票控税”推行難度較大。一方面是同國税的信息傳遞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增值税納税人的發票開具信息掌握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員參與發票管理程度不夠,遊離於發票管理之外,基本不掌握納税人的發票開具情況,未能及時將納税人開票金額與核定税額相比對,掌握納税人真實經營信息。

(八)對涉税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不夠,税收管理的執法剛性有待強化。主要表現在税收執法上避重就輕,對税收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按照一般違法行為定性處理。對税收違法行為達到移送稽查處理的不移送,進行變通處理。在企業所得税彙算清繳納税評估、檢查工作上,通過納税評估該進行深入檢查的,僅僅是走納税評估程序,進行補税、加收滯納金了事,沒有按規定履行檢查程序,該處罰的沒有進行處罰。

二、問題的原因分析

綜合以上八個方面,集中反映了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管理銜接不暢、管理內容不明、管理手段滯後、管理落實不夠等具體問題。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既有税收管理員日常事務性工作量大、臨時性工作多、自身素質不高的原因,也有税收管理員認識不到位、工作能動性欠缺的原因。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政策、制度落實不夠。近年來,特別是國家税務總局倡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理念以後,從上到下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的制度和辦法,但是税收管理員並沒有按照這些制度和辦法的要求來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並沒有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手段落實到具體管理工作中。

二是個別税收管理員工作能動性不夠。個別税收管理員無法應對社會及地税新形勢的發展,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區,盲從、求穩、迷茫、攀比等不良心態,導致税收管理員對自身工作角色定位不準,工作動力不足,缺乏應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凡事習慣於照搬照套,信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敢、不願也不善於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開創工作新局面。

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雖然制定了税收管理員的考核辦法,但是考核大多停留在表面指標上,難以深入到税源管理層面上,考核的效果不理想,沒有完全起到促進工作的作用。考核機制和評價機制還未能完全切合基層實際,在某些環節和方法上還有待完善,考核成果的運用還不夠寬泛。

四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個別的税收管理員對税收政策理解不透,發現問題不研究,也不上報,聽之任之。對待納税人的疑問,不聞不問,或是一推了之。

五是工作中督導不到位,監督乏力。管理部門在貫徹政策或佈置工作後,往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期間對基層的落實情況缺乏必要的督導,沒有了上級的監督,基層的執行力就大打折扣,直接影響到抓落實的效果。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能力建設。首先,要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幹部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定“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要完善培訓機制,把教育培訓工作的重點由單純追求提高全員學歷層次向提升全員崗位技能轉變,重點圍繞大集中系統、税收業務、財務會計、法律法規、服務技能等方面開展更新知識培訓。其三是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廣大基層税務幹部在税收實踐中加強對徵管難點、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的研究和分析,積極探索適合税收徵管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不斷提升徵管隊伍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建立税源管理的長效督導機制。要層層建立税源管理督導組織,定期不定期地下基層進行督導,督導重點包括:上級部署重點工作、税收政策貫徹落實等情況,以及各單位、徵管責任區的税收管理情況。督導情況要形成書面報告,將蒐集問題、歸納分析、措施建議等及時通報反饋,並監督落實,確保税源管理無盲點,徵管質量不斷提高,税收收入穩步增長。

【第9篇】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狀況調研報告

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狀況調研報告

摘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_____市家庭裝飾業的繁榮,家裝業關係到千家萬户,我市的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是必須予以重視的問題。本文以_____市市區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問題作為調研對象,在對我市市區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建立市場準入機制等六條加強_____市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的積極建議,以期對我市家裝業税收徵管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家庭裝飾業 税收徵管 對策

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改變,小區物業管理日趨完善,居民個人購買住房並進行室內高檔次裝飾已成為人們的消費時尚和熱點。根據_____市房產局的統計,20xx年_____市區居民住宅銷售面積為47.28萬平方米,20xx年37.85萬元平方米,20xx年60.11萬平方米,20xx年37.41萬平方米,若以每平方米400元裝飾費計算,20xx年至20xx年累計裝飾費達7.3億元,不考慮所得税僅按3.42%的綜合税負率計算,應納税款達2500萬元。再將_____市居民個人購買的非住宅用房、竣工交付使用的拆遷安置房裝修和更新改造舊居室等因素考慮進來,家庭裝飾業產生的税收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税源,規範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是目前税務機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_____市市區家庭裝飾業及税收徵管的現狀

(一)家庭裝飾業情況複雜

20xx年以來,市區房地產市場日益火爆,居民消費觀念改變,促使市區家庭裝飾業迅猛發展。截至20xx年3月,我市已經在工商辦理註冊登記的家庭裝飾企業約250户,還有數量眾多無法統計的“三無”家裝隊。我市的家庭裝飾業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裝飾隊伍多樣化。既有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家裝公司,也有“掛靠型”裝飾公司,還有相當部分是無資質、無工商執照和税務登記、無固定辦公地點的“三無”個體裝修隊。二是裝飾形式多樣化。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半包工包料(即大宗裝飾材料業主自行彩購、小額裝飾材料裝修公司或裝修隊採購的形式)皆而有之。三是合作形式多樣化。既有裝飾公司或個體裝修隊統一承包裝修的,也有將一項裝飾工程分解成水電、泥水、木工、油漆等分別承包裝修的。根據我們對市區10家物業管理公司的調查走訪,結果顯示目前_____市區家裝公司佔了整個家庭裝飾市場約40%的份額,另60%的份額則由“三無”個體裝修隊佔據。由於家裝工程數量眾多,地點遍佈千家萬户,眾多的“三無”家裝隊難以找到他們的下落,税務機關對家庭裝飾業難以進行税收徵管已經成為普遍的事實。

(二)行業管理缺位嚴重

目前對_____市家庭裝飾業進行監管的部門主要是_____市房地產監察大隊和_____市裝飾裝修管理辦公室,由於管理人員相對不足等原因,這兩個部門對_____市家庭裝飾業的監管很難到位。這一方面使得沒有建築裝飾裝修資質的散兵遊勇長期活躍在_____家庭裝飾行業的現象無法得到遏制,裝飾裝修質量、工程造價無從掌握;另一方面使得國家的有關規章制度沒有落實到位。《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

第110號)第十三條規定“裝修人在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開工前,應當向物業管理企業或者房屋管理機構申報登記。”對此條規定,_____市目前的狀況是裝修人不知道應該提出申請,物業管理單位或者房屋管理機構也沒有將此項工作納入實施之中。監管的不力導致家裝行業中的企業及經營者採取各種手段惡性競爭,逃避繳納税款是他們的手段之一,個人經營者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遊離於税務管理之外,企業不入帳、入假帳偷逃税款的現象屢見不鮮。

二、_____市市區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中的難點分析

(一)税源難以監控

家裝工程具有分散性,單個工程量小,總體工程數量多,税源遍佈城市的角角落落。税務部門在工程時間短、面廣、分散的情況下,單靠自身的力量很難掌握工程開工的時間、地點以及最終結算金額等具體情況。另一方面,家庭裝修純屬個人行為,大量的個體裝修隊都是通過熟人介紹開展業務的,業主和裝修隊有了這層關係,同時也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一般是不會向税務機關主動提供税源情況的,更不會督促施工者向税務機關申報納税。

(二)計税依據難以掌握

一是個人經營者的計税依據難以確定。由於個體裝修隊大部分都是社會分散的手工藝者臨時拼湊而成,採用將工程化整為零的形式,即將一項裝飾工程分解成水電、泥水、木工、油漆等項目,分別由不同的人員進行承包裝修。實行分項承包裝飾後,一項家裝工程出現了多個納税人,他們既無工商營業執照,也無裝飾業所必需具備的資質證書且流動性大,價款大都是口頭約定,付款時是現金交易而且客户不需要開具發票。在這種情況下,税務機關難以對這些個體裝修隊實施有效的跟蹤管理,因為沒有合同、發票所以無法掌握其發生的真實應税營業額。二 是家裝企業的計税依據難以確定。由於目前市區家裝行業缺乏強有力的規範管理,“三無”裝修隊運營成本低廉,利潤頗豐,那些有質量、依法納税的有資質的正規企業反而失去了競爭優勢。在這種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一些中小型家裝企業在求生存的壓力下,出現了偷逃税款的行為。他們在施工過程中不簽定合同或者與業主私下達成協議,簽訂假合同,不如實反映承包金額。隱瞞下來的營業額根本沒有計入帳本之中,而業主裝修過程中交易付款方式多以現金為主,税務部門很難從企業的帳本、帳户上尋找到這部分隱身掉的税款。

(三)税收徵管缺乏有效的控管手段

長期以來,税務機關對建築安裝、裝飾企業的税收控管,一般採用“以票控税”的辦法,但此控管手段對家庭裝飾業來説卻難以發揮作用。由於住房裝修者大部分是個人,業主無索取發票意識,客觀上也不需要發票報賬,並且向裝飾公司或裝修隊索取發票還會增加許多額外的費用,使得“以票控税”的辦法很難在家庭裝飾裝修業中發揮作用。個體裝修隊不需要向税務機關領取發票,長期遊離於税務管理之外;家裝公司既不需要向地税部門領購發票,也不需要在採購裝飾材料時取得發票,很便利地偷逃了大量國家税收。由於對裝飾公司缺乏有效的税收控管手段,目前地税部門對裝飾公司在税收管理上普遍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進行管理,但税收定額普遍較低。迎江區50餘家裝飾公司税收定額最高的為月定額20xx0元,最低的月定額只有3000元。而在這次調查過程中,一位家裝行業的業內人士告訴我們,目前_____市規模較大一點的家裝企業年營業收入已經達到參百萬元。企業的實際應税營業額與其申報納税的數字之間差額的巨大由此可見。此外,由於業主和裝飾公司在採購裝飾材料時,不要求銷貨方提供發票,而代之以發貨單等,這也造成了裝飾材料銷售環節税收的大量流失。

