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師教育論文 幼兒園教師教育精品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47W

幼兒園教師教育論文 幼兒園教師教育精品論文新版多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論文 篇一

轉變傳統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思想與觀念,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轉變理念是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基石,並對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與實踐進行了探討。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向教育提出了現代化的要求。而現代化是不斷髮展、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21世紀的孩子與過去的孩子相比,他們的知識面越來越寬,求知慾越來越強,他們聰明、好動、調皮、好探索,不喜歡受老師、成人的束縛。我們需要對幼兒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轉變傳統的幼兒園教學管理思想與觀念,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就此問題我們進行了相關探討。

一 轉變理念是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基石

(1)以人為本,樹立新的兒童觀。以人本主義觀念來看,兒童不僅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會的人,因此兒童是一個主動的完整的有機體。新的兒童觀認為,正視兒童在其年齡階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開放性、獨特性,同時兒童具有發展的、學習的、教育的潛能,且其發展具有可變性、階段性、個別性。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屬品,他們是獨立的人,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獨具個性特點的人。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都受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任何個體的發展都不是與世隔絕的。這是一種全新的兒童觀,這種兒童觀是建構幼兒園教學管理新理念的基礎。新的兒童觀對幼兒園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與合法權益。兒童與成人一樣,其人格的價值是等值的。二是發展兒童的獨立個性。就個人的發展而言,養成獨立的個性是形成創造能力的原動力,是開拓進取品質的心理基礎。開展幼兒教學管理活動,首先要了解、理解兒童,承認兒童有他們自己觀看世界的方法,獨特的需要。其次要在尊重幼兒的需要、興趣的基礎上,滿足幼兒在情感上、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2)全面兼顧,樹立和諧的發展觀。兒童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不斷反覆的、循序漸進的、全面的發展過程。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兒童。就幼兒教學管理而言,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特點,兒童之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而且年齡越小,差異越大,他們發展的優勢領域、發展的起點、發展的速度和最終達到的水平都有着很大的差異。他們的思維特點、學習方式也各不相同。在教學管理活動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幼兒的探究具有嘗試錯誤性。幼兒在探究過程中往往由於自己知識經驗和認識特點的等方面的原因,出現與教師期望的教育結果或答案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馳,需要教師的正確對待,教師要認識並理解,這是幼兒發展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現象。對此,教師要有耐心,尊重這一現象,同時能從幼兒的錯誤回答中尋找原因,進而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引發幼兒獲得正確的認知,得到真正的發展。

(3)適當放權,樹立新的教學管理觀。我的管理理念認為,強調實行動態管理並以之帶動教師行為方式的改變。具體而言,就是把教育過程決策權下放給教師,管理者在此扮演着與具體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平等互動的角色,從而把握園所發展的大方向,實現有效管理。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教師將從由上而下、從目標到幼兒轉向由下而上、從幼兒到目標來制定自己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實施既定的工作計劃。在此教學過程中,因為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教師必須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深入瞭解幼兒及其生活,創造性地進行工作。而創造活動所需要的自主空間更大,因而幼兒園教學管理也必須轉變職能和方式,適當放權,把重點放在給教師支持和服務教師上,支持教師進行自我管理,為教師提供適當的自主空間,充分調動和發揮每個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優化硬件,樹立整體環境觀。《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可見,環境是現代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除了創建平等、和諧、寬鬆的心理氛圍以外,還包括物質環境的支持。隨着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幼兒園也應當為教師提供充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讓教師能利用網絡、多媒體和其它電教手段,為幼兒提供更為立體、全面的信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應該樹立起一種整體環境觀,將凡是能有利於幼兒教學活動開展的內、外部因素綜合起來,創設適合幼兒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動態的、全面的、開放的環境。

二 提升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策略與實踐

1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

幼兒園教學管理主體是有多層次的,能否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抓好幼兒園自身對教學的管理。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是直接與教學建設的水平和實施成效聯繫在一起的。而幼兒園對教學的管理中,最基礎的要素就是教師。只要緊緊抓住教師這個突出因素,教學的實施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簡單地説,就是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對教學內涵、目標、內容、教法、幼兒學習特徵的研究,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幼兒園對教師的培養可有如下做法:

