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後一課的讀書心得國小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W

最後一課的讀書心得國小

最近,我們學習了《最後一課》這篇課文,老師要求我們把課文讀幾遍。我翻開課本,認認真真地讀起來,聲情並茂,有聲有色。就這樣,我與書中的人物產生了共鳴。一篇課文讀下來,我的心被震撼了,不知不覺中思緒萬千。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最後一課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最後一課讀書心得1

昨天我們學習了《最後一課》,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學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給予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們的喜愛。學完之後,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平靜。

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人本來生活地很平靜,但是,戰爭卻無情地摧毀了他們的家園,被迫改學德語,遠離祖國的懷抱。

小弗郎士一開始還為學習法語而苦惱不已,短短几分鐘內,他的心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麼討厭,帶着又那麼重,現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捨不得跟它們分手了“覺得“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

其中,韓麥爾先生説“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深深觸動了我。一個國家的語言是多麼重要,一個連自己國家的語言都不會説、不會寫的人,還怎麼説自己愛國呢?我覺得韓麥爾先生説的很對,語言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基礎,沒有語言就沒有文明。

我也不得不佩服韓麥爾先生的勇氣,他有勇氣上完最後一課,為學生灌輸最後的愛國意識。如果是我,我很可能連上完最後一課的勇氣都沒有。

文章中沒有對韓麥爾先生的心理變化有很細緻的描寫,但我們可以推測出,整堂課上,他是有多麼的傷心、不捨以及對侵略者的憤恨。

由此,我又有了更深一層的想法;世界上為什麼會有戰爭?每個國家都好好相處不行嗎?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想必每個人都清楚,可明知如此,為什麼還要打仗呢?這是一個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最後一課讀書心得2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德國著名文學家都德寫的一本短篇小説《最後一課》。這篇小説中表現出對祖國濃濃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每每想到或讀到它,都令我心情非常激動。

如果説微笑是跨越任何國界的溝通橋樑,那麼在任何一個國家,母語則就成為了一個人與人溝通最方便的途徑。試問,如果將你説本國語言的權利剝奪,而去學習另一門從未接觸過的語言,你會作何感想?又會有何種舉動?我想都德的《最後一課》就告訴了我。

故事講述了普法戰爭戰敗國法國的一個小鎮裏,那裏的人民是如何用一種無聲的方式來捍衞自己的祖國的。

主人公小弗朗士原是一個貪玩調皮的學生,學習不用功,可當他在上這“最後一課”時,他深深地感悟到了國土淪喪的殘酷。

這最後一堂法語課,讓小弗郎士的心靈受到了的震撼。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來,他已經敏鋭地感覺到,他不但失去了這塊再熟悉不過的土地,而且失去本民族的語言。一種渴望學習法語衝動,一股腦兒湧上了他的心頭。他悔恨自己沒有珍惜之前的時間來好好學習,愛國之心在此時此刻也表現的那麼強烈。最後一課上,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這時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祖國語言都學好。

而韓麥爾先生,穿禮服,系領結,帶禮帽,嚴肅莊重上了這最後一課,他一反常態,對學生異常温和,他非但沒有責備小弗朗士,反而責備起自己。他用祖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樣一段話,我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下課的鈴聲打響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

“我的朋友們啊,”他説,“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説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他奮力寫下的“法蘭西萬歲”,這就像一個特寫鏡頭充分表現出人物的強烈情感,給人極深的印象。這最後一個動作,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熱忱,使他真正成為一個愛國志士。他讓孩子們牢記祖國的語言,他喚醒了大家抵抗侵略者的鬥志。

想到中國,就在近代,也曾有過日本佔領了我國寶島台灣,強迫台灣人民學習日語的慘痛教訓。語言可以暫時改變,但愛國的心永遠不會改,日本也只佔領了台灣50年,台灣依然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梁啟超曾説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如今中國已在世界上贏得了一席之地,但是,中國的明天更期待今天的少年。如何讓我國五千年的文化延綿流傳,不讓我們像小弗朗士一樣被剝奪母語的自由,我們就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國力,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

