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多篇)主題教育典型案例(學校經驗)

欄目: 學校管理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1.11W

(多篇)主題教育典型案例(學校經驗)

主題教育典型案例(學校經驗)(4篇)

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第四黨支部:黨員實踐活動網格化管理模式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打造“一中心、兩平台、三結合”輔導員成長體系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立德樹人 培根鑄魂 明德講堂拓寬育人新途徑

音樂舞蹈學院:“鄭小音”大學生網絡思政育人平台建設研究

主題教育案例選登

一、背景介紹

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A強調了黨員幹部要深入羣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他指出,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要求黨員幹部要真正做到“紅心向人民,熱情為人民”,緊密聯繫羣眾,傾聽廣大羣眾的呼聲,解決羣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黨員幹部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為人民羣眾做出更大的貢獻。

黨組織和社會力量的作用在此顯得尤為重要,能夠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進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為了更好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從而更好地推廣和總結黨員的各種實踐活動,實現黨組織和社會組織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案例做法

(一)網格劃分

將社會實踐服務區域劃分為多個網格,每個網格由一個專人或小組負責管理。劃分網格的原則可以根據地理位置、社區邊界、黨員分佈情況等因素進行劃分。

(二)黨員的分配管理工作

根據每個網格的管理範圍和工作量,確定相應的管理負責人。負責人應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有效組織和協調黨員社會實踐活動的記錄和管理開展工作。明確每個網格管理人員的具體職責和任務。包括黨員社會實踐活動的收集、記錄、審核、統計等工作,以及向黨組織提供相關報告和數據分析等。

(三)針對黨員的活動情況進行數據分析

建立健全的數據管理系統。設計黨員社會實踐記錄表,其中不僅需要收集時間、地點、實踐內容,而且還要確保黨員社會實踐活動的數據收集、存儲、整理和分析工作。利用計算機軟件、雲存儲等技術手段,方便管理人員進行數據錄入和查閲,實現數據的及時更新和共享。

(四)黨員實踐活動的監督和考核

建立監督與考核機制。定期對各個網格的管理人員進行督導和考核。監督可以通過系統內置的審核機制、現場檢查等方式進行,確保管理人員按時、準確地完成任務,並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五)打開羣眾對活動服務的意見反饋渠道

建立羣眾意見反饋渠道。鼓勵黨員和管理對象對服務的羣眾對象的反饋及建議給出及時反饋和內部調整。及時解決用户反饋的問題,不斷完善系統的功能和操作性。

三、工作成效

我支部通過構建黨員實踐活動網格化管理模式,旨在全體支部黨員參與,在過程中監督黨員活動中發展質量。通過收集黨員們的實踐活動過程的數據並進行分析,黨員們親身在場進行活動的觀察和體會,以及支部成員在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的表現。發揮黨員的黨性意識,通過實踐進行自我教育和成長,促進黨員發揮為人民服務的作用,樹立鮮明的黨員先鋒模範形象。

(一)學生第四黨支部學生進行學習輔導社會實踐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的宗旨。根據疫情防控及學校實際,志願者實踐團隊積極響應號召,組織並開展相關活動,並結合寒假社會實踐,組織八人實踐隊伍進行了一場“寒假暖冬”疫情下醫務人員子女課業輔導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期間主要為醫務人員子女進行課業輔導、友情互動及心理輔導等,為孩子們在寒冬帶來知識和絲絲温暖。實踐隊伍的各成員積極參與,主動聯繫有需要幫助的醫務人員,為他們的孩子進行課業輔導,希望這些孩子的成績和生活會如竹子一般節節高升。此外,還與孩子們進行了一些友情互動和遊戲,願他們這些小小的行動能夠在這個疫情橫行的春節給孩子們添些樂趣。

(二)學生第四黨支部學生進行疫情期間幫助核酸檢測社會實踐

奉獻是中國共產黨員的精神底色。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捨己為人、克己奉公、鞠躬盡瘁等一直為人所推崇,凝聚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內核,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奮進新時代的路程中,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長期的實踐中,黨員的奉獻精神為無數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擔當是中國共產黨員的鮮明品格。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擔當史,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是共產黨人的民族擔當。敢於擔當是黨章對黨員的要求,是共產黨人的鮮明特徵和優秀品格。在疫情期間,信息工程學院黨支部勇於挑起為同學們服務的擔子,與同學們共同渡過難關。

(三)學生第四黨支部學生進行校圖書館志願服務社會實踐

為加強校園文明建設,激發青年學生們的校園情懷,第四黨支部學生在校圖書館開展“衞生無死角”打掃活動與“暖心獻花送祝福”活動,為我校師生營造整潔美麗的校園環境和温暖和諧的校園氛圍。同時也使得第四黨支部學生們認識到校園管理工作的艱辛,在相互配合中加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在義務勞動中增強了其社會責任感。