(1)加強幼教師資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世紀,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戰略意義。教育的成功,奠基在學前,師資是關鍵。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提高有賴於幼教師資的培訓工作,因而十分有必要不斷完善幼兒教師培訓制度。幼兒教師的進修與培訓是教師隊伍進修與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的進修與提高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它與幼教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幼兒教育的質量有着直接的利害關係。加強幼教師資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教育素質是幼兒園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2)用多種方式更新、轉變教師觀念幼兒園有必要引進多種教育理念,如多元智能、整合課程、創思等教學理念,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讓教師外出進修,或把專家請過來,聽取講座介紹,更新知識和觀念。同時到各地的幼兒園等取經交流,積極幫助教師們轉換觀念、提高技能。

(3)定期進行研討與培訓定期舉行專門研討會議,內容一般是安排和落實幼兒園近期的活動,討論和總結上階段的各類工作,計劃和修訂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和內容。同時通過會議手段使得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交流教學過程中的各項內容,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是否合適,教學進度是否需要調整等方面。幼兒園管理者在瞭解師幼情況和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不能僅停留於交流與反饋,還要加強後續管理工作,尤其是針對教師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開展紮實有效的研討和培訓,開闢並拓寬各種教學研究的渠道,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以此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三 多元化評價機制,完善教學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評價中,教師要協調和處理好教學管理活動方案、教學管理活動實施效果和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發展水平之間的關係。

首先,評價機制經常化。對教學管理活動的評價應該是老師們普遍的職能,它不但有利於老師各種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有利於老師把握教育發展方向,督促孩子的成長。其次,評價以提升孩子能力為方向。既要知道和掌握孩子當前的能力,併為孩子下一步發展提供動力。第三,評價要以融入以及看重為前提,對孩子來説,每個人都有它的想法和個性,孩子之間個體差異非常明顯,同時年齡越小這種差異越明顯。他們特點的擅長範圍、發展的出發點、發展的前景及最後達到的水平各有及其明顯的不同。作為教育者必須重視這些不同,儘量不要做橫向分析對比,應該更多的發現他們在基礎能力上的優勢。最後,要結合兒童實際評價孩子們的發展。多年來,在幼兒園教育管理過程中,老師經常使用是參考評價體系和作息時段劃分的評價類型。即診斷性評價和綜結性評價。老師常常在意剛開學時為了瞭解孩子的基礎現狀才進行診斷性評價,然後就是學期快結束了開始瞭解孩子這學期發展的終結性評價。而對於孩子在探究領域的狀況,知道得很少,對於孩子每次探究行動中學到了什麼發展和怎麼學到的,重視不夠。所以,評價機制就應該針對運動性、大範圍、客觀性的理念,學會關注並評價孩子們在校範圍活動中他們的智力能力的表現。通過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全面分析和把握他們的發展現狀,從而真實客觀地促進老師素質的提高和孩子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教育論文 篇二

改變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傳統觀念和觀念,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轉變觀念是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的基石,並對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的策略和實踐進行了探討。

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現代的要求。現代化是一個不斷髮展進步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與過去的孩子相比,21世紀的孩子擁有更廣泛的知識和更強的求知慾。他們聰明、活躍、頑皮、善於探索。他們不喜歡被老師和大人束縛。我們需要對學前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提出新的要求。改變幼兒園教學管理的傳統觀念和觀念,提高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能力勢在必行。我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

轉變觀念是提高幼兒園教學管理水平的基石

(1)以人為本,樹立新的兒童觀。從人文主義的角度看,兒童不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會的人,兒童是一個活躍的、完整的有機體。新兒童觀認為,面對兒童年齡固有的不成熟、可塑性、開放性和獨特性,兒童具有發展、學習和教育的潛能,其發展具有可變性、階段性和個體性。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屬物。他們是獨立的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人,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都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任何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世界。這是一種全新的幼兒觀,是構建幼兒園教學管理新理念的基礎。新兒童觀對幼兒園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尊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和成年人一樣,孩子的個性也具有同等的價值。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就個人發展而言,培養獨立人格是形成創新能力的動力,是開拓進取品質的心理基礎。開展幼兒教育管理活動,首先要了解和理解幼兒,認識到幼兒有自己的世界觀和獨特的需要。其次,在尊重兒童需求和利益的基礎上,滿足兒童的情感、生理和心理需求。