小説從另一個側面也告訴我們,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像小弗郎士總把學習拖到明天,如果每天這樣,日復一日,到時候當自己想學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知識的學習需要時間,而我們要珍惜現在學習的黃金時代。

這篇小説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我們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着。

最後一課讀書心得3

在前幾天,老師發給我一本《兒童文學》,我看了一篇文章《最後一課》。裏面的人物——譚千秋,他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動的淚如雨下。這篇文章是近期發表的。文章的內容大概是講: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發生了舉世聞名的大地震。在四川省汶川縣僅一山之隔的漢旺鎮東汽中學成了一片廢墟。地震前,在東汽中學高二(1)班的教室還洋溢着同學們的歡聲笑語。直到上政治課時,可怕的地震就發生了,教政治的譚千秋老師反應最快。他快速的帶領同學們往樓下跑。後來,他聽見後面的同學喊了一聲:“教室裏還有幾個同學……”他又義無反顧地返回教室。在教室裏,有四個學生因害怕而躲在課桌底下。譚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死死護住課桌下的他們。不過,他的手被落下來的石頭砸成了肉泥。他還鼓勵着學生堅強活下去。最後,譚老師還是被水泥板砸死了。當那四個學生知道他們敬愛的譚老師死去消息,悲痛萬分。他們立誓要活着出去,把譚老師的故事告訴天下人!還要把老師教他們的最後一課是如何堅強,堅持與捨己為人的精神發揚光大!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深震撼。譚千秋為了救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但是,在生活中,想譚老師這樣的人不多。甚至與譚老師相反——他們遇到困難就退縮,還會放棄生命去尋短,去自殺。我看過這樣一則報道:有一個婦女,因為她的孩子不見了,她着急過火,就從三樓跳下來而死。後來,她的孩子回來見到自己的媽媽竟然死了,他傷痛欲絕。如果那位母親不會過火地擔憂孩子,就不會發生悲劇了。但是,像譚千秋的人也有:我還記得小時候,爸爸曾經講過:在以前的人們挖煤礦,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生命時時刻刻都受的威脅。有一個煤礦小組在工作。突然之間發生了大火。人們都爭先恐後的湧向一個窄小的出口,大家都出不去。這時候,組長來了。他讓大家排好隊,一個跟一個出去。組長走在最後,被火燒死了……可見,這位組長的精神並不遜色於譚千秋啊!

所以,我們做人要捨己為人,並堅強的活下去!

最後一課讀書心得4

《最後一課》是一篇小説罷了,第一印象便是一篇高大上的課文,因為它告訴我們要熱愛母語熱愛祖國。可細細讀來,它又何嘗不是在告誡我們要珍惜眼前美好時光呢?

小弗朗士的厭學以及貪玩,若説我從沒有過是絕不可能的。從前的我厭惡學習,稍遇些挫折便想着逃避,想着放棄。5歲練習游泳,嗆了一口水就稱病一週,用趕不上課程的拙劣藉口逃避游泳。下半年去學鍵盤音樂,認真練習時,偶爾聽到有一個練鋼琴的小夥伴説鍵盤聲音不好聽,從此我開始哭鬧着不學鋼琴,鍵盤樂器就此荒廢。類似的事情在我身上發生了許多,若真一一列舉出來怕是沒數千字説不完。

錯過了太多的我還不自知,總想着我還年輕,未來的時間很多。我們可以放縱享樂,課堂上的心不在焉似乎已成家常便飯;心中常常埋怨着父母不近人情,一味地花錢迫使我們學這學那。讀完文章,細細回想,才發現我已錯過了太多太多。我開始害怕失去,畏懼時光不再。