(四)學生第四黨支部學生進行地鐵站志願服務社會實踐

為了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繫與認知,培養黨支部成員奉獻精神,為社會展現青年黨員青春志氣,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第四黨支部在奧體中心地鐵站開展“文明乘車,安全出行”引導乘客安全乘車公益實踐活動。該活動不僅使得黨支部學生收穫了寶貴的經驗,也為青春成長曆程中增加了一段難忘的經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瞭一條康莊大道。近年來,鄭州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第四黨支部一直努力踐行黨的二十大的實踐要求。

黨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黨性的修養鍛鍊不是光靠在書本、會議中簡簡單單就能夠提高的,只有在不斷髮展的實踐中才能不斷地加強黨性修養,實踐是黨性的“經驗交流”。第四黨支部成員通過各種各樣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在實踐中砥礪黨性,在服務中彰顯黨性。

四、經驗啟示

在以後的黨支部工作中,通過黨員實踐活動網格化管理模式黨支部能夠更加精細地管理黨員和社會實踐活動。針對每個網格,黨支部可以更充分地瞭解該區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管理計劃和活動方案,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精確度。網格化管理明確劃定了各個網格的邊界和責任範圍,黨支部可以更好地定義每個網格的管理目標和責任。這有助於提高黨員和管理人員的工作動力和責任感,促使管理工作更加主動、有效地展開。網格化管理模式下,黨支部可以通過管理系統收集和分析黨員社會實踐活動的數據。利用這些數據,黨支部可以更好地瞭解黨員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況、活動效果和問題,並基於數據進行科學決策,優化活動計劃和資源配置。

通過網格化管理,黨支部可以更好地發現和培養管理人員的能力,提供相關培訓和學習機會。通過參考網格化管理模式下的數據管理和監督機制,藉助科技手段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進行科學決策和監督,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通過黨員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進一步把學習實踐活動引向深入,有助於提高自身服務意識,做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增大黨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羣眾和黨員之間的互動,提高廣大黨員羣眾素質,增強黨員歸屬感和團結感。將團隊不斷打磨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切實解決人民羣眾的實際問題的優秀黨員隊伍。

主題教育案例選登

近幾年來,鄭州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全面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輔導員素質能力為核心,創建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工程——青藍工程,加強組織領導,抓好關鍵環節,多措並舉選優、育好、用活輔導員,推動輔導員工作規範化、科學化、精品化,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提供有力保障。

一、背景介紹

在新時代背景之下,高校輔導員的作用日益凸顯,他們不僅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承擔起輔導學生心理的重任。正是如此,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一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輔導員隊伍,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培養時代新人的必要條件。因此,必須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但輔導員隊伍在建設的過程中也存在現實之困。一是學緣結構的多元化與職業素養專業化要求的矛盾。目前輔導員隊伍的專業背景極其多元化,輔導員隊伍的整體政治理論素養不能很好地滿足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求,對輔導員的專業對口程度不夠,部分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儲備不足,為這支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帶來了挑戰。二是工作邊界的模糊性與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化要求的矛盾。工作邊界的模糊性、學生需求的多元性以及線上線下的交互性使得輔導員工作缺乏“聚焦”,難以有時間和精力系統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進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三是身份定位的邊緣化與“雙線”晉升實際要求的矛盾。理論上,雙線晉升政策應該能夠更好地推動輔導員職業發展,為輔導員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但是日常工作的瑣碎繁忙常常使得輔導員無暇顧及科研產出,導致輔導員隊伍中未定級、初級和中級職稱者佔多數,副高級職稱者佔少數,高級職稱者更是鳳毛麟角。鑑於此,學院黨委根據新時代輔導員目標任務和發展環境,結合本院發展實際情況,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輔導員素質能力為核心,創建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工程——青藍工程。在學校的科學謀劃下,機械工程學院從“一中心、兩平台、三結合”搭建輔導員成長體系,推動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激發輔導員隊伍建設新活力,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提升注入新動力。

二、案例做法

(一)“一中心”聚焦輔導員政治引領

輔導員在學習、生活上與大學生接觸最多,距離最近。面對大學生的成長髮展需求,輔導員扮演多重角色,成為大學生最為信賴的人。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踐行者,輔導員必須先受教育,做到自重,才能受到學生尊重。機械工程學院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始終堅持政治引領為中心,用“漫灌”與“浸灌”相結合的方式,強化輔導員的政治意識,樹立輔導員的職業理想。

(二)“兩平台”增強輔導員團隊凝聚力

厚植輔導員團隊文化土壤,有利於輔導員之間凝心聚力。機械工程學院致力於建設思政育人一體化綜合平台,把輔導員工作成果、榮譽和團隊文化建設“上牆”,從文化氛圍上鑄就團隊共同願景,強化輔導員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使輔導員固守“以生為本”的初心;全力打造“易+”融媒體平台,從媒體宣傳上展示輔導員個人形象、工作業績,強化輔導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使輔導員唱響“機械工程學院最強音”。

