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7W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多篇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1

一、諸暨市香榧產業的現狀分析

(一)面積、產量均佔全省一半

諸暨是香榧(細榧)的原產地,細榧品種是由趙家鎮的杜家坑、裏宣等村的宣氏祖上選育出來後,通過嫁接繁育逐漸發展起來的,並不斷向嵊州、紹興、東陽等縣市傳授和擴散。xxxx年諸暨市攻克香榧落果難關,並在整個榧產區推廣,使香榧獲得前所未有的豐產豐收後,全省掀起了香榧大發展熱潮,細榧良種已成為各地爭相種植的主栽品種。目前全省香榧林面積3.9萬畝,產量 000噸左右,其中諸暨 .95萬畝,處於盛產期的香榧林面積0.54萬畝, 998年起平均年產量500噸以上,xxxx年達到687噸,創歷史最高記錄。面積和產量均佔全省的50%以上。

(二)科技興榧取得顯著成效

諸暨市歷來重視香榧的科研。從xx年代的香榧人工授粉、圃地育苗、小苗嫁接,到七、八十年代成立林科所,專攻香榧科研,取得了種砧、根砧嫁接育苗、扦插繁育等科研成果,特別是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實施科技興榧舉措,進行科技攻關,並重點抓好成果推廣、技術培訓和信息服務,使全市的香榧產量從推廣香榧保果增產技術前的年均 30噸猛增到500噸以上,發展香榧面積從原來的年不到300畝猛增到現在的3000畝,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縣市的發展。香榧科研推動了整個香榧產業的發展。

(三)加工企業註冊商標快速增加

隨着香榧連年豐產豐收,產量翻番增加,諸暨市的香榧加工企業不斷增加,且商標意識明顯增強,註冊商標連年遞增,品牌大量增加。 994年前全市香榧沒有註冊的商標品牌,都叫楓橋香榧。 994年6月,趙家鎮工貿實業總公司申報註冊諸暨第一隻“楓橋”牌香榧商標,開始進行小規模的加工生產。至xx年,全市已擁有註冊商標46只,在市區開設專賣店的企業達到25家,年加工銷售規模在 00噸以上的企業有3家,湧現了“冠軍”、“老何”等一批龍頭企業。同時廠房、設備不斷更新,加工方法也從傳統的鐵鍋手工炒制發展到現在的用銅鍋機器炒制,產品的花式品種不斷增加,外觀包裝也越來越精美。

(四)注重名牌產品的保護和發展

為利用楓橋香榧的名牌優勢,保護和發展香榧產業,市有關部門多次組織“楓橋香榧”參加國際國內農業博覽會、名特優農產品質量評比等,並獲得了金獎產品稱號。近年又將“楓橋香榧”創建為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和首批浙江省綠色農產品,楓橋香榧(細榧)基地獲得了紹興市級綠色農產品基地的稱譽,冠軍、老何、榧皇等品牌也相繼通過了紹興市級綠色農產品認證,並已申報省級綠色農產品和森林食品基地。

諸暨市也先後獲得了“中國香榧之鄉”、“中國名特優經濟林香榧之鄉”等稱號,同時開展了《楓橋香榧原產地保護》的申報,建立了《楓橋香榧自然保護小區》,開展香榧古樹名木的調查登記和保護、省級林業特色基地——《諸暨萬畝楓橋香榧示範基地建設》、《香榧品種改良、技術改造》、香榧質量評比等工作,制訂了一系列標準,規範了栽培與加工,使創牌、提質、擴產工作不斷深入,促進了全市香榧生產的良性發展。

二、香榧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低

諸暨香榧基地的經營水平雖比周邊縣市高一些,但集約化經營水平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基地發展上偏重數量擴張,而忽視質量提高;在基地管理上大都是粗放管理,雄樹不足,陡坡土薄的榧樹不砌坎培土,只進行劈草撫育,盲目施肥施農藥,亂授花粉人為形成大小年等,其結果是香榧的質量和效益相差懸殊。如去年好的村畝產高達 06千克,而差的村畝產只有40千克,相差一倍多。

(二)榧農的質量意識有待提高

近幾年應用保果技術後,香榧產量大幅度增加,但質量反而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家一户傳統的小農經濟經營觀念和經營方式所造成的。一是摘青,因香榧多、勞力少,怕偷竊等原因而提早採摘;二是處理不及時,因採摘時間長,沒及時剝殼處理,或堆放場地不足,堆放過厚導致發熱腐爛而變質;三是為省時省力而單純施化肥、不施有機土雜肥,使香榧的香氣、鮮味、鬆脆度有所下降;四是長期用外地的劣質花粉授粉,導致香榧的外形和品質發生變化。

(三)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大

香榧雖然是高產出的乾果樹種,經濟收益期長,但其產前生長期長,進入盛產期需 5年以上,且苗木投入較大(香榧嫁接苗每畝需400元以上),管撫費用較高,因而一般農户難以承受。

(四)宣傳缺乏力度,科研經費短缺

諸暨於 997年8月獲得當時全國唯一的“中國香榧之鄉”稱號,**年3月獲得“中國名特優經濟林香榧之鄉”的榮譽稱號,但至今未立一塊香榧之鄉的宣傳廣告牌。楓橋香榧多次榮獲國內外優質農(林)產品金獎,**年評為浙江省農業名牌產品,除當時諸暨報上有報道外,也未見有大的宣傳動作。諸暨市林科所成立後,政府每年下撥的只有人頭費,項目經費極少,近年來林科所很少添置過新的儀器設備。

(五)品種選優改良工作落後

由於長期的無性繁育、隨意採穗和不同的栽培環境和管理,品種內已發生較大的分化,在結果習性與產量品質等方面產生較大差異。長期來又忽視香榧品種的改良,至今沒有建立良種採穗圃和規模較大的良種壯苗繁育基地,良種化建設工作相對滯後,較大地影響了香榧生產的高質量發展。

