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多篇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1

摘要:

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處在具有時尚文化代表的大學生們也不該落後,他們旅遊動機強烈,閒暇時間較多,旅遊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可見大學生旅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本次我們的調研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手段來進行資料的收集,瞭解在校大學生對交通工具、住宿設施、餐飲設施、出遊方式、旅遊活動、旅遊目的地等選擇的傾向,分析不同性別、不同生活費水平學生的旅為差異,從而為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開發提供依據和建議。

調查策劃書

一、調查背景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旅

遊市場顯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開發是當前的一個熱點問題,其潛力巨大,有待開發。

同時,國內外旅行社,競爭很激烈。但是大學生旅遊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於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瞭。鑑於這兩點,對大學生旅遊市場狀況的調查就顯得很重要,也是必要的。

二、調查目的

瞭解大學生旅遊市場的大體情況以及大學生對旅遊市場各方面的態度,為旅行社瞭解大學生旅遊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為大學生的旅遊市場開發提供可行的建議。

三、調查內容

調查大學生旅遊出行的時間、目的、旅遊方式、瞭解旅遊的渠道、出行的地點及經典類型以及出行中遇到的困難。

四、調查方法

1.本次調查為問卷調查。

2.問卷調查方式:隨機調查。

3.調查地點:b座教學樓

五、調查對象和樣本量定

隨機分配。發放五十份進行調查

六、問卷設計

1.問卷由訪員根據要求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按照科學原則設計符合標準的調查問卷。

2.本次調查問卷題器(問題設計與安排)從結構上分為封閉式問題和半開半閉式問題

3.問卷設計後對調查問卷進行問卷效度(表面效度)評估。

4.問卷設計出來後進行試調查並據此進行修改和定稿。

七、調查執行

1.訪問員:調查需訪員1名,由經過嚴格訓練具有豐富經驗

2.質量保證:調查過程中嚴格按照qcsi國際標準對訪問進行全程質量控制。

八、數據處理及撰寫調查報告

1.資料審核

(1)審核方法:現場/事後審核/系統審核

(2)整理編碼過程:有效調查問卷整理編碼過錄(包括有效問卷錄編號等)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2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在旅遊羣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羣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更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都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2000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2000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主體

一、大學生旅遊的意向

旅遊意向上,有接近80%的大學生喜歡旅遊並有過旅遊的經歷,另外20%的大學生未曾有過旅遊的經歷。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是喜歡旅遊並積極參與到旅遊當中去的,這一市場是相當可觀的。

去旅遊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閒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遊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遊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遊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夥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於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裏旅行。

二、大學生旅遊的地點與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偏愛自然風景區,佔了總人數的54%,表明大學生更願意與大自然親近。

其次,旅遊目的地選擇民族風俗區有3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繁華城市區和海濱城市區,分別約佔總人數的9%和5%。反而紅色旅遊革命區和高校校園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在對於旅遊時間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佔了總人數的56%左右,説明了大學生都喜歡把外出旅遊的時間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約束。在具體時間段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國慶、五一長假,約佔了總人數的52%。選擇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週末出遊的人少,分別約佔總人數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遊;而普通週末由於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遊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後的休息調整,不利於出遊。

三、大學生旅遊的消費方式

在選擇旅遊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遊,約佔51%;其次是選擇個人遊的,佔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遊團。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遊和個人遊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於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於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四、大學生旅遊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遊時,出遊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遊的(約52%)佔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佔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遊,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遊(約21%)也佔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遊,這可能是大學生旅遊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於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遊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遊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瞭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遊的人很少,只佔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五、大學生旅遊的時間長度及花費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次外出旅遊的時間一般是七天或者兩天,這也主要是由於其時間限制及自身特點而產生的。

大學生旅遊,長期的花費一般為1000元左右,短期的一般為300左右,可見一般情況下以這種消費標準是適合大學生消費的。

六、大學生旅遊的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遊的花費上,遊覽、門票佔其主要,佔總數的約67%,其次是吃的,約佔14%,交通約佔19%。而對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約佔33%,喜歡約佔46%。而特別喜歡僅約佔1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瞭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嚐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嚐之後,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後,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佔較高的原因。

在旅遊途中,約76%大學生願意投入到購物中的比重是10—20%,表明購物在大學生旅遊中也佔主要活動。同時安全第一在大學生旅遊中感覺是最重要的約佔43%,其次是費用的約為23%,舒適度約為22%,旅遊的經歷約為12%。

總體來看,大學生的旅遊消費水平中等偏下,旅遊範圍及方式也趨向保守。選擇徒步及旅行自行車出遊的人數也佔了一部分的比例。

七、大學生旅遊的優點

(1)開拓視野

旅遊最基本的優點可謂拓寬視野。

(2)強身健體

出外旅遊無論是乘車還是徒步旅行,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通過旅遊,可以強身健體。

(3)放鬆心情

旅遊,旅的是心。

八、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旅遊呈現一下特點:

1、出行時間固定。大學生的空閒時間都是以學校的課程安排為準,所以出行時間很固定,主要集中在五

一、國慶黃金週以及寒暑假。

2、消費水平較低。大學生大都還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收入,旅遊的錢都是從自己的生活費或是辛苦打工的所得中省出來的,所以“窮大學生”基本都是選擇最便宜最划算的旅遊路線和方案,同時在旅遊中的購買力比較弱。

3、旅遊出行目的。大學生旅遊主要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所以選擇的景點主要是自然風景區。

結論;

總的來説,大學生的外出旅遊受可支配資金、安全、閒暇時間、伴侶、旅遊動機、交通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大學生旅遊市場有着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而且其規模正在逐漸擴大,這對我國旅遊市場的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而對於旅遊創業方面的集體來説,只有根據這個羣體的需求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旅遊產品,才能贏得這個市場。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3

引言

隨着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除外旅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遊羣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生活獨立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他們青春的活力和火熱的激情促成了一股大學生旅遊熱。並且隨着大學生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成為旅遊消費市場一個不可忽視的消費羣體。為了瞭解湖南商學院在校大學生的旅遊消費現狀及前景,我們小組決定對湖南商學院進行市場調查。從而瞭解大學生的旅遊消費情況和對待旅遊的態度。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走訪調查方式,共分發171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71份。

一、調查背景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的行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旅遊業正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旅遊業的增長與經濟增長密不可分,旅遊業顯著的經濟地位與解決就業的作用已為各國政府所重視,各國均將旅遊產業放在經濟發張戰略的優先地位予以考慮。尤其是我國近年來各高校實行的擴招政策,使大學生消費羣體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經濟活躍因素,因此,大學生的旅遊消費前景是相當廣闊的。所以我們組開展了這次以大學生旅遊消費狀況為主題的市場調查。

二、受訪者組成

在171名調查對象中,男生79人,佔總人數的46%;女生92人,佔總人數的54%。其中大一佔32%,大二佔57%,大三佔11%。

三、調查結果分析與建議

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經過幾天緊張的調查實踐,我們隊大學生旅遊消費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資料整理,我們總結出了大學生旅遊消費情況的一系列問題,反映了大學生對待旅遊的一系列情況。下面是我們根據具體的調查項目總結出的結論及調查過程中各種狀況的建議。

1、湖南商學院大學生旅遊消費基本情況分析

(1)影響大學生旅遊的最主要原因是資金不足,有接近60%的大學生認為這是阻礙他們出遊的最大因素。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我們發現,雖然大學生的旅遊傾向比較高,但出遊率低。很顯然大學生的經濟支付能力低,他們的生活費主要還是由其父母提供,大部分大學生沒有足夠的金錢支付旅遊的費用。大學生是個特殊的羣體,其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齡階段,有旅遊的滿腔熱情,卻得正視現實面對的問題。從調查大學生旅遊消費支出的結果發現,29.24%的學生選擇消費在500元以下;28.07%的同學選擇的是500—1000元;另有29.24%的學生選擇在1000-3000之間;13.45%的同學則願意花費3000元以上的旅遊費用。可得出他們外出旅遊的費用相對於有收入的工薪族普遍偏低,年旅遊消費超3000以上的所佔比重同前三者相比明顯較低,而前三者波動不大。

(2)影響大學生旅遊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假期的長短。在校學習期間,大學生只能選擇週末和小長假出遊。對於出遊的次數相對集中在一定範圍內,從我們的有效調查問卷中得出,一年1-2次出遊的佔到62.57%,一年內不外出旅遊的和外出旅遊3-5次的人數比例基本持平,各為18.71%、16.96%,5次以上的所佔比重很小佔1.75%。大學生基本上是每年外出旅遊0-5次,且以1-2次居多。

(3)大學生更傾向於自助遊。根據問卷回收情況來看,大學生選擇自助遊的比例高達81.87%。由此可見,大學生更趨向於冒險和自由,不喜歡旅遊團隊的束縛;其次,旅遊團隊團費較高,作為大學生經濟條件雖然較為寬鬆,但大部分還是無法負擔高額的旅行社費用;再者,大學生更趨向於購買旅遊產品而不是將高價花在支付旅遊團或導遊身上,所以,出遊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選擇了自助遊。調查分析的數據中還表明了64.91%的大學生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遊,與家人一起出遊也佔一定比例24.56%,一人遊相對較少由上表用統計方法可以計算得出平均數x=127. 49%+072. 51%=27. 49%, 標準差δ=27.49%72.51%=44.65%。分析可知願意與陌生人結伴同行的成數遠小於不願意的平均數,由標準差可知其波動較弱。因此大學生大多數是不願意同陌生人出遊的。

2、大學生旅遊的特點。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旅遊呈現以下特點:

(1)大學生旅遊的獨立自主性。大多數人的旅遊時間安排很隨意,喜歡自定義路線,喜歡和好友出遊而不是跟隨家人或社團出遊,而最關注的旅途因素是景點的吸引力而不是其他方面,充分表明現在的大學生渴望獨立自主崇尚自由的特色。