(2)統籌兼顧,樹立和諧發展觀。兒童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反覆的、循序漸進的、全面的發展過程。我們應該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兒童。就學前教育管理而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孩子之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孩子越小,差異越大。發展優勢區域、發展起點、發展速度和最終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他們的思維特點和學習方法也不同。在教學管理活動中,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孩子的探究是錯誤的。在探究過程中,由於自身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特點,教師期望的結果或答案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與教師的期望相反。老師需要正確對待他們。老師需要理解他們,理解他們。這是兒童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對此,教師要有耐心,尊重這一現象,同時從孩子錯誤的答案中找出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不斷地激發孩子得到正確的認識,得到真正的發展。

(3)適當分權,樹立新的教學管理理念。我的管理理念是強調實施動態管理,促進教師行為的轉變。具體來説,教育過程中的決策權被授予教師,管理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發揮與教師平等互動的作用,從而把握園林發展的總體方向,實現有效的管理。

幼兒園教師教育論文 篇三

前言:0~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想要挖掘出幼兒自身所具有的智慧才能,我們就不能忽視幼兒成長階段的語言發展關鍵期,舉行的課題活動中,多數教師對幼兒的語言教育都沒有真正達到全方位的發展,他們都錯誤的認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只能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才能體現,其他領域教學活動不需過多考慮語言能力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不知如何將語言教育貫穿到其他活動中,而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其語言的發展也只侷限於看圖講述、續編故事、仿編詩歌等幾種形式,僅靠這些活動來達到幼兒的語言發展要求是不夠的,那麼我們要如何在教學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呢?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語言領域;教學;研究

正文:

一、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一)、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激發幼兒的語言興趣。

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並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來獲得周圍的一切知識,繼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而認知範圍的擴大,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因此,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應與認知能力發展相結合,為幼兒創設條件和生活內容,讓幼兒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語言。如:海南的椰子樹,引導幼兒説一説椰子樹的幹、葉子的形狀、果的味道,讓幼兒親身感受到椰子樹的結構和用途,豐富其生活內容,開闊幼兒的視野。

(二)為幼兒創設多看、多聽、多説、多練的語言環境。

1、只有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説、多練,才能使幼兒獲得豐富的詞彙,獲得練習的機會,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地帶領幼兒直接觀察,為幼兒多創造條件。如:為幼兒講述《還有誰要上車》的故事時,出示公交車圖片,講一講幼兒坐公交車的經驗,請幼兒觀察圖片,發現了什麼説一説,教師在講述故事之前提出問題:故事裏小動物們是上公交車時都説了什麼。最後發生了什麼事。

2、培養幼兒有意地傾聽,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要學會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懂、聽得準確,然後才能正確的模仿--説。我們應積極的為幼兒創設聽的環境,如:聽故事、兒歌錄音、聽別人講故事、多種聲音、樂器的聲音、動物的叫聲。.。.。.讓幼兒聽後模仿、想象,並説一説這些聲音像在説什麼。這樣能夠發展幼兒的聽覺器官,加強對語言聲音的結分析。

3、培養幼兒説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時機,與幼兒進行交談。使他們無拘無束,有話願意講出來如:在户外散步時,引導幼兒交流所見的東西,及時豐富幼兒詞彙;在進餐時,請幼兒報出餐具名稱和菜名;在盥洗時,教幼兒掌握盥洗用具的名稱和盥洗動作,等等。教師在組織幼兒活動時,要做到:讓幼兒想説--用鼓勵地方式,互相激勵的方法讓幼兒產生説的慾望;讓幼兒敢説--即通過為幼兒提供多種表現自我的機會、説的機會,來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讓幼兒會説--也就是把要是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得生動、形象些。怎樣能做到這些呢?如:請幼兒在觀察一個蘋果,讓幼兒説一説,“這是一個紅紅的蘋果”、“這是一個有大有紅有甜的蘋果,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的語言表達的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幼兒能正確發音、吐字清楚、有豐富的詞彙並能正確的運用。這些內容都將在語言實踐學習中獲得、掌握,這就要求幼兒多多練習,逐漸地掌握。我們應為幼兒提供多練地機會,創造多練地環境。如果幼兒的發音不準,教師和家長應及時地糾正,這樣幼兒才能進步地快、説的好。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靠模仿,如“老師我要玩積木、雪花與積木”,教師就要給予糾正説:“老師,我要玩雪花片積木”,並讓孩子多説幾遍,漸漸地,幼兒就會説了。凡是幼兒用詞不當,我們就馬上給予糾正,且不厭其煩地讓幼兒多練習。

