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3W

——以福建省泉州市為例

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人力資源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中極具成長力的產業之一,主要包括人力資源招聘、職業指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代理、人力資源培訓、人才測評、勞務派遣、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外包、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人力資源信息軟件服務等多種業務形態。其發展水平不僅體現一個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而且對推進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着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人力資源服務業既與人才發展相連,又與產業發展相關。本文通過開展泉州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旨在摸清行業發展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提供參考、明確方向。

一、泉州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現狀

泉州市經過多年引育,初步形成政府部門推動發展、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市縣兩級就業人才中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等100多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經營活動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格局,服務項目主要涵蓋招聘、派遣、培訓、獵頭、諮詢、軟件、外包等領域。

(一)機構總量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共有170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職業中介機構、勞務派遣機構、職業培訓機構),比2017年新增50家。按類型分佈情況看,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即:市縣兩級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等)14家,佔8.2%,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即:依法設立的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經營活動的機構)156家,佔91.8%。全年營業收入:52728萬元,其中:代收代付部分24412萬元。

(二)從業人員情況

全市從業人員2089人。其中經營性服務機構1853人,佔88.7%。從學歷構成看,大學本科以上484人,比例達23.2%;大專及以下學歷1605人,比例達76.8%。

公共服務機構:現有市、縣兩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14家,編內人員162人、編外人員74人,共233人。經營性服務機構:156家(其中外地來泉備案35家),從業人員1853人。

(三)服務內容和業態情況

2018年度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共服務人員130.8萬人次,服務用人單位12.3萬家次;建立人力資源數據庫1.75萬個,全年新增入庫求職信息10.6萬條;舉辦現場招聘會372次,畢業生專場132次,農民工專場124次,涉及參會用人單位1.4萬家次,提供崗位22.2萬個,參會求職人數達20.6萬人次;網絡招聘發佈崗位信息20.3萬條,發佈求職信息147.4萬條;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服務用人單位4113家;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用人單位2041家;勞務派遣服務單位2429家,派遣人員總量2.2萬人;培訓服務653班次,參訓人員4.7萬人次;流動人員檔案管理21.2萬份;引才引工2.5萬人次,市場化引才能力進一步增加。

二、泉州市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實踐探索

(一)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導力度

泉州市委、市政府把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納入泉州市“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和泉州市“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專項規劃。2017年9月,市政府出台了《泉州市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意見》,涉及財政、税收、金融、投融資等多個領域扶持措施,力度較大,操作性強,特別是對長期以來一定程度上制約行業發展的投融資、税費減免、人才引進獎勵等事項較以往有較大突破。同時,幾年來各級人社部門對行業的市場準入、行政審批、監督檢查、統計報告等工作進行規範,形成了切合實際、促進發展的政策體系。

(二)整合改革,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2014年12月,市縣兩級機構改革後,人社部門對原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公共人才服務機構整合成一個機構,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推進公共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分離。目前,各地有關現場招聘、信息網站、檔案管理等共性同類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職能基本整合到位,初步形成統一、開放的市縣縱向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着眼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範化和信息化的目標,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全市所有街道(30個)、鄉鎮(133個)、社區(439個)和村(2061個)建立工作平台,基層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功能進一步增強。

(三)簡政放權,深入激發市場活力

本着便民高效的原則,簡化優化許可程序,全市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實行“先照後證”,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組織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打擊侵害市場主體和勞動者合法權益、惡性競爭等違法行為,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營造寬鬆有序、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認真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定期向社會公開具有經營資質的服務機構名單。加強《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國務院第700號)宣傳培訓,組織各地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部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負責人蔘加業務培訓工作,加大對《條例》和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重大意義、目標任務、扶持措施的宣傳力度。

(四)開展試點,構築產業集聚平台

晉江市:針對晉江市民營經濟發達、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較好的優勢,2017年,泉州市在晉江市開展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試點工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通過與第一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泉州市(晉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委託其負責產業園的實際運營、招商、管理。這是我省首個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該園於2017年6月正式開園運作以來,已有23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簽約入駐,專職工作人員129人,服務泉州地區企業近2500家,產業集聚優勢逐漸顯現。石獅市:2018年來,石獅市出台了《關於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石獅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方案》、《石獅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政策措施。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建成中國海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石獅分園。2018年8月份投入運營以來,已有12家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簽約入駐。園區產值達2.58億元,納税1510萬元,服務人數達7.3萬人次;兑現入駐企業財政獎勵資金90萬元。

