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精彩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8K

農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精彩多篇)

農業工作總結報告 篇一

雙甸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根據中央、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鎮黨委、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堅持以_為指導,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線,以推動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為重點,以推進農村基本現代化建設為契機,創新服務模式,突出工作重點,深化工作舉措,經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鎮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態勢良好,推進紮實有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勢推進現代高效農業建設

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是實現農村基本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鎮農辦以此為重點,多措並舉,多管齊下,狠抓高效農業的開發。

(1)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上半年完成設施栽培面積達到3612畝,佔縣下達我鎮全年2400畝設施農業面積任務的150.5%;__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基地,現代農業示範村申報已申報了5家,即雙甸鎮富硒農產品加工園區、雙甸鎮有機稻米生產示範基地、雙甸鎮鋼架大棚蔬菜生產基地、__縣雙甸鎮悠然葡萄園、雙甸鎮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示範村。

(2)大力發展“富硒農產品”,精心打造富硒食品鄉鎮,重點發展了5大富硒系列產品,即:富硒水稻、富硒玉米、富硒梨、富硒蔬菜和富硒毛豆。目前,已落實合同收購的富硒水稻面積近500畝。

(3)大力發展“高效農田面積”通過典型引導,全面推廣種植高效農作物品種和提高設施栽培面積,全鎮高效農田的種植面積達到40210畝,今年新增高效農田面積8904畝,完__縣下達任務的150.7%以上,其中gps定位面積達8904畝,佔高效農田面積150.7%。

(4)大力發展“高效規模養殖業”。畜禽養殖一直是雙甸鎮的傳統支柱產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我鎮在標準化生產,培植規模養殖大户上做了很多文章,一是新發展__縣鑫盛生豬養殖有限公司,年上市一萬頭,投資規模近千萬元,目前土建工程基本結束,即將投入生產,二是新發展了益康食品有限公司,標準化屠宰已開工興建,總投資近1000萬元,為全鎮的養殖業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新發展了年上市1500頭規模的鎮東村韋海軍養豬場。四是新增十多畝地的對蝦養殖場一個,五是新增一個由兩個大學生村官投資興建的龍蝦養殖場一個。目前全鎮生豬規模養殖比例已達50%以上,全鎮欄存60萬家禽中蛋雞就達30萬羽。畜禽養殖正向集約化、標準化的方向健康推進。

二、強勢推進項目農業建設

上半年,全鎮新發展項目農業9家,總投資8600萬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達5家,同時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圍繞我鎮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建設,目前新發展專業合作社16家。

三、全面推進農村環境建設

今年以來,鎮農辦根據“生態環境優美鎮”創建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了農村環境整治及長效管理工作力度,出台了農村河道長效管理考核細則,印發了致全鎮廣大村(居)民的一封信,落實了農村河道長效管理工作巡查和考評制度,完善了“四位一體”即綠化、農路、垃圾和河道管護專業隊伍,農村環境管護工作在去年基礎上,今年在全縣二季度組織的驗收評比中分別獲得了第一和第三的好成績。

四、着力推進農村基礎建設

農村基礎建設是鎮農辦歷年來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以來,重點實施了十大工程建設。

一是實施農路、農橋及渠道硬質化工程,今年硬質路面建設全鎮實施15公里,完成了600公里的砂石路鋪設掃尾工程,農橋建設10座,其餘的將在近期開工。硬質渠道建設完成16公里。

二是實施如泰運河疏浚工程,組織沿線相關村(居)落實安置土源23萬方,填埋廢溝、廢塘8處,新增標準面積20畝,同時組織各村(居)協調消化了大量的疏浚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本鎮範圍內疏浚工程率先完成任務。如泰河護坡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0%。

三是實施綠化造林工程。已完成四旁植樹106000棵,桑田套種銀杏樹80畝,沿海防護林853畝,一般造林821畝,如泰河生態村104畝,創建綠化示範村1個,綠化合格村8個,七月份接受了市綠化示範鎮的驗收。

四是實施農民培訓和科技入户工程,免費發放科技資料1.1萬多份。一直以來,我們把農業實用技能培訓作為“富民強鎮”的一項基礎工程來抓,今年共進村組織培訓51場次,參訓的農民達到9500人次。今年全鎮獲得國家農業部批准的科技示範户268户,比去年增加30%,農民獲得的直接補貼達到2.68萬元,帶動周邊農户5000多户。

五是實施“新品種推廣和豐產方創建”工程,全鎮推廣應用水稻良種覆蓋率95%,供種面積4.5萬畝,小麥享受良種補貼全覆蓋,良種覆蓋率90%,供應良種23萬公斤,推廣玉米新品種6500畝,推廣油菜新品種1.2萬畝,建設水稻豐產方500多畝。

六是實施了“農村一池三改”工程,我們通過在鎮南村、石南村調查摸底,拿出規劃方案,實施了百户“一池三改”工程,到目前為止已完成任務65%。全縣在我鎮召開了現場觀摩會。

七是實施“新型農業機械推廣”工程,已推廣插秧機28個,大中型秸稈還田機4台小型秸稈還田機75台,秸稈制粒機4台,捆草機4台。

八是實施“脱貧攻堅”工程。經過近2年來的努力,我鎮“脱貧攻堅”工作推進有序,鎮政府下發了脱貧攻堅相關文件,建立了組織,落實了具體幫扶掛鈎措施。

九是實施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程,鎮農經站,充分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管理職能,加強了村級財務管理,逐村分析排隊,廣挖潛力,狠抓村營收入,嚴控預算外開支。

