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理財的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8W

理財的調查報告多篇

理財的調查報告篇1

概要:隨着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消費和理財的觀念也不斷變化。近年來,個人投資理財的熱潮湧入校園。大學生是一個龐大而特殊的社會羣體,他們的理財理念和理財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生活狀態和價值趨向。大學生理財,既要通過合理規劃投資增加經濟收入,也要通過合理規劃消費控制經濟支出。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説,學會理財和消費,不僅僅是學會如何用錢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多種能力的培養,關係到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充分認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並且要對投資理財市場有一定的瞭解,且掌握一定的投資理財技能。

一、大學生理財現狀

(1) 收入來源

在我所調查的100個大學生(基本為在上海各高校就讀的大一大二同學)中,有約80%的同學表示每月可支配收入全部來自父母,只有不到20%的同學表示自己在外面有做一些兼職工作來增加自己的每月的生活費,但其中只有約3%的同學表示每月可支配收入已完全來自於自己的兼職收入。近80%的同學表示不願意讓兼職工作佔去自己很多時間,但願意嘗試兼職,來負擔一部分生活費;近10%的同學認為大學生活應當花更多時間用於實踐,因此認為在學習之外可以多花些時間嘗試一些社會工作;其餘同學則認為大學時間應當用於學習,對兼職完全沒有興趣。而90%以上同學的每月可支配收入的大部分還是來自父母。

(2) 投資觀念

40%的同學在銀行有一定的儲蓄金額(而這些儲蓄金額大多來自每年的壓歲錢),5%的同學有嘗試過股票、基金等其他投資方式,其餘同學則表示根本沒有積蓄,因此也沒有投資。可見大學生們的收入來源還是比較單一的,且大多數對如如何投資也並不熟知。但是有趣的是,70%以上的大學生對於瞭解投資的知識有興趣,而85%以上的同學認為作為大學生有必要了解一些有關方面的信息與知識,儘管他們大多表示現在並不大瞭解,且也沒有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

(3) 理財觀念

而對於大學生們的理財現狀的調查結果也令人堪憂。超過50%的同學對於每個月的生活費支出完全沒有計劃,37%的同學會對每月的各項支出有一定的控制,只有不到10%的同學會計劃當月的預計支出,但是這不到10%的同學紛紛表示到每月末時會發現很難完

全遵照所列出的預算表花錢,他們説總是有許多“意外”情況使他們當月的支出不受控制。有74%的同學有時或偶爾會感到錢不夠花,而12%的同學經常感到生活費捉襟見肘,只有14%的同學認為每月的生活費完全夠用,會有多餘。可見大多數大學生的理財觀念很薄弱,也不懂得如何理財,更不會有多餘的錢用於投資。

二、分析

從目前來説,投資與理財對於大一大二的學生們來説顯然是個比較新鮮的概念。首先是投資觀念,從投資的本金上來説,大多數大學生的收入來源十分單一,即父母的生活費供給,少數的同學會利用兼職獲得收入。而由於中國家庭觀念本就比較保守,很少會有父母願意給還是大學生的兒女們資金去用於投資,再加上大多數同學沒有意願或者缺少動力去尋找兼職,基本上很少會有同學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投資。不要説是如何投資了,投資之前的第一步——資金的籌集,就已經無法完成。

或許有的同學會覺得投資本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許多專業人士都不能把握好,何況是還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就算以後走入了社會,也不一定會進行什麼投資。但是無論如何我們對投資還是應當有一定的概念和些許的瞭解,如果對投資毫無概念,那麼金錢觀必定也不會成熟。而理財相對於投資來説聽起來沒那麼複雜,但這兩者其實從不分家,不會理財也就難以理智投資,經常投資失敗也意味着不善於理財。而對於大學生來説,就算不談投資,至少應該做好基本的支出規劃,畢竟已經是成年人,如果對於每日的花銷依然糊里糊塗不知去向,未免也太説不過去。可是不少的大一大二同學們根本沒有任何的規劃,即使有,也常常不能有效地執行,歸根結底是理財意識的缺乏和缺少自律。