(六)經營分散,品牌雜亂,產業化程度低

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香榧樹零星分散地分到一家一户經營,難以進行統一的集約化管理。同時,加工企業(農户)多、規模偏小,46只註冊商標加上沒有商標的雜牌,使銷售市場魚龍混雜,銷售的香榧質量達不到應有的標準。而作為行業管理的協會組織不夠健全,缺少必要的活動經費,發揮不了產業協會的應有作用,也影響了產業化發展進程。

三、香榧生產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

共性技術之一是科學施肥。香榧生產涉及千家萬户,除榧農對科學施肥的認識有差異而沒有做到合理施肥外,缺少對香榧樹需肥情況和檢測土壤、肥力情況的.簡易儀器,也是香榧難以實現科學施肥的重要原因。因香榧樹的大小、結果的多少、立地條件的不同、生長的好壞等因素不同,香榧樹的需肥情況也不同,使得榧農不知道香榧樹缺什麼肥、缺多少肥。

共性技術之二是優選法授粉。人工盲目授粉是當前人為形成香榧大小年的主要原因。因香榧樹高大、榧果細小而無法疏果,用授粉控制大小年是一種比較可行的辦法。而目前我們缺少對香榧科學授粉,以防止香榧大小年技術的研究,其結果是香榧的效益和質量相差懸殊。

關鍵技術是香榧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的研究。目前除在傳統的加工方法上略有改進外,產品種類單一,沒有大的突破;對新產品的開發和加工機械的研製滯後;每年4000~5000噸的香榧假種皮沒有較好利用,缺少對香榧深加工及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四、香榧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明確產業發展導向

市委、市府要把香榧發展列入今後諸暨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增加資金投入,出台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高質量地建設好省級林業特色基地——萬畝楓橋香榧示範基地,搞好香榧品種改良、技術改造試點工作,加快香榧發展速度,在xx年前保質保量地完成省下達給諸暨的8萬畝香榧基地建設任務,使全市香榧總面積達到 0萬畝,年產量達到 500噸。

設立市香榧發展基金,每年切出專項資金50~ 00萬元,用於香榧科研、新產品開發、加工設備研製、《無公害香榧》標準推廣應用、古樹保護、質量評比、協會建設、擴大宣傳,創立名牌、實施獎勵等方面。

(二)加大科技興榧力度

一是要加強對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通過項目這個載體,把研究責任落實到項目承擔者。二是要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合作,開展諸如良種選育、遺傳育種、密植速生豐產、香榧剝殼、深加工及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同時大力推廣應用現有的科研成果和營林新技術,不斷吸收、借鑑和應用其他產業的先進技術,促進全市香榧生產的發展。三是要加強林科所建設,建立“中國香榧研究所”,引進高素質的科研人才,為科技興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三)實施無公害標準化生產

按照“統一、簡化、協調、優化”的原則,市有關部門已先後制訂了《楓橋香榧(細榧)技術條件》、《香榧良種與豐產栽培》、《無公害香榧》等系列標準,今後要大力宣傳推廣這些標準,通過實施標準化生產來規範香榧產業。同時還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和獎懲制度,使嚴格按標準生產加工的榧農和企業得到鼓勵,不按標準生產的受到處罰,以提高香榧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增加諸暨香榧的市場競爭力,加快產業化發展進程。

(四)加強宣傳,提高諸暨香榧知名度

香榧雖然是中國特產,楓橋香榧的聲譽也較大。但實際上,香榧的影響力主要在我國的上海、杭州、南京、廣州、寧波等少數的南方城市,大多數北方人根本不知道香榧是什麼東西,更不要説國外了。因此,要真正做大做強諸暨的香榧產業,除了提高質量、擴張數量、創立名牌外,還需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建議在把香榧作為諸暨市樹的基礎上,在市區設一條香榧路(街),兩邊種植香榧樹。在因特網上設立諸暨香榧專業網站(中英文),並在其他較大的經濟信息網站上網,向全國和世界宣傳介紹諸暨的楓橋香榧。在電視、廣播、報紙等傳媒上多層次開展香榧的宣傳活動。在諸暨城市廣場、火車站、杭金衢高速公路上設置“中國香榧之鄉--諸暨”的巨幅廣告牌。

(五)加強香榧協會和合作社建設。

要加大對協會的投入,充分發揮產業協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加強協會與榧農、企業的聯繫,強化協會在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功能,促進生產者之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與協作。要鼓勵企業自辦基地和承包經營基地,還要鼓勵和支持榧農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以解決香榧因分户帶來的經營分散、規模偏小、管理不便等問題,培育有一定規模的香榧種植大户和高質量的香榧基地。同時要扶持、培養和發展幾家集香榧種植、收購、加工製作、市場銷售於一體的龍頭企業,走出一條以協會為紐帶、龍頭企業為主體的、一頭連接市場,一頭連接基地,基地帶動農户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附:雙語人才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任何工作的開展,語言溝通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社會在不斷髮展,首要是靠語言來推動,沒有語言的溝通,就沒辦法進行感情交流。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訴訟的權利”。縣作為省重要的藏族聚居縣,為推動黨和政府的政策落實,保持與羣眾的血肉聯繫,堅實一支優秀的雙語人才隊伍非常有必要。

一、基本縣情

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於省西北部和州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氣温 . ℃,年絕對最低氣温-33.7℃。幅員面積 06xx年中,縣財政積極發揮職能,推進雙語人才隊伍建設。在本級財力極為有限的的情況下,分別在xx年安排4萬元,xx年安排4萬元,xx年安排4萬元,xx年安排4萬元,xx年安排2萬元工作經費給縣少語委專項用於雙語工作。

