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關法制教育的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4W

有關法制教育的論文精品多篇

法制教育的優秀徵文 篇一

老師給我們全班同學都佈置了一個任務,每人回家寫一篇題目“法在我身邊”的作文。

星期天,我就開始寫作文,可我在桌前坐了半天也沒有一點兒頭緒,一個字也沒有寫出來,只好向媽媽搬救兵,問她:“法是什麼?”媽媽説:“我們先來做個問答題,我問你答,做完後,你就知道了。”“好。”於是,媽媽問了我第一個問題:“在我們老家,國家明明規定不許焚燒秸稈,可是還是有人燒了,給空氣造成了污染,滾滾濃煙使得高速公路上帶來危險,造成交通事故,你説這算犯法嗎?”我毫不猶豫的説:“這還了得,找到這些人,嚴懲。”接着,媽媽又説:“一個人剛要過馬路,可這時綠燈變成了紅燈,由於馬路上剛好沒有汽車經過,他還是過了馬路,你説他這種行為算不算違法?”“當然算,因為他違反了交通法規。”媽媽説了聲“好。”接着問第三個問題,”“隔壁兩夫妻吵架,女的用菜刀劈傷了丈夫,你説這算不算犯法?”“當然算,這是家庭暴力。”……聽着媽媽舉的例子,我忽然想起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模擬法庭”活動中,它講的是一個學生在食堂排隊拿飯時由於另一個學生插隊到他前面而打架,被老師拉開、批評後懷恨在心,於是,他就叫兩個朋友一起把那個插隊的人打得頭破血流,因此犯了法,被送上了法庭。“知道法是什麼了嗎?”我聽見媽媽問我。我點點頭説:“法就是維護人民財產、生命安全的規則,許多事都和它有關,它就在我們身邊。”

焚燒秸稈,家庭暴力,亂闖紅燈,故意傷害……這些事情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在不經意中已經觸犯了法律,是啊,法就在我們身邊,它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法律意識,那麼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有關法制教育的論文 篇二

《論高校的法制教育》

摘要: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而作為培養國家後備人才的重要基地的高校,大學生法律素質偏低,高校對法制教育不重視,以及教育模式教學方式滯後等問題的存在,導致了的高校法制教育的滯後,直接影響到了我國法治化的速度與實效,因此,必須採取科學的途徑予以改進。本文針對上述問題,認為提升高校法制教育應從下面幾方面着手: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高校重視與改進法制教育;建立多樣化、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組織社會實踐,堅持校內校外教育相結合。

關鍵詞:高校法制教育改進途徑依法治國

作者簡介:張燕娥,河北省滄州師範學院社科部。

高校是我國培育人才的重要搖籃,其法制教育效果直接關係到國家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與社會的長治久安。認真研究高校的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努力探尋高校法制教育的改進途徑,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當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高校大學生法律素質普遍偏低。一方面,大學生沒有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受“以權謀私”、“權大於法”等社會不正風氣的影響,他們認為法律只是一個擺設,缺少將現實當中的糾紛與爭議訴諸法律的意識,往往是通過“拳頭”、“強權”等個人手段來解決問題。而且,很多學生認為,不違法犯罪就不用與法律打交道,不必學習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功利主義心態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無閒暇”顧及法律學習。當前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下,大學生只重視外語、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習,而忽略人文教育包括法律素質的提高。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的增多,也缺少基本的維權意識。

2、高校對法制教育重視度不足。高校尤其是非政法類院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一些院校對非法學專業的學生的法制教育與我們的教育目標相差甚遠。目前,大多數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礎課。而法律基礎課教材的編者常常不是法律專業的學者,知識陳舊,內容膚淺。授課老師很多也都是非法律專業出身,不能及時更新法律知識,瞭解立法動態和司法實踐,導致學生課堂上很難學到對生活有用的法律知識,無法提高他們學習法律的積極性。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選修課,但教授內容與方式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學習不繫統,也難以滿足學生對法律知識的需求。而在開設法律專業教學中,也只是盲目擴大學校規模,沒有注重質量,在法學方面師資力量沒能跟上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從其他專業抽取教師頂替進行補救。

3、法制教育模式、教學方法滯後。當前的一些高校的法制教育,仍然侷限在傳統的教育模式,實行單一的課堂灌輸與填鴨教學,而且偏重於法律理論知識的學習,並未將實踐教學作為重要環節來抓。很多學生也僅僅將法制學習當做一項任務來應付,以拿到學分為目的。長期以往,便導致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膚淺化和表面化。