(三)“三結合”培育輔導員成長共同體

在輔導員隊伍建設上,機械工程學院運用“三結合”方式促輔導員形成職業發展“共同體”,使輔導員個人成長更加貼近學生。

(一)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

一是從嚴對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嚴格管理輔導員日常工作,強調輔導員工作的執行力,尤其是要狠抓輔導員作風建設,督促輔導員將“十個一”和“四進”工作模式(進網絡、進活動、進課堂、進宿舍)結合起來,將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二是加強對輔導員的人文關懷。為輔導員提供良好的工作支持和辦公環境,通過談心談話、工作研討、結對共建,給輔導員以更多的指導、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疏導,從工作氛圍營造、個人成長髮展、平時學習生活等方面,加強對輔導員的關心關愛。

(二)堅持激勵與約束相結合

一是深化正向引導,提升輔導員認同感。為充分發揮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輔導員評優、年終績效、外出交流培訓等和輔導員年級工作、縱向工作、科研等業績掛鈎,尤其在學院年終績效分配輔導員單列,營造“比學趕超”良好氛圍;二是注重考核評價,提升輔導員責任感。根據輔導員知識體系、個人能力、生涯目標和職業興趣等個性化特徵,以思想政治、紀律作風、工作實績、師生認可為考核權重製訂《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考核辦法》,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進,引導輔導員嚴格自律、忠誠履職、敬業愛生。

(三)堅持博學與專攻相結合

一是全面夯實輔導員業務能力。新入職輔導員經驗淺、業務不熟悉是首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機械工程學院大力選送輔導員參加心理諮詢師、就業創業指導師等各類培訓和外出交流學習,利用工作例會“一週一點評一總結”強化輔導員的基本工作技能,舉辦輔導員沙龍探索問題、研究工作、共享成果,幫助新輔導員儘快勝任工作。同時實施雙輔導員制、雙層考核制,輔導員交叉擔任副班主任(簡稱:A、B輔導員),A擔任B所帶班級的副班主任,B擔任A所帶班級的副班主任,採取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實行傳幫帶,全面提升輔導員的業務能力;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促進互學互鑑。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輔導員活動,打造開放型、探索型、展示型交流分享平台,積極推動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學院通過公開遴選,把品德優、能力強、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與輔導員結對,一名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帶一名輔導員,共同研究探討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學、研究學生當前的熱點難點等方面的問題,以及機械的專業知識,一起做科研,一起做項目,把學生管理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助推機械工程學院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根據輔導員專業背景和縱向分工,注重把學生工作和科研相結合,大力推進輔導員“一人一品”工作,指導輔導員參加校級輔導員技能大賽,邀請專家指導輔導員撰寫高質量論文、課題,以學生工作品牌建設、輔導員技能大賽準備和科研立項推動輔導員專業化水平提升。

三、工作成效

機械工程學院積極貫徹落實文件要求,不斷優化選聘、培養、發展制度體系,大力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輔導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知識結構日趨合理,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不斷提高,在一系列重點時期、重大活動、重要事件中,發揮了突出作用,成為教育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維護高校和諧穩定的中堅力量。

(一)輔導員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日趨優化

目前機械工程學院專職輔導員隊伍人數達到11人。整體來看,專職輔導員人數配備已基本達到國家要求。輔導員崗位吸引力不斷增強,來源更加多樣,性別比例、年齡結構、發展梯次更趨合理,專業技術職務、隊伍學歷層次和政治素質不斷提升。學院積極搭建輔導員發揮作用、施展抱負的平台,努力實現“工作有條件、幹事有平台、發展有空間、待遇有保障”,調動了廣大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

(二)輔導員職業能力內涵標準更加明確

輔導員是履行高校學生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經過系統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並從職業功能、工作內容、能力要求、相關理論及知識四個方面對應不同等級提出要求。這一要求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輔導員工作的專業內涵,引導輔導員系統學習職業相關理論知識、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等,為輔導員主動提升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指明瞭路徑和方向;進一步強化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策導向,為學校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提供基本依據,推動學校進一步制定完善輔導員隊伍准入、考核、培養、發展、退出機制;進一步規範了輔導員的工作範疇,明晰了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和工作邊界,為深入推動和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三)輔導員隊伍培養和研修力度不斷加強

青藍工程承擔輔導員培養和研修任務,逐步建立起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多形式、重實效的培養格局。鼓勵輔導員積極申報專項課題或參加任課教師的課題項目,鼓勵、支持輔導員開展理論和實踐研究;定期舉辦輔導員工作創新探討,實施“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建設計劃;強化輔導員隊伍基層實踐鍛鍊,選派輔導員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訪企拓崗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四)輔導員隊伍職業認同感進一步提升