三、建議

(1) 對金錢有一定規劃、嘗試兼職工作

大學生相對於中學生,父母會給予更多的經濟自由,具體體現在:生活費的增加、很少再過問孩子的支出明細等方面。然而大學生相對於中學生來説,理財能力卻不見得有所提升,甚至於因為缺少父母的限制與監管,常常會控制不了自己的每月支出,因此會有不少的同學覺得錢不夠用,其實不一定是父母給的生活費不夠,更多地在於自己缺乏自制力。如果在每個月末,同學們對於下一個月的支出能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規劃,那麼就邁出了理財的第一步。有了一個規劃,才能夠有效地控制支出,達到開源節流的目的。接下來,就是嚴格的執行規劃,一開始可能常常會無法按照規劃來控制每項支出,我建議可以列一個表格,顯示每月超出或餘下了多少錢,並且要統計各項支出與預計支出的差額,那麼在下一個月通過

這份表格對規劃進行適當調整, 並且有意識地控制某些項目的支出。大學生相對於以前或許會感到有許多空餘的時間,如果課業不是很繁重,可以利用一些時間去做做兼職工作,一方面可以更多地接觸到社會,另一方面早一點感受職場環境,為以後工作奠定基礎。

(2) 瞭解一定的投資理財知識

有許多同學的大學專業或許與金融方面完全沒有關係,但是我認為大學生既然未來將要步入社會,培養完善的金錢觀是很重要的,那麼如果對投資理財知識毫無概念的話,金錢觀也不會成熟。有很多途徑可以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同學們可以通過便利的網絡觀看視頻、書籍、參與論壇等了解投資理財的知識。或者到書店尋找一些大眾讀物型的理財類書籍,沒有必要一開始就看專業的知識,這樣很容易會適得其反,不僅看不懂書籍內容,也會失掉閲讀理財類書籍的興趣。又或者作為大學生可以選修學校裏所開設的一些理財投資類選修課,通常學校會考慮到學生的水平來設計課程,因此同學們選修這類的選修課,相信會對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3) 適當的嘗試一些小額投資

通過做兼職工作、或者尋求父母的幫助獲得一些初始資金,適當的嘗試一些小額的投資。例如股票、外匯、債券、基金等,在投資之前,應當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一些瞭解,而不是隨意投資,否則就不能夠能夠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

理財的調查報告篇2

?摘要】隨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理財觀念漸漸深入人心,而對於準備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更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的同時,大學生的理財教育相對滯後,已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21世紀的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精打細算,這樣對於以後走向社會收益巨大。本文從大學生的理財現狀出發,分析了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理財意識和如何合理理財。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 理財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改善消費結構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和理財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因此為了調查大學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理財狀況,我們決定對部分大學生進行一次理財的調研,弄清大學生的理財現狀,理財的重要性與總結理財的方法。

二、調查方法

主要採取兩種方法。第一,問卷法。我們針對大學生設定了一套關於理財方面的調查問卷(見附錄1),將其發佈於網上,由網友填寫。本問卷共發放41分,收回有效問卷41份。以各大高校的學校為主要調查對象,基本上做到了隨機發放。第二,文獻法。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在網上或各報刊雜誌收集相關的資料與文獻作參考。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分析

(一)、學生一個月的可支配費用較高且集中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生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大學生大多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因此對於大學生一個月的可支配費用,調查表明,一個月可支配費用為700~1000元和1000~15000元的都佔29.3%,在調查中佔了較高的比重,顯示了大學生一個月的可支配費用較為集中,大部分城市裏的大學生經濟條件還是挺好的。而500~700元、500元以下和1500元以上的佔少部分。(如下表3)由此可見大學生可支配的費用還是較高的。

(二)、大學生可支配費用主要來源父母給的生活費,依靠理財渠道佔少數

調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大學生的可支配費用主要來源於父母給的生活費,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

情況。一般情況下,父母每個月會給固定的生活費,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合理規劃這筆生活費。生活費由盈餘固然是好事,而當生活費不夠的時候,學生大多選擇向父母再要適當的生活費,父母也大多願意支付。因此,每個月的生活費還有很有彈性的,學生可以綜合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對生活資金進行合理理財。另外有31.7%的大學生通過做家教等兼職賺取可支配費用。據調查表明,大學生做兼職的目的主要是增長社會經驗,其次才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學生認為做兼職可以賺點外快,減輕父母的負擔,儘早經濟獨立。而有26.8%的大學生依靠獎學金分攤可支配費用。對於家庭條件一般或不太好的學生,獎學金是生活費的重要來源。可前提條件是,在成績允許的條件下。因此,部分學生在情況允許下,都會積極努力爭取獎學金,減少家裏的開銷。最後僅有7.3%和17.1%的大學生分別通過做股票或基金投資和尋找商機做些簡單生意。大部分學生的理財意識還是較為薄弱,他們大多不懂如何更好的理財投資。因此,加強大學生的理財意識箭在弦上。(如下表4)