二、改進高校法制教育的途徑

上述因素的制約,使得我國的高校法制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們應該結合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我國國情,運用多渠道、多途徑,並結合大學生的自身特點來制定對策。筆者認為,應當通過一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首先,應轉變大學生對法律不重視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高校應該通過法制教育讓學生們明白,學習法律,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作為現代人必備的素質。其次,要培養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開闢多種渠道讓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在校園形成一種學法、守法、用法的熱潮。注意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權義(義務)意識、以及程序意識。遇遇侵權糾紛之時敢於、善於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還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權大於法”“人治”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於國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長期的基本目標,讓大學生認識到黨和國家在推進法制化建設進程中的決心。國家的法制建設的主流是好的,不良現象只是少數,增強學生對國家法制建設目標完成的信心。

2、高校應重視和改進法律教學。高校對法律教學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法制教育的成功與否,因此,必須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視。首先,高校應當不斷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加大對法制教育的投入力度,突出法律教學的地位。要切實加強法律教學,規範化、科學化,豐富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改革法律基礎課,選取新版的、實用性強的教材,另外引用當時發生的新聞熱點案例,從法律角度進行分析,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講解。而針對非法學專業學生開設的選修課,應該由資歷較高的教授進行授課,以便能將法律精髓內容深入淺出,達到事倍功倍的效果,也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授課內容還應報本學院備案,可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也利於提高課程的系統性。其次,增強師資力量。高校應該引進法學碩士博士進入課堂,加快師資專業化的步伐,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杜絕非法律教師講授律法情況的出現。除此之外還應當邀請司法界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深厚的律師與法官來擔任學生們的校外教師,利用他們豐富的法律工作經驗,豐富大學的法律教學。

3、建立豐富多樣、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首先,利用網絡、多媒體,拓展教學方式。要採取多種形式組織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步以案例的警示與討論替代單純的法條解讀與講解應當以大量的發生在學生們日程生活中的案例與事物為法律解讀的對象,是學生們感知到法律與自己息息相關,以便更好解讀法律現象,也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絡上的各種法律資源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律教學。現在的“80”“90”後生活的當代,網絡已經充斥着生活的各個方面,他們已經充分的適應並接受了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成果及其造成的變化,針對這一特點,可以通過網絡整合更多的優勢資源,開闢更為高效的普法渠道,比如建立專門的大學生普法網站,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來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並且,所選用的法制材料和表現形式應當充分考慮到現代大學生的特點與心理需求,以利於他們更好地吸收消化知識。

其次,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實際和人們的生活實際,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通過法制講座、法制宣傳教育專題影片、法律知識和案例展覽,來將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很直觀地將書本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從而達到提高教育的效果。另外,這種生動而形象的活動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在輕鬆而活躍的氛圍中學習到法律知識。有條件的高校,還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模擬法庭,讓其參與到法庭的不同角色扮演,法官、辯護人、書記員、當事人等,親身去理解法律的運用,熟悉法律程序,從而提高對法律的認知程度。

4、組織社會實踐,堅持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要讓學生真正地感受依法治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校園一隅是無法做到的,必須堅持與校外的社會實踐相結合。高校應該為學生聯繫固定的實踐基地,與法院、檢察院等司法、執法機關簽訂合作協議,將其建設成長期性的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親身實踐,參與到具體案件的起訴、審判當中,更加理解法律的真諦與威嚴,提高對依法治國的認識。組織學生到監獄和勞教場所去調查研究,通過現實的教訓來達到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還應組織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到偏遠落後地區去宣傳法律,運用所學法律知識為當地人們提供法律援助。“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通過運用,學生才能感受到所學知識的缺漏。這有利於培養大學生使命感的同時,意識到學習法律知識的緊迫感。

總之,加強高校法制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而迫切的問題,我們應當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對待它,需要引起學校的重視,運用多途徑進行改進,為國家依法治國方略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瑞春。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和途徑。固原師專學報。2009(5)。

[2]陳慧敏。論大學生法制教育有效性的制約因素和提升途徑。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05(5)。

[3]張麗平。重視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前沿。2005(7)。

[4]孫力。論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科技創新導報。2005(19)。

[5]徐媛,楊瑾。遷徙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改善途徑。科技教育論壇。2005(24)。

