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精彩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4W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精彩多篇】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一

6月16日至20日,XX縣農機局組織技術人員對全縣13個鄉鎮(街道)設施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與農辦、農業局、畜牧局聯繫,並深入到各鄉鎮(街道)、村,召開了由種植大户、養殖大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聽取了基層種植、養殖人員的意見和建議,近幾年,設施農業在XX縣種植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異軍突起,迅速發展,成為該縣農業最具潛力的經濟增長點,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種植品種、養殖品種逐漸增多,品種質量有所提高,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一、XX縣設施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幾年,XX縣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地位日益上升,在全縣農業總收入中佔有較大的比重。據調查統計:全縣種植瓜果、蔬菜的塑料大棚有1.5萬個,規模1667萬平方米,總投資12800萬元,年產值12500萬元,從業人數33000人;

種植西瓜、蔬菜的小拱棚6500個,規模233萬平方米,總投資1500萬元,年產值1050萬元,從業人數1400人;

日光温室有0.15萬個,規模100萬平方米,總投資3750萬元,年產值1500萬元,從業人數6000人;

設施園藝温室總數量400個,總規模20萬平方米,總投資800萬元,年產值4000萬元,從業人數2400人。養殖豬、牛、羊等的開敞式設施有15000個,規模13.5萬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年產值3000萬元,從業人數15000人;

養殖雞、鴨、鵝、兔等的有窗式設施2100個,規模133萬平方米,總投資1600萬元,年產值4000萬元,從業人數4000人;

養殖鹿、山雞、孔雀、狐狸、桑蠶、魚等的設施有1400個,規模16400平方米,總投資1800萬元,年產值896萬元,從業人數2800人;

目前該縣共發展設施農業3萬餘畝,推廣設施農業機械20餘台套,設施農業總投入2.4億元,年總收入2.6億元,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二、全縣設施農業類型、投入構成和經營狀況

1、以分散經營為主,極少數集中規模經營。全縣設施農業栽培以分户經營為主,其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設農業設施,自主經營。招商引資建設的設施農業,科技含量較高,採用先進的經營管理方式,由於它們的存在,提升了全縣設施農業的整體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加快了XX縣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

2、設施栽培經濟效益可觀。根據調查情況看,設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有的品種可高達10倍。散户經營的簡易大棚平均年收入為0.6-1萬元/畝,泗河街道喬家村向日本出口的菊花温室大棚每畝純收入可達6萬元,效益是很可觀的。

3、設施農業產品主要是外銷為主。如西瓜、蔬菜以前主要銷往北京、濟南等北方城市,現已銷往全國各地。每到成熟季節,外地商販往來於XX,車水馬龍,十分繁榮。他們的到來,保證了全縣設施農業產品的暢通,市場的繁榮也促進了全縣設施農業的穩定發展。為了雲集各地商販,暢通銷售渠道,XX縣建立了十餘處批發市場。如泗河街道辦事處西關街瓜果、蔬菜批發市場、泗張鎮瓜果批發市場、聖水峪鄉小河村瓜果批發市場等。通過這些批發市場,90%以上的設施農業產品暢銷外地。

4、資金投入。個體農户投入資金佔74%的比例,計18703萬元,招商引資共計投入設施農業到位資金300多萬元,政府投入資金6547萬元。

經技術人員認真調查發現,XX縣在二十多年的設施栽培實踐中,積累了一套適合全縣特點的設施栽培技術,但與省內外先進設施農業發展技術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三、設施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經營分散,規模較小。XX縣80%以上的農業設施為分散經營,無論是自建大棚經營還是租賃大棚經營,經營業主各自為戰,相互封閉。由於經營户主缺乏更新資金,管理技術落後,信息不暢,較少得到產前、產中、產後等服務,種植產品質量難以有較大提高。大棚設計和施工安裝缺乏技術標準,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利用率很低。這種經營業主還要受到市場因素的制約,一旦市場銷售不暢,將遭受很大的經濟損失。

2、科技總體水平低。從設施設備到栽培技術,管理不配套、不規範、難以形成大規模商品生產。XX縣農業設施60%為竹木結構,設施簡陋,圍護材料單一。多年來如遇大風、大雪、寒流災害氣象時,均有倒塌、壓垮、變形等情況發生,造成損失。近幾年全縣迅速發展的日光温室,具有保温、節能等特點。建造一個磚牆結構日光温室大棚每畝需投入2-3萬元,建造時費工費時且投入較高。由於資金和技術方面的原因,推廣得到限制。從配套設施看,設備不配套,調控能力較差,作業主要靠人力。尤其是温、光、氣測試設備,調控設備基本上是空白,仍然停留在試驗階段。設施栽培小型作業機具也缺乏,除採用小型手扶拖拉機進行耕地作業外,基本上依靠人工作業,而且環境條件十分惡劣。

3、缺乏專業育苗設施。設施栽培是不同於大田栽培的技術體系,從品種選育,栽培技術到管理等應形成一套完整的規範化技術體系。國內外先進的設施農業栽培基地都具有品種繁育基地,專為設施農業提供優良栽培品種。XX縣由於基礎較差,又受資金缺乏影響,這方面的研究開發緩慢。

4、資金短缺,需各方面籌措資金。從全縣目前情況看,土法上馬的大棚(水泥立柱、竹竿棚架、覆蓋草簾)一般為每畝投入6000-8000元。日光温室大棚(磚牆鋼架結構)一般每畝投入4-5萬元。佔總數90%以上的傳統簡易設施如不及時更新改造,必將被市場淘汰,而更新改造農業設施需大量改造資金,設施農業擴大發展規模也急需資金。由於資金缺乏,各層次設施農業栽培處於徘徊不前的發展狀況。因此,提高農業產品的競爭力,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已是刻不容緩。

四、加快設施農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科學規劃,分層次發展。制定設施農業發展規劃要從XX縣實際出發,考慮農民的經濟水平和當地自然條件,要突出當地特色,切忌脱離實際、貪大求洋、盲目發展。一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逐步建立由低級到高級,由小型分散到大型規模化的農業設施體系。二是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進行規模建設。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資源、經濟、市場和技術優勢。要與土地經營規模相適應。既要發展大規模、高水平的龍頭示範帶動基地,又要發展投資少、見效快、具有當地特色的中小規模的設施農業工程。

2、建設多元化經營機制。XX縣目前已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和社會投資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特別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了水平較先進的設施農業基地。農民建設設施農業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這説明政府支持與引導設施農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一是鼓勵農民投入,農民作業散兵作戰的中小投入者,資金缺乏,技術落後,信息閉塞,他們所經營的農業設施結構簡單,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設施產品質量較差,在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要從政策上鼓勵他們,技術上幫助他們,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的服務,特別是產後銷售服務,要保護和培育好各類市場。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和鼓勵社會團體投資興辦設施農業。特別是提倡股份制經營體制。三是通過招商引資加快發展全縣設施農業。該縣設施農業工程水平較高的是新農村建設幫扶點聖水峪鄉小河村興辦的蔬菜大棚項目。通過吸引外資,彌補縣內發展資金的不足,從而促進全縣設施農業快速發展。

3、選優種植品種,打造品牌優勢。這是設施農業能否迅速發展壯大的決定因素之一。目前,XX縣設施農業栽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優勢。西瓜設施栽培經歷近二十年的發展,品種不斷優勝劣態,形成了京欣系列為主要品種,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品牌優勢是一種無形的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並且在發展過程中,繼續打造新的優質品牌。

4、搞好設施農業工程項目示範,帶動全縣設施農業發展。目前,全縣已有蔬菜、西瓜、花卉、奶牛等設施農業發展示範區,分步在泗河街道、楊柳鎮、星村鎮、中冊鎮、泉林鎮、金莊鎮等鄉鎮(街道)。申報了市級設施農業工程示範項目,有的已批准,形成了各自的設施栽培技術管理體系,取得了寶貴的經驗,但只有西瓜設施栽培形成了產前、產中、產後各過程的體系標準。

5、搞好工程技術與生物技術的結合,實行設施與栽培技術配套。在穩定提高單產的基礎上,着重於品種的增加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加強無公害蔬菜、秸杆生物反應堆技術的開發應用。目前縣級設施農業示範區已經着手研究秸杆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應用,並已取得效果。

6、引進推廣先進設施設備。一是耕整地機械推廣應用。目前國內已研製成功了微耕機,可進行犁耕和旋耕作業。二是推廣電動雙向捲簾機。聖水峪鄉小河村安裝的捲簾機構性能好,效益高,很有推廣價值。三是微、滴灌設施技術的推廣應用。該縣泗河街道、星村鎮、高峪鄉等在蔬菜、西瓜栽培中使用效果較好。既可減少室內水分蒸發,減少病蟲害,避免因大水漫灌引起的室温急劇變化,還可隨灌溉施入可容性肥料,促進增產,增加效益。