(三)、男女消費存在一定差異

調查顯示,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而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由市重中之重。無論是男、女個人飲食都佔了較大的比重分別為42.5%和57.5%。但男女消費支出仍然存在一定差異。就男性而言,聚會和外出遊玩佔的比重高達51.72%和45.83%。聚會和外出遊玩成了男生每個月的必要消費項目,玩樂,享受生活等成了男生消費的主要原因。就女生而言,女生的消費支出主要是外出購物、購買生活日用品和購買書籍和學習用品,各佔66.67%、64.29%和61.11%(如圖1)。購物是女人的天性,在此調查中一覽無餘。大部分女大學生在購物上花的費用遠遠超過飲食費用,甚至有的女生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和一件名牌衣服選擇節衣縮食。而對於消費原因此項,七成以上男生認為和朋友出去,出於自己“大方”心理為主要原因。而沒什麼特殊原因,只是突然想買了、出於和別人攀比和出於某種習慣成為女性消費的主要原因(如圖2)。這表明,女生消費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理性的成分。且女生相對於男生而言,更容易存在攀比心理。由此看出,由於性別的差異導致了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的差異。

(四)、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注重質量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再花錢是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的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品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四、當代大學生理財現狀分析

(一)、自我約束力差,經濟獨立意識較差

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擺脱了對父母的依賴,開始獨立生活,由於缺乏父母在身邊時的有效的約束,大學生在消費上往往是隨心所欲,盲目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透支,這樣就必然導致了大學生活“上半月滋潤,下半月狼狽”現象的出現,甚至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業和生活。據瞭解,大學生尋找家教等兼職,大部分的目的在於增長社會經驗,而並非為了“幫補家用”。他們大多認為做兼職,可以多賺點外快,使每月的生活費有所增加,在購物或遊玩時花錢可以花得更瀟灑,更理所當然。當然,也有不少學生為了一次嚮往已久的旅行或心儀的手機,把兼職所賺的錢一點一滴的存起來,但畢竟這隻佔少部分。通常存錢的時間越長,期間越有可能把錢用在別的方面。顯然,大學生這方面的意識極為薄弱。

(二)、沒有嚴格的計劃

沒有嚴格的計劃,再多地財富如果不加以計劃,到最後也會變的貧困潦倒。養成計劃的習慣對我們來説相當重要。而據調查,平常沒有記賬習慣和有記賬和編制預算的習慣,但並沒有認真地按預算執行所佔的比例旗鼓

相當,而有記賬習慣且每月實際支出基本與預算一致所佔比例顯得少之又少(如下表7)。顯然,大學生並沒有對生活費進行嚴格的計劃和安排的。如何對生活費進行合理規劃,對當代大學生顯得尤為重要。養成計劃的習慣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你不會再為錢而煩惱。

(三)、理財觀念淡薄,理財理念缺失

在問卷中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對每個月的收支情況是怎樣的熟悉程度,大多同學都是對每月支出無計劃,但也比較比較清楚或者心裏大概有個數。而對於每個月支出有計劃,有編制,十分清楚只佔少數(如下表8)。而當問及每個月的生活費情況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或僅僅剛好,略有剩餘的同學表示每月有盈餘(如下表9)。很多大學生不知道何為理財,當然也就不懂得如何進行合理的理財了。對沒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來説,對“理財”的理解,不能僅僅侷限在對已經擁有的資產的使用上,而是如何更合理的消費和管理自己的資產。理財的目的在於學會使用錢財,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品位。一般來説,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此階段,如果能夠養成一些較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往往可以受益終生。

五、大學生合理理財的方法

(一)、學會記賬,明確資金的流動情況

根據調查,大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大多是有多少花多少,“月光族”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賬簿",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為自己的消費作一份詳細的計劃,每月編制“預算”,嚴格按預算執行。而月末作一次“小結”,將實際消費和計劃進行核對,弄清楚超支和節約情況,以區別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可控支出,以便調整下月的計劃,但不要將所有的收入都列入計劃,整個計劃應留有一定的餘地。爭取合理分配生活費用,將生活費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課外學習輔導,留一部分作後備資金。

