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大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7W

五大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鎮江市2022年五大前沿性產業調研報告

日前在XX年度新興產業發展報告和XX年度5大前沿性產業調研報告新聞發佈會獲悉,科學謀劃鎮江“xx”製造業發展規劃,實施轉型升級“六大工程”,全市完成工業銷售7872.5億元,同比增長10.2%;完成工業增加值1883.2億元,同比增長11.5%,高於全省工業增加值、全市gdp增幅1.7和0.6個百分點。

三增多三增強

據鎮江市經信委主任薛峯介紹,全面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各項政策措施,“穩中有進,質態更優”,呈現出很多可喜變化。

產業結構趨向高端,終端產品明顯增多。以“海陸空”為主的高端裝備製造和以高性能合金、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為主的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加快向技術鏈、價值鏈高端攀升,支撐作用不斷增強,XX年實現銷售2065億,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的26.2%。

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單打冠軍”明顯增多。產業實力的整體提升驅動力,來自骨幹企業的龍頭帶動和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一批技術優勢明顯、產品性能突出的行業領軍企業脱穎而出,在國內外市場上攻城略地。全市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產品173個,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6個。

創新資源加速聚集,創新成果明顯增多。以企業為主導、以產品為核心的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全年,新增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6家,總數達75家;新增省級以上工業品牌72個;擁有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86家。承接國家和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振興、“工業強基”等多個專項。多家企業參與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海洋石油981”號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發與應用、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arj21新型支線飛機、大型運輸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等國家重大工程裝備的研製和生產,在碳纖維、碳化硅、特種船舶、智能電氣、集成電路測試等領域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

“三集”發展加快推進,區域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隨着轉型升級不斷深入,鎮江市制造業整體競爭能力不斷增強,鎮江的園區、集羣、企業、產品在全省全國範圍內輻射有力,影響擴大,品牌效應逐步凸顯,“鎮江製造”含金量不斷提升。去年,潤州高新區升格國家級高新區;丹陽創建全國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鎮江列入“寬帶中國”示範城市、工信部工業企業知識產權推進計劃市。鎮江新區獲全省首家航空航天產業集羣認定。

“多元融合”助推發展,產業特色明顯增強。在“兩業融合”方面,我們牽頭服務推進惠龍易通首創物流電商平台;在“兩化融合”方面,強化示範試點培育、技術推廣應用,4家企業成為全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在“軍民融合”方面,健全完善信息互通、對上爭取平台,搶抓軍工投資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的機遇,加快“民參軍”、“軍轉民”。

工業投入力度加大,項目支撐明顯增強。XX年,圍繞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等重點方向,組織實施100個重點項目,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149億元,增長16.5%。60個省級新增長點全部達產達效,拉動工業銷售增長4.3個百分點。出台《關於推進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實施意見》,通過政策刺激和行政推動,全市完成工業技改投入353億元,增長33.9%。北汽鎮江、中陸航星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汽車、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正在向千億級規模紮實邁進。

【第2篇】五大前沿性產業調研報告

三增多三增強

據鎮江市經信委主任薛峯介紹,全面落實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各項政策措施,穩中有進,質態更優,呈現出很多可喜變化。

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單打冠軍明顯增多。產業實力的整體提升驅動力,來自骨幹企業的龍頭帶動和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一批技術優勢明顯、產品性能突出的行業領軍企業脱穎而出,在國內外市場上攻城略地。全市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產品173個,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6個。

三集發展加快推進,區域品牌影響力明顯增強。隨着轉型升級不斷深入,鎮江市制造業整體競爭能力不斷增強,鎮江的園區、集羣、企業、產品在全省全國範圍內輻射有力,影響擴大,品牌效應逐步凸顯,鎮江製造含金量不斷提升。去年,潤州高新區升格國家級高新區;丹陽創建全國軍民結合產業示範基地;鎮江列入寬帶中國示範城市、工信部工業企業知識產權推進計劃市。鎮江新區獲全省首家航空航天產業集羣認定。

多元融合助推發展,產業特色明顯增強。在兩業融合方面,我們牽頭服務推進惠龍易通首創物流電商平台;在兩化融合方面,強化示範試點培育、技術推廣應用,4家企業成為全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在軍民融合方面,健全完善信息互通、對上爭取平台,搶抓軍工投資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的機遇,加快民參軍、軍轉民。

工業投入力度加大,項目支撐明顯增強。2022年,圍繞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等重點方向,組織實施100個重點項目,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149億元,增長16.5%。60個省級新增長點全部達產達效,拉動工業銷售增長4.3個百分點。出台《關於推進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實施意見》,通過政策刺激和行政推動,全市完成工業技改投入353億元,增長33.9%。北汽鎮江、中陸航星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汽車、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正在向千億級規模紮實邁進。

【第3篇】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周全系統把握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環境,深切分析成長中存在的凸起題目,探討摸索進一步加快成長的對策辦法,增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市帶領要求,市農業財產化辦公室構造市直有關部分和縣市區,自10月中旬至10月底用時20天,採納周全查看與重點查看相聯合的方法,經過議定聽報告請教、召開漫談分析會、解剖典範、訪問企業和農户等式樣,進行了專題查看。現將查看環境綜合分析報告以下:

1、構築環境與結果

(一)根本環境

查看環境表明,客歲以來,全市各級當真貫徹落實市委、市當局關於培養強大五大財產系統加快促成農業財產策劃的龐大決議計劃安排,緊緊環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加強目標,堅定以科學成長觀為教導,以佈局調整為主線,以農業財產化策劃為重點,明瞭主攻方向,把握關鍵關鍵,狠抓辦法落實,全市以畜禽、林果、瓜菜、優良專用糧棉油和農村勞務經濟為主的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穩步成長,佈局調整深切促成,地區主導財產急劇成長,出產基地範圍連續膨脹,龍頭企業策動本領漸漸加強,如今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户的農業和農村經濟財產化成長的框架模樣初步構成。綜合查看的環境緊張有以下幾個特點:

1、畜禽財產穩當作長。抓住畜產品代價爬升機會,克服高致病性禽流感感化,以優化畜禽豢養佈局、擴大範圍養殖為重點,走小範圍大羣體與成長畜牧養殖大户、養殖場區並重之路,進一步加快畜牧財產成長。以兗州綠源、嘉隆公司,梁山農家樂、科龍公司、臻嘉公司和濟寧維維集體、鄒城呱呱鴨等為龍頭,以範圍養鴨、養雞、養豬、肉牛和奶牛養殖場户為基地的畜禽養殖加工財產鏈,連續延長。畜禽養殖小區到達1260餘處,養殖專業户8.1萬户;年出欄千頭的肉牛基地、存欄500頭的奶牛基地、年出欄千頭的優良生豬養殖場別離到達39處、25處和250處;年出欄萬隻的肉鴨、出欄2萬隻的肉雞養殖場和年存欄千隻的蛋鴨大户、存欄千隻的蛋雞大户別離到達860處、751 處和6145户、3750户。1-9月份,全市牛、羊、生豬、家禽出欄量別離到達19.3萬頭、384.2萬隻、407.7萬頭和7470.6萬隻,同比增加別離為0.3%、-4%、-1.8%和8.2%;奶牛存欄量到達1.7萬頭,增加3%;肉、蛋、奶產量別離到達47.2萬噸、31.1萬噸、和35.2萬噸,同比增加別離為1%、3.1%、57% 。

漁業財產呈現出急劇成長勢頭。以微山漁湖產品綜合加工廠、市表裏名優產品市場為龍頭,以湖區、庫區、塌陷區範圍養殖和養殖户為基地,抓住水豐質優、水產品代價居高的機會,堅定以優化佈局、擴大養殖面積為重點,加快漁業成長。1-9月份,全市養殖面積到達63萬畝,同比增加10萬畝;水產品產量到達15萬噸,同比增加10%;百畝以上範圍養殖基地到達539處,養殖面積23.8萬畝。

