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學校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06W

2022學校調研報告多篇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1

一、我縣農村學校體育現狀

(一)、農村學校體育設施現狀。

1、體育場地不足。調查顯示,有70%的學校體育場地未達到1994年省教委制定的《城鎮普通中國小建校標準》,甚至有少數學校基本上就沒有運動場或者活動場所,有些學校即使有,也只是些簡易的運動場所,導致很多學校開設的體育課教學質量不高,開課時數不足,或者只在有限的幾個年級開設體育課,象徵性的表示學校開設了體育課。

2、體育器材短缺。根據調查,有30%的學校體育器材基本達標(指能基本滿足大綱必修教材的需要),65%的學校體育器材缺少,5%的學校幾乎沒有體育器材,而且校與校之間的差距較大,同時,現有體育器材大部分陳舊、破損,其原因為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時,這為正常的體育教學埋下了安全隱患,由於受體育器材短缺的限制,有近30%的學校體育教學無法正常進行。

(二)、農村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

1、專業教師短缺。從調查情況看,有近40%的學校專業教師短缺,10%的學校無專業體育教師,現有體育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不包括自考、函授畢業生)的僅佔37%。

2、體育教師年齡結構、學歷結構不合理。調查顯示,有73%的農村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無法形成梯隊建設,有38%學校的體育教師學歷結構不合理,不能適應國家教育部對學校教師學歷要求。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的不合理勢必影響學校體育工作持續、穩定開展。

3、師資培訓意識淡薄。通過調查,大部分學校都未能制定詳細的師資培訓計劃,也未能認真組織體育教師開展各種各樣形式的培訓活動,致使大部分體育教師的知識、技能及思想意識停留在一個較低水平。這是造成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思想觀念落後,創新意識不強,難以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影響農村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主要原因

1、少數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認識,認為農村孩子身體好,不用參加體育鍛煉,開不開體育課無所謂。而主管部門領導在檢查、督導學校工作時沒把體育工作放到應有位置來看待。由於工作上不重視,加上對學校體育設施等要求未做硬性規定,即使體育設施達不到要求,驗收也能合格通過,使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不重視。

2、體育經費嚴重短缺。由於我縣經濟發展滯後,財政支持乏力,制約了學校的發展,學校因經費困難不能對體育進行投資。

3、體育專業教師缺乏,思想不穩定。正規體育院校、系畢業的大學本科生,受諸多因素影響,千方百計想辦法不到農村學校任教,致使學校體育教師短缺,近30%的學校專業體育教師嚴重缺乏,只能用其它學科教師兼任或自行培養的自考生或函授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由於學校不重視,加上經費短缺,部分體育教師思想不穩定,從事第二職業或對本職工作不認真對待。

4、缺乏激勵機制。對執行《標準》好的學校及體育教師個人,沒有配套的激勵機制,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

5、羣眾體育工作發展不普及。農村羣眾體育工作發展受各種因素影響,一直開展不利,無其是農村對體育工作認識不正確,認為勞動是最好的體育活動,開展羣眾體育活動沒有用。正是這種錯誤認識,導致學校對體育工作重視不夠,學生對體育活動熱情不高。

三、發展對策

1、解放思想,多方籌集體育資金。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要求,採取政府撥款,學校投入,社會贊助等方法,確保體育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2、積極營造良好的體育工作氛圍。各級政府和學校領導要認真對待體育工作,吸引廣大體育專業院校、系的畢業生到農村學校工作,並積極為他們施展才能創造條件,使他們安心在學校開展工作。

3、挖掘地方特色教材,重視表彰先進典型。農村學校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民間體育項目,形成有農村特色的地方教材並自制器材。對自制體育器材工作有特色的學校、個人,應給予表彰獎勵並大力推廣經驗,在每年舉行的學校運動會上,應充分安排這些本地特色體育項目,推動體育工作全面開展。

4、積極開展互助活動。通過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使城、鎮辦學條件好的學校與農村學校結成對子,改進農村學校體育工作,以滿足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2

20xx年以來,自治區紀委監察廳、教育工委部署在全區高校開展“清風校園”建設工作。近期,我帶領二室人員對全區高校開展“清風校園”建設工作情況進行了督導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我區高校開展“清風校園”建設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各高校高度重視“清風校園”建設工作,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的“清風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制定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清風校園”建設工作,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措施,定期向全校師生通報落實情況,接受師生監督。寧夏醫科大學、寧夏師範學院等院校以‘清風校園’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整體工作思路,嚴格做到組織領導、任務分工、監督落實“三個到位”。每年對“清風校園”建設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認真總結好的做法,梳理存在的問題,對好的做法在全校範圍內進行推廣,對存在的問題限時要求責任部門進行整改,確保了“清風校園”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各高校黨委將黨風廉政建設和“清風校園”建設工作同安排,同推進,同考評。制定印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主要任務分工》等文件,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職責,逐級簽訂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把“清風校園”建設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與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同頻共振,互為補充,共同推進。把反腐倡廉、“清風校園”建設和行政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將反腐倡廉工作職責落實在基建、財務、人事、招生、採購、後勤等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和行政事務中,通過發揮統領、共管、組織協調等作用,形成懲防合力。

(三)加強教育,道德育廉。通過多種形式、多種載體,抓好領導幹部、教師隊伍和學生的廉潔教育。通過對領導幹部勤政廉政教育,提高為政清廉意識,不斷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基礎;通過對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教育,引導他們廉潔從教,大力弘揚“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優良學風教風;通過對學生敬廉崇潔教育,引導他們切實做到學術誠信、考試誠信、就業誠信,努力形成風清氣正、陽光向上的校園氛圍。北方民族大學着力抓好“五個一”工作,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兩課”教學和黨校培訓課,使廉政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寧夏醫科大學大力推進廉政文化“三進”工作。開展經常性的敬廉崇潔教育,舉辦多種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自發成立“清風社”學生社團組織,配合學校積極宣傳敬廉崇潔思想,產生了較好的宣教效果。寧夏大學把大學生廉潔教育貫穿於入黨培訓、入學離校、社團活動中,針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開設“大學生敬廉崇潔意識養育”選修課,培養大學生的廉潔意識。寧夏師範學院積極推進廉政建設進校園、進課堂、進公寓,每年結合“12·4”法制宣傳日,通過廉政文藝演出、發放廉政宣傳單、開展廉政知識競賽等活動,廣泛宣傳廉政知識,營造濃厚的校園廉政氛圍。

(四)突出重點,強化監管。強化對關鍵崗位、重點部位、重要環節的監督管理,着力構建監管促廉長效機制。各高校加強對領導幹部遵守廉潔自律規定的監督,在年終幹部考核中,每位領導幹部都要進行廉政述職,由教職工進行測評,接受黨員和羣眾的監督。在民主生活會上,黨員領導幹部都要自查自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接受黨內外的批評和建議。處級以上幹部建有完整的廉政檔案,將每年述職述廉、年終考核、民主生活會、廉政承諾書等情況歸入個人廉政檔案,作為向黨委反映幹部廉潔自律情況的基礎材料。