(三)通過各種真實有效途徑的滲透,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語言與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會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如:在講故事《小豬的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教師引導幼兒用繪畫把對媽媽的思念描述出來,畫好後,根據幼兒對故事的記憶和理解創編故事情節,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想象力。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為幼兒創設與人交往的機會,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鼓勵幼兒多進行自由交談經常開展談話活動能較好的促進幼兒語言交往的發展。談話是幼兒在一定範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一種語言活動。自由交談令幼兒無拘無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而且不受空間、時間、人物的限制,所以幼兒特別適合這種談話方法。如:昨天幫媽媽做了什麼事情了?今天和小朋友們玩的高興嗎?你們玩的什麼?等等。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最主要的是具有禮貌的語言。從小讓幼兒學會使用禮貌語言,具有良好的語言習慣,會使幼兒獲益終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教育幼兒尊敬長輩、成人。對待長輩應主動、熱情的打招呼、稱呼人。如:見到年老的叫“爺爺”“奶奶”,見到年輕的叫“叔叔”“阿姨’等等;分別時應説再見。讓幼兒知道在別人談話時,不應打斷、插嘴;別人和自己講話時,要專心的聽,不離開,不嫌煩。講話的聲音不要太大,但要讓大家都能聽見;語速要適中;語言要準確,吐字要清楚;説話時要看着對方的眼睛,不要東張西望,漫不經心,不罵人。

二、幼兒語言發展的侷限性。

(一) 將語言教育滲透到幼兒教育的各個環節中

1、在這裏,我們需要弄清幾個概念:説話、言語、語言。説話指通過震動聲帶發出一定音節的聲音就叫説話,只要不是天生聾啞,就可感到這種狀況;言語,就是將一個個音節串連起來,變成能夠表達一定意義的句子;而語言,則是包含着聲音、詞彙、語法有機結合。它是一種完善表達某種思想狀態的一種高級語言形式,它是言語的昇華和發展。作為幼兒教育,我們不僅要讓他們學會衣、食、住、行,讓他們學會背詩繪畫,更重要的就是要叫他們運用語言,發現語言,提煉語言;因此,我們應把語言教育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始終。

(1)。數學教學活動中沒有豐富的語言描述,但它卻要求幼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和精確的表達能力,教師可將兒歌、遊戲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玩玩説説中掌握相關的數的概念,如:認識數字1--10,讓幼兒來具體描述各個數字並可根據幼兒的描述進行模仿。

(2)。 美術活動中的語言教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詞彙,還能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幼兒在畫畫時,可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出自己作品的內容,幼兒在開始的描述中詞彙還很單一,但經過多次的練習後,會發現幼兒語言描述能力超乎想像;在手工課中,有的幼兒接受能力強,有的接受能力弱,教師一個人教不能顧及到每一位幼兒,課程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半數幼兒體驗不到其中的樂趣,逐漸對其失去興趣,如果採取先將學會的幼兒分配到各個小組中,讓他們去教幼兒,幼兒通過互相交流討論合作來完成作品,這樣不僅增強了幼兒對手工課的興趣,還能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

(3)。 在科學教學活動中,語言發展的空間也很大,讓幼兒將自己的觀察的結果告訴大家,並提出疑問,評價他人的探索結果,可採取描述和討論兩種方法(如:在種子的成長過程中,讓幼兒將每日觀察的現象過程描述出來,再將自己在探索中發現的疑問同大家一起討論,尋找答案),但幼兒在描述時常會用詞不當,教師應注意糾正並隨機豐富幼兒的詞彙。

2、多為幼兒提供語言發展的機會

(1)晨檢後,教師會組織幼兒安靜的吃早餐,不得隨意走動、喧譁,而幼兒總是想把自己看到的、做到的儘快告訴老師和自己的同伴。根據這一特點,可將這段時間改為談話活動,讓幼兒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向大家一起來分享,這對幼兒學會任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大有幫助。