(五)開放包容,成功舉辦人力峯會

2018年12月13~14日,由市政府主辦,市人社局、市委人才辦、市經信委、市科技局承辦了“2018泉州民營經濟與人力資源服務峯會”。本次峯會吸引了國內和境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41家、78位來賓參加,泉州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及100家民營企業、科研機構和5大國資集團的代表參與對接。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全市民營企業的代表緊扣“創業泉州·才聚港灣”主題,分享引才良策,獻計泉州發展,開展人才供需對接,探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更精準服務泉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果,實現了預期目標,打響了人才“港灣計劃”引才品牌。

(六)精準服務,不斷提高市場化程度

近年來,泉州市在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委託外包方面進行嘗試和實踐,委託外包服務形式更多樣、範圍更廣泛、效應更突出。如:為了比較精準地掌握人力資源需求數據,委託中國海峽人才市場對市委、市政府確定的17個重點產業人才隊伍情況進行調研。在調研掌握的數據基礎上,理清現階段緊缺急需人才以及中期、遠期的人才發展思路,定期編制發佈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如:各地委託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舉辦新春大型招聘會、大中專畢業生服務月、校園招聘會等大型人才對接會,委託組織參展廣留會、深交會等國內外大型人才交流會,精準地開展人力資源供需對接。

三、泉州市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挑戰

總的來看,泉州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與先進地區相比,整體發展層次較低,人才服務水平不高,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有待加強。

1.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整體規模較小較散。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三個滯後”:一是產業發展滯後於市場化進程。現有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規模較小、數量較少,缺乏國內、國際高端品牌機構,存在“大市場”“弱產業”現象。同時,產業集聚不夠,整體合力欠缺。搭建行業集聚發展的平台,促進行業規模化、集團化和規範化發展還做得不夠,產業園區建設剛剛起步,僅晉江市、石獅市有實質性動作,其他地區尚處於規劃階段。二是服務內容滯後於多元化需求。業務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目前大多集中在中介服務、勞務派遣等低層次、低附加值的基本業務,像獵頭、軟件、外包等中高端服務仍較薄弱,整體服務水平不高。三是從業人員素質滯後於專業化需求。從業人員中有人力資源專業背景的比例較少,與先進地區差距較大。高端管理人才和產業領軍人才缺乏,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這些因素使得整個行業提供高端、專業服務的能力不足,制約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2.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體系建設仍需加強。一是市縣兩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由於機構整合等因素,人員編制受到制約(市級39人,縣級120人),各地真正從事市場服務管理的人員只有2~3人,普遍面臨人手少、任務重的困難,市場意識低、運行能力弱,服務項目多是以傳統為主,促進就業基礎性工作還不夠紮實,人才綜合服務水平相對較弱。二是從人力資源市場的現有工作場所面積看,各縣(市、區)條件也參差不齊。部分縣(市、區)的市場空間相對有限,缺乏專業的就業人才交流場所,企業自行在門口貼招聘廣告。三是推進“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力度不夠,網絡市場已成為企業招聘和新生代員工求職的新平台,且發展勢頭迅猛,但目前全市就業人才服務網站和平台較為分散、功能單一,利用不足,無法滿足多種人力資源服務項目方便快捷的網上辦理。

3.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業務開展不夠規範。一是部分職業中介機構存在未依法辦理年度報告、換證的現象。二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存在經營服務行為不規範現象,如:部分服務機構未依法依規制定規章制度;沒有在顯眼位置明示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服務不到位或不正當競爭;長期不開展行政許可範圍的經營服務活動。三是一些城鄉結合部、部分熱鬧街區和工業園區,仍存在無牌照的“黑中介”機構,直接侵害求職人才、用人單位的利益。

4.用人單位對人力資源服務接受程度較低。由於產業結構、經營觀念等因素影響,用人單位在人力資源服務,特別是尋求獵頭、服務外包等中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的需求度較低,企業家對經營成本考慮較多,發揮引才的主體作用不足,對人才中高端人力資源服務發展緩慢。

(二)機遇

當前,泉州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也面臨難得機遇。

1.國家和省、市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將其作為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的重要產業之一,出台一系列引導、鼓勵、扶持的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人力資源服務業大有作為。

2.全市經濟結構轉型、人才港灣計劃實施,對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緊迫需求,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精準服務,提高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求職人員的匹配率,也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帶來戰略機遇。