(二)、學會合理的消費,提高自我約束力

理財並不等於只知道存錢,也要學會合理的消費。學會花錢,不光要學會計劃,同時也要學會花錢的技巧。對大學生來説,手頭的資金本來就不多,更要注意。首先,要學會自我剋制。要知道這世上並非所有的願望都能立即滿足的,所以花錢時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盲目購買,不要被所謂的“打折”、“促銷”所左右,時刻提醒自己:這個東西是否一定要購買,是否經常會使用,以防衝動購買。其次,要學會講價,現在的商品市場,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很大的講價空間,不要為了面子而不講價,講價的結果能直接減少你的支出,為你省錢。

(三)、利用簡單的投資工具,實現對理財的操縱

首先,學生可以選擇定期存款為實現理財操縱的第一步。存錢不在乎多少,關鍵是養成一種儲蓄的習慣,必要的儲蓄是我們以後生活的保障。學生可以開一個個人儲蓄賬户,採用跟銀行約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從生活費中拿出幾十元存入銀行,或者將每個月用剩的錢全部存入銀行,這樣一學期下來也有百來元的結餘。這種零存整取的方式對學生存錢有一定約束力,也有利於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再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在加入炒股的行列,學生也可以選擇投資股票來實現理財計劃的實現。但眾所周知,股票高收益,高風險並存,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建議大學生適度的投資股票。

(四)、學校應當開放理財教育,增強學生理財意識

理財不僅僅是大學生自己的事情,學校也應該為大學生開展理財教育活動,培養大學生理財理念。據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學生通過學校的專題講座瞭解理財知識的僅佔兩成左右(如下表12),學生一般是通過各種媒體和銀行的宣傳瞭解相關理財知識。而另一項調查也顯示,超過半數的學生對學校裏關於個人財務管理知識的講座有興趣,並且會去聽。既然如此,學校可增加對理財課程的開放,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系統的學習理財知識。最重要的是學校作為大學生一個重要的消費環境,正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意識的社會環境。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校園外的環境;另一個是校園內的環境。因此,一方面我們應該淨化校園外的環境,儘量避免社會上不良的社會風氣對大學生的腐蝕,將那些社會上高消費的宣傳堅決擋在校園之外,其影響降到最低。與此同時倡導理財理念,在學校,政府與相關公關部門的協助下,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另一方面,應最大限度的淨化校園內環境。我們應該大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

六、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而相比之下,大學生的理財意識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大學期間又是一個學會理財的黃金時期,大學生應當趁早了解相關的理財知識,養成一種理財的習慣,樹立理財的意識。結合自身的消費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詳細的編制自己的理財計劃,並努力將其實現,顯得迫在眉睫。同時,在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開設理財課程,幫助學生實現理財計劃的實現。作為一名大學生,應當儘早做好理財規劃以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

附錄1:

關於大學生理財狀況的調查問卷

1. 您的性別:

a.男b.女

2. 您所在的年級: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 您平均一個月的可支配費用是:

a.500元以下 b.500~700元 c.700~1000元 d.1000~1500元 e.1500元以上

4. 您可支配費用的來源:

a.父母給的生活費 b.獎學金 c.勤工儉學 d.做家教等兼職 e.做股票或基金等投資 f.尋找商機做些簡單的生意 g.其他

5. 您每月的支出項主要都是哪些:

a.個人飲食 b.外出購物 c.聚會 d.外出遊玩 e.購買書籍和學習用品 f.購買生活日用品

6. 您每次的消費主要出於什麼原因:

a.是自己的需求,注重質量 b.追求時髦,走在潮流前端 c.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只是突然想買了 d.和朋友出去,出於自己“大方”心理 e.出於和別人攀比 f.出於某種習慣

g.其他

7. 您平常有記賬和編制預算的習慣嗎

a.沒有 b.有,但並沒有認真地按預算執行 c.有,並且實際支出基本與預算一致

8. 您對於每個月的收支(主要是支出方面)情況是怎樣的熟悉程度:

a.有計劃,有編制,十分清楚 b.無計劃,但也比較清楚 c.大概有個數 d.沒有什麼計劃,隨心所欲

9. 一般來説,您的生活費情況是:

a.超支 b.盈餘 c.剛好

理財的調查報告篇3

分析(一)家庭原因

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國小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應該花什麼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着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分析(二)學校問題