三、加強_____市市區家庭裝飾業税收徵管的對策

(一)建立市場準入制度

建立市場準入制度是規範家庭裝飾裝修業税收徵管的前提條件,同時也能有效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範雙方的行為,減少矛盾和糾紛,促進我市家庭裝飾裝修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建議市政府研究出台《_____市住宅室內裝飾管理實施辦法》,對我市家庭裝飾裝修業進行規範。其內容應包括:所有的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裝飾公司的承擔;凡未按規定取得營業執照和建築資質證書的裝飾公司一律不得承接裝飾裝修業務;所有的裝飾公司在裝飾裝修工程開工前,必須持裝飾合同、營業執照、税務登記證以及相關資質證書複印件,向物業管理企業進行申報登記。對未按規定進行申報登記的,物業管理企業有權阻止其進場施工,並將情況及時報告市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由房地產行政管理部門按規定進行處罰。

各職能部門應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形成統一聯動、綜合治理的局面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促進市區家庭裝飾裝修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對家庭裝飾裝修行業的資格審查及房屋裝修申請備案的管理,嚴厲查處違規裝飾行為;工商、税務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打擊無證經營和偷逃税行為的力度;質檢部門要加強對關係消費者人身安全的項目進行檢測;物業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裝飾裝修申報登記、現場管理等重要職責,嚴格把好裝飾公司的進場檢查關。通過密切配合加強管理,達到公平税負、鼓勵競爭、保護合法經營的目的。

(二)建立委託代徵制度

針對税務機關對家庭裝飾裝修業税收徵管缺乏控管缺乏控管手段的實際,税務機關應充分發揮物業管理企業能夠對裝飾企業進入小區施工前後及施工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監控的有利條件,建立協作關係,委託其代徵家庭裝飾修業税款。具體可按以下程序辦理:

1、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裝飾裝修工程開工前應會同委託裝飾企業,將房屋所有權證(或者證明其合法權益的有效憑證)、營業執照副本複印件、税務登記證副本複印件、裝飾企業資質證書複印件、裝飾合同等有關資料,向物業管理企業申報登記,如實申報裝修面積、擬開工時間和竣工時間、合同價款等內容,填寫《家庭裝飾工程納税登記表》。

2、物業管理企業根據裝飾企業填寫的《家庭裝飾工程登記表》、裝飾合同等相關資料,向裝飾企業收取相當於裝飾工程價款應納税款的納税保證金,合同價款高於税務機關核定的計税營業額的,按合同價款計算收取;裝飾合同價款低於税務機關核定的計税營業額的,按税務機關核定的計税營業額計算收取。裝飾企業繳納納税保證金後,方可進場施工。

根據房產管理部門的調查,目前一般家庭的居室裝飾裝修單位建築面積的裝飾費用(不包括電器、地板、潔具、櫥櫃、燈具等)在300元-600元左右。根據簡税制、寬税基、低税率、嚴徵管的原則,建議在徵收的初期以廣覆蓋低税負為原則,單位建築面積計税營業額按400元核定比較適宜。

3、月度終了後,裝飾企業應持已完工工程合同、《家庭裝修工程登記表》、_____市建築安裝統一發票、納税保證金收據,向主管地税機關辦理納税保證金轉税手續。

(三)建立税源監控體系

由税務機關自行或委託電腦公司設計開發裝飾業税源監控系統。新樓盤開盤以後,税務機關及時從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相關購房者的信息,包括小區名稱、購房者姓名、房屋建築面積、聯繫電話、門牌號等,並將取得的信息按小區錄入監控系統。對以前年度已出售但尚未裝修的,由主管税務機關會同物業管理單位逐户進行登記造冊,並將相關信息錄入監控系統。物業管理企業在裝飾企業進行裝飾申報登記後,將購房者姓名、門牌號、裝飾企業名稱、裝飾企業税務登記證號、合同價款,擬開工竣工日期、繳納納税保證金數額、納税保證金收據號碼等內容錄入監控系統,並在月度終了後,將相關信息導出連同裝飾申報的資料一併報給主管税務機關,主管税務及時將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監控信息導入監控系統。同時主管税務機關將裝飾企業税款結算信息錄入監控系統,通過監控系統全面反映各裝飾工程的税款繳納情況。

(四)加強對裝飾企業的財務監管

一是加強納税輔導,要求所有裝飾企業必須建賬建證,規範財務核算,裝飾工程完工後必須開具_____市建築安裝專用發票,購買的裝飾材料必須按規定取得發票,充分發揮“以票控税”的作用。二是實施源泉控管,協調市區各税務機關,定期彙總家裝公司在各物業管理公司、家居以及建材市場備案的家裝合同數據,將以上數據反饋給家裝公司主管税務機關,由其主管税務機關將企業申報的營業額、開具發票信息與家裝合同金額進行分析、比對,力求從源頭進行監督檢查,堵住税收漏洞。三是強化監督,設立舉報熱線,接受廣大羣眾對家裝公司不籤合同、籤假合同、不開發票、開假髮票的行為進行舉報,並認真查辦落實舉報內容。

(五)建立裝飾業税收管理責任區制度

針對裝飾工程涉及面廣,工程隱蔽、缺乏有效税收管理手段的特點,在建立委託代徵制度的基礎上,還應建立裝飾業税收管理責任區制度,由税務機關根據税收管理的需要,將市區按地域劃分成若干個片區,由專人負責對片區各物業管理單位的聯繫,並會同物業管理單位對片區內裝飾業税收的監控處理,從而達到税務機關與物業管理單位有機配合,共同做好裝飾業税收控管的目的。

(六)進一步加大税法宣傳力度

加強税收政策的宣傳,營造對家庭裝飾修業必須依法納税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台等媒體以及小區護税網絡,大力加強家庭裝修業税收政策的宣傳,讓普通居民都知道家庭裝飾工程作業需要繳納地方税收。同時,通過宣傳、鼓勵和提倡居民在家庭裝飾工程竣工結算時及進向施工方索取發票,讓廣大居民懂得發票才是雙方建立裝修施工關係和最終價款結算的直接憑證,一旦發生質量糾紛,發票能夠保證他們的合法權益。採取發票抽獎的方式,刺激消費者索取發票的積極性。

【第10篇】新形勢下的税收徵管工作的調研報告範文

當前,“以申報納税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集中徵收,重點稽查,強化管理”的徵管模式已基本形成,強化税收管理的制度、辦法和措施已比較健全,税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加強,税收徵管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從基層税收管理工作的實踐來看,我們的税收管理工作與新時期、新形勢下税收管理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還相當程度的存在着管理不深,不透、不嚴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如果不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必將制約税收管理整體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下面結合工作實踐及 體會,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一、當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效税源沒有完全轉化為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具體表現在土地使用税漏徵漏管問題比較突出,已徵用但未開發使用的閒置用地、經營不正常企業用地、個體工商户用地等前期大多未納入監控,正常企業也存在不申報或少申報土地使用税現象,膠州市地税局在08年進行的土地使用税清查中,共清查入庫以前年度土地使用税5000多萬元。

此外個體工商户未辦税務登記或已辦理税務登記但未達到起徵點户數的比例較高,個體假停業户、假非正常户、假註銷户還不能得到有效監控。

(二)中小企業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所得税管理質量比較低。雖然推行了企業所得税分類管理,但諸多措施在實際工作中並未有效落實,中小企業經濟税源運行質量難以保障,特別是所得税管理質量普遍不高。從xx年前3個季度的申報來看,地税徵管企業所得税的1101户企業中,零申報户507户,佔總户數的46%,其中核定徵收126户,查帳徵收381户。

(三)分支機構管理不規範,與總機構所在地管理信息不對稱。連鎖經營店總、分支機構管理不規範,跨區域彙總納税的總、分支結構所在地分局管理信息不對稱,對於總機構是否能夠完全將分支機構納入核算,核算是否準確難以確定,容易形成管理縫隙。

(四)税源管理信息失真,造成大集中系統的垃圾數據。主要表現是税務登記信息與實際不符,如經營地址與辦證地址不一致、經營範圍與實際不符、法人代表與實際經營户主不一致等。此外一些應註銷未作註銷處理户,實際工作中早已人去樓空,或更換了業主後新業主重新辦證,但對原經營户主的登記沒有及時註銷。凡此種種,主要原因是日常管理沒有跟上,基礎數據沒有及時更新清理。

(五)巡查巡管不到位,税收管理員職責沒有完全履行。每次税源清查,都能清理出一部分税源,清理出的税源中,大部分是日常未能有效監管的税源,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日常巡查巡管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或者是在巡查巡管過程中往往只看現象、不抓本質,使本應納入監管的税源沒有及時納入監管,導致了税款的流失。

(六)管理和稽查沒有真正形成互動的局面,以查促管的.成效甚微。雖然建立了查管互動機制,但在落實上並不理想,特別是徵管所能提供的案源數量太少,大部分徵管單位即便發現了有價值的案源,也僅是協調納税人補税了事,根本不按規定移交稽查處理。