十是完成曙光村、高前村、石居“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五、序時推進農業和農村各項突出工作

1.完成了20__年度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及水利工程水費收繳任務;

2.完成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收繳工作;

3.採取全方位措施,全面開展了秸稈禁燒工作,建立了秸稈禁燒領導組,下發了秸稈禁燒工作考核文件,組織各村(居)向鎮黨委、政府遞交了秸稈禁燒工作責任書,召開了秸稈綜合利用的現場,組織了三輛宣傳車全天候巡迴宣傳,調配相關人員加強了分工定村鎮幹力量,鎮巡查小組和應急小組在三夏期間堅持每天逐村巡查。通過鎮村一班同志的共同努力,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和支持,取得了明顯成效;

4.及時部署並組織了各個階段家禽、家畜疫病的預防和管理工作;

5.加快為農服務社建設工作進程,已掛牌9家;

6.做好區域供水規劃的落實和實施工作;

7.完成石南村、鶴井村小農水建設項目規劃

8.申報省級“百強農業服務中心”1個;

9.申報市級“優質商品豬生產基地”1個。

雖然今年農業和農村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目前農村集體經濟實力弱化、基礎設施老化、從事一產勞力素質下降,村級債務化解難等一系列硬性的不足,制約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這些矛盾的存在,認真研究並解決這些矛盾,進一步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步伐。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為了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鎮農辦將圍繞黨委政府總體部署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抓發展。

一、講究實效,繼續加大農業園區和示範基地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園區和示範基地的牽引力和輻射面,一是利用雙甸鎮富硒農產品加工園區的集聚效應,大力培植和引進富硒產業項目;二是利用雙甸鎮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示範村的示範效應,大力拓展無公害富硒水稻生產面積,全面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三是做大做強已經形成的三個現代化農業示範基地,圍繞市場,盯住餐桌,努力實現農副產品商品的最優化,效益的最大化。

二、注重引導,繼續加大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開拓力度。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重點抓好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就業能力和整體素質,深入開展“科技入户”工程,推進“一户帶多户”工程,培植致富典型。

三、打造品牌,繼續加大“富硒”產業鏈的延伸力度,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的富硒產品,重點開發富硒玉米、富硒梨、富硒蔬菜和富硒毛豆,努力打造和向外推介“富硒鄉鎮”這個品牌。

四、強化舉措,繼續加大“項目農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力度,在上半年的基礎上,下半年我鎮將進一步利用農業招商分局平台和我鎮產業特色優勢,優化服務,優化環境,力爭招一個成一個,建設一個活一個,發展一個強一個。目前,我們已經基本落實的項目有1個,準備落實的有3個,同時我們將繼續擴大“合作經濟組織”的組織規模。

五、優化組合,繼續加大“四位一體”長效管理工作力度,推進農路、河道、綠化、垃圾“四位一體”長效管理是我鎮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將繼續推進和完善“政府推動+部門和社會監督+專業公司運作”的管理模式,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廣泛宣傳造勢,細化工作責任,優化管護隊伍,加強業務指導,落實管理經費,強化督查考核。千方百計,百計千方繼續保持全縣領先位置。

六、強化舉措,繼續加大“脱貧攻堅”的推進力度。我們將把“脱貧攻堅”作為一項目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承擔起第一責任,進一步強化“脱貧攻堅”領導、組織力度,根據雙委發【20__】61號文件精神,專門擬訂“脱貧攻堅”規劃、總規劃與“一户一策”有機結合,同事我們將建立“脱貧攻堅”工作督察推進機制,每月對各村工作的部署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按月公佈綜合名次,各“幫扶掛鈎”單位和個人與村級排名直接掛鈎,每季度根據各村(居)工作進度,組織召開點評會,剖析問題,研究對策,通過加強督查,強化過程控制,確保脱貧攻堅工作完成目標任務。

七、突出重點,繼續加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力度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強化組織功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啟實現基本現代化新徵程的基礎保證,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抓推進,一是結合“兩委”改選,配強村級兩委班子,把“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三寬”型優秀中青年推到基層一線崗位,二是廣挖潛力,整合集體資源,把一切可利用的溝、塘、副業場、零地以及路面店等集體資產進行發包,有條件的村(居)鼓勵發展觀光休閒農莊。三是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積極化解村級債務,通過規範管理,力爭年底前村村達到“__市農村集體財務規範村”的管理標準。四是鼓勵村級尋找信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今後凡是屬村級招商引資項目,鎮財政將堅持税收分成政策,如數返利到村。

八、夯實基礎,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改造和興建力度。本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先急後緩的建設原則,我們將按既定部署,積極實施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積極上靠國家支農惠農政策,最大限度地爭取各種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項目,力爭在近幾年內徹底改變我鎮農村路、渠、溝的排灌等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現狀。

九、情繫“三農”,繼續加大各為農服務部門的服務力度,身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參與者和實踐者,我們將時刻關注民生,傾聽民聲,體貼民心,情繫“三農”,我們時刻牢記服務“三農”的宗旨,不斷加大農業技術指導,良種推廣,畜禽防疫等階段性服務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過硬的為農服務隊伍。