通過青藍工程建設,對輔導員工作高度肯定,給予了輔導員隊伍極大鼓舞。在學院內發掘、培育優秀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強輔導員職業內涵挖掘與職業理想塑造,弘揚輔導員價值追求,通過宣傳擴大社會正面輿論影響力,提升輔導員隊伍的社會認同度和職業認同感。

(五)輔導員隊伍更好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隊伍結對,加強了兩支隊伍優勢互補,打通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隊伍的壁壘,保證雙方隊伍互通有無、互相學習、優勢互補,從而形成育人合力;高校輔導員隊伍與專業課教師隊伍是兩支非常重要的育人力量,結對可以保證輔導員隊伍和本專業課教師隊伍有良好的溝通,加強輔導員隊伍瞭解各科專業課知識,幫助隊伍人員全面把握各科內容特點和學生課堂情況,有效協助輔導員日常學習工作的開展,有助於協同打造雙方共建機制,能保證與學生就學習溝通交流時有話講、講好話,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四、經驗啟示

青藍工程作為學院堅持的輔導員培養模式,旨在發揮校園裏一些名師的傳幫帶作用,幫助輔導員儘快成長、成熟,是互相欣賞的成長舞台。只有輔導員、教師之間互相欣賞,才能輕易點燃彼此攜手的熱情,才能輕鬆滋生彼此感染的效果,才能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成長狀態中實現教學相長的美好初衷。

精緻每一個“規範細節”彼此欣賞指數,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明確感受到“參與時的價值”,神往式的抱團成長自然讓青藍工程花壇錦簇,為切實保證青藍工程的互相欣賞效果,必須實時跟蹤師徒結對的每一個實踐細節,精細到師徒不同時間段的任務和職責、精緻到師徒每週同步開展教學實踐的次數和時間、教學反思的篇幅和次數;覆蓋到各級業務比賽實驗課題、班級文化建設等具體結對活動中雙方的表現要求,廣展到對家訪實踐、師生思想溝通、班會的選題等不同領域實踐的探討狀況。“規範細節”是一種規範,更是一種負責,讓“師徒雙方”清晰感受到其中的關愛和尊重,為切實在青藍工程中發揮每一位教師的自身價值,必須定期監測並規範他們的實際表現,經常提醒師徒方在不同時間段裏已經取得的每一項成績,讓他們隨時瞭解前面的目標和後面的追兵,時刻清楚自身任務的完成狀況;經常開展專項督查行動,杜絕不正之風和不良傾向的滋生,引導師徒雙方面對面開展反思活動,及時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經常搭建諸如“同理導構教學活動”“師徒同聊一本書”“主題教研活動”“等檢測載體、不斷深化結對實踐,掌握抱團成長狀況。只有不斷為教師間互相欣賞創設平台,才能為青藍工程不斷注入動力,抱團成長的姿態才會美不勝收。

提高每一種“激勵方式”彼此欣賞效果,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清晰體驗到“認可時的喜悦”,嚮往式的教學相長自然讓青藍工程“落英繽紛”。多一些激勵視角,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收穫被欣賞的快樂,每位教師都有自身的素質短飯,都有自己成長的空間,青藍工程的幫助目標不應僅僅侷限於輔導員,而應覆蓋到每一位教師,把“認師”的主動權交給教師,不看年齡,只看需要,讓他們可以在結對實踐中切實汲取到自己最需要的“成長養分”,不斷完善和優化“完美師徒”評選機制,讓師徒結對成為教師們的“嚮往之旅”。多一些競爭視角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擁有被欣賞的舞台,根據幫扶對象成長需要,讓班級管理、課題實驗、心理諮詢各方面素養都可以納入幫扶框架,走出同學科、同級部結對的束縛,讓青藍工程各種育人實踐,但結對實踐中師傅的確定必須通過競爭上崗,師傅的專業素養必須在實際考核中經得起考驗,是不同須域中的中堅力量、骨幹羣體,確實可以在具體業務上給予同事以指導,幫助其儘快進入正確的育人實踐軌道,並可以在幫扶實踐中主動豐盈和提升自己,激勵一大批生富力強的中堅力量因為教學相長而樂在其中,

提升每一個“呵護動作”彼此欣賞係數,讓每一位教師都可以盡情品味到“互助時的美好”,醉心式的攜手發展自然讓青藍工程“絢麗多姿”,擦亮結對實踐在考核過程中的“加分項目”,將學校對青藍工程的呵護關注切實融入日常育人環節,特別是讓攜手發展成效突出的師徒清晰感受到被關注、被欣賞的分量。拔高結對雙方在日常實踐中的“偏愛項目”,站在“結對師徒”成長需要的角度去創設呵護情境、搭建支持平台,需要開闊視野,就相機安排他們多參與有助於雙方成長的學習考察、交流研討,需要樹立自信,就鼓勵他們去參加各類業務比賽、課堂教學展示;需要解惑指導,就及時採取“走出去請講來”的方式讓他們與專家面對面,更多有實力或者有潛力的教師羣體發現並沉醉“被欣賞的美好”。