(2)大學生旅遊的侷限性。經濟負擔是限制大學生旅遊的一大因素,旅遊中的高消費並不是每個普通大學生都可以承受的。而大學生尚未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大多數旅遊費用是從生活費節省或直接由父母贊助。從結果中看出,出遊距離大部分限制在省內,每年出遊次數也較少,理想消費小於現實消費,也證明了這一點。

(3)大學生旅遊的目的性。體驗生活和開闊眼界是當今大學生希望通過旅遊得到的收穫。這也是習慣了城市節奏的現代人想通過旅遊迴歸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原因。並且大學生選擇旅遊目的地以短期、鄰近地區、自然風景區類為主。

(4)大學生旅遊市場的可行性是比較高的。總的來説,大學生旅遊動機強烈,閒暇時間相對較多,大學生旅遊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等等這些因素都為開拓大學生市場增添了可行性。

3、對開拓大學生旅遊市場調查情況的建議

(1)薄利多銷。旅遊價格制定的是否合理,直接關係到旅遊產品的競爭力,影響着市場開拓的效果。大學生旅遊市場相對集中,規模大,但是大學生的旅遊費用來源相對單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家中給予的零花錢和兼職所賺。金錢成為大學生出遊的重要考慮因素,對價格非常敏感。因此旅遊企業要想取得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價格承受力,才能取得價格優勢,激發大學生的出遊熱情,形成規模市場,通過“薄利多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機動靈活,誠信為本。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旅遊動機多樣化且追求個性化,因此要靈活推出旅遊產品組合,令旅遊方式多樣化。

(3)推出多種符合學生需求的主題旅遊產品。像體育旅遊、探險旅遊、生態旅遊等等,以吸引大學生的關注度,提高旅遊企業的知名度及信譽度。

(4)採取多種旅遊促銷方式。比如與高校社團合作、培養學生直銷店、利用網絡促銷、採用宣傳單及海報等宣傳形式宣傳。

四、結論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現在的大學生課外生活主要是兼職和學習,而不是外出旅遊。但是,他們對外出旅遊的態度是積極的,只是受經濟壓力,時間精力和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過我們在大學生身上還是看到了那種質樸的、接近大自然的希望。旅遊不僅僅能起到身心放鬆的效果,更讓我們在學習之餘,多了一個與自然接觸,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在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充分享受幾千年文化所帶給我們的震撼!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4

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旅遊業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近幾年來我國旅遊業增長速度超過gdp的平均增長速度,佔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國旅遊的發展舉世矚目,旅遊經濟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其產生的連帶效應顯著,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一、調查目的

我國“十一五”時期旅遊業的發展目標,目前已經確定,據國家旅遊局的公佈的信息,就是:實現入境旅遊人數和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年均增長8%,國際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2%;國內旅遊人數年均增長8%,國內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0%;旅遊總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0%。到20xx年,國際旅遊收入達到530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到8500億元,旅遊總收入達到12700億元。每年旅遊業新增就業50萬人,到2010年旅遊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人。

世界旅遊組織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就接待1.37億入境旅遊者,佔世界旅遊總額的8.6%,超過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接待國。中國就接待東亞三分之一的國際旅遊者。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十大客源國之一,出境旅遊達一億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20年,中國的國內旅遊可望達30億人次。海外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和國內旅遊三者協調發展,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

為了更加發揮資源優勢,調整經濟結構,形成特色經濟;關聯輻射功能顯著,帶動第三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增加外匯收入,是非貿易創匯的重要來源;擴大國內消費,促進市場繁榮;創造新的市場勞動崗位,可為城市下崗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促進貧困地區脱貧致富;旅遊引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促進觀念更新;提升焦作整體形象,促進傳統文化、名勝古蹟和民俗風情的保護和開發,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優化生態質量,促進環境保護;建設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城市標誌性的景觀帶;確立城市標誌物和市樹、市花,組織地方的旅遊節慶活動,形成獨特、鮮明、富有個性的城市旅遊形象。暑假期間我對附近市區的旅遊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

針對該處的自然旅遊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宣傳活動,該地周圍的環境以及旅遊團的收費標準和服務態度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現在的城市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城市風貌、都要考慮到旅遊業發展的需要,並與之相結合,所以這些也要進行調查。

三、調查方法

第一、我採用取樣拍照的方式,對有代表性的地區的環境,景色和人流進行了拍照。

第二、我還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分別在各個景點給遊客發放200份問卷。問卷調查題目有10道題目,分別如下:

1、您對此地的瞭解程度。a比較清楚。b大致瞭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

2、您在景點會選擇什麼樣的住宿地點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賓館酒店

3、您覺得這的旅遊消費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

4、您最近一次在此地旅遊花費為多少?a50-100b、100-200c、200-500d、500以上

5.、您已經或計劃去那些景點?(自寫)

