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讓家長與課改同行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56K

讓家長與課改同行

讓家長與課改同行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家長應與學校合作,參與課程改革。這就要求家長應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找準自己的位置,進而促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同時,學校也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創建平台,充分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參與課程改革,讓家長與課改同行。

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家長,資源

一、新課程改革中家長角色的現狀

課改涉及千家萬户,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經驗表明:學生不願意參加的教學改革必然是失敗的,沒有家長支持的教學改革也是行不通的。在走進新課程的今天,我們對家長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似乎應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為家長同樣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而且現在的大部分家長已從過去只關心學生的成績,到現在既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又重視學生能力的發展。家長們已經意識到未來社會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社會適應能力、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人,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越來越得到家長的認同。

二、家長應充當好幾種角色

家長在充當好學校教育的“支持者”的同時,還應充當好以下幾種角色:

1.家長應成為學校教育的“知情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家長擁有對學校課程的“知情權”,家長不僅應瞭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而且要了解學校的辦學宗旨、所設置的課程、對學生採取的教育方式、評價方式以及學校教育發展的規劃等等。

2.家長應成為學校教育活動的“參與者”。教育孩子是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的責任,家長應主動從“支持者”轉變為“參與者”,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直接為學校教育服務。

3.家長應成為學校教育的“監督者”。家長應有權對學校的收費、課程設置、對學生的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評價並實施監督,提出合理建議,促進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

4.家長應成為學校教育的“決策者”。家長享有參與學校重大事情的決策權,與學校領導、教師共同研究學校教育問題,共同制定學校發展規劃,設計學校發展藍圖等等。

三、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與課程改革同行

家校聯繫是家庭和學校之間溝通、傳遞信息的方式,做好家長工作,加強與家長的聯繫,是學校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新課程改革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暢通家校聯繫渠道,研究家校溝通的方式,積極地採納和處理家長的意見,對尊重家長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對學校和家庭之間信息傳遞和交流至關重要。

1.召開家長會。

這是一種最大範圍讓廣大家長認知課改的最直接途經。這樣既能快速有效地增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責任感,又能有機地把學校,社會和家族教育融合在一起,真正使家長理解學校,走進新課改,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氛圍。

2.開設講座。

新課程改革剛開始,有些家長還持觀望態度,甚至有些擔心。因此邀請專家為家長們講座,解答家長的疑惑十發必要。通過講座委員會廣大家長真切感受到新課程的魅力和好處,從而更加自覺地關心和支持課程改革。

3.舉行“家長開放日”。

新課程應當發揮家長的作用,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一致,與教育內容相協調,促進教育方法以、手段上的互補。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請家長走進課堂觀摩我們的課程教學,在課堂上,家長不僅可以瞭解到孩子的表現,也有機會了解其它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學校也可以傾聽到家長對新課程的感覺,並請家長為學校如何搞好課改獻計獻策,這對改進課堂環境,影響學校教學目標和活動起着重要作用。

4.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的內容可以是:“你是否瞭解一些關於課改革的情況?通過什麼渠道?對孩子的近階段學習的情況是否瞭解?有什麼想法?孩子接受課改後,是否有些微妙變化?(特別是在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方面)對教師的一些做法,特別是教學方式等是否瞭解、有何看法?對新教材的學習負擔和壓力如何?是否覺得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況比成績分數更重要?對本次課程改革,包括對學校、教師等有什麼意見、建議和希望?”通過這種問卷形式讓家長明確新課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以及以對孩子正在或即將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充分了解家長們對實行新課程的態度、看法和意見。學校可根據家長們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研究各方面對課改的認識和要求,為制定和改進教育教學措施提供有效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據,使教育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更貼近學生與家長的意願和需求。

5.建立“檔案袋”。

新課程改革強調發展性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潛能、學習成績、學習願望和能力等,突出過程評價。在整個過程中,要真誠地請家長參與,爭取家長對這項工作的支持。在檔案袋中收集的材料,由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完成,在教師和家長指導下,主要由學生自己決定放入檔案袋中的項目;每月定期請家長對檔案袋進行階段性激勵評價;學期結束,學校,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對學生髮展的成就、潛能和不足進行反思,進行客觀描述,對學生的考試結果等做出分析、説明和建議,形成分析報告。