青藍工程只有成為互相欣賞的成長舞台,才會喚醒廣大教師的“夥伴精神”“協作意識”和“奉獻精神”,才會各種形式的“抱團成長”自然融入到校園每一個育人環節,才會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切實成為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種常態,才會引導教師們盡情綻放自我、儘快成就自我。

主題教育案例選登

一、背景介紹

機械工程學院明德講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文件精神,是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為提升學院全體師生立德樹人和專業能力而開設的一種新型育人載體。明德講堂的舉辦有效激發了師生黨員的愛國熱情和學習動力,提高了機械工程學院的黨建工作質量和育人水平,對我校基層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二、主要做法

(一)明確目標定位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根據當前學院的發展現狀和師生的實際需求,確定了明德講堂的目標定位:一是以政治引領為核心,強化師生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二是以專業培養為重點,提高師生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三是以文化塑造為基礎,培育師生的文化素養、道德品質、社會責任。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將明德講堂作為學院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納入學院年度工作計劃和考核體系,制定了明德講堂的管理辦法和運行機制,明確了明德講堂的組織架構和職責分工,建立了明德講堂的工作台賬和檔案資料。

(二)優化主講人選擇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廣泛聯繫各界優秀人士,邀請他們作為明德講堂的主講人。主講人的選擇既注重專業水平和社會影響力,又注重政治立場和思想覺悟。主講人包括學校副教授以上職稱、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在職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就業明星、考研學子、優秀學生幹部、特長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學者、行業精英、優秀企業家、歷屆優秀校友等。機械工程學院黨委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尋找和邀請主講人,比如通過網絡平台、媒體報道、校友關係、行業協會等了解和聯繫各領域的優秀人士,通過電話、郵件、信函等方式邀請他們參與明德講堂,通過簽訂協議、提供交通住宿、頒發證書等方式感謝他們的支持和貢獻。

(三)豐富主題內容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根據不同階段和時期的教育目標和重點,確定了明德講堂的主題內容。主題內容涵蓋了學術科研、師德師風、黨員模範以及專業前沿、創新創業、職業規劃等方面。主題內容既體現了時代性和針對性,又體現了專業性和實用性。機械工程學院黨委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確定和完善主題內容,如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意見箱等方式瞭解師生的興趣和需求,通過網絡搜索、文獻閲讀、專家諮詢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通過討論研究、方案制定、反饋修改等方式制定和完善主題內容。

(四)創新形式方法

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根據不同主題和主講人的特點,創新了明德講堂的形式方法。形式方法包括了專題報告、經驗分享、互動交流、現場演示、實踐參觀等。形式方法既體現了多樣性和靈活性,又體現了生動性和趣味性。機械工程學院黨委通過多種措施和手段創新形式方法,比如通過視頻直播、網絡互動、微信平台等方式擴大明德講堂的影響力和覆蓋面,通過案例分析、問題解答、小組討論等方式增加明德講堂的參與度和互動性,通過實物展示、模擬操作、現場體驗等方式提高明德講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工作成效

(一)提高了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明德講堂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師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認同,擁護黨的領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德講堂邀請了多位思想政治教育專家作為主講人,從不同角度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和要求,使師生們深刻理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增強了對黨的核心地位的認同和維護。明德講堂還邀請了多位優秀校友作為主講人,從不同領域分享了他們在學習工作中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經歷和感悟,使師生們深刻感受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性和指導性,增強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

(二)提高了師生的專業能力水平

明德講堂緊密結合學院的專業特色和發展方向,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優秀人才,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引導師生掌握前沿技術,開拓創新思維,提升實踐能力。明德講堂邀請了多位機械工程領域的知名專家和知名學者作為主講人,從不同角度介紹了機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核心技術、發展趨勢等內容,使廣大師生深入瞭解了機械工程的學科特點和專業要求,增強了對機械工程的熱愛和信心。近兩年,學院教師在各類期刊雜誌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收錄19篇,EI收錄27篇;承擔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6項,河南省教育廳高校重點項目10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5項、實用新型專利300餘項。學院始終致力於應用型高水平人才培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近兩年,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實踐活動,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5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1項,獲得各類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10餘項,省級各類學科競賽獎項60餘項,獲市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獎項40餘項。明德講堂還邀請了多位創新創業領域的優秀人士和行業精英作為主講人,從不同角度分享了他們在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使師生們深入瞭解了創新創業的理念和策略,增強了創新創業的能力和勇氣。