6、您這次旅遊採用何種交通方式?a。步行b、包車c、自駕車d、路邊找車

7、您認為這的旅遊資源如何?a、豐富b、中等c、一般

8、您認為這的旅遊資源的優勢在於?a、山水自然風光b、少數民族特色c、氣候條件

9、您對這的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及管理的認可程度a、開發充分,管理到位b、開發不足,管理到位c、開發充分,管理缺陷d、開發不足,管理缺陷。

10、您認為這的景點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導遊服務b景點整體規劃及安排c、基礎配套設施d、地方特色購物e、文化背景挖掘f其他。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分析,近5年的入境旅遊者人數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為台灣及港澳的旅遊者,海外旅遊市場的開發還很滯後。旅遊者在景點的停留時間短,不過夜的旅遊者佔51%,停留1夜的旅遊者佔38%,過境觀光遊的特徵十分明顯。旅遊者在景點的消費少,景區門票、餐飲和住宿佔了絕大部分(76%),這表明該地旅遊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旅遊消費導向,如購物、娛樂等比例過小。旅遊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對旅遊景區質量及導遊等景區服務感到滿意,對住宿、購物、餐飲、娛樂等印象一般,對長途交通(外部交通)條件感到失望。

通過調查還得出,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該市共有200多家旅行社,但企業規模實力小,經營管理分散,體制不活,營銷手段滯後,技術依託和網絡化水平低,市場尚不規範,絕大部分的旅行社為“小作坊”經營方式,只有幾個員工,服務質量低下,這些旅行社從表面上看隸屬於不同的行業和部門,關係錯綜複雜。

任何一個旅遊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遊者的需求,所以應該綜合分析興此地旅遊產品特性和旅遊市場這兩個因素,確定旅遊產品的目標人羣作為長期營銷的方向。

在過去的旅遊發展中,部分景區無意中造成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出現了一些掠奪性經營如過多的停車場和日益寬敞的景區道路及遊步道公園化現象嚴重等,同時在風景區的亂搭亂建現象日趨顯現,正逐步擠佔核心景區。景區各生活接待區的空氣質量堪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城市水源面臨威脅。旅遊資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景區的保護問題已經顯得非常重要了,不能僅侷限於內部的精耕細作,部分園區旅遊設施已超越限度,對景區的美學價值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此外,我們應該設計自己的旅遊精品,推出的為我獨有的特色產品,使我們的產品成為面向國內外的名牌產品,這些應該由精選的旅遊景點、合理的旅遊線路和出色的服務“六要素”構成。旅遊精品應該成為是旅遊業形象的集中體現和王牌產品。

五、調查的意義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知道:旅遊業是由食、住、行、遊、購、娛等多種要素組成的綜合性產業,旅遊購物不僅是旅遊者消費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遊目的地創收的重要來源。該市旅遊商品和旅遊購物目前仍屬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品牌,也未能成為焦作旅遊獨具特色的吸引因子之一。該市旅遊商品目前品種單一,供遊客選擇的範圍狹小,產品檔次低,新“面孔”少,難以吸引遊客目光。

旅遊產業政策缺乏有力的體制保障,旅遊景點建設開發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各景點規劃沒有形成層次,重複建設現象依然存在,歷史文化旅遊市場開發力度較小,()開發體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閒置。當前焦作旅遊機遇大於挑戰,景點硬件設施已能滿足需求,亟需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標準,加大在吃、住、行、娛、購這五個方面的開發力度,一方面要打造出焦作的山水品牌、太極文化品牌,另一方面還要藉此契機全面提升焦作市旅遊文化品位。

現在的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旅遊發展全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旅遊業精神為指導,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的戰略思想,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基礎、以效益為中心,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和市場化運作;加大開發歷史文化資源力度,豐富“焦作山水”品牌的文化內涵;全力發展具有該市特色的旅遊商品;進一步強化宣傳目標,開拓高端國際遊客市場。未來五年,是該市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採取超常發展的戰略。首先是產業化發展觀念必須超前,樹立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發展觀。其次產業政策也會隨實際情況的變化適時予以調整和完善。

旅遊扶貧是一種投入較少、效果較好、返貧率較低的新型開發性扶貧方式。它通過發展貧困地區的旅遊業,使經濟文化較發達地區的資金、信息、技術、觀念隨着遊客的流動引導貧困地區,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機能,實現脱貧致富。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更能瞭解到濟扶貧與精神扶貧相結合。要通過深入細緻的宣傳教育和典型引路,讓貧困地區的農民擺脱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破除多年來養成的“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脱貧致富的信念,逐步樹立旅遊意識、商品意識和競爭意識。使貧苦人們找到更好的致富方法。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5

由中國青年報社青年旅遊傳播研究院、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大學生旅遊實踐營共同實施的20xx年《大學生旅遊意向調查報告》日前出爐,此次調查於20xx年10月進行,在清華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廈門大學、雲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全國23所高校的約1600名在校大學生中進行,共回收有效問卷1524份,問卷有效率約為95.25%。