(五)健全制度,全力保廉。各高校黨委高度重視制度建設這一預防腐敗的基礎性工作,特別注重制度設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近兩年,結合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從完善工作機制、規範執行程序、強化監督檢查三個方面,對原有的制度進行了梳理和修訂,建立新的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形成了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廉政工作機制,強化了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源頭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是工作連續性不強。個別高校對開展“清風校園”建設的認識不到位,抓黨風廉政建設和“清風校園”建設連續性不強,存在時緊時鬆的現象;二是個別單位對“清風校園”建設抓的不深不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沒有將“清風校園”建設工作落實在教學教育和隊伍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成效不夠顯著。

三、意見建議

(一)規範管理,用制度保障發展。建立規範的校園管理模式,明確管理要求,強化管理責任,落實管理職責,制定並完善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使各項管理活動有章可循。進一步深化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創新校務管理、教學科研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校園管理等,並不斷增強學校常規管理的實效性。

(二)深入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優化黨風廉政軟環境。一是高校各級領導和教師必須增強廉政文化意識,增強當好廉政文化傳播者、組織者、開拓者的責任意識。二是進一步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誠信意識。三是注重校園網絡、報刊雜誌、電視、廣播、櫥窗、課堂等文化載體的充分運用,不斷拓展廉政文化的傳播渠道,拓寬廉政文化教育覆蓋面,使廉政文化融入學校的各個方面。四是不斷豐富教育和活動形式,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使廉政文化真正入目、入耳、入腦,成為全校師生廣泛參與的一項活動。

(三)預防高校職務犯罪,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健全“一把手”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建立有效的行政決策負責機制,重大問題實行集體決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由裁量權,切斷“公權”與“私利”的內在聯繫。完善責任分解、責任報告、責任考核、責任追究四位一體的責任制工作機制。認真解決少數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對黨風廉政建設重視不夠、對規範管理投入不足的問題。

(四)加強教學科研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要加強教學經費使用的監管,繼續堅持領導幹部、單位行政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保證教學單位教學經費合理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要完善教學科研經費管理辦法,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班等形式加強對各教學科研單位廣大教職工特別是中青年科研骨幹進行宣傳教育,增強他們在經費使用上的廉政意識,形成廉潔自律的科研作風。三要加強橫向課題、縱向課題科研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將科研項目管理的關注重點從重視驗收轉移到過程監控,提高研究課題經費預算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促進科研項目順利結題驗收。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3

在局領導“教育創強”方針指引下,為進一步掌握我縣農村基礎教育教學總的質量和課程改革實驗情況,瞭解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縣課改實驗作紮實有序地向前推進。根據中心領導的指示,二零零四年學度我對金星學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金星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佔地總面積2萬平方米,共有在編教師56人,20個班級,中學生231人,國小生439人,學前班81人,總人數670人;全校近視率2%左右。

學校體育跑道181m,沙坑、單雙槓各一,籃球場兩個(無室內運動場地);實驗室、儀器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閲覽室、音樂室(內僅一架鋼琴),少先隊(團支部)活動室等各一個,其它教學器具等基本設備初步達標。

二、所取得成績

近三年來,金星學校重視素質教育,全體教職工在校領導班子帶領下重視人性化管理,實行教師量化考核,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在教學工作中積極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人性化氛圍,以“知禮、勤勉、奮進”為校訓,認真落實“減負不減質”的根本宗旨,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重視課改

①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政策法規和學科課程標準,並鼓動教師參加縣“323”師訓等各種學習活動,並進行理論實踐。

②通過黑板報,編寫“課改專欄”,定期宣傳課改動態信息,交流課改教師的心得體會

③定期開放“家長學校”,向廣大家長宣傳課改的目的意義,反饋學生的成長過程,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④加強了課改實驗的領導、管理和指導工作,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

⑤規範了課改資料的建設和管理,並加強了教學指導工作,學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聽課,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2、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①教師主動參加課改,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如國小,很多教師通過自制卡片、教具、學具;如語文教師為提高識字量,不僅在書中,還在各種學習資料中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習慣,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克服了由於教學資料不配套等不利因素給教學帶來的麻煩。

②教師的教學手法發生變化。首先教師的理念變,才能使之方法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組織、激勵、引導等方法在不斷改進,很多老師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如美術老師楊先紅,在色彩課中結合唐詩、宋詞,並利用情感和審美雙重因素,使學生在樂中學,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把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

通過語數英等各學科現場觀摩可以看出,課堂教學較之前傳統課堂教學都有一定改進,使人感到了新課改後,課堂中的清新氣息,學生的學習方式更為豐富,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趨勢。“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步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如語文課,學生有大量的實踐進行探究、思考、觀察和分析及實踐活動。卻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因材施教,科學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合作學習給了學生更多參與和表達的機會,學生自主、自信、合作、探究的意識普遍增強。

4、教研氛圍日接濃厚

人性化管理髮揮教師原動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特別是新課改以來,以“323”師訓工程為載體,積極參加教科研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①教科研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聽課、評課還去辦了專題講座研討活動,對新課改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及時的討論和交流,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獲益匪淺。

②課題研究開始啟動,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探索,今年上報市級課題兩個。

5、嘗試構建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大家都知道: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選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此,該校在課改實踐中,引導教師大膽改革評價內容和方式,採用“分項考試+等級評價+孤立評價+鼓勵評語”的呈現方式,努力構建多元,評價內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方法是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互互動。如語文分:識字寫字(學生互評)、朗讀、口語交際(教師家長參與),以鼓勵為主用遊戲形式糾正等等。

6、重視社會實踐,師生共同參與

帶出去請進來。一年以來,該校抱着新的“教學觀”,與校外結合,進行一系列“走進新課程”、“與新課改工成長”活動,實行校際聯合。

①國中部與荔港學校“聯姻”,進行新課改教研活動。

②國小部與石浦中心校進行教學新課程教研活動;國小語文與新港國小進行教研活動。

③重視學生社會體驗活動

a、擁軍活動。國中新生軍訓、“八。一”節慰問石浦邊防站、“端午節”送粽子,建立深厚的軍民關係。

b、建立勞動基地。學校有專門開闢的花木基地供學生栽培、觀察、分析、護理。

c、到申稜電梯廠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採訪,寫《申稜成長之路》在縣市宣傳口發表

d、請消防大隊進行正常的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護,做到羣眾的預防災害宣傳員。

e、到敬老院去舉行文藝聯歡,做新時期敬老愛幼的好學生

f、每年去烈士墓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7、重視師資業務培訓,教學成就顯著

⑴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培養一支“政治正、業務硬、教學勤”的師資隊伍,始終是該校關切的問題,為此學校領導極力鼓勵進修、學習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國小語文、數學合格率100%;國中語、數、外、政、自等平均合格率70~80%;三名教師參加中級研修班,一名教師參加學科骨幹培訓班。歷年來教師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活動,成績顯著:

①縣教壇新秀評比:20xx年度國中部自然、美術分獲二等級。

②縣教師基本功競賽:美術二等獎,數學、自然三等獎,政治市三等獎。

③教學論文評比:國小數學縣一等獎、市二等獎,國中數學、美術分獲縣二等獎,教學基本功案例分獲縣三等獎,體育優質課縣二等獎。

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的一切為了學生,學校在“以人為本”的宗旨下,近三年來所顯現的成績可想而知。

①會考:20xx年考進象中3人,考入二中13人;

20xx年考進象中2人,考入二中20人;

20xx年考進象中4人,考入二中15人。

②各年統考相比,20xx年尤為突出:

20xx年第一學期國中一年級層全縣中上水平,其中自然學科全縣名列4、5、6;國中一年級政治,全縣名列前5名。總之,國小合格率100%,中學合格率70%~80%。

③重視素質教育,各方面提高顯著:

a、全縣中學三模競賽:全縣第九名;

b、縣學生藝術節舞台藝術表演:團體二等級;

c、縣學生藝術節三獨表演:1人二等獎;

d、縣學生藝術節書畫藝術現場賽:書法、繪畫各獲二、三等獎;

e、學生作文競賽中:3人蔘加3人全獲獎――其中市二等獎1人,縣二等獎1名,縣三等獎1名;

f、全縣學生運動會:每屆組隊參賽,態度積極,重在參與;

g、縣科技界:多篇科技論文獲獎,獲縣科協好評。

三、存在主要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

專職教師不足,老齡化現象嚴重。如:國小數學35歲以下2、3個人;12班級音樂教師專職只一人,國小美術12個班級居然無一人。體育專職也只一人。造成學科之間不平衡,給學校帶來很大壓力。

2、辦學條件差:

教學用房不齊不足,沒有專門美術室,沒有專門家委會活動用房;雨天無法上體育課,多媒體教室只一個,如果各學科同時使用便無法進行,學前班擴班無教室,也無英語角等用房,藝術表演場地沒有等一系列用房問題,亟待解決。

3、缺乏與新課程相匹配的科學的操作性強的學校、教師、學生評估制度,這在很大程

度上阻礙了學校與廣大教師參與課改實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

四、幾點建議:

1、加強師資均衡配備的行政措施,加大師資培訓的力度,與政府部門協調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必要的師資培訓經費落實到位;另外是加強與教材出版部門的網上協調,有條件組織專家培訓到縣(與“323”師訓建議)以便教師更好地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全面而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再是培訓方式和內容可建議更為貼近農村學校實際,研究解決在目前情況下如何減輕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以提高教學效率。

2、建議上級教育部門(有關部門)應儘快協助建立一個與課改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評價機構。

評價是新課改最大的難點,是影響課改健康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課改理念下的評價研究,制定出與課改相匹配的評價方案是當前應努力研究,力求早日完成重要任務。以充分發揮師生教學積極性。

3、應充分認識校本課程教學和學科整合的重要性,組織專門培訓小組引領教師,並將其作為學校的一項長期、穩定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來抓,方能保證課程改革順利而持續地進行下去。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4

“民以食為天”,學校食堂作為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着後勤保障,服務師生的重要任務,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單位,學生又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學校食堂工作,關係到師生員工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學生的衞生飲食安全問題,關係到學校的穩定和發展。因此,食堂工作,學生關心,家長關心,社會關心,領導更關心,已成為學生與家長關心的熱點。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農村學校佈局調整逐步到位,學生的寄宿數量迅速上升,在校用餐的學生顯著增多,學校食堂的數量和規模逐步擴大。隨着市場經濟的建立,學校食堂也成了社會上一些食品經營者競爭的場所。食堂工作在整個學校工作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強。針對全市學校食堂的現狀,教育局關工委成立了學校食堂調研小組,各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帶領委員深入學校食堂進行了調研。調研小組通過聽介紹、查資料、看現場、個別訪問,問卷調查和分析研究等方法,對食堂情況作了全面的調查研究。

一、基本情況

據統計,全市中國小含幼兒園共有食堂112個,其中千人以上的學校食堂有20家,20xx人以上的食堂有6家,4000人以上的食堂有2家;全市學校聘用從事飲食服務的員工1700多人,用餐學生達6.5萬多人,佔學生總數的83.5%;學校食堂從業人員中有健康合格證的1680人,佔全體人員的98.8%。學校食堂的經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學校自辦,一種是承包制。自辦的有95家,承包的有17 家。學校食堂根據規模的大小,贏利多少各不相同,絕大部分學校的老師用餐得到補償或減免,每年還有一定利潤上交,多的達到幾十萬。學校食堂的基本設施,通過這幾年的不斷升級改造,已基本達到了要求,做到設備齊全,規章制度健全,運作正常,安全衞生狀況良好,有33 家食堂獲得鎮江市a級食堂,66家獲得鎮江市b 級食堂, 4家獲得鎮江市c 級食堂,目前還有4家沒有等級,學生對食堂的滿意率在95%以上。

二、領導重視

教育局高度重視學校食堂建設,通過發文件,開會,檢查等多種形式,反覆向學校領導交代學校食堂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學校把食堂工作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程,市教育部門意識清醒,態度堅決,教育局由一名分管副局長親自抓食堂工作,發展財務科具體負責學校的食堂管理工作,學校由一名分管副校長親自抓食堂工作,總務處具體負責。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教育局加大投入力度,在制度管理上,嚴格規範程序,提升學校食堂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有力地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加快學校食堂建設,提高食堂硬件設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辦好食堂的一項重要保證,教育局一是對食堂的場地和建築進行規劃,要求位置合理,既方便師生就餐,又防止食堂的噪聲煙氣污染環境,要求面積適當,堅固耐用。二是對食堂的內部功能定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按照操作流程對食堂儲藏間、清洗間、配料間、烹飪間嚴格定位區分。三是對食堂的內部設施進行更新。配備冰櫃,冰箱,不鏽鋼餐具,廚房、灶具、紗門、紗窗安裝到位。全市學校食堂近幾年都進行了維修或升級改造,投入資金超過3000萬元,百分之五十的學校對食堂進行擴建,百分之四十的學校興建了高標準的師生餐廳。實驗國小06年對食堂進行改造施工,共投入資金45萬元,設施設備投入資金25萬元,使學校食堂的硬件條件上了一個新台階。

對於自辦食堂和承包食堂,教育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自辦食堂必須選擇一批有事業心,有責任心,工作主動,精明強幹,吃苦耐勞的同志參加,總務處主任或副主任要親自掛帥。承包食堂均採用招標競爭的方法,選擇那些信譽度高,有誠心、人品好、價格合理的承包商,承包協議中要突出服務師生的理念,要把服務師生放在第一位。同時學校應成立監督領導小組,負責督查食堂的服務、衞生、價格、管理等情況,起到食堂的保障作用。城區學校如丹中、呂叔湘中學、五中、六中、、職教中心的食堂均採用承包制,並且由2—3人分別承包,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讓幾個食堂比服務態度,比伙食質量,比菜餚價格,讓學生來選擇食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實驗學校與華南學校,就餐人數達到20xx多人和4000多人,仍然採用學校自辦的辦法,學校組織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食堂管理領導班子,一切為師生着想,儘量減少利潤,更好地服務於廣大師生。