2、林果財產亮點頻呈。

各級以履行林業重點工程為抓手,加快林果財產成長步調,特別是苗木花草、速生林、幹雜果和小生果經濟林、林下綜合種養等已成為新一輪農業佈局調整的亮點。以任城李苗木市場、楊橋和吉洋花草公司、濟寧農業高新技巧樹範園、兗州太陽紙業、任城蘭氏木業等龍頭企業為主,以苗木花草、速生豐登林、幹雜果和小生果基地為依託,林果財產鏈連續延長。本年結束造林56萬畝,同比增加11萬畝。此中新成長經濟林15萬畝,速生豐登用材林41萬畝,苗木花草15.3萬畝。如今,全市已構成以任城、兗州為主的全市23多萬畝苗木花草基地,此中200畝以上範圍基地277處,面積8萬畝;以兗州、汶上、泗水、梁山、嘉祥為主的100萬畝速生豐登林基地,以鄒城、泗水、曲阜為主的90萬畝經濟林和17.3萬畝幹雜果基地。

3、瓜菜和優良專用糧棉油財產佈局調優。

全市各級把以瓜菜和優良專用糧棉油為主的高效農業,作為蒔植業佈局調整的凸起重點,品種品格佈局連續優化,基地範圍膨脹,優勢特點凸顯。本年全市糧食作物中優良專用小麥、優良專用玉米麪積別離到達250萬畝、100萬畝,別離佔總面積的68%、35%。以瓜菜、棉花、花生為主的經濟作物面積到達645.1萬畝,比上年增加32.3萬畝。此中瓜菜面積381.2萬畝,比上年增加33.2 萬畝;棉花面積154.4 萬畝,增加5.1萬畝; 花生面積93.0 萬畝,裁減4萬畝。全市蒔植業佈局層次進一步提拔,糧經蒔植比由上年的58:42調整到本年的55:45,特別是以保衞地蔬菜、大蒜、圓葱、西瓜為主的無公害綠色瓜菜、以甜葉菊、中藥材、蘆筍、食用菌為主的特點財產急劇成長,優勢地區特點財產範圍基地連續膨脹,帶狀經濟特徵凸顯。全市以金鄉大蒜和魚台陳集圓葱專業零售市場、任城華仙集體、鄒城華源公司、曲阜聖地藥業及以菱花、雪花味精和華龍、正龍、華豐便利面出產企業等為龍頭,策動構成了以金鄉、魚台為主的90萬畝大蒜和25萬畝圓葱蒔植基地,以泗水鎮、楊柳為中間的10萬畝優良西瓜基地,以鄒城、泗水為中間的11萬畝土豆基地,以任城南張為中間的3萬畝甜葉菊基地,以魚台王魯、鄒城平陽寺為中間的130萬平方米的食用菌蒔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鄉胡集、嘉祥金屯為中間的5萬畝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為中間的6萬畝中藥材和以微山、梁山為主的5萬畝蘆筍蒔植基地,以兗州、汶上、梁山為主的250萬畝優良專用小麥和100萬畝優良玉米基地。

4、農村勞務財產成長勢頭強勁。

全市以“百萬農民大轉移”為目標,以構造履行農村工作力“東接西送、南上北下、技巧培訓”三大工程為重點,以健康辦事收集、強化培訓為伎倆,加快勞務輸出基地構築,進一步加快農村工作力跨地區就業步調,構成了泗水、梁山、汶上等一批境表裏勞務輸出基地。中斷9月底,全市轉移到二三財產的農村工作力到達144.6萬人,比上年底新增24.6萬人,佔農村工作力的43%。此中就近當場轉移74.7萬人,同比增加13.5萬人;縣外輸出69.9萬人,增加11.1萬人,年創勞務收益42億元;境外輸出1821人,增加231人,年創勞務收益近億元。

5、農業龍頭企業構築獲得新的進展。

為延長做強農業財產鏈條,進步農業財產化策劃程度,比年來,全市各級從指導企業加快科技和系統體例立異、加快標準化出產基地構築、美滿長處罰派機制、進行貸款貼息等方面進行攙扶,農業龍頭企業構築獲得新的進展。如今,全市農產品加工流暢龍頭企業成長到810家,年銷售收益190多億元。範圍以上龍頭企業到達220餘家,此中年銷售收益5000萬元以上的52家,億元以上的32家;策動和輻射蒔植基地320萬畝,養殖基地4500萬頭只,策動農户76萬户,全市已有40%的農產品出產基地和44%的農户納入財產化策劃。

(二)初步結果

查看結果表明,近兩年來的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的大力大舉度促成和履行,已獲得明顯的初步結果。

一是增進了農民大眾思維見解的變化。五大財產鏈構築進程中,經過議定各級大力大舉度的宣揚策動、典範樹範指導、構造外出觀光進修等多種式樣,使廣大農民大眾的思維見解和腦筋方法產生了深入變化,農民大眾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都有了明顯加強,對經過議定佈局調整和財產化策劃增收致富的慾望特別猛烈,很多農民自動接納調整、自動參加調整。

二是加快了農村工作方法的立異。五大財產鏈構築是新期間農村工作方法的龐大立異,特別是經過議定建立“硬束厄狹隘、嚴考核、重鼓勵”責任落實機制,使各級對農業和農村經濟成長由過去的行政命令式的平常性號召漸漸轉向目標明瞭、責任落實,更具束厄狹隘力和可操縱性。同時,對各級幹部的在朝理念和辦事方法發起了新的更高要求,對落實科學成長觀、抓好第一要務、辦理“三農”題目、增進農民增收找到了實際路徑。

三是促成了農業財產化策劃。五大財產鏈構築進程是農業財產化策劃程度連續提拔的進程。財產鏈構築成長進程中,農業龍頭企業的成長強大、農業和農村經濟佈局的連續調整優化、農產品出產基地的培育成長、農村互助經濟構造的發育,都使農業和農村經濟成長漸漸向當代化、市場化、財產化方向邁進,客觀上增進了農業財產化程度的提拔。如今,我市畜禽、林果、瓜菜、優良專用糧棉油和勞務經濟五大主導財產,對龍頭企業和市場的依靠程度愈來愈大,財產化成長的趨勢日漸凸顯。

四是加快了特點主導財產基地的成長和範圍膨脹。五大財產鏈構築對農產品出產基地構築發起了新的更高要求,農業財產化龍頭企業既要要求有鞏固靠得住的材料基地來歷,又要滿足標準化、批量化需求,從而鞭策和加快了農產品特點主導財產基地的成長和膨脹。近兩年來,全市農業佈局調整步調明顯加快,優勢農產品和特點農產品基地連續成長強大,是農村財產鏈構築促成的必定結果。如今,我市畜禽財產鏈中的範圍化養殖場區構築和養殖大户培育特別是奶牛養殖新興財產的成長,林果財產鏈中的苗木花草基地、速生豐登林基地和經濟基地構築,瓜菜和優良專用糧棉油財產鏈的集約化、範圍化、標準化基地構築,以及農村工作力跨地區就業辦事培訓基地強大,在較大程度上是五大財產鏈構築急劇促成的結果。金鄉大蒜財產在大蒜專業零售市場的策動下漸漸成長構成了全縣60萬畝、輻射周邊地區40多萬畝的大蒜出產基地;魚台圓葱財產在陳集圓葱專業零售市場的策動下構成了全縣13萬畝,策動周邊10多萬畝的圓葱蒔植基地;全市苗木、中藥材、蘆筍等特點財產,別離在李營苗木專業市場和協會、曲阜聖地藥材公司和德龍公司等龍頭策動下,培育成長構成了10萬畝的苗木、6萬畝的中藥材和5萬畝的蘆筍特點蒔植基地。