作為本次調查的指導老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4年來一直關注並分析研究《大學生旅遊意向調查》的結果。對於20xx年的報告,他給出了幾點有趣的解讀,對於目的地如何把握大學生羣體的出遊脈搏有所助益。

第一,大學生旅遊過程中資金的來源

有52%左右是來自於父母的。“這個比例雖高,但是相對於去年的數據有明顯下降。同時,27%是來自於學生平常節約的生活費。客觀地説,兩者相加,意味着有約80%大學生的出遊費用都跟父母有密切關係。”厲新建認為,一方面,社會需要為大學生旅遊自身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便利,比如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優惠支持,包括在產品上更多關注。在大學生出行的交通工具選擇中,很多是依靠火車出行的,隨着高速交通體系不斷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圍繞着火車線路去組織大學生旅行,設置一些大學生旅遊的產品,值得探討。另一方面,能力提升的需要來自於大學生自己。比如旅遊過程中所有的花費不一定都要在出發之前準備好,旅遊費用可以在旅遊的過程中自己賺。“2008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我碰到很多國外學生,有一個來自香港的學生説,他到墨爾本旅遊之前,手裏的錢只夠從出發地到墨爾本的費用。他在墨爾本所有的費用都是他到墨爾本後打工所得。農場、青年旅社、廉價旅館、揹包客棧都可以找到工作的機會。”所以,厲新建認為大學生的旅遊理念還可以有所改變。

第二,有50%多被調查大學生喜歡户外運動、到野山去

有30%多的人喜歡去森林公園,20%多喜歡去休閒農莊。實際上,旅遊對大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國外有人專門研究注意力重建,他們認為到自然環境中去,逃離喧囂的城市環境,對認知能力提升會有更大幫助。對於旅遊目的地未來的發展來説,需要思考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旅遊目的地無論是在自然環境中還是人文環境中,如何將信息轉變為大學生認知的沉澱,值得思考。”厲新建説,比如,大學生羣體對新技術有天然的敏感和愛好,所以目的地在提供解説服務過程中,如何依託現在的技術,為大學生羣體提供他們所喜歡並樂意接受的解説服務也是值得探索的。

第三,有53%的大學生選擇城市周邊或者省內遊

大學生本身比較好動,所以大學生認為的“周邊”究竟是什麼概念,值得探討。厲新建認為,對於大學生旅遊市場,需要關注到規模效應和擠出效應之間是不是有相互關係。大學生旅遊市場本身也有大眾和小眾之分。“有些大學生消費能力強,有些大學生消費能力弱。旅遊目的地如果在大學生旅遊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去抓小眾市場,將有可能會推動那些原來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進入市場。比如台灣已經出現的很多私房菜、私房景點等。”

第四,自由行在大學生市場中會持續大發展

調查顯示,68%的大學生喜歡自由行。“而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在自由行大發展的過程中,如何迴歸到自由行的本質——自由無拘束的旅行,但同時它應該是一個更便利的旅行。”厲新建説。自由行並不完全是在旅行的過程中什麼都由自己安排。在這裏面最根本的是如何讓出遊更便利。目的地可能需要去找一些適合大學生旅遊特徵的產品進行改進。比如説大學生非常喜歡技術,如何通過技術服務的方式,為大學生自由行提供更好的信息推送,如何做更多的協同搜索;大學生非常喜歡美食,對大學生羣體能不能在選擇旅遊目的地的同時,把美食的信息推送給他……如何讓大學生花更少的時間選擇更適合他的產品也值得研究。

第五,如果景區或目的地城市重視大學生羣體旅遊產品的開發

有一項工作非常重要——進一步完善旅遊目的地的基礎設施。大學生蒐集到的旅遊信息,很多來自於網絡。比如説,調查中,被調查學生關於目的地的信息54%來自於網絡,價格信息60%來自於網絡。“他們分享旅遊感受的方式是博客、微博、微信。尤其是微博和微信都是隨時隨地提供信息。如果目的地基礎設施支持這些對環境非常敏感的學生,把他們的感想即時發佈出去,將會影響到其他消費人羣。”厲新建認為,作為一個旅遊目的地,如果想挖掘年輕人市場,利用年輕人市場非常活躍的特點,來為旅遊目的地做傳播的時候,旅遊目的地一定要有非常完善的設施,和低價進入的門檻。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6

第一部分日本出境遊趨勢

自xxxx年日本實行海外旅行自由化以來,出境旅遊人數迅速增加。1990年突破了1000萬人次,2019年達到1782萬人次。此後,受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非典和世界金融危機等事件和因素的影響,長期處於低迷和徘徊狀態。2019年,在經歷了“失去的十年”之後,日本經濟出現轉機,表現在失業率逐漸降低,國民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從而再次引發了日本國民出境旅遊的熱潮,出境旅遊人次首次超過1800萬。