三、經營情況

學校食堂經營主要有兩種形式,自辦與承包。

(一)自辦食堂:以學校行政的名義參與食堂的整個管理,主要有老師參與管理,總務處副主任負責全面工作兼司務長,教師人數不夠,也招聘少量的臨時工,一般廚師都是聘請專職廚師掌勺。學校伙食標準大致分城鄉兩種,城區學校每人每學期600元—7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中餐7元左右,住宿生每人每天伙食費15元。農村學校每人每學期400元左右,平均每天中餐5元,學生每月帶米15—20斤。住宿生每人每天伙食費10—12元,每月學生帶米15—20斤,臨時工工資,水電煤氣費,易耗餐飲具添置費等均在伙食中支出,老師免費用餐或補貼用餐,每年都能上繳一定利潤給學校,多的達幾十萬元。

橫塘中學食堂處處為師生着想,想盡辦法,不斷翻新伙食花樣,每年會考前一天晚上,食堂員工專門為學生包餛飩100多斤,讓學生有個好心情,安安穩穩迎會考,受到家長們一致好評。六中專門為新疆班的學生新造一個食堂,完全按照清真的風格為學生做飯,保證讓少數民族的學生在蘇南吃得好,生活愉快,學習快樂。

(二)承包食堂:學校食堂由承包人員負全責,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承包者聘用有國家廚師資格的廚師和臨時工多名參加食堂的各項工作,學校有專人負責督查,不定期的抽查菜餚的質量和價格,定期召集學生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食堂的用餐意見,即時向承包者提出,要求能儘快改正。食堂除基礎設施,設備和大型維修由學校投資外,人員工資,易耗餐飲具,水電煤炭費等由承包人支出。每年上繳學校一定的經費,各校情況各不相同,市區大學校一般均採用承包制,並且同時有2—3人分別承包,形成競爭機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五中的領導十分關心承包食堂的運作情況,經常到食堂與學生共同用餐,聽取學生的意見,然後及時反饋給承包者,讓承包人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三)制度建設

全市各校均已建立了全方位,系列化的規章制度,對食堂進行 精細化管理。目前都有《文明食堂標準》、《衞生考核標準》以及應知應會培訓考核,衞生管理,食堂採購,餐飲具消毒,食品粗加工,配菜衞生,食堂倉儲保管,個人衞生,燒煮烹調,用餐等多種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人員能認真貫徹執行。

(四)運作情況

1、食堂安全衞生有保障。市教育局發財科聯合市衞生監督所,對各校食堂都提出明確要求,並逐校考核檢查,做到嚴把貨源進口關,所有供貨單位必須具備有效營業執照,食品衞生許可證,個人健康證,並簽訂協議書,每次進貨均需索取相關證明,食堂設有專用庫房,各種食品分室、分類、分架存放,嚴格執行操作規範。

2、重視環境衞生和個人衞生。能按食堂環境衞生的有關規定,做到廚房、餐廳環境整潔;餐具能按“一洗、二衝、三消毒”要求執行;餐後對餐廳及時清理、擦抹、打掃;每週大掃除一次,使食堂環境衞生工作常態化。所有上崗工作人員每年體檢,持證上崗。雲陽學校每學期對從業人員進行1—2次培訓和測試,對食堂要求“三清一靜”,並建立了考核獎勵制度。

3、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各校食堂都注重精心安排菜譜,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合理。自辦食堂的學校每週都將一週的菜譜公佈出來,基本做到每天不一樣,早點做到品種多樣,晚餐主食也經常變換。同時要求承包食堂每天的菜譜要多種多樣供學生選擇,根據不同季節,供應學生喜歡吃的菜餚,讓學生們吃得滿意。

4、建立長效監督檢查機制。

一是每年教育局配合衞生監督所對全市學校食堂進行一次普查,根據有關衞生部門的要求,提出整改意見,限期糾正;二是各校衞生管理人員每天對食堂進行檢查,對每天採購的食品進行質量檢查,查驗證明;三是每月由分管校長不定期對食堂進行抽查,在各種檢查中,發現問題隨時指出立即整改。

四、存在問題

1、全市學校食堂發展不平衡,絕大部學校食堂通過近幾年的升級改造,硬件條件已完全符合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但還有一部分學校食堂的硬件有缺陷。食堂面積太小,少部分學校食堂沒有學生用餐的地方;個別學校的鍋爐老化,急需更換;部分學校食堂內的佈局不合理,至今還存在4所c級食堂,以及4所未評級的食堂。

2、缺少專業技術人員,飯菜質量難以提高。絕大部分學校食堂廚師達不到等級廚師標準,無營養師,點心師,難以進一步提高飯菜質量,據問卷調查,,有51%的學生認為口味一般,20%的學生飯菜只吃掉一大半。

3、學校食堂內部管理還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規章制度雖已建立,但執行中還不能嚴格執行,如不戴口罩和工作帽的不得上崗,指甲長的人員不得上崗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4、承包食堂還存在着過多追求利潤,服務質量低劣,飯菜質次價高,師生怨聲較多的現象,自辦食堂存在教師用餐明確好於學生,學生不滿意的現象,個別學校食堂的衞生狀況不佳,安全隱患潛伏,給師生身體健康帶來影響,都會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五、幾點建議

(一)鑑於學校食堂在學校工作的重要地位,辦好食堂應是學校領導引起高度重視的課題,作為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擔負起辦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的領導責任。目前,中國小食堂無論是承包,還是自辦都屬“盈利型”食堂,食堂要開支員工工資,還要取得一定的利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都把它作為一個創收的主要來源。這樣既增加了家長負擔,又影響了伙食的數量和質量,造成學生不滿意的現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應該一律自辦,以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全面搞好安全衞生服務工作,辦成獨立核算,略有盈餘的“服務型”食堂,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由於辦學規模較大,學生人數多,難於自辦,在承包過程中,要堅持公開招標的辦法,讓能為師生服務,具有食堂管理能力和管理資質的承包者參加,學生人數超過20xx人,要有2人以上來承包。

1、制訂規範,分類指導,建議省教育廳會同有關部門對不同類別,規模學校的食堂,制定統一規範,各市縣進一步細化,作為食堂建設的標準。

2、撥專款,限期整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年度財務總預算中要設立食堂建設專項資金,對硬件不達標的食堂進行維修,改擴建、新建,按規範要求配發既安全衞生又環保節能的主要設備。在5—8年內使所有食堂都達到a級標準。

3、核定編制,財務審計。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核定各校食堂人員編制數,關鍵技術崗位的職工納入全民事業職工編制,由市教育局統一招聘分配,一般崗位核定人數,由學校按統一要求招聘臨時工。所有食堂正式從業人員工資福利由財政負擔,全市要統一學校食堂收費標準和經費開支科目。定期組織財務審計。