(三)提高了師生的文化素養品質

明德講堂注重培育師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師生遵紀守法,尊師重教,誠信友善,勤奮進取。明德講堂邀請了多位文化藝術領域的名家大師作為主講人,從不同角度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使廣大師生深入瞭解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追求,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明德講堂開講以來,我院思想教育和宣傳工作2人被評為校級網絡評論員,1人被評為校級黨史學習教育先進典型,2人被評為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連續2年被評為校級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新媒體工作先進集體。此外,明德講堂還邀請了多位道德模範和先進人物作為主講人,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貢獻和成就,使師生們深入瞭解了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增強了道德修養和責任擔當。張明浩同學被共青團中央評選全國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河南省共青團“返家鄉”優秀學生;李坤同學參加志願服務的事蹟被學校官網、大河網宣傳報道;王茂茂被共青團中央評選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被河南省團省委、教育廳評為河南省優秀學生幹部、河南省優秀共青團員、河南省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現就職於共青團河南省委全媒體中心。機械工程學院3D打印學生社團被評為“河南省十佳學生社團”。

(四)提高了學院的黨建工作質量水平

明德講堂為學院的黨建工作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載體和平台,推動了學院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等事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增強了學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學院的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明德講堂通過整合學院內外的優質資源,打造了一個高水平的黨課教育品牌,提高了學院的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為學院的教學科研等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和人才支撐。2022年機械工程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機械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榮獲省級樣板黨支部,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實現支部黨員教育監督常態化機制高效運行。明德講堂通過廣泛宣傳和推廣,擴大了學院的社會影響和知名度,增強了學院的社會責任和公信力,為學院的對外交流和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機遇。

四、經驗啟示

一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明德講堂作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明德講堂是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為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新要求而開展的一項創新性工作,其核心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使之成為廣大師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增強了師生們的政治素養和政治擔當。

二是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把服務師生為宗旨,把明德講堂作為提升師生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有效手段和渠道。明德講堂是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為滿足師生在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而開展的一項務實性工作,其宗旨是以服務師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之成為師生提升專業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有效手段和渠道,增強了師生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品位。

三是要堅持以創新為動力,把改革創新為方向,把明德講堂作為推動學院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和突破口。明德講堂是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為推動學院黨建工作與時俱進、與事業發展相適應而開展的一項先進性工作,其動力是以創新為源泉和驅動力,貫穿於明德講堂的目標定位、主講人選擇、主題內容、形式方法等各個環節,使之成為推動學院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和突破口,增強了學院黨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

四是要堅持以實效為標準,把質量效益為目標,把明德講堂作為檢驗學院黨建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標尺和反饋。明德講堂是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為提高學院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益而開展的一項實效性工作,其標準是以實效為衡量和評價的重要標尺和反饋,使之成為檢驗學院黨建工作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標尺和反饋,增強了學院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益。

主題教育案例選登

一、背景介紹

2017年音樂舞蹈學院黨委發起“導讀工程”,鄭小音之《為你讀書》便是音樂舞蹈學院導讀工程平台孵化出的一個新的學生工作特色項目,主要是為了建立信息化導讀導學平台,實施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導讀導學新形式,引導學生把日常信息化工具的運用聚焦到閲讀經典和學習專業前沿知識上來。在此平台的基礎上,學院成立新媒體工作室,指定專人負責,組建團隊,將原有微信公眾號進行改版升級,並將抖音賬號、校園內網、外網、快手短視頻的相關賬號進行整合,統一監管,學院“鄭小音”新媒體矩陣正式形成。

二、主要做法

(一)結合專業學習,構建網絡育人新模式

平台建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思政育人與專業課程緊密結合,以網絡為載體,通過互聯網實現思政育人的目的。堅持以“讀觀演創作”為引導,根據專業特點,在學前教育專業持續開展手工作品展、圖書“導讀”工程。在播音與主持藝術開設《鄭科朗讀者》《為你讀書》《經典誦讀》等板塊;在音樂學、表演藝術專業持續開展聲樂器樂“展演”、畢業演出“彙報”系列活動;在舞蹈編導專業開展舞蹈創編展示、技術技巧比拼等系列活動,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青年學生對互聯網,尤其是手機上網的信任度、依賴性,評論和分享的參與度變得越來越高,“青年人在哪裏,思想引領就在哪裏”。

(二)融合實踐教學,建立網絡育人資源庫

以學院“N+3”實踐育人模式為抓手,將學生思政工作融於教育教學。音樂舞蹈學院目前有管樂團、民樂團、曲藝團、舞蹈團、合唱團、電聲樂隊、播音主持、噴空校園、德睿箏樂團等多個實踐教學團隊,學生們可以達到“台上能編、台下能演、後台能操作”三種能力。編創了多部專業特色的劇目,如《我們都是志願者》、快板劇《青春使命》、舞蹈《步步聲響》、原創朗誦《今天我們將要告別》等優秀作品,將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院風。學院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專業建設活動,為網絡思政平台的建設提供了優質的資源與素材,二者互相補充,相輔相成,構建了網絡育人的新模式,保障了網絡教育的運行平穩化。

