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語文《致橡樹》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8W

高一語文《致橡樹》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語文《致橡樹》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知識內容

本課包括的主要內容有《致橡樹》內涵的把握,象徵手法的運用。

2、地位和重要性

《致橡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第一冊的必修內容,是大學聯考考查的內容範圍;通過對這一節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了解關於舒婷關於朦朧詩的知識,又可以加深對意象概念、象徵手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

3、教學目標

根據《致橡樹》一課的教學大綱及它在高中語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三個維度設計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制訂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初步瞭解作家作品,加深對當代詩特點和發展趨勢的認識。

(2)能力目標:

繼續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初步培養學生仔細品味意境與情感的能力及作品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獨立自尊的偉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理解詩歌中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理解詩歌中藴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難點:

體會詩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質樸曉暢等特色。

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5、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取誦讀感悟法、探究式閲讀法以及多媒體教學方法。

這一節屬於意象比較強的一節課,因此首先我佈置學生預習,對有疑問的地方劃上着重號,在上課開始時通過放配樂朗誦、學生齊讀、個別同學單獨讀等方式使學生對詩歌大意有初步的瞭解。

然後提出問題,與學生共同探討。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師生共同討論的學習方法;運用設問、反問、疑問的教學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緊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學生才有可能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主導”。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對問題產生深刻的思考、探索,在此時教師再稍作一點點啟發、點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體現了素質教育中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投影可以加大一堂課的信息容量;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鮮明地得到展示。

三、學習方法

詩歌可以點燃生命的激情,昇華人的的情感價值和理想境界。基於此,中學階段必須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鑑賞新詩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意象解讀新詩的能力。

“重美讀”是新詩的重要學習方法。詩歌的美感是自己體會出來的。學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閲讀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來不斷加深、強化,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找出意象、分析意象。

詩通過意象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所以解讀詩歌的關鍵在於意象的準確把握與深刻理解。意象即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同一種事物在不同詩人眼裏有着截然不同的含義。“凌霄花”在舒婷的詩中是攀附權貴的象徵,是被完全否定的,但其有向上攀緣的特徵,完全可以作為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象徵。意象掌握了,詩歌的大意就可以把握了。

詩歌往往運用象徵手法,通過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含義,挖掘出意象的象徵意義,詩歌就完全解讀了。要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類比式聯想,領悟詩歌的情感與主旨。

四、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分四個階段即新課導入、新課講解、拓展閲讀及結束階段。在每一階段教學中,我力求發揮學生主動作用,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啟發、引導為教師的責任。

(一)導入階段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有人説:親情是根,讓生命延續;友情是葉,讓生命舒展;愛情是花,讓生命絢麗。他把人生最絢麗的部分歸結於愛情的美好。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盡才情歌頌它的美好或抒發失意的愛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與煎熬,表達自己的愛情觀。“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其中精彩的幾筆。那麼當代詩人舒婷又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傾聽這位不平凡的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吧。

(二)新課講解階段

1、詩人否定了什麼樣的愛情觀?

通過六個意象分成三組,通過凌霄花否定了攀附式愛情,通過鳥兒否定了痴戀式愛情。不滿足於泉源、險峯、日光、春雨的一味奉獻,為下文提出嶄新的愛情觀做鋪墊。

2、詩人提出了什麼樣的愛情觀?

詩人通過橡樹與木棉兩個大的意象,正面提出了嶄新的愛情觀。她認為精神上的獨立與平等是雙方相愛的基礎,雙方應該心靈相依、互相扶持、互相尊重、心有靈犀,雙方要以獨立鮮明的個性出現,要能夠命運與共。同時提出愛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愛對方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與靈魂深處動人的美麗。

3、通過比較閲讀《致橡樹》與《我願意是急流》,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致橡樹》以女性視角否定了攀附、依戀式愛情,不滿足於一味奉獻式愛情,她所追求的愛,是雙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認為只有在人格價值各自獨立上,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礎上的互相理解。

《我願意是急流》有比較明顯的男性視角,在兩個系列的意象羣中,他始終把男性作為時代的挑戰者、社會的主宰者,為了心愛的人可以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三)拓展階段

1、指導學生閲讀舒婷的另一首代表作《雙桅船》

本詩同樣運用了象徵手法,以“雙桅船”與“岸”象徵相愛的雙方,認為人在追求堅貞愛情的同時,崇高的理想更不能放棄。

2、指導學生閲讀中國傳統文學中關於愛情觀的描寫。

以白居易的《長恨歌》和李商隱的《無題》為例,加深對本詩和傳統詩歌的瞭解。

(四)結束階段

讓學生做課本P14第二題。通過作業反饋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效果,以便課後解決學生尚有疑難的地方。