(七)管理和發票脱節,“以票控税”推行難度較大。一方面是同國税的信息傳遞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增值税納税人的發票開具信息掌握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人員參與發票管理程度不夠,遊離於發票管理之外,基本不掌握納税人的發票開具情況,未能及時將納税人開票金額與核定税額相比對,掌握納税人真實經營信息。

(八)對涉税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不夠,税收管理的執法剛性有待強化。主要表現在税收執法上避重就輕,對税收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按照一般違法行為定性處理。對税收違法行為達到移送稽查處理的不移送,進行變通處理。在企業所得税彙算清繳納税評估、檢查工作上,通過納税評估該進行深入檢查的,僅僅是走納税評估程序,進行補税、加收滯納金了事,沒有按規定履行檢查程序,該處罰的沒有進行處罰。

二、問題的原因分析

綜合以上八個方面,集中反映了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管理銜接不暢、管理內容不明、管理手段滯後、管理落實不夠等具體問題。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既有税收管理員日常事務性工作量大、臨時性工作多、自身素質不高的原因,也有税收管理員認識不到位、工作能動性欠缺的原因。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是政策、制度落實不夠。近年來,特別是國家税務總局倡導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理念以後,從上到下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管理的制度和辦法,但是税收管理員並沒有按照這些制度和辦法的要求來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並沒有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管理手段落實到具體管理工作中。

二是個別税收管理員工作能動性不夠。個別税收管理員無法應對社會及地税新形勢的發展,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誤區,盲從、求穩、迷茫、攀比等不良心態,導致税收管理員對自身工作角色定位不準,工作動力不足,缺乏應有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凡事習慣於照搬照套,信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敢、不願也不善於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開創工作新局面。

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雖然制定了税收管理員的考核辦法,但是考核大多停留在表面指標上,難以深入到税源管理層面上,考核的效果不理想,沒有完全起到促進工作的作用。考核機制和評價機制還未能完全切合基層實際,在某些環節和方法上還有待完善,考核成果的運用還不夠寬泛。

四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個別的税收管理員對税收政策理解不透,發現問題不研究,也不上報,聽之任之。對待納税人的疑問,不聞不問,或是一推了之。

五是工作中督導不到位,監督乏力。管理部門在貫徹政策或佈置工作後,往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期間對基層的落實情況缺乏必要的督導,沒有了上級的監督,基層的執行力就大打折扣,直接影響到抓落實的效果。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能力建設。首先,要加強教育引導,增強幹部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定“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其次,要完善培訓機制,把教育培訓工作的重點由單純追求提高全員學歷層次向提升全員崗位技能轉變,重點圍繞大集中系統、税收業務、財務會計、法律法規、服務技能等方面開展更新知識培訓。其三是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廣大基層税務幹部在税收實踐中加強對徵管難點、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的研究和分析,積極探索適合税收徵管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不斷提升徵管隊伍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建立税源管理的長效督導機制。要層層建立税源管理督導組織,定期不定期地下基層進行督導,督導重點包括:上級部署重點工作、税收政策貫徹落實等情況,以及各單位、徵管責任區的税收管理情況。督導情況要形成書面報告,將蒐集問題、歸納分析、措施建議等及時通報反饋,並監督落實,確保税源管理無盲點,徵管質量不斷提高,税收收入穩步增長。

【第11篇】專賣經營行業税收徵管調研報告

專賣經營行業税收徵管調研報告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大小商店逐步走向規模化經營,各種專賣店、代理商、超市如雨後春筍般地踴躍出現,成為市場經濟一個不可忽視的新亮點。同時也給税收管理、日常巡查帶來新的問題和思考,需要我們加以探討與完善。

一、當前專賣行業税收徵管的現狀

據統計,我縣城鎮專賣店、代理、超市經營的納税人有98户,經營方式很多,也很複雜,有的是原來的商店增加營業面積擴展而成的,規模不是很大,但品種齊全,批零兼營,大多是自己經營。有的是直接租用原來的商場,專賣店、代理大多是租用2到3間門面經營,有的是投資新建商場,聘請大量員工。

一是“雙定”徵收。主要是針對專賣店、代理以及家庭式的自主經營為主的業户,名義上以超市經營,其實,也就是原來的個體商店,只是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老酒”,自主經營,自收自付,無賬可查,税務機關只能根據其地段、生意好壞實行定期定額的“雙定”徵收辦法,一般一定一年不變。有的採取成本測算法,通過成本加費用加合理利潤倒推算出營業額,然後,核定其税額。這種方法簡單,但不能準確核定其應納税額、也不公正,徵納雙方容易相互扯皮。

二是“查定”徵收。針對有一定規模,大多數是合夥經營,有據可查,但賬務不健全的小超市和專賣店、代理商。通過相關數據核定一個月的營業額,從而推算出全年的銷售收入,然後根據淡旺季平均核定全年的税額,按月繳納。這種方法進行評估不準確,税收流失較大。

三是“查賬”徵收。針對經營比較規範的超市,採取記錄超市後台管理服務器上的銷售來結算税款,這種結算需要超市的積極配合,超市收銀台實行統一收款按期結算。例如:君發商貿1-4號收銀台與公司出納一天一核對,十天一結算,從各櫃銷貨款中提取管理費。各項税費由公司統一繳納。這種作法無法保證超市後台管理銷售額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一方面增加了經營者的税負,同時,也給税源管理、日常巡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四是“電子”定税。無論超市、代理、專賣店大小,統一規定,對不同的地段確定不同的係數、將營業面積等相關數據輸入電腦確定其税額,並通過張榜公佈,領導審批,下達定額税款通知書,確定全年税額,按月申報繳納。這種管理辦法雖然科學,但也參雜了一些人為因素,不一定準確公平,容易引起上訪事件。

二、專賣行業税收徵管的難點

無論對超市經營,還是對專賣店、代理商的徵管,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都有一定的難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收入”核定難。城區和集鎮超市、專賣店、代理大多數是個體經營或合夥經營,由於經營方式靈活,很難確定其真實的銷售收入。

1、銷售額很難掌握。農村集鎮超市、專賣店多是個體經營方式、項目多變,進貨渠道“靈活”,隱蔽性較強,現金結算居多,税務部門很難掌握其真實的收支情況,對其“應税收入”難以準確掌握。

2、專賣店、超市經營電腦賬目保存不全。超市、專賣店購進貨物一般都是將貨物品名、數量、單價以不同條形碼形式輸入電腦,銷售時由電腦收款進行識別、結算收款和核算收入。有的專賣店、超市是當天結算,當天刪除,有的資料保存一個星期,有的最多保存一個月,導致税務機關無法對其銷售收入進行核查。

3、做假賬現象普遍。有的代理、專賣店、超市的電腦可以隨意修改,數據不真實,有的超市賬外不開票收入佔應税收入的一半以上,有的個體私營者在進貨時索取專票到超市抵扣税款,有關業務往來抵賬以物易物等隱形收入均不作銷售收入,有的是不使用正規發票而使用其它銷售憑證不具實申報納税等等。這些收入税務機關很難核定,偷逃税收相當嚴重。

二是“税收”管理監管難。如今,超市行業已基本脱離手工或單機收銀方式,而使用的是百年軟件和正同軟件,服務器(後台)/tamisv2.0版機(前端)的網絡銷售管理系統已成為超市主要採取的收銀及管理手段。他們使用的管理軟件似乎在軟件中隱藏了避税功能,此功能在各軟件公司的體現方式各有千秋,但最終結果都一樣,那就是隱瞞真實的銷售金額來達到直接偷税的目的,如使用最高管理權限進入超市管理軟件的系統設置中按住指令的同時快速雙擊指定區域就會出現隱藏功能,此功能在輸入最高權限密碼後就可以直接調整超市公開數據的一定比例,可以隨意將收入擴大或縮小多少倍,這樣,被隱藏的銷售收入就可以人為操作變小了。這只是其中的祕密之一,軟件啟動運行時還有特殊的程序,可以自動生存二套賬,在查詢功能上也有很多“玄機”,這已經是業主內公開的祕密。這些讓税務人員防不勝防,給税收日常巡查、監管帶來了一定難度。

三是推行使用“税控收款機”難。税控收款機軟件操作方便,成本費用較低,一台機器要使用多年,一個超市至少要配1-4台機器,如果全部更換成税控裝置的收款機。

1、增加了納税人的負擔,納税人很難接受,工作難度較大。一台新的税控收款機少則6000多元,多則1萬元多元,一個超市、專賣店、代理納税人按1-4台測算,以前的全部廢棄掉,損失過大,同時,也增加了納税人成本。

2、安裝税控收款機控制銷售收入後,超市的毛利潤率平均不過15%左右,本身就是微利經營,如果按4%據實徵收,超市税負過高,擠佔了超市利潤,無利可圖。

3、對專賣店、代理商的`納税人安裝税控收款機,品種單一,成本過高,具實反映經營情況,因此,一些超市、專賣店、代理商對安裝税控收款機普遍存在牴觸情緒,不願意接受,真正全部推行難度很大。

四是“租賃經營”確認難。當前,很多有一定規模的超市將櫃枱或部分場地租賃給其他經營者自主經營,有的直接將櫃枱出租給第三方,收取一定的場租費,有的是統收統付,税費由超市統一收取,代扣代繳,税務機關無法區分那些是租賃區,承包給個體經營,那些是超市統一管理的,在納税問題上,雙方互定盟約,相互推諉,逃避納税檢查,無法認定是否承包,其實,無論是那一種形式,税收並沒有繳納。因此,也沒有被税務機關所管理,形成税收管理的“真空地帶”。