4、多措並舉,充實人才。食堂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是普遍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要逐步為每所學校配備合格的司務長、等級廚師、營養師、司爐工等關鍵崗位專業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可從學校富裕人員中選調培訓(保留教師資格),可向社會公開招聘,還可以從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畢業生中招聘錄用。

(二)要督促學校認真履行管理食堂的具體責任,切實加強管理,不斷改善條件,改進工作,辦家長、學生滿意的食堂。

1、對目前食堂還處在c級和沒有等級的學校,要根據學校食堂的現狀,學生人數的變化和今後學校的去向儘快拿出改造的方案,如學校仍然保留,學生人數不少,那要抓緊時間,該改建或擴建的,限期達到標準。

2、如提檔升級不能實現,要局部維修,添置食堂急需的設備,對已將過期的鍋爐要立即更換。

3、建議學校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健康教育課,班會等形式,對家長和學生進行飲食、營養與健康的教育,改變學生普遍存在的挑食、偏食、喜吃不利健康食品的不良飲食習慣。

4、建議學校要加強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培訓、管理。對現有的廚師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可分批將廚師送到廚師培訓有關學校進行短期培訓,提高他們的烹飪技術,對一般從業人員要強化個人衞生習慣,服務態度的教育。

5、建議學校要充分發揮學生會的作用,讓學生會的代表參與食堂管理工作。讓學生既瞭解食堂的運作情況,又清楚市場蔬菜、豬肉的價格。對伙食的定價有個感性認識。這樣既起到督促檢查的作用,也讓學生吃得放心,吃得滿意。

6、建議學校要定期公佈食堂帳目,徵求師生意見,每學期對食堂進行審計,並將審計結果向教代會通報。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5

近年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批批外來務工人員湧入到__。伴隨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一批批打工子弟學校應運而生。為全面瞭解全區打工子弟學校團建情況,準確把握打工子弟學校共青團工作的發展方向,提升團建工作整體水平,深入分析研究當前團建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更好地服務學校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和學生成長成才,充分發揮團組織團結教育服務學生的核心作用,20__年12月,__團區委組織實施了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基本狀況調查。

一、調查研究的方法和樣本分佈

本次調查採取電話調查法和查閲相關資料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採用的數據主要來自__區教行科提供的《20__年已批准打工子弟學校情況統計數據》和20__年共青團組織有關統計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近兩年來,__區建立打工子弟學校16所,其中具備建團條件的學校有8所,已建立團組織的學校有6所,佔應建團組織學校的75.0%。本次調查將已建團組織的6所學校(全部經教育、勞動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批准,按照國家有關行政法規登記的社會力量舉辦學校)的團支部書記作為調查研究對象,重點對團建基本情況進行調查。

二、當前__區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建設狀況

(一)被調查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團員青年和團幹部隊伍的基本情況

參加此次調查的6所打工子弟學校均建立了團組織。6所打工子弟學校中共有班級102個,校團支部6個(均無下一級團組織);共有在校學生2582人,團員71名,其中學生團員63名,女團員45名,團員佔學生總數的2.4%,女團員佔團員人數的71.4%;6所打工子弟學校現共有團幹部12名,委員會委員22人,平均校團支部書記年齡為27歲,大專學歷6人,團員6人,無中共黨員,無本科學歷。

(二)__區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建設狀況呈現良好發展趨勢

1、積極配合團區委工作,各項團的各項工作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6所打工子弟學校的校領導和團支部書記對團建工作都較為重視,積極參加團區委組織的基層團委書記培訓活動,努力探索共青團工作的新方法,將團的建設納入到學校管理的總體工作中並實施考核,團的各項工作得以有效地落實。每所打工子弟學校團支部均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並做到及時上報,主動溝通,彌補不足,加快完善校團組織的每一項機制。

2、人員少,機制小,打工子弟學校呈現出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

由於我區建團的打工子弟學校和各學校的教職工、學生人數相對較少,又多數集中在北七家、東小口和馬池口等地區,所以就目前而言,__區打工子弟學校間呈現出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其中有2所打工子弟學校是在同區的其他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並在建立之後積極相互積極探討適合當代打工子弟學校特點的共青團工作的新方法,同時在以團區委為橋樑的前提下,__區打工子弟學校已成為一隻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謀發展新途徑的黨的有力的後備軍。

3、團幹部隊伍年輕化,補充了團組織隊伍的新鮮血液。

在6所打工子弟學校中,共有團幹部12人,平均年齡27歲,最大的團支部書記32歲,最小的23歲。12名團支部書記均是大專學歷,其中83.3%的團幹部有再提高學歷的打算,有1名團幹部已經在讀大學本科。作為一隻年輕化的團幹部隊伍,每一位團幹部都具有良好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思維靈活、敢於創新,與學生和青年團員能相對容易的進行思想溝通,對團組織隊伍的建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當前各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工作存在的難點和問題

1、學生流動性強,導致團的各項規章制度難以深入貫徹。

打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大多是隨外務工父母進京學習,因此,有很強的自主擇校性和流動性,平均每所學校的年流入和流出的學生分別佔學生總數的14.79%和16.27%。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團的制度和團的思想及時、牢固地貫穿給在校學生及團員已經成為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所面臨的難題。在打工子弟學校中,部分校團組織能夠按時完成上級佈置的工作任務,但對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監督管理力度不大,使學生和團員對“共青團”知之甚少。其中一些打工子弟子女受父母影響,小農意識比較強,認為入團無用,沒有帶來實惠。調查結果顯示,在打工子弟學校學生中,已提交入團申請書的學生僅有1.27%。這説明,打工子弟學校在某種程度上只注重了教學工作,放鬆了對學生和團員的日常團課教育。

2、團幹部業務能力有待提高、且從團精力難以到位。

在打工子弟學校中,普遍都是近兩年才建立的團組織。因此大部分團幹部都是新任職的團支部書記。據調查,大部分學校團支部書記對團的業務知識不夠熟練,不知道應從哪些方面切入團的重心工作、如何開展好團的組織

生活,因此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被動性。打工子弟學校的團支部書記同時還擔當校少先隊大隊長和教學任務,其中平均每週每人上課17節,加大了團支部書記的工作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團的工作力量和進度,阻礙了校團組織的發展和壯大。

3、團組織活動得不到穩定有序的開展。

就目前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開展活動來看,6所學校均能按時完成團區委佈置的各項團建工作任務,但自主開展團組織活動次數較少。在20__年中,僅有一所建校尚早的打工子弟學校開展過兩次團組織活動,同時還是基於校少先隊和學生全體活動進行的,沒有體現出團的主體地位,因而,團組織活動成效也收之甚少。根據打工子弟學校學生基數少,團員基數小,團幹部業務程度生疏,學生對團組織表現出的積極性弱等現象分析表明,在團的基礎性教育、校團組織的影響力以及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上還存有欠缺。