五、關於促進設施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1、繼續實行信貸支持。經驗證明,XX縣農行、農村信用社實行的“小額貸款”扶持政策,對發展設施農業起到了積極作用,泗河街道辦事處西曲泗村西瓜栽培大棚建設,總計投入資金達300多萬元,其中貸款即達100多萬元。由於設施農業工程造價較高,投入大,靠農民積累自身發展困難較大。一方面農業設施優化改造工程缺乏資金無法進行,設施農業發展出現徘徊不前的狀況。另一方面新發展項目由於資金問題無法按期投入。

2、加強技術培訓工作。設施農業科技含量高,管理者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全縣目前採取多種辦法進行技術培訓,包括組織技術人員現場指導,鄉鎮(街道)、村級實用技術培訓學校短期集中培訓,以及參觀學習等,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於系統性差,只能解決眼前的一些具體問題,不能按科學的生產標準進行系統管理,建議培訓一批專業技術人員。

3、加強農業招商力度,發展高科技設施農業,提升全縣設施農業質量檔次。外商經營的設施農業在科技方面是該縣的龍頭,其經營管理方式、設施配套等反映了設施農業的發展方向。他們的存在還擴寬了該縣設施農業生產經營範圍,打破了傳統的市場空間,這是該縣發展設施農業所迫切需要的。

4、加強組織領導。①縣、鄉鎮(街道)、村均應把發展設施農業工程列為重要工作來抓,當成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也將加快農民實現小康的步伐。要提高認識,加大措施,加快設施農業向縱深發展。②加大政府投入。特別是在起步鄉鎮(街道)、村,政府投資要向設施農業傾斜,要拿出足夠的精力協調,並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③要搞好縣、鄉鎮(街道)二級示範基地建設。

目前,XX縣縣級示範區起點較高。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鄉鎮(街道)根據各自特點,要加強設施農業示範的建設管理。形成適合全縣設施農業發展特點的分層次示範體系,帶動全縣各層次設施農業工程迅速發展。

設施農業與裝備 篇二

蘇州設施高效農業

1、常熟市海明蔬菜園藝場

常熟市海明蔬菜園藝場成立於2002年,位於江蘇省重點中心鎮—常熟市梅李鎮。目前擁有職工320人,技術人員26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14人,管理人員16人。現有固定資產420萬元。

園藝場集種植、初加工、保鮮、銷售為一體,主要生產和銷售各類蔬菜。銷售範圍主要以蘇州、常熟、江陰、張家港、宜興、太倉等地區,重點是大潤發、百潤髮大型超市。

園藝場現有生產基地面積2400多畝,其中:防蟲網設施600畝,鋼架大棚設施面積420畝,噴滴灌應用面積1500畝。公司年銷售優質蔬菜2200萬公斤,銷售額5800多萬元。輻射帶動周邊農户1500多户,面積6000多畝。帶動農户實行規模化種植、基地化管理、標準化生產、組織化運作、超市化銷售,逐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户的蔬菜產業化經營組織模式。

近年來,園藝場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基地的設施建設,建成了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並配套了防蟲網、大棚、噴滴灌等設施,配套了農藥殘留檢測儀、地下滴灌、冷庫和生產加工用房。逐步形成和完善一整套優質蔬菜生產的技術操作規程,並大力推廣了設施蔬菜栽培技術、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藥的應用技術,使生產的蔬菜達到優質無害化的質量標準,最終達到“降耗減污、節本增收、持續高效”的目的。加快了我鎮農業向優質無害化方向發展,有利於建設生態農業,提高農

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2、崑山市巴城萬畝葡萄園

巴城萬畝葡萄基地創建於2006年10月,規劃面積10000畝,計劃投入建設資金17758萬元。基地分為核心區、優質無公害葡萄生產區、葡萄改造示範區三個功能區。基地用3年時間分三期建設,建成十個葡萄特色基地,引進、培育百種品種,帶動千户農户,形成萬畝種植規模。實施集約化、設施化優質葡萄生產,2000畝核心區集無公害葡萄種植、農業休閒觀光示範等功能於一體,重點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年產優質葡萄10000噸以上,年供優質葡萄苗種20餘萬支,年產自釀優質葡萄酒100餘噸,保鮮儲藏優質葡萄反季節銷售50餘噸。

目前,基地已種植優質葡萄5500畝,品種以歐美雜交種、歐亞種為主,主要有巨峯、藤稔、翠峯、黃玉、高魯碧、醉金香、多摩峯、安芸皇后、黑峯、森田尼無核、維多利亞等,做到早、中、晚熟合理搭配。採用先進農業機械和現代節水灌溉技術體系,配套建設低温保鮮設備,實現中耕、開溝、修剪、植保、加工等主要作業機械化、智能化,全面應用整枝、嫁接、套袋、花期調控、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先進實用技術。

與專業高校合作,引進優質高檔品種,建設酒堡、保鮮坊,開發葡萄粉、葡萄汁等深加工產品,使一、二、三產業有機結合,提升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率。

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的產業經營模式,農户以土地和富民

合作社資金入股等方式,間接參與基地經營運作,基地產生的效益將以分紅的形式,直接反饋給入股農户,並在葡萄種植、採收、銷售以及深加工等環節,可提供2000個勞動力就業。

3、崑山市千燈大唐生態園

大唐生態園是崑山千燈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的一個特色產業基地,位於千燈鎮區東南,離鎮中心5公里,涉及千燈大唐、大潭、吳橋三個行政村,佔地面積5000餘畝。分為優質果蔬栽培區和優質糧油基地兩大區域。果蔬栽培區2000畝,其中果蔬1700畝,瓜果300畝。瓜果種植以無公害綠色西瓜、甜瓜、小黃瓜、迷你南瓜為主,畝均產值1.5萬元左右,利潤8000元。2007年,蔬菜瓜果合計總收入450萬元,盈餘103.9萬元。除去支付農民土地徵用補償金60萬元(750畝×800元),盈餘43.9萬元。優質糧油基地3000畝,稻麥兩季年畝均可達2100元左右。

大唐生態園依託農民土地流轉入股、實現規模化經營,採用股份制、公司化運行機制,組織生產。入股農民收入每年保底返回土地流轉費每畝800元,再根據企業經營效益實現二次分配。另外,生態園就近解決本地勞動力就業近200人,年發放工資近200萬元。2007年,當地農民人均收入達13500元,比改造前增收530元;勞均收入達2458元,比改造前增收925元;畝均效益達1060元,比改造前增收457元。

下一步,生態園將強化生產管理,加大農業招商力度,努力把生態園建設成為集生產、示範、培訓、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綜合

性現代化示範園區,把大唐生態園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現代農業的先行區、樣板區。

4、太倉陸渡—瀏河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

太倉陸渡——瀏河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總規劃面積2萬畝,依託已初具規模的陸渡現代農業園區和緊鄰的瀏河都市蔬菜示範園,實行跨鎮聯動發展。目前,沿東西向主幹道已經形成了2000多畝的設施蔬菜生產核心區,已建成1000多畝標準鋼架大棚、100多畝聯棟大棚、1500平方米智能玻璃育苗温室,區內道路、橋樑、溝渠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相關噴滴灌節水灌溉、蔬菜整理包裝等配套設施正在逐步完善,大大提高了示範區優質蔬菜的生產能力和單位土地的產出效率。在加快硬件建設的同時,注重運作機制的創新,以綠潤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組建了綠潤蔬菜專業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一頭連結市場,一頭連結農户,實行產加銷一條龍服務,有效地帶動了周邊農户種植高效蔬菜作物。

圍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將該片區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現代設施農業“樣板區”的總體目標,太倉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由浦榮皋書記任組長的“太倉市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區內兩鎮分別組建了專門的工作班子。採用政府主導、企業運作、農民參與的開發建設機制,擬用3年的時間,高標準改造示範區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建成連片近萬畝的設施蔬果生產展示區,配套建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工廠化育苗配送中心、果蔬產品加工配送中心、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和農民教育培訓中心,把示範區逐步建成田塊平

整、格田成方、綠化成片、設施配套、環境生態,具有“江南水鄉、田園風光、現代農莊”特色的高效設施農業樣板區。

5、張家港市功國蔬果生態園

張家港市功國蔬果生態園成立於2005年3月,註冊商標為“恭國牌”,總面積1000畝,其中鋼架大棚690畝(其中配有100畝防蟲網),竹大棚200畝,露地110畝。主要生產西瓜、辣椒、西芹、冬瓜、馬鈴薯、西葫蘆、番茄、黃瓜等,並於2007年成立了質量控制小組,完善了基地生產台帳資料,詳細記錄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進行標準化生產,現已認證6個蔬菜綠色食品,另有6個產品正在申報。