三、雙語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困難

(一)雙語人才外流現象比較嚴重。由於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幹部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相對較低,各方面條件差,使得雙語人才不願到基層就業,原有的一些優秀人才也大量流失。還有一些部門和一些領導同志不能夠及時發現優秀雙語人才,既使發現了人才,也不敢放手使用,這也是雙語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兼通的少數民族幹部及各類專業科技、技術人才。兼通的少數民族幹部及各類專業科技、技術人才缺乏,是由於少數民族人才從小所處的語言環境不同和接受的基礎教育不同而形成的。往往是精通藏語的漢語基礎差,漢語基礎好的幹部民族語言文字的能力差,造成德才兼備、兼通,能夠擔當重任的民族幹部及專業科技、技術人才數量不多。

(三)幹部雙語教育培訓不平衡。從整個縣幹部及各類專業科技、技術人才教育培訓工作看,黨政、教育、衞生等部門的幹部參加雙語培訓機會較多,而基層幹部的培訓機會少。從培訓效果看,由於民族地區幹部雙語培訓內容陳舊,知識更新緩慢,客觀上延緩了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學習應用雙語新知識、新技能的時間,加之幹部教育培訓經費緊缺,培訓機構師資力量薄弱,也使幹部的雙語教育培訓工作出現了有量乏質的現象。

(四)雙語培訓缺乏統一教材,培訓效果不明顯。由於漢藏雙語人才培訓正在探索階段,缺乏授課教材,授課教師一般都是當地藏語老師,但並不精通各部門業務知識,從而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從近幾年的培訓來看,培訓人員不固定,在第一線與藏族羣眾直接打交道的鄉鎮工作人員和部門窗口工作人員最需要進行雙語培訓,但忙於業務工作,無法參與培訓。

(五)雙語人才隊伍建設資金缺乏。由於需要開展雙語人才隊伍建設的區域多為民族地區,經濟條件較差,地方財力有限,無力安排大規模的雙語培訓,加之雙語人才隊伍建設無上級專門的經費支持,導致雙語培訓工作規模較小,效果較差。

四、加強雙語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建議上級相關部門儘快出台由民語部門與各地高等院校聯合開辦漢語民語雙語技能培訓的相關規定,按規定開辦培訓班,通過培訓,雙語技能合格者,發給證書。

(二)建議國家民委與國家人社部等部門,在少數民族地區政府各職能部門人員編制方面出台規定,在工作人員配備方面,在現有力度上,進一步吸收當地少數民族的雙語人才。

(三)建議上級相關部門把雙語人才培訓列為在職培訓範疇,少數民族地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可以在本單位內挑選熟悉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工作人員,送到上級雙語人才培訓機構參加培訓,通過培訓,持合格證書回原單位服務。

(四)建議上級相關部門把雙語人才培訓工作經費納入預算,設立專門的經費,進一步強化雙人才隊伍建設資金支持。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2

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另一方面是豐富了教育的形式。在計算機知識與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又是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我們國中信息技術教研組進行了一些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現措施和方法如下:

1、建立研究學習小組,互幫互學拉近學生之間的差異。

我們把所任教的班級進行分組,每個班分成12小組一般一個小組有5個學生,相對有二位低層生,兩位中層生和一位高層生。高層學生當組長,中低層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學習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小組之間保持融洽的關係、相互合作的態度,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擔負學習責任,完成學習任務。

2、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教學任務都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是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真正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於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裏,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如林召凱老師在講授《幻燈片的製作》時,通過“展示任務”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想去做的衝動,於是 老師做出簡單的“講解演示”後,調動了學生自己動手的積極性,課堂效果非常好。

3. 師生角色的變換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的知識不再是單純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的幫助,或者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自己獲得的。老師的使命應該是:一個熱情的“指導者”,一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最有益、最有力的“教學工具”,一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規範學生的學習行為的強有利的“引導者”。如在學習《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九年級年級的學生具有上網查找資料的能力,第一課時我們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硬件的組成,包括名稱、生產廠商、圖片、作用等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來,發到教師的郵箱裏,第二課時讓學生觀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的視頻,並當場拆開主機讓學生觀看,第三課時讓學生總結出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並進行質疑討論,我在一旁進行指導,效果相當不錯。

4、上課實行網絡教學,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獨特優越性。

因為網絡教學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提供圖文聲像並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這種方式組織建構的知識庫、信息庫浩如煙海,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因而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即促進學生關於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學媒體或其他學習環境無法比擬的。

二、存在的問題:

1.分組、分層教學實施的不夠好,各環節的落實不到位。

2.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培養,往往是被動地按照教師要求的步驟操作、練習。

3.課時少,時間短,對上機實驗遇到的問題很難一一解答。

4.重點和難點有時把握不準。

5.教師授課不夠精練。

三、採取的措施和建議

1.利用好任務驅動教學法。課堂設計適當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育心理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問題的設計一定要有深度,只有深度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潛能。

2.利用好“學案”。讓學生通過“學案”引領他們自主的學習。

3.可採用基於網站式的教學,進行資源共享,便於師生交流,同時可作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作品展示的平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3

2008年是瀋陽職業技術學院突飛猛進的一年,這一年學院取得的可喜成績有目共睹。作為一隻高職高專行業的生力軍,我們的目標是將我們的學院辦實、辦強。2009年是我們繼往開來的嶄新年,為了使我們的學院更好的與企業接軌,使我們申辦的專業成為社會緊缺型人才培養的搖籃,使我們培養的學生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利用寒假時間系統的對於瀋陽各軟件技術相關企業進行調研,通過我們對於東軟、瀋陽華嶸聯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瀋陽億之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瀋陽網達科技有限公司、瀋陽嘉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幾家it企業採用走訪、電話採訪、網絡溝通等多種途徑的調研,我們在專業課程設置、發展方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收穫。現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做如下分析總結:

一、職業教育計算機專業現狀分析:

由於現在世界上計算機應用已經朝着多元化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與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飛速發展,推動着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而當前我們很多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設置和教學方法,與計算機的發展及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在當前的形勢下顯得過於單薄和簡陋,畢業的學生除了在一些計算機應用水平較低的行業和機關外,已經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專業化、高技能、高素質的需求。

據統計表明,職業教育計算機軟件技術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大部分(80%以上)從事計算機銷售與技術支持、數據錄入、辦公文祕等崗

位的工作,在計算機應用與軟件人才鏈中處於較低端位置。在軟件開發、遊戲軟件製作、網絡編程等崗位上工作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相對較少,而實際上這些崗位非常需要高職畢業生,高職畢業生在這裏具有很大的就業的空間。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隨着計算機的普及,社會不僅需要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具有操作和維護計算機系統的人才,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等知識,具備軟件開發、手機遊戲製作、網絡遊戲製作等能力的軟件專業高等專業人才。

二、制定調研目的:

此次進行調研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發展現狀分析,進一步掌握軟件行業的人才需求目標、能力要求以及行業的工作過程,以此來修改我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和進行課程建設。

三、針對軟件技術(軟件測試)專業調研內容:

瀋陽的軟件測試行業是近兩年軟件的新興行業,過去只是由開發人員對於軟件進行測試,現在許多軟件公司已經單獨的開設了軟件測試行業,作為高職院校的軟件測試專業,我們培養的學生的崗位羣主要為:

1、軟件測試技術人員:入門級測試職位。主要負責建立測試硬件和軟件配置,執行簡單的測試腳本或者自動化測試,利用beta站點分離和再現軟件缺陷。

2、軟件測試員或者軟件測試工程師:編寫自己的測試用例和測試程序,並參與設計和説明書審查,編寫簡單的測試自動化或者測試工具,在執行白盒測試時與程序員密切合作。

3、軟件測試工具開發師或軟件測試開發工程師:主要執行白盒測試,能夠開發測試工具或執行白盒測試。

4、軟件測試負責人:負責軟件項目主要部分的測試,為負責範圍制定測試計劃,監督其他測試員執行測試,重點收集產品的度量信息並向管理部門呈報。

5、軟件測試經理:監督整個項目甚至多個項目的測試,和項目經理、開發經理一起制定精度、優先級和目標;為項目提供合適的測試資源---人員換、設備、場地等,為小組測試製定基調和策略。

四、軟件技術專業的行業調研反饋的意見:

(一)針對學生基本素質調研情況反饋:

1、用人單位方面:

計算機的軟硬件更新都比較快,用人單位並不要求學生學得特別多,而是基礎比較牢固,很多用人單位反映學生基礎較差,體現在工作中簡單的數據計算都不能完成。這可能與在職業學校這三年學習中語數外這三門基礎課基礎打得不牢有關。另外,計算機中一些最常見的簡單的故障也不能排除,硬件方面知識太少,最基本的系統安裝與維護都不懂。這與部分專業沒有開設計算機安裝與維護這門課有關。還有就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用機操作習慣,如有單位反映有些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經常一邊吃零食,一邊操作計算機。其次,用人單位反映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把培養目標定得高一些,儘量培養一些水平達初級程序員和程序員的實用型人才。

2、學生方面:

學生認為應該隨着市場的發展和計算機的發展,隨時調整課程的設置,計算機的教育不能拘泥於形式,舊的落後的課程應隨時捨棄,

新增一些實用性強的課程,尤其是網絡遊戲製作、手機軟件開發等方面的課程。根據學生基礎和興趣增設一些類似提高班的課程。其次就是調整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提高教師水平,尤其是教師有責任心。另外是完善電腦機房的設備和管理。

(二)、企業對於軟件測試專業人員所需具備的能力要求: 為了滿足社會對軟件測試人才的需求,為了使軟件測試方向的教育積極應對計算機市場的挑戰,軟件測試方向的人才應具備以下能力:

1、軟件開發能力:作為軟件測試人員,需要在測試過程中清楚瞭解軟件的開發流程,並且掌握一定開發語言。

2、計算機組裝及維護能力:某些測試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計算機硬件、軟件,並且在測試試過程中需要乾淨的系統,軟件測試人員需要根據需要自己組裝並進行相應的維護。

3、數據庫操作能力:現代許多軟件都是前台與後台數據庫相連,軟件測試人員需要了解基本的數據庫理論。

4、網站開發能力:目前大多數軟件都是網站形式顯示,具備網站開發能力能夠更好的對軟件進行測試。

5、軟件測試能力:作為軟件測試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

(三)軟件測試專業開設課程

針對軟件測試人員所應具備的能力,應該開設以下課程:

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數據庫原理、數據庫語言(oracle/sql)、網站設計、asp程序設計語言、軟件測試基礎、軟件測試技術、自動化測試技術、軟件測試頂崗實習。

五、本地區用人單位調研論證:

通過對本地企業的調查表明,本專業畢業的學生雖大部分從事計算機相關專業工作,但是以銷售和技術支持等性質的工作較多。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1、軟件測試專業現為新興行業,在瀋陽專門從事該性質的it企業較少。因從業規模較小,故多數本專業畢業生無法學有所用。

2、軟件技術專業中手機軟件開發專業畢業生從業較難。原因是專門從事手機軟件開發的行業多數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瀋陽相對較少。故本專業畢業生實習實訓的企業較少,學生缺乏一定得實際項目開發能力。

3、目前軟件開發中需求較多的為遊戲軟件開發人員。由於網絡的普及和興起,網絡遊戲成為億萬網民熱衷的業餘休閒項目,故專業的網絡遊戲軟件開發製作人員成為緊缺人才。

六、高等職業學校發展的思考

國家對職業教育相當重視,要求職業教育要在新形勢下取得更大發展。那麼高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應該如何走呢?