(三)加強隊伍建設,培養網絡育人新力量

學院通過政策引導、培訓提升、技術支持、典型示範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骨幹。在指導新媒體編輯、開展思政課授課等方面湧現出一批深受學生喜愛的優秀教師,並積極在網上發聲,在網絡上指導學生學習;加強培訓,負責每日的微信、微博和抖音等內容推送,在更好地進行學院思政宣傳教育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能力素養;遴選網絡評論員,加強校園網絡管理,淨化網絡空間。目前,線下主要載體是音樂舞蹈學院“鄭小音”服務團隊。包括輔導員團隊、新媒體工作團隊、鄭小音黨員先鋒隊、鄭小音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等多個羣團組織,他們把“鄭小音”穿在身上、裝在心裏、體現在行動中,他們的事蹟通過線上“鄭小音”新媒體矩陣平台進行發散和傳播,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四)拓寬宣傳途徑,構築網絡育人新載體

充分發揮網絡傳播效力,順勢而為,精心謀劃,加強新媒體建設,積極探索校園新媒體建設的新機制、新方法、新途徑。利用好兩個載體,精心選用有思想、有價值的校園題材,積極構築內容新穎豐富、風格高雅清新、深受師生喜愛的新媒體思政載體。搭建音樂舞蹈學院“鄭小音”官方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頭條等融合平台,其功能是通過線上閲讀的推廣和延伸、視頻素材的收集與傳播等方式,充分發揮互聯網高效便捷的方式,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與途徑,吸引學生關注並積極參與,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前線上已經開闢了《黨建動態》《學院動態》《就業動態》《教研視窗》《為你讀書》《領學新思想》《致敬先輩紅色經典誦讀》《名家作品賞析》《心靈驛站》《榜樣之星》等十幾個活動專欄,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粉絲。

三、工作成效

新媒體作為一種便捷化的信息傳播平台,不僅要求傳播速度迅速,更要求傳播內容的可靠、精準。“鄭小音新媒體矩陣羣”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搭平台、促融合、抓創作、強管理,推進思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鄭小音”新媒體網絡平台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根據新媒體傳播的規律,學院成立了“鄭小音新媒體工作室”,工作室明確崗位職責,指定專人負責,配備指導教師。把學院內網、外網以及抖音、微博等宣傳媒介一一進行整合,納入鄭小音新媒體矩陣,形成了以微信、微博、抖音為核心的多位一體、聯動傳播、融合發展的思政教育傳播新格局。通過新媒體網絡平台的搭建,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及時把課堂教育、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線下傳統活動在線上進行宣傳、推廣。近兩年內網上傳新聞300餘篇,官網採稿量達148篇,新媒體推送數量達700篇,視頻達139個。

(二)“鄭小音”衍生出許多優質高效網絡育人產品

1.鄭小音之《導讀工程》(2017年開始,持續開展至今)

導讀工程是我校推進閲讀推廣的全新模式,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特點,制定個性化、有針對性的讀書方案,在老師的引領下,建立師生共讀機制,從而讓閲讀成為學生的一種行為習慣,從“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從引領走向自覺,在潛移默化中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導讀工程由調研掌握需求、專家會商評審、定製個性書單、建立讀書檔案、依託社團組織、拓展開放平台等流程,通過走訪調研,瞭解分院教師、教研室對紙質圖書和電子資源的需求;建立“閲讀起跑線”師生交流平台,通過交流羣開展閲讀推廣、新書目的薦購、書目發送、閲讀交流等工作的開展;建立分院老師個人圖書電子檔案,瞭解每位老師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編制專業課程、文化素質教育名著導讀必讀書目,由分院教研組專家、教授根據學生專業和教學需求編制導讀書目;成立導讀工程閲讀推廣羣和學生篤學協會,來引領和督促閲讀計劃的實施。

2.鄭小音之《為你讀書》(2020年開始至今)

鄭小音之《為你讀書》便是音樂舞蹈學院導讀工程平台孵化出的一個新的學生工作特色項目,其主要載體是音樂舞蹈學院“鄭小音”微信公眾號。該項目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線上閲讀的推廣和延伸,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該項目的人員為全院對閲讀有興趣的師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準備誦讀的材料,做背景分析。再利用視頻或者音頻進行錄製,然後通過微信進行推送。同時,結合時間節點,不定時地進行讀書分享交流,主題誦讀等活動。目前,《為你讀書》推出了領讀新思想、致敬先輩紅色經典誦讀、名家名著賞析、抗疫專輯等多個小版塊,目前已經進行2年多,200多期推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疫情期間,《為你讀書》推出的抗疫合輯也收到了一致好評。以藝戰“疫”,為愛發聲,他讓人對特殊時期的閲讀有了更深的思考。