基地注重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其長季節大棚設施栽培西瓜面積佔300畝,接種西葫蘆,畝淨效益可達9000元左右;辣椒套種甘蔗技術是其從南方地區引進改良過來的,畝淨效益可達6000元左右,年銷售600萬左右。

生產過程中,對工人分組管理,分段承包,工人每天計件、定量,由專人進行考核。在分組基礎上,將生產中各環節分段承包,工作內容儘量單一,這樣有利於勞動定量、考核,也便於工人掌握技術,管理到位,不走樣。

基地注重產業化發展和品牌效應,正在張家港市區籌備開設優質蔬菜超市,新建保鮮庫和配套加工車間,實現淨菜配送,新建企業網站實現網絡銷售,延長產業鏈,實現多樣化銷售。

示範園區內流轉出土地的農户,每年可獲得400元/畝的租金和政府補貼的300元/畝,即年可獲得700元/畝的土地收益。由於基地

效益好,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周邊蔬菜種植户競相使用基地推廣應用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肥藥等。

6、蘇州玫瑰園園藝有限公司花卉基地

蘇州玫瑰園園藝有限公司位於吳江市平望鎮,創辦於1994年,是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省農業龍頭企業。公司下設蘇州玫瑰園花卉市場、蘇州市花卉組織培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吳江市玫瑰園園藝場及眾多連鎖花店,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集花卉、盆景、苗木生產與銷售、園林設計、施工養護和市場經營於一體的綜合性園藝企業。公司創立以來,始終堅持“公司+基地+農户”產業模式,規劃建設5000畝花卉基地,核心區2000畝,分鮮切花區、盆栽區、穴盤苗木區、農休閒觀光區四大功能區。目前,已建成200個鋼管大棚、簡易5連體大棚50個、保濕地膜15萬平方米、400畝噴滴灌設施,鋼質棚架10萬平方米,並帶動農户發展5000畝的花卉產業。在市場建設方面,一期投資3000萬元,建立了一個佔地3萬平方米、擁有標準商鋪300餘個的大型現代花卉交易市場,內設高中檔盆花區、花卉與盆景區、鮮切花區、工藝品區、園藝資材區、綠化工程展示區、苗木區等七個功能區。二期投資4000萬元,建設智能化恆温室交易區30000平方米、內設20000平方米的南方植物交易區和10000平方米的園林綠化景點展示區的現代花卉倉儲物流中心。玫瑰園花卉市場,是目前蘇州市唯一的集花卉、盆景、園藝、苗木為一體的現代化花卉交易市場,是省內最具特色的花卉綜合消費市場,年交易額達2.7億元。

設施農業與裝備 篇三

調 查 報 告

--------關於瀘西縣設施農業建設的調查

074040234 姓

周豔瓊 院

歷史與行政

業 行政管理 指導老師

王俊程 關於瀘西縣設施農業建設的調查報告

現在全國都在發展設施農業,通過設施農業建設將廣大農村發展起來,提升農村技術含量,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對設施農業建設很關心,就選取了家鄉所在縣——瀘西縣,對瀘西縣設施農業建設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起因

科技迅猛發展,高新產業使城市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廣大農村還未實現科技的普及運用。近年來,為提高農村生產力,提出並已正在進行設施農業建設。

作為家住西南的一名農村孩子,為了解家鄉設施農業建設情況,我利用暑假時間對我所在縣瀘西縣設施農業建設進行調查。通過觀察家鄉發展以及各方面收集材料分析,從中瞭解家鄉設施農業建設情況,通過自己的分析,對家鄉設施農業建設建言獻策。

作為雲南省的一個縣,瀘西有云南獨有的喀斯特地形,多為山地,同時瀘西縣又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因為多山所以瀘西設施農業建設不能照搬照抄平原地區的方法,因為經濟困難所以瀘西設施農業建設又要和同省其它縣有所區別。瀘西設施農業建設要針對自身情況,招商引資,利用大棚、噴灌等措施克服山地、氣候因素種植高產高價農作物。

二、基本狀況簡介

設施農業屬於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脱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環境安全型農業生產、無毒農業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農產品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

設施農業的代表是智能化温室,現代化温室是實現作物優質高效生產的重要設施。完整的現代化温室由温室框架結構、温室材料、通風系統、灌溉施肥系統等組成。

瀘西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全縣總人口38萬人,典型的農業縣,全縣山區、丘陵面積佔65.3%;不良地形、地貌佔了全縣面積和耕地面積的大部分。瀘西縣主要種植煙草與小麥兩季,經濟作物單一,同時採用牛耕種植,機械種植很少,科技含量低。瀘西人要脱貧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是必由之路。

三、縣政府設施農業建設舉措分析

為了很好的把握瀘西設施農業建設脈搏,我決定首先從政府設施農業建設舉措方面入手。通過了解政府的設施農業建設牽引措施,對瀘西現狀有個基本的瞭解,進而再深入田間地頭現地勘察分析。

通過在縣工會實習的間隙,我查看了《瀘西縣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方案》,這是瀘西於2008年4月19日製定的,是迄今瀘西農業建設的指導性綱領。該規劃以縣城為核心向邊緣村鎮星形輻射,其中涉及蔬菜、淺水藕種植,採用招商引資方式引進資金,向農民普及農業科普知識的方法發展農業。從此舉措來看,政府並未涉及設施農業建設的舉措,仍然按照之前農業發展模式發展,並未把現代科技種植引入農業發展。

我所查看到得瀘西的關於設施農業建設的發展舉措應該是今年縣政府制定的“實施整村推進片區開發暨新農村建設示範項目”與設施農業關聯的發展戰略規劃,該規劃把設施農業建設作為發展現縣現代農業的突破口,抓住國家設施農業裝備補貼的惠農政策機遇,引進推廣適合縣農業生產條件的温室大棚、噴滴灌兩項設施農業裝備。從這一規劃看,瀘西開始有了設施農業發展的概念,引進科技。

另外有一則2009年11月24日的“瀘西縣農業局關於請求劃撥現代農業設施示範項目資金的請示”,這是農業局向縣政府進行設施農業建設的請示,其中2009年,農業局已別在中樞鎮建設蔬菜大棚700畝,小棚3000畝;在金馬鎮建設蔬菜大棚300畝,小棚1067畝;在永寧鄉建設小棚500畝。目前,已完成單拱水泥樁蔬菜大棚110畝、鋼架大棚50畝,其餘蔬菜大棚正按照計劃組織建設,預計2010年3月底完工。按照設施農業建設實施方案,每建設蔬菜大棚1畝縣級配套1000元,現需補助資金100萬元。為確保工程按期完工,請縣人民政府撥款。

緊接着2009年11月27日,農業局再度作了“瀘西縣農業局關於請求給予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經費補助的請示”,農業局已經展開了設施農業建設。通過分析這個經費補助請示,可以看到全縣立項的現代設施農業1000畝大棚建設正緊張有序推進,預計2010年3月底全部建設完成,截止目前,共建大棚4850畝,其中:已建成鋼架、水泥樁大棚310畝,簡易竹子大棚3650畝,正在建造鋼架、水泥樁大棚890 畝,可以看到設施農業建設有一定進展。

另外再看該請示中的補助費用,但由於設施農業投入較大,維修、更換成本較高,為使該項目更好地發揮效益,達到可持續發展,現計劃加大投入力度,特提出以下經費補助申請:

(一)補助內容

1、全縣現代設施農業大棚4850畝給予棚膜補助。

2、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經費補助。

3、現代設施農業技術培訓經費補助。

(二)補助金額

總補助金額: 100萬元

(三)補助資金使用概算:

1、對部分鋼架、水泥樁大棚給予棚膜補助,計劃每畝補助2000元,計劃補助面積150畝,合計30萬元;對部分簡易大棚給予棚膜補助,計劃每畝補助1000元,計劃補助面積200畝,合計20萬元;兩項共需經費補助50萬元。

2、對蔬菜新優品種引進、試驗、示範給予補助,計劃每畝補助1000元(主要用於購買種子、農藥、化肥等),計劃補助面積15畝,三季共需經費補助4.5萬元。

3、對設施農業新品種推廣給予種子補助,計劃每畝補助62元,計劃補助面積2500畝,共需經費補助15.5萬元。

4、對基地設施農業無公害蔬菜生產給予農藥補助,計劃每畝補助60元,計劃補助面積2500畝,共需經費補助15萬元。

5、科技培訓:計劃組織開展以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高檔精細菜栽培技術等主要內容的農業實用科技培訓56期,3652户,19385(人)次,印發各類技術資料20000份。共需經費補助15萬元。

以上共需資金補助100萬元。

綜合以上瀘西政府對設施農業的政策舉措分析,可以看到瀘西縣農業局已經開始進行設施農業的規劃並着手實施,設施農業屬於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從而農業局在資金,技術各方面都受到限制,瀘西設施農業仍很薄弱。這是從政府舉措分析所看到的,為深入瞭解瀘西具體情況,我於實習之後深入村鎮現地勘察分析。