五是增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五大財產鏈構築的履行,增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成長集體本質的進步、農業效益增加,對農民收益增加的拉舉動用非常明顯。據查看統計分析,200x年1-9月,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益到達3019.75元,比上年增加544.76元,增加22.0%,增幅高達2位數,為比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從農民收益增加的構成看,農村五大財產體鏈構築收益成為全市農民收益的緊張構成部分和增加點。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益3019.75元中直接來自五大財產的收益到達1885.58元,佔62.4%;增加422.51元,對農民人均現金收益增加的貢獻率到達77.6%。此中,瓜菜和糧棉油財產、林果財產、畜禽財產、漁業和勞務財產別離到達1067.79元、29.8元、351.52元、77.73元和358.74元,佔農民人均現金收益的比重別離到達35.4%、1.0%、11.6%、2.6%和11.9%,同比增加37.3%、32.7%、6.8%、21.2%和33.1%;對農民人均現金收益增加的貢獻率別離到達53.3%、1.4%、4.1%、2.5%和16.4%。如果再加上來自二三財產農產品加工、儲藏、運銷、辦奇蹟延長效益等間接性收益,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對農民收益增加的貢獻更大。農民收益來自五大財產部分的增加,緊張是五大財產鏈構築增進了農村經濟佈局優化、亮點增多、效益進步。農業豐登豐登、農產品代價上揚、降税和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也在必定程度上拉動了農民增收。

2、緊張工作與經驗

(一)緊張工作

1、抓籌劃佈局,科學教導財產鏈構築。為培養強大地區主導財產、加快農業財產化策劃步調,市裏在富裕查看探討、科學論證的根本上,根據我市農村經濟成長的實際,鑑戒外埠告成經驗,對全市農村財產資本進行整合和佈局,作出了全市履行農村五大財產體鏈構築的決議計劃安排,出台了《關於培養強大五大財產系統加快農業財產化策劃的定見》,明瞭了財產系統構築的整體思路、籌劃佈局、成長目標和政策辦法,訂定了《任務目標分化落實方案》,把任務目標分化到各縣市區和五大財產系統構築責任部分。各縣市區和五大財產系統構築責任部分根據全市財產鏈構築的整體要求,立足本地實際和部分職責,訂定履行定見和工作方案,對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化,對工作重點進行明瞭,對工作辦法進行強化,對帶領責任進行落實。籌劃的訂定並落實,科學教導全市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穩步促成。

2、抓宣揚策動,輿論指導財產鏈構築。為富裕變動農村財產鏈構築主體龍頭企業、出產基地、農村互助經濟構造和農民的自動性,各級經過議定電視、廣播、報紙開闢專欄;層層召開集會,安排策動;外出觀光進修,廣闊思路;進行專題報告會,現身説法等多種式樣,轟轟烈烈地宣揚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的龐大意義、構築的任務目標和各級的攙扶政策辦法。富裕利用加快佈局調整、履行農業財產化策劃增收致富的典範,鼓勵廣大幹部大眾的參加農業財產化策劃的熱忱。兗州、任城進行農業財產化策劃培訓班,請龍頭企業和協會當真人講座,宣講財產化策劃的龐大意義和有關知識;鄒城、泗水、嘉祥召開10萬人多人蔘加的農業佈局調整策動大會,對佈局調整進行策動和安排;任城、魚台、汶上構造由農業專家和致富典範參加的農業佈局調整工巡迴報告團進村入户宣講。據初步統計,客歲以來,全市構造外出觀光觀察3萬餘人次,進行專題報告會1300場次,發放致富典範和效益分析表8.5萬冊(張)。經過議定廣泛深切的宣揚策動,富裕變動了財產鏈構築各主體的自動性,營建了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的濃厚氛圍。

3、抓典範樹範,策動增進財產鏈構築。為富裕闡揚典範的樹範發舉動用,加快全市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急劇成長,各級都總結推行了一多量財產鏈構築差別方面的典範,經過議定召開現場觀摩會、動靜媒介和《農業財產化》簡報等多種方法進行了推行。客歲以來,市和各縣市區前後總結推行了兗州、鄒城美滿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户長處干係加快畜禽、林果、食用菌財產化策劃,泗水大棚西瓜辦法化、範圍化、標準化蒔植,金鄉、魚台依靠專業零售市場策動構築成長大蒜、圓葱蒔植基地,任城李營闡揚協會效用構築苗木蒔植基地,梁山官驛林下養殖進步農業綜合效益,汶上搭建平台增進龍頭企業和互助經濟構造與農户有效對接、成長訂單農業等方面的典範。這些差別類別典範的總結、宣揚、推行,對全市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產生了明顯的策動效應。

4、抓配套辦事,合力拉動財產鏈構築。環繞加快財產鏈構築成長,各級從辦理制約財產鏈構築的凸起題目入手,切當作好市場營銷、訂單出產、培訓教導、資金和諧、地皮調整等項辦事工作,合力拉動財產鏈急劇成長。一是開闢市場,大力大舉成長訂單農業。本年全市農業佈局調整中,指導農業龍頭企業、互助經濟構造與農户簽訂購銷公約,成長訂單蒔植200多萬畝,訂單養殖4000多萬頭只。任城喻屯鎮構造構造幹部進駐大中都會,救助農民銷售甜瓜,篡奪到大量客户和訂單,收到精良結果。二是訂定政策,攙扶農業佈局調整。市財務每一年拿出4000萬元用於攙扶7個經濟根本薄弱縣農業財產化策劃;各縣市區、鄉鎮在財力非常緊急的環境下,拿出2億多元專項資金對出產基地、種養大户和財產化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攙扶,並對鄉村幹部訂定了嘉獎政策。三是搞好辦事,切當辦理好財產鏈構築中的信息、技巧、資金、地皮等實際堅苦題目。各級履行產前重抓信息和地皮流轉辦事,產中重抓技巧和辦理,產後重抓流暢和市場營銷,全程重抓資金攙扶和和諧辦事。據統計,本年以來環繞五大財產鏈構築,全市展開各種技巧培訓600多期,培訓人員6萬餘人次;和諧龍頭企業和農户佈局調整貸款資金7億多元;採納租賃、置換、承包等式樣,調整流轉地皮65萬畝。

5、抓督導調理,強力鞭策財產鏈構築。一是健康機構。市裏建立了農業財產化工作帶領小組和專門辦公室,當真平常調理辦理和和諧教導。各縣市區和各有關部分都建立健康了響應的構造帶領系統、詳細辦事機會商工作運行機制、考核m懲機制,履行一個財產一套班子、一套籌劃、一套政策、一套履行方法,為財產鏈構築供給強有力構造保險。二是落實責任。各級把財產鏈構築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凸起位置,並建立了嚴厲的包保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履行重鼓勵、硬束厄狹隘、嚴考核。三是履行嚴厲督導調理。對五大財產鏈構築的關鍵關鍵和關鍵季候,履行緊張帶領親身調理和督導。在本年秋季農業佈局調整的關鍵期間,市委、市當局連續屢次召開專題集會進行安排安排;泗水、嘉祥、梁山等縣委、縣當局緊張帶領直接調理鄉鎮一把手,收到精良結果。健康的構造機構、嚴厲的責任落實、強力的督導調理,增進了農村五大財產鏈構築的成長。