6.家校互訪。

這是一種建立在彼此間的互信和尊重基礎上的有效方式。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常常遇到這樣或那樣難題。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根據新課程的理念,結合實踐,與學生家長共同探討對孩子教育的客觀規律和有效方法,把教育孩子納入科學軌道。在與家長研究時,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身體發育、智力潛能、行為習慣、基礎知識、愛好特長等多方面進行討論,取得共識,然後找出孩子目前的問題及形成原因,再討論教育方法。如果發現家長僅注意孩子的學生成績,對其它方面從不過問時,我們就要主動與家長共同探討身體健康與學習成績的關係、行為習慣與學習成績的關係、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關係等問題,以便改變家長的態度,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家長也要積極主動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增強參與的意識,蒐集孩子的資料信息,及時走訪老師,與學校“互通情報”,加強配合,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這樣的家校互動,結果是既有助於孩子的成長、成績的提高,也有助於孩子的成才、成功。

7.設立學期、學年評價表。

客觀、全面評價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位置十分重要。讓家長參與對自己孩子的評價是家長應有的權利,可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家長更多地瞭解學校、教師和孩子的成長,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徑。家長參與學生評價,也增強了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跟蹤監控,有助於促進家長反思家教習慣的形成和科學家教能力的提高,為學校順利推進新課程改革服務。

8.家長上講台。

新課程改革形式需要延伸和拓展。家長的閲歷、職業、專長對學校來説是一筆豐富的教育資源,家長的不同背景、不同職業可以為學校提供豐富的教育內容。因此適時邀請不同的家長為學生講課,可以對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行為產生良好的啟示、啟迪作用。這是一種言傳更是一種身教,是一本不可複製、不可多得、不可取代的人生教材,也為學生與家長的相互溝通、理解,消除隔膜建立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

9.家長論壇。

新課程為家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學校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參與論壇,參與學生學習計劃的制定,參與自己孩子有關的一些活動(如手抄報、宣傳報、書畫作品展、實踐活動等),讓家長親身感受到自己是新課程改革中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財時,正確定位,通過在論壇上家長間心得的門交流,感受的暢談,思想的碰撞,經驗的交換,更好地促進傳統家庭教育和學校教學方式、育人方法的糾正和改進,利於學校的發展、教師的提高和孩子的進步。

10.建立緊密性的聯繫制度。

在開發學生家長這一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有做好家庭與我學校聯繫紐帶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在當今,要把青少年培養成為適應21世紀社會需要的合格勞動者和專門人才,如果沒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緊密配合,沒有老師與學生家長的真誠合作,是不可能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通過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與渠道(如聯繫卡,電話熱線,電子郵件,傳紙條等),努力弄清楚每個孩子的家庭基本情況,因人而異地制訂周密的與家長合作教育的工作計劃,並在與家長合作中隨時積累資料,勤于思索、充分發揮學生家長幫助老師共同教育孩子的作用,促使家長由原來的短期的教育行為改變為長期教育行為;由原來訴諸打罵的簡單的教育方式改變為耐心的説服教育,使家校聯繫更加良性。

11.參與校本建設。

校本建設需要“博才眾長”,需要“廣納賢言”。家長自身所特有的優勢將為校本建設提供豐富的參考素材和有益資料。因為在與家長的對話互動、信息交流和深度會談中,在家長對課程改革的熱情參與中,可以吸取他們在這進程中對學校管理、課堂教學等方面一些看法和想法,學校可利用這些意見或建議,進行教學的再研討、管理的再修正和理念的再創新,以更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學生的身心特點、成長規律和家長的心願。這是不斷規範學校教學管理體系,開拓校本教研,促進教學優質華的又一途徑。

四、家長成為課程資源的關鍵

眾所周知,家長對教育理論的掌握情況,對學校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影響到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喚醒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主體意識,提升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能力。

1.家長素質應不斷提高。

家長要參與學校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合作者,必須要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一方面家長自身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學校應注重對家長進行培訓,而且這種培訓不能僅滿足於教給一些家教方法,應更多地向家長介紹新課程改革的趨向、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論,加深家長對教育的理解,對教育發展趨勢的瞭解。

2.學校應逐漸走向開放。

現階段,我們的學校還是比較封閉的,這種封閉的狀態不利於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學校應敞開“大門”,將家長作為平等的教育合作者吸納進學校中來,如:將課堂向家長開放,請家長走進課堂,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問題;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領導、教師共同研討教育工作等等,逐步形成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良性運行機制。

總之,只要家長真正走進了新課程,課改就會順利得以實施,只要家長們參與新課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新課程改革必將取得累累碩果。同時,家長角色要不斷創新,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家長提出的要求,家長也只有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才能擔當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成為新世紀的合格家長。

參考文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