四、現地勘察分析

我挑選了瀘西縣中樞鎮和舞街鎮兩個地方進行現地勘察,進而更深層次地把握瀘西設施農業的建設狀況。

我走到中樞鎮田間地頭,那裏道路經過了一番整修,把以前的老路土路改為縱橫交錯的水泥路,興修的水渠內側都用水泥使表面光滑,這樣水從渠內流過九不會滲透流失。可以看到整個鎮的交通水利都有了質的提高,對農作物灌溉,糧食收穫運輸起到了根本保障。通過走訪當地村的幾乎農家,我進一步瞭解到,近兩年來,村裏道路進行整修,同時有外地老闆到這裏向農户推廣經濟作物,收購農民種植的除蟲菊、亞麻、燈盞花等經過深加工後遠銷外地。就今年,在逸圃和金馬兩個村,就有一老闆租購了農户上千畝農田實現優良品種大棚西瓜的種植,從而在冬季生產出香甜的西瓜,實現反季節種植。

單從中樞鎮的情況看,興建道路水渠,外商進行投資,可以發現雖然人們還沒有設施農業的概念,但設施農業已經形成一種發展趨勢,科學技術正在運用於農業生產。為了進一步驗證我所得到的結論,我又深入舞街鎮進行勘察。

在舞街鎮,我瞭解到關於設施農業建設的兩個項目。今年6月午街鎮鳳舞村開展建設50畝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工程。該項目由新疆天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大棚按8元/㎡計算,預計國家總補貼資金達266800元;噴滴灌補貼標準為300元/畝,預計將獲得國家15000元的補貼資金。目前該示範工程項目正在緊張建設過程中,預計七月底將全部建成完工並投入使用。8月26日,午街鎮鎮政府召開秋冬季設施農業(蔬菜大棚建設)招投標會,午街鎮鳳舞村137畝蔬菜大棚,與“禾潤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參與此次設施農業建設競標的有隆多商貿有限公司、銀華園藝設備有限公司、禾潤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蒼松節水灌溉有限公司等四家經銷商。參會農户代表將各經銷商上報的用材標準、成本預算、建設方案等分項考核後自主選擇了“禾潤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雙方於當日簽訂了建設合同書,預計9月20日動工。

從舞街鎮的情況看,蔬菜大棚建設實現了蔬菜的反季節種植,在冬季為市場提供新鮮蔬菜,和中樞鎮一樣,科學技術已經開始運用於農業發展。

結合中樞和逸圃兩地的勘察情況,初步判定,瀘西設施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處於剛建成階段;已經有了設施農業的影子,設施農業建設處於起步階段。

五、縣設施農業發展瓶頸

通過對縣政府設施農業建設舉措分析以及現地兩個鎮的勘察分析,我對瀘西設施農業狀況有如下認識:

首先,就其設施農業建設成就,瀘西農業站積極開展工作,瀘西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提高,另外招商投資,生產反季節西瓜和蔬菜有了初步的設施農業的影子,再次,因為設施農業處於起步階段,瀘西設施農業發展的前景是很廣闊的。

其次,基於瀘西現狀,瀘西發展設施農業建設存在如下問題:

(一)瀘西為多山地、丘陵的喀斯特地貌,實施設施農業如果僅在可用耕地內進行,那麼規模將會很小,但對自然天然環境利用,又很困難;

(二)瀘西經濟落後,為國家級貧困縣,發展設施農業缺乏資金,同時多年的貧困造成農業最基本的基礎設施不齊全;

(三)在發展設施農業的時候,瀘西政府缺乏獨立自主的發展態度,從縣政府制定的“實施整村推進片區開發暨新農村建設示範項目”規劃中“抓住國家設施農業裝備補貼的惠農政策機遇”這點看到縣政府發展設施農業依賴於國家補貼;

(四)從現地勘察的結果看,瀘西發展設施農業存在當地人缺乏科學技術知識,設施農業需要具備很好的技術,而瀘西本地農户基於長期的煙草種植,思想上對技術的認識不夠;

(五)缺乏專業的技術骨幹,雖然招商但沒有吸引人才;

(六)只顧招商引資,吸引外地老闆到本地承包土地進行規模種植,雖然其中投入了一定技術含量,但承包土地的結果業就變相地從農民手中拿走了土地,此種種植只是規模種植,並沒有實現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

(七)沒有利用好現有人力資源,土地承包後,大量農民無事可做,就紛紛到外地進行打工,承包只是集中了土地,並沒有實現人力、物力、財力及科技的融合。

綜合來看,瀘西設施農業建設受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觀念不對,把設施農業搞成土地承包,發展會遇到很多困難,但瀘西設施農業畢竟還處於起步階段,只要調整觀念,制定正確的規劃,吸引人才,發揮本地人積極性主動性,瀘西的前景將會無限美好。

六、個人設施農業建設發展建議

設施農業建設是農業發展的方向,通過對家鄉瀘西設施農業建設的調查,對瀘西縣設施農業建設狀況有了準確的認識。針對瀘西設施農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實現瀘西設施農業建設的突破,有以下發展建議:

(一)改變政府發展態度,提升縣領導認識

一個地區的發展,當地領導班子的發展態度,認識水平是關鍵。領導班子獨立自主,雖然屬於國家級貧困縣,但這不是各方面都依賴國家的理由,不擺脱依賴性,就不能帶領全縣人民走出國家級貧困縣致富。發展設施農業靠自己,制定正確發展設施農業的規劃,調動全縣人民,而不是依賴於招商引資,實現簡單的土地承包。

(二)轉變農民觀念,提升農民科技種植水平,在全縣推廣設施農業建設觀念 思想是指導行動的基礎,從思想上解決人們對設施農業的態度,使大家看到設施農業的發展前景,大家認識水平提高了,在設施農業建設上積極性也將得到極大提高。進而組織農民進行相關技術的培訓,為設施農業建設所需要的勞動力提供保障。

(三)吸引人才,招商引資

通過吸引人才,對縣土地進行勘察,結合本地氣候條件和科學技術,克服自然不利因素,選擇若干經濟作物,在全縣統一規劃,制定發展方略。因為縣裏財政緊缺,可以通過招商的方式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但招商之後不是任由商家自己計劃,必須使商家在全縣統一規劃之內,大量吸收本地農户進商家種植。

(四)最大化利用現有耕地,同時利用好山地

把農户零散的農田統一起來,在這些比較肥沃的土地上種植高產高收勞動密集型的經濟作物,實現現有根底的最大化利用。另外,設施農業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脱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環境安全型農業生產、無毒農業,瀘西山區、丘陵面積就佔據全縣面積的65.3%,這些地方雖然比較貧瘠,但是憑藉現代科學技術,選擇適宜的果樹種在山上,技術種植,不但能利用山地,產生經濟效益,同時綠化了山川。

通過對全縣領導觀念和農民技術水平的提升,通過全縣努力,把現有耕地和山川都利用起來,進而創建出環境優美的生態農村,再次開發旅遊產業,實現二次經濟,最終實現設施農業的建設。

通過對家鄉縣城設施農業建設的調查,瞭解到家鄉設施農業建設水平。作為西南全國的貧困縣,雖然設施農業還未成熟,但由瀘西這樣的縣都起步建設設施農業,可以反映全國很多地方設施農業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將會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10年10月12日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篇四

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項目農業建設的有效載體,是促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的有效途徑,對於提高農業競爭能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市設施農業經過近幾年的強力推進,目前在數量、產量、效益上都取得了明顯突破。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農業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城鄉一體化”總體目標,按照“繼續做大做強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產業定位和建立“綠色特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功能定位,重點開展以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土地流轉與規模化經營為重點的現代農牧業建設,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呼包鄂經濟圈”食品加工業的優質原料基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和休閒度假的綠色生態旅遊區,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大、產品層次高、知名品牌多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推進“塞外糧倉”到“西部廚房”的現代農牧業轉型。

截至xx年底,全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8.1萬畝,其中日光温室4.7萬畝,塑料大棚3.4萬畝。全市100畝左右的設施農業園區已發展到63個,200~400畝的有33個,500畝左右的有9個,1000畝左右的有15個。全市參與設施農業建設的企業共32家,企業建設設施農業面積共1.56萬畝,其中温室1.46萬畝。

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面積627.8萬畝,佔到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5%,其中農業部認定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216萬畝。綠色食品生產企業45家,獲得綠色食品標誌認證的產品116個;有機食品生產企業8家,獲得有機食品標誌認證的產品47個。“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等特色產品獲得了農業部“地理標誌產品”登記保護。河套牌雪花粉、河套白酒、維信羊絨製品、金川牌保健啤酒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二、存在問題