三、對專賣行業税收管理的幾點建議

針對超市、代理、專賣店現有税收管理現狀,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建議採取以下措施進行完善:

一是推行税控收款軟件。推行税控收款機,是國際通行對現金使用量大的專項管理,是實施徵管科學化、精細化的重要手段。當前,一些税控收款機雖然開發出來了,但是,技術不成熟、不配套,也沒有統一,税務機關實際操作困難。税務系統要開發統一模式的税控收款軟件。

一是數據要有“可控性”。確保數據只能讀寫,不可刪除、修改,而且規定“税控卡”的數據每月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向税務機關申報後系統才能繼續運作,否則,系統自動鎖定,從而確保税務機關及時掌握準確的銷售收入。

二是存儲信息要有“永久性”。在税控收款機中添加一種“税控黑匣子”,能準確記錄納税人的經營情況,對納税人銷售出去的貨物,無論是否開具發票,税控收款機都能自動存儲銷售額,税控收款機的密碼由税務機關掌握,税務機關按月將其中存儲的信息和納税人申報的信息進行核對,確保銷售收入的準確性。三是巡查要經常性。發現未按規定使用或損毀税控裝置的,可依照新《税收徵管法》的規定進行處罰,對情節嚴重的要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理。

三是分類管理。

1、對規模較小的超市、專賣店税收管理。一方面實行“雙定”徵收辦法,同時安裝税控裝置進行監控,如果定税額數小於税控卡記錄的開票數,則按税控ic卡記錄納税,並按有關程序對定額進行調整。另外也可按超市、專賣店的規模、大小、按行業規定實行最低税負率,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地段確定各行業的最低税負率作為係數,然後根據經營面積實行科學的“電子定税”,張榜公佈,羣眾評議,領導審批,最後下達定額通知書,儘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合理。

2、對規模較大的,要強制安裝税控裝置,實行規範管理。一方面對超市、專賣店收款系統軟件進行備案,以便税務部門瞭解納税人軟件的性能,當軟件變更或者系統數據重新安裝時應及時向税務部門報告,否則應視為非法銷燬數據,同時,建議在超市、專賣店推行商品銷售收款税控時,對超市商品的條形碼管理系統也加入税控裝置,把超市、專賣店商品的進、銷、存都進入税務管理的視線,以防止經營者通過進貨渠道弄虛作假、騙抵税款的現象。

3、對達到一定規模的要建立健全賬務,辦理一般納税人,同時,安裝税控收款機,實行雙向監管。對銷售達到一般納税人規模又不申報辦理的,按有關規定對其一般納税人標準徵税。凡安裝使用税控收款機的超市、專賣店、代理的納税人,必須攜帶税控ic卡辦理納税申報、並確保税控ic卡記錄的所有開票都申報納税。另一方面要加強日常產生數據報表的檢查,經常性地開展突擊日常巡查,以防止納税人隨意備份,修改,刪除數據,有效防止超市、專賣店、代理納税人的偷逃税行為。

4、對租賃櫃枱或場地的業户進行清查,賬務健全的可實行查賬徵收,無賬可查的,實行完全承包經營的,按個體户管理辦法實行“雙定”徵收,可有效防止管理“真空”,堵塞税收徵管漏洞。

四是查評並重。在日常徵管巡查中,税務機關要把握尺度,對超市、專賣店、代理的納税人的税負要進行納税評估,測算行業平均税負率,以此來斷定是否屬於正常申報,低於最低税負率的要按最低税率徵税,將其納税申報作為異常申報,對超市運用商業企業“銷售額變動率”、“成本毛利率”、“商業企業進項税額控制數”等指標,對其實行納税評估,列入稽查重點,對偷逃税嚴重的要加重處罰,對嚴重的涉税違法犯罪行為,要嚴肅查處,不得手軟,必要時,可進行公開曝光,以警示和教育進一步淨化税收法制環境。

五是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對內要組織税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要系統地學習税控方面的知識,培養一批理論和實踐都比較專業税控管理方面的技術人才,對超市、專賣店税控裝置進行有效管理和全程監督。對外要加強宣傳,宣傳國家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規,對超市、專賣店老闆和財務人員要進行多樣化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對税收的認識,提高納税意識,做到依法納税的好公民。

【第12篇】對軋鋼企業税收徵管的現狀及對策的調研報告

對軋鋼企業税收徵管的現狀及對策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私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不斷提高,以軋鋼企業為代表的小型私營經濟不僅成為__經濟的重要支持,還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擴大再就業的主要渠道。最近,我們對__市軋鋼企業的經營情況及税收徵管中存在問題進行了全面調查,提出了進一步強化軋鋼企業税收徵管的具體措施。

一、__市軋鋼企業在日常徵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__市的軋鋼企業大多為一些簡單加工企業,主要生產各種型號的扁鋼和螺紋鋼,產品附加值不高。這些企業基本都屬於一分局轄管,通過對一分局所轄16户軋鋼企業的調研、剖析,找出了軋鋼企業日常徵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採用預收賬款方式銷售貨物,不及時確認銷售。軋鋼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相當一部分軋鋼企業,仍停留在“老公管廠,老婆管賬”的家族制管理模式上,加上這些軋鋼企業基本上是個人獨資企業,經營不正常,財務管理也較混亂。從這次評估情況來看軋鋼企業大多存在預收貨款銷售方式,大多數企業在收到預收款後,掛預收賬款科目,在貨物發出時,不作賬務處理,待到購貨方貨款全部付清後,再開具增值税專用發票確認銷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税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二條之規定:採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納税義務的發生時間為貨物發出的當天,即當企業貨物離開企業之時即應確認銷售,而不是收到全部貨款時才確認銷售。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軋鋼企業在實際操作中都是以收到全部貨款後才作銷售處理,使得税款入庫明顯滯後。由於企業是家族式管理,企業財務核算不健全,沒有建立相應的倉庫出入庫台賬,有的則是記錄在老闆個人手中,其隱蔽性較強,不易被發現。

2、軋鋼企業賬面反映存貨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過大,其真實性難以確認。從這次調查情況看,軋鋼企業的賬面存貨普遍較大,平均約佔全年銷售收入的30%以上,有的企業賬面存貨甚至佔全年銷售收入的50%以上,存貨週轉率相應偏低。存貨的賬面數是一個時點上的數字,是一個靜態的事物,而企業的經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對存貨的問題,較難鑑定。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存貨週轉率過低,説明企業資金佔用過多,資金週轉慢,財務成本相應也高,從另一個側面説明企業經營不好,貨物銷路不暢。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如何鑑定企業存貨賬面數是否真實,這也是軋鋼行業税收徵管的一大難點。

3、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標體系,投入產出難以確認。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較為奇怪的現象:軋鋼企業在對扁鋼、螺紋鋼的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廢鋼、氧化鐵等廢料,成材率大約在85%左右,廢料率基本在15%左右,好一點的控制在10%以內,差的廢料競達25%,在這些廢料中,氧化鐵佔的比重普遍在40%左右,而廢鋼佔的比重僅在60%上下。通過進一步瞭解,廢鋼的價格大約在3500元/噸,氧化鐵大約在750元/噸,二者相差2750元/噸。而軋鋼企業在生產扁鋼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料一般為10%左右,生產螺紋鋼所產生的廢料一般控制在5%以內,廢料中氧化鐵所佔的比重一般約佔整個廢料的10%,因此,軋鋼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所佔比重較大,氧化鐵所佔比重過高,如果按照企業賬面所反映的這些下腳料銷售,將嚴重影響企業財務核算的真實性。進一步調查後,某軋鋼企業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由於沒有一套相關的行之有效的指標體系,投入產出難以確認,幾乎所有軋鋼企業的產品(扁鋼、螺紋鋼等)都有不開票銷售,都存在不計賬、少記賬現象,為了使賬面數更合理,便人為降低成材率,提高氧化鐵在廢料中的比率,致使每個軋鋼企業的下腳廢料都佔到企業總投入的15%左右。

4、軋鋼企業能耗過大,各期間能耗波動異常。從這次調查的情況橫向比較來看:軋鋼企業投入與產出的單位產品,每噸耗電大約在80度,每噸耗煤0.12噸,比全省同行業的產品能耗高出許多。全省平均煤耗0.1噸,電耗60度。從這次調查的情況縱向比較來看:軋鋼企業各期投入與產出的單位產品能耗相差較大,且波動異常,大多數軋鋼企業波動在20%左右,甚至有的軋鋼企業上下兩期之間的能耗相差竟達一倍。

5、軋鋼企業不按規定核算成本,人為控制成本結轉,以本期銷售的一定比例確定成本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分析原因 尋找對策 完善軋鋼企業的税收徵管

從以上調查的情況來看,軋鋼企業的税收徵管存在問題的原因大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源監控體系。二是軋鋼企業各項成本沒有參數指標可以參考。三是税收管理員對軋鋼企業的管理,僅停留在申報資料的審核上,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不太瞭解。從目前情況看,真正對企業工藝流程、成本核算瞭解透徹的税收管理員很少,有些税收管理員甚至根本不知道所轄企業的工藝流程,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認知停留在報表階段。四是税收管理員知識更新欠缺,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税收徵管形勢,有些税收管理員對企業的經營異常有所察覺,但對於這一新型的`避税方式無從下手。為確保税收徵管的質量,筆者建議在日常徵管過程中應採取以下措施,來提高税收徵管工作的質量:

1、內外結合。從統計、工商、地税等部門採集第三方信息,從綜合徵管軟件中提取企業徵管信息,內外結合進行比對分析,尋找提高税收徵管工作的切入點,發揮多渠道數據信息的重要作用,對行業特點、企業資本結構、生產工藝流程、財務核算過程全面深入的瞭解,為提高税收徵管工作質量打下一定的基礎。

2、賬實結合。税收管理員在查閲會計賬薄、瞭解經營概況的基礎上,要深入納税人生產經營實地,調查採集物耗、能耗等基礎信息,依據各項折舊、費用、利潤,貨物出入庫速率、規模,貨物平均售價等基礎指標,分析測算銷售收入和增加值,測算實際納税與應納税額的差距,科學評判納税申報的真實性。

3、縱橫結合。在日常徵管過程中,税收管理員要調閲企業不同年度的會計核算和申報資料,梳理生產經營和税收實現的基本特徵,對存貨變動率、應收賬款變動率、預付賬款變動率、採購或銷售成本變化率、單位能耗等關鍵指標進行系統分析,掌握生產經營的異常波動情況;同時,綜合分析行業總體税收狀況和納税人個體納税情況,在關鍵指標上加強與同類納税人的橫向比較,為税收徵管質量的提高提供參數指標。

4、管查互動。税收徵管質量的提高需要與納税評估和税務稽查進行有機的結合,我們在日常徵管過程中發現納税人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有的可以通過納税評估對納税人進行約談及實地調查,一般在納税人自查後就可以得到初步的解決。但對於約談和實地調查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移交稽查部門嚴肅處理,發揮税務稽查的威懾作用。評估崗位和稽查部門在評估、稽查中發現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應及時向管理部門反饋。通過內管、外查互為促進的方式,切實提高徵管質量。

5、不斷創新。不斷豐富和改進工作方法,靈活運用,把日常徵管和實地調查結合起來,根據不同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實施徵管。不斷實踐從單一企業的管理向行業管理的轉變,避免孤立管理的弊端。結合税負分析、税源監控、金税工程調查,實行多層次、多角度有效監管,建立行業監管模型,堵塞行業漏洞,規範行業管理。

【第13篇】房地產市場税收徵管調研報告

近年來,**地區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税收增長,但是,通過我們檢查發現,房地產行業存在需要資金量大,經營週期長,預收預付賬款多,經營方式多樣等經營特點,由此,也隱藏着一些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加強税務管理,堵塞漏洞,探討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之間合作建房不按規定申報納税。目前房地產行業己形成多種開發形式,有一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以轉讓部分房屋的所有權為代價,換取部分土地的使用權,形成所謂的合作建房或名義上的代建房。按照税法規定,合作建房的雙方均發生了銷售行為,應分別交納銷售房地產和轉讓無形資產的相關税收,應該申報納税。但在實際生活中,合作雙方常常不申報納税。瞞報了這部分銷售收入,偷逃了税款。

(二)以開發房屋抵頂所欠建築商款項,不入帳,不做收入。只在企業內部財務報表中體現,致使企業少計了應税收入,少繳納了企業所得税。以房屋抵頂拆遷户補償費、銀行借款本息、支付工程款、獲取土地使用權等不計收入,偷逃企業所得税。

(三)銷售款長期不結轉或少結轉收入。房地產開發商長期將銷售款、預收定金、房屋配套費等掛在“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往來帳上,不與帳面的成本、費用配比結算,造成帳面無應税所得或虧損,或者以實際收到款項確定收入實現,偷逃企業所得税。分期收款銷售,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確認收入,以未清算、未決算為由拖延繳納企業所得税。

(四)無正當理由以明顯偏低的價格銷售開發產品,從而達到少繳營業税和企業所得税的目的。虛開發票減少計税依據,實現“雙偷”。房地產開發企業依銷售不動產發票開具金額確定售房收入繳納營業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購房者以銷售不動產發票開具金額繳納契税後,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可見銷售不動產發票開具金額是雙方繳納税款的計税依據,故雙方協議少開或不開銷售不動產發票,實現所謂“雙贏”,實則是實現應納税款的“雙偷”。

(五)代收款項偷逃税。將在銷售房產時一起收取的管道燃氣初裝費、有線電視初裝費不按價外費用申報繳納營業税,所得税。將收取的拆遷安置補償費列“其他應付款”,年末不申報納税。

(六)“收入實收不轉”直接抵減應付工程款,偷逃税款。房地產開發企業因施工方延誤工期等原因收取的罰款收入及投資方對應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轉付施工方優良工程及提前竣工獎勵收入不通過“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而直接抵減應付工程款,從而減少會計利潤偷逃企業所得税。

(七)與關聯方企業之間互轉收入和費用。與關聯方企業之間,特別是同一地址辦公的關聯企業之間,由於業務往來頻繁,利益關係密切,互轉收入和費用存在着很強的可操作性和隱蔽性,導致企業最終多計費用或少計收入,偷逃税款。

(八)多列預提費用。一些企業採用“預提費用”、“待攤費用”帳目調整當期利潤。特別是預提“公共配套”費用數額大,在配套工程完工驗收之後不及時結轉配套工程成本,對多提費用的餘額不及時調整、衝減商品房成本,而是長期滾動使用,減少應納税所得額,甚至有的企業在配套工程完工驗收之後仍繼續計提或重複計提“預提費用”,藉以偷逃税款。

(九)虛列或者虛增成本費用,偷逃企業所得税。具體表現為:(1)將完工與未完工的項目混在一起,造成完工項目成本虛增;(2)將開發項目之外的道路鋪設、小區綠化等工程成本列入開發成本。自用房產開發成本不從“開發產品”轉到“固定資產”,而是計入對外銷售商品房成本,偷逃企業所得税。(3)多列利息支出和經營費用。(4)擴大拆遷安置補償面積,減少可售面積,多結轉經營成本。

二、加強房地產行業税收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摸清與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相關信息。有針對性的對房地產行業開發項目、開發地段、完工情況、銷售情況等進行外圍的調查摸底。並對其售樓處進行調查,向售樓處的工作人員瞭解被調查企業整個樓座的建築總面積、已售數量、最低售價、預付款比例等內容,推算出企業的銷售收入和應預繳的所得税數額。

(二)建立涉税信息傳遞和協作機制,全面掌握房地產企業的第一手基礎信息資料。一是建立與房管、規劃、建設、金融等部門信息溝通制度,全面掌握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立項、開工日期、預計完工日期、建築面積、銷售進度、現金流量和預收房款情況、已交付產權情況等各種信息,力求通過信息交換和分析比對,最大限度地掌握有關涉税信息。二是加強信息分析比對,對差異户進行實地核查,及時發現和解決漏徵漏管問題。三是加強信息交換,進一步瞭解掌握房地產項目開發的經營規律,進而準確審核納税申報資料,強化控管。

(三)加強銀行賬户預收款和關聯方等信息的監控。爭取銀行部門的合作,對設立的預售房款賬户進行有效監控,掌握銷售收入情況,實現源頭控管。通過實地調查瞭解等方式,及時掌握樓盤銷售的進度,加強對售樓情況的適時監控,保證銷售信息、預收房款真實、準確,確保税款及時、足額入庫。到企業關聯方進行走訪調查,瞭解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關係,看其收入、費用的劃分是否合理、合法。

(四)加強對虧損、微利和低價出售等疑點。納税户的重點檢查。用房地產抵付各種應付款項(包括以房抵債,以完工房地產抵付借款、銀行貸款,抵付回租租金,換取其他單位、個人的非貨幣資產、抵付各種應付的建築安裝工程款、廣告支出和其他支出,抵付職工獎勵支出等等)、以低價銷售給內部職工等應作為重點檢查對象,對不符合查賬徵收條件的,嚴格按所得税核定徵收辦法核定税款徵收。

關於我市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

【第14篇】地税局長税收徵管工作調研報告

加快信息化建設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税收徵管的質量和效率

隨着税收徵管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管理和現代化科技手段在税收工作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依託計算機網絡的先進手段強化税收管理,提高徵管質量和效率,實現税收現代化,做好地税信息化軟硬件的配置和協調,大力強化地税幹部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已成為現行和今後税收徵管努力發展的方向。近期,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們下到基層第一線對信息化建設和税收徵管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從調研的情況來看,雖然信息化建設通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税收徵管依託信息化建設,徵管的質量和效率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具體問題的分析,對税務信息化建設以及其對税收徵管的促進作用有了更加透徹的認識。

一、州直地税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

州直地税系統信息化建設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經過全系統領導和同志們多年的艱苦奮鬥,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通過近幾年的跨越式發展,信息化已經廣泛應用在税務系統税收徵管的各個領域,從業務管理到事務管理,從基層到機關,信息化已經深入到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税收徵管軟件的廣泛應用推動了業務管理現代化;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應用推動了事務管理現代化;深入廣泛的信息技術培訓推動了信息技術素質的普遍提高。信息化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對納税人的服務,並從根本上改變着全體税務幹部的思想和行為。