農業工作總結報告彙報 篇二

自從20__年國家實施科技入户工程,到現在已有8年了,2022年冬通過培訓學習,豐富了自己的科學知識。並被聘請為20__年科技入户技術指導員。我深感榮幸。並感到責任的重大和任務的艱鉅。

我所負責的示範户是在西牛鎮星村和中星村共有10户。指導的產業是雜交水稻。根據農村和農民的特點,我制訂了自己的入户方法。首先是科技培訓,除了對全鎮113户種養能手統一培訓以外,還入村入組集中培訓,在培訓中發放並指導填寫了示範户手冊。同時填寫好了技術員手冊。其次是及時入户指導,讓示範户明白科技入户的目的和在農業生產中所起到的作用。我把入户時間安排在早、午、晚。這樣不會耽誤示範户幹農活,還可以做到提前進行指導。從春播到秋收,根據具體情況做好入户安排,做好與示範户的銜接。不但要指導好示範户科學種田,還要帶動周邊農户。改變以往的粗放經營。通過入户指導,農民才知道要想高產、高效,首先就是要有優良的雜交種子,然後必須狠抓病蟲害防治及大田管理。

本人通過幾次的技術指導員培訓和入户工作,明白了一個道理,科技示範户指導員的責任是傳播科學種植和養殖技術。並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農户急需解決的問題。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反映到專家組來解決。做好與示範户的溝通。有了我對科技入户這項工作的充分認識,我今後的工作方向是,益於農民,以農民為重,使農民真正都富裕起來。使科技入户工作做得更好,充分發揮技術指導員應有的作用,農業工作是一項比較辛苦的工作,這對於剛從事農業工作或已從事多年的人都深有體會,本人從事農村農業工作幾十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業技術員,對其中的“辛、酸、苦、辣”深有體會,那麼怎麼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農業技術員呢?以下談談要成為一名合格技術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一流的態度:

態度是決定你的思想,影響你的習慣,作用於你的行為,只有想立足於農業事業,堅信要在農業推廣工作中成就一番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才能做得更好,否則,請別輕易進入農業工作這一領域。態度包含以下幾方面:

1、責任:責任是每位有高級思想的動物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既然從事這一工作,對於一種新技術、新品種、新經驗,我們有責任推廣好,讓農民能夠接受,能夠應用,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名普通農業技術員來説,應該負的責任。

2、自信:自信的人最美,自信可以幫助你在困境中逆流而上,自信讓你的生命充滿活力,充滿激情,自信能提升一個人的人格魅力,使你的一舉一動都充滿“引力”牽引羣眾的眼神,自信在農業工作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缺乏自信的人很難把農業工作做好。

3、勤奮:都説勤能補拙,這個道理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成立,農業工作本身就是個苦差,千萬別想每天什麼事都不做渾渾噩噩過日子。

4、思考:思考是人類的本能,農業技術員要學會思考,懂得思考,要在思考中總結經驗,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必定每天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學會思考,學會總結和自我反省,才能不斷進步,提高自我價值。

二、一流的技術:

作為一名技術員,想要把工作做好、做細,我們必須每天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鮮事物,從各方面提高自身業務知識,農業技術推廣從直觀上簡單來講目的是做什麼?當然就是把新技術、新品種、新經驗推廣出去,讓農民羣眾接受。農業知識是你對你所要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的瞭解程度,試問自己對自己所要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都不瞭解,農民羣眾要求你講講新技術、新品種的優點,技術員一問三不知,農民羣眾怎麼放心接受你的新技術,接受你的新品種。

三、一流的個人修養:

農業推廣過程,就是你個人展現人格魅力,自我推銷的過程,對新技術、新品種的應用,農民羣眾需要經過一個過程,一年的莊稼,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説就是一切,他們都不敢冒險,而你所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農民羣眾為什麼要接受?那就要看你怎麼做,怎麼講了,那是因為他相信你,接受了你這個人,從而接受你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所以一名合格的農業技術員就要有很好的個人修養。

農業工作總結報告 篇三

__年,__鎮農村、農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縣直涉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級有關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態建設水平、推動__鎮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全力加快生態建設及現代農業發展,圓滿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一年來生態建設及農村農業發展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一)紮實推進土地流轉

__年,我們按照鞏固主導產業,培育新生產業的思路,運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模式,大力推廣土地流轉,主要搞好了三大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一是秦家溝—夏灣桑蠶示範基地。以豐達公司為依託,集中連片流轉土地500畝,高標準栽植優質桑園800畝。同時按照現代農業的標準,配套了排水渠和除草設施,達到旱可澆、澇可排。新建標準化養蠶大棚6000餘㎡,年帶動800餘農户養蠶2400餘張,產鮮繭20餘萬斤,產業產值500餘萬元,實現了桑蠶規模化養殖新突破。二是引進深藥集團,成立博豐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丹江沿線的前營村集中流轉土地1000畝,建設丹蔘生產基地,現水、電、路、井等已全部配套,育苗基地已建成,今冬明春可全部完成栽植任務。與此同時,該公司積極帶動沿河村羣眾進一步擴大規模,計劃流轉土地__畝,建成標準化中藥材生產基地。三是引進臻瑞林業公司投資80萬元,在老莊、元嶺懷等村連片發展油牡丹450畝,在上街村發展油牡丹100餘畝。下步將進一步擴大規模,使基地達3000畝,可帶動農户600餘户參與發展,全鎮已形成多元化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在保護生態、提高羣眾收入等方面發揮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致力搞好合作社建設

