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沁園春·長沙》精品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9W

《沁園春·長沙》精品教案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1

教學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壯闊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養詩詞鑑賞能力。

二、背誦全詞。

教學設想

一、教時:1課時。

二、重點與難點:詩詞欣賞與評價。

三、學法指導:誦讀入境,欣賞詩意;聯想比較,鑑賞評價。

四、教具準備:

1、PPT

2、範讀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並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他生前同意並公開發表的詩詞有39首,其中,以“沁園春”為詞牌的長調(91字以上)只有兩首。國中我們學習了《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長沙》。長沙是毛澤東革命人生的起點,讓我們追尋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

二、誦讀鑑賞

1、整體感知,熟悉內容 ①聽範讀正音:舸、寥廓、崢嶸、稠、遒、遏 ②生齊讀,熟悉內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長沙》是一首記遊之作,它的突出特點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讀這首詞就要從整體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讀圈點,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關鍵詞。 明確:立、看、悵、問、攜、憶、記 ②理清思路:(見預習提示) 明確:上闋寫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闋追憶往事,表現青年時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闋的提問。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徵:(外觀其行,內察其心) 明確:獨立深思,憶舊言志。 ④自由朗讀,試行背誦。(記關鍵詞順着思路背) 檢查背誦,若不能背,説明原因可能是沒有進入意境;若能背,指出還要深入體會,具體把握情感特徵。

3、鑑賞評價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後,我們還要深入體會,具體把握情感特徵。

①聯想設疑,製造懸念: 前3句的正常語序為——寒秋,(詩人)獨立(於)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詩歌語言常用變序,這裏將“獨立”置前,增強了表現力。它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人物從景中推出,凸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發讀者生髮種種想象與聯想: 孤獨的詩人最見個性。李白“獨坐敬亭山”閒適,柳宗元“獨釣寒江雪”隱逸,晏殊“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超脱,那麼詩人“獨立”橘子洲頭,又要表達怎樣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圍中,聯繫“長沙”、“湘江”,我們會想見屈原“哀秋冬之緒風”,宋玉“悲哉秋之為氣”,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審言“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湘江北去,詩人南下——廣州接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參見P171註釋①背景説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瞭解抒情方式,體會深情 要深入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徵,我們有必要了解詩詞的抒情方式常識。(參見練習三提示:抒情詩詞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過寫景、狀物、記事、寫人來抒發感情。)就《長沙》的內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懷人憶事抒情。

明確:上闋“看”統領的7句是借景抒情,“悵”、“問”是觸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闋的“攜”、“憶”、“記”表明是懷人憶事抒情。

A、“看”統領的借景抒情 寫到哪些景物?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萬類。 體會到怎樣的意境? 討論提示:紅葉、綠水、鳥飛魚躍,這些景物單獨看上去也很平常,我們可以聯想到一些詩文名句: 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吳均《與朱元思書》) 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從唐僧玄覽詩中化出的名句,見國中課文《鳥飛魚躍的聯想》)但詩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組合有序,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總。並從數量(萬、百)、範圍(遍、漫),色彩濃度(盡染、碧透),運動力度(爭、擊、競)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徵。

明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是一幅色彩瑰麗的圖畫,晚秋靜穆的偉大中律動着勃勃的生機,掃盡千古悲秋之氣。 從這壯闊的深秋意境中,我們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態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個消極悲觀的詩人,面對同樣的景物,可能是這樣的感歎: 山如人意懶,石似我心空; 水流無情,逝者如斯; 黃葉飄零,生命終結; 蒼鷹孤獨地盤旋,小魚無力地漂游; 不是萬類競自由,而是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

明確: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在對大自然中萬類生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家國命運的由衷關懷。 朗讀提示:要想象畫面,進入意境,讀出關注熱愛的積極情感。

B、“悵”、“問”直抒胸臆 詩人立而觀景,借景抒情,蓄積的情感終於爆發為直白的發問,昇華為哲理的思索。這時候,站在我們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遊人,也不是普通的詩人,而是一個關懷天下的哲人。

