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識字興趣方法渠道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4.61K

識字原來如此簡單

識字興趣方法渠道

關鍵詞:識字興趣方法渠道

摘要: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老師一直在探索研究的課題。教學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識字活動,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髮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的薰陶下,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老師一直在探索研究的課題。新課標提出:國小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快樂識字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在識字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努力採用一些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一是做遊戲,讓學生在“樂”中識字。遊戲是兒童的天堂。採用遊戲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而且能使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持久、穩定,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了漢字。例如:“開火車”“摘果子”“送信郵遞員”等遊戲。二是猜謎語,讓學生在“奇”中識字。低年級學生喜愛猜謎,如果能讓他們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學生馬上就能猜出是“告”。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主動識字

想讓學生自主識字,教給學生科學的識字方法是關鍵,如何把學生的眼、口、手三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增強學生識字效果呢?我認為:一是讓學生“眼”動,形象識字。有關資料顯示,人類接受的信息有60%—80%來自於視覺。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例如:在教學生字“鳥”時,先讓學生觀察“鳥”字,並用簡筆畫勾勒出一隻停棲在樹枝上的小鳥,使學生形象地認識到,那一撇就是鳥頭上的羽毛,橫折鈎和一點是鳥的腦袋和眼睛,豎折折鈎是鳥的身體,那一鈎就是爪子而最後一橫就是樹枝。通過形象觀察,讓學生了解漢字的結構,強化對漢字的認識。二是讓學生“口”動,唱歌識字。兒歌、口訣是兒童喜愛的文體。它們琅琅上口,易念易記。在生字教學中,給一些生字編兒歌或口訣是學生喜愛的識記方法之一。例如:在認識“溪”字時,把“溪”字拆解成“三點水、爪字頭,一扭一扭直往大河流”。三是讓學生“手”動,自主識字。邊動手操作邊識記生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自主加拼音、組詞,課前預習就要解決一些問題。例如: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其他人來做好識字預習,給學生放手實踐的機會,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

三、多種渠道,讓學生拓展識字

識字教學主要是課內識字,難以滿足學生讀寫的需求,制約了學生的自主發展。鑑於此,我們要廣開識字渠道,儘量讓學生多識字。一是延伸觸角,在課外閲讀中拓展識字。學生學了拼音,認識了部分漢字後,最讓他們高興的莫過於能自己讀書閲報了。因此,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閲讀,利用每天的晨讀時間,引導學生讀古詩、兒歌以及學習叢書中的文章。定期開展閲讀展示活動,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這樣,既鞏固了熟字、拼音,又學到了生字新詞,達到多學字、早閲讀的目的。二是聯繫實際,在現實生活中拓展識字。生活是知識的大舞台。有人説:“生活的範圍有多大,語文學習的範圍就有多大”。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識字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識字。例如:家庭、街道、超市、學校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環境。生活用品上的漢字、電視字幕、電視廣告、廣告牌匾、標語都是識字的好素材。在生活中,讓孩子把標牌上的字讀讀認認,去認識所見到的商店、標語、廣告牌上的漢字。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檢查標語、廣告中的錯別字,來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識字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喜悦,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髮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的薰陶下,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從而越來越喜歡漢字,並能逐漸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為以後的語言文字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書銀《國小語文識字課堂如何使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2.4)

[2]趙支彩《打造識字課堂的精彩,湖北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