我們按照規範組建、合理運營、發揮作用的思路,大力支持服務於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今年共成立合作社11家,博豐、濤旭、惠豐、安峯桑蠶、六合核桃、秦家溝桑蠶服務合作社、大華山桑蠶服務合作社、上街油牡丹合作社、石從強苗木合作社、尚超二花合作、六合核桃合作社,惠豐農民合作社等,均已通過註冊,有完善的合作社章程,帶動廣大農户積極投身於生態農業發展。其中惠豐合作社通過縣級農民專業合作社驗收,並積極參加市、縣組織的各種農產品交易會、招商會,大大地擴大了桑葉茶綠色保健食品的知名度。夏灣桑蠶合作社與寶綠源實業公司簽訂了500畝桑園基地建設合同,新發展桑園800畝。同時,我們高度重視合作社的規範化管理,集中組織培訓2次,分散培訓4次,合作社培訓農户10餘次,帶動產業發展户達1000餘户。這些合作社建設較好地帶動了全鎮桑蠶、核桃、苗圃、油牡丹等產業發展,其中種植桑園5畝以上有22家,油牡丹3畝以上13家,培育苗圃10畝以上2家,共帶動農户發展1600餘户,户均增收達2萬餘元。

(三)積極擴大畜牧養殖規模

__年在上街村新建養殖小區1個,按照養殖小區標準,合理規劃佈局,嚴格防疫條件,防疫密度達100%現小區內擁有4家規模化養殖場,張旭東豬場年可養豬__餘頭,石建義、張志鋒、孫老三養雞場,年可養雞達12萬隻以上,畜禽產品出欄銷售通過嚴格程序,達到無任何疫情發生。

二、認真進行生態建設

(一)積極搞好植樹造林

__年我鎮共完成綠化造林2.25萬畝,其中荒山造林1.7萬畝,四旁造林__畝,公路沿線補植補造500畝,封山育林1萬畝,中幼林撫育8000畝,較好地完成了各項造林任務,且成活率均達85%以上。

同時根據縣產業造林規劃,我鎮在高灣、下街、上街等丹淇河沿線村栽植竹子2300畝,營造橡籽1000畝,完成側柏造林6000畝,成活率達到90%以上。__年榮獲了省級綠化模範鄉鎮。

在搞好造林的同時,不斷加強林業資源管護,構建了鎮區村三位一體的護林防火管護機制,並實行護林員定點包片的辦法,加強日常管護巡查,確保已建成的林區不受任何破壞。__年全鎮範圍內沒有發生任何盜伐、盜運林木案事件,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火災。

(二)沼氣建設完成情況

全年新建沼氣62座,超額完成了縣農業局下達任務。上街、孫家台、夏灣三個村被評為沼氣建設示範村,沼氣普及率達60%以上。同時我們以縣農業局下派技術員為基礎,新培訓農村沼氣技術服務人員29人,達到村村都有一名沼氣服務人員,公佈沼氣服務站電話,加強户用沼氣服務,對接到的報修電話,24小時內解決到位。

(三)水利工程建設情況

__年主要搞好了四大水利工程建設:一是孫家鋪、鵓鴿峪、賈溝等3個村臨時應急護岸壩工程。二是孫家台水庫除險工程和下水道工程。三是積極協調水利部門落實__年“7.24”災毀護岸壩修復工程,現已完成前期規劃,預計在明年初可動工。四是完成了9個深山區村安全飲水工程勘測,設計上報工作,即將動工。在具體的水利工程建設上,我鎮不論是對外地施工還是本地施工都一視同仁,積極為施工單位提供優良的施工環境,沒有出現任何阻工事件。同時我們依據本地河道戰線長,落差大的優勢,成功引進清涼寺水電站項目,現已基本完成1.2億元的投資建設任務,年內可進行蓄水試運營。在防汛抗旱工作上,我們堅持四個到位,即:領導責任到位、物資儲備到位、人員隊伍到位,值班防守到位,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值班責任。特別在汛期,堅持24小時不間斷值守制度,確保在任何突發汛情中,能夠積極應對,及時處置,科學救災,有力地保障了廣大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奮力推進新型社區建設

今年以來,我們以“加大投入、完善基礎、加快房屋建設進度”為目標,以前營、夏灣兩個中心社區為重點,不斷推進社區擴容建設。

一是夏灣社區。該社區是以桑蠶產業為主導的產業依託型社區,__年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__餘萬元,平整土地40餘畝,修排洪渠800米,建自來水廠一座,安裝垃圾桶50餘個,栽植綠化苗木__餘株,建村民理辦中心、老年公寓、超市和娛樂中心各一座,使社區功能進一步完善,達到了資源共享、集約利用、全面覆蓋的效果。二是前營社區。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300餘萬元,硬化社區入户道路__米,開挖下水道6000米,建自來水廠一座,公廁3個,新建800平方米集村部、衞生站、娛樂室、圖書室為一體的黨羣服務中心一座,擴建文化廣場1000餘平方米,建噴泉一個,栽植綠化苗木__餘株,社區品位大幅提升。同時引進博豐公司,推廣土地流轉,發展丹蔘產業__畝,為社區下步發展和羣眾增收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農業的調查報告 篇四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必須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如何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是我們急需研究並加以解決的重要課題。我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1、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得到加強。近年來,我市下大力氣抓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河道整治等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先後完成了三義寨、柳園口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通許、尉氏縣省級節水灌溉示範工程和趙口引黃灌區骨幹工程維修,對賈魯河、渦河等流經市內的主要河道進行了清淤治理。據統計,全市共有機電井8.5萬眼,井灌面積可達430萬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為483.9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82%。旱澇保收面積35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59.3%。