朗讀提示:要讀出深思。

C、“攜”、“憶”、“記”懷人憶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喚起了詩人對年青時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動的思念和追憶,那是怎樣的人和事呢? 放PPT片,補充事實,印證詞意: 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鬥爭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師讀書,常和同學在橘子洲一帶遊覽游泳;

b、1918年4月,與何叔衡創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奮鬥目標的新民學會; 五四時期,主編《湘江評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

c、1915年9月,詩人印發反袁稱帝的小冊子; 1919年底組織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 這首詞用詩的語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討論:“攜”、“侶”“同學”表明人物關係親密團結。 “崢嶸”、“稠”表明時代特點,艱難時世反襯人物的奮發有為。 “恰”引起的鋪敍表明人物的氣質稟賦、精神狀態和戰鬥行動。 “糞土”形象不美,表現對軍閥官僚的蔑視恰到好處。 “中流擊水”寫盡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想到“中流砥柱”。

從詩人對往事的追憶中,我們聯想到怎樣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憶其事,我們看到的既非古代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非當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賭明天”。倒令我們想起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更令我們想到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理想。 明確:憶的是“同學”、“書生”,站在我們面前的分明是一羣敢於向舊世界宣戰的鬥士。 朗讀提示:要讀出情志。

三、整合小結 綜觀全詞,造像寫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遊人;借景抒情,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詩人;深沉發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哲人;懷人憶事,我們看到的是一羣鬥士。 鑑賞方法:誦讀入境,抓關鍵詞句理清思路,整體把握形象;瞭解抒情方式,體會情感特徵。 依據朗讀提示,朗讀全詞,讀出感情。

四、賞讀結束 放PPT片毛澤東詩詞手跡,聽配樂朗誦帶。請朗誦水平好的同學朗讀全詞,要求讀出感情。 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讀出形象——立——造像寫意——遊人獨立深思 讀出關注——看——借景抒情——詩人關懷天下 悵 讀出深思——問——直抒胸臆——哲人憶舊言志 攜 讀出情志——憶——懷人憶事——鬥士主宰沉浮記 。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沁園春長沙教案。

2、瞭解詞的結構及有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誦讀詩詞的過程中,主動積極地感受詩詞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學生鑑賞詩詞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毛主席的博大情懷和豪情壯志,教育學生要胸懷人民、充滿豪情。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本詞中所描述的景物特點及作者所抒發的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壯志;

2、作者筆下景、胸中情的關係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環節

一、導入:當代詩人任澤鍵寫道:"你是最了不起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全不在話下,談笑間,鐘山風雨一派豪情,你看重,戰地的黃花。"這首詩中的"你"就是毛主席,他不但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二十世紀的中國有出現了一位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詞人——毛主席,現在,就讓咱們充滿激情地追尋着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二、整體感受:

1、師範讀,正音。

舸寥廓崢嶸遒遏

找一個學生讀,師點評。(點撥: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領字,兩字後要稍作停頓,突出領字的作用。"看"字所領7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悦之情;"恰"字所領7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找第二個學生讀,或學生齊讀,師點評。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沁園春長沙》是一首記遊之作,其突出特點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詞,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關鍵動詞。

明確:立看悵問攜憶記(板書)

通過朗讀全詞咱們可以知道,詞的上片側重寫眼前之景,下片側重追憶往事,表現作者青年時代精神和理想。

三、具體鑑賞

1、鑑賞前三句

詩歌語言跳躍性很大,語序往往倒裝,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詩意串合起來。那麼,這三句的正常語序應該是什麼呢?(提問學生)

明確:寒秋(時節),(我)獨立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詞意:深秋時節,毛主席獨立於橘子洲頭,凝望着湘江水滾滾北去,教案《沁園春長沙教案》。

思考討論:"獨立"能否改為"站立"或"直立"?