4、團組織活動經費和物資不足。

6所打工子弟學校平均投資資金為23.5萬元;自建校址2所,租用校址4所;平均學校教學建築佔地面積1340平方米;共有教職工人數164人。目前各打工子弟學校的資金基本能夠維持學校的正常開支,沒有多於的資金投入到團組織建設方面,因此團員隊伍建設無法得到有利保障。再加上學生家長只看重子女的學習成績,忽視團的作用,進而團費收繳工作的開展也存在一定困難。

5、團組織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載體不能適應打工子弟學校的團組織發展要求。

目前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工作基本上是參照公辦學校團的工作模式來開展,因此缺乏適應打工子弟學校發展要求的特色工作,而且組織建設方面不夠規範、工作機制不夠完善,阻礙了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建設的步伐。

四、推動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工作發展的幾點對策

隨着社會的發展,打工子弟學校的團建工作面臨着時刻的轉變。如何把握這些轉變因素,進一步激發打工子弟學校學生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先進性,努力擴大團的覆蓋面、影響力,提高團組織活動的有效性,鞏固黨的後備力量已成為有待解決的棘手問題。針對以上打工子弟學校所反映出的困難和問題,經研究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1、完善團的機制,做好團的活動,切實有效的增加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各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在團的工作內容、工作機制和工作制度上均沒有達成一定體系。因此,我們必須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特點,按照“建設、服務、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選好團的幹部,完善團的各項規章制度,繼承和創新學校共青團工作的優勢品牌。同時,還要積極探索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工作、活動的新方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制定可行的活動方案,採取靈活有效的方式開展團的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進一步確立團組織在青年學生中的核心地位。

2、重視和加強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的管理指導工作。

多數打工子弟學校對團建工作能夠重視,努力探索適合本學校發展的團建制度,大膽創新,使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基於這種情況,我們要繼續全面開展“達標創優”競賽活動,增加學校團組織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擴大團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指導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深入研究當前團組織的工作現狀,結合自身學校辦學特點探討團組織的突破口和發展方向,從基礎性工作抓起,夯實團的工作根基,提高學校團組織的規範化建設水平,使團的各項制度在學校得到有效貫徹和落實。調動校團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發揮主體作用的積極性,使“達標創優”競賽活動成為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提高建設的一項手段,不斷激發學校團組織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豐富工作內容,改進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以建設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3、積極改進和構建團幹部相關機制,使團的工作不失持續性。

建設一直高素質的打工子弟學校團幹部隊伍,是做好團建工作的重要保證。據調查,打工子弟學校實行的是徹底的聘任制,教師流動性大,同時沒有建立團幹部後備人選的培養機制。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就容易影響學校團建工作的持續性。針對__區打工子弟學校團幹部流動性強,制度不健全和資金緊張的現狀,我們可以從優化任用制度、規範崗位培訓、交流機制和鼓勵團幹部自身學習等方面提高團幹部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要配備好學校團幹部,把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善於聯繫廣大團員青年的優秀人員選拔到團的工作崗位上來,逐步建立“專職為主,兼職為輔,適當吸納學生”的打工子弟團幹部隊伍。此外,調查還顯示,打工子弟學校的團支部書記大都不知怎樣做好團建工作。這就要求打工子弟學校要建立健全團幹部後備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機制,抓好團幹部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團幹部理論水平、政治素養和文化知識水平。積極推進團幹部的多種任職方式,克服隨意指定、隨便更換的現象,切實履行團幹部管理的有關組織程序。積極推進隱性團員的確認制度,在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做好團員的發展工作,及時吸收先進青年學生入團,壯大團員隊伍。

4、瞭解學生思想,積極改進管理方式,不斷壯大團組織隊伍。

我區打工子弟學校團幹部從總體上看趨於年輕化,這有利於團幹部走進學生,深入瞭解打工子弟學生們的思想狀態,做好學生們的思想灌輸和教育宣傳工作,使學生們瞭解團的歷史,相信團的未來,積極參與團組織生活。就管理機制而言,打工子弟學校的管理機制不像公立學校有着嚴格約束力,面對這種情況,學校團組織和校領導要積極探索創新團員管理方式,認真貫徹團員年度團籍註冊制度,堅持推進隱性團員的確認制度,有計劃地發展團員,健全團員組織關係轉接程序,改進團員教育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實現了對團員的有效管理,為團組織的發展壯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積極為打工子弟學校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要建立和健全打工子弟學校團的內部動力機制和外部保障機制,為打工子弟學校的團組織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首先要把共青團工作納入打工子弟學校工作總體安排,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把共青團工作給予統籌安排,建立團的工作制度,要把對學校團工作的指導檢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一部分;其次要配齊、配好、配強學校團幹部,建立、健全規範的學校團幹部聘任、考評、獎勵機制,特別是要落實好團幹部的政治經濟待遇

和保證學校團乾的從團精力;再次要明確保證學校團組織必要的工作經費,並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建立必要的工作陣地。依託__區穩定的民辦高校團建工作基礎,可適當舉行民辦學校團建工作交流會。本着“以交流促發展,以溝通促和諧、以團建促創新”的方針,堅持“以先進樹典型,以特色立創新,共同服務團員青年”為目標,積極為__區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工作的發展鋪平道路,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努力構搭全區打工子弟學校間的團建工作橋樑。

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工作是共青團工作的新領域,也是今後一段時期內__區共青團組織團建創新的重點工作之一,繼而我們將就此項工作繼續進行研究、探索和創新,以推動__區打工子弟學校團建工作的不斷髮展,服務於打工子弟學校的團員青年,促進打工子弟學校團組織的健康發展。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6

關於農村國小現狀調查問題應該説是一個老話題,多年來,許多來自一線的教師以及教育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等都曾就此做過不少文章,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時,它又是一個新話題,因為隨着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及地方關於教育的決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農村教育隨之會呈現出新的特徵,並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解決。下面,筆者謹以xx國小教育為例,作簡要調研分析。

一、基本情況

xx地處建湖縣西北部,與阜寧縣毗鄰,面積50。78平方千米,轄12個村(居),人口29820人,為xx最薄弱鄉鎮之一。現有中心國小1所,定點村小2所。

多年來,由於受到全鎮經濟薄弱、交通閉塞、教育投入相對較少等因素的影響,學校辦學條件極其簡陋。

(1)校舍。中心國小現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學樓1020平米,為b級用房,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目前現有校舍中,教室、辦公室及生活用房嚴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無一間達標。兩所村小校舍總面積為1590平米,除增壽國小630平米簡易教學樓為b級用房外,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經有關部門建築安全性及抗震鑑定,全鎮國小所有校舍均在“建議拆除”之列。

(2)辦學設施。辦公設施:辦公桌椅基本達到教職工每人一套,但絕大部分為80年代所添置,陳舊、破損嚴重;目前因辦公用房緊張,仍有部分教師在教室裏辦公。電教設施:全校現僅有多媒體教學設施4套,電視機、dvd等配套教學設施5套;電腦95台,45台為今年新配“龍芯”電腦機房,另50台方正電腦已屆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為中心校淘汰電腦,各15台,均已報廢;教師用機目前才配至部門、科室,無教師辦公用機。錄音機、語音教學系統:無語音室及可用錄音機。圖書資料:中心校生均6冊,村小生均20冊。