總之,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抓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是“主導”,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優化整個教學。

高一語文《致橡樹》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感受含蓄朦朧的意象。

2、體悟詩人的價值觀和愛情觀。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

1、把握詩中的意象及形式結構所藴含的感情和意義。

2、感悟詩人渴求提倡的獨立平等有互相依存、親密無間的愛情 觀。

3、培養鑑賞詩歌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三、思想教育目標

根據本詩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特點,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愛情觀,樹立健康的、向上的愛情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詩歌學習的要求、詩歌的體裁特點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水平,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立為:

1、理解詩歌中鮮明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詩歌中藴含的豐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3、總結歸納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情感意藴。

2、點撥、講析結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首先來聊一個敏感的話題:愛情。愛情是人生中一個永恆的話題。為愛情卓文君投向司馬相如;為愛情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為愛情林黛玉含恨焚燒詩稿;為愛情祝英台忍悲奔赴黃泉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極盡才情歌頌它的美好,表達自己的愛情觀。其中“在地願為連理枝,在天願做比翼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被人們所傳唱。那麼,愛情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愛情呢?現在我們暫時不要理會,先來看看當代詩人舒婷怎樣對待愛情,她持有什麼樣的愛情觀?請翻到書第三課,第二首詩《致橡樹》。

二、介紹作者有關情況(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意,把握詩歌主題)。

舒婷,原名龔佩瑜。

當代有才華的女詩人之一。1952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她是中國當代朦朧詩的代表人物。她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獲全國青年優秀詩歌獎,詩集《雙桅船》獲全國新詩優秀獎,而她的《致橡樹》則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樹》寫於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愛情詩,在詩中,詩人沒有流於狹小的愛情圈子,而是以新穎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觀。為當時新詩中的愛情描寫吹進了一股新風。

20世紀70年代後期出現的朦朧詩,其特點:1.內容上意藴濃厚。 2.藝術上意象迭加。用普遍的暗示來代替過去的直接體現。

三、反覆誦讀, 疏通文意。

1、全班有感情地誦讀。

2、訂正字音

慰藉jiè 戟jǐ 霹靂 pīlì 霧靄aǐ 流嵐lán 虹霓ní

3、再請全班學生帶着感情朗讀(要求注意讀準字音﹑停頓、語氣和情感的把握)。

4﹑教師範讀,學生找詩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沾染成滲透了詩人情感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觀情理和客觀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簡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老師讀完以後問)

問:詩中有哪些意象呢?分別是?

明確並板書:

凌霄花

鳥 橡樹 木棉

泉源、險峯

日光、春雨

5、讓學生為詩分成幾部分。

明確:全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開頭至“不,這些都還不夠”。第二部分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結尾。

四、具體賞析。

1、齊讀第一部分,分析其中意象與橡樹的關係,明確詩人對這些愛情觀所持態度(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寬鬆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明確:A、凌霄花雖然鮮豔美觀,凌空盛放,但那不是憑藉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緣他人的“高枝”來炫耀自己的。這樣的榮耀是不值得羨慕的。這不僅使我們想到了傳統的“丈貴妻榮”的婚姻觀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過依附“高貴”的丈夫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真是可憐又可笑,詩人否定了這種圖實惠的實用愛情,現代女性是不應該做依靠丈夫來發光的女人的。

B、痴情鳥兒的歌聲雖美妙動聽,但那只是為着自己所棲息的大樹唱的讚歌。它只知在“綠蔭”下低飛、棲息,卻不知遠處還有可以展翅高飛翔的自由天空。這不僅使我們想到了傳統的女性總是陷在愛情的小天地裏,夫唱婦隨,沒有獨立的個性,沒有遠大的理想,麻木喪志。這樣的愛情雖有温暖,有歌聲,卻缺少了內在的激情與活力。詩人否定了這種愛情至上的觀點。現代女性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更充實更豐富的生活內容。

C、泉源、險峯、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樣的愛情觀?抓住關鍵詞, 談談你的看法。

--它們只是一味的奉獻、犧牲自己,為他人“做嫁衣裳”。雖然富有犧牲精神,但如果這種給予是單方面的話,就會淪為愛情的奴婢,失去自我。當然,這樣一味的奉獻,就愛情主體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説是高尚的,但從人格價值的維護和愛情關係的保持上來看未必是明智的。這種給予與奉獻時常令人惋惜和遺憾。

小結:它們是依附、無償付出、陪襯的關係。

詩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賴別人、攀附富貴、失去自我的愛情觀,深刻地表明瞭自己的人生觀、愛情觀,即: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2、詩人通過哪些詞語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詩人用“不像”“不學”“不止像”等詞語表明自己的態度,表現詩人對舊的觀念、舊的倫理的強烈否定和堅決反叛。

3、齊讀第二部分,思考詩人筆下的“木棉”“橡樹”意象具有什麼特點?