看到發展也要看到問題的存在,在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人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税務信息化建設中,人的問題就表現的相當突出。主要表現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既懂計算機又精通税收業務的複合型人才極為匱乏,計算機操作技能比較低,應用水平較差。其次是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問題,目前多數同志對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認識,但僅停留在一般認識上,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仍很難轉變。因此,必要儘快轉變觀念,真正從思想上、理念上認識到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樹立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三是注重硬件的建設,對軟件的應用上,數據的採集上,數據的分析運用上不到位。四是外部信息的採集和信息的共享上存在很多問題。

二、對加快信息化建設,解決突出問題,不斷提升税收徵管質量和效率的幾點思考:

(一)、解決人的問題

首先是領導幹部認識的問題。作為税務機關的各級主要領導,要適應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管理的需要,很顯然,原來的知識結構,甚至思維方式已明顯不相適應,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知識更新,轉變觀念,掌握現代化管理手段,否則就要落伍,甚至給税收事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面對迅速變化的形勢和繁重而艱鉅的任務,如果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搞好信息化建設是不可能的。其次是隊伍素質的問題。目前整個税務幹部隊伍的科技素質較低,廣大幹部職工的主觀能動性還遠遠沒有調動起來。要下決心把幹部隊伍素質的提高與其切身利益緊密聯繫起來,通過強化和固化激勵、淘汰機制,促成“要我學”到 “我要學”的真正轉變。同時,要切實加強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由於技術人員的培養週期長、成本高,我們應當立足於穩定和提高現有隊伍,同時積極引進人才、培養後備力量。要重視現代化管理對高科技和複合型人才的客觀需求及其在科學決策、規範管理中的作用和價值,重點培養既懂税收業務又精通計算機技術、德才兼備的複合型人才,充分發揮他們在税收工作與現代化技術之間的橋樑作用。

(二)解決管理的問題

首先,要解決管理體制問題。先進的技術本身如果沒有現代管理體系的支持和管理體制的扶持,就無法創造出超高的實用價值。今年,自治區地税局提出了 “健全制度、創新機制、落實責任”的工作主線,並圍繞這個工作主線,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地税系統加強橫向崗責體系建設的工作思路。這就是機制、體制的創新,對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保障了信息化建設能有序的開展、提升。這就要求我們一是藉助計算機網絡已初具規模的條件,細化崗責體系,在做細做實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的優勢。要按照精確、細緻、深入的要求,明確職責分工,優化業務流程,完善崗責體系,加強協調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徵管的薄弱環節,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抓緊、抓細、抓實,不斷提高管理效能。

二是在勇於創新的同時,還要注重繼承。實事求是,探索規律,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無一不需要創新才能實現;創新並不否定繼承,信息化也不能完全代替手工,必須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堅持人機結合進行管理;尤其是長期以來基層税務機關和廣大税務幹部在税收管理實踐中創造和積累的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管理方法,我們一定很好地繼承、運用和發展。

其次,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科學的事情來不得半點馬虎。在税務信息化建設中,我們必須始終倡導求真務實的精神,以業務需求的規範和前瞻性為起點。實施信息化的每一步都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摒棄形式主義、本位主義和短期行為,按照信息技術的客觀規律改革我們的税務工作。

第三,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管理。目前,在業務、行政、技術、後勤部門齊動手,網絡大規模興建,設備大批量採購,軟件開發遍地開花的情況下,在系統的兼容、信息的共享、軟硬件環境的匹配、對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資的性能價格比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技術問題和隱患。要提高信息化建設的質量,要做到既增長又升級,當前的核心問題就是講求科學、質量、統一規範。必須按照信息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辦事,要發揮信息科技主管部門的管理職能,管理和服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三)要牢固樹立應用的觀念和意識

税務系統對於信息技術的主要需求是基於應用,而不是研發。信息技術應用的前提是“內容”,當前,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數據質量。數據垃圾的產生有文化素質的原因,有操作水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思想作風、責任心和法制觀念的問題。必須杜絕為了提高質量考核指標而“機外監控”,如違規操作和有意篡改數據等等。由於信息傳播具有速度快、廣度大、關聯性強的特點,報假數據、假信息的後果與寫假材料、説謊話有過之無不及。數據質量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不僅會影響管理質量,並且會貶低信息化建設的地位。

(四)大力推廣應用新徵管軟件,規範軟件操作行為,力求徵管軟件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通過對税收電子數據的分析和評測,有效提高税收徵管的質量和效率。

隨着國税金税工程的成功運行,地税軟件的升級與接軌也成了日趨解決的問題,自治區地方税務局及時把握全區動態,在全區推行新徵管軟件上線是一項及時、準確的重大決策。全州地税幹部嚴格按照區局的安排和部署,有序開展各項新徵管軟件上線工作。

1、新徵管軟件對使用人員的規範操作要求更高

新徵管軟件上線,為日後的徵收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快捷規範和管理與服務,同樣也對税務幹部提出了新要求。以前6.0的徵管軟件,對各個環節的規範化流程操作,要求不是很嚴,可以一人多崗操作。現在的新徵管軟件,嚴格統一了每位幹部的登錄編碼,對每位登錄人員的操作都記錄在線,這樣個人在嚴格自身登錄權限的同時,也對自身管理權限負有直接的責任,一但出現問題,由於服務器在自治區局,各項權限也集中到了中軟公司和自治區局,問題必會暴露在全區視野範圍內,解決也要通過區局解決,對於具體操作幹部就提出了高素質、高責任心的要求。各縣(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員要認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操作,確保軟件運行正確流程和無差錯。

2、認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全體税務幹部計算機應用水平相適應

隨着税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快適應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步,必須定期對地税幹部進行全員學習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提高,做好計算機日常應用、各操作軟件應用及網絡知識的掌握與提高。

(五)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在網絡覆蓋面、數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況下,信息安全工作應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當前主要是防範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破壞和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職務犯罪活動。計算機應用的違規、違法犯罪則可能發生在户籍管理、發票管理、税款徵收、處罰、退税、稽查選案等環節,還有泄露納税人商業機密的問題。

加強安全管理應當在網絡建設、對外信息交流,特別是內部業務網與互聯網等公網連接時,在目前安全技術尚有待完善的情況下,要把握好“度”,把防範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損失放在首位;軟件設計、應用,特別是操作權限設置要做到各環節互相牽制、互相審核;要對原始數據的產生變化過程全面進行記錄和監控;嚴密監控違規和異常操作,並及時查處。

(六)、全方位嚴密税源監控,儘快實現税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聯通與共享

一是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實現納税人辦理工商登記和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系統的信息交流,從源頭控制漏徵漏管户,追查失蹤業户,防止利用假停、歇業等手段偷税。

二是國地税機關聯網,交流相關税種申報繳納和其它經營狀況指標情況;與銀行、保險、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車輛管理)部門交流納税人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信息,掌握納税人經營、資產狀況。為稽核評税、反避税、稽查選案、税收保全和查處“非正常户”提供資料。

三是與公安部門實現人員户籍、流動情況的交流,對納税企業主要經營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解,併為查處“非正常户”提供線索。

當前,税務機關與社會信息的聯通和共享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跨部門信息交流僅靠自行協調是很難穩定和長久的,這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徵管法在這方面有一定進展,但力度仍然不夠。再就是相關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直接決定了雙方信息交流的實效。對於這項工作可以立足於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點到面、自淺至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嚴格統一了每位幹部的登錄編碼,對每位登錄人員的操作都記錄在線,這樣個人在嚴格自身登錄權限的同時,也對自身管理權限負有直接的責任,一但出現問題,由於服務器在自治區局,各項權限也集中到了中軟公司和自治區局,問題必會暴露在全區視野範圍內,解決也要通過區局解決,對於具體操作幹部就提出了高素質、高責任心的要求。各縣(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員要認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操作,確保軟件運行正確流程和無差錯。

2、認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全體税務幹部計算機應用水平相適應

隨着税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快適應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步,必須定期對地税幹部進行全員學習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提高,做好計算機日常應用、各操作軟件應用及網絡知識的掌握與提高。

(五)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在網絡覆蓋面、數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況下,信息安全工作應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當前主要是防範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破壞和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職務犯罪活動。計算機應用的違規、違法犯罪則可能發生在户籍管理、發票管理、税款徵收、處罰、退税、稽查選案等環節,還有泄露納税人商業機密的問題。

加強安全管理應當在網絡建設、對外信息交流,特別是內部業務網與互聯網等公網連接時,在目前安全技術尚有待完善的情況下,要把握好“度”,把防範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損失放在首位;軟件設計、應用,特別是操作權限設置要做到各環節互相牽制、互相審核;要對原始數據的產生變化過程全面進行記錄和監控;嚴密監控違規和異常操作,並及時查處。

(六)、全方位嚴密税源監控,儘快實現税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聯通與共享

一是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實現納税人辦理工商登記和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系統的信息交流,從源頭控制漏徵漏管户,追查失蹤業户,防止利用假停、歇業等手段偷税。

二是國地税機關聯網,交流相關税種申報繳納和其它經營狀況指標情況;與銀行、保險、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車輛管理)部門交流納税人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信息,掌握納税人經營、資產狀況。為稽核評税、反避税、稽查選案、税收保全和查處“非正常户”提供資料。

三是與公安部門實現人員户籍、流動情況的交流,對納税企業主要經營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解,併為查處“非正常户”提供線索。