首先,我們應該借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東風,與時俱進,修煉內功,形成質量強專業,要用終身教育的思想深化對職業教育本質特徵的認識,豐富職業教育的內涵。這一點應該從教師做起,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和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企業間的人員和技術交流。

第二,高等職業學校要合理設置專業和安排課程的開設,要加強學生基礎課程的教學,根據終身教育的思想,學生以後也要終身學習,那麼他們就必須在當前年齡段打好基礎。這裏主要是指加強語文、數學和英語的教學。對於專業課程的安排可以考慮採用必修和選修的形式,計算機操作基礎(包括windows、office等)、計算機安裝與維護、網絡基礎知識和c語言這些作為專業基礎課程,是必修的課程,其餘作為專業選修課,但規定每個學生至少得選多少門。同時對一些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提高培養目標,如定位達初級程序員的水平。

所以,從當前形勢看,高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設置和課程開設必須合理,緊密與社會企事業相聯繫,培養固定企業需要的專業計算機類人才;同時根據發展不斷調整,才會使高職教育符合社會發展並且大有所為的。

計算機系:馮書晶 2009-2-27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4

為了更好地制定2014年軟件技術專業培養方案,在2014年三月我們對軟件技術專業進行了市場調研,主要調研了北方軟件、軟博科技、日易科技等軟件企業,現將調研結果總結如下:

一、調研的目的

此次進行調研的主要目的是瞭解軟件行業的人才需求目標,能力要求以及行業的工作過程,以此來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和進行課程建設。

二、調研的主要方式

1、要想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最好的方式我認為就是看招聘啟示, 一個企業的硬性需求都寫在招聘啟示中了。所以我首先上網查詢本行業相關的大型企業的招聘要求,瞭解行業所需的前沿知識。

2、由於計算機學科的特殊性,知識體系翻新速度非常快,瞭解整個行業的發展動態有助於我們制定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所以我又在網上查找行業的最新動態以確定我進行企業調研的方向。

3、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與已經就業的學生進行聊天交流,藉此向其瞭解有關本專業的專業計劃的問題,瞭解企業中的工作流程。

三、調研的主要內容

1、軟件行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迅速,但產業規模和

實力還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依然存在一些制約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在:缺乏具有全球領先地位的大企業,產業整體上處於價值鏈的中低端;產業創新體系不健全,核心技術缺乏;產業鏈協同效應尚未充分發揮,亟待建立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支

撐的產業發展格局;人才結構矛盾突出,高層次、複合型、領軍型人才依然缺乏;以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結合的支撐體系有待完善,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亟需提升。

十二五時期,伴隨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的不斷深化,軟件與網絡深度耦合,軟件與硬件、應用和服務緊密融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加快向網絡化、服務化、體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進。產業技術創新加速,商業模式變革方興未艾,新興應用層出不窮,將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

自2000年以來我國軟件業持續高速發展,2000-2012年我國軟件產業收入增長44倍,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7%。而近10年,全球軟件產業的平均增長率約在7%左右。

2013年1-8月,我國軟件業實現利潤2126億元,同比增長25.5%,高出1-7月和去年同期0.4和10.3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數量和工資總額增長14.2%和18.2%,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1-8月,西部地區完成軟件業務收入2107億元,同比增長28.5%,高出全國水平4.4個百分點,其中重慶、陝西保持30%以上增長。中部地區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42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高於去年同期10.8個百分點。東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完成軟件業務收入14550和2018億元,同比增長23.3%和24.7%,增速低於去年同期3.1和0.9個百分點。

中商情報網發佈《2013-2018年中國軟件行業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國軟件業務收入排名前20位的城市,佔據全行業近九成的業務收入,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濟南等11個軟件名城及創建城市,佔全國軟件收入的65%。軟件產業也已成為這些城市的戰略支柱產業。 2、軟件行業的人才需求狀況

我國軟件業持續保持20%的增長速度,每年的軟件人才需求缺口是40~100萬人次。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的電子信息產業和物流產業與軟件行業緊密相關,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任務都包括了軟件產業。軟件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滿足了社會需求,具有廣闊就業前景。該專業畢業生適合在it領域、軟件公司、各類企業和政府機關、科研單位從事軟件開發、軟件測試、網頁設計、數據庫維護、客户端編程等工作。

3、重慶地區的軟件企業現狀

重慶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重慶直轄後的大規模中央直接投資和財政轉移支付直接帶動了經濟起飛,但是今後的重慶還必須依靠製造業的發展,沒有大規模的製造業支持和一定規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不可能實現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在支持製造業發展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環境保護,而軟件行業是個低耗高能的產業,政府決策必定會竭力支持。目前有金算盤軟件、惠普軟件、南華中天等知名軟件公司。

4、崗位(崗位羣)調查

1)、java程序員

職位描述:

1、web應用程序代碼編寫;

2、模塊代碼測試及優化;

3、編寫單元測試文檔。

崗位要求:

1、精通java基礎,及常用java設計模式,深入理解mvc編程模式,瞭解uml相關知識。

2、掌握struts、spring、hibernate等主流java開源框架技術。

3、熟練掌握web應用程序設計相關的jsp、javascript、aja_、css、html等技術。

4、熟悉db2、orcale、ms sql server數據庫其中一種;

5、有較強的新技術學習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2)程序員

職位描述:

1.精通(c#)開發,熟悉多層開發和mvc結構。

2. 熟悉sqlserver,mysql數據庫,具有sqlserver或mysql數據庫設計和開發經驗;熟練處理db的存儲過程,函數,作業等等。

3.熟練掌握html、css、javascript、aja_。

4.項目開發中至少使用過一種源代碼管理工具,如vss、svn等。

5. 有良好的技術文檔、開發文檔習慣,具有規範化,標準化的代碼編寫習慣。

6.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學習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7. 思維清晰敏捷,邏輯分析能力強,做事認真、細緻、有責任心,能夠承擔一定工作壓力。

3)java程序員 專業能力要求:

1.熟悉j2ee規範,能應用多種開源框架,能做框架源碼分析;

2.熟練使用eclipse、myeclipse等ide開發工具;

3.熟悉sql server、mysql數據庫;

4.具有良好的文檔編寫能力,能按要求完成項目所需文檔的編寫;

5.熟練b/s系統開發的相關技術,如html、sml、javascript、aja_等;

6.熟悉使用struts2、spring、hibernate、jquery、e_tjs等框架

4)軟件開發工程師

崗位要求:

1、具有一年以上團隊開發經驗,具有企業框架下多層結構及分佈式系統開發經驗;

2、熟練下的c/s、b/s系統開發,熟悉框架類庫,如wcf, winforms, ,等;

3、熟練sql server數據庫,並能熟練編寫存儲過程、觸發器;

4、熟悉web service、_ml、javascript 、aja_、css等web相關技術;

5、熟悉 mvc、多瀏覽器兼容開發、手機應用開發、短彩信網關開發者優先;

6、良好的工作心態,積極的工作態度,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善於學習;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7、有良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

5)java軟件開發工程師

任職資格:

1、熟悉j2ee開發,精通ssh等常用框架,對當前主流架構有深刻理解;

2、精通java;精通b/s系統開發的相關技術,如html、_ml、javascript、aja_等;

3、.熟練使用eclipse 、myeclipse等ide開發工具;

4、熟練應用tomcat、websphere等web容器;

5、熟悉oracle、sql server或mysql數據庫;

6、熟悉android、ios系統的應用開發者優先;

7、具有良好的文檔編寫能力,能按要求完成項目所需文檔的編寫;

8、具有系統需求分析和設計能力,能快速理解業務需求並進行相關邏輯設計;

9、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良好的溝通能力,工作責任心強,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

6)java技術支持工程師

知識技能:

1、具備牢固的java基礎,熟悉j2ee開發,具備一定的開源框架使用經驗;

2、熟悉oracle等關係型數據庫。

綜合素質:

1、具備良好自我總結和學習能力;

2、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3、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7)java實施工程師

職位描述:

1、有一定開發基礎,掌握oracle、mysql等數據庫系統和相關編程工作;

2、熟悉j2ee架構和相關的java開發技術;

3、瞭解國家電網實施工作,有相應的測試經驗;

4、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善於溝通交流,理解能力強;

5、工作認真、敬業、嚴守職業操守;

8)軟件測試工程師 1、任職資格

(1)、熟悉軟件測試基礎知識,掌握主要軟件測試方法和測試工具;

(2)、業務理解能力強,能編寫高質量的測試用例;

2、工作職責

(1)、主要從事公司軟件項目的測試工作,保證項目質量;

(2)、編制測試計劃、測試方案、測試用例、測試報告;

(3)、組織實施軟件性能測試、集成測試、功能測試;

四、調研結論

1專業設置的正確性

國家和西部三地政府的政策和資源超常規地向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傾斜,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強力推動並持續保障當地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本地企業信息化需求,催生軟件企業發展與軟件人才需求的增長提供良好市場空間。西部地區人力條件,又為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的壯大提供了可靠的智力保障。

2專業方向佈局的正確性

目前本專業設置了java、、對日外包對應了市場上的主要需求。而c++方向由於全國相關專業本科均開設了該方向課程,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積澱,同時由於c語言對算法的要求較高,不適合專科生學習後去與本科生崗位競爭,所以本專業沒有設置該方向。同時,由於軟件行業均對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需求超過了應屆畢業生需求的5~10倍,本專業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着重考慮了學生的經驗的積累,本專業畢業的學生均能具有接近1年開發經驗的能力。

2014年3月28日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5

一、調研目的

為了進一步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培養質量,推進特色名校建設,培養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調研思路與內容

通過走訪及信訪相關建築企業、行業、同類院校,掌握及瞭解其現狀和人才需求狀況,並徵求行業專家對專業人才培養及教學的意見與建議,對調查結果加以分析,最終形成專業調研報告。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人才需求狀況、行業發展趨勢、人才結構、素質要求、崗位技能要求、證書及其他要求等。

三、調研方式與對象

(一)行業調研的方式和對象

通過走訪與問卷調查的形式,對萊蕪市建築業協會、萊蕪市人才市場、山東省及外省住萊蕪部分知名建築企業和建築業管理企業進行調研。

(二)企業調研的方式和對象

通過走訪、電話訪問與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江蘇南通四建萊蕪分公司、山東泰安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四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萊蕪市建設集團、山東萊蕪廣廈集團、萊城建工集團、萊蕪市金輝煌建設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深度調研,瞭解了未來五至十年建築人才市場人才需求狀況。

(三)同類院校該專業開設情況調查的方式和對象

通過電話、網絡方式對以下院校進行本年度建築工程技術專業開設情況的調研:濟南工程職業學院、山東城建職業學院。

四、調研數據分析

(一)行業調研分析

山東省是一個建築業大省,到20xx年,山東省建築企業共有11933家,從業人員達到370萬人,建築業總產值完成980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列全國第三,建築業是山東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山東省要實現從建築大省到建築強省的戰略目標,山東建築業既面臨加快發展的全新戰略機遇,又面臨着重大戰略轉型任務和各種嚴峻競爭考驗。當前,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與管理人員不足,勞動者素質偏低和體制機制改革滯後,與快速發展的形勢要求不適應,是制約產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的提高的重要因素。