【第4篇】新階段關於“五大功能區”建設狀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區委第二批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四)着力建設東部新城區,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在過去短短兩年時間裏,全國知名的廣東碧桂園、上海綠地以及温州大發等房地產開發集團相繼落户我區,在遭遇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繼續推進建設步伐。碧桂園集團開發的東部新城商務區一期項目部分商居用房順利開盤,五星級大酒店主體工程即將完工;綠地集團也已開工建設;大發集團正在抓緊開工;先期入駐的雨潤集團、中海外集團等相繼開發了中央商城、宜海林語堂小區等項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我們認真履行徵地、拆遷、還建的主體職能。繼2022年組織實施大規模徵遷以後,2022年又組織實施了順安路、東部新城商務區三期等重點項目徵遷,完成拆遷房屋25萬多平方米,徵地2700多畝,同時迅速轉入大規模還建房建設,全區還建規模達到87萬平方米,其中區政府組織實施63萬平方米,目前東部新城商務區一期還建點46棟樓已全面通過主體驗收;二期還建點北片40棟樓正在建設,南片正着手樁基工程施工。同時高度重視並認真研究解決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再就業、社會保障等重大問題,確保徵遷區社會政治安定。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功能區建設規劃指導性不夠。儘管全區上下對加快“五大功能區”建設充滿期待,社會各界也給予了極大關注,但目前各功能區的具體規劃和(二)加快完善各項基礎工作。要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市政道路、污水處理、水電氣供應等公共基礎設施狀況。要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要切實加強宣傳推介,科學合理編制項目,利用各種信息平台,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我區投資興業。要切實加強科技信息平台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開展科技、市場、人才等信息服務,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三)着力壯大產業規模。要認真研究產業資本轉移的走向,立足“五大功能區”現有基礎,主動承接產業資本轉移,加快構築產業體系,優化產業佈局,壯大產業規模。在工業園區,要積極引導機械製造、日化輕工等產業集羣式、規模化發展,逐步形成優勢產業體系;在中心商務區,要堅持新城、老城錯位發展,發揮老城的規模優勢和新城的後發優勢,引導發展商務樓宇經濟、現代金融信息服務,促進科技、金融、商業、旅遊、文化融合,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在港口物流園區,要以科學開發與綜合利用港口資源為先導,引導貨物裝卸、儲存、運輸、加工、水上服務、船舶修造等產業聚集發展。在東部新城區,要按照集政務、商貿、科教、文衞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的規劃定位,吸引國內外大企業聚集發展;在現代農業開發區,要引導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和特色產品開發,大力發展優質種苗、無公害蔬菜以及休閒觀光農業,培育城郊型現代旅遊農業產業體系。

(四)重點突破招商引資。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五大功能區”發展的重中之重,把握產業轉移機遇,全方位爭取資金、技術、人才、市場。要科學分解任務,圍繞“五大功能區”建設,分單位分序列分產業落實招商引資任務,突出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強化責任機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強化招商項目跟蹤服務,實行嚴格的考核和問責機制。要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專業化,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招商人員的信息篩選、項目論證和談判公關等專業水平。要創新招商方式,突出以情招商、以企招商,爭取更多的能人回鄉、企業迴歸、資金迴流,並通過他們接觸更多客商,引進項目、資金和技術。

(五)積極開展多方融資。積極向國家和省、市爭取各項專項資金、政策性無償資金和財政發展基金的支持,解決“五大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符合國家政策扶持項目的資金問題。要抓住國家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扶持政策機遇,把有關功能區建設與新農村建設項目結合起來,主動爭取國家和商業銀行扶持、信貸資金。鼓勵外商以bt、bot、項目融資、經營權轉讓等方式,在基礎設施領域進行投資,引導民營資本投入“五大功能區”建設和發展。加強企業效益評價和資產評估,對發展有潛力、產業有市場的企業和項目,積極推薦給各商業銀行,爭取更多的金融支持。

(六)強化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促進功能區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統籌協調,利益共享的發展規劃。要加強財政扶持力度,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設立有關功能區發展專項資金,用於重點項目推進、貸款貼息、兑現各種獎勵等。對有關重大項目,除享有規定的有關財政扶持政策外,可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根據投資規模、建設週期、達產效益等確定獎勵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全面落實有關規費減免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區直各有關部門要依據國家產業政策,細化有關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從財税、信貸、土地等多方面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體系。

(七)深化各項配套改革。要加快企業改革步伐,以改革促進發展,進一步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發展壯大市場主體;鼓勵推動關聯企業之間聯合重組,促進要素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要着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切實解決好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問題,積極支持農村社區建設,全面推進城市化進程。要進一步強化機關效能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作風,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五大功能區”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五、強化“五大功能區”建設的機制保障

加速“五大功能區”建設,完善體制機制是根本保障。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推進“五大功能區”建設,最直接地成效也體現在“五大功能區建設”的速度上。當前,我們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一要建立推進機制。要強化組織領導,根據功能區建設的需要,組建專門建設領導小組,實行“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領導機制,超前謀劃,周密安排,快速推進。要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實行定期或不定期調度,突出重點,分解任務,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有力有效地紮實推進“五大功能區”建設。

二要抓好跟蹤落實。對在建的項目,要跟蹤問效,及時督查和隨時服務;對成熟的項目,要抓緊開工,爭取提前實施;對在手的項目,要盯住不放,密切跟蹤,加快推進前期工作,促進儘快落地。區直各部門、單位要樹立項目就是實績的觀念,保證項目工作的領導力量和工作力量,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要通過一批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帶動“五大功能區”的大開發、大發展。

三要嚴格考核問效。要健全和完善目標考核體系,將功能區建設納入全區經濟考核指標,強化鞭策機制,嚴格落實獎懲措施,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使區直各部門、單位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充分認識到建設“五大功能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充分調動全區上下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推動功能區建設取得明顯突破,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第5篇】五大功能區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根據區委第二批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要求,本人在深入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對“工業園區、中心商務區、港口物流園區、東部新城區、現代農業開發區”等五大功能區建設的背景、重大意義、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下一步發展對策與建議作了進一步地分析和思考,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一、提出建設“五大功能區”的背景

20xx年區劃調整以前,迎江區作為xx市的中心城區和老城區,囿於城區職能和資源的限制,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平台缺乏,難以支撐和推動區域經濟實現跨越發展。區劃調整以後,迎江區的人口規模、地域面積和轄區資源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形成了以城帶鄉的城郊結合型新城區,市委、市政府對迎江區在促進宜城板塊率先崛起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區委、區政府主動適應形勢變化,立足區情,自我加壓,及時確立了“率先建設成全省經濟強區、率先構建成和諧新區”的階段性奮鬥目標,着力實施“工業強區、商貿富區、城鄉統籌、外向帶動、可持續發展”等五大發展戰略,從而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區劃調整實現平穩過渡,順利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三年翻番”計劃。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發展競爭格局中,鞏固迎江在宜城板塊領先位次,必須加速追趕跨越、率先崛起,區委、區政府認識到這必須要有更加明確的發展戰略重點,必須打造更加具體的發展平台,切實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和動力。20xx年下半年,區委、區政府在認真調研,科學分析和集體決策的基礎上,果斷地提出了

“工業園區、中心商務區、港口物流園區、東部新城區、現代農業開發區”等五大功能區的建設任務,抓主抓重,集中力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是對“五大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延續和深化,是實施統籌全局、重點突破領導策略的具體體現。經過一年多來的實踐,這一戰略決策已經成為全區上下的強烈共識,加快推動“五大功能區”建設已經成為當前各級各部門的自覺行動。

二、建設“五大功能區”的重要意義

(一)建設“五大功能區”,有利於建立堅實地發展平台。長期以來我區工業經濟總量較小,建設好迎江工業園是加速工業振興、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的重要平台,也是實現追趕跨越的關鍵。商貿是迎江的傳統優勢,大力建設中心商務區是鞏固商貿中心位置、提升第三產業層次的重要載體。依託得天獨厚地長江岸線資源,加強區港合作、建設港口物流園區是發展港口經濟的有效途徑。作為“雙百”城市建設的主戰場,積極建設東部新城區是加速城市化進程的迫切需要。新洲鄉是城市的後花園,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建設現代農業開發區,也是發展現代城郊型農業經濟的最好選擇。建設“五大功能區”充分考慮了迎江區情,使各個產業都會形成堅實的發展平台,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二)建設“五大功能區”,有利於強力推動項目建設。“五大功能區”建設作為重要的發展平台需要有各類項目作為支撐,與此同時,項目建設也需要發展平台作為立足點,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為了推動“五大功能區”建設,區委、區政府確立了重點項目縣級領導負責制,各負其責,定期調度,分類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具體推進過程中,針對“五大功能區”建設不同條件,選擇不同的工作切入點,如工業園區、中心商務區和現代農業開發區的建設主體是迎江區,我們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而東部新城區、港口物流園區的建設主體則是市一級有關部門,我們主要是履行屬地管理職責,做好建設環境保障和服務工作,促進項目建設。