明確:不能。"獨立"既表明詞人是一個人,更顯示詞人砥柱中流的氣概。(砥柱中流: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2、具體研習湘江秋景圖。

詞人獨立於橘子洲頭,放眼望去,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色呢?現在咱們就來具體欣賞一下。

詞人通過一個"看"字,以視野所見來些湘江的秋景,使得"看"字所統領的七句連貫直下,一氣呵成。現在咱們來齊讀這幾句。

學生齊讀,師點評。

(1)提問:現在大家來找一下,"看"字統領了哪些意象?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

(2)具體分析詞人是如何表現這些景物的,找出哪些字用得好。

"萬山紅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紅色的楓林。"遍"寫出紅之廣。

"層林盡染":樹經霜後變紅的程度和紅遍現象。

聯繫: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滿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見底,江面上往來的船隻爭先恐後,你追我趕。描寫了一個十分熱鬧的場面。漫:寫出江水滿溢之狀。爭:展現了江面上千帆競發、爭先恐後的熱鬧場面。

"鷹擊長空","擊"可以改為"飛"嗎?

明確:擊:準確地形容了雄鷹展翅、迅猛有力的矯健雄姿。

"魚翔淺底","翔"可以改為"遊"嗎?

明確:天空中的景象倒映在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魚遊在水中,也是遊在空中,用"翔"精確地描繪出游魚在水中輕快自如、像鳥一樣盤旋的神態。

"萬類霜天競自由":表現出了萬物蓬勃活躍、奮發自強的景象。這句也是一個哲理性的概括。比較:競:競爭,競賽。竟:出乎人意料。(板書:競、竟)

(3)思考:這麼一幅絢爛的秋景圖,詞人又是怎樣變換視角來描繪的呢?

明確:有遠眺、近觀、仰望、俯視。

思考:這一處景色有什麼樣的'特點?

明確:有遠有近,有仰有俯,有靜有動,有顏色的對比(紅、碧),和動作的對比(擊、翔),絢麗多彩,生機盎然。

小結:詞人用一系列形象鮮明的景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爛的湘江秋景圖,流露出詞人開朗昂揚、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傾注了詞人對祖國山河的摯愛。

3、品讀上片後三句。

(1)面對着絢麗多姿、充滿生機的湘江秋景,詞人為什麼會感到"悵"呢?(聯繫時代背景)

明確:詞人面對着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廣闊的宇宙,面對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競自由的萬物,他想到了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國的命運和革命的未來,於是感到了"悵"。這裏的"悵"不是失意,是悵惘。於是他就開始了"問"。

(2)"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含義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麼樣的感情?

明確:詞人由大自然的萬物引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主沉浮"在這裏是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實質是詞人進入深沉的歷史思索,提出革命領導權的問題。(板書:問:誰主沉浮)抒寫出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

寫壯景,抒豪情,表凌雲之志。(板書:景中寓情,情中顯志)

六、課堂小結

秋天,是萬物凋零的季節,古代文人往往表現出"傷秋""悲秋"的意緒。如"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而毛主席卻拋卻了這種哀傷歎息的悲哀之態,以生動地描寫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新境界。

七、作業:背誦全詞。附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上闕

景{湘江北去…萬類霜天競自由}生機勃勃之景

情{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濟世滄桑之情

下闕

憶{攜來百侶曾遊…糞土當年萬户侯}憶當年革命情景

感{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感往昔壯志豪情

《沁園春·長沙》優秀教案3

【學習目的】

1、感受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

2、對比誦讀,瞭解詞的格律特點,加深對情感內涵的把握和理解。

3、品味詞的語言和意境,瞭解詩詞的表現手法和藝術技巧,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4、背誦全詞,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

詩詞朗讀,賞析詩詞的語言表現力,感受作者的情懷。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板塊學習方法介紹(結合人文主題)

1、説説: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自由表達。(引入寫作與閲讀的結合)

2、讀讀:初讀、對比讀,感知詩詞的形式特點──音韻、節奏與格律。範讀後整體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與風格。

3、議議:品味鑑賞詩歌的語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品語言、知詩藝、思想)

4、寫寫:拓展鑑賞。

二、品讀課文

1、説説:

⑴ 同學們,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門檻,今天老師想問問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你的理想?

(學生自由表達)

⑵ 交流後,教師點評後引導:剛才同學們都暢談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簡潔的一句話或幾句話。但老師想問問你們中有誰能詩意地説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達自己的理想?