曾經,我並沒有去珍惜過去的歲月,當時的我總想着快些長大。以為長大了就不會被父母嘮叨,長大了就可以去做一些平時一直嚮往的事,長大了就不用面對那些黑乎乎的文字,也不用面對那些凶神惡煞的老師。時光聽從了我的意願,她轉瞬即逝,在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離我而去。成長途中的我隨着知識面逐漸增大,明白了從前我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可笑。如今在成長的路上,值得我為之奮鬥拼搏的青春還未曾遠去,後悔還來得及。不是嗎?我現在擁有健康的家人,良好的教育,安寧的時代。我無法想象有一天失去了這些的我會變得什麼樣子;無法想象當我碌碌無為的步入成年壯年,再回首現在,是否又會悔不當初?

小弗朗士在最後的一天明白了從前的所作所為多麼可笑。可後悔卻來不及了,大家都在懺悔着曾經荒唐的行為。

很慶幸,這篇文章被排在了課本中。讓我在年少的時候,在迷惘的時候,在讓時光白白流逝的時候,讀到了它,讀懂了它。

少年朋友們,珍惜眼前吧。未來給予你的誰也料不到,虛構於腦海中的美好的未來,現在不去為之奮鬥又如何實現?珍惜年少青春吧!不要等人散了,燈滅了,花謝了,驀然回首,只餘下空枝在寒風中輕輕顫動。是的,那棵花樹不正是在遺憾着自己開花時的隨意?懊惱着自己沒有留住當時的風華嗎?

於是,想起了一句話:回到那一剎那,歲月無聲也讓人害怕;枯藤長出枝椏,原來時光已翩然輕插……

於是,永遠記住了一首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最後一課讀書心得5

國中語文第一冊選編的法國小説家都德的短篇小説《最後一課》,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頑皮不愛學習,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命運、民族尊嚴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過上最後一堂法語課,他認識到普魯土軍隊不僅佔領了他的家鄉,還要剝奪他們學習本民族語言的權力實行奴化教育,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靈上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小弗郎士有對自己的悔恨、有對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韓麥爾先生翻開講義又講法語課時、小弗郎士對自己平時最厭煩的語法,居然“全都懂”,覺得韓麥爾老師“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讀完這篇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小説,對於我們這些從事教學工作的人來説,難道從這個故事中能不有啟示嗎?

因為是最後一堂法語課,韓麥爾先生包括阿爾薩斯小鎮上的村民,都懷着極大的民族義憤來到課堂上,參與到這莊嚴而神聖的活動中來、使得課堂氣氛凝聚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焦點上。韓麥爾先生面對這些平常不關心孩子學習的只顧自己幹活的村民們和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今後再沒有權力學習自己語言的孩子們,激動的情緒就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了。雖然小説中沒有詳細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後一課的講解是充滿了對法國、對法語的真摯的熱愛之情,飽含着對民族語言深深的眷戀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因為是最後一堂法語課,小弗郎士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動,他面對的嚴酷現實是他始料不及的,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來,他已經敏鋭地感覺到,他不但花失去生養他的這塊再熟悉不過的土地,而且格失去一個民族賴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紐帶——本民族的語言。一種懊悔、憤恨、失落、茫然的複雜情緒,一股腦兒湧上了他的心頭。面對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現實,小弗郎士突然開始感到祖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他悔恨自己沒有好好學習,愛國之心在此時此刻也表現的那麼強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過去討厭的東西一下子變得那麼可愛了,他眼裏的一切都跟“祖國”兩個字緊緊地不可分開了。這時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該學的祖國語言知識都學好。

從小弗郎士思想行為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情節之中,我們應該從中受到一點怎樣的啟迪呢?我們常説學生是學的主人,是主體。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對提高教學質量起着至關重要的關鍵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只要講好每一節課,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心靈深處的激情,使他們樹立遠大的志向,把學習與國家,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鼓足上進的風帆、乘風破浪不斷向着新的高峯攀登。