(三)建設“五大功能區”,有利於充分整合各類資源。我區擁有全市最豐富的岸線資源、最明顯的商貿優勢以及東部新城在我區開發建設的良好機遇,通過建設“五大功能區”,能夠及時有效地將這些資源優勢化作發展動力,促進各個產業做大做強,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園區。同時,實施錯位發展,能夠實現資源互補,促進行業之間地有機結合,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建設工業園區可以集約、節約工業用地,實現工業退城進郊,促進規模擴張,帶動房地產等第三產業發展。如港區的建設可以推動臨港工業、倉儲物流等產業發展,如在中心商務區建設中引進國內戰略投資者開發建設大型商業項目,有利於提升城區品位,提高消費水平,促進城郊型農業發展。如東部新城區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步伐,促進新的商業中心形成。“五大功能區”建設使各類資源充分釋放活力,將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

三、建設“五大功能區”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區委、區政府研究提出“五大功能區”建設戰略決策以來,圍繞各功能區建設的階段性目標任務,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克難攻堅,重點突破,“五大功能區”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着力建設工業園區,增強了工業經濟實力。工業園區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實現了水、電、路、氣等“七通一平”,規劃拓展了8.4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區,其中4平方公里啟動區控制性詳規已通過規劃設計院專家評議。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南風日化、安泰玻璃2個億元項目均已實現投產,比雷福鋼鐵製品項目即將部分投產,華大電纜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塑機總廠項目完成入園簽約,高低壓配電櫃項目、一枝梅油化、摩托車配件加工、抓鬥項目、有機硅項目、宇寶電器項目、劣質油綜合利用等在談項目正在洽談或即將簽訂協議。工業經濟加快發展,江鑫礦業、特種橡塑、塑機總廠等骨幹企業增勢強勁,2022年產值超千萬元的企業達到23家,超2022萬元的企業17家,超億元企業6家。2022年全區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0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銷售收入19億元,同比增長14.2%。逐步形成了以輕工日化、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羣。

(二)着力建設中心商務區,提升了商貿物流水平。商貿物流作為我區傳統優勢產業,不斷得以壯大和提升。金華聯、玉安物貿、新東方物貿等商貿龍頭企業進一步加快發展,其中金華聯2022年全年營業額超過6億元,實現税收710多萬元,解決就業2500多人;玉安物貿營業額達到1.4億元,實現税收650多萬元;新東方物貿實現營業額8000多萬元,實現税收380多萬元。茶葉、家居、服裝等專業市場進一步拓展,錯位發展、互為補充的商貿流通體系基本形成。重點商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整修工程順利完工,賽博數碼城、長青蔬菜批發市場等建成運營,金華聯物流配送中心、康熙河農貿市場改造試點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社區“雙進”工程,鞏固和新建農家店39家,新增全省商業示範社區3家。

(三)着力建設港口物流園區,彰顯了港口經濟特色。依託市直有關部門和企業,借勢借力,優化服務,有力推動了港口物流園區的發展。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馬窩散貨碼頭一期工程完工並投產,長風港區一期工程、xx港18#碼頭擴建、現代物流信息中心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展開。完善的港口配套設施、較強的綜合服務功能,推動了臨港產業加速聚集,港口經濟特色日益顯現。全區有一定規模的水運企業達到7家;煤炭、礦石、建材等大宗貨物運量大幅提高,集裝箱運量迅速增長,2022年港口吞吐量達到3000多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2萬標箱,同比增長25%。

(四)着力建設東部新城區,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在過去短短兩年時間裏,全國知名的廣東碧桂園、上海綠地以及温州大發等房地產開發集團相繼落户我區,在遭遇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繼續推進建設步伐。碧桂園集團開發的東部新城商務區一期項目部分商居用房順利開盤,五星級大酒店主體工程即將完工;綠地集團也已開工建設;大發集團正在抓緊開工;先期入駐的雨潤集團、中海外集團等相繼開發了中央商城、宜海林語堂小區等項目。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我們認真履行徵地、拆遷、還建的主體職能。繼20xx年組織實施大規模徵遷以後,2022年又組織實施了順安路、東部新城商務區三期等重點項目徵遷,完成拆遷房屋25萬多平方米,徵地2700多畝,同時迅速轉入大規模還建房建設,全區還建規模達到87萬平方米,其中區政府組織實施63萬平方米,目前東部新城商務區一期還建點46棟樓已全面通過主體驗收;二期還建點北片40棟樓正在建設,南片正着手樁基工程施工。同時高度重視並認真研究解決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再就業、社會保障等重大問題,確保徵遷區社會政治安定。

(五)着力建設現代農業開發區,打造城郊型現代農業新格局。建設現代農業開發區,是發揮我區獨特區位和生態資源優勢作出的重要選擇。按照抓好重點項目、培育特色產業的思路,現代農業開發區建設紮實推進。新洲鄉土地整理項目全面完成,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土地得到集約利用,新增耕地750餘畝;土地置換項目完成測量及調查摸底等前期工作,首批獲取520畝農用地轉用指標;現代農業示範項目穩步推進,項目起步區順利實現土地流轉。以服務城市為主的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城郊型現代農業經濟穩步增長,2022年農業總產值達到4.43億元。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功能區建設規劃指導性不夠。儘管全區上下對加快“五大功能區”建設充滿期待,社會各界也給予了極大關注,但目前各功能區的具體規劃和工作方案還未出台,對相關發展目標定位也不十分明確,這項工作正在緊張推進中,規劃指導性需進一步加強。

2、功能區產業關聯性不強。儘管“五大功能區”的主導產業定位比較清晰,但目前各功能區的產業鏈短且不完整,企業間關聯度較低,佈局分散,產業聚集程度不高,集羣效應得不到充分發揮。

3、功能區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受諸多條件制約,各個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尚達不到項目大規模入駐的要求,整體形象缺乏吸引力。如工業園區起步區主體框架雖然已經基本形成,有的項目已經開工落地,但污水處理、道路運輸等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對項目完工後的投產也造成了影響。

四、加快“五大功能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高起點做好規劃編制工作。要科學規劃,根據各區的產業功能定位,按照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編制總體規劃,同時研究起步階段規劃,實行規劃一次到位,建設分步實施,項目滾動發展。要統籌規劃,在xx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產業佈局規劃基礎上,制定各功能區的分區產業規劃,分區規劃要服從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產業佈局規劃,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補充。要系統規劃,對功能區內項目安排和企業佈局以及基礎設施等進行系統、合理地規劃,併力求做好功能區內、外規劃的有效銜接。

(二)加快完善各項基礎工作。要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市政道路、污水處理、水電氣供應等公共基礎設施狀況。要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強化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要切實加強宣傳推介,科學合理編制項目,利用各種信息平台,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我區投資興業。要切實加強科技信息平台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開展科技、市場、人才等信息服務,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三)着力壯大產業規模。要認真研究產業資本轉移的走向,立足“五大功能區”現有基礎,主動承接產業資本轉移,加快構築產業體系,優化產業佈局,壯大產業規模。在工業園區,要積極引導機械製造、日化輕工等產業集羣式、規模化發展,逐步形成優勢產業體系;在中心商務區,要堅持新城、老城錯位發展,發揮老城的規模優勢和新城的後發優勢,引導發展商務樓宇經濟、現代金融信息服務,促進科技、金融、商業、旅遊、文化融合,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在港口物流園區,要以科學開發與綜合利用港口資源為先導,引導貨物裝卸、儲存、運輸、加工、水上服務、船舶修造等產業聚集發展。在東部新城區,要按照集政務、商貿、科教、文衞於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的規劃定位,吸引國內外大企業聚集發展;在現代農業開發區,要引導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和特色產品開發,大力發展優質種苗、無公害蔬菜以及休閒觀光農業,培育城郊型現代旅遊農業產業體系。

(四)重點突破招商引資。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五大功能區”發展的重中之重,把握產業轉移機遇,全方位爭取資金、技術、人才、市場。要科學分解任務,圍繞“五大功能區”建設,分單位分序列分產業落實招商引資任務,突出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強化責任機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強化招商項目跟蹤服務,實行嚴格的考核和問責機制。要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專業化,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招商人員的信息篩選、項目論證和談判公關等專業水平。要創新招商方式,突出以情招商、以企招商,爭取更多的能人回鄉、企業迴歸、資金迴流,並通過他們接觸更多客商,引進項目、資金和技術。