⑶導入課文:今天我們來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看看作者青春時代的理想是什麼?又是如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理想,如何詩意地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偉人的偉大,並從中學到一些詩詞寫作的方法與技巧。

2、讀讀:

⑴ 我們先來讀讀讀這一首詞。讀了之後,我想和大家一起來交流同學們讀了之後的初步感受。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語氣,劃分節奏,讀出重音。

(交流初讀的感受,請學生推薦學生來範讀,探討該詞的朗讀處理。)

⑵ 將《沁園春·雪》與課文對比讀(投影呈現《沁園春·雪》)。

⑶ 總結: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讀來發現同一詞牌具有許多相同的特點。

(交流後再明確:詞牌,題目,一般分為上片或稱上闋和下片或稱為下闋相同詞牌的詞有相同的體例,古人稱作詞為“填詞”。)

⑷ “詩言志”,讀了本詞,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嗎?你能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嗎?

集體朗讀。

學生談對“志”的理解及此志在心中激起的感受。

教師點評,歸結到毛詩風格與思想的把握上,並附帶欣賞及毛澤東的書法。

(明確:熱愛祖國壯麗河山,主宰河山的雄心壯志。基調昂揚向上,詞風大氣磅礴。所謂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學生有氣勢地再讀。

三、賞析上片

1、教師範讀前三句。

2、學生討論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這裏交代的情況。

(在學生的討論中教師點撥到:詞的語句多倒裝)

建議:讓同學用散文的語言形式表達詩句所表現的內容,體會詩歌語言簡潔凝練的特點。

3、賞析毛澤東筆下的秋景。

具體步驟:

⑴ 讓學生讀出“看”領屬的詩句。

⑵ 學生討論這裏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為什麼説這些詞語富有表現力?

(這裏不擬定標準答案,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⑶ 進行想象力的訓練:

雨果説:“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將詩人所描繪的絢麗多彩的秋色圖由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分為四步:

① 勾勒形態:將羣山、層林、江水、船隻、雄鷹、游魚的輪廓……勾勒出來。

② 染上顏色:把黑白屏變成彩色熒屏,火紅的楓林、藍天碧水……

③ 使畫面動起來:秋風送爽,吹動滿山的楓葉,像熊熊燃燒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隻爭發;雄鷹在翱翔,游魚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輕快地嬉戲……

④ 讓畫面更細緻、逼真,在腦海中來幾個特寫鏡頭: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魚的細鱗,水底的沙石……

⑷ 讓學生討論,通過想象,體會到了什麼樣的意境,感受到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立而觀景,借景抒情。詩人在對大自然萬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國家命運的由衷關懷。

(學生的表達要求基本準確)

⑸ 讓學生通過比較進一步體會毛澤東的不凡的人格:

① 比較毛澤東的“獨立寒秋”與柳宗元的“獨釣寒江”。

② 比較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與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

③ 與古人描寫秋的句子與毛澤東的詠秋詩相比較。(可以尋找一些有關“大雁、梧桐、菊花、落葉”等詩句來比較,時間倉促未能找好打上 。)

讓學生通過比較體會到作品風格與人格的關係,由衷地讚歎毛澤東的偉大人格,再一次齊讀全詞。

四、賞析下片

在詞的上片,毛澤東同志通過寫秋景傳達了自己內心激盪的青春激情,也就是借景抒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下片作者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的。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注意幾個重點詞的含義的理解和把握:

討論交流幾個重點詞的用法。

(明確:僅供參考)

⑴ “攜”、“侶”、“同學”表明人物關係親密團結。

⑵ “崢嶸”、“稠”表明時代特點,艱難時世反襯人物的奮發有為。

⑶ “恰”引起的鋪敍表明人物的氣質稟賦、精神狀態和戰鬥行動。

⑷ “糞土”形象不美,表現對軍閥官僚的蔑視恰到好處。

⑸ “中流擊水”寫盡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想到“中流砥柱”。

2、從詩人對往事的追憶中,我們聯想到怎樣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憶其事,我們看到的既非古代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非當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賭明天”。倒令我們想起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更令我們想到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理想。)

(明確:憶的是“同學”、“書生”,站在我們面前的`分明是一羣敢於向舊世界宣戰的鬥士。)

3、這是一羣敢於向舊世界挑戰,敢於挺身而出主宰世界命運的熱血青年。血氣方剛,壯志凌雲,豪情萬丈,在穿透80年時空後的今天,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他們有力的脈搏,熾烈的情懷,請同學們思考,為什麼這首詞能有這樣的穿透力、感染力?請同學們圍繞下面三個問題討論與交流:

⑴ “詩言志”,作者在文中是如何來抒寫自己的宏偉抱負與遠大理想的?