2、耕地質量不斷提高。通過沃土工程的實施,一大批先進適用土壤肥料技術得到推廣和普及,培肥了土壤,提升了地力,耕地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有效提高了作物品質,糧食總產和單產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以來,市屬五縣相繼承擔了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累計投入補貼資金890萬元,完成了2萬多個土樣的採集與測試,落實萬畝沃土工程綜合示範基地建設10個,改造中低產田110萬畝,提高土壤有機質0.02%,推廣配方施肥面積689萬畝次。通過項目實施,市縣兩級土肥隊伍得到了加強,技術手段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市、縣都建有土肥測試中心,都能獨立為農民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

3、農畜產品質檢體系初步建立。目前,全市兩級(市、縣農產品質檢中心)三層(市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質檢體系已基本形成。共建成市級檢測機構1個,縣級監測中心5個,農產品批發市場監測站4個。市農產品質檢中心被農業部授權為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機構,被省中心授權為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檢測機構。同時,市級蔬菜、果品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已經啟動。市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已通過省級驗收,並投入運行,年承檢能力可達到畜產品1000個指標、獸藥和飼料產品1000批次以上,畜產品、獸藥、飼料質量標準規定的檢測項目可檢率達到50%以上。農產品和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提升我市的農畜產品的安全水平和競爭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

4、農業機械化水平有所提升。新增大型農機具867台,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型拖拉機6000多台,農機總動力達616萬千瓦。在農業機械擁有量增加的同時,全市農業機械化作業面積進一步增加,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率達到70%。全年完成機耕面積542萬畝,機收面積426萬畝,其中聯合收割面積423.79萬畝,完成機脱小麥佔全市麥播總面積的96%以上。

5、農村社會建設得到較快發展。一是加強了農村“水、氣、路、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16.9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沼氣池3.2萬座,全市農村沼氣池已達8萬多座;實施“村村通”和電網改造工程,農村道路建設和電網建設深入推進,基本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路通電。二是農村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目前,我市已建成11個農業信息網站,32個信息服務平台,58個鄉鎮信息服務站,已實現了村村通電話,1628個村能夠上網查找信息,約佔全市行政村數的70%,電信、網絡已成為農民獲得農業信息和服務的重要途徑。

農業的調查報告 篇五

一、農業農村概況

全市農村有75個鎮1262個村。2001年末,全市鄉鎮人口304.7萬,其中農業人口259萬,佔全市總人口37.86%;耕地面積122704公頃,平均每個農業人口擁有耕地0.05公頃,林地和水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一半。

通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農業逐步從傳統城郊型農業向現代都市型農業轉變。2002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76億元,增加值102億元,農民純收入6840元,同比增長9.2%,8.9%,6.1%。農產品種植結構逐步向優質高效和生態農業發展。全年花卉種植產值達8.39億元,增長9.6%,目前花卉苗木已成為農業的新增長點。全年蔬菜總產量34.2萬噸,增長4.1%;水果總產量43.1萬噸,增長23.3%。生豬出欄量196.5萬頭,,增長1.8%;牛奶總產量4.74萬噸,增長14.3%,水產品總產量34.6萬噸,增長3.1%。

二、外向型農業發展現狀和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有外向型農業企業286家,其中,外資出口企業(包括“三資”企業)226家,內資出口企業60家。經營範圍涵蓋種植、畜牧、水產、加工各個行業。企業大致分為“種養出口”和“加工出口”兩種類型。與傳統農業企業相比較,這些出口企業的顯著特點是:具有較廣泛的信息渠道和銷售網絡,經營方式靈活,生產管理規範,引進的技術和經營的品種新穎獨特,是當地農業的亮點。部分企業規模較大、產業化程度較高、輻射面廣,代表了我市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這些龍頭企業在拓展自營業務的同時,還充分利用自身實力和國內外各種銷售渠道,為農户提供優良種苗、種畜,技術指導,開展產品加工、銷售,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緩解了個體農户產品銷路不暢和效益低下的問題。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01年,全市20家大型出口企業帶動的農户達132800户,帶動農户增收額為77282萬元。平均每家企業帶動農户6640户,平均每户增收5819元。而非出口型龍頭企業平均每家企業帶動農户5600户,平均每户增收849元。相比之下,外向型農業明顯優於非外向型農業。平均每家多帶動農户1040户,多增收4970元。農產品出口已成為拉動我市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業龍頭企業已成為農產品出口的生力軍。

在政府扶持下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農副產品出口呈逐年穩步攀升趨勢。2000年全市農副產品出口總值為80386萬美元,比改革開放初期的79年增長16倍,佔全市農業產值的1/3。排除突發性因素造成的影響,我市農副產品出口年均遞增率為19.5%。2001年,按照國家海關總署和農業部的要求,農產品出口開始採用WTO統計口徑+水海產品。按新口徑統計我市農產品出口為4.33億美元。