(一)資金短缺制約設施農業發展。一是設施農業的投入非常大,目前我市建一畝磚鋼結構温室投入14萬元左右,建一畝土鋼結構温室投入9萬元左右,對收入相對較少的農民來講,還沒有能力完全承擔建設資金;二是設施農業貸款門檻較高,貸款期限短,額度小,加上不能抵押,農民聯户擔保能力弱,信貸風險大,因而銀信部門放貸積極性不高;三是設施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工作經費短缺,許多成熟生產技術不能推廣應用,影響了設施農業效益的提高。

(二)農民對設施農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影響了設施農業的發展。設施農業生產需要一年四季勞作,農民發展設施農業有嫌麻煩的思想。部分農民對設施農業缺乏正確認識,參與意識不強,顧慮較多,政府推動與農民自願差距較大,制約了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

(三)技術力量薄弱。我市設施發展迅速,生產基地點多面廣,技術指導服務任務繁重,缺乏設施農牧業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民科技帶頭人,現有技術力量相對薄弱,難以滿足設施農牧業發展需求。

(四)市場體系不健全。各旗縣尚未形成大型農產品物流園,無市場帶動能力,組織化程度較低,蔬菜銷售相對困難,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規模化種植程度不高,產業鏈條不完整,因而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

按照全市“十二五”規劃目標,到“十二五”末,全市設施農業面積發展到30萬畝以上,設施農產品總量達到60億斤,總產值達到50億元,農民人均來自設施農業的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吸納農村勞動力20萬人。積極穩妥推進土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流轉,推動土地向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户集中,加快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化經營。到“十二五”末,全市土地流轉累計達到500萬畝。就目前的發展狀況實現上述目標還有一定難度,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三、建議

一是政策扶持——抓投入。針對發展設施農牧業資金匱乏的實際,通過財政資金的引導,吸引更多的信貸資金、企業投資、社會融資和農民籌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切實加大對設施農牧業的投入力度,確保建設資金及時到位。積極協調銀信部門想方設法解決貸款資金,特別是對於建設規模大的農户,酌情放低貸款門檻,增加貸款額度。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有關發展設施農業項目。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宣傳補貼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宣傳及輿論環境。依託區位、交通、資源優勢,精心組織、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到我市投資設施農業建設,從而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二是拓寬渠道——抓市場。抓生產,必須抓流通,沒有市場流通,設施農牧業難以做大做強。應堅持兩手抓,生產與流通要同步進行,各鄉鎮要轉變政府職能,主動出擊抓銷售。一是率先培育銷售經紀人隊伍,培養營銷大户,拓展外銷市場。二是依法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民統一管理、經營,提高設施農業組織化程度。三是抓好批發市場建設,創造良好的農產品交易流通平台,保證農產品貨暢其流。積極發展龍頭企業,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新型產業化組織體系,使設施農業建設、生產、流通融為一體,以拉動全市設施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品牌經營——抓質量。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者的質量意識,堅持品牌戰略,打造無公害蔬菜品牌。加快新品種的引進,重點培植一批農產品品牌和商標,抓好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積極做好無公害蔬菜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擴大蔬菜生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知名品牌。引導有實力的合作社和企業建温室、建保鮮庫,培養和發動一批經紀人積極參與生產、收儲、保鮮、調運和銷售,提高設施農業組織化水平。

四是依靠科技——抓服務。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科技人員配備,充實設施農業技術力量,儘快培養一批能進棚實踐指導的專業技術人員,並要整合全市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承包,實行跟蹤負責,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工作。二是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籌措專項經費,聘請外地有經驗、懂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實地指導,增強技術支持。三是加強對現有科技人員的技術培訓和知識更新,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和服務水平。四是要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設施農牧業是一項資金、技術、勞力密集型產業,而農民又是設施農牧業的主體,必須抓好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儘快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素質,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五是集中力量建設先進的`試驗示範基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五是科學經營——抓管理。高度重視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建設,真正實現生產環節和市場的對接及連通。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搞好市場信息服務,組織專門人員長年在周邊城市和地區進行信息採集、分析和研究,與國內各大蔬菜批發市場實現信息聯網,建立以信息和市場指導蔬菜生產的服務機制,提高對市場信息的快速反應能力。通過供需見面、產品洽談等方式,促進設施農業生產基地與銷售商簽訂購銷意向協議,使蔬菜生產、銷售更具有穩定性,減少產品產銷的盲目性。積極研究供求關係和消費路徑,為農超對接提供相關服務。重視行業協會建設,提升行業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做好防疫監督工作,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完善市、旗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檢測站,重點開展農藥、化肥、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和藥物殘留監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設施農業與裝備 篇五

一種適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專利發明—新型設施農業

大連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成雲 中國農村科技 2006年9月第10期

【摘要】 新型設施農業是中國專利產品,它除了能創造人工生態環境適宜農作物生長外,更注重的是以人為本,為管護農作物生長的農民提供舒適的生活居住空間,同時也能促進中國特色的農村庭院經濟朝着生態化、景觀化、休閒化的方向發展,並且發揮節水、節能及生物能循環利用的示範作用。新型設施農業現代化生態園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模式,在園區裏的中國農民即能安居又能樂業。

【關鍵詞】 三農問題 庭院經濟 新農村建設 新型設施農業

一、前言

中國的農業、農村及農民,即三農問題,是維持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黨中央為了解決好這個三農問題,在全國掀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潮。如何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最重要的是科技興農,要科技興農,就必需要設施農業。傳統的設施農業只注重農作物生長的人工生態環境,忽略了管護農作物生長並與其朝夕相處的農民生活居住環境,也忽略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庭院經濟給農民帶來的效益,更忽略了中國現行政策下的設施農業在廣大農村市場推廣和使用的效果等。而專利人正是基於上述綜合因素的考慮,發明一種適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設施農業,該發明於2006年2月被中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zl200420070599.8。它的出現,能使廣大的農民在廣闊的農村安穩地從事着農業生產,農民安居樂業了,國家也就長治久安了。

二、新型設施農業的概念及特點

新型設施農業是人工利用和創造生態環境,適宜農作物生長、適宜農民生活居住、適宜農村庭院經濟發展及適宜農村市場推廣的綜合農業。本專利結構特點有五部分:

1、每套新型設施農業的一端設有管護房,管護房對接在單體温室上,單體温室又對接在連體温室上。

2、單體温室位於管護房和連體温室之間。

3、露天種植庭院是由管護房、單體温室、連體温室及公共道路自然圍成。

4、每套新型設施農業的温室與另一套新型設施農業的温室交錯對接形成聯棟温室。

5、由多個聯棟温室組成現代化生態園區。其功能特點也有五部分:

1、適宜農作物生長人工生態環境的科技化。

2、適宜管護農作物農民居住的人文化。

3、適宜中國農村庭院經濟發展的生態化。

4、適宜農村節約型社會的節能化和節水化。

5、適宜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集約化和規模化。

三、新型設施農業的結構和內容

新型設施農業有管護房、單體温室、連體温室、露天種植庭院、道路、管網配套設施、節水設施、太陽能設施及生物循環利用設施等組成。管護房為一層或二層,形狀多樣,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單體温室和連體温室主體為鋼材,上頂為圓弧或斜面,上鋪塑料薄膜或陽光板,側面可採用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圍牆;單體温室位於管護房和連體温室之間,連體温室由多個相同大小的單體温室組成,管護房、單體温室和連體温室相通;一個管護房和一個單體温室並排對接在連體温室上形成一個單套新型設施農業;每套新型設施農業交錯對接形成聯棟温室,由多個聯棟温室組成現代化生態園區;露天種植庭院由管護房、單體温室、連體温室及公共道路自然圍成;院內有污水沉降池、沼氣池、雨水儲水池;管護房頂有太陽能利用設施,温室頂有節水設施,温室內有温度控制設施及通風設施等;道路兩側綠化帶下埋有飲水管道和燃氣管道;園區的電力及通訊採用空中架線,便於維修。

四、新型設施農業的功能和意義

1、安居是穩定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關鍵:新型設施農業的管護房不但是温室大棚生態氣候的緩衝室和農用工具的儲放室,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給看護、管理温室大棚的農民可持續生活的舒適空間。由於精品農業管理嚴格時刻都不能離開人,這就需要給管理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休息場所,而過去那種窩棚式的管護房沒有體現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思想。沒有舒適安居的場所,城裏的農業技術人員和當地農民都不願意長期穩定地從事在這種簡陋條件下的農業生產,由於農業管理人員的不安心,導致農業管理不精心,進而影響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因此,安居是穩定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關鍵。