明確:橡樹木質堅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稱樹中的`偉丈夫,具有男性最寶貴的氣質:陽剛之氣。詩人認為他像刀、像劍、也像戟。

木棉也是一種高大的樹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萬朵紅花盛開,如火如霞,蔚為壯觀。將它比喻成“女中豪傑”也是當之無愧的。

詩人認為木棉有“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這一句讓你想到了什麼?

明確:詩人將人的品格移就於物。它使我們想到了女性柔韌兼備的品格。所以,詩人筆下的“木棉”形象柔靜、深沉、充滿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極富魅力的陰柔之美。

4、詩人認為具有陽剛之氣的橡樹和具有陰柔之美的木棉應該保持着一種特殊的關係,作品中哪些詩句説明了這一點?你又怎麼理解這些句子?

明確:

(1)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即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形象,他們二者應該是並駕齊驅,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應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的。(平等、獨立)

(2)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 即有獨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靈犀相通,相敬如賓。 (相知相戀)

(3)“我們分擔寒潮、風雨、霹靂。我們共享霧藹、流嵐、虹霓”中的“寒潮、風雨、霹靂”和“霧藹、流嵐、虹霓”各比喻什麼?

-- “寒潮、風雨、霹靂”比喻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霧藹、流嵐、虹霓”則比喻生活中的快樂與成功。(同甘共苦)

教師歸納:總之,男女間的愛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並分擔、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會有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女性獨立。

5、鼓勵學生大膽發表對上面幾種愛情觀的認識(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內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善於表達情感的能力)。

師: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對詩歌敏鋭的感受力,那麼請大家繼續敞開你們感受美的心靈,男女同學分別來談談你對以上幾種愛情觀的看法。

6、學生討論。

師:大家的看法真是“橫看成林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但欣喜的是我發現大家長大了,因為你們已經懂得了真正的愛情。那麼,作為**年代的女性,舒婷大膽表達自己的愛情觀點,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呢?

明確創作動機:十年**,完全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的結束,使舒婷開始自由釋放思想,歌頌自主、平等。

7、有學生所談認識牽引出本詩的主題。

總結主題:這隻一種新型的愛情關係,它藴涵着一種新的人生觀。這種新的人生觀就是確認個體的自主、自尊,是中國女性關於人格理想的宣言。它是愛情的歌詠,是個性的讚歎。

五、品藝術(學生結合詩句討論,教師歸納)

師:可見,《致橡樹》給了我們深刻的人生感悟。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致橡樹》也不例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談談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點撥:可以從表現手法,所用修辭,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歸納,並瞭解“朦朧詩”的特點。

明確:

(一)1、運用了比喻、對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和象徵的手法。

2、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朦朧。

4、語言優美形象。

(二)“朦朧詩”的概念

“朦朧詩”,又稱新詩潮詩歌,醖釀於文革期間,是20世紀70 年代末開始出現於文壇的一種文學思潮。因其在藝術形式上用總體象徵手法,具有多義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朧美,所以稱“朦朧詩”。從某種意義上説,它是人本主義對長期文化專制的反抗。

六、拓展延伸。

師:其實我們以前接觸過“朦朧詩””,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家喜歡的可能還是朦朧愛情詩,老師也相信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你們積累了很多的愛情名言,今天不防把你喜歡的讀出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1、學生談喜歡的愛情格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並深化對詩歌主題的認識)。

2、為學生提供兩句愛情格言,並要求大聲朗讀,然後與舒婷的愛情觀作比較(營造氛圍,深化主題)。

七、學生跟讀配樂朗讀(在詩情畫意中加深對情的理解,在意猶未盡中感受美的真諦)。

師:偉大的愛情是不能用華麗的語言來形容的,就讓我們回到這首詩,隨着音樂再次高聲歌頌偉大愛情的讚歌(深化對詩歌主題的理解,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八、小結

學習詩歌要反覆誦讀,要通過思想內涵和表現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鑑賞詩歌的美。要走進詩人的心靈,觸摸詩人的情感脈搏,與她對話。女詩人舒婷在《致橡樹》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愛情,鏗鏘有力的發出了中國女性獨立的宣言。具有現代意識的思想和優美形象的語言相結合,使這首詩具有了極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九、佈置作業:

這首詩是木棉致橡樹,表達木棉對橡樹的情意及她持有的愛情觀。現用《橡樹致木棉》為題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

十、板書設計:

凌霄花 依附平等

鳥 橡樹 相知相戀 木棉

泉源、險峯 無償付出 尊重、獨立

日光、春雨 陪襯 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