(一)農村國小的辦學優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來説,一般農村國小几乎沒有什麼辦學優勢可言。如果勉強説來,大概有兩點:

1、班額少。中心校各班級生數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級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級甚至不足10人;而駐城及縣直學校班額一般在60以上。應該説,在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為老師儘可能多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並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體驗提供了可能。

2、教學質量的壓力小。雖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作為家長的共同心理,但總體來説,駐城及縣直學校的家長這種願望和要求顯得更為迫切和強烈,不少家庭經濟條件、社會背景等均相對較好,對子女教育培養的期望值較高。此外,一部分農村家庭,跳出“農門”心切,往往從幼兒園開始便在城裏租房或買房供孩子讀書。因此,農村學校在落實“減負”要求和貫徹“五嚴”規定方面面臨的困難要比駐城及縣直學校小得多。

(二)農村國小的辦學劣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而言,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條件簡陋。一是教學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達標。二是教學及設備條件相對較為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求。三是學校公用經費相對不足,難以滿足學校正常發展經費使用需求。

2、教師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一是教師人崗對應極不協調。一方面按師生比來説,在編教師總數明顯超標;另一方面從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來説,人員相對緊缺、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較為突出。二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在教師隊伍中,專業知識不強、業務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業進取精神,安於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及不安心從教,無病呻吟、小病大養等情況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學校的品牌效應及綜合影響力較小。農村學校難以像縣城學校那樣對學生及家長有吸引力。在農村學校中,學生家長存在擇校的心理和願望還是較為普遍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無法進城讀書的類型,一旦條件成熟,仍要想方設法進城裏學校讀書。

4、缺乏促進教育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社區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視教育的力度不夠,學校在學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學校組織開展的有關活動時常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二、問題成因分析

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究其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約着農村教育的發展。隨着“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施行以來,對促進教育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育發展也隨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縣級財政供給與全縣教育發展的投入需求間仍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計劃安排,應化解的義務教育階段有關債務我縣尚未完全撥付到位;縣直較大規模的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債務等待政府償還,同時,作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點工程建設急需政府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儘管全縣上下都在大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一定程度上講,教育局、縣政府均已無力兼顧面廣量大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和發展。

此外,隨着“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實施,鎮級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開了教育這一包袱,不再承擔自身在教育發展上應肩負的責任,使得農村教育的發展更加舉步惟艱。

2、教育經費使用與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當前,我縣學校公用經費是按生數多少為標準撥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標準向學校下達公用經費總額,而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並不完全與生數成正比,就好比一個“三口之家”與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開支一樣,並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夠了。在這種經費管理模式下,對生數相對較少的農村學校而言,則必定在維修費、辦公費、教師培訓費、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制約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同時,目前學校經費支出採用國庫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採購的模式,對於規範學校財務管理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審核支付手續煩、規矩多,集中採購耗時長、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經費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鄉鎮校在規定的報帳日報帳,往往一天時間無法完成,結果還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繼續排隊。再如,我鎮在4月份就上報計劃,打算購買一台草坪機,但至9月低尚未落實到位,結果在8月底校園環境整理中,僅清除草坪雜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3、在農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施行後,學校與社區、村(居)以及鎮級政府的聯繫沒有原來那樣密切,鎮級政府的教育責任相對減少,社區及地方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關心重視顯得相對不夠。二是學校工作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由於受到學生家長觀念、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家長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遠不及城裏家長。做同樣一件工作,比如學生報刊雜誌的徵訂、家校通平台的建設等,城裏家長十分熱心;而在農村,儘管這些做法對學生及家長來説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無幾。再如,學校在學生到校時間管理、學生路隊管理、家長接送學生管理等制度的實施方面,不少家長以自我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從學校管理,我行我素,動輒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罵甚至揚言毆打老師。

4、在教師的使用與管理上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

一是教師流動不合理。歷年來教師“農進城”選調對象均為農村優秀教師,優秀師範類新生分配基本是駐城及縣直學校優先,優秀教師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師補充,使得城鄉教師隊伍素質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鎮國小一線教學人員中,由師範院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僅36人,能勝任某一學科教學的不足45人。全鎮國小無一名科學帶頭人或教學能手,無一名音樂、美術、科學專職教師。

二是農村教師結構老化。我鎮國小在編教師83人,其中年齡在55週歲以上達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線或年老體弱生病休養的達17人,堅守教學一線的人員僅58人。

三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

①不少教師由於長期在農村工作,這裏管理相對落後,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學校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導致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工作缺乏激情,養成鬆散習慣,難以專心教學。

②對於一些中老年教師而言,因信息閉塞,學習、見識的機會少;加之思想封閉保守、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欠缺,儘管課堂教學、課程改革風起雲湧,但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方面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對於青年教師而言,置身於鎮校範圍內,因教師整體素質和教研水平不高,幾乎沒有什麼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師間的傳幫帶流於形式,效果差,在專業成長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領。

③由於現行管理體制因素和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很難貫徹落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教師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當前,儘管已實行了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怕引發矛盾和問題,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無法拉開較大的差距。從而安於現狀,不注重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水平者有之;擺老資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齡不肯上班者有之;無病呻吟,小病大養,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教師隊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三、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對策

隨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以及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相繼召開,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均衡教育的呼聲逾加強烈,加快農村教育的發展成了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學校與縣城學校在學校硬件條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正是農村家庭擇校縣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在學校辦學條件上的公平與均衡理應成為首當其衝的重要任務。

1、加快實施農村學校校舍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學校佈局調整的力度,按照原則上每鎮舉辦一所國小的佈局要求,對現有學校校舍情況作調研分析,立足學校實際,按照教學及配套用房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的要求,對農村學校校舍進行全面改造,使農村學校在校舍條件上既滿足需求,又達到整齊劃一的程度。

2、加快推進農村學校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由於受到經費使用的限制,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自行添置設備、設施相對較少,“等、靠、要”傾向較為明顯。目前,各校教學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與教育現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離。要組織對全縣各學校辦學設施設備條件的普查,立足縣域實際,制訂區域推進教育現代化標準,督導和幫助學校開展達標創建活動。

3、加大對農村學校的經費投入。教育主管部門要聯合財政部門要深入學校作好調研分析,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公用經費,要保證學校經費總額能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求。

(二)進一步調優資源配置,努力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農村學校發展步伐,是實現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緊迫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加緊實施校舍改造工程和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外,對全縣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洗牌”,使得各學校在教育思想理念、師資配備、教學設施設備條件等諸多方面逐步趨於均衡,是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1、逐步建立起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目前,縣城學校是全縣優質師資最密集區,縣城學校在師資配備上高出農村學校一個較大的層次;農村學校師資配備校際間又有較大的不平衡性。為促進師資合理流動,宜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實行全縣教師統一調配製度。由教育局相關部門根據各學校規模統籌安排教師。二是實行教師輪崗制度。學校領導與教師在同一學校連續工作不得超過六年。三是選派縣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制度。在縣城學校選派一定量的教師支援農村學校,做到縣城學校教師原則上有不少於三年的農村學校任教經歷。