[6]張學凡。論大學生法制教育。資訊科技。2007(32)。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 篇三

《淺析大學生素質教育》

【摘 要】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我國教育方針的重點,有着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深刻的推行意義。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實現途徑,他們之間有着緊密的相互促進關係。文章從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為切入點、對上述問題展開方面進闡述,以求對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尋找更科學的規律和更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施途徑

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隨着經濟時代的到來,過去傳統的專業型的人才,已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大學生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外,還應該具備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協調能力、團隊精神、創新意識等。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大學生肩負這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他們是國家的寶貴人才,是名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他們的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係到現階段中華民族的素質,而且直接關係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所以,對於大學生的素質的重要性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

(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需要有理想,有文化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中過經歷幾代的共同努力有了今天的進步和發展,只有後來人繼續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中國要實現華名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需要一代代中華兒女為之奮鬥。近年來我國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大學生數量增加的同時,還應該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總之優秀的大學生。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二)進一步深化開放,準備各方的挑戰的中國需要大批素質優秀的大學生。國家的實力體現在綜合國立上,而綜合國力的基礎在人才,隨着全球經濟化速度的快速增加,各國相互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環境中一個國家要想佔得優先權,就必須把人才的培養放到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對於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必備的知識技能外,同時還要有過硬的文化及心理素質。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堅持改革開放的中國需要培養和造就大批素質優秀的大學生。

(三)大學生的對於成才的期望和社會對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反映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成才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學習期,創造其和成功期。大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習期和創造期的過渡時期,是從青少年轉向成功的轉折期,這種轉變涉及到學生的內部成長和外部關懷,轉變的順利與否對於大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形成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一)科學的思想素質。思想素質主要包括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不能把金錢作為人生價值的唯一衡量手段,而應該把對他人及社會的貢獻作為人生價值的尺度,同時要按照先集體後個人的思路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二)健康的心理素質。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作崗位,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學會與他人相處就顯得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溝通能力、合作能力、主動關心別人的意識。除此之外,一個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主要包括一下三個方面:對自己的心理素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心理素質體現的方面多種多樣,有些方面是強項,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項,需要認識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緒,把握自己的情緒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質的關鍵。最後是提高受挫力,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後難免會遇到困難,但是適當的挫折不但有助於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心理素質。

(三)優良的道德素質。道德素質培養是大學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通過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大學生確定正確高尚的理想和品質,大學生只有確立社會主義道德觀念才能始自己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進入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軌道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途徑

究竟怎樣才能解決大學生存在的疑惑,使他們具有以上提出的各項素質要求,從而使自己在思想上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要求:

(一)轉變專業教育形式。學校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應該轉變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教師應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認識,對於傳統教育方式當中存在的功利主義等陋習應堅決的摒棄,在傳授專業領域知識的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面,使學生掌握和了解專業內容相關的更多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轉變教學方式加強素質教育。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存在着填鴨式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如果要全面的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就需要改變,素質教育要求適合大學生全面發展和並且與社會需求緊密接軌的教學內容,它旨在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開發和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三)提高思想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作為大學課程的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意義重大,它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此外學生通過該課程學習,可以瞭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研究成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於大學生的教育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這項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作,伴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才的競爭會越演越烈。人才所需要具備的素質除了專業技能外,對於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思想、品德、修養的協調發展有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只有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為一體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才能使大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吳柳。素質教育理論與基礎教育改革[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 齊愛朋。淺談大學生素質教育[J]。黑龍江大學學報,2008(09)。

[3] 張建榮。大學生素質教育問題淺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08(02)。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論文 篇四

《大學生法制教育探究》

摘 要:法制教育是普及公民法律知識、培養個人法律觀念的主要途徑。國家通過法制教育讓每一個公民瞭解法律內容,培養公民規範的社會參與意識,幫助公民樹立正確的法律信仰。法制教育對每一個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大學生作為新一代重要羣體,在法制教育上必須着重加強。

關鍵詞:法制教育;大學生;依法治國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1-0120-02

大學生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有生力量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高的法律素養,作為國家發展的先鋒力量,只有在懂得維護社會法律秩序的前提下進行發明創造才能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在大學期間重視大學生法律思想的培育也成了大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國家和社會應該加以重視。