(五)積極開展多方融資。積極向國家和省、市爭取各項專項資金、政策性無償資金和財政發展基金的支持,解決“五大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符合國家政策扶持項目的資金問題。要抓住國家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扶持政策機遇,把有關功能區建設與新農村建設項目結合起來,主動爭取國家和商業銀行扶持、信貸資金。鼓勵外商以bt、bot、項目融資、經營權轉讓等方式,在基礎設施領域進行投資,引導民營資本投入“五大功能區”建設和發展。加強企業效益評價和資產評估,對發展有潛力、產業有市場的企業和項目,積極推薦給各商業銀行,爭取更多的金融支持。

(六)強化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促進功能區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建立統籌協調,利益共享的發展規劃。要加強財政扶持力度,根據發展需要,適時設立有關功能區發展專項資金,用於重點項目推進、貸款貼息、兑現各種獎勵等。對有關重大項目,除享有規定的有關財政扶持政策外,可採取“一事一議”方式,根據投資規模、建設週期、達產效益等確定獎勵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全面落實有關規費減免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區直各有關部門要依據國家產業政策,細化有關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從財税、信貸、土地等多方面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體系。

(七)深化各項配套改革。要加快企業改革步伐,以改革促進發展,進一步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發展壯大市場主體;鼓勵推動關聯企業之間聯合重組,促進要素向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要着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切實解決好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和就業問題,積極支持農村社區建設,全面推進城市化進程。要進一步強化機關效能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工作作風,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五大功能區”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五、強化“五大功能區”建設的機制保障

加速“五大功能區”建設,完善體制機制是根本保障。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推進“五大功能區”建設,最直接地成效也體現在“五大功能區建設”的速度上。當前,我們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一要建立推進機制。要強化組織領導,根據功能區建設的需要,組建專門建設領導小組,實行“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領導機制,超前謀劃,周密安排,快速推進。要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實行定期或不定期調度,突出重點,分解任務,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有力有效地紮實推進“五大功能區”建設。

二要抓好跟蹤落實。對在建的項目,要跟蹤問效,及時督查和隨時服務;對成熟的項目,要抓緊開工,爭取提前實施;對在手的項目,要盯住不放,密切跟蹤,加快推進前期工作,促進儘快落地。區直各部門、單位要樹立項目就是實績的觀念,保證項目工作的領導力量和工作力量,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要通過一批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帶動“五大功能區”的大開發、大發展。

三要嚴格考核問效。要健全和完善目標考核體系,將功能區建設納入全區經濟考核指標,強化鞭策機制,嚴格落實獎懲措施,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使區直各部門、單位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充分認識到建設“五大功能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充分調動全區上下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推動功能區建設取得明顯突破,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第6篇】關於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濟寧市農業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李長江為全面系統掌握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情況,深入分析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探索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對策措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市領導要求,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組織市直有關部門和縣市區,自10月中旬至10月底歷時20天,採取全面調查與重點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聽彙報、召開座談分析會、解剖典型、走訪企業和農户等形式,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合分析報告如下:

一、建設情況與成效

(一)基本情況調查情況表明,去年以來,全市各級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經營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增強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把握關鍵環節,狠抓措施落實,全市以畜禽、林果、瓜菜、優質專用糧棉油和農村勞務經濟為主的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穩步發展,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區域主導產業快速發展,生產基地規模不斷膨脹,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逐步增強,目前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户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的框架格局初步形成。綜合調查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畜禽產業穩健發展。抓住畜產品價格攀升機遇,克服高致病性禽流感影響,以優化畜禽飼養結構、擴大規模養殖為重點,走小規模大羣體與發展畜牧養殖大户、養殖場區並重之路,進一步加快畜牧產業發展。

以兗州綠源、嘉隆公司,梁山農家樂、科龍公司、臻嘉公司和濟寧維維集團、鄒城呱呱鴨等為龍頭,以規模養鴨、養雞、養豬、肉牛和奶牛養殖場户為基地的畜禽養殖加工產業鏈,不斷延伸。畜禽養殖小區達到1260餘處,養殖專業户8.1萬户;年出欄千頭的肉牛基地、存欄500頭的奶牛基地、年出欄千頭的優質生豬養殖場分別達到39處、25處和250處;年出欄萬隻的肉鴨、出欄2萬隻的肉雞養殖場和年存欄千隻的蛋鴨大户、存欄千隻的蛋雞大户分別達到860處、751處和6145户、3750户。

1-9月份,全市牛、羊、生豬、家禽出欄量分別達到19.3萬頭、384.2萬隻、407.7萬頭和7470.6萬隻,同比增長分別為0.3%、-4%、-1.8%和8.2%;奶牛存欄量達到1.7萬頭,增長3%;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47.2萬噸、31.1萬噸、和35.2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1%、3.1%、57%。漁業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

以微山漁湖產品綜合加工場、市內外名優產品市場為龍頭,以湖區、庫區、塌陷區規模養殖和養殖户為基地,抓住水豐質優、水產品價格居高的機遇,堅持以優化結構、擴大養殖面積為重點,加快漁業發展。1-9月份,全市養殖面積達到63萬畝,同比增加10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15萬噸,同比增長10;百畝以上規模養殖基地達到539處,養殖面積23.8萬畝。

2、林果產業亮點頻呈。各級以實施林業重點工程為抓手,加快林果產業發展步伐,特別是苗木花卉、速生林、幹雜果和小水果經濟林、林下綜合種養等已成為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的亮點。

以任城李苗木市場、楊橋和吉洋花卉公司、濟寧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兗州太陽紙業、任城蘭氏木業等龍頭企業為主,以苗木花卉、速生豐產林、幹雜果和小水果基地為依託,林果產業鏈不斷延伸。今年完成造林56萬畝,同比增加11萬畝。

其中新發展經濟林15萬畝,速生豐產用材林41萬畝,苗木花卉15.3萬畝。目前,全市已形成以任城、兗州為主的全市23多萬畝苗木花卉基地,其中200畝以上規模基地277處,面積8萬畝;以兗州、汶上、泗水、梁山、嘉祥為主的100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以鄒城、泗水、曲阜為主的90萬畝經濟林和17.3萬畝幹雜果基地。

3、瓜菜和優質專用糧棉油產業結構調優。全市各級把以瓜菜和優質專用糧棉油為主的高效農業,作為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突出重點,品種品質結構不斷優化,基地規模膨脹,優勢特色凸顯。

今年全市糧食作物中優質專用小麥、優質專用玉米麪積分別達到250萬畝、100萬畝,分別佔總面積的68%、35%。以瓜菜、棉花、花生為主的經濟作物面積達到645.1萬畝,比上年增加32.3萬畝。

其中瓜菜面積381.2萬畝,比上年增加33.2萬畝;棉花面積154.4萬畝,增加5.1萬畝;花生面積93.0萬畝,減少4萬畝。全市種植業結構層次進一步提升,糧經種植比由上年的58:42調整到今年的55:45,特別是以保護地蔬菜、大蒜、圓葱、西瓜為主的無公害綠色瓜菜、以甜葉菊、中藥材、蘆筍、食用菌為主的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優勢區域特色產業規模基地不斷膨脹,帶狀經濟特徵凸顯。

全市以金鄉大蒜和魚台陳集圓葱專業批發市場、任城華仙集團、鄒城華源公司、曲阜聖地藥業及以菱花、雪花味精和華龍、正龍、華豐方便麪生產企業等為龍頭,帶動形成了以金鄉、魚台為主的90萬畝大蒜和25萬畝圓葱種植基地,以泗水鎮、楊柳為中心的10萬畝 優質西瓜基地,以鄒城、泗水為中心的11萬畝土豆基地,以任城南張為中心的3萬畝甜葉菊基地,以魚台王魯、鄒城平陽寺為中心的130萬平方米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鄉胡集、嘉祥金屯為中心的5萬畝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為中心的6萬畝中藥材和以微山、梁山為主的5萬畝蘆筍種植基地,以兗州、汶上、梁山為主的25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和100萬畝優質玉米基地。

