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6W

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奮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

按照《關於開展全區行政系統調研工作的通知》(署辦函〔2019〕18號)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有關要求,自今年3月份起,圍繞“如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課題,我利用半年時間,先後深入到縣轄的16個鄉鎮,以及縣直機關單位開展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詳實掌握了該地區停伐以來的經濟發展情況,認真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實際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經濟總量平穩增長。停伐以來,雖然經歷了一段陣痛期,但通過發展六大產業、紮實推進“雙十”重點工作,全縣(局)經濟總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平穩快速增長。

2、產業轉型步伐加快。停伐後,該縣(局)加快推進產業轉型發展,經過幾年的努力,依託資源優勢,培育壯大接續產業,扭轉了“獨木支撐”舊有格局,實現了由單一產業格局向多元產業格局的轉變,森林生態食品、生態旅遊、電子商務等產業嶄露頭角。在森林生態食品產業發展上,以“四化”為目標,逐步補齊“四鏈”,依託各管護區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打造了食用菌、北藥、森林豬等種養殖基地13個,試種成功了羊肚菌、大球蓋菇等新品種,2018年養殖食用菌611萬袋,撫育北藥1.4萬畝、種植619畝,森林豬存欄1.1萬頭。在生態旅遊產業發展上,充分挖掘民族、區位、森林生態、界江風光等方面優勢,相繼建成自駕遊營地3個,文化驛站、白樺林山莊、冰雪樂園、文化產業一條街等景區景點20餘個,特別是將旅遊產業與文化體育產業融合發展,通過舉辦自行車賽、地面無人系統挑戰賽、美食節等賽事活動,使我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攀升。目前,該縣(局)已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開庫康界江旅遊區通過國家AAA級景區審核。在電子商務上,該縣(局)為了彌補交通偏遠、信息閉塞,處於市場神經末梢的短板,全力發展特色電商產業,打造了北極珍品彙、北極購、大興安嶺購等電商平台,建成了佔地3000平方米的電商產業園,以及“兩村一站”電商工作室(十八站鄉、開庫康鄉、二十二站林場),併為中小企業及創客提供低租金、零費率的創業環境。2018年末,園區入駐企業34家、創客58家、銷售額實現5451萬元。北極珍品彙成功升級為地級電子商務平台,“互聯網+”創業園獲得省級電子基地榮譽稱號,電商活力指數始終位居全省前三。

3、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241項行政許可項目進行清理、取消和調整,精簡幅度達5.8%;433項縣級審批事項與省級事項庫完成對接,422項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針對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採取“因企施策、一企一策”等方式,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積極協調金融部門放寬信貸標準、簡化審批流程,為企業和個人解決創業融資難題;加強與農村信用社、銀行等金融部門合作搭建融資平台,逐步構建資金服務體系,讓缺少資金的人可以創業。

4、項目建設紮實推進。近年來,該縣(局)以項目支撐發展、以項目引領發展,各項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在民生工程上,建成了78.43萬平方米的棚改樓房、龍畔商業街等民生工程;啟動了全民健身中心、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在交通網絡上,全縣通縣、通鄉、通村公路32條,總長964公里;橋樑133座,5336延長米,實施了瓦樟公路、呼十公路、通用機場等項目,現代化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在城鎮功能上,婦幼保健院如期竣工,北出口路、集中供熱工程全部開復工,“三供一業”、棚改配套工程全面啟動,在南出口路新建了休閒廣場、地標石碑,拓寬了路面,鋪設了步道磚,更換了路燈,城鄉形象大為改觀。

二、存在問題

儘管我縣平穩度過了停伐後較為困難的時期,但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一是思想觀念轉變不夠。受長期計劃經濟和大木頭經濟因素影響,一些領導幹部思想觀念還存在短板,身體進入新時代,頭腦仍停留在“過去時”。有的市場意識不強,習慣於用行政命令、靠計劃手段發展產業配置資源。有的因循守舊,上級沒説的不去想,別人沒做的不敢幹,做事畏首畏尾。有的視野不寬、格局不大,只顧着眼前“一畝三分地”,不理會外界萬千新事物。有的缺乏全面系統辯證思維,把保護利用機械對立起來,出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問題。有的怕擔風險、躲繞推拖,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幹事,甚至當了羣眾的“尾巴”。有的安於看攤守業,單純靠國家政策過日子,事業長時間“濤聲依舊”。二是高端人才嚴重缺失。長期以來,我縣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引育。但是受經濟發展、氣候、地理位置以及職工羣眾對工作待遇、工作環境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等影響,高精專人才缺失,人才外流、斷檔缺失嚴重。據統計,基層各鄉鎮林場現有45歲以上的職工佔45%,機關事業單位45歲以上職工佔47%。近五年我縣流失中級以上骨幹醫師32人,佔同級骨幹醫師總數約為24%。營林生產等林業基層技術人才短缺,生態旅遊業、“互聯網+”等轉型產業急需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短期內如無大量“新鮮血液”補充人才隊伍建設,將為林區事業發展帶來諸多潛在隱患。三是產業結構有待優化。2018年我縣三次產業比重為52.2:7:40.8,處於產業鏈低端的第一產業比重高達52.2%,第二產業比重僅佔7%,工業化程度低,接續產業規模小,各產業關聯度低、產業鏈條短等問題還很突出。財税增長點主要依靠在建的瓦西公路、森林景觀帶等大項目支撐,佔到財税收入的50%以上,產業和企業發展形成的税收佔財税收入不足20%。