2019年,受日中、日韓關係惡化以及日元貶值的影響,日本出國旅遊人數減少到1747萬人次(比上一年減少5.5%)。總體來看,日本的出境遊未來會以1700萬人次為中心上下徘徊,很難有進一步的上升空間。

2019-2019年日本出境旅遊總人數情況(數據出處:日本旅遊發展局)

一、七成以上日本人有海外旅遊經歷

從調查結果看,在近5年,6成以上的日本人有海外旅遊的經歷,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3次以上海外旅遊經歷。

日本人有過海外旅遊經驗的比例

其中,女性平均海外旅行次數略高於男性,隨着家庭收入的增高,女性海外旅行的次數明顯增多。

出境遊客中男女比例的變化

二、出境旅遊意願偏冷

從調查結果看,超過2成人對過去一年的家庭收入滿意,並認為未來一年收入會有所增加。但認為未來一年收入會減少的也有2成。

而對於當前是否是海外旅遊的好時機這一問題,認為是好時機的不足兩成,不好也不壞的為3成左右,持正面和中性看法的接近5成,持否定態度的佔4成以上。

對當前是否海外旅遊好時機的看法

綜合來看,日本人的海外旅遊消費信心指數為39.65,出境意願處於偏冷的狀態。

三、旅遊目的地從亞洲轉向歐美

從海外旅遊目的地看,迄今為止,日本遊客到訪最多的地區是美國,其次是中國、韓國。

在有關今後3年最想去的目的地這一問題上,回答美國的佔36.8%,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別是法國和澳大利亞,香港和台灣排第5位,中國大陸則在第10位。

未來3年想去的國家和地區

其中,20-39歲的中青年人羣選擇想去歐洲旅遊的比例高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羣,亞洲國家中,20-39歲的中青年人羣更偏愛中國香港/台灣和新加坡,中國大陸的吸引力不高。

第二部分日本來華旅遊進入停滯期

截至2019年,日本一直居中國入境遊國外遊客的第一位。2019年雖然被韓國超越退居第二位,但入境人數一直保持增長。2019年,日本來華遊客達到創紀錄的397.8萬人次,2019年和2019年,因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而有了大幅度下降,2019年和2019年雖然開始有所恢復,但從2019年起,受中日政治關係影響,開始又進入下降趨勢。2019年,日本來華遊客為287.8萬人次,同比下降18.2%,較2019年減少了110多萬人次。

日本來華旅遊人數的增長

以2019年為例,日本出境遊整體增長8.2%,其中,增長比例最大的是泰國,達21.8%,其次是越南,為19.7%,第三位是新加坡,增長15.3。在主要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例外,減少了3.8%。

2019年日本出境遊主要國家、地區的增長比率

一、日本來華旅遊的特點

從日本遊客來華旅遊的目的看,回答觀光旅遊的佔8成,回答美食、購物的均為4成左右,其次是度假,佔3成,商務出差的接近3成。

來華旅遊目的

與此相關聯,在日本出境遊遊客中,男女比例接近1:1,但在來華遊客中,男女比例為6:4,男性多於女性。

日本來華遊客與海外遊客的性別比較

從年齡來看,在有過來華旅遊經驗的人中,45歲以上年齡層的比例超過總體的一半以上,較日本出境遊客的平均值來説,來華遊客中中老年的比例偏高。

日本來華遊客的年齡構成

從以上分析看,日本來華遊客中男性和中老年人偏多,來華旅遊多是為了觀光遊覽而非休閒度假。而從日本出境遊的總體來看,休閒度假旅遊所佔比例越來越大,且女性和青少年旅遊者正處於不斷上升的階段。由此可見,日本來華旅遊的遊客屬性與日本出境遊的主流有一定偏差。

二、來華旅遊的概況

1.來華旅遊的方式

從本次調查看,日本來華旅遊的方式,以選擇“自由行”的最多,超過半數;其次是“全包價旅行團”。通常來説,高收入人羣、二次旅遊的人多選擇自由行,而低收入人羣和第一次來華旅遊的遊客傾向於選擇參團旅遊。其中,男性選擇自由行的比例明顯高於女性,女性更偏好全包價旅遊團。

來華旅遊方式

2.在華遊覽的城市數量

接近60%的日本遊客到中國旅遊會選擇走訪2至3個城市,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到1個城市。

來華旅遊的城市數量

3.逗留時間

關於旅遊期間在華逗留時間,3-5天為最多,佔總體的61.6%。一週以上的佔8.3%。

來華旅遊的逗留時間

4.在華旅遊花費

日本遊客每次來中國旅遊的花費以1000-1500美元最為普遍,以此消費為界高低兩邊大致相當,2500美元以上僅有10%,平均值為1300美元左右。其中,男性每次來中國旅遊花費在2500美元以上的比例最高。