(2)遊戲活動中,一貫都是教師提出指令要求,幼兒根據要求進行活動,活動過程千篇一律、死板硬套,如果將遊戲規則告訴幼兒,而讓幼兒自己來組織活動開展,並進行人員分配,然後讓幼兒分組進行經驗交流,並進行師範,最後在讓幼兒進行活動,幼兒通過自身的體驗,不僅增加了遊戲的靈活性,還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3、經常進行故事、兒歌比賽或心情描述等活動,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聲音洪亮地發言,對於那些不善於集體場合與人交談的幼兒而言,是一種練習語言技能的好機會。

(二)、採用多種方法,加強幼兒語言訓練,刺激幼兒語言行為。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要想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加強語言訓練。

1、豐富詞彙

詞是語言的基礎,幼兒掌握多少詞,理解詞的深淺程度,直接影響着語言表達質量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幼兒期是掌握詞彙最迅速的時期,但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掌握知識有限,理解力不強。針對幼兒這一特點,我們應藉助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具,幫助幼兒理解詞義。如:實物、圖片、動作、表情等。

2、發展口語

發展幼兒口語有多種途徑,如;複述故事、看圖説話、欣賞文學作品等。這些都能幫助幼兒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平時就要求幼兒對老師講的故事進行復述,多選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供幼兒欣賞,隨時隨地讓練習口語表達。如:教室牆上的裝飾畫就可以讓幼兒自由的講一講:你喜歡這副畫嗎?為什麼?你能編出一段故事嗎?街上的廣告畫也可以讓幼兒説一説:你覺得畫的是什麼?它是做什麼廣告的?總之,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教育契機存在,只要我們稍加註意並充分利用,就會使孩子受益終身。

3、注重條理

語言必須具有條理性,否則就不能準確表達出你的意圖。要教會幼兒正確的使用語言,有條理的説話。如:在看圖講述《送奶奶回家》中,讓幼兒先觀察他們在幹什麼,後來又怎樣了,最後又怎樣了,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條理講述故事。使幼兒不但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增強了語言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

4、早期閲讀

教師在指導幼兒早期閲讀活動中,幼兒自己按順序翻閲,學習仔細觀察畫面細節,理解故事人物、情節,並逐漸將聽到的語句、詞與書上的印刷符號對上號。教師還應經常鼓勵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作品,並學會評價別人的講述。在此過程中,幼兒養成了閲讀的興趣和習慣,並鍛鍊了初步的閲讀技能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早期閲讀在幼兒語言發展中有着獨特的價值。

(三)利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陳鶴琴説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是兩方面共同合作,主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所以我們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通過調查瞭解發現,現在家長與孩子溝通很少,雖然有的家長了帶孩子出去玩,但卻不知道怎樣引導孩子説話,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會説話,不着急。”還有的家長把教育的任務推給了老師,來個撒手不管。針對這種現象,我們通過多種形式,啟發家長重視早期語言教育,指導家長培養孩子的語言方法。如在家園聯繫欄張貼《如何創設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做好孩子的語言玩伴》、《小兒説話掌握的五種技能》、《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等相關文章,讓家長進一步瞭解語言教育方面的知識。利用早晚接送、家訪、電話諮詢等方式解答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育,不是幼兒園單方面的責任,而是家園共育的目標,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滲透於孩子生活的每時每刻,因此需要我們家園緊密合作,共同培育,只有這樣,孩子的語言發展才會更為迅速。

結果:

語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下去,我們仍將繼續探索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把握幼兒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特點,持之以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幼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並應該充分地去開發幼兒所具有的天賦,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智力。幼兒語言的發展是在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以上幾點都可以稱為“環境”,這種有利於幼兒語言發展的環境是我們幼兒教師能夠提供的。我們在發展幼兒語言過程中要把握每個幼兒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幼兒的整體素質也將全面提高,為造就將來的祖國棟樑之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愛玲《學前全語言創造教育活動設計》,教育科學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3、專業幼兒資訊《父母必讀》。

4、中華家庭教育網

5、中國學前教育網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