3.人力資源服務業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資本和高成長性的特點,泉州經濟總量全省第一,企事業對人力資源特別是創業創新人才需求旺盛,外來務工人員常年維持在200多萬人,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4.信息化、新技術手段的推廣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及行為方式,也給人力資源服務業帶來巨大變化,促使人力資源服務業不斷利用這些新技術創新產品、服務、解決方案以及商業模式。

四、加快泉州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700號),是系統規範在我國境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活動的第一部行政法規,對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更好服務於就業創業和高質量發展,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泉州市要進一步釐清政府和市場的工作邊界,以“政府有為”引導“市場作為”,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實現政府、市場“兩隻手”各盡其能,加快建成基本公共服務充分保障、市場經營性產業不斷壯大、高端服務業快速發展、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水平明顯提升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一)聚焦實體產業,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貫徹中央、省上出台的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認真組織實施《泉州市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意見》(泉政辦〔2017〕135號),跟蹤督促各地政策兑現落實情況。同時,立足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異軍突起的新需要,細化相關配套措施,如:研究制定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評估認定辦法,對各地已建成並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分別給予一次性建園補貼獎勵。如:研究制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才引工推介獎勵辦法,進一步提高扶持政策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二)突出高端引領,進一步做好外引內聯。一是堅持一手努力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體系;一手壯大經營性服務產業,滿足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促進人力資源市場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相關職能部門要發揮作用,對外要重點引進具有先進水平的人力資源服務高端企業和服務項目、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對內要充分發揮本土專業中介機構的作用,引導其延伸產業鏈條,拓展服務內容,推動人力資源服務與其他服務融合發展,有序承接政府部門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等職能。三是引導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向精細化、精準化、智能化服務轉型,重點鼓勵人力資源外包、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諮詢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四要鼓勵和支持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通過兼併、收購、重組、聯營等方式進行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集中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力爭3年內培育形成10家左右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

(三)強化園區帶動,進一步加快產業集聚發展。一是做大做強現有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通過租金減免、貸款貼息等優惠措施,持續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進一步放大園區集聚效應。二是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站位全市大局抓好行業整體規劃,鼓勵各地建立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匹配、各具特色的人力資源服務聚集區,實現產業集聚、功能集成,帶動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

(四)致力專業服務,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大力開展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上崗培訓,提高全市人力資源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的持證上崗率。擇優選派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高級人才參加專業培訓學習,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鼓勵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並及時兑現引才獎勵。建立行業領軍人才庫,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行業領軍人才情況。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理論研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培養人力資源服務業方向的專業碩士,加大專業學術人才培養力度。

(五)加強監督管理,進一步打造誠信市場環境。一是加快核發服務許可證。對申請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法人單位和組織,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核速度,符合申辦條件的予以快速核發許可證。二是完善日常監管制度。堅持發展與監管並重,在鼓勵發展的同時,加強行業事中事後監管,通過信息跟蹤、市場巡查、受理投訴舉報、定期開展市場秩序專項檢查等手段,着力打擊非法中介,嚴肅處理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落實誠信約束激勵機制,開展行業信用評估,建立行業信用檔案,嘗試建立誠信機構“紅名單”、失信機構“黑名單”,逐步形成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六)推進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落實國家“互聯網+”發展戰略要求,推動人力資源服務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加強人力資源服務信息化建設,構建人力資源信息庫,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設立研發機構,加強服務手段、商業模式、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互聯網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支持互聯網企業跨界兼營人力資源服務業務,促進人力資源服務與實體產業協同發展。

(七)支持行業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大行業指導力度。指導組建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強化行業協會在人員培訓、協調溝通、業務交流等方面的服務功能。鼓勵行業協會制訂服務標準,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開展行業誠信評估,建立行業信用檔案。推行服務承諾、服務公約、服務規範等制度,引導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公平競爭、誠信服務、自我約束、健康發展。行業協會要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繫,積極反映企業訴求,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促進政企交流,加強行業合作,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人力資源招聘、派遣、培訓、測評等人力資源服務產品,全方位滿足市場的人力資源服務需求,積極組織開展行業活動,加強區域品牌宣傳。

(八)重視宣傳引導,進一步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以貫徹實施《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700號)為契機,加大對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重大意義、目標任務、扶持措施的宣傳力度,及時總結推廣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好做法、好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站第一平台作用,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微信和手機APP等新媒體手段,不斷提高宣傳的有效性和影響力。鼓勵各地和行業協會舉辦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博覽會、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創業大賽、人力資源服務發展論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重點企業精準對接峯會等活動。豐富宣傳內容,創新宣傳形式,擴大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