⑵ 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形象地表現它?

⑶ 運用“增刪調改換”方法進行詞語分析,品味其用語之精妙(煉字煉句煉意)。

五、學法與鑑賞點撥

1、賞析寫景 :寫景順序,景物選擇(意象/物的選擇),景物特徵(意境)。

2、分析敍事 :人物做了什麼;怎麼做。(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心理的描寫)

3、表達技巧的運用;修辭手法的運用;動、名、形容詞的分析。

明確即課堂小結:作者借雄奇壯觀崇高之美景造闊大之意境,以剛健有力之行為狀人物之形美,當然,更是作者心有所動,心有激情,胸懷天下,方能寫出如此大氣的文字。

六、作業

寫寫你心中的理想。要求採用詩的語言。(小提示:可以套用歌曲或詩詞。)

[知識拓展]

《沁園春·長沙》讀後感

中國古典詩詞大都悲秋。翻閲毛主席詩詞,覺得對秋天似乎情有獨鍾,大約是因為秋天寥廓、蒼涼、大氣,與戰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氣概較為吻合。毛主席詩詞的開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讚歌,自由的讚歌,風華少年的讚歌。

毛主席讚美的秋天,是一種“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鷹”“魚”這大自然中的“萬類”,均在這“霜天”中“競自由”,逍遙自在,得其所哉。“雖萬類之眾多,獨在人而最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呢?他們卻沒有自由!於是詩人為之“悵寥廓”,在這“寥廓”的秋天,詩人的惆悵像秋天一樣“寥廓”,面對自由的“萬類”和不自由的人類,不禁像“天問”的屈原一樣: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屈原“天問”時,等待“天”的回答。而詩人設問時,答案是瞭然於胸的,那就是:他們這些風華正茂的書生,將喚起民眾來主宰沉浮。由於當時革命形勢不甚明朗,所以詩人“悵寥廓”。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毛澤東詩詞的開卷之作怎麼沒提國家和人民?其實,那“問蒼茫大地”,不就是問我積貧積弱的中華大地嗎?詩人因不能“競自由”而為之“悵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國家和人民嗎?詩人愛國、憂國、報國的情結,與古往今來的志士仁人和歷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詩人是一脈相承的,並隨着時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風華正茂的書生吧,他們是詩人的好友,是時代的弄潮兒,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他們“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他們將為中華民族“競自由”,為蒼茫大地“主沉浮”!

“糞土當年萬户侯”,這一句是很有興味的。歷代青少年詩人,大多以“萬户侯”為目標。愛國詩人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南宋傑出詞人劉克莊醉後仍感歎“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户侯何足道哉!”詩人毛澤東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與舊世界的徹底決裂。

在毛主席的詩詞中,該詞是各方一致讚譽的,其藝術成就多有論述,下面講一點獨特感受。

當我們品味該詞時,最初會覺得,從“獨立寒秋”至“魚翔淺底”是一幅湘江秋色圖,一位青年在湘江邊欣賞秋光,一切彷彿是靜止的,凝固的,青年彷彿千百年前就站在那裏了。他是誰?在想些什麼?他是被貶長沙的賈誼?在這“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的湘江憑弔屈原?想象的時空是無限的。

而“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如奇峯突起,使上述一切都動了起來,活了起來,那看似千年凝固的“萬類”和“霜天”,原來並沒有凝固,“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天上地下,它們都在“競自由”!動靜切換是這樣的自如,動靜反差是如此強烈,而這一切都由那看似信手拈來的“競自由”三個字完成了,説是“神來之筆”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