4、農村勞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市以“百萬農民大轉移”為目標,以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東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訓”三大工程為重點,以健全服務網絡、強化培訓為手段,加快勞務輸出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快農村勞動力跨區域就業步伐,形成了泗水、梁山、汶上等一批境內外勞務輸出基地。

截至9月底,全市轉移到二三產業的農村勞動力達到144.6萬人,比上年底新增24.6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的43%。其中就近就地轉移74.7萬人,同比增加13.5萬人;縣外輸出69.9萬人,增加11.1萬人,年創勞務收入42億元;境外輸出1821人,增加231人,年創勞務收入近億元。

5、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為延伸做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近年來,全市各級從引導企業加快科技和體制創新、加快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完善利益分配機制、進行貸款貼息等方面進行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發展到810家,年銷售收入190多億元。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到220餘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52家,億元以上的32家;帶動和輻射種植基地320萬畝,養殖基地4500萬頭只,帶動農户76萬户,全市已有40%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44%的農户納入產業化經營。

(二)初步成效調查結果表明,近兩年來的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的大力度推進和實施,已取得明顯的初步成效。一是促進了農民羣眾思想觀念的轉變。

五大產業鏈建設過程中,通過各級大力度的宣傳發動、典型示範引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等多種形式,使廣大農民羣眾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羣眾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都有了明顯增強,對通過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增收致富的慾望非常強烈,許多農民主動接受調整、積極參與調整。二是加快了農村工作方式的創新。

五大產業鏈建設是新時期農村工作方式的重大創新,特別是通過建立“硬約束、嚴考核、重激勵”責任落實機制,使各級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由過去的行政命令式的一般性號召逐步轉向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更具約束力和可操作性。同時,對各級幹部的執政理念和服務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落實科學發展觀、抓好第一要務、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收找到了現實路徑。

三是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五大產業鏈建設過程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

產業鏈建設發展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培植髮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育,都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逐步向現代化、市場化、產業化方向邁進,客觀上促進了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市畜禽、林果、瓜菜、優質專用糧棉油和勞務經濟五大主導產業,對龍頭企業和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產業化發展的趨勢日漸凸顯。

四是加快了特色主導產業基地的發展和規模膨脹。五大產業鏈建設對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既要要求有穩定可靠的原料基地來源,又要滿足標準化、批量化需求,從而推動和加快了農產品特色主導產業基地的發展和膨脹。

近兩年來,全市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基地不斷髮展壯大,是農村產業鏈建設推進的必然結果。目前,我市畜禽產業鏈中的規模化養殖場區建設和養殖大户培植特別是奶牛養殖新興產業的發展,林果產業鏈中的苗木花卉基地、速生豐產林基地和經濟基地建設,瓜菜和優質專用糧棉油產業鏈的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建設,以及農村勞動力跨區域就業服務培訓基地壯大,在較大程度上是五大產業鏈建設快速推進的結果。

金鄉大蒜產業在大蒜專業批發市場的帶動下逐步發展形成了全縣60萬畝、輻射周邊地區40多萬畝的大蒜生產基地;魚台圓葱產業在陳集圓葱專業批發市場的帶動下形成了全縣13萬畝,帶動周邊10多萬畝的圓葱種植基地;全市苗木、中藥材、蘆筍等特色產業,分別在李營苗木專業市場和協會、曲阜聖地藥材公司和德龍公司等龍頭帶動下,培植髮展形成了10萬畝的苗木、6萬畝的中藥材和5萬畝的蘆筍特色種植基地。五是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五大產業鏈建設的實施,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整體素質的提高、農業效益增加,對農民收入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據調查統計分析,20xx年1-9月,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019.75元,比上年增加544.76元,增長22.0,增幅高達2位數,為近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

從農民收入增長的構成看,農村五大產業體鏈建設收入成為全市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增長點。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019.75元中直接來自五大產業的收入達到1885.58元,佔62.4%;增加422.51元,對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6%。

其中,瓜菜和糧棉油產業、林果產業、畜禽產業、漁業和勞務產業分別達到1067.79元、29.8元、351.52元、77.73元和358.74元,佔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35.4%、1.0%、11.6%、2.6%和11.9%,同比增長37.3%、32.7%、6.8%、21.2%和33.1%;對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53.3%、1.4%、4.1%、2.5%和16.4%。如果再加上來自二三產業農產品加工、貯藏、運銷、服務業延伸效益等間接性收入,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更大。

農民收入來自五大產業部分的增加,主要是五大產業鏈建設促進了農村經濟結構優化、亮點增多、效益提高。農業豐產豐收、農產品價格上揚、降税和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農民增收。

二、主要工作與經驗

(一)主要工作

1、抓規劃佈局,科學指導產業鏈建設。為培育壯大區域主導產業、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市裏在充分調查研究、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根據我市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借鑑外地成功經驗,對全市農村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和佈局,作出了全市實施農村五大產業體鏈建設的決策部署,出台了《關於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明確了產業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規劃佈局、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務目標分解落實方案》,把任務目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和五大產業體系建設責任部門。

各縣市區和五大產業體系建設責任部門按照全市產業鏈建設的總體要求,立足本地實際和部門職責,制定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對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對工作重點進行明確,對工作措施進行強化,對領導責任進行落實。規劃的制定並落實,科學指導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穩步推進。

2、抓宣傳發動,輿論引導產業鏈建設。為充分調動農村產業鏈建設主體龍頭企業、生產基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的積極性,各級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開闢專欄;層層召開會議,部署發動;外出參觀學習,開闊思路;舉辦專題報告會,現身説法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的重大意義、建設的任務目標和各級的扶持政策措施。

充分利用加快結構調整、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增收致富的典型,激發廣大幹部羣眾的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熱情。兗州、任城舉辦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訓班,請龍頭企業和協會負責人講座,宣講產業化經營的重大意義和有關知識;鄒城、泗水、嘉祥召開10萬人多人蔘加的農業結構調整動員大會,對結構調整進行動員和部署;任城、魚台、汶上組織由農業專家和致富典型參加的農業結構調整工巡迴報告團進村入户宣講。

據初步統計,去年以來,全市組織外出參觀考察3萬餘人次,舉辦專題報告會1300場次,發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5萬冊(張)。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充分調動了產業鏈建設各主體的積極性,營造了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的濃厚氛圍。

3、抓典型示範,帶動促進產業鏈建設。為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快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快速發展,各級都總結推廣了一大批產業鏈建設不同方面的典型,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新聞媒介和《農業產業化》簡報等多種方式進行了推廣。

去年以來,市和各縣市區先後總結推廣了兗州、鄒城完善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户利益關係加快畜禽、林果、食用菌產業化經營,泗水大棚西瓜設施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金鄉、魚台依靠專業批發市場帶動建設發展大蒜、圓葱種植基地,任城李營發揮協會作用建設苗木種植基地,梁山官驛林下養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汶上搭建平台促進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户有效對接、發展訂單農業等方面的典型。這些不同類型典型的總結、宣傳、推廣,對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產生了明顯的帶動效應。

4、抓配套服務,合力拉動產業鏈建設。圍繞加快產業鏈建設發展,各級從解決制約產業鏈建設的突出問題入手,切實做好市場營銷、訂單生產、培訓指導、資金協調、土地調整等項服務工作,合力拉動產業鏈快速發展。

一是開拓市場,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今年全市農業結構調整中,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户簽訂購銷合同,發展訂單種植200多萬畝,訂單養殖4000多萬頭只。

任城喻屯鎮組織機關幹部進駐大中城市,幫助農民銷售甜瓜,爭取到大量客户和訂單,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制定政策,扶持農業結構調整。

市財政每年拿出4000萬元用於扶持7個經濟基礎薄弱縣農業產業化經營;各縣市區、鄉鎮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2億多元專項資金對生產基地、種養大户和產業化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扶持,並對鄉村幹部制定了獎勵政策。三是搞好服務,切實解決好產業鏈建設中的信息、技術、資金、土地等實際困難問題。