當前,税務機關與社會信息的聯通和共享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跨部門信息交流僅靠自行協調是很難穩定和長久的,這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徵管法在這方面有一定進展,但力度仍然不夠。再就是相關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直接決定了雙方信息交流的實效。對於這項工作可以立足於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點到面、自淺至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嚴格統一了每位幹部的登錄編碼,對每位登錄人員的操作都記錄在線,這樣個人在嚴格自身登錄權限的同時,也對自身管理權限負有直接的責任,一但出現問題,由於服務器在自治區局,各項權限也集中到了中軟公司和自治區局,問題必會暴露在全區視野範圍內,解決也要通過區局解決,對於具體操作幹部就提出了高素質、高責任心的要求。各縣(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員要認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操作,確保軟件運行正確流程和無差錯。

2、認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全體税務幹部計算機應用水平相適應

隨着税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快適應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步,必須定期對地税幹部進行全員學習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提高,做好計算機日常應用、各操作軟件應用及網絡知識的掌握與提高。

(五)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在網絡覆蓋面、數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況下,信息安全工作應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當前主要是防範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破壞和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職務犯罪活動。計算機應用的違規、違法犯罪則可能發生在户籍管理、發票管理、税款徵收、處罰、退税、稽查選案等環節,還有泄露納税人商業機密的問題。

加強安全管理應當在網絡建設、對外信息交流,特別是內部業務網與互聯網等公網連接時,在目前安全技術尚有待完善的情況下,要把握好“度”,把防範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損失放在首位;軟件設計、應用,特別是操作權限設置要做到各環節互相牽制、互相審核;要對原始數據的產生變化過程全面進行記錄和監控;嚴密監控違規和異常操作,並及時查處。

(六)、全方位嚴密税源監控,儘快實現税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聯通與共享

一是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實現納税人辦理工商登記和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系統的信息交流,從源頭控制漏徵漏管户,追查失蹤業户,防止利用假停、歇業等手段偷税。

二是國地税機關聯網,交流相關税種申報繳納和其它經營狀況指標情況;與銀行、保險、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車輛管理)部門交流納税人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信息,掌握納税人經營、資產狀況。為稽核評税、反避税、稽查選案、税收保全和查處“非正常户”提供資料。

三是與公安部門實現人員户籍、流動情況的交流,對納税企業主要經營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解,併為查處“非正常户”提供線索。

當前,税務機關與社會信息的聯通和共享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跨部門信息交流僅靠自行協調是很難穩定和長久的,這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徵管法在這方面有一定進展,但力度仍然不夠。再就是相關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直接決定了雙方信息交流的實效。對於這項工作可以立足於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點到面、自淺至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嚴格統一了每位幹部的登錄編碼,對每位登錄人員的操作都記錄在線,這樣個人在嚴格自身登錄權限的同時,也對自身管理權限負有直接的責任,一但出現問題,由於服務器在自治區局,各項權限也集中到了中軟公司和自治區局,問題必會暴露在全區視野範圍內,解決也要通過區局解決,對於具體操作幹部就提出了高素質、高責任心的要求。各縣(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員要認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操作,確保軟件運行正確流程和無差錯。

2、認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全體税務幹部計算機應用水平相適應

隨着税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快適應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步,必須定期對地税幹部進行全員學習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提高,做好計算機日常應用、各操作軟件應用及網絡知識的掌握與提高。

(五)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在網絡覆蓋面、數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況下,信息安全工作應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當前主要是防範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破壞和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職務犯罪活動。計算機應用的違規、違法犯罪則可能發生在户籍管理、發票管理、税款徵收、處罰、退税、稽查選案等環節,還有泄露納税人商業機密的問題。

加強安全管理應當在網絡建設、對外信息交流,特別是內部業務網與互聯網等公網連接時,在目前安全技術尚有待完善的情況下,要把握好“度”,把防範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損失放在首位;軟件設計、應用,特別是操作權限設置要做到各環節互相牽制、互相審核;要對原始數據的產生變化過程全面進行記錄和監控;嚴密監控違規和異常操作,並及時查處。

(六)、全方位嚴密税源監控,儘快實現税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聯通與共享

一是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實現納税人辦理工商登記和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系統的信息交流,從源頭控制漏徵漏管户,追查失蹤業户,防止利用假停、歇業等手段偷税。

二是國地税機關聯網,交流相關税種申報繳納和其它經營狀況指標情況;與銀行、保險、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車輛管理)部門交流納税人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信息,掌握納税人經營、資產狀況。為稽核評税、反避税、稽查選案、税收保全和查處“非正常户”提供資料。

三是與公安部門實現人員户籍、流動情況的交流,對納税企業主要經營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解,併為查處“非正常户”提供線索。

當前,税務機關與社會信息的聯通和共享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跨部門信息交流僅靠自行協調是很難穩定和長久的,這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徵管法在這方面有一定進展,但力度仍然不夠。再就是相關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直接決定了雙方信息交流的實效。對於這項工作可以立足於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點到面、自淺至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嚴格統一了每位幹部的登錄編碼,對每位登錄人員的操作都記錄在線,這樣個人在嚴格自身登錄權限的同時,也對自身管理權限負有直接的責任,一但出現問題,由於服務器在自治區局,各項權限也集中到了中軟公司和自治區局,問題必會暴露在全區視野範圍內,解決也要通過區局解決,對於具體操作幹部就提出了高素質、高責任心的要求。各縣(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員要認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操作,確保軟件運行正確流程和無差錯。

2、認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全體税務幹部計算機應用水平相適應

隨着税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快適應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步,必須定期對地税幹部進行全員學習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提高,做好計算機日常應用、各操作軟件應用及網絡知識的掌握與提高。

(五)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在網絡覆蓋面、數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況下,信息安全工作應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當前主要是防範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破壞和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職務犯罪活動。計算機應用的違規、違法犯罪則可能發生在户籍管理、發票管理、税款徵收、處罰、退税、稽查選案等環節,還有泄露納税人商業機密的問題。

加強安全管理應當在網絡建設、對外信息交流,特別是內部業務網與互聯網等公網連接時,在目前安全技術尚有待完善的情況下,要把握好“度”,把防範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損失放在首位;軟件設計、應用,特別是操作權限設置要做到各環節互相牽制、互相審核;要對原始數據的產生變化過程全面進行記錄和監控;嚴密監控違規和異常操作,並及時查處。

(六)、全方位嚴密税源監控,儘快實現税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聯通與共享

一是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實現納税人辦理工商登記和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系統的信息交流,從源頭控制漏徵漏管户,追查失蹤業户,防止利用假停、歇業等手段偷税。

二是國地税機關聯網,交流相關税種申報繳納和其它經營狀況指標情況;與銀行、保險、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車輛管理)部門交流納税人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信息,掌握納税人經營、資產狀況。為稽核評税、反避税、稽查選案、税收保全和查處“非正常户”提供資料。

三是與公安部門實現人員户籍、流動情況的交流,對納税企業主要經營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解,併為查處“非正常户”提供線索。

當前,税務機關與社會信息的聯通和共享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跨部門信息交流僅靠自行協調是很難穩定和長久的,這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徵管法在這方面有一定進展,但力度仍然不夠。再就是相關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直接決定了雙方信息交流的實效。對於這項工作可以立足於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點到面、自淺至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嚴格統一了每位幹部的登錄編碼,對每位登錄人員的操作都記錄在線,這樣個人在嚴格自身登錄權限的同時,也對自身管理權限負有直接的責任,一但出現問題,由於服務器在自治區局,各項權限也集中到了中軟公司和自治區局,問題必會暴露在全區視野範圍內,解決也要通過區局解決,對於具體操作幹部就提出了高素質、高責任心的要求。各縣(市)局科、所、室工作人員要認真按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操作,確保軟件運行正確流程和無差錯。

2、認真做到税收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全體税務幹部計算機應用水平相適應

隨着税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提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快適應信息化建設發展與地税幹部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步,必須定期對地税幹部進行全員學習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步步提高,做好計算機日常應用、各操作軟件應用及網絡知識的掌握與提高。

(五)重視信息安全問題

在網絡覆蓋面、數據集中度迅速提高的情況下,信息安全工作應當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當前主要是防範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破壞和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職務犯罪活動。計算機應用的違規、違法犯罪則可能發生在户籍管理、發票管理、税款徵收、處罰、退税、稽查選案等環節,還有泄露納税人商業機密的問題。

加強安全管理應當在網絡建設、對外信息交流,特別是內部業務網與互聯網等公網連接時,在目前安全技術尚有待完善的情況下,要把握好“度”,把防範病毒、黑客和防止信息損失放在首位;軟件設計、應用,特別是操作權限設置要做到各環節互相牽制、互相審核;要對原始數據的產生變化過程全面進行記錄和監控;嚴密監控違規和異常操作,並及時查處。

(六)、全方位嚴密税源監控,儘快實現税收信息與社會相關部門信息的聯通與共享

一是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實現納税人辦理工商登記和全國企事業單位機構編碼系統的信息交流,從源頭控制漏徵漏管户,追查失蹤業户,防止利用假停、歇業等手段偷税。

二是國地税機關聯網,交流相關税種申報繳納和其它經營狀況指標情況;與銀行、保險、建設、土地管理、交通(車輛管理)部門交流納税人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信息,掌握納税人經營、資產狀況。為稽核評税、反避税、稽查選案、税收保全和查處“非正常户”提供資料。