目前農業出口仍以傳統初級產品為主,加工產品為輔。2001年,種養業產品出口佔全市農產品出口總值的60.75%其中,園藝產品佔26.35%;禽畜類產品佔20.64%;水海產品佔13.77%;深加工農產品佔出口總值的39.25%。產品出口到129個國家和地區。從出口市場份額看,亞洲地區佔76.4%;美洲9.52%。歐洲7.93%,非洲4.61%;大洋洲僅為2.04%。繼日本之後,美國已躍升為我市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第二大夥伴,僅次於香港。

為適應我國加入世貿後的新形勢,外向型農業企業正加入主動調整的行列。企業對國際標準由過去的“懼怕—彷徨”轉向“主動研究—科技應對”,朝着農業國際化的目標邁進。在出口門檻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努力改進傳統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順應國際市場需求。99年,歐盟大幅度提高花卉檢疫標準,要求每100克介質不能超過20條有害線蟲,使我市盆景出口受到嚴重打擊,花都金星園藝公司一度中斷了歐洲的盆景出口業務。現在,該企業已找到應對措施,通過高温滅菌法對泥土消毒,並用藥物噴灑植株,有效解決了線蟲問題,恢復了盆景出口。xx菜場也從肥、土、水、病蟲害控制等方面入手,用生物技術開路,解決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問題,使蔬菜通過歐盟、美國,尤其是日本的苛刻檢查,產品遠銷歐美、亞洲和大洋洲。荔枝出口過去一直受保鮮條件制約,令果農望洋興歎,現在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加工設備,採用定温殺蟲,低温處理,恆温儲運技術,使我市5%的鮮荔枝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各國。對於今年即將放開的港澳冰鮮家禽市場,我市一些大型家禽出口企業也提前作好了準備。由於冰鮮市場的放開會影響毛雞的出口數量,江村、火村等大型家禽出口企業正在向屠宰、分割加工、冷凍、熟食方向發展。

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品牌意識也在不斷增強。95年,我市農產品註冊商標可謂鳳毛麟角,種植業僅有“花都菜”一家註冊了商標,近兩年,各地農產品註冊商標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據不完全統計,我市名優農產品商標已達102個,還有大批企業正在籌劃註冊具有本企業特徵和產品特色的商標。

三、主要做法及經驗

在利用外資發展外向型農業,帶動地區經濟增長方面,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抓好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98年開始,市委市政府作出扶持20個龍頭企業和興辦10個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不分所有制,只要有實力、有帶動能力,經考評合格,就給予一定的資金、政策扶持。各區、縣級市也採取了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資金投入按三個1:1配套,即:市政府投入,地方政府投入,企業投入,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僅99-2000年兩年,全市各級投入扶持龍頭企業和現代化建設的資金達5.2億元。加入世貿後,按照WTO的有關文件要求,調整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將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環保配套、科研開發、市場信息等方面。目前我市重點扶持的20家農業龍頭企業當中,有13家是農業出口創匯企業,其中4家是外資企業。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農户的養殖技術和產品檔次,使農產品出口品種、數量、質量不斷提高。

第二,調整優化農業區域佈局與產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調節生產,同時根據實際,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農業商品基地,促進了區域佈局的優化。在產業結構上,重點發展優質谷、蔬菜業、林果業、花卉園藝業、畜牧業、水產業、種子種苗業和觀光休閒農業等七大主導產業,着力優化農產品品質結構,大力培育和樹創農業品牌,建立了一批無公害、綠色食品基地,發展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觀光休閒農業。在農業結構調整中,適度調減糧食、糖蔗種植面積,擴大花卉、蔬菜和水產等經濟作物的生產規模,使全市農業的種植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比重下降到50%,畜牧水產業產值比重上升到49%。

第三,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重點抓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種子、種苗工程建設,積極引進優新品種,加快優良種苗的繁育,從源頭上控制和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79年至今,我市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優良品種,其中花卉2500種,蔬菜2000多種,水果300多種,禽畜品種30多種,食用水產品種58種,林木35種,其他農作物180種。優良種苗的引進有效地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增加了適銷對路品種。二是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把科研體制改革與推廣農業科技緊密結合起來,使新品種、新技術得到迅速推廣;農户的種養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三是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從99年開始,市政府投入2000萬元建成了廣州農業信息網,為農户和企業提供農業信息,極大地增強了政府的協調服務功能。農業信息網開通運行至今,已發佈農業政策法規、農產品供求、價格、科技、市場研究分析等信息近40萬條;2001年底開通運行廣州農業電子商務網後,更進一步拓展了農產品交易渠道。近期舉辦的“第二屆網上荔枝節”,開發了荔枝生產、購銷、消費的綜合信息平台,直接為荔枝銷售尋求國內外市場,有效地解決了荔枝豐收後可能出現的“果賤傷農”問題。科技進步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四,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建設。95年,我市就成立了無公害蔬菜監測中心,建立了6個市級檢測站,形成了全市無公害蔬菜監測網絡,實行生產環節到流通環節全過程的檢測監控,並逐步建立了蔬菜殘留農藥抽檢制度,每年抽檢蔬菜樣品5萬多個。98年又成立了市農業標準化監測中心,市財政投入上千萬元,配置了先進的檢測設備,並完善機構充實人員,對全市菜、畜、禽、果、魚、奶、食用菌七大類上市農產品開展安全衞生質量普查。到目前為止,我市已先後建立了種子種苗、蔬菜、花卉、飼料、肉類、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環境等各類監測機構。同時建立健全了市動物檢疫監督所,進一步完善了動植物檢疫監測網絡。由於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關係到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也關係到我國加入WTO後,農產品走向世界的前景,市政府已將標準化工作納入我市農業發展“十五”計劃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在今後工作中,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監測工作仍將是我市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第五,實施名牌戰略,提高產品競爭優勢。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我市農業企業積極參加全國性農業博覽會、商品交易會,參加省市、全國性的評比、評獎活動,爭取無公害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努力創造名牌產品。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宣傳我市農副產品,樹立品牌形象。創造品牌效應。迄今為止,已先後有60多種農產品獲國家、農業部、省市級名優產品稱號,41家企業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證書,11個農產品獲綠色食品合格證書。還有102種名優產品註冊了商標。名牌產品的示範效應和知名度有效地帶動了地方經濟貿易的繁榮。