2、建立起縣城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制度。根據縣城學校規模及辦學實力等因素,確定其對口支援農村學校的數量,各援助學校要在辦學思想、教學理念上對受援學校產生實在的影響,要在人員及設備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促進農村學校的加快發展。

3、組建縣域教育聯合體。以縣內知名校、龍頭校引領,組建多個教育聯合體,實行人才、資源共享與互動,組織開展幫扶與促進活動,實現教育思想、教學理念、辦學質量、師資配備、辦學設備條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與繁榮。

(三)進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斷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當前,教育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現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產生了積極的效應和影響。但多年以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波瀾不驚,教師崗位“鐵飯碗”的傾向表現得依然較為明顯,特別在農村學校,“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較為嚴重。

1、切實開展動真碰硬的師德教育活動。毋庸諱言,目前來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提法,我們作為教師本身已覺得不再是那麼底氣十足,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等諸多行為的存在使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展開一場至上而下的“整風運動”,通過展開深入有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排查在思想上、行動上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上的存在問題及差距,並制訂出台具體而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對新發生的違規行為作何處罰,進一步規範與約束教師的從教行為。

2、有效推進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制訂與出台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實施方案,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按需設崗的要求,對各學校核編定崗,由學校組織實施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全員聘任制改革,使能夠勝任教學一線工作並享有較高的羣眾信任度的教師優先聘任到教學一線工作,享有高於教輔、後勤等崗位的待遇和報酬。促使不能勝任一線工作、不安心從教、以功臣自居不肯上班、小病大養不願上班等各種類型的人員轉崗或待崗。在實施全員聘任制的過程中,可允許農村學校依據工作實際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擁有教師資格的社會從業人員,方可保證農村學校全員聘任制改革不會因教學崗位人員不足而流於形式。

3、全面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當前,教育行業中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在目前的農村國小由於思想觀念的束縛,他們所理解的績效工資就是“漲工資”,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少學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得經濟槓桿未能在調節與規範教師工作行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調控,一是要保證績效工資考核發放的民主性、真實性,二是要合理拉開工資差距,真正做到依據德、能、勤、績等綜合因素考核發放。做到有為才有位、績酬掛鈎、優績優酬。從而形成勤於學習、樂於鑽研、敬業愛生、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

希望加強對農村學校的重視程度,這樣不僅能夠大大的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樣能夠幫助更多的農村學生入學學習,對提升農村整體文化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2022學校調研報告篇7

xx年,我縣實施完成了第一輪中國小校佈局調整,有效改善了辦學條件,而且進一步優化了師資配置,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同時也加快了中國小校寄宿制學校的建設,促進了寄宿學校管理體制的形成。第一輪佈局調整距今已經八年多,教育形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隨着我縣學生生源不斷減少,學校規模不斷縮小,現有的學校佈局能否適應新形勢?學校的布點到底需要不需要進一步調整?如何調整?佈局調整如何讓羣眾滿意?帶着這些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全縣中國小布局調整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我縣基礎教育現狀

xx年3月底,我縣基礎教育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5所,其中:高中1所,職中1所,國中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小12所、初小24所,幼兒園28所;在校學生25747名,其中:高中在校學生3284名,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302名,國中在校學生7164名,國小在校學生9998名,在園幼兒3999名。教職工2270名。

1.從辦學性質分:公辦學校55所,佔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21919名,佔學生總數的85.1%;民辦學校30所,佔學校總數的35.3%,在校學生3828名,佔學生總數的14.9%。其中:民辦國小3所,在校學生535名,民辦幼兒園27所,在園幼兒3293名。

2.從教育結構分:高中階段教育學校2所,佔學校總數的2.4%,在校學生4586名,佔學生總數的17.8%,其中:普通高中1所,佔學校總數的1.2%,在校學生3284名,佔學生總數的12.8%。職業中學1所,佔學校總數的1.2%,在校學生1302名,佔學生總數的5.1%;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55所,佔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17162名,佔學生總數的66.7%;學前教育,幼兒園28所,佔學校總數的32.9%,在園幼兒3999名,佔學生總數的13.6%。

3.從義務教育階段分:義務教育階段共有學校55所,佔學校總數的64.7%,在校學生17162名,66.7%。其中:國中6所,佔學校總數的7.1%,在校學生7164名,佔學生總數的24.4%;完全國小25所,佔學校總數的29.4%,在校學生9804名,佔學生總數的38.1%;初小24所,佔學校總數的28.2%,在校學生194名,佔學生總數的0.8%。

4.從學校規模分:在校學生在900人以上的學校7所,佔學校總數的8.2%;540—900人的學校2所,佔學校總數的2.4%;270—540人的學校8所,佔學校總數的9.4%,270人以下學校67所,佔學校總數的78.8%。

5.從區域分:城區學校9所,佔學校總數的10.6%;城區在校學生11754名,佔學生總數的45.7%。高中、職中、公辦幼兒園全部在縣城區;國中:城區1所,佔國中總數的16.7%,學生3312名,佔國中學生總數的46.2%;完全國小:城區5所,佔完全國小總數的20%,學生4143名,佔國小總數的41.4%。

二、第一輪學校佈局調整以來學校的變化及原因分析

1.教育內部的變化。總體呈現以下特點:學校總數量下降,呈現城區略有增加,農村大量減少,尤其是農村初級國小;學校規模整體縮小,呈現城區擴大,農村縮小向兩極發展的趨勢;學生總數量減少,呈現高中大量增加,國中基本穩定,國小急劇下降。學生流動增加,呈現農村學生向鄉鎮學

校流動,鄉鎮學生向城區學校流動。

(1)學校數量呈現減少的趨勢。xx年佈局調整後,全縣共保留學校163所(不包括幼兒園),其中: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全國小6所,初級國小136所。

xx年3月底,全縣共有公辦學校54所(不包括幼兒園),其中: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6所,中心國小13所、完全國小9所、初級國小24所。共減少109所,全部為農村初級國小。

(2)學校規模呈現城區擴大,農村縮小趨勢。xx年佈局調整後,高中規模:在校學生1470人。國中規模:在校學生7372人,校均1228.7名,其中:城區橋山中學2318名,鄉鎮國中校均1010.8名;國小規模:在校學生xx3人,其中:完全國小在校學生15407名,校均811.2名;初小在校學生4706名,校均34.6名。

總之,調整中國小布局結構、優化教育資源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民心工程,涉及千家萬户,涉及孩子的未來與希望。只要因地制宜,統籌兼顧,科學佈局,成效會越來越明顯,廣大人民羣眾和孩子們也一定會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温暖。黃陵的教育事業也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