目前,萊蕪現有建築施工企業204家,從業人員約6.5萬人,現有建築技術與管理人員不足5%,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從業時間較長的工人晉升上來的,傳統施工經驗豐富,但專業綜合素質較低,遠不能適應新技術、新材料、新機械大量應用的現代建築業

的需要,生產一線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大部分僅具備中職或中職以下學歷,大量從事建築業的工人及農民工,基本上沒有受過培訓,萊蕪建築業高速發展急需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以下是調研部分住萊蕪建築企業未來三年人才需求需求情況。

大型施工企業調查結果

初步計算六家企業大約3000人,人均需求指數為0.21,以此類推萊蕪204家建築企業未來三年需求1.5萬人。

(二)企業調研分析

1.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從業崗位分析

調查表明,就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而言,其適應的主要崗位有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材料員、測量員、預算員、技術員等。這是由於這幾個崗位工作條件相對惡劣,工作比較辛苦。這些崗位雖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論知識,但一般要求具有熟練地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便滿足今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現在建築企業招聘人才的起點一般為大專,對中職生的需求相對下降,對大專生尤其是高職畢業生需求急劇上升。這主要是他們比本科生動手能力強,且擁有施工員等崗位證書,畢業即可上崗,縮短或省去了企業對他們進行的再培訓的時間,節約了人才培養的費用;其次,此類人員通過自學或繼續教育,往往能獲得諸如“建造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國家級執業資格證書,具備較大的上升空間,他們將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主力軍。

2.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崗位變遷分析

調查表明,就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而言,主要就業崗位有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材料員、測量員、預算員、技術員等。這些崗位一般要求具有熟練地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便滿足今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一般學生畢業後經過3~5年工作經驗積累,可以擔任項目技術負責人或項目經理。此類人員由於受到學歷、職稱所限不會頻繁跳槽(相對本科以上學歷或高級職稱的工程人員),有個別人員畢業若干年後轉向房地產行業進行工作。

3.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從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職責分析

調查顯示,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的職業崗位羣是基層技術管理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職責要求如下表所示: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工作任務及工作職責分析

4.企業對該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分析

通過分析建築行業企業調研內容及結果,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人才應具備以下的基本素質、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

基本素質要求

①政治思想素質: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政策,事業心強,有奉獻精神;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紀守法;為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公共道德。

②文化素質:具有學習專業和從事專業工作必需的文化基礎,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知識面寬,自學能力強;能用得體的語言、文字和行為表達自己的意願,具有社交能力和禮儀知識;有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

③身體和心理素質:擁有健康的體魄,能適應崗位對體能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奮發進取;思路開闊、敏捷,善於處理和協調突發問題。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6

任何工作的開展,語言溝通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社會在不斷髮展,首要是靠語言來推動,沒有語言的溝通,就沒辦法進行感情交流。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訴訟的權利”。縣作為省重要的藏族聚居縣,為推動黨和政府的政策落實,保持與羣眾的血肉聯繫,堅實一支優秀的雙語人才隊伍非常有必要。

一、基本縣情

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於省西北部和州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氣温1.1℃,年絕對最低氣温-33.7℃。幅員面積10620平方公里,最遠的奪曲寨和雅爾寨遠牧點距縣城160公里。轄區內居住有藏、漢、回、羌、彝等12個民族,總人口7.8萬人,其中,純農牧户12603户6.6萬人,藏族人口7.2萬人、佔92%。

二、財政支持雙語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在過去的五年中,縣財政積極發揮職能,推進雙語人才隊伍建設。在本級財力極為有限的的情況下,分別在20xx年安排4萬元,20xx年安排4萬元,20xx年安排4萬元,20xx年安排4萬元,20xx年安排2萬元工作經費給縣少語委專項用於雙語工作。

三、雙語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困難

(一)雙語人才外流現象比較嚴重。由於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幹部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相對較低,各方面條件差,使得雙語人才不願到基層就業,原有的一些優秀人才也大量流失。還有一些部門和一些領導同志不能夠及時發現優秀雙語人才,既使發現了人才,也不敢放手使用,這也是雙語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兼通的少數民族幹部及各類專業科技、技術人才。兼通的少數民族幹部及各類專業科技、技術人才缺乏,是由於少數民族人才從小所處的語言環境不同和接受的基礎教育不同而形成的。往往是精通藏語的漢語基礎差,漢語基礎好的幹部民族語言文字的能力差,造成德才兼備、兼通,能夠擔當重任的民族幹部及專業科技、技術人才數量不多。

(三)幹部雙語教育培訓不平衡。從整個縣幹部及各類專業科技、技術人才教育培訓工作看,黨政、教育、衞生等部門的幹部參加雙語培訓機會較多,而基層幹部的培訓機會少。從培訓效果看,由於民族地區幹部雙語培訓內容陳舊,知識更新緩慢,客觀上延緩了少數民族地區幹部學習應用雙語新知識、新技能的時間,加之幹部教育培訓經費緊缺,培訓機構師資力量薄弱,也使幹部的雙語教育培訓工作出現了有量乏質的現象。

(四)雙語培訓缺乏統一教材,培訓效果不明顯。由於漢藏雙語人才培訓正在探索階段,缺乏授課教材,授課教師一般都是當地藏語老師,但並不精通各部門業務知識,從而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從近幾年的培訓來看,培訓人員不固定,在第一線與藏族羣眾直接打交道的鄉鎮工作人員和部門窗口工作人員最需要進行雙語培訓,但忙於業務工作,無法參與培訓。

