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舒婷《致橡樹》全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4W

舒婷《致橡樹》全文【精品多篇】

舒婷《致橡樹》全文 篇一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峯,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歎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舒婷《致橡樹》賞析

這首詩是舒婷的代表作,在高中已經學過,並且是必背篇目。因為對高中那種為考試而學而背的東西反感到倒胃,所以我本來對這首詩沒有太大的興趣。也許是有了大學一年的緩衝,如今在靜下心來細讀,慢慢體味時,確實讀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我難以贊同我以前被灌輸的觀點——認為這首詩是在歌頌平等偉大的愛情,我覺得這首詩重在批判,批判時下傳統的愛情觀。不可否認,這首詩語言有柔美,但是柔中帶剛,甚至剛過於柔。作者的感情激昂強烈,一瀉千里,貫穿到底。

下面結合本學期所學的、讓我受益匪淺的“文本細讀法”來試着分析《致橡樹》。

在這首詩中,“橡樹”和“木棉”是最重要的兩個意象。作者把橡樹當作自己理想的愛情對象,而把自己比作木棉。橡樹高大挺拔,陽剛威武。(以前我不認識橡樹,所以可能見過也沒有印象,特地到網上搜了一下,確實如此)這在文中有體現,“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但是當以女性角色登場的時候卻不是正面肯定的語氣,詩的開篇連續用來幾個否定句式,來表達自己對一些現象的不贊同。如“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攀附”、“炫耀”、“痴情”,在這裏詩人以女性的立場批判了我們傳統愛情觀中“夫唱婦隨”、“夫貴妻榮”等落後的流行觀點。

作者在説了愛情不應該是什麼樣的之後,開始説出自己所認為的理想的愛情。“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注意,作者用了一個詞——“必須”,語氣很強烈。作者認為就算是戀愛關係中的女性也必須自力更生,獨當一面,所以自己有“根”,不是相偎相依在一起,而是“相觸”。這種若即若離的距離感在下文中也有顯現,“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作為一位女性,作者在詩中也表現了相當温柔的一面。“每一陣風吹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語言。”可就是在這種温柔當中,詩人也表現了相當的憂慮。“我有我紅碩的花朵,想沉重的歎息,又想英勇的火炬。”我覺得“紅碩”這個詞用得非常好,莊重大方,不諂媚。但是為什麼會像沉重的歎息呢?這是讓我思考良久的一句。在整首詩的後半截當中,作者都是正面積極抒情為主,為什麼會突然會沉重呢?我覺得作者是在影射時下的環境與社會風氣,就像詩開頭一樣,作者不能接受傳統愛情觀,但在當時的社會卻很流行,這種現實讓她感到壓抑。所以她必須充當“英勇的火炬”。

在網上收集的的背景資料中,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我的觀點。“她1977年的時候,還是個20多歲的女孩,當時在一個小工廠上班,就在那一年的某個晚上,她與朋友在鼓浪嶼散步,大家談到了擇偶的標準,有個朋友發表感慨:現在的女孩呀,太弱不禁風了,總得靠找個強有力的男友才能過下去……舒婷聽了很氣憤,回到宿舍的當夜就寫下了一首名為‘橡樹’的詩。”(後來北島在幫她改為《致橡樹》)或許,這首詩就是這種“氣憤”的延續。

我覺得這首詩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她的批判性。平等獨立的愛情觀在今天早已不新鮮,可現實似乎比舒婷的年代更悲觀。拜金主義的盛行讓年輕女性更願意找個有錢的老公,這才得以讓富二代、官二代們橫行,出盡了風頭。這讓我這樣的農N代們“情”何以堪。

當“和諧社會,講究的是淡定”這句話盛行的時候,或許,我們缺的就是舒婷的這種憤怒,缺的就是這種批判性。有些東西的改變與放棄,是要經歷陣痛的,我們需要極大的理性。所以很多東西不破就不立,大破才大立。

歸根究底,《致橡樹》的閃光,是詩的閃光;詩的閃光,是人性的閃光。她讓我們得以暫時擺脱物質與虛無的綁架,迴歸人性。

舒婷《致橡樹》全文 篇二

致橡樹

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峯,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裏。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

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歎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裏: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賞析】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是語言的精華,是智慧的結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靈光,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家園。古今中外的詩人們,以其妙筆生花的精彩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歌,經過時間的磨礪,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別、超越時空的不朽文明,扣擊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思想上和藝術上的雙重享受和薰陶。

這是一首經典的愛情詩,語言清麗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

詩人以橡樹為對象表達了愛情的熱烈、誠摯和堅貞。詩中的橡樹不是一個具體的對象,而是詩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徵。因此,這首詩一定程度上不是單純傾訴自己的熱烈愛情,而是要表達一種愛情的理想和信念,通過親切具體的形象來發揮,頗有古人託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樹是高大威儀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並且有着豐富的內涵——“高枝”和“綠陰”就是一種意指,此處採用了襯托的手法。詩人不願要附庸的。愛情,不願作趨炎附勢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樹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詩人也不願要奉獻施捨的愛情,不願作整日為綠陰鳴唱的小鳥,不願作一廂情願的泉源,不願作盲目支撐橡樹的高大山峯。詩人不願在這樣的愛情中迷失自己。愛情需要以人格平等、個性獨立、互相尊重傾慕、彼此情投意合為基礎。

詩人要的是那種兩人比肩站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詩人將自己比喻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樹身旁跟橡樹並排站立的木棉。兩棵樹的根和葉緊緊相連。詩人愛情的執著並不比古人“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遜色。橡樹跟木棉靜靜地、堅定的站着,有風吹過,擺動一下枝葉,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們兩人世界的語言,是心靈的契合,是無語的會意。

兩人就這樣守着,兩棵堅毅的樹,兩個新鮮的生命,兩顆高尚的心。一個像勇敢的衞士,每一個枝幹都隨時準備阻擋來自外面的襲擊、保衞兩人世界;一個是熱情的生命,開着紅碩的花朵,願意在他戰鬥時為其吶喊助威、照亮前程。他們共同分擔困難的威脅和挫折的考驗;同樣,他們<>共享人生的燦爛,大自然的壯美。

詩人要的就是這樣的偉大愛情,有共同的偉岸和高尚,有共鳴的思想和靈魂,紮根於同一塊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詩歌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性意義。另外,儘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着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