一、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形勢嚴峻

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到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不斷被貫徹、落實。這説明了社會主義法制化建設的迫切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民主、平等、公正、法治四個詞也強調了法制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法制觀念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有效手段,從大學生的層面上看,更應具有法治觀念和法律常識,這樣才能全面促進社會的法制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提上一個高度。

當代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知識分子,對科學知識有着極高的學習慾望,但忽略了對法律知識、觀念的學習和培養,在法律素質方面顯得十分薄弱。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內外違法案件頻發,涉及方面眾多。例如:財產糾紛、暴力傷人、團伙勾結以及高智商犯罪。

曾有過一項調查:中國犯罪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對大學生犯罪細緻調研後得出了一些結論:“從‘“”’前,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葉,那時候青少年的犯罪幾乎很少,大概僅佔總體犯罪人數的20%到30%左右,當時高學歷、高智商的大學生犯罪幾乎屈指可數,只佔到青少年犯罪的1%;但是由於各種社會因素的轉變,在‘“”’期間,青少年犯罪人數也急速增加,最多的時候大約能佔到犯罪總人數的60%,當時由於大學生思想嚴謹約束力強、思想淳樸,大學生人羣的犯罪率也僅僅增長了2.5%;自20世紀70年末期到改革開放以來,青少年羣體成為我國刑事犯罪的重災區,刑事犯罪人數中的80%左右來自青少年,而70%的青少年犯罪都是大學生所為,這也佔到了全國高校總人數的1.26%”。人羣數目龐大觸目驚心。近些年,大學生在社會上引起多次反響的典型案例也有很多,例如:西安音樂學院藥家鑫撞人後害怕擔責任連捅傷員數刀、北京郵電大學世界學院祁可欣不顧兒女砍死自己妻子、復旦大學醫學院的林森浩運用醫學知識的高智商投毒等。日益複雜的社會環境導致大學生初入社會之時便誤入歧途,這正是法制觀念淡薄的表現。

有很多大學生會選擇傳銷這種違法的行當,找工作期間經常受到非法商業人士的欺詐,有的僥倖躲過了這些災難,但是在後來的生活和工作當中變成了非法商人的傀儡,做違法的商業活動和買賣牟取暴利。如此看來,缺乏法制教育成為非法者利用大學生的原因,大學生不但沒有用自己的力量報效國家,反而因為法律觀念淡薄導致違法犯罪。

現代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沒有步入社會的青年學生,從小隻是受到學校的科學知識教育,法律層面還是空白,有極強的可塑性。如果沒有法律知識和法律信仰的約束,就會出現違法行為,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十八屆三中全會第四次會議提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國家強調了依法治國的主題,體現了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到這些,我們應該意識到大學生法律教育應該跟上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步伐,如果法律教育體制不完善就會減緩我國依法治國的社會主義法制進程。

二、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存在的不足

提到了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問題,我們常常單純地認為是學校教學出現了巨大漏洞,把責任推到了大學校園。其實,大學生的法律教育工作是國家進行普法的主要途徑,學校教育也是大學生人羣普法的常用手段,國家應將大學生法制教育作為全方位的工程展開。教育主體需要在國家社會的帶領下,多渠道、多手段、多方面來實施法律教育。由於大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羣體,其法制學習的途徑主要來自於課堂教育,所以必須加大學校法制教育中的課堂教育。同時,法制的教育體制改革必須把目標轉向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從諸多因素綜合起來看待大學生法制教育問題,絕不是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推卸責任,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的法制教學由於課程的侷限性和對法律教育的不重視也只能做到法律知識的傳播。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其他的國家公民提高法律素養的途徑也不能僅僅依賴於法律常識的學習,當你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沒有了解相關法律內容,而是缺乏法律信仰和法律信念,一時糊塗知法犯法,甚至是法學專業的大學生也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所以説法律不光光是單方面教育可以解決的問題,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是需要長時間從社會國家各個層面慢慢培養的。

這樣看來,我國法治化進程需要的是全民積極響應國家出台相應政策,從而推動社會法治化的進一步發展。全民法制的形成就使得社會與大學校園之間存在了良性的互動,進而形成有利於發展的態勢。假如僅僅是從學校法制教育單一的角度切入,古板地去要求大學生從法律知識的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造成的結果也可能只是優化了表面現象,而本質性的東西沒有改變。