(五)雙語人才隊伍建設資金缺乏。由於需要開展雙語人才隊伍建設的區域多為民族地區,經濟條件較差,地方財力有限,無力安排大規模的雙語培訓,加之雙語人才隊伍建設無上級專門的經費支持,導致雙語培訓工作規模較小,效果較差。

四、加強雙語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一)建議上級相關部門儘快出台由民語部門與各地高等院校聯合開辦漢語民語雙語技能培訓的相關規定,按規定開辦培訓班,通過培訓,雙語技能合格者,發給證書。

(二)建議國家民委與國家人社部等部門,在少數民族地區政府各職能部門人員編制方面出台規定,在工作人員配備方面,在現有力度上,進一步吸收當地少數民族的雙語人才。

(三)建議上級相關部門把雙語人才培訓列為在職培訓範疇,少數民族地區政府各職能部門,可以在本單位內挑選熟悉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工作人員,送到上級雙語人才培訓機構參加培訓,通過培訓,持合格證書回原單位服務。

(四)建議上級相關部門把雙語人才培訓工作經費納入預算,設立專門的經費,進一步強化雙人才隊伍建設資金支持。

技術技術調研報告篇7

從鄧小平同志就提出計算機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開始,每屆政府都非常重視基礎教育信息化和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國家教育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加快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這將有力地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提高人口素質,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由於實際條件的限制,落後的農村學校可能還存在硬件設施不完善,課程設置不合理,時間安排不足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老師的教學,限制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和發展。我們把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校本培訓的一個項目進行研討。

一、明確信息技術課的性質,提高信息技術課程地位

在現實教學中,由於很多學校對於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性質和意義認識不夠,僅僅是當作完成上級要求的教學計劃而開設的一門勞動技能課,而學生更認為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是為了讓其在學習其他課程的繁重壓力中得到一些放鬆,完全將其當成了一門休閒的課程。這種思想就很容易讓人誤解為信息技術課時一門可開可不開的勞技課。對於這個現象,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建立一個新的職業定位。教師不僅僅要搞好教學工作,而且應在教育信息處理、遠程教育、課件製作等方面發揮自己的特長,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學校要較大投入力度,確保師資力量,還要加大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的重視力度,還要讓信息技術教師在工作中能夠得到再學習或者再培訓的機會。

二、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信息水平,酌情增加課時

由於地區差異性,發達地區早已開展多年的信息技術教育(計算機教育),而一些經濟落後地區目前還沒有解決基本的信息技術教學條件問題,很多學生國小階段都沒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術教育。因此,剛接手的班級,通過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交談等多種方式收集所有學生的真實情況。通過了解後,一個班往往只有幾個學生家裏電腦,並且水平並不高,只能進行一些常規的電腦操作。而大部分學生對電腦只是聽聞,還不曾接觸。瞭解該情況並登記好,便於以後的教學。通過以上的工作,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而一週就一個課時的信息課,對於本來就對電腦接觸甚少的農村孩子而言,時間真的是太匱乏了。如果能根據情況,酌情增加信息技術的課時,讓學生在習得理論知識之餘,還有更多的上機操作時間,這無疑將會大大的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

三、轉變教育觀念,領悟新課標教學精神。

由於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片面地強調“計算機學科”教學,只注重計算機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信息素養”的教育,特別是德育、情感教育。教育部《關於中國小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與技術相關的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的更深刻內涵應該是使受教育者在理性操作的基礎上獲得豐富的信息技術文化內涵,形成健康的信息意識,能自由地暢遊於信息文化之長河。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評價標準和傳統的教育價值觀,將知識型人才觀轉變為素質型的人才觀。我們在教學中要更加註重學生如何利用現有知識,創造新的知識,如何利用、檢索、加工複雜的信息。再次,要重新認識學與教的關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通過與周圍學習環境進行交互,主動思考、主動探究而得到的。

四、採取適合農村學校的教學方法。

1、激發興趣,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

對於農村的中學生來説,“電腦”是新奇的“玩意兒”,所以學生剛接觸時興趣非常大,老師這時可以對計算機的神奇功能進行介紹,使學生對計算機有了一種神祕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捕捉機會,恰當的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生打字時,我以比賽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在競爭中,為更快地提高速度,學生主動地請教打字的指法及技巧,使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不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而且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大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2、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學習氣氛,培養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個教學活動不光是學生個人對學習任務的完成,它離不開學生團體的共同參與。由於農村學生智力因素的差異,其認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參與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實踐表明多數學生願意與人合作,但也有少數學生因為能力,性格等原因缺少與人合作的願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創設民主、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參與合作成為可能。再有,對於那些水平偏低,缺少合作勇氣的學生,教師要肯定他們的能力,經常有意識地引導、鼓勵他們增強自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合作。而對於農村學生來説,合作表現得尤為重要。

由於大多數學生對都是剛接觸電腦,在教學上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困難。在課堂上,老師不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個別的輔導,一個班中往往只有幾個學生水平較高,接受速度較快,很容易就掌握。這些學生往往會覺得吃不飽,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可以利用學生好為人師的特點,採取分組教學法。經過教學實踐表明,分組教學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有利於優秀生的培養,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五、有效利用已有資源,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農村教育中,雖然已認識到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讓其開展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金的缺乏。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農村學生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學生擁有自己的計算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數量也極其有限。學生機房是信息技術課的主要場所,因此要確保教學效果,還要保證機器的完好率和使有率。教師要解決好維護與使用的矛盾,探索一些可行的維護方法。除了要解決硬件問題外,加強專業人才實際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也是實現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保障。教師要經常參加業務培訓,及時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逐漸探究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從而有效地推進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確實,在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給信息教育的發展和普及帶來了相當大的阻力。如何更好開展農村信息技術教育,還需要我們好好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