2、樂業是農民持續農業生產的根本:有了農民安居的管護房,同時也必須要有農民樂業的設施農業,如果能安居的管護房是吸引農民的原因,而高效益的設施農業是長期維持農業發展的動力,也是農民樂業的根本。設施農業由於採用了人工生態環境,農作物生長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得到人工控制,人們可按照不同季節、不同市場需求以工廠化的方式生產農作物,不但產量高、質量好而且經濟價值也高,同時具有觀賞性、趣味性、休閒性並可作為農業示範基地。首先帶來的是社會效益,有了社會效益人氣就旺,進而促進經濟效益的發展,有了經濟效益設施農業的生產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這樣,農民在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裏真正達到樂業。農民有了實惠也就有了幹勁,農業生產就可持續發展。

3、中國特色的農村庭院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重要的輔助經濟:農民白天主要從事大田農作物的生產,回到家裏利用閒餘時間在房前屋後種些果樹、葡萄等經濟作物,在樹下種些各樣的蔬菜,在庭院內養豬、養狗、養雞、養鴨等,即豐富了口味、美化了居住環境、增加了樂趣又可創收,農民幾乎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滿足基本生活,許多農民將這一中國特色的庭院經濟擴大到大田裏,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村的庭院經濟走向規模化、景觀化,又逐漸向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發展,因此,庭院經濟是中國農村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的輔助經濟形式。

4、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模式:精品農業科技含量大,因此要求農民必須具備相當高的農業技術,但目前中國農民素質達不到。為了方便精品農業的管理、方便規模化生產、方便市場營銷,一家一户式鬆散的農業生產必須集中起來,從規模化產生效益,從精細化管理產生效益。而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正是集上述多種優點於一身,它的出現使中國的新農村建設有一個亮點,也使得農村經濟的經營形式有了新的理念,在園區內實行全員投資、獨立核算、自主經營、統一品牌及公司加農户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式,這一建設形式和經營理念必將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模式。

5、節水、節能,生物能循環利用是新農村建設未來發展的趨勢:能源的緊張已嚴重製約着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均開展各種形式的節能措施,中國是耗能大國,城市能量消耗已達到歷史空前,由於城市空間的相對狹窄,節能與其它能量的循環利用只能落到廣大農村。目前,我國利用最多的是太陽能,温室大棚本身就是利用太陽能,還有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照明,太陽能蓄電器;其次是生物能,本專利温室大棚內設沼氣池,就是利用動物糞便和植物莖葉進行生物發酵產生沼氣,沼氣可取暖、做飯,剩水及剩渣可做生物肥;温室大棚還有節水設施;庭院也有水收集池,生活用水流到污水沉降池後進入沼氣池。儘管節水、節能、生物能循環利用有許多好處,但由於目前中國經濟條件所限,還不能普及到廣大農村的千家萬户,但本專利主要目的是在新農村建設中做示範作用。

五、新型設施農業市場推廣和出現的新現象

1、建立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土地的取得方式及相關政策:建立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必須要有土地,一般一個園區佔地為500-1000畝為宜;土地使用性質為農業用地;土地質量要求並不嚴格,因為許多温室大棚採用無土栽培技術;地點選在交通便利處,便於參觀、示範、學習;園區要有足夠的水源。過去,設施農業園區是政府投資建設,農民自己無財力建設,但政府也沒有太多的資金,只能示範性地建設少數幾個園區,而真正有能力建

設的是企業。但企業在取得農業土地的合法性上尚存爭議,因為土地管理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都規定農村土地承包人只能是農民自己,轉包也只能農民內部之間的轉包。在土地使用時間上也存爭議,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農村土地轉包的時間只能是原土地承包時間的剩餘時間。而建設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其使用壽命五十年以上,因此,如果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時間得不到保障,這個現代化的適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設施農業是無法推廣的。為了規避政策上的缺陷,一般的操作方法是:首先投資企業與當地村民委員會簽訂土地轉包合同,土地轉包合同寫上本階段土地承包到期按照國家規定自動順延到下一階段土地承包期滿;該土地轉包合同必須經所在地鄉鎮政府批准;同時,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的總體規劃也必須經所在縣區農業主管部門立項和批覆。土地承包金採用每年支付,土地承包價格採用全國統一流行的“三、六、九”模式,所謂“三”就是每年每畝承包金300元,一般指旱田玉米地;“六”就是每年每畝承包金600元,一般指水田水稻地;“九”就是每年每畝900元,一般指蔬菜地;荒地承包金每年每畝低於100元;果樹地等同於玉米旱地,但果樹另行補償。

2、新型設施農業管護房的政策缺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除了國家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城裏的資金和農業技術人員引到農村,農業技術人員在城裏沒有他們發揮才能的空間,雖然農村有發揮他們才能的天地,但如果沒有好的生活場所,他們是不會到農村來的,他們寧可在城市裏閒着,這真是一個巨大的人才浪費。許多有錢人,他們十分願意到農村呼吸帶有草香的新鮮空氣,體驗農業生產帶來的無比樂趣,他們的投資不主要是為了資金回報,更重要的是享受大自然賦予人生清靜安祥之情。本專利人做過調查,有90%以上的城裏中老年人願意到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生活,有10%的城裏家庭願意投資擁有一套新型設施農業式的家園,如果沒有好的生活條件,他們決不會向農村投資,如果大家都到農村投資,農村的經濟也就很快繁榮,三農問題也就解決了。在推廣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時爭議最大的是管護房的建設標準,由於管護房的質量好且為二層樓,幾乎均被當地土地管理部門加以限制或制止。土地管理部門説管護房是違章建築;農業管理部門説高檔管護房是現代生態園的標誌;投資企業説管護房是設施農業必需的輔助設施,屬於農業生產設施,也就是農業生產資料,即使是有住宅功能,也不能視為單純的住宅,它無房產權屬。雖然通過農業管理部門的調解土地管理部門最終也同意建設,但仍對此做法持保留意見。目前,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的出現,國家還沒有制訂相關的法律條例,有的省雖然已明確了管護房為設施農業的一部分,但具體操作仍有一定的困難。本專利人認為,管護房是新型設施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通常管護房佔地100平方米為宜,佔地比例為新型設施農業單套用地面積的3-5%,為了少佔地還能增加管護房的建築面積,可建二層樓,再高就擋太陽光,不利於温室大棚的生產。如將此條款制訂成國家規範條例,就能杜絕一些人打着建設新型設施農業現代生態園區的旗號搞房地產開發。

3、堅決拆除新型設施農業生態園區的非農違章建築:新型設施農業生態園區的住户,為了開展一些農業項目,可進行一些合理的土建工程。但是,凡破壞原土地耕作層、超高建築及改動原新型設施農業建築必須嚴格禁止,對一些非農建設必須依法堅決取締和拆除,對一些合理的農用土建要審查批准後方能建設。

4、現代化的農業市場管理是新型設施農業生態園發展的保證:園區建成後必須移交到園區物業管理委員會,採用小區封閉式管理,有保安隊、有清掃員、有綠化員並可提供家政服務。另投資企業與當地政府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共同負責園區的農業技術管理,負責提供農業技術、農業信息、農業種苗及農業生產資料。成立農業經營公司,保證提供農業技術勞務及農產品營銷,也可提供農業科技項目的一站式服務。

六、社會評價及結論

新型設施農業,即能創造適宜農作物生長的人工環境,又能提供農作物管理人員的生活居住,也能保持中國農村特有的庭院經濟,更能發揮節水、節能及生物能循環利用的示範,是一種適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模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國

家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條例,協調相關部門給予充分的支持,同時,也堅決打擊利用建設新型設施農業生態園區的旗號搞房地產開發。

設施農業與裝備 篇六

日期:2009-11-06 14:57 作者:趙永平來源:人民日報

從財政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獲悉,明年中央財政初步安排35億元資金,扶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王建國介紹,“十五”期間,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項目資金113.5億元,佔同期中央支持農業產業化總投入的90%以上。1988—2009年,農業綜合開發共建設優質高效農業種植基地2299萬多畝,發展水產養殖749萬畝,扶持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生產服務項目9074個。

王建國説,明年農業綜合開發將主要採取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種扶持方式,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優先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項目,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重點扶持專用小麥、專用玉米、優質水稻、高油大豆、“雙低”油菜、“雙高”糖料、棉花、名優經濟林、蔬菜、茶葉、名優花卉、蠶桑、畜牧、淡水水產等14個產業。

本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餘建斌)11月5日,在江蘇沛縣召開的送科技下鄉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上,又一批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完成中試和熟化的先進實用技術成果發佈,受到了企業界的歡迎。從2001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6.5億元,引導地方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140億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9年來共支持項目4338項,帶動了5200多萬農民增收。

設施農業與裝備 篇七

設施農業發展趨勢

主講人:楊國棟

設施農業,是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採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動植物高效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方式。設施農業涵蓋設施種植、設施養殖和設施食用菌等。2012年我國設施農業面積已佔世界總面積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烴温室大棚膜覆蓋。我國設施農業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面積利用太陽能的工程,絕對數量優勢使我國設施農業進入量變質變轉化期,技術水平越來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設施栽培是露天種植產量的3.5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世界人均面積40%,發展設施農業是解決我國人多地少制約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最有效技術工程。