3.鄭小音之《我的志願感悟》《主題教育讀書班學習》《我和我的紅色記憶》《青春進行時》等多個優秀網絡產品持續開展。(2022年)

2022年,項目在原有鄭小音品牌項目的基礎上,利用好品牌資源,結合學院各支部專業特色,以理論學習為契機,持續開展主題教育系列推文活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我的志願感悟》系列、《黨課培訓領學系列》、《我為羣眾辦實事》、《講好普通話、喜迎二十大》、《二十大、大家説》,推出鄭小音為你讀書之《學習黨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普通話誦百年偉業,規範字寫時代篇章》、《我和我的紅色記憶》、《音樂舞蹈學院慶祝建黨100週年》、《音樂 三下鄉》系列欄目,推出學習先進好榜樣教師篇之《防洪抗疫中的使命與擔當》、《青春進行時》榜樣風采展示欄目。截至目前,以新媒體工作室為依託,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平台已發佈推文2500多條,微信及微博關注人數超過1W+,累計閲讀量高達100餘萬次;在學校微信每週排行榜上,基本位列前三。

4.鄭小音之《品書意,悦分享》(2023開始至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意”。莫讓青春散場,高潮無處安放,用生活的感悟去讀書,用讀書的感悟去生活。音樂舞蹈學院結合專業特色,通過線上閲讀的推廣和延伸,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參與該項目的人員為全院對閲讀有興趣的師生,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準備誦讀的材料,做背景分析。再利用視頻或者音頻進行錄製,然後通過微信進行推送。師生在讀書中得到慰藉滋養,收穫內心的充實和温暖,把“品書意,悦分享,共成長”真正落到實處。目前已推送20期。

四、所獲榮譽

平台建設運營二年來,網絡教育功能進一步彰顯。鄭小音思新媒體矩陣建設為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台和載體。網絡育人更加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和大學生這個羣體的需要。有了新媒體的加持,學院在育人形式和育人實效上都有新的變化。通過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等諸多方面的努力,創造出了一系列優秀的網絡作品,引導廣大師生講好校園故事,講好身邊故事,弘揚正能量,譜寫青春凱歌。

2019年8月,《“導讀工程”項目引領下的習慣養成教育》獲得河南省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三等獎,同年獲得河南省經典誦讀教師組、學生組三等獎,獲得鄭州市“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演講比賽三等獎;2021年《新媒體平台建設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以音樂舞蹈學院“鄭小音”為例》立項為校級學生工作重點項目,《鄭小音為你讀書》獲評學生工作品牌一等獎;學生第二黨支部學生劉亞茹獲得鄭州市第三屆大學生黨史故事比賽特等獎,黃振華榮獲第二屆河南高校《春心向黨》主題朗讀大賽特等獎,李旭東等入圍“致敬英雄—第五屆華藝杯朗誦電視網絡大賽”決賽,並榮獲感動中國優秀朗誦藝術家榮譽稱號;師生們共同編創的話劇《戰火中的繁星》國家級大創項目結項,清唱劇《革命紅光》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2022年,音樂舞蹈學院獲得河南省第三屆高校大學生“踔厲奮發正青春、篤行不怠向未來”主題誦讀大賽,獲省級三等獎2個,省級優秀作品獎7個,優秀指導教師3人;參加河南省教育廳舉辦的第四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獲大學生組省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音樂舞蹈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項目成功入選2022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活動,項目主持人韓冰玉榮獲河南省百優“魅力團支書”榮譽稱號;《豫見河南》非遺舞蹈工作坊項目,榮獲河南省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2023年2月,教工第二黨支部蔣亞娟獲得河南省教科文衞體系統“書香三八”家書類一等獎,教工第三黨支部張晨獲得書畫類優秀獎;李旭東獲得第六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評選榮獲全國本科組三等獎;王依琪獲得全國搜知數據第二屆講書人大賽二等獎。

五、經驗啟示

“鄭小音”大學生網絡思政育人平台為高校開展思政實踐提供了新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各類活動,這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網絡生活,也符合當前學生的網絡學習方式和發展方式。音樂舞蹈學院積極打造網絡優秀作品,組織教師指導學生的網絡文化活動,積極推動學生的課外思政社會實踐,這對於學生的實踐發展是非常有利的。“鄭小音”大學生網絡思政育人不能僅僅依靠網絡思政教學資源和創新化的網絡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推動學生開展全方位的思政社會實踐,將網絡環境作為現實世界的延伸,使學生能夠在網絡平台中獲得相應的實踐鍛鍊,不斷提升學生的網絡技能,推動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健康發展。高校開展網絡思政育人要根據學校的育人方針和專業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專業實踐,使學生能夠在網絡環境下檢驗專業課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更加符合當前的網絡時代發展,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個人發展創造機遇。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專業實踐的發展能夠促進學生對於自身價值的認可,這有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從而成為綜合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