在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層面上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看待和評判法制教育實施手段的合理性呢?基本上歸結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應該從法制教育的實施者、受益者、具體實施方法分析。第二個方面:法制教育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多元化的教育要從國家的法治建構、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的執法方式和宣傳手段、社會輿論、媒體宣傳、學術研究做起,這些都將影響大學生在校園和社會生活中對法律的認知和認同。所以法制教育還是需要宣揚法治的精神,教學中的法制教育和家庭中的法制觀念的傳播具體而且直接,也應該繼續發展學校家庭的法制教育。

三、對當代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的思考

(一)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教育問題的調研中發現了諸多問題所在,從中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地位,即法制教育的地位和其應履行的責任大相徑庭,因此,為了更好地履行其職責必須重新定義其地位。

第二,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內容,廣泛而空洞,形式單一,欠缺一定的針對性,而且缺乏相應的師資力量,況且如今的應試教育又使得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被邊緣化。

第三,現代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在帶來信息便捷的同時不良信息的傳播速度也變得極為快速,產生了更多公民犯罪的誘因,也嚴重影響着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外部環境。除此之外,法制教育在我國一直不受關注,主要是因為我國是一個受儒家文化傳導的國家,禮大於法的觀念一直存在我們的思想裏。一方面學校的法制教育一直是以輔助教學出現,教學中存在着教育觀念的次要引導;另一方面學生從小受到的傳統觀念影響,在家庭和社會中道德禮儀成為代替法律出現的一種教育手段。這使得學生經常混淆道德和法律的區別,對法律的強制性觀念十分欠缺。

(二)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

首先,我們需要制定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標和實施原則。我們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已經不僅僅定格在普及法律知識的表層,而是需要重點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所以我們提出的建議是“三個結合兩個滲透”原則。在法制教育的課堂內容裏要體現出法律知識與法律實踐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案件評述相結合,法律信仰和德育理念相結合,在其他課程中希望可以在教材設計和選取上下功夫,在相關教學課程中對法律知識進行滲透。還可以在課下的校園活動中開展與法律相關的宣傳,將知識從生活中滲透進學生的內心裏。

其次,要優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具體內容。第一,規範法律的認知。明白國家出台法律政策的意義和目的,懂得法律的強制性,從而為大學生建構內心的法律框架,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行為;認知法律規範使得大學生懂得運用法律規範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對其社會生活進行有效的約束。第二,法制思維方式的培養。注重法制思維的培育是為了在大學生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運用法律的標準,分析和判斷,從而合理有效地處理突發事件中的法律層面部分。第三,堅定法制信仰。這是法律教育的最高要求和最高目標。在大學生內心裏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時讓法律教育深入學生心中,這對大學生三觀的塑造是無比重要的。因為信仰是自我行為約束的主要內心反映,而維護國家社會穩定,主要是靠每一個公民的自我約束而完成的。之所以要形成法律信仰是為了法律可以被有效執行,在維護了利益的同時更有效地保護了自己。

最後,不斷地拓寬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路徑。第一,基本路徑。課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組成部分。基於當代法制教育的現狀我們主要是要對法律教育課程的重要性提出要求。在學習法律知識、傳導法制觀念、堅定法律信仰上下功夫,教育深度必須提高上來。第二,拓展路徑。拓展需要的是多元化拓展,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參觀和寫觀後感,而是從多角度多側面地發散性拓展,讓法律融入大學生活。例如:讓大學生將課堂的法律知識向外在社會進行宣傳,不但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自信,還可以更有效地檢驗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第三,探索路徑。探索路徑指的是要實踐調研,在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指引下進行科學的考察和結論建議的提出。我國的法律還不夠健全,需要我國法律人才和高智商人才對法律的全面性進行考察,找出不足,提出建議。在探索中讓大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意義和依法治國的重要性,進而堅定法治信仰,遵守法律規範,從而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隊伍裏。

四、結語

總之,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個持久全面的教育工程,不是紙上談兵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必須用法制觀念作為指引,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改造。各個學校要緊跟政策,做好大學生法制觀念和法律信仰的引路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人才”不培養“人柴”。另外,學校更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理性的法制校園環境,讓學生們意識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大學生的法制教育真正地落實下去,為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化貢獻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于飛。加強和改進法制教育的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

[2]崔長珍。關於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3]陳美香。論高校法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0(23)。

[4]張闊海,宋寶萍。大學生法制教育困局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