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自己也能學會。更多的人認為,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一片淨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知識、長身體,其他的都應慢慢來。並且學校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的活動極少學術性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所以在學習上的消費不多。

分析(三)社會問題

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校園外不良環境(如一些歌舞廳、遊戲機廳)的存在等,往往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現在的學校已經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會聯繫越來越緊密。學生們受到社會上鋪張浪費現象的影響,學生也開始用父母的錢擺闊。學生們花錢大多沒有計劃性,家長給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別人買什麼自己也買。只為了不讓自己脱離社會。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誘人的.,使得許多同學都想去一一嘗試。但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自身原因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主要因素,大學生的分辨能力不強、自我約束力不夠、缺少主見。虛榮心、攀比心強等。大學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裏的錢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顯示他們的理財能力的缺乏。

理財的調查報告篇4

銀行個人理財產品調查報告

一、背景

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個人對所增長的財富如何進行更好的管理與運用,越來越多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問題。老百姓手中的閒錢多起來了,理財不僅成為人們生活得一部分,也成為了商業銀行新的競爭點。

二、目的

為了瞭解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類型,以及居民的理財需求,對銀行理財產品的認識和關注程度。我作為郵儲銀行工作者,針對理財業務的銷售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銀行個人理財產品主要類型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銀行理財產品有哪些分類。目前,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類,有不同的標準。

1. 根據風險和收益特徵,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到期後就可以獲得協議上規定的收益,反之為非保證型。非保證型又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銀行按照約定向客户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户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户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反之就是非保本型。

一般銀行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風險僅次於儲蓄風險,是追求穩定收益的穩健型客户的最佳選擇。

2. 根據投資幣種的不同,可以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和雙幣理財產品。如外幣理財產品只能用美元、港幣等外幣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只能用人民幣購買,而雙幣理財產品則同時涉及人民幣和外幣。

而人民幣理財產品根據其投資方向和領域的不同,可以分為債券類理財產品,信託類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代理境外理財產品(qdii型)。

債券型——投資於貨幣市場中,投資的產品一般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户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信託型——投資於有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

結構型——是運用金融工程技術、將存款、零息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與金融衍生品(如遠期、期權、掉期等)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金融產品,其承擔的風險也相對較大。

代理境外理財產品——所謂qdii,即合格的境內投資機構代客境外理財,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qdii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簡單説,即是客户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合格商業銀行,由合格商業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兑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户的理財產品。

四、銀行理財產品介紹

農行理財產品主要有“本利豐”、“安心得利”、“安心快線”、“進取增利”、“安心靈動”、“如意”六大系列,滿足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進取型和激進型等類型投資者的不同需求,具有收益較高、期限靈活、安全穩健、適合廣泛的特點。

建設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分為“利得盈”、“匯得盈”、“qdii”、“乾元-日鑫月溢”、“代理理財產品”。 “利得盈”理財產品包括產品收益較好、期限合理、投資方向明確的信託貸款型理財產品;低風險、流動性強的債券型理財產品。

光大銀行的.理財頁面首先按幣種分為兩大類,然後在“人民幣”分類中又分為“短期產品”、“中長期產品”、“資產管理類產品”和“結構性產品”,每種產品有很多投資系列,例如“短期產品”中有“盈系列”、“陽光e理財”、“活期寶”、“假日盈”、“月月盈”和“季季盈”等。“外幣”則分為“外幣a計劃”和“外幣t計劃”兩大類。

五、結果分析

從整體上看,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户羣體多在40歲以上的客户。從月收入角度來説,購買者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500元以上。大多數客户對理財產品不是很瞭解之間,大部分客户對理財產品方面的知識還有待提高。很重要的一點是,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户對於風險意識很強或者説很懼怕風險的存在,要求理財產品為保本保息。

目前客户對黃金,白銀等實物投資,對股票基金投資較少,這由於近期股票市場狀況不好所致,也表明客户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屬於偏保守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多數客户表明看好銀行理財產品,因此,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大多數客户對於銀行提出的預期收益半信半疑,這是一種正常且成熟的心理,説明羣眾對於預期收益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可是在銀行實際銷售中,對於預期收益這一概念一般都以淡化處理,導致一部分消費者認為預期收益就是收益率。在眾多的理財產品中,6月以內理財產品是客户的理想選擇,説明客户喜歡投資短期產品。