第六,擴大對外宣傳,加強招商引資。省市政府近年來多次舉辦農業招商會、項目洽談會和各種形式的展銷會、博覽會;各級地方政府也利用地理資源優勢適時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豐收喜慶活動,擴大農業對外影響,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2000年我市農業對外招商局洽談會吸引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客商前來洽談。簽約27項,合同利用外資855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000多萬美元。

截至2001年,全市農業利用外資項目累計達253個,合同利用外資4.2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88億美元。來我市投資農業的國家、地區和國際金融組織已擴大到21個。

在招商方式上,我市主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吸引外資。具體做法是:

1、政府搭台,企業唱戲;

2、加強對外聯絡,為基層穿針引線;

3、以友薦商,以商引商;

4、發揮宣傳媒體作用。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做專題和專版報導,宣傳投資政策、投資環境;

5、製作農業VCD光碟,投資指南和招商項目冊;

6、在網上發佈招商洽談信息,吸引海內外客商前來參觀、洽談。通過廣泛招商引資,有效地解決了農業發展的資金缺口問題,對開發當地資源,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擴大農產品對外貿易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四、存在問題

我市外向型農業近年來發展較快,但亦存在着不足和問題。隨着我國加入WTO,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些問題將更加尖鋭地表現出來,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將導致我市農產品出口下滑的趨勢。目前我市外向型農業面臨着以下困難:

1、出口產品價值偏低,深加工產品開發力度不足。出口主要是鮮活、初級產品,產值相對較低。加上全球氣候偏暖,產量上升,競爭加大,價格持續走低,影響了創匯收入。今年荔枝獲得大豐收,總產量超歷史最高水平,但價格卻大幅下跌,優質荔枝糯米餈、桂味下降至3元/公斤左右;蔬菜批發價約1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8.6%,社會零售價約2.3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瘦肉型肉豬7.2元/公斤,同比下降8.6%;白雞均價6.45元/公斤,同比下降5.14%。牛奶價格也有所下降。上半年,農產品價格整體下降,使農民種養收入減少,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此外,加工產品出口比重偏低,附加值低,也是出口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

2、技術壁壘越來越高。近年來,發達國家不斷修改農產品准入標準,提高技術壁壘,使我市大宗出口產品禽畜、蔬菜、花卉盆景等受到嚴峻挑戰。自從歐洲提高盆景檢疫標準後,我市盆景出口大幅下滑;禽畜出口因海外媒體大幅渲染禽畜疾病,造成消費者恐慌,出口數量減少。水產品出口香港,過去憑收貨人認可書放行,但2001年5月1日起,香港採用歐盟水產品進口標準,大幅提升技術檢測指標,僅抗生素、細菌檢測兩項,就有95%的產品不合格。最近,蜂蜜產品也因歐盟10倍提升藥物殘留檢測指標而遭遇出口困難的尷尬局面。由於提高農產品准入條件符合消費者願望,又能有效限制進口,因此,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求助於技術壁壘,在本國農產品豐盛時,提高檢測指標,遇到農產品短缺時,才對檢測指標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政策。據增城漢華菜場反映,蔬菜出口日本,要通過的檢測指標多達43項。這種情況表明:改善生產環境,嚴格控制種子、土壤、水肥、藥物殘留等,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已成為當務之急。

3、保鮮儲運技術有待提高。目前我市農產品出口主要依賴亞洲市場,拓展遠洋市場的障礙之一是保鮮、包裝、儲運不過關。據瞭解,蔬菜出口到歐美等國家,因腐爛造成成本上升的情況較為常見,而且損失比例由收貨方自報,增加了出口的難度;荔枝保鮮技術雖有突破,但成本較高,35天的保鮮期對遠洋運輸仍顯倉促,不能解決大批量出口問題。只有進一步降低成本、延長保鮮期,解決保鮮儲運和農藥殘留問題,才能使我市拳頭產品有更大的出口創匯空間。