四是創新發展能力不足。該縣(局)在產業發展過程中,產業鏈條較短,市場競爭力不強。以森林生態食品業為例:黑木耳、靈芝、花菇、森林豬等食品,均為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有機食品,品質較好,營養價值較高,但是普遍以粗加工為主進行銷售,據統計,全縣從事森林生態食品精深加工的企業僅有5户,且產品單一,品牌意識不強,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三、對策建議

對我縣而言,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提出的“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五個要發展”“三篇大文章”“兩山論”等重要論述,在高質量基礎上加快趕超,以質量追趕帶動總量躍升,全力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樣板縣。

(一)要把結構調整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結合新時期產業發展的要求和規律,圍繞優勢資源、產業基礎,重新梳理謀劃森林生態食品、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方向,着力構築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優勢的產業集羣。森林生態食品業調整,要以“四化”為目標,逐步補齊“四鏈”,實現“一場一業、一場多業”,走特色化發展之路。鼓勵支持本土企業走高精尖路線,與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引進新技術、增加新設備、開發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以滾動式發展壯大森林生態食品業。生態旅遊業調整,要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深入挖掘民俗、驛站等文化內涵,加強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為各地量身打造各居特色的旅遊項目,以原汁、原味、原生態的旅遊體驗叫響品牌。電子商務調整,積極推進電商產業園、電商平台建設,整合全縣特色產品,推廣使用“大興安嶺+企業商標”雙品牌,健全倉儲物流、冷鏈運輸體系,重點解決技術、人才、資金、運營等方面問題,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逐步形成生產、加工、倉儲、營銷“一條龍”產業鏈條。

(二)要把創新引領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敢於突破常規思維和做法,才能有“顛覆性、開創性”的新作為。思想創新,必須把創新思想放在核心位置,切實增強內生動力,充分調動各方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機制創新,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市場機制更加有效、微觀主體更有活力,堅決不走以計劃手段和行政命令發展產業的老路死路。模式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集成創新要素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繼續發揮好平台經濟,依託電商產業園、電商工作室,積極走出去學習別人的方法和理念,引進來高新管理人才,全力以赴推進電商產業提檔升級,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三)要把民營經濟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按照“抓大促小帶中間”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民營經濟的整體提升和羣體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導規模企業,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強強聯合,以龍頭優勢輻射帶動民營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過採取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結對聯誼、政策扶持等措施,壯大民營經濟羣體規模,擴大富裕面。“帶中間”,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業户羣體的發展,促進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做優做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四)要把人才培養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人才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要在人才“招、留、培”三個環節上下功夫、做文章,為高質量發展培育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用制度招人才,必須緊扣教育、醫療、生態旅遊、“互聯網+”、工程技術等人才緊缺方面,分類編制人才發展規劃和緊缺急需人才目錄,爭取招引更多人才。用政策留人才,持續升級人才公寓、按份共有等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優化人才生活環境,確保留住更多人才。用計劃育人才,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採取綠色通道考錄、訂單式培養和擴招等全方位多渠道方式,着力培養一批人才。

(五)要把優化環境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從服務效能“低下”入手,由“管理企業、管理百姓”向“服務企業、服務民眾”轉變,依託“互聯網+政府服務”新模式加快政府數字化轉型,拓展數字應用、推進數據共享、推行智慧辦公,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以更加高效優質地服務企業。從適應企業羣眾“需求”入手,由單一辦好審批辦手續,向做好產業指導、信息諮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讓企業和羣眾省時、省錢、省心。從監督管理“軟弱”入手,採取調查問卷、投訴信箱等方式,發揮制度約束、社會監督的作用,積極受理羣眾投訴,對違反效能監察規定、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不良後果的進行嚴肅查處,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