六、發現的問題

1. 產品設計管理機制不健全。各家銀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往往忽視了對質量和風險的管控,銀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風險承受能力的適應性原則設計理財產品,導致創新能力不足,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

2. 過分強調收益淡化了風險,誤導了投資者。大部分投資者在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時不能充分認識到產品的風險程度。

3. 投資者盲目認購現象嚴重。相當一部分投資者是衝着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去認購理財產品,盲目地只看到了收益而不顧其各類不可預知的風險。銷售人員應該針對不同的客户羣,根據他們自身風險偏好等情況,合理有效地提出不同的理財意見。

七、建議

1.進一步加強對銀行理財業務的監督管理,完善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並且根據客户的收入狀況,對保本以及投資方面的要求因素,分別對不同需求的投資者設計合適的產品。

2.重點關注“潛在客户”,高學歷年輕人。銀行個人理財金融產品的潛在客户呈現年輕化、高學歷趨勢,單身的居多,月平均收入~5000元之間的佔多數,呈現平民化。同時,這羣高學歷的年輕人正處於職業的上升期,未來預期較好,理財需求很高。一般而言,年輕人具有良好的接納能力,對新鮮的事物樂於嘗試,同時,這樣的家庭負擔較輕,具有較強的購買力。

3. 銀行在理財產品的發行過程中,不能只追求盈利,還要對客户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按照風險匹配原則,講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户。

理財的調查報告篇5

[摘要]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的消費觀念也有了變化。在校大學生已經成為新生的一支強有力的消費羣體。“大學生理財問題”也一再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最為當代大學生,在接受學校高等教育的同時,必須懂得制定一個完整的人生規劃,讓自己的生活計劃有目標,而對於財務方面也尤為重要。21世紀的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對將來走出社會是有巨大收益的。本文從大學生的理財現狀出發,分析了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理財意識和如何合理理財。

[關鍵詞]大學生 投資 理財收益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改善消費結構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和理財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因此為了調查大學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理財狀況,我們決定對部分大學生進行一次理財的調研,弄清大學生的理財現狀,理財的重要性與總結理財的方法。

二、調查方法

主要採取兩種方法。第一,問卷法。我們針對大學生設定了一套關於理財方面的調查問卷,將其發佈於網上,由網友填寫。本問卷共發放40份,收回有效問卷40份。以各大高校的學校為主要調查對象,基本上做到了隨機發放。第二,文獻法。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在網上或各報刊雜誌收集相關的資料與文獻作參考。

三、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分析

(一)家庭狀況決定消費水平

中國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500元,而這筆錢的消費,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生活消費,如吃飯、購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二、休閒消費,如娛樂、購物及其他;三、學習消費,如購買與專業相關的工具或書籍等。在這三個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較平均,比如吃飯,大多數同學每月都用兩百至三百左右。消費落差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閒消費部分。

(二)70%同學出現超支現象,理財意識淡薄

通過分析調查問卷,我們瞭解學生每月費用超支很嚴重,佔有相當大的一個比列,因此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費用不夠花,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目前的消費費用不夠,不能滿足支付自己想要的開支,同時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大學生消費是較為衝動和缺少計劃的。理財意識淡薄,還沒有相應的理財觀念和水平。

另外,當學生的費用超支時,一般都會直接向家裏要,在調查中,學生選擇“向父母要錢或親戚借”,佔46.3%,向同學借,先花下個月的佔33.5%,也有選擇“打工勤工儉學”的,只佔10.2%,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家長的依賴性非常強,缺乏獨立經濟意識。

(三) 打工兼職,只為增加社會閲歷鍛鍊自己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利用課餘時間或假期做兼職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而大部分同學做兼職的目的往往是增加社會閲歷,鍛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自己賺錢花,由這點也可以看出現在學生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響應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兼職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很薄弱,把增加社會閲歷鍛鍊自己作為出發點,因此平時很多大學生在打工兼職過程,自己應有權益和應得發利益受損時,就把它作為經驗教誨而已,而沒有想到去為自己爭取。

(四)支付高額的通訊費

在通訊消費開支方面,調查的結果是,擁有手機等通訊工具的同學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81.2%,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部分同學使用中高檔手機;在通訊方面每月花費在50元以下的佔39.2%,50—100元的佔43.4%,100以上的佔17.4%;通訊費用在學生的日常開支上佔了一定的比例。