1設施農業概述 設施農業簡介

設施農業是採用人工技術手段,改變自然光温條件,創造優化動植物生長的環境因子,使之能夠全天候生長的設施工程。設施農業是個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它的核心設施就是環境安全型温室、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環境安全型菇房。關鍵技術是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的覆蓋材料,做到寒冷季節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夠降温防苔;能夠將太陽光無用光波轉變為適應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塵抗污功能等。它根據不同的種養品種需要設計成不同設施類型,同時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相應的栽培技術。

設施農業從種類上分,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和設施養殖兩大部分。設施養殖主要有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兩大類。

設施園藝

設施園藝按技術類別一般分為連棟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陽棚)四類。國際上塑料農膜佔整個覆蓋面的97%,我國佔到98%,其他為玻璃/pc板覆蓋。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有兩條道路:一是引進國外具有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化並具備人工升温温、光照、通風和噴灌設施,可進行立體種植,屬於現代化大型温室。但是不僅沒有普及開來,高成本甚至難以實現商業運營。另一條道路是我國農技推广部門推動農膜生產企業和農民聯手,從塑料大棚和拱棚開始,逐漸發展為日光温室和連棟温室,形成快速發展,形成總面積達到其他國家總和的5倍以上。在遼闊的大地上種養了品種最全的設施種養成果。其優點在於採光時間長,抗風和抗逆能力強,主要制約因素是建造成本過高。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玻璃/pc板連棟温室在防抗颱風等自然災害方面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但是目前仍處在起步階段。塑料連棟温室以鋼架結構為主,主要用於種植蔬菜、瓜果和普通花卉等。其優點是使用壽命長,穩定性好,具有防雨、抗風等功能,自動化程度高;其缺點與玻璃/pc板連棟温室相似,一次性投資大,對技術和管理水平要求高。一般作為玻璃/pc板連棟温室的替代品,更多用於現代設施農業的示範和推廣。②日光温室的優點有采光性和保温性能好、取材方便、造價適中、2 節能效果明顯,適合小型機械作業。天津市推廣新型節能日光温室,其採光、保温及蓄熱性能很好,便於機械作業,其缺點在於環境的調控能力和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主要種植蔬菜、瓜果及花卉等。青海省比較普遍的多為日光節能温室,遼寧省也將發展日光温室作為該省設施農業的重要類型,甘肅、新疆、山西和山東日光温室分佈比較廣泛。③塑料大棚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的温室,農户易於接受,塑料大棚以其內部結構用料不同,分為竹木結構、全竹結構、鋼竹混合結構、鋼管(焊接)結構、鋼管裝配結構以及水泥結構等。總體來説,塑料大棚造價比日光温室要低,安裝拆卸簡便,通風透光效果好,使用年限較長,主要用於果蔬瓜類的栽培和種植。其缺點是棚內立柱過多,不宜進行機械化操作,防災能力弱,一般不用它做越冬生產。④小拱棚(遮陽棚)的特點是製作簡單,投資少,作業方便,管理非常省事。其缺點是不宜使用各種裝備設施的應用,並且勞動強度大,抗災能力差,增產效果不顯著。主要用於種植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等。

隨着蔬菜農藥殘留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突出,環境安全型温室建設成為無毒農業、設施農業、蔬菜標準園建設的核心設施。使用這種設施可以生產出沒有農藥污染的蔬菜瓜果,是今後設施農業重點發展的對象。

設施養殖

設施養殖主要有水產養殖和畜牧養殖兩大類。①水產養殖按技術分類有圍網養殖和網箱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方面,圍網養 3 殖和網箱養殖技術已經得到普遍應用。網箱養殖具有節省土地、可充分利用水域資源、設備簡單、管理方便、效益高和機動靈活等優點。安徽的水產養殖較多使用的是網箱和增氧機。廣西農民主要是採用網箱養殖的方式。天津推廣適合本地發展的池塘水底鋪膜養殖技術,解決了池塘清淤的問題,減少了水的流失。上海提出了“實用型水產大棚温室”的構想,採取簡易的低成本的保温、增氧、淨水等措施,解決了部分名貴魚類越冬難題。陸基水產養殖也是上海近年來推廣的一項新興的水產養殖方式,但是投入成本高,回收週期長,較難被養殖場(户)接受。②在畜牧養殖方面,大型養殖場或養殖試驗示範基地的養殖設施主要是開放(敞)式和有窗式,封閉式養殖主要以農户分散經營為主。開放(敞)式養殖設備造價低,通風透氣,可節約能源。有窗式養殖優點是可為畜、禽類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但投資比較大。安徽、山東等省以開放式養殖和有窗式養殖為主,封閉式相對較少;青海設施養殖中絕大多數為有窗式畜棚。貴州目前的養殖設施主要是用於豬、牛、羊、禽養殖的各種圈舍,以有窗式為主,開敞式佔有少部分,密閉式的圈舍比較少。黑龍江養殖設施以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養牛和養豬場為主,主要採用有窗式、開放式圈舍。河南省設施養殖以密閉式設施為主。甘肅養殖主要以暖棚圈養為主,採取規模化暖棚圈養,實行秋冬季温棚開窗養殖、春夏季開放(敞)式養殖的方式。

自2008年開始,隨着動物疫病的不斷增加和疫苗難防問題的 4 日益嚴重,隨着空間電場生物效應的發現以及空間電場防疫自動技術的發明,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的建設就成為集約化畜牧業的建設重點。[1] 水產養殖設施

在水產養殖方面,設施養殖更多地集中在育苗方面。增氧、實時滅菌、促生長等技術裝備多集中在育苗室。其中對水產養殖效益影響最大的技術問題就是水體的實時滅菌消毒,介導魚礁水分微電解滅菌消毒技術裝備在育苗池內的防病效果理想,以介導魚礁水分微電解滅菌消毒技術、空間電場空氣淨化防疫技術設施為核心設計的環境安全型育苗場正在試驗示範,其成熟的技術成果將對水產養殖業產生重大影響。

2設施裝備

設施裝備的應用情況

在設施園藝方面,覆蓋材料是至關重要的,聚烯烴温室大棚膜的流滴、消霧、耐老化、防塵抗污功能,據定了設施的太陽能利用率。再就是搭建骨架,用竹片或竹竿做骨架,每個骨架用水泥柱或木樁做支柱;鋼架大棚,採用鋼管搭建大棚,目前普遍用連接件代替焊接技術來固定鋼管。塑料連棟温室以鋼架結構的為主。玻璃/pc板連棟温室以透明玻璃或pc板為覆蓋材料的温室,這類温室的骨架為鍍鋅鋼管,門窗框架、屋脊為鋁合金輕型鋼材。

温室設施內使用的主要裝備包括物理植保技術裝備或其他噴霧植保機械、物理增產技術裝備、耕耙與灌溉類機械裝臵、濕簾 5 降温系統等。其中,物理植保技術裝備包括温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臭氧病蟲害防治、色光雙誘電殺蟲燈、防蟲網;而物理增產技術裝備包括利用空間電場生物效應制造的空間電場光合作用促進系統、煙氣淨化二氧化碳氣肥機、補光燈、滴灌系統等;耕耙機械裝臵包括微耕機、微滴灌裝臵;其他噴霧植保機械包括機動和手動施藥器具。温室設施外使用的機械裝備有草苫(保温被)捲簾機、卷膜器等。在生產作業中,機械耕作比較普遍,其他生產環節大多是人工作業。

在設施養殖方面,環境安全型畜禽舍是建設重點,其中的防疫裝備包括空間電場防疫系統、等離子體滅菌除臭系統,而生產輔助設備土要有喂料機、噴淋設備、風機、冷水簾以及糞便處理設備等,大型養牛場還配備了自動擠奶、殺菌、冷藏等設備。大型雞、鴨、鵝飼養場還配備有自動孵化設備。

在食用菌生產方面,環境安全型菇房已經成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建設的重點。其中,空間電場滅菌防病和促進食用菌生長的技術裝備是其配臵的重點。

在水產養殖方面,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利用聚乙烯網片製作的網箱,配備的設備主要是增氧機。介導魚礁水體微電解自動消毒技術正在進入試驗示範階段,它的發明對集約化水產品養殖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高投入大棚 3經營分析