4、出口主體實力不強。農業“三資企業”和私企出口在廣東是異軍突起,佔農產品出口的52.16%,而在廣州僅佔30.7%,總體實力相對較弱。大多數民營企業不能自己出口的原因是:缺資金、缺外貿人才、缺市場、缺信息,出口量小,沒有形成規模,無法“走出去”競爭,因此,只能較多地依賴外貿公司代理出口。

五、設想與建議

我國加入世貿後,一方面,按照市場互換原理,近16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將對我國農產品提供市場和准入機會;另一方面,主要發達國家憑藉自身的經濟技術優勢,制定苛刻的技術標準來限制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出口,能否抓住這個機會,趨利避害,提高國際市場份額,主要取決於我們的農產品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信息渠道的暢通。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從源頭上控制和確保農產品質量。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在穩定和扶持傳統出口產品發展的同時,加快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積極引進國外新品種、新技術,加快優良種苗的繁育、開發工作,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因地制宜地發展具地方特色的優、稀、特、品種,適應不同國家、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

2、加強農產品出口基地標準化建設。農產品出口主要實行產地檢驗與口岸查驗相結合的檢疫制度,因此,生產基地環保和標準化建設就成為提高產品質量的關鍵。沒有一定的生產規模,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較強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出口質量就沒有保證。個體農户因資金技術有限,很難對種養產品實行嚴格的技術監控和生產設備更新;一些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也未達到環保和標準化建設要求,這是造成農產品出口質量極不穩定的重要原因。政府有必要安排基地標準化建設專項扶持資金,支持企業配備完善農產品檢驗檢測設備,加強基地標準化建設,通過增強企業競爭力來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基地示範效應帶動農户朝標準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3、儘快建立完善標準化體系。農產品出口屢遭國際市場“紅牌”的事實表明,在衞生安全技術方面,我們有不少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已有的標準與國際標準差距較大,不適應國際市場的新形勢。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制定各行業農產品品質標準,加強對生產過程各項指標的監控,尤其是產品上市質量監控,以國際化標準來規範出口企業的生產行為。鼓勵企業和農户採用中草藥、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實現綠色環保和無公害生產,提高我市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5、政策資金適當向出口企業傾斜。出口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國際銷售網絡和產品競爭優勢,代表了我市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在國內農產品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出口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外向帶動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戰略,對提高農業綜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政策資金上適當向出口企業傾斜,是政府對農業發展的導向性指引,它肯定和鼓勵農業朝國際化標準邁進,參與國際競爭,同時也為廣大分散的個體農户樹立了一批以質量效益取勝的先進典型。因此,政府應加大對農業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設立出口基地專項資金,對出口創匯在200萬美元以上的農業企業,在基地環保衞生設施建設、出口技術環節攻關、出口市場開拓、外貿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適當扶持。重點扶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龍頭企業,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培育,形成梯隊出口的強大後勁。利用外向型農業企業的市場效應、科技效應和管理示範效應帶動我市農業跨上新台階。

6、加強對農產品深加工的扶持,提高產品附加值。對有潛力走向國際市場的名優特新農產品加強保鮮加工處理,解決大批產品短期集中上市問題。大力發展冷凍加工、脱水處理、生物發酵和真空包裝技術,集中力量進行難點技術攻關,改善加工儲運條件滯後的局面。把水海產品深加工項目列入“十五”開發計劃,增加創匯品種和創匯值。

7、發揮企業、農業信息網和行業協會的市場開拓功能。政府應支持龍頭企業在本市、國內和境外建立直銷連鎖分店和銷售網絡,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利用信息網絡四通八達、方便快捷的優勢,及時向生產出口企業和農户發佈國際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農產品進出口政策信息;此外,行業協會自行解決行業問題和開拓市場的功能不可忽視。行業協會可直接向各級政府部門反映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可對外抗議某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壁壘,傳播企業的呼聲。政府有必要引導和發展行業協會,利用協會縱橫溝通的業務網和行業信息去拓展海外市場,緩解企業自身實力不足的矛盾。

8、建立激勵機制。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在招商引資和農產品出口方面成績突出的農業企業和個人經營者給予政策扶持,在財政、貸款、技術諮詢和服務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對在農產品出口創匯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9、加強農業外經協調和服務工作。要從提高農產品檔次,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大局出發,安排一定的專項工作經費投入農業外經貿工作,以便農業外經部門能夠及時收集企業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情況,會同市外經貿局、工商局、海關、動物檢驗檢疫部門,做出恰當的情況分析預測,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同時方便聯絡各國商會,開展貿易交流合作,協調指導全市農業外經貿工作的開展。

在為企業服務方面,農業外經部門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對企業諮詢的外經貿業務,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明確的口頭和書面答覆;

2、在農業信息網、《農村》上公佈申辦自營進出口權、多次往返證和歐盟認證的有關條件、程序,協助企業獲得出口資格;

3、與農業信息中心合作,定期從互聯網上摘錄國際市場信息、科技動態信息,彙集到廣州農業信息網上公佈,並做好我市外向型農業龍頭企業的網站彙集鏈接工作;

4、研究和逐步建立農產品進出口預警體系,重點對我市農產品進出口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對出口質量進行跟蹤評價。加強對農產品出口國家和農業大國農業生產、農產品貿易政策、市場供求情況、檢疫制度變化的跟蹤研究,預測對我市農產品生產貿易的遠近影響,及時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5、組織向型農業龍頭企業參加國內外招商會博覽會,推介農業,增加合作和貿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