(五) 娛樂、享受性消費佔很大比重

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部分大學生在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等方面的有追新和大眾潮流思想。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名牌產品;“名牌是身份的象徵,增強自信、提升自身形象,獲得別人尊重”。在娛樂(電影、ktv、打球、健身等)方面

四、當代大學生理財現狀分析

(一)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説,在中國小時期缺乏理財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消費問題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下表)。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二)、沒有嚴格的計劃

沒有嚴格的計劃,再多地財富如果不加以計劃,到最後也會變的貧困潦倒。養成計劃的習慣對我們來説相當重要。而據調查,平常沒有記賬習慣和有記賬和編制預算的習慣,但並沒有認真地按預算執行所佔的比例旗鼓相當,而有記賬習慣且每月實際支出基本與預算一致所佔比例顯得少之又少。顯然,大學生並沒有對生活費進行嚴格的計劃和安排的。如何對生活費進行合理規劃,對當代大學生顯得尤為重要。養成計劃的習慣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你不會再為錢而煩惱。

(三)、自我約束力差,經濟獨立意識較差

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擺脱了對父母的依賴,開始獨立生活,由於缺乏父母在身邊時的有效的約束,大學生在消費上往往是隨心所欲,盲目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透支,這樣就必然導致了大學生活“上半月滋潤,下半月狼狽”現象的出現,甚至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業和生活。據瞭解,大學生尋找家教等兼職,大部分的目的在於增長社會經驗,而並非為了“幫補家用”。他們大多認為做兼

職,可以多賺點外快,使每月的生活費有所增加,在購物或遊玩時花錢可以花得更瀟灑,更理所當然。當然,也有不少學生為了一次嚮往已久的旅行或心儀的手機,把兼職所賺的錢一點一滴的存起來,但畢竟這隻佔少部分。通常存錢的時

間越長,期間越有可能把錢用在別的方面。顯然,大學生這方面的意識極為薄弱。

五、大學生合理理財的方法

(一)、制定理性的消費計劃,明確資金的流動情況

根據調查,大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大多是有多少花多少,“月光族”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賬簿",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為自己的消費作一份詳細的計劃,每月編制“預算”,嚴格按預算執行。而月末作一次“小結”,將實際消費和計劃進行核對,弄清楚超支和節約情況,以區別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可控支出,以便調整下月的計劃,但不要將所有的收入都列入計劃,整個計劃應留有一定的餘地。爭取合理分配生活費用,將生活費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課外學習輔導,留一部分作後備資金。

(二)、學會合理的消費,提高自我約束力

理財並不等於只知道存錢,也要學會合理的消費。學會花錢,不光要學會計劃,同時也要學會花錢的技巧。對大學生來説,手頭的資金本來就不多,更要注意。首先,要學會自我剋制。要知道這世上並非所有的願望都能立即滿足的,所以花錢時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盲目購買,不要被所謂的“打折”、“促銷”所左右,時刻提醒自己:這個東西是否一定要購買,是否經常會使用,以防衝動購買。其次,要學會講價,現在的商品市場,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很大的講價空間,不要為了面子而不講價,講價的結果能直接減少你的支出,為你省錢。

(三)、利用簡單的投資工具,實現對理財的操縱

在投資經驗較豐富的人的指導下,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能力、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進行個人理財投資,這將會產生良好的投資回報,獲得較豐富的投資經驗。我們可以採用如下的個人理財投資工具:儲蓄、保險、債券、基金、外匯、股票.在參與社會投資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着買一些保險、債券,體驗一下做受險人,做債權人的滋味。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股票交易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對投資與報酬之間的關係產生一些感性認識。

(四)、學校應當開放理財教育,增強學生理財意識

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裏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校可

增加對理財課程的開放,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系統的學習理財知識。最重要的是學校作為大學生一個重要的消費環境,正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意識的社會環境。我們應該大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

六、總結

從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大學生消費中還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大學生的消費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堅決杜絕.都還不清楚.總體上説大學生的消費還處於一個成長健全的時期。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對於沒有收入來源(大多數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學生來説,應當趁早了解相關的理財知識,養成一種理財的習慣,樹立理財的意識。結合自身的消費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詳細的編制自己的理財計劃,並努力將其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