從設施園藝各種類型比較來看,玻璃/pc板連棟温室成本最高,投入也最大,塑料連棟温室、日光温室、温室大棚次之,小拱棚和遮陽棚投資最少。玻璃温室的投資成本在600-800元/平方米,pc板温室的造價在700-1000元/平方米。温室主體加上週邊道路、加温等配套設施造價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塑料連棟温室以鋼架結構的為主,造價在60-100元/平方米之間;日光温室按建築材料不同,造價在40-150元/平方米不等。竹木大棚的材料及工本費在10元/平方米左右;鋼管大棚,設備投資成本高,造價25元/平方米左右。因此,世界上聚烯烴温室大棚膜覆蓋設施園藝佔總面積的97%,我國更高達98%,其他為玻璃和pc板。聚烯烴膜在日光温室和連棟温室僅佔總成本的1/20左右,卻起到最關鍵的作用。成本最高依次為骨架-保温牆-保温被等。

經營狀況

從各省調研情況來看,設施園藝的投入產出比很高,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山東省設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一座日光温室的毛收入可以達到17000元,實現純收入10000元左右。一畝塑料大棚的毛收入為6000元,純收入為3000元左右。據浙江省測算,小拱棚、遮陽棚的年投資回報率達153.42%,塑料大棚的年投資回報率為70.88%,低於平均水平。相對而言,標準節能日光温室每畝平均投資10720元,每年每畝折舊費3050元,雖然畝產值高達9185元,但扣除折舊及直接生產成本費後,每畝的年淨收入為4510元。根據各省統計數據測算,密閉式養殖設施 7 的單個養殖設施年產值1.55萬元,單位面積年產值742.94元/平方米,人均年產值2.89萬元。有窗式的單個設施年產值為1.93萬元,單位面積年產值為674.02元/平方米,人均年產值1.69萬元。開敞式的單個設施年產值為1.18萬元,單位面積年產值為238.47元/平方米,人均產值1.67萬元。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進行測算,設施養殖中密閉式年投資回報率最高,達到38.02%,而其主要類型的有窗式和開敞式的年投資回報率分別為17.57%和27.91%。

4政策措施 發展戰略

各地資源狀況、氣候條件、生產水平和耕作制度有差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分別針對不同類別設施農業的發展要求,科學規劃了本地設施農業的發展戰略。但是技術推廣和市場營銷是設施農業發展的關鍵,很多成熟的蔬菜基地沒有額外補貼,農民自己購買高端的覆蓋材料,取得良好的效益。有些地方政府大力扶持設施農業發展,多數效果很好,但也有政府包辦購買材料搭建設施,也不乏購買到劣質產品,這樣就達不到理想效果。2012年我國設施農業面積5796萬畝,農業部規劃2020年我國設施農業面積7500萬畝,這個規劃是穩健可行的。中國設施農業面積已佔世界總量的88%,量的絕對優勢必將轉化技術含量的提高,中國設施農業技術引領世界發展的時代已為時不遠。在重視補貼設施栽培的同時,應當重視覆蓋材料的技術進步,特別是將一年期覆 8 蓋的温室大棚膜轉換成多年覆蓋;鼓勵生產長期無滴無霧的鏡面膜;鼓勵研製長效防塵抗污染的高性能功能膜。這樣農民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即便補貼少一些甚至沒有補貼,農民積極性仍會很高。

大棚養殖 扶持政策

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制定了設施農業的財政、税收上的優惠政策,對農户貸款貼息和補貼也逐年增加。天津市還將温室捲簾機、微耕機、物理農業機具等設施農業產品列入農機購臵補貼目錄,對農民購買設施農業產品實行補助政策。部分地方政府對設施農業生產用水、用電、機耕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給予財政投入。上海市採取了“政府扶持、社會多元投入、企業運作”的模式,例如由松江區農業委員會下屬的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引進上海部分園藝公司等參與市場、基地的建設和經營,建成了“松江浦南萬畝花卉基地”、“華東花卉交易市場”等。但對於改革開放初期擬定的三大農資產品化肥、農藥、農膜中的農膜扶持太少,農膜若能將目前農技推廣中心擬定的温室透光率從55%提升到80%,將能夠多生產50%以上的果、蔬、禽、蛋、肉,相當於增加了數千萬畝土地的產量。但現在科技發展規劃、政府扶持項目中都沒有農膜的目錄。

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積極推動各地政府,組織科技人員輔導菜農,結合高校、科研單位、龍頭企業、示範基地,投資了大量 9 人力和物力,提高設施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益。種養的類別發展到:蔬菜、水果、花卉、禽畜、漁業、林木育苗、食用菌、中草藥等方面,成為國計民生中不可缺少的設施。對設施內作物生長環境因子的研究正在取得突出成效,光、温、水、氣、肥環境因子的優化步入世界先進水平;甘肅寧夏乾旱少雨地區和沙漠地區的設施栽培更取得可喜成績;結合設施覆蓋材料的研製,更多的利用太陽能量將設施產量提升至露天栽培的5倍已成為現實。國產温室大棚膜技術已經達到國外流滴消霧持效期3年以上的水平;優化太陽光波的温室膜也已經試驗成功;針對內陸地區霧霾較重研製的防塵抗污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屏蔽病蟲菌可視光抑制病蟲害繁衍的技術也研製成功;還研製出光催化殺菌養殖專用膜和夏季降温膜。這些技術將更快推動我國設施農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光温環境因子的優化加大光合作用進程,設施內二氧化碳就不夠用了,農技推廣技術人員研製用秸稈落葉生成二氧化碳,以彌補設施內二氧化碳不足。綜合技術將使設施農業產量整體達到露天種植的5倍,我國18億畝耕地將不再是令人揪心的紅線。

5優劣分析

政府部門多頭管理,設施農業涉及到園藝、畜牧、水產等多個部門,存在多頭管理情況,這從體制上制約了設施農業的協調有序發展;扶持資金投入不足,各省雖然都出台了各項優惠政策,但是扶持資金的投入仍顯不足;設施農業標準化程度低,日前在 10 全國範圍內,還沒有出台統一的設施農業標準;另外,很多企業只重視温室主體結構和配套設備的性能指標和質量,而忽視了温室的整體性及其配套產品的標準化。

設施農業技術

設施農業科研投入不足,技術創新不夠,在温室設計和製造等關鍵環節,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創新技術很少;設施農業裝備發展滯後,設備比較簡易,環境控制能力差,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專業設施農業技術人員缺乏,農户技術水平低,整體素質、服務水平與設施農業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形勢嚴峻,農藥、化肥超標使用導致果蔬品質下降,動物養殖防疫、消毒設施落後,危及消費者的健康。

設施農業的龍頭企業少,輻射帶動能力較差;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外貿型龍頭企業少,規模化花卉、果蔬類產品出口量少。廣大農户規模小,設施農業產業化水平低;農户對市場的認知度不夠,市場信息不靈,生產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穩定,抗風險能力不強;設施農業專業化組織作用相對較弱,大多數專業協會管理分散,主體地位不明確,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經營方式仍以個體農户為主,小農經濟的生產和經營與大市場、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

6建議措施

建立健全設施農業管理組織機構,特別是健全設施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形成穩定、統一的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制定設施 11 農業建設標準;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政策;引導廠商企業、外資企業投資設施農業,推進產業化進程;積極爭取設施農業技術裝備、特別是覆蓋材料進入政府補貼目錄和鼓勵科技發展目錄;圍繞設施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環節,彙集社會資金,為農户提供小額貸款等,扶持設施農業發展。建立果蔬產量評估機制和產銷平衡機制,避免豐產堅守的現象出現。鼓勵設施覆蓋材料的研製向優化作物生長環境因子方向努力,做出能夠調節温度、優化太陽光光波的高端覆蓋材料,以保障我國設施農業儘快達到國際領先的水平。

農業技術

研發推廣適合於我國國情的温室(棚)結構及其配套設施、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加大對環境污染清理和控制裝備、農產品冷藏保鮮設備的推廣應用。各地按照當地實際情況開展包括技術培訓和法律知識、職業道德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完善監測系統,加強對設施園藝生產作業過程的監測和對設施養殖室(棚)環境建設的監督檢查,加大對設施農產品的衞生質量監測,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市場經營

打造品牌戰略和特色農產品戰略,在引導設施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有序發展的同時,扶持一批有優勢、有特色的龍頭企業和生產大户,帶動農副產品加工業、飼料生產企業、營銷企業和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引導民間資本和吸引外資來開發設施農業,提 12 高設施農業工業化水平;建立“國家——省——縣”三級設施農業信息網絡,加強設施農業產銷信息的研究和利用;積極培育產地交易市場和社會中介組織,促進產銷的流暢和銜接,積極向外界發佈銷售信息,解決農民的銷售難題。

7農業產業化浪潮來襲 設施農業將迎大發展

“中國農業正處於一個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的朝陽行業中,面臨着農業產業化大發展的新浪潮。”懷揣“三農”夢想、想在農業產業化領域有所作為的企業,一定要緊跟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

隨着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的創新,中國將出現大批量的新型農業經濟體,即農業示範園區、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等,這將是一次農業產業化的浪潮。在此產業化大潮下,農業相關的配套服務業尤其是設施農業必然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