各級實行產前重抓信息和土地流轉服務,產中重抓技術和管理,產後重抓流通和市場營銷,全程重抓資金扶持和協調服務。據統計,今年以來圍繞五大產業鏈建設,全市開展各類技術培訓600多期,培訓人員6萬餘人次;協調龍頭企業和農户結構調整貸款資金7億多元;採取租賃、置換、承包等形式,調整流轉土地65萬畝。

5、抓督導調度,強力推動產業鏈建設。一是健全機構。

市裏成立了農業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門辦公室,負責日常調度管理和協調指導。各縣市區和各有關部門都建立健全了相應的組織領導體系、具體辦事機構和工作運行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實行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套規劃、一套政策、一套實施辦法,為產業鏈建設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

二是落實責任。各級把產業鏈建設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突出位置,並建立了嚴格的包保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實行重激勵、硬約束、嚴考核。

三是實行嚴格督導調度。對五大產業鏈建設的關鍵環節和關鍵季節,實行主要領導親自調度和督導。

在今年秋季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連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安排;泗水、嘉祥、梁山等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直接調度鄉鎮一把手,收到良好效果。健全的組織機構、嚴格的責任落實、強力的督導調度,促進了農村五大產業鏈建設的發展。

【第7篇】醫院五大發展理念調研報告

醫院五大發展理念調研報告

醫院文化是醫院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為進一步深入瞭解醫院文化建設現狀和職工對醫院文化的認同,通過走訪、問卷調查及相關會議等形式對醫院文化建設進行了調研。在收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經梳理、分析,形成本報告。

一、調研目的

通過對醫院文化調研,認真總結我院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瞭解員工對醫院基本情況的認知、對醫院文化現狀的理解和對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的建議,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提煉和培育醫院核心價值觀等,全力打造醫院特色文化品牌,推進醫院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調研內容、方式

調研內容圍繞醫院文化,認真分析職工隊伍、文化建設現狀,通過院訓、願景、宗旨、發展戰略、醫院精神、核心價值觀、醫院理念及院歌、院徽、院旗等研討,提煉、昇華和培育醫院核心價值觀等。

調研方式採取個別訪談、集體座談、問卷調查、實地觀察、查閲資料等方式進行。黨委和支部班子成員深入科室,個別訪談管理幹部、職工代表和離退休人員86人,召開座談會5次,深入瞭解當前存在的問題,認真收集醫院文化建設的總結材料、經驗材料、文化手冊、圖片等資料。項目組發放調研問卷1000份,回收636份,回收率63.6%。

三、醫院文化建設現狀

邢台市人民醫院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老院,從1945建院,至今已有68年的歷史,形成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醫院堅持人民醫院為人的宗旨,鋭意改革,開拓創新,在基本建設、設備更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引進、醫院管理與服務、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和績效上,都有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於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醫院,是邢台市診療項目最齊全、設備最先進、開放牀位最多的醫院。醫院先後榮獲全國愛嬰醫院、省基層先進黨組織、省級誠信醫院、省級醫德醫風示範醫院、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存在的問題:

醫院文化建設系統性不夠。全員參與文化建設熱情還不夠高,有的職工認為與己無關,對調研活動參與度不高,調研問卷回收率僅63.6%。缺乏危機意識,部分職工進取意識不強。我院在邢台市及周邊地區處於“老大”地位,這是醫院發展的獨特優勢。但是,也正是這種“老大”地位,使得醫院部分幹部職工產生“皇帝女兒不愁嫁”思想,危機意識、進取意識、競爭意識不強。訪談中不少人反映,現在不愁沒有病人,好象都是人家來求我們,所以,“大家自豪又自滿”,覺得這樣子就行了,沒有危機,不需要競爭,也不願意冒風險再搞什麼創新。造成學習意識相對薄弱,學習氛圍不太濃厚,有的員工沉迷歌廳、舞廳,留連牌桌、酒桌。有的醫務人員小有名氣後,樂於應酬,疏於學習,論文沒有了,科研成果層次不高。個別員工存在較為濃厚的金錢意識,過多考慮個人利益,對醫院聲譽考慮不多,認為醫院榮譽不如個人收入更實惠。

四、對策與措施

(一)領導重視,構建良好的醫院文化建設長效機制。醫院文化的形成和建設歸根結底離不開有戰略眼光、真抓實幹、團結協作的醫院領導集體。要統一領導班子的思想,重視羣眾文化建設,在醫院文化的設計、建設、管理、維護中,進一步達成共識,使得醫院文化得到執行、規範、推廣和發展。要建立目標明確、責權分離、關係協調、渠道暢通的醫院文化建設運行機制,不斷進行優良傳統和優秀文化元素的灌輸,在文化的“內化於心,外化於形”上下功夫。提煉並形成醫院的理念、目標和發展願景,通過不斷的培訓灌輸,讓這些理念、目標和願景為醫院絕大多數職工所認同。

(二)強化執行力。按照現代醫院管理的要求,制定和完善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並通過院長查房、全面督查、專項檢查、委員會活動、綜合目標考核等多種形式增強制度執行力,將制度執行滲透於言行中、植根於頭腦中、體現於服務中,使之成為全員自覺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克服工作中的慣性思維和隨意性。嚴格獎懲,堅決懲處違反制度、損害病人利益的行為。

(三)轉變觀念,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構建和諧醫患關係首先要轉變思維方式,努力使患者滿意。轉變思維方式,就是轉變過去只把醫患關係看作內部問題,而實質是一個社會問題的侷限思維方式,轉變到從宏觀大環境下看問題的戰略思維方式。要以人為本,建立良好溝通,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預期、疾病狀況、經濟能力和各項醫保政策,用智慧去建立一個平衡點,用“同理心”原理,做到“常常去安慰,總是去幫助”,讓不同類型人羣的患者都滿意,提高社會認同。

(四)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競爭力。醫療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醫院科學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人才結構不盡合理,高級職稱人員偏少,業務骨幹缺乏等問題困擾我院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方面着力解決,一是要用好現有人才,通過規範化的培訓、代教、進修等方式,為他們提供更多地學習鍛鍊機會,使他們儘早成才,成為醫院的業務接續力量。二是要引進急需人才、學科帶頭人,在人才建設上敢投成本,對專業急缺人才、學科帶頭人實施優惠政策,幫助他們解決後顧之憂。三是造就一批有潛力的後續儲備人才和有影響力的技術專家,並從加大醫教研投入、薪酬激勵、聲譽激勵、外聯外宣等方面入手,激發員工創新工作熱情,多出有質量的醫療成果,提升影響力。

(五)抓內涵建設,提升醫院形象。

1、持續改進醫療質量。醫療質量是衡量一所醫院素質、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尤其在當前社會正處於發展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沒有質量就沒有安全,沒有質量就沒有穩定,沒有質量就談不上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提高質量就是提高滿意度,就是實現醫院社會效益的第一步,也是打造醫院品牌文化的關鍵。

2、加強學科建設。特別是重點學科的培育和建設,強化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專長格局,打造醫院的重點和特色專科,並加以大力宣傳,提高社會知曉度和信任度。

3、緊密結合第三輪醫院等級評審、民主考評、“三好一滿意”、“三比一爭”和“修醫德、強醫能、築醫魂”活動,着力改善就醫環境,優化服務流程,完善預約診療及便民服務措施,方便病人看病就醫。

4、積極開展公益活動。一是做好公共衞生事件防控和處置工作。二是利用病友會、義診諮詢、媒體專欄等形式開展羣眾性健康教育;組織醫療專家深入社區、農村、敬老院進行義診和慰問活動。三是深入開展單病種限價、“助困病房”、“先診療,後結算”;推行住院費用擔保及預付制、藥品耗材集中招標採購、特殊人羣診療費用減免等措施。四是紮實開展“衞生下鄉”、“對口支援”等工作;努力完成醫療保健任務,為邢台市各項重要活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