三是與公安部門實現人員户籍、流動情況的交流,對納税企業主要經營人員的情況進行了解,併為查處“非正常户”提供線索。

當前,税務機關與社會信息的聯通和共享還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跨部門信息交流僅靠自行協調是很難穩定和長久的,這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支持。新的税收徵管法在這方面有一定進展,但力度仍然不夠。再就是相關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也直接決定了雙方信息交流的實效。對於這項工作可以立足於各方信息共享、互助互惠,由點到面、自淺至深、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15篇】市場商貿企業税收徵管的調研思考的調研報告

市場商貿企業税收徵管的調研思考的調研報告

一、市場商貿企業的特點

作為商貿企業集中經營的代表,__塑料化工交易市場自20__年開業以來,進場的經營户越來越多,歷經2年多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形成的銷售也逐年遞增,在發展中反應出了市場商貿企業一些共性特點,主要體現在:

(一)商貿企業集中,產品結構複雜,銷售收入巨大

目前,塑化市場有經營户近280户,普遍是一般納税人商貿企業,經營户增加速度明顯,07年底比20__年初增加近80户;市場內經營户容納量大,一期房產可註冊經營户門面超過1000户,08年市場方二期房產交付使用後,商貿企業納税人將進一步增加。

塑化市場在開辦之初,旨在把塑料、化工行業集中經營成市,但隨着招商深入,市場內逐漸增加了鋼材、礦石、電子等行業,而且,塑料、化工行業招商之初本來分類就細,大類有化工原輔料、塑料原料、助劑、塑料製品、塑料機械、塑模具技術設備、橡膠及橡膠製品等,小類細分有幾千個品種,同類品種也有不同產地不同品質不同品牌之分,加上後來進場的鋼材(管)、礦石等行業,商貿企業產品的結構就顯得十分複雜。

07年市場所有納税人銷售收入超過106億元,08年1—4月已申報銷售收入40.34億元;07年户均銷售3700萬元,單户納税人開票銷售超過億元的納税人07年有21户,08年1-4月已經銷售過億元的納税人有 8户,銷售規模越來越大。另外,08年1-4月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的企業更多。受銷售的影響,經營户開票量逐年增加,特別是各種限額的專用發票使用量增加趨勢明顯,20__年市場各類增值税專用發票開票量有36000份,到07年統計已經達70600份之多,預計08年增值税專用發票開票量將達到100000份左右。

(二)交易方式特殊,倉儲地與經營地背離,場內商貿企業註冊資金少,實體條件差

市場內部做化工產品經營的企業,交易化工產品依託“化工產品行情網”(張家港),行情的瞬息萬變使得經營户交易方式與傳統買賣產品方式不同,而且,業户經營的產品特別是液體化工產品由於市場方不具備存儲條件,使得經營户倉儲地與實際經營地背離,有些倉儲遠在外省市。

很大一部分場內經營的納税人登記之初註冊資金只在一般納税人認定條件線上,經營中相互拆借資金量大,場內很多經營户的生存主要靠不斷促進資金週轉來維持;這些也使經營户的.經營場所基本條件僅以滿足辦公需要,雖然由於近來呈現本地經營户取代外地經營户跡象(創辦之初市場內主要以浙江籍經營為主),但“一張台子一張凳,一部電話一台電腦打天下”的局面沒有徹底改變。

(三)市場平均税收負擔率低

由於“行情網”使得化工產品進價透明,用户企業也充分掌握上游產品價格,市場內經營户產品進銷差價極低,使得增值税税收負擔率低。經統計,07年全年市場內經營户增值税税收負擔率在0.26%左右,如加入所得税入庫因素,07年税收負擔率也不超過0.35%,08年一季度增值税税收負擔率測算為0.22%,遠低於理論税收負擔率。

正是因為這種集中成市、專票使用量大、行業特殊、產品結構複雜、交易方式特殊、税收負擔率普遍低、貨物銷售發出地與經營地不一致等特點,給市場的國税徵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風險,當前税收管理方式和手段不能使管理真正深入,税收管理員徵管壓力大,管理責任重。

二、加強市場商貿企業税收徵管的建議

(一)建立納税人税收狀態徵管文檔,隨時掌握納税人變動情況

根據市場商貿企業特點,建立《市場商貿企業税收徵管基本情況表》、《新辦企業辦税進度表》兩表,把税收管理員需要重點掌握的情況以兩表形式確定,隨時查閲。《市場商貿企業税收徵管基本情況表》主要包含:税號、企業名稱、納税人類型、轄屬市場、註冊經營地址、實際經營地址、企業固定電話、法人代表、實際經營人、財務人員、辦税人員及其聯繫電話、所得税徵收方式、是否防偽税控企業、防偽税控開票方式、增值税專用發票開票限額、是否網上申報、是否網上認證、是否外地法人代表、是否代理記賬、是否區外經營、是否輔導期、法人代表户籍地等項目,基本涵蓋商貿企業納税人的基本情況和重要特徵;《新辦企業辦税進度表》除了包含企業基本情況,企業名稱、税號、法人代表、聯繫電話、辦税人員、聯繫電話外,其新辦登記時還有一些特殊項目和提醒,如:受理日期、税種登記認定工作流、所得税徵收方式工作流、税款劃解賬號報告、納税人信息補錄、一般納税人預認定、輔導期起訖日期、防偽税控共享發行、購票行政許可工作流、供票資格認定工作流、開票最高限額、網上認證全部登記記錄,這樣,能促進税收管理員對商貿企業納税人基本登記和徵管狀態及時掌握,把握税源管理事項進度。

(二)圍繞專業發票加強調查職能,降低執法風險

税源管理重點應圍繞市場內商貿企業專用發票使用情況展開,充分運用税源管理調查、核查職能。(一)明確不同調查項目的調查內容,並以上門調查為主,同行業或相近行業瞭解為輔(市場內同類商品有一定可比性),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增值税專用發票開具項目、抵扣項目、金額、進項銷項匹配等情況為重點;重視對納税人銷售貨物和買入貨物資金流動情況的匹配,發現疑問,可以延伸調查。(二)掌握行業信息,測算行業税負,建立監控指標。(三)對於納税人專票開票限額升級的,調查報告應對納税人所經營商品的趨勢走向做出判斷、分析。(四)對銷售收入大的經營大户,明確要對其資金、供貨、銷售渠道、倉儲、物流情況進行調查,掌握信息,做到心中有數。

調查分經常性調查和臨時性調查。經常性調查內容包括:三月中兩次出現專票異常供應企業;連續三個月月均使用量突增超過200份(萬元版及以上);新增萬元版發票使用量月度超過150份等。臨時性調查包括:對有升級十萬版企業;日常徵管中發現的其他專票使用疑點等項目。對調查後的書面意見,經確定後可作為調整納税人專票使用量的依據,靈活掌握,可以增加可以減少。同時,對於納税人申報異常;連續2月零申報,經調查有疑點企業;(目的防止走逃)未按規定時間申報,無正當理由的;涉案企業;評估發現有問題,有偷税嫌疑的;調查中發現有違法嫌疑或經營狀況值得懷疑的;管理中發現企業經營有異常的。税收管理員應及時剪角作廢納税人手中發票,並暫時收繳納税人税控卡,對納税人發票領購數量可以調到最低1份;直到納税人恢復正常或疑點排除後解除限控。

(三)建立市場商貿企業税源管理監控指標,體現税源管理效能

針對市場商貿

企業的特點,建立“四重一高”税源管理指標要求,重點突出,以重點銷售、重點税金、重點虧損、重點增長指標為抓手,以税收負擔率動態變化為突破口,加強税源管理的主動性和針對性。

1、重點銷售:以上年銷售總額排名前二十位納税人為靜態重點,以月度銷售前二十位納税人為動態重點,動、靜態相結合,並輔以確定分析指標,加強税源管理。

2、重點税金:按照增值税、所得税年度入庫分別前二十位納税人,季度所得税入庫、月度增值税入庫前二十位納税人為主要對象,並輔以確定分析指標,及時掌握税源月度、季度、年度情況,增強税源管理的分析深度和準確性。

3、重點虧損:對年度虧損前二十位商貿企業進行分析調查,分析經營性因素與非經營性因素對虧損的影響程度,以此掌握一定時期內的產品經營特點,指導面上該類產品銷售企業的税源管理工作。

4、重點增長:通過對月度、季度入庫税金與上期比較絕對數增長明顯的商貿企業,及時上門跟蹤,分析突增原因,防止納税人發生經營偏差。

5、對市場內税收負擔率排名(年度、季度税收負擔率由高向低,由低向高)前二十位企業,以事先設定的税源管理指標進行跟蹤調查分析,及時掌握行業、產品趨勢及税源狀況。

(四)鼓勵財務會計公司代理建賬、集中辦税

商貿企業本身屬於流通領域中的一個環節,具有與工業企業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靈活多變,用人少,國税機關對商貿企業的資金、財務控管相對薄弱。在目前税源管理事務多,頭緒多,尤其是商貿企業集中的市場經營模式下,往往在面上投入了較大的精力,管理效果、效能卻十分低,造成管理成本大,從而影響到整個面上的税源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該種情況,應採取防禦性税源管理方式,鼓勵會計公司、財務公司代理建賬,統一辦税,對該類經營不十分穩定、規模處於中下的商貿企業進行財務、税務控管,通過對代理建賬公司的規範管理,使其能充分行使納税人辦税職能。同時,控制好專用發票、金税卡的使用,從而使國税機關及時掌握納税人經營數據。這樣,既相對減輕税收管理員工作壓力,又能從面上掌握納税人的動態變化,使税源管理工作由被動向主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