在華旅遊花費

三、對來華旅遊滿意度:得分為76分

在旅遊滿意度方面,對於最近一次來中國旅遊體驗的回答,絕大部分人喜歡選擇“一般”這樣的中性評價。如果以50分為基線,將“比較滿意”+“滿意”視為高評價,將“不太滿意”和“不滿意”視為低評價,則旅遊住宿、整體體驗、旅遊景點、旅遊餐飲四項明顯是高評價,而旅遊交通、購物體驗、旅行社服務、旅遊娛樂和出入境服務等軟性指標則為50分以下的低評價。而對中國旅遊整體體驗明確表示滿意的為66.7%,按照百分制換算的話,得分為76分。

對中國旅遊的滿意度評價

其中,女性對旅遊景點、旅遊信息和整體體驗的滿意度均明顯高於男性。50歲以上人羣對中國旅遊的整體體驗滿意度高於其他年齡段的人羣。

四、今後來華旅遊意願

對來華旅遊表示“非常有興趣”和“有些興趣”的總計為37.8%。而回答“沒有興趣”的接近6成。沒有興趣的多於有興趣的超過兩成。其中,50歲以下中青年男性對來華旅遊表示有興趣的比例更高。

對中國旅遊感興趣程度

在各項來華旅遊的因素中,悠久歷史佔的比例最高,為總體的34.5%,其次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國寶熊貓居第三位。其中,40歲以上中青年人羣對自然風光最感興趣,女性對大熊貓感興趣的比例高於男性。

對中國旅遊感興趣的因素

具體到今後幾年有沒有去中國旅遊的打算這一問題,表示“沒有去過,以後也不打算去”的為73.4%,加上“去過,所以不打算再去”的10.7%,意味着未來幾年,完全沒有計劃來中國旅遊打算的達84.1%。表示“有去過,但以後打算去”和“去過,以後還打算再去”的為15.9%。

今後幾年是否有去中國旅遊的打算

關於不願來中國旅遊的原因,選擇空氣污染的比例最高,佔總體的一半。其次是治安不好和不喜歡中國,均為4成。近年來,中日關係的現狀直接影響了日本遊客的來華意願。

不願來中國旅遊的原因

第三部分中國主要旅遊目的地在日本的形象

一、中國主要城市在日本形象

北京和上海在日本擁有極高知名度,認知率均為96%以上,屬於第一梯隊。南京、天津、青島、廣州、大連認知度均在50%左右,屬於第二梯隊。西安、重慶、哈爾濱、蘇州和敦煌、桂林為第三梯隊,認知率在30%以上。其他城市的認知度在30%以下。

中國主要城市在日知名度

在希望去旅遊的中國城市中,上海的比例最高,達67.8%;其次是北京,為50.3%;其餘城市均低於10%。其中,成都9.5%、青島7.6%、洛陽5.9%,相對較高。

去中國主要城市旅遊的意願

二、中國主要景區在日本形象

對中國旅遊景區認知度最高的是萬里長城(94.4%);其次是少林寺和故宮,認知度在40%-50%之間,這些屬於第一梯隊;桂林、兵馬俑、九寨溝、景德鎮、黃山、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屬於第二梯隊,認知率在10%左右及以上。

對中國主要景區的認知

從日本遊客對中國主要景區感興趣的程度看,萬里長城遙遙領先,43.6%的人表示想去遊覽。幾乎凡是對中國旅遊感興趣的人,都希望到長城一遊。接下來是故宮、少林寺和桂林。兵馬俑、莫高窟和九寨溝也有一定的人氣。

對中國主要景區的旅遊意願

三、感興趣的旅遊帶

對中國哪些旅遊帶感興趣的調查中,回答萬里長城旅遊帶和絲綢之路的比例最高,均超過半數,屬於第一梯隊;其次是京西滬桂廣旅遊帶、黃河旅遊帶和長江旅遊帶,佔3成左右。但對於剛剛被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京杭大運河感興趣程度總體不高,只有1成多一些。

其中,男性對青藏鐵路沿線遊和內蒙古草原之旅感興趣的程度高於女性。

感興趣的旅遊帶

第四部分中國對日旅遊傳播效果的評價

一、互聯網是日本遊客獲取中國旅遊信息的最主要途徑

關於獲取有關中國旅遊信息的途徑,互聯網被排在第一位,佔7成;其次是電視,為57.2%;第3位是報紙,為兩成左右。而中國媒體/網站、廣播、户外廣告、郵寄廣告、交通工具(巴士、地鐵)和推廣活動等,均低於5%。

獲取有關中國旅遊信息的途徑

二、對中國主要城市在日旅遊傳播活動的接觸情況

隨着近幾年中國旅遊市場的繁榮,中國更多城市及景區開始加強對旅遊宣傳促銷的投入,除了結合自身資源加大對旅遊產品的開發外,還積極主動向海外推介自身的旅遊形象。從調查結果看,接近半數的日本民眾一定程度上接觸過上海和北京旅遊傳播活動或相關信息。其次是西安、青島、南京、桂林、敦煌等城市,接觸率均在10%以上,其他城市均低於10%。另有3成的人從未接觸過類似的旅遊推廣活動或信息。

對中國各省區旅遊傳播活動的認知

對於國家旅遊局組織的各項以“美麗中國”為主題的活動,表示“非常瞭解”的為2.6%,“有些瞭解”的為7.6%,總體認知率只有一成多。

對“美麗中國”推廣活動的認知

在調查中,我們選擇了7個國家的對外旅遊傳播口號請調查對象進行評價。其中,“日本,精彩無限(japan endless discovery)”受到的評價最高,其次是“迷人的泰國(amazing thailand)”,“美麗中國(beautiful china)”居第五位。

對各國旅遊口號的評價

第五部分總結與建議

一、儘管日本的出境遊在2019年出現一次高潮,但從2019年開始,又出現下行趨勢。從調查結果看,日本人的海外旅遊消費信心指數總體偏冷,未來很難有大的增長空間。

從日本來華旅遊來看,存在多種不利的影響因素。除了中日關係、霧霾、安全問題等外部客觀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日本人來華旅遊意願較低。從調查結果看,明確表示未來幾年有來華旅遊打算的只有15.9%。這種心理的變化往往會有很長時間的影響。

二、在這種大背景下,對於日本來華旅遊的營銷推廣應把側重點從量的擴大轉移到質的提升上來,逐步推進日本來華旅遊的升級換代。目前,日本來華遊客中以男性和中老年人偏多,來華旅遊的目的多集中在觀光遊覽而非休閒度假。而從日本出境遊的總體狀況來看,休閒度假旅遊所佔比例越來越大,且女性和青少年旅遊者正處於不斷上升的階段。由此可見,日本來華旅遊的遊客屬性與日本出境遊的主流有一定偏差。隨着對中國懷有特殊情感的老一代日本人逐漸減少,日本老年市場的開拓會越來越困難。這需要我們要逐漸把重點轉移到面向年輕人、女性等日本主流消費者,開發適合他們需求的旅遊產品。

三、改善和提升中國的旅遊形象,特別是塑造主要旅遊城市的鮮明形象和旅遊目的地形象是中國開拓對日旅遊市場的重要課題。在中國的主要旅遊城市中,除了北京和上海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信息傳播影響力外,其他城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城市,如南京、天津、青島、廣州、大連等雖然在日本擁有較高知名度,但主要是歷史上形成的。日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收到這些城市的旅遊信息。

此外,日本遊客認知度較高的旅遊目的地,如萬里長城、少林寺、故宮、桂林、兵馬俑、九寨溝、景德鎮、黃山、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均屬於有着悠久歷史的古蹟或自然風光景觀,對中國近年來新興起的旅遊目的地認知度非常低。在繼續強化優勢城市和景區的對日傳播的同時,有計劃地對日本推出一些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旅遊城市及旅遊目的地,特別是加大一些旅遊帶的傳播,如青藏鐵路、京杭大運河等,是開拓日本旅遊市場的關鍵所在。

四、利用在華日本人開展傳播

從調查結果看,日本民眾獲取中國旅遊信息的途徑主要是互聯網和電視。但在中國旅遊機構針對日本開展的旅遊傳播活動中,這兩種手段的優勢並未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從互聯網利用來看,社交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由於語言與傳播方式的特點,中國旅遊部門開展社交媒體作用非常有限。目前,在中國長期居住的日本人約有14萬人,他們很多都擁有臉譜等社交網絡,有些還開設了自己網頁或網站,對中國社會生活及旅遊資源都比較熟悉,較之日本大眾媒體,能夠更加充分客觀地向日本民眾傳遞中國的信息。為此,有必要在今後的對日傳播中,讓在華長期居住的日本人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次是電視。雖然伴隨互聯網的發展,電視的作用有所下降。但在部分人羣中,電視依舊是第一媒體,特別在形象化傳播中國旅遊資源與形象方面,電視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1979年,日本nhk與cctv合作拍攝的《絲綢之路》在日本播出後,在日本引起巨大反響,對之後的中國旅遊熱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後,nhk與中國合拍或獨立拍攝了大量與中國相關的紀錄片,如《《話説運河》《望長城》《故宮》 《中華文明502019年》《新絲綢之路》《關口知宏之中國鐵道大紀行》等,成為日本民眾瞭解中國的最直觀的渠道和途徑。

五、借鑑日本開發入境遊的經驗

日本為促進經濟復甦,制訂了“觀光立國”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日本的成功經驗包括:

(1)確定重點市場,優先投入預算,積極開展持續性宣傳。

(2)開發適合外國遊客的旅行線路和旅遊產品。

(3)發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參與日本旅遊推廣。

(4)放寬簽證。日本幾乎對所有發達國家都實行了旅遊免籤政策。

(5)改進和完善旅遊環境。

旅遊調查報告報告篇7

一、調查目的: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二、調查對象:本校學生

三、調查方式:通過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

